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反復強調式的作文結尾

反復強調式的作文結尾

發布時間:2021-01-09 12:10:49

1. 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反復寫「看花」的原因是 「悄悄地」所要強調的是

因為母親愛花,把花視為了生命,但兒子的腳卻殘廢了,她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去專看花。突出了母親對孩屬子的愛。
悄悄地強調的是:母親知道我生了病後,脾氣喜怒無常,知道我心理難過,就每次悄悄地為我做事。
還有秋天不能去掉,第一,因為母親去世那年就是秋天,作者記憶很深刻。第二,第二年的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花,妹妹和我都知道了母親的用意,明白了母親的那番苦心。

2. 上小學時老師讓寫一篇關於做家務的作文,反復強調要真實。周一老師讓一同學讀,他讀到:回家後我要幫媽媽

是啊,不光你覺得真實,我看也不像編的。
但總覺得真實歸真實,畢竟不是太好,看來照搬真實也不可取,這大概也就是要求文章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原因之一。

3. 《每一顆星星都有一片璀璨的夜空》文章第一自然段反復強調她的命運不好,對文章的表現有何作用

讓讀者更有興趣去了解這篇文章,為後面的文章做鋪墊

4. 朋黨論是怎樣通過反復論證和對比手法強調主題

反復論證:
第三段廣泛列舉史實,從各方面論證用君子之真朋則國興,用小人之偽朋則國亡。與上文開頭的「朋黨之說,自古有之」遙相呼應,對上文結尾的「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是有力的補充和論證。文中正反引用堯、紂時對朋黨的利用,加強對比,闡明小人無朋,君子有朋,有關國家興亡。再以東漢桓、靈時的黨錮之禍、晚唐昭宣帝時朱全忠殺害名士的史實,引用反面例證,闡明迫害殘殺君子之朋導致亡國的歷史教訓。
對比:
對比。作者在分析君子、小人的區別時剖析道:小人、邪者以利相結,同利則暫時為朋,見利則相互爭競,力盡則自然疏遠或互相殘害,從實質上看,小人無朋;與此相反,君子之朋以道相結,以道義、忠信、名節為重,同道、同德,自然同心,從這一意義上看,君子之朋才是真朋。二者對比鮮明,水到渠成的得出「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的結論,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同時帶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朋黨論》選自《四部叢刊·歐陽文忠公文集》,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在慶歷四年(1044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目的是駁斥保守派的攻擊,辨朋黨之誣。文章實踐了歐陽修"事信、意新、理通、語工"的理論主張。通篇對比,很有特色。
《 朋黨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在1044年(慶歷四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被評為是歐陽修最好的文章之一,也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運動中最好的文章之一。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起筆不凡,開篇提出:君子無黨,小人有黨的觀點。對於小人用來陷人以罪、君子為之談虎色變的「朋黨之說」,作者不迴避,不辯解,而是明確地承認朋黨之有,這樣,便奪取了政敵手中的武器,而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開頭一句,作者就是這樣理直氣壯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它包含三個方面內容: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朋黨有君子與小人之別;人君要善於辨別。作者首先從道理上論述君子之朋與小人之朋的本質區別;繼而引用了六件史實,以事實證明了朋黨的「自古有之」;最後通過對前引史實的進一步分析,論證了人君用小人之朋,則國家亂亡;用君子之朋,則國家興盛。文章寫得不枝不蔓,中心突出,有理有據,剖析透闢,具有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
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吾子、小人而已。」「朋黨」,指同類人因某種目的而在一起。「自古有之」的「之」是代指「朋黨之說」的。「幸」是希望的意思,「惟幸」,說只希望。「其」,代「朋黨」,為第三人稱「他們」。聽說有關朋黨的議論,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只是希望國君能辨別他們是君子還是小人罷了。
