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文小年的趣味民俗故事是什麼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准備年貨,應該和灶王爺有關聯吧。
B. 過小年的作文
小年是指農歷臘月是29天的年份,而節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舊俗在這天祭灶、吃餃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這不, 下午,姥姥讓妹妹到樓下拔草,我問妹妹為什麼拔草。他說要‘‘喂馬’’。我便又問:‘‘你家養馬啦?’’妹妹答:沒呀我又問:那喂什麼馬呀?我也不知道妹妹答曰。我暈。她上來時給了我一些草,讓我放到灶王爺的旁邊。原來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到了晚上,我們(我、姥姥、妹妹)先下去給灶王爺 錢,但錢燒完後,要放鞭炮。姥姥妹妹和我都不敢放。就在這時,哥哥大包小提的來了這可真是巧呀!哥哥走過來,我和妹妹掉頭就跑,我本來膽子就小,而且,這鞭炮聲又大,便到樓上去看。可惜的是,一等我們跑到樓上,鞭也放完了,真是不巧呀!一放完,姥姥他們也都上來了。
吃水餃
爸爸和姥姥到樓上包的餃子,所以情況也不怎麼知道,那就說吃水餃吧!
一包完,姥姥便放進了鍋里,而爸爸卻要從樓上慢悠悠地端下包子來,所以比姥姥慢一步,再加上還要等我哥哥吃飯,所以吃得更完了,現在哥哥來了,我們就開動了。姥姥說妹妹在樓上才吃了幾個包子,我吃驚不小,她7歲了。幾個包子可是我三四歲時的飯量。於是爸爸叫妹妹再吃幾個,妹妹一坐下便開口吃,用了5分鍾才吃了1個包子,那是我已經快飽了。我們兩個坐在一起吃飯,是鮮明的對比!
小年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日子,不過還有更好的日子呢(過年)。別到時候樂瘋了。
C. 以傳說民歌民諺春聯為主題的作文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 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簡介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習俗日歷
臘月二十三
朱仙鎮木板年畫《聚寶盆灶》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過後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祭灶
漫畫《祭灶上天》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糖(或蜜)融化,塗抹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曰為:上天言好事。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後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
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後,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灶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D. 祭灶節作文三年極
南宋詩人范成大又有一首詩:「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這首專詩是描述人們祭屬灶君的情形。而祭灶節正充滿了我的家鄉慈城的特色,下面就來看看我們慈城人是怎麼過祭灶節的吧!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我們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也稱為「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祭灶神」的儀式。傳說,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匯報人間的情況。人們會在灶王爺的神像前陳設祭灶果,點上香燭,送灶王爺上天。在送灶王爺上天前,人們還會在灶王爺的嘴唇上抹一層從糖瓜上挖下來的糖,叮囑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之後,人們將灶王爺的神像火化,再換上新的;還有些地方是把灶王爺的神像換一面貼。無論怎麼樣,大家都是希望灶王爺保佑我們來年有一個好年景。
也許,慈城人和別的地方過祭灶節有一些不同,但是慈城人和別的地方的人的初衷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祈求灶王爺的保佑。
E. 關於河南祭灶習俗來歷的作文 m.52tq.net
祭灶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
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掃塵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中國人民素 有的傳統習慣。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乾乾凈凈迎新春。「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算盤聲和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熏天」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一種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 七寶羹是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
F. 民風民俗 作文 600字
1 農歷正來月初一至初三日自,古稱履端、元旦,今謂春節,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長的民間節日。黎明時分,各家敞開大門,焚香鳴炮,喜迎新年。這個節俗傳統禁忌甚多,說第一句話,做第一件事,都講究好彩頭,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說「恭喜」、「發財」、「平安」等吉利話,對方也報以相應的好話。當日不掃地、不打水、不挑擔、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發、不說不吉利的話。全家起床後,便穿新衣服,或穿質地最好的衣著。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線面、雞肉、鴨蛋),以祝太平、長壽;有的吃年糕(紅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孫一年平安。初一,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則給以壓歲錢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遠門,初二、初三人們可以訪親拜友,互賀新年。正如清人吳繼筠在《福州歲時竹枝詞》中說的:「族新衣服趨人前,禮數謙謙喜連連;路上相逢共作揖,發財恭喜賀新年。」這便是古時福州新正的景觀。有出嫁女兒的人家,要辦春酒,邀女兒、女婿及外孫回娘家飲宴團聚。水上船家(
G. 難忘小年的糖瓜作文
用灶糖封住灶王爺的嘴,別去玉帝那裡告狀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據說內,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容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H. 寧波民俗祭灶作文在線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十分疼愛兒子。但因家中貧困,只得讓兒子去挖煤。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叫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十分融洽。
閑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很著急,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答應了。見了兒子,老漢故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事,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被灶君聽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後對玉帝講了這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就形成在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
這一天晚上,我們全家人早早的准備好好了各種各樣的祭灶果,時間一到,我們便擺上水果、糖,點好香和蠟燭,爸爸媽媽就把雙手握合,開始拜起來,嘴上還說著:「祭灶爺,希望你保佑我們明年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保佑國家國泰民安。」
短短的三十多分鍾,這個祭祀活動就過去了,爸爸一邊收拾,一邊笑著說:「不正規,不正規的,但我們心意到了!」我挑出了我最喜愛的糖果,美美的吃了起來,我想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真是聰明啊,給我們流傳下來這么美好的傳說,讓我今天一飽口福。
I. 作文(習俗)
[編輯本段]春節 :
原始社會有「臘祭」的儀式:秋收以後人們都要祭祖一番,酬謝神靈的保佑、祖先的蔭庇,祈求來年再獲豐收。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風俗。堯舜時候起,人們就開始過春節了。
春節的時間在歲首,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古時候,歲首的時間不一樣。夏朝的歲首是農歷正月初一,商朝是農歷十二月初一,周朝是農歷十一月初一,秦是農歷十月初一,漢武帝時重新把歲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同時採用「太初歷」,規定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俗稱「新年」。此外,還稱其為「正旦」、「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規定採用陽歷紀年,並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這樣春節就成了正月初一的稱呼。其實,春節這個名稱古已有之,是專指立春而言的。自從民間把農歷正月初一稱作春節以後,就不再把立春叫春節了。
——唯美—雪櫻編輯
[編輯本段]「老北京」春節如何吃 :
北京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當然,「灶王爺」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冀「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賄賂」,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於是便有了:「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謠。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過年時方可大飽口福。
春節時僅有以上幾種食物,當然不算是豐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點———蜜供、沙其馬等,不僅是北京地區滿蒙等少數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備的食物。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還有除夕夜食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則與「吉慶有餘」的吉祥話相聯,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於除夕之夜的餃子,其中的素餡餃子要用來敬神,大家吃的則是肉餡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則以肉、菜混合為餡。即便最窮的人家,過年時吃餃子的「程序」是不會少的。在餃子、年糕這些眾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還要打「豆兒醬」———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冷盤,色如琥珀,類似於「肉凍兒」。此外還有「芥末墩兒」,這是用來佐酒和開胃的冷盤。節日中人們食用油膩食品多,易於「生火」、「生痰」,這些冷盤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當各式葷素大菜已備齊時,北京人還備糖果、乾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是今日之什錦果脯。當年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閑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為名的供品和傳統食品,幾乎全保留下來了,只是不那麼引人注目。至於如今的春節,餐桌只能用「豐盛」一詞所概括了,什麼川魯大菜、生猛海鮮,都會出現在尋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講「新派」的人家還會到大飯館里去「撮一頓」來喜迎新春呢!