第二段:「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以同道為朋」,就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朋黨,「以」是因為的意思,「以同利為朋」,就是因利害關系相同而結為朋黨。接下去,作者以設問的方式提出問題:「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這里用「然」字轉折,問道:「我以為小人沒有朋黨,只有君子才有,那原因是什麼呢?」「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這是說小人所喜好的是祿利,「祿」是俸祿,小人所貪的是財物。「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黨引」是結為朋黨,互相援引。這句說,當他們利害相同時,暫且互相勾結援引而成朋黨,那是假的。「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及」是到了,「其」代這些小人,「賊害」即傷害。這幾句說,到了他們見到好處而爭先恐後,或者好處已經搶光了,交往也少了,則反而互相殘害,即使是兄弟親戚也不能相保。所以,作者重復說:「故臣謂小人無朋,偽也。」再說君子,他們的行為完全兩樣:「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不然」,即不是這樣。「守」,是堅守、遵循的意思。「忠信」,是忠誠、守信,「名節」是名譽、氣節。君子所堅守的是道義,所力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以之」的「以」,是憑借的意思,「之」,代上面所說的「道義」、「忠信」和「名節」。這幾句說,憑借道義、忠信和名節來修煉自身,那麼君子就有了共同的道德規范,相助而得益,憑借這些為國效力,那麼君子就同心協力,始終如一。接著,作者用「此君子之朋也」一句,強調這些作為與小人截然不同。因此,他得出結論說:「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退」是斥退,罷黜,「用」是進用。這幾句說:所以做國君的,只要斥退小人的假朋黨,用君子的真朋黨,那天下就安定太平了。
第三段:作者舉了大量的歷史事實來說明:「堯之時,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為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為一朋。舜佐堯退四凶小人之朋,而進元,愷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共工,驩兜等四人」,都是古史傳說中兇狠邪惡之徒,「君子八元,八愷」之「元」,是指善良的人,「愷」是指忠誠的人。傳說高辛氏有八個有才德的後裔,叫做「八愷」。舜輔佐堯黜退四凶小人的朋黨,而進用元、愷君子之朋黨,因而堯的天下得到大治。
至於舜之時,文章寫道:「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並列於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及舜自為天子」,說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夔,稷、契等賢臣一起在朝中做官。「更相稱美,更相推讓」的「更相」,是相互的意思,「更」,讀第一聲。「稱美」,是稱頌人家的美德和好處,「推讓」是謙虛禮讓。這樣,他們團結一心,舜對他們都加以任用,天下也獲得大治。等等。
第四段:作者帶有總結性地論述:「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夫前世之主」的夫是發語詞,沒有實義。「莫如紂」的「莫」是代詞,為無指代詞,代人,當「沒有人」講,代物,當「沒有什麼」講。這幾句說,前世君主,能使人人不同心不結為朋黨,沒有人像商紂王那樣;能禁止善良的人結成朋黨,沒有人像漢獻帝那樣;能殺戮品行高潔、負有時望者的朋黨,沒有什麼時候像唐昭宗統治時那樣。這些國君都把他們的國家搞亂了,滅亡了。「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後世不誚舜為二十二人朋黨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聖者,以能辨君子與小人也。周武之士,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這是說:「互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生疑心,沒有人像舜的二十二個臣子,舜也不懷疑他們而都加以任用。然而後世的人不責備舜被二十二人的朋黨所欺矇,反而稱頌舜為聰明的聖人,是因為他能辨別君子和小人啊。」這幾句里,「誚」是責備的意思,「以能辨」的「以」是因為的意思。「周武之士,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舉」是全,「其」是代詞他,即周武王,這句說他全國所有的三千人臣民,全部結成一個大朋黨。「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多」是人數多,「大」是范圍廣,這句說,自古以來,結成朋黨人數多而且范圍大沒有哪個朝代象周朝那樣的。「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用此以興」的「用此」,就是因此。「善人雖多而不厭」說好人雖多而不滿足,也就是再多也不嫌多。「厭」是滿足。
文章末尾,作者又強調了一下:「夫興亡治亂之跡,為人君者可以鑒矣。」「跡」是歷史事跡,「鑒」是借鑒。這是說上述的興亡治亂的史跡,做國君的可以借鑒。很明顯地請求宋仁宗納諫,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偽朋,以使國家興盛起來。
文章不諱言朋黨,而是指出朋黨有原則的區別,「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並引證歷史來說明君子之朋有利於國,小人之朋有害於國,希望人君進君子之真朋,去小人之偽朋。文章避免了消極地替作者作辯解,而從正面指出朋黨的客觀存在,指出借口反對朋黨的人就結為朋黨,說明朋黨有本質的不同。這就爭取了主動,使作者立於不敗之地,文章也由此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強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運用,又增加了文章議論的氣勢。

5. 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寫了父親犧牲後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復強調了父親被害的日子,這與文章的開頭形