[編輯本段]臘八吃臘八粥 :
農歷臘月初八這一天,家家戶戶最重要的事兒當然是熬臘八粥。關於臘八粥的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為了祭祀神農,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岳飛,有的說是從朱元璋那兒傳下來的。但流傳最廣的,要算是紀念佛祖的說法。
根據佛教《普曜經》記載,釋迦牟尼逃出王宮到迦嗜山當了和尚以後,學習經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整整六年。他在學滿畢業的時候,正是中國的臘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徒所稱的「釋迦牟尼得道日」。又根據《因果經》記載,釋迦牟尼因六年苦行,無暇顧及個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麥,常年不得溫飽。在他學習期滿畢業的時候,已經是襤衣爛履,瘦骨嶙峋。他疲憊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尼連河畔,向村人乞討。村中牧牛女子,用缽孟接濟牛奶,煮熟以後送給釋迦牟尼食用,使釋迦牟尼的身體很快恢復健康。佛教興盛以後,為了紀念這件事情,就規定這個日子為古印度人民「齋僧」和救濟窮人而施捨飲食的日子。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臘月初八施捨這件事逐漸變成了熬煮「臘八粥」 的習俗。明代陳耀文所著《天中記》中說:「宋時東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諸大寺,送七寶五味粥。」這里所說的「七寶五味粥」指的就是「臘八粥」。我國一些佛教寺廟里熬煮「臘八粥」,就是紀念尼連河畔牧牛女子救濟釋迦牟尼的故事。
老百姓除了熬臘八粥供奉佛祖外,還把它當作親友鄰居間互相饋贈的禮物。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粥的用料很多,一般是用芸豆、豌豆、小豆、豇豆、綠豆、小米、大米、高粱米等豆米摻在一塊兒,加上小棗、栗子之類的乾果熬成的,喝的時候,再加上紅糖、白糖、玫瑰、木樨等調料。講究的,則用糯米、薏仁米、菱角米、雞頭米、蓮子肉混在一塊兒熬成粥,再鋪上密餞果脯、荔枝肉、桂元肉、松子、桃仁、青絲、紅絲,還要擺出花樣兒圖案,真是又好看又好吃。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除了熬臘八粥之外,民間還有泡臘八蒜的習俗。也是在臘月初八這一天,把剝好的蒜瓣兒裝進壇子,加滿醋,封上口兒,我個暖和地兒放著,直到除夕晚上吃大年餃子的時候,才打開來享用。泡好的蒜瓣兒顏色碧綠,像翡翠一樣,吃起來酸不唧兒的,稍有點兒辣,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兒。
傳說「臘八不喝粥,明年會更窮」。在清代的時候,宮里邊喝的臘八粥是雍和宮的喇嘛熬好了以後進貢的。
「送信兒的臘八粥」,是流傳很廣的民謠:過了臘八,債主就該上門付債了。而一般到了臘月三十,就沒人追債了。
[編輯本段]祭灶王 :
我國商朝已有灶神之說。《莊子·達生》篇中有「灶有害」的記載。司馬彪註解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淮南子·記論訓》說:「炎帝作火。死而為灶。」高誘注曰:「炎帝、神農,以火德於天下,死祭祖於灶神。」當時祭祖灶神,屬紀念性質。據說灶君在家家戶戶了解人間善惡。故聯曰:「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灶君何時回宮?大概是春節之前吧。就是在新的一年裡,要保佑這個家庭吉祥如意,歲歲平安。這是一種良好的祝願。
灶君,也是火神。火神的名字叫祝融,或叫回祿。祝融傳說中的祝融,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謂。一視為帝獸時火官,後人尊為火神。火神本是為人類造福的,也成了火災的代名詞。老北京人祭灶君、祭火神,因為自古以來,在春節前後天氣乾燥是多火災的時候。慎火是十分必要的。
古時臘月二十三日,宮庭用黃羊祭灶,這種祭灶禮儀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民間祭灶則用糖瓜、關東糖、糖餅等供品,以祭灶君;用清水草料祀灶君之馬。相傳灶王每到臘月二十三日,騎馬上天向玉皇大帝票報人家善惡。家家戶戶於二十三日更盡時,在院內立桿,懸掛天燈,由男主人跪拜,祝以隱惡揚善之詞,嚴禁婦女主祭,婦女只能在內室掃除爐灶。祭完之後,將灶君神像揭下,與紙元寶等一並焚燒。每逢此日,鞭炮極多,俗稱過小年。
北京諺話有:「送信兒的臘八粥,要命的關東糖,救命的煮餑餑」之說,意思是臘八傳來春節即將到來的信息,一到年關債主逼債,而二十三日是逼債最緊要的時候,所以是要命的關東糖,到除夕午夜吃餃子,一般債主按規矩就不來了。