李大釗?使得父親的形象更加高大

6. 我的老師中開頭提到一件小事,我不知道還值不值得提結尾反復強調小

小學生三年級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和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經過自己的語言組織。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小學三年級,就普遍感覺到寫作文的困難,主要是因為學生從寫話到寫段,字數有所增加,還有從單純的寫話到一定的描寫,語言上還需有所提高。我們在教學中有不少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甚至有害怕寫作文的心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無話可說,二是無從下筆。許多老師在作文指導時,常常教師說,學生寫,習慣於統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導,結果導致學生「舉一」有餘,「反三」不足。學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轍。學生圍著《作文大全》和教師的指揮棒轉,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個性和兒童情趣,如此教學下的作文精彩何在?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部分對 3-4 年級的習作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那麼,結合教學目標怎樣才能讓孩子的寫作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呢? 一、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 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范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發揮空間。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 現在的書五花八門,絢麗多彩。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中,腦筋急轉彎、卡通漫畫所佔的比例較大。因此,教師應給學生一些合理的建議。(1)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素質。(2)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三年級學生可閱讀寓言、童話、科學知識短文及報紙等等。(3)緊扣時代脈搏。為讓學生及時了解社會重大時事和最新科技成果,教師要及時向他們推薦相關讀物,讓學生知道中國載人圓滿成功受世人矚目,可推薦學生讀《我們愛科學》。但許多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只注重書中的故事情節,而不注意積累。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讓學生隨時把精彩優美的詞句、片斷摘錄下來,養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廣擷搏采並內化吸收,學以致用,定能筆下生輝。 三、指導讀書方法,提高閱讀效果。 有些學生雖然讀的書很多,但整體語文素養卻沒有多大進步。這是為什麼呢?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學生不是潛心研讀,而是憑著興致,很少需要情緒、意志力的參與,心智的投入。因而,教師對他們進行正確的讀書方法的指導,就顯得特別重要。教師應引導學生帶著任務去讀書,在閱讀中充分調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作到讀思結合、讀寫結合,這樣就容易在思想認識和語言積累等方面有所收獲。俗話說好腦袋不如爛筆頭。筆記是記憶的貯存器。我要求學生把讀書時發現的好詞語、句子、片斷及時地摘錄下來,一般一周做兩次「采蜜」。讓孩子多接觸成語。這里的成語不光是詞典上的成語,還包括一些常用語、習慣語、歇後語、名言、警句、諺語等,孩子腦子里詞彙豐富了,寫作能力自然就會提高。 四、注重讀寫結合讀寫結合要多閱讀和仿寫。一是要多讀書。既要廣泛獵取知識,也要對優秀的篇章段落多讀,達到能理解消化,甚至能熟讀成誦。通過琢磨咀嚼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地解決「怎樣寫」的問題。二是要善讀。讀與寫的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必須使閱讀達到善讀的水平,養成善讀的習慣,才能使學生通過閱讀,提高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在語言表達方面,通過閱讀學習積累運用好詞佳句,學習連詞成句,連句成段,連接段成篇的寫作規律。在思想表達方面,通過閱讀學習作者觀察事物,思考問題,表情達意的方法。從而達到增長見識,擴大眼見,陶冶情感,提高認識,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將其寫作技巧自然地運用到寫作之中。三是要會仿寫。小學階段的作文,既要放手讓學生去寫,又要嚴格訓練,嚴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寫作技能。無論寫什麼都要求能夠表達准確、清楚。所以讀和寫是可以相互遷移。因此,可指導學生模仿範文中作者的寫作思路,將範文的構思、選材、謀篇、分段造句用詞、開頭、結尾及過渡的方法運用到自己寫作中。 五、注重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作文教學不能單純地看作是語文學科的事,所以教師要做有心人,不但要精心上好每次作文課。而且要隨時注意同其他學科的結合,抓住機會及時指導寫作。如在上綜合實踐課《冷拼盤》或《縫布包》時,教師在講解示範完操作要領學生操作完以後,教師又及時地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由於這些都是學生親身經歷過的有趣的事,感受特別深,我教學生寫,〈〈第一次縫沙包〉〉再加上教師的精心指導,學生寫起來特別順手。喜歡寫日記的就讓他寫日記,不行就周記,再不行就緊跟老師。家長以鼓勵為主。寫得再差的文章都有一兩個好句子,不要吝嗇你的鼓勵。寫作能力是靠培養的。常讓他把看到的和聽到的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多贊揚他順便提一些建議。作文評價多樣,肯定為主,強調指導。 六、作文評價多樣,肯定為主,強調指導。 評價作文是對學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教師評價作文形式可多樣化,按程度不同進行評價,讓每個學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悅。首先當場評價。投影學生比較成功習作,讓學生來評價,學生發表各種意見,教師更加肯定的地方,鼓勵存在的缺點。其次是書面評價,每次學生的作文,作為教師要細細品析,找出閃光點,值得改正的地方,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從不同的角度去評價學生作文,按層次不同給予分數。低段學生喜歡高分,按進步程度打分。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分數,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頭評語,對那些作文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個別。使這些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更加有信心地寫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作文能力。還有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修改草稿的良好習慣,並根據每次作文情況講解一些修改要點,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領學生學會修改作文。 七、注重家校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更不是語文教師一人的任務。所以,教師要與家長取得,引起家長的重視。讓家長和老師攜起手來共同擔負指導、幫助孩子寫作的責任。比如到外地旅遊時,家長可以讓孩子講講自己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然後再讓孩子寫下來。還有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修改草稿的良好習慣,並根據每次作文情況講解一些修改要點,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領學生學會修改作文。 另外,對於學生抄襲作文的不良行為,教師不能簡單地加以指責,而是循循善誘,現身說法,暗示抄襲的危害。這樣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要善於觀察、尋找語文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利用其他學科的素材,服務於作文教學,讓學生用心去描繪豐富多彩的課堂生活,感受學習的快樂。三年級起步作文指導 三年級作文屬於起步作文,在期末復習時,由於學生年齡小,剛剛學習寫作文,寫作方法講深講淺,不好把握,大多數老師不知道從何下手,只是把一些題目讓學生反復地寫作。這樣做,極容易挫傷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懼怕作文的心理。我認為,三年級的作文復習課應該從「有趣、得法、 實效」三方面下功夫。 一、有趣:注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有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因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很重要。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注意命題和選材。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能力,在命題和選材上首先要注意命題和選材。要盡量貼近他們熟悉的、易於理解、感興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題范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發揮空間,學生的寫作潛能,選擇合適的題目,如:《我的媽媽》、《我想xx》、《一件小事》等此類題目,讓學生一看就覺得有話想寫、有話可寫、有更多的素材可選,使他們覺得寫作文並不太難,進而樹立起寫作信心。 選材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及認知能力,只有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會「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才能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我們在命題和選材上都要盡量貼近小學生熟悉的生活,要寫他們熟識的、易於理解的和他們感興趣的真人真事,寫他們觀察到的實景實物,才能寫得真實、具體、生動,才能達到「不說假話空話」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調重彈」,今天寫「一件有意義的事」,明天寫「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時間一長,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無形中削弱了學生的作文興趣。 其次,要創設情境,激發慾望其次,要創設情境,激發慾望。從學生感興趣的事入手創設情境,讓學生發揮想像,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如在作文前運用錄音、錄像、投影等播放一些動畫片、成語故事或各種班級活動開展的實況等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聲、形、色的感觀和新穎的直觀形象,引導學生看、聽、想、說、寫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上作文復習課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學中趣味因素的滲透,減緩坡度,調動學生作文的學習積極性。導入方式要多樣,例如: ⑴故事式導入。針對三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一上作文課,我就告訴學生作文就是把聽到的大概內容寫下來,接著由老師講個小故事,學生聽得專心,笑得開心,然後讓幾個同學復述,最後再分頭寫作,這樣大家都感到較順手。批改時,只要故事較完整,錯別字不多就判「優」等,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⑵活動式導入。根據三年級學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強的特點,我先選大家都能做的小、小實驗、游戲等,讓大家參與,然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討論,最後有重點的寫下來,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也有話可寫,效果較好。 ⑶情境式導入。就是為學校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發揮想像,從而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在作文前運用錄音、錄象、投影等手段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形、聲色的感官和新穎的直觀形象,如:播放一些動畫片,成語故事或活動開展的錄象等,引導學生聽、看、說、議寫、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講評時,可以把一些好詞好句好段好文錄音下來,這樣不僅對學生作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充分調動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 最後,可以採用童話故事新編法命題作文。在學習一篇童話的基礎上,要求從新的角度或不同的側面去重新考慮,設計不同的經過,得出與課文相同或不同的結果。如學了《烏鴉和狐狸》以後,可以出個《小烏鴉和小狐狸》的題目,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小狐狸是否比老狐狸更狡猾?是否運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騙取了小烏鴉的信任?小烏鴉是否吸取了老烏鴉的教訓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沒有能得逞……引發學生的想像思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想像力是一種特殊的思維能力,豐富的想像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國詩人雪萊曾說過:想像是創造力。人的想像過程,就是創造力的發展過程,想像越發展,越有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要為學生創設激發想像的情境,使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更加生動、具體、完美地去想像,直到編寫一個完整的故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得法:注意觀察、說話、思維、表達同步發展 1.在觀察中指導復習的習作。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生動。因此,在作文的復習教學時,我們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學習描寫一種水果,讓學生看關於一些水果的資料圖片,使學生對一些水果的生長過程和景象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對一些水果的色彩、形態,果、肉等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並拿出實物讓學生觀察、品嘗,加深印象。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初步掌握描寫一種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寫作時,再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水果,讓他們說說應從哪些方面觀察,就比較容易了。這時,教師應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澤、味道、吃法等等。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並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通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難了。 三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少,加上平時沒有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或是觀察不得法,在寫作中普遍存在「無話可說」的現象。因此我在作文復習的教學實踐中,選擇學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給觀察方法,我先讓學生觀察靜物為主,注意觀察順序和觀察重點,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文具盒、台燈、教室、自己的間等。 接著,擴大觀察范圍,從室內到室外,由靜到動,從顏色、形狀、大小到發展變化,從看、聽、想等方面寫動態片斷。如指導寫「一個我喜歡的物品」片斷,我從家裡拿來一個小鬧鍾,先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並要求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如「外形→畫面→聯想→數字→生活的感想」等,在復習課上稍加指導,看到外形,你想到了什麼?看到畫面,你想到了什麼?看到數字,自己的生活,你又想到了什麼?大多數學生都能寫出自己的觀察所得,寫出自己聯想和感悟。有個學生這樣寫: 我高興地接過小鬧鍾,仔細地端詳起來。這只鍾是長方形的,正面是西湖「柳浪聞鴦」全景圖,畫面絕大部分是美麗的西湖,湖水平靜得像一面鏡子;畫面的一側是一座南宋時期建造的,園里有座柳浪橋,湖邊種著許多柳樹。看著畫面,我忽然明白了「柳浪聞鶯」的含義。你看,輕風吹過,柳條兒迎風搖擺,那不就像綠色的浪潮一樣嗎?那秒針「嘀嗒,嘀嗒」的聲響,不是彷彿黃鶯在樹上婉轉地唱著嗎? 鍾的右上側有一扇塑料「小窗」,裡面就是日歷。日歷是用塑料泡沫做底,顯出的數字呈大紅色。這紅色的數字每 24 小時就變換一次,告訴人們新的一天來到 了。那表示鍾點的 12 個數字,「3」和「9」不過是兩個等,只有「12」和「6」 是兩個端端正正的伯數字,其餘的 8 個數字都只是 8 個小方點,它們均勻地鑲嵌在美麗的圖畫中。在「12」的下面有一條金黃色的小線,這條細線正指著另一扇綠豆大小的「紅窗」。透過窗口,你只能看見一個數字。如果你撥動鬧鈴上的暗鈕,讓數字對准那條黃線,並上足發條,到了你對準的那個鍾點,一串清脆的就會提醒你。 學生觀察清楚了,就得讓學生觀察到的東西說出來,這常常是容易被忽視的環節。葉聖陶先生認為。「作文是寫話,把要說的寫下來就是文章。」因此,把觀察到的事情說出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我經常讓學生把觀察到的按要求說一、二段話,同桌互說互評或通過口頭作文比賽,賽後評議。