一些窮苦之家,飯都吃不飽,哪有錢買關東糖祭灶,因此,舊京民間有歌留傳說「『灶王爺,本姓張,一碗涼水三柱香,今年小子混得窮,明年再吃關東糖。」
從前北京有許多灶王廟,家家戶戶供灶王爺。除少數民族外,漢族人差不多都有祭灶王的風俗。
灶神為民間灶頭供奉之神,也稱灶君、灶王、灶王爺。原始人為了表示對火的發明者的感激,每年夏天祭祖他,夏天象徵火,灶也代表火。我國北方有臘月二十三日用糖果祭灶之俗。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掃塵土」。掃塵土不僅有益於環境衛生,還有益於防火,因為把一些可燃性垃圾徹底清除了,就清除了一個起火因素。
[編輯本段]二十四掃房 :
掃房,說是「不能讓老灶王爺頂著土上天」。
唐代,「掃年」之風盛行。據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經歷代相傳,形成了春節前掃房的習俗。即便是人少而又貧困的人家也要掃房。這不僅是一種迎接諸神下界的准備,而且也是一種掃除穢氣、晦氣、窮氣的重要舉動。
老北京的重謠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其實民間並不在臘月二十四日掃房,而是在臘月十五日以後,二十三日祭灶以前,從皇歷上擇個「宜掃舍」的吉日就開始
掃房確是一件相當麻煩但又不能不搞的事。大戶人家主人指揮僕人們去干;一般住戶則全家老少一齊動手,將室內傢具陳設一律搬到庭院,擦拭乾凈,尤其是上邊的銅活一定要打亮。對於室內主要是掃除牆角頂棚上的塔灰、蛛網,撕掉牆壁上的舊年畫,待進行粉刷或裱糊後,再貼上新年畫;撕掉玻璃窗上的舊窗花,擦凈後待除夕時貼上新窗花;尤其是佛堂、祠堂更要精心整理打掃,諸如香爐、蠟扦、花筒、海燈碗、供碗等祭器都必須擦亮,佛前舊聯對,掛錢等物,一律揭掉焚化。
一般家庭只搞半天或一天,房屋較多的住戶則分屋分院地搞三天至五天不等。
掃房以後,人們還要「擇吉」到澡堂或在家裡沫浴洗澡,剃頭理發,表示除舊迎新。
掃房以後,全家即開始籌辦年貨,請香蠟紙碼、供品,寫對聯、剪窗花、買掛錢、年畫、鞭炮……准備過年了。
[編輯本段]三十守歲 :
農歷臘月三十為一年的除夕。
過去,老北京大多數人家常年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下,是一定要上供的。供品五花八門,有油炸的麵食、月餅點心、蘋果柑桔、什錦果脯、黃白年糕、餃子饅頭,真是應有盡有。除了供品之外,供桌上還擺著香爐、蠟扦等供器,供桌前邊的地面上擺著蒲團,行禮跪拜的時候用。
據說,年三十晚上到初一大清早,諸神要下界來考察人間的善惡,這些神裡面有財神、土地爺諸位。臘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爺也在此時回到人間,繼續做他的「一家之主」。這時候,人們都要恭恭敬敬,謹慎行事,還要燒香磕頭,請諸位神仙在新的一年裡多多關照。
年三十晚上,是老北京人最有滋味的一段時光。先是全家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享用一年中最為豐盛的吃食。菜餚中大多是燉魚、燉肉、燉雞、丸子、扣肉之類的肉食,也有清新爽口的冷盤,比如,用蔓菁、大紅袍羅卜做成的辣菜,還有糖辣白菜、芥茉墩兒什麼的。主食則以餃子為主,一般是用羊肉白菜或豬肉韭菜做餡兒。吃餃子時,決忘不了拿「臘八醋」當調料。如果小年,除夕則在臘月二十九。老百姓管這一天叫「年三十」。在所有的節日里,「年三十」要算是老北京最忙活也是最樂呵的一天了。
先是要貼春聯。家家戶戶的街門、屋門兩邊都要貼上用紅紙寫成的春聯,門楣上還要貼橫批。春聯內容大多是增福、增壽、招財、進寶什麼的,反正都是吉祥話。其次是貼門神。老北京的門神用的是唐朝的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二位,一個白臉兒,一個黑臉兒,一左一右威風凜凜。據說,驅邪捉妖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有的住戶還要貼掛千。掛千也叫掛錢,用紅紙或彩紙剪成,貼在門窗上,據說可以避窮神。
年三十晚上這頓飯,人要齊,席間還要多說吉祥話兒,預示以後的日子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按老北京的習慣,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覺,大家要痛痛快快地玩他一宿,這叫「守歲」。「守歲」有兩重意義。對歲數大的人來說,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借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
為了守歲,年三十夜裡要有些娛樂活動。老人多湊在一起打打麻將,婦女們則喜歡盤腿兒坐在炕上打紙牌,小孩子們最歡勢,提著燈籠繞世界跑,在院子里或大街上放爆竹。