學生說的,其實也是形象畫面的觀察在頭腦中建立之後如何用語言文字表述的問題,這就是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過來解決學生觀察時因受時間、地點、角度的限制而產生的困難,可應用思維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過程,豐富寫作內容,使表達更完整。 2.鼓勵學生進行豐富的想像。 豐富的想像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之外,引發學生的想像思維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設激發想像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想像思維,培養他們的想像創造能力。例如習作七──編寫童話,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展示很多可愛的動畫,激起學生的興趣,請學生小組合作為其中的一些動物確立關系,編故事,編對話……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 互相補充,使想像更加充實, 更加生動,直到編寫成一個完整的童話。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得到了自主學習,充分表現的機會,有了想像的空間,想像思維得到引發和鍛煉,寫作興趣也提高了,寫出的作文也比較充實生動。 想像是學生創新的靈魂,想像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極有潛力的作文流派。我在復習中教學中特別注意這類作文的指導。如編寫童話故事,展開想像續寫結尾等。我抓住少年兒童喜歡幻想的特點,引導他們留心觀察周圍的生活,從生活實際中捕捉材料,運用誇張、擬人手法來編寫童話,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分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讓他們在童話中受到教育。 3.言之有序,指導學生寫作時按一定的順序寫。 三年級的小學生初學寫作,往往是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很少顧及寫作的順序。在平時的練筆過程中,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寫放膽文,到了復習階段,就應該提醒學生要注意啊一定的順序寫了。 如: 寫一件事情,可以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起因→經過→結果 寫景,可以用先總後分的方式寫。還可以按觀察的順序寫。 狀物,可以知道學生按「名稱→外形→習性(活動)→感情」的順序寫。 一般來說,在教學中,可以處是一篇範文,引導學生明白什麼是寫作順序,是怎樣的寫作順序。然後知道學生觀察實物,聯想生活,確定寫作的順序。只要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即使寫的不具體,也要進行表揚和鼓勵。 4.言之有物,注意指導學生把重點段落寫具體。 三年級的小學生初學寫作文,往往不知道什麼是具體,什麼是生動,更不明白為什麼要寫具體,寫生動了。在平時的練筆過程中可以不過分強調,但是到了復習的階段,應該強調一下如何寫具體了。 相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所謂言之有物,寫具體,應該包含以下幾方面: 敘述事情,應該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具體地說,能在一段話中寫出兩至三個人物活動的動作。 寫景的時候,能夠展開自己的聯想和想像的翅膀,不僅僅能寫出自己看到的內容,而且能寫出想到的內容。在一段話中能使用一個比喻句,就是很偉大的創造了。 狀物的時候,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描繪出物的形狀或形態;能生活,寫出關於物的生活細節。 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兩點:一是指導觀察,二是提供適當的範文,為學生引路 ①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中,老師應該積極地「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都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贊可夫說:「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象,印入學生的腦海,藉以豐富學生的情感經驗,激發學生的情感。」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對於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認真地去觀察事物,才能對事物有全面細致的了解,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的第一手資料,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啟迪學生創新,使學生成為學習的自覺探究者和發現者,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學習描寫一種動物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先觀看相關的資料、圖片等,使學生對動物有一個直觀的了解,然後讓學生去觀察實體。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知覺活動,是有規律可循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實體觀察時,首先要告訴學生觀察的基本規律和方法: 指導學生觀察時,要注意一定的順序。一般先整體後局部,也可以先局部後整體的順序進行觀察。如觀察一隻小燕子,從整體上看,它有一身烏黑光滑發亮的羽毛;從局部看,它有俊美的翅膀和剪刀式的尾巴,還有一張淺黃色的闊嘴巴等,這樣各部分合起來,學生頭腦里就自然形成了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象。 知道學生觀察時,要善於抓住事物的特點。世上的萬事萬物千姿百態,觀察時要注意發現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徵,如貓的眼睛是綠的,綠得發亮;同一隻貓的眼睛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情況下,又不相同:夜晚捕鼠時,它睜得又圓又大,白天在陽光的照射下它卻眯成一條縫;又如兔子的眼睛是紅的,像兩顆紅寶石;雞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不見東西等等。這樣,學生在觀察時通過比較,不僅了解到事物的主要情況、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徵,獲得感性的認識,而且還幫助學生提高對事物的觀察能力,掌握對事物的描寫方法。通過對動物的描寫,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對周圍人和事的描寫,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成觀察的良好習慣,為寫作積累素材。 ②範文引路,讀中學寫,了解重點段落的寫作方法 讀寫結合是傳統的作文教學的一條寶貴的經驗。在三年級的作文教學和作文復習的過程中,應該加以應用。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段落,進行講解,說明寫作的方法和好處,然後貼船下篙,進行相似的模仿練筆,這樣學生就能夠學會寫具體,言之有物了。 例如我們要指導學生練習寫一個小動物的外形,可以出示片段: 梅花鹿 我很喜歡公園里的梅花鹿。(總寫喜歡)//它穿著高雅,長得俊俏,淺黃色的毛外衣上點綴著朵朵梅花圖案。我想,梅花鹿就是因此而得名吧?//(分寫一)梅花鹿的全身總是乾乾凈凈的,從無污染的痕跡;兩只大眼睛總是帶著機警的神情,再配上頭頂那兩只珊瑚似的桂冠──鹿茸,真像是高傲的公主。(分寫二) 大公雞 我家養了許多雞,我特別喜愛那隻金黃公雞。我愛這只金黃公雞,是因為它與別的雞不一樣。//(總寫喜歡)它高高的個子,身體十分壯實,頭上戴著一頂大紅冠子,身上穿的那身金黃袍子,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分寫一)它尾巴長長的,走起微微擺動,像個挺胸昂首的武士,實在惹人喜愛。//(分寫二) 通過閱讀討論,引導學生明白什麼是總,總寫了什麼特點。什麼是分寫,是如何 分寫的,寫出了什麼特點? 然後告訴學生觀察的方法:觀察動物的外形特點,能按一定的順序,或者先總後分,或按從頭、身、尾、四肢的順序來觀察小動物。觀察動物的外形特點,能抓住毛色、形狀、體態、大小等方面來細致地觀察。觀察動物,既可全方位觀察,也可重點觀察。如以大公雞為例,我們就可以對它的毛色、眼睛、冠子、翅膀、尾巴進行多方面觀察,描寫外形,首先要捕捉特徵。 再後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具體描寫所寫的動物的外形特點,如大小的特點,肥瘦的特點,毛色的特點,頭、身、尾巴、四肢等方面的特點。描寫外形要著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做到條分縷析,層次井然,切忌語無倫次。或從整體到部分,或從前到後,從上到下,從外到內,或從主到次。在描寫的時候,要積極地展開聯想和想像,盡量地人格化地描述,力求把文章的語言描述的生動而富有情趣。要注意抓住動物的突出特點來描述。比如你要描寫大象的外形特點,就應該抓住大象與眾不同的地方來描寫最後出示一幅圖畫或一個事物,讓學生觀察後練習寫作。如觀察另外一隻大公雞, 讓學生練習寫「我喜歡大公雞」。5.降低難度,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 現實中,不少教師口口聲聲叮囑學生:「三年級要寫作文了,一定要認真學!」可這樣無形中誇大了作文的難度。另外有些老師「心比天高」,開始就對學生要求過高,多挑剔,一味訓斥,使學生對老師產生畏懼心理,更喪失了對作文的興趣。因此說這個過度很重要,我們要積極創造保持作文興趣的條件,它能為學生今後的作文學習打下基礎。 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准》 關於寫作部分中明確提出: 「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 」這一指導思想,對於小學作文教學改革,具有重大意義。同樣,這一指導思想對於三年級學生作文起步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高年級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剛從高年級下來教三年級時,往往會不習慣學生的作文,怎麼那麼短,那麼簡單。不要忘了,那還是周歲的孩子,他才開始學寫作文。從說到寫,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需要一個過程,對他們過高的要求勢必會讓他們幼小的心靈產生懼怕作文的心理。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認識到:作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一件很有趣的事。學生大膽地寫,地寫,寫出之後,再給予肯定、鼓勵,使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喜歡作文。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寫作成功的快樂,在全班同學面前得到老師的表揚或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會使學生的內心充滿快樂,這種「快樂」會使學生熱愛作文,對寫作充滿自信,把寫作文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有了這種心理基礎,學生的思維會變得非常活躍,大腦處於一種開放的狀態,其寫出來的習作也會內容豐富。例如學生寫《我喜歡的小動物》,有一個學生寫小金魚,只寫了幾句話,很簡短,但他把外形、生活習性表達清楚了,就應該給與表揚。這對他以後學習作文是有幫助的。 在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作文的評價,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因此,必須堅持鼓勵原則,以情誘情、以情。有位教育家說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是教育的真理。」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上進心,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因此,我們在作文講評中,盡量用鼓勵式、商量式、談心式、啟發式語氣,以激勵為主,盡可能利用一切機會贊揚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信任、和期望。比如,及時公布優秀作文的名單,搞優秀作文展或推薦發表,把學生寫到的好思想、好行為、好語句以及獨到的見解和觀察都搜集起來,然後在班上富有感情地朗讀,意在表揚和提倡,由此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三、有效果:指導學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寫法 三年級的小學生初步學習寫作文,很難考慮篇的概念。在平時的練筆過程中,寫一段話是可以。到了第二學期的作文復習的階段,老師應該及時提醒學生注意寫一篇文章,而不是寫一段話。使學生豎立