一到午夜十二點,就要舉行接神儀式了。接神儀式嚴肅而莊重,至於人們心裡在想什麼,是不是所有的人對諸神都打心眼兒里信服,可就不得而知了。接神儀式結束,全家要進行團拜。長輩接受小輩的跪拜,並要給一些壓歲錢。然後,全家要聚在一起,吃一頓素餡兒接神餃子。到此為止,除夕才算過完了。
放鞭炮
「是璀璨的珠寶溢光流彩,是閃光的花瓣落英繽紛,真想不到呀,小小的紙筒里,有著那麼美的靈魂——火一般的熱烈,花一樣的迷人,它把迅息的一生,獻給了新春……」
這是一首詠炮花的詩。每當除夕之夜,不管是繁華的城市還是僻靜的山村,無論是霓虹燈閃耀的鬧市還是小巷深處,「嘣嘣叭叭」「嗶嗶(口剝)(口剝)」的爆竹聲,此起彼落,競相歡叫。那五彩繽紛的火花,給深沉的夜暮劃出一道道彩虹,給人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放爆竹慶賀春節,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古人焚竹發聲,名曰「爆竹」。《通俗編俳優》說:「古時爆竹,皆為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爆竹的原意在於驚憚和驅逐惡鬼。《荊楚歲時記》中記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惡鬼。」《神異經》雲:「西方山中有人焉,長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以竹著火中,嗶嗶有聲,而山魈驚憚。
後人遂象其形,以火葯為之。「這當然是迷信的說法。今天,我們放爆竹雖有除舊迎新、取個吉祥兆頭之意,但已沒有什麼迷信的色彩了。
相傳,到了初唐年間,一些地方天災連年,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便在小竹筒內裝上硝,導以爆炸,以硝煙驅散山嵐瘴氣,減退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最早的雛形。後來,由於火葯的發明,人們用紙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並用麻莖把炮竹編成串,稱為「編炮」,因聲音清脆如鞭響,也叫「鞭炮」。宋代,已有除夕出售鞭炮於開封府街頭的記載(《東京夢華錄》)。在全國各地也有了專門生產爆竹的作坊。最初的紙卷爆竹,響一下就完了,後來發展為各種花炮。
爆竹,它是中國特產,在外國是沒有的。從古至今,由於人們不斷加工、改進,爆竹的品種、樣式越來越多,色彩也跳出了單一的火紅色。除了傳統的百子鞭炮、單響、雙響的花炮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花炮,並取了一個個文雅、富於詩意的名稱。如:「金菊吐艷」、「飛雪迎春」
、「仙女散花」、「白雪紅梅」、「金猴騰空」等等,還有百頭、千頭、萬頭,甚至長達十萬頭的巨型鞭炮,真是應有盡有,五花八門。
[編輯本段]春節習俗——舞獅子
每當「爆竹一聲除舊歲」時,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傳統的舞獅活動就伴隨著送暖的春風和歡樂的鑼鼓,出現在城鎮和農村。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舞獅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於南北朝時代。
據傳,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陽還使用了象軍參戰。這支象軍由於士兵持著長矛騎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僅僅擁有短兵器的敵方,連接近它都很困難,宋軍的士兵開始吃了大虧。後來,先鋒官振武將軍宗愨想了個辦法。他說,百獸都害怕獅子,大象大概也不會例外。於是,連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許多假獅子,塗上五顏六色,又特別張大了嘴巴。每一個「獅子」由兩個戰士披架著,隱伏草叢中。他還在預定的戰場周圍,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阱。敵方驅象軍來攻,宗愨用弓放出了假獅子,這種「雄獅」一個個翻動著斗大的血口,張牙舞爪直奔大象。
大象嚇得掉頭亂竄,宗愨又乘機指揮士兵萬弩齊放,受驚的大象頓時沒命地向四處奔跑,不少跌到陷阱里,人和象俱被活捉。……從此,舞獅首先在軍隊中流行,然後傳到民間。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西涼使》中就有「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起毛衣擺雙耳……」。可見,在唐代已有類似現代的獅子舞了。