7. 散步在文章開篇之處反復強調我的是否覺得啰嗦

並不是啰嗦,這篇文章在開篇之處反復強調,是因為為了後面做鋪墊

8. 文章反復強調:白楊樹是「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樹」。你認為「極普通"和不平凡矛盾

白楊樹是「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樹」。在這里「極普通」和「不回平凡」並不矛答盾。
文章說「白楊樹是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是說它在西北極普遍,不被人重視,就跟北方的農民相似;說其「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樹」,是說它有極強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壓迫不倒,也跟北方的農民相似。作者贊美白楊樹,就是因為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朴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因此說「極普通」和「不平凡」二者並不矛盾。

9. <<紀念劉和珍君>>中,魯迅先生在文章反復強調「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但是為什麼又說「我實在無話可說」呢

這問題說簡單也簡單 說復雜也復雜
要看你想從什麼方面了解

如果只是課堂上的了解
那就如樓上回答的
「有寫一定東西的必要」是因為劉和珍君為國犧牲,非常值得紀念。
「實在無話可說」是因為對於政府的野蠻殘暴恐怖 國人的麻木實在是讓人無話可說。(老生常談了)

如果要說復雜點
那我們就得先討論下 魯迅先生對革命者的革命的看法
首先魯迅先生並不認同武力和流血的革命(分析的文章很多,我就粗略的總結了。LZ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找關於魯迅先生革命態度的一些分析)
那麼魯迅先生比較贊同和平的遊行示威 以喚醒國人沉睡的意識為己任的方式 這也是他文章里一直強調的
我們就可以把
「有寫一定東西的必要」理解是因為劉和珍君為國犧牲,非常值得紀念。
但這是他所提倡的以和平的遊行示威 以喚醒國人沉睡的意識帶來的後果。
而「實在無話可說」是對於政府的野蠻殘暴恐怖 國人的麻木實在是讓人無話可說。
那為什麼 政府殘暴 國民愚昧呢?

魯迅先生沒意識到 沒有統一的強大的先進的國力 偽政府永遠殘暴 國民永遠愚昧麻木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而要在舊中國建立新的有希望的政權 光和平示威是不夠的 怕犧牲是不行的

現在我們站的高度是被無數學者墊實後的高度 是要比魯迅先生高
但在當時那樣的社會中魯迅先生所處的高度卻是一般人 難以齊及的

分析魯迅先生 寫多的話 就會有好多沒經論證的東西 夾雜個人見解的東西出現
LZ看需要 找到自己需要的深度的東西就行了

10. 運動會作文(有採用反復強調的手法)

剛一來到學校,我就興奮的不得了,今天是運動會的日子。大家開心的在教室里等著。
終於,版老師權來了。老師叫我們排好隊,然後帶我們去操場上,等待運動會開始,我們坐在那裡很安靜,突然聽見學校表揚了我們班,終於等到運動會開始了,老師先把我們跑步的帶到了操場的右邊去,等待開始比賽。可是等了很久,比賽才開始了,而且是男生先開始比賽,我坐在那裡想,要是是女生先開始比賽就好了。等了一下子,周老師過來和我們說:「男孩子接力掉棒了,你們不要拖後腿啊。」終於等到我們上場了,學校要我們跳著轉二十個圈,才開始比賽。比賽的時候前面的人跑的飛快,現在我知道為什麼不讓我跑在前面了,因為萬成英和張言跑的比我快,但不過我排第三個,跑的也很快。輪到我的時候,我很緊張,因為張言跑過來的時候我一手抓住棒子,棒子差一點就掉了,然後我跑的時候,我用全力跑得飛快,並且順利地換了棒子,我跑回來的時候,接力的很順利,下一個同學跑的也很快,然後等到最後一個人的時候,我們終於贏了,獲得了女生接力賽第一名,最後一個陌生的老師把我們帶到操場的中心讓我們跑回教室了。
今天我們大家得到第一名,很開心。

閱讀全文

與反復強調式的作文結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