為什麼在春節期間人們喜歡舞獅子呢?據說,明朝初年,廣東佛山地區出現了一頭怪獸,每逢年歲將盡,則在佛山郊區出現,到處糟踏莊稼,殘害人畜,鄉農不勝其苦人們就把竹篦紮成若干頭獅子模型,並塗上各種斑駁的顏色,事前布置好,當怪獸出現時,鑼鼓齊鳴,群獅奮舞,一齊朝著那頭怪獸進發,那怪獸驚恐萬狀,掉頭就跑,爾後,當地鄉民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於是,每年春節打鑼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舞獅子,除春節外,在喜慶的日子裡,也常以舞獅助興。民間一般舞獅由兩人合作扮一頭大獅子(有的地區稱太獅),一人扮作一頭小獅子(有的地區稱少獅),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綉球作引導,並先開拳踢打,以誘引獅子起舞。獅子隨著鼓點的快、慢、輕、重,忽而翹首仰視,忽而回頭低顧,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搖頭擺尾,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在模仿動作上,有舐毛、擦腳、搔頭、洗耳、朝拜、翻滾等動作;在技巧上,有上樓台、過天橋、跨三山、出洞、下山、滾球、吐球和采青等。
[編輯本段]春節習俗——耍龍燈
新春佳節,在我國廣大城鎮,有「耍龍燈」的習慣。
「耍龍燈」也叫「舞龍」,又稱「龍燈舞」,是流行於我國的一種民間舞蹈。
我國古代人民為寄託美好願望而創造了龍的形象。相傳,古人把龍、鳳、麒麟、龜稱為四靈。造型優美,絢麗多采,線條剛柔相濟。在歷史條河中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早在商殷時代,銅器和骨刻上就有龍形圖案;周代銅器的龍紋已漸趨完整。「耍龍燈」在漢代民間已相當普遍了。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宋代吳自牧著的《夢梁錄》中記載:南宋行都臨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之狀。」
在古代,人們把「龍」作為吉祥的化身,代表著風調雨順的願望,因此,用舞龍祈禱神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四季豐收。人們舞起用竹、鐵結扎,外用綢緞或布匹製作的彩龍取樂,表現歡快的心情,經過民間藝人不斷加工製造,到現在「耍龍燈」已發展成為一種形式完美、具有相當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深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耍龍燈」的表演,有「單龍戲珠」與「雙龍戲珠」
兩種。龍身由許多節組成,每節間距約五尺左右,第一節稱一檔。組成龍身的「節」,一般都是單數。(如九節、十一節和十三節的)。龍頭部分也分輕重不同,一般重量約三十多斤。龍珠內點蠟燭的稱「龍燈」,不點的稱「布龍」。
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節的主要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襠子(穿花),頭尾齊鑽,龍擺尾和蛇退皮等。耍龍中,不論表演那種花樣動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耍十一、十三節龍的,主要表演蛟龍的動作,就是巨龍追捕著紅色的寶珠飛騰跳躍,忽而高聳,似飛沖雲端;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蜿蜒騰挪,煞是好看。
農村耍龍燈還有個習慣,就是不僅在本村耍,還到外村表演,到鎮上或城市寬闊的街頭、廣場去「賽演」。每當新春至元宵節期間,在此起彼落的鑼鼓聲、鞭炮聲中,各個民間「舞龍」隊大顯身手,引動萬人空巷。
[編輯本段]各地的春節的習俗
街頭巷尾,一隊隊拜年的瑞獅邊舞邊行,十分活躍,許多孩子尾隨舞獅隊去看獅子拜年的熱鬧。當舞獅隊走到一家商店門前,主人便點響鞭炮迎接,獅子在門前向主人行拜大禮,領隊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獅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禮、領隊致的吉祥辭使主人心花怒放,商店也會生意興隆。這時,獅子在鞭炮聲中起舞,舞出一身瑞氣,舞出一身雄風。http://ke..com/view/614410.htm?fr=ala0_1
J. 作文,臘月二十三祭灶王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後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軟」,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後,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灶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