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需寫話題作文的各類素材
來源:創新作文
一、人生哲理
欣賞使人變美
19世紀末,美國西部的密蘇里有一個壞孩子,他偷偷地向鄰居家的窗戶扔石頭,還把死兔子裝進桶里放到學校的火爐里燒烤,弄得臭氣熏天。他9歲那年,父親娶了繼母,父親告訴她要好好注意這孩子。繼母好奇地走近這個孩子,當她對孩子有了了解之後說:「你錯了,他不壞,而且很聰明,只是他的聰明還沒有得到發揮。」繼母很欣賞這個孩子,在她的引導下,這孩子的聰明找到了發揮的地方,後來成了美國當代著名的企業家和思想家。這個人就是戴爾·卡內基。
台灣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館用餐,老闆對他說:「你還記得我嗎?」林清玄說:「記不起來了。」老闆拿來一張20年前的舊報紙,那裡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時他在一家報社當記者。這是一篇關於小偷的報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後栽在一個反扒高手的手上。文章感嘆道:「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如此靈巧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成就的吧!」老闆告訴他:「我就是那個小偷,是你的這段話引導我走上了正路。」
連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賞的地方,連小偷也能在欣賞的引導下走上正路,我們周圍還有什麼人不能欣賞、不能被引導呢?
學會欣賞別人吧!欣賞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間會合作得更加親密;欣賞你的下屬,下屬會工作得更加努力;欣賞你的愛人,你們的愛情會更加甜蜜;欣賞你的孩子,說不準他就是下一個卡內基……
分析:欣賞別人不但是一種美德,也是對別人的肯定和認同。在欣賞別人的同時,你也會獲得心靈的震撼。
話題:「學會欣賞」「潛能」
有一種快樂叫放棄
甘地是印度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人物之一,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雄」。
有一次,甘地乘火車外出辦事,由於擁擠,他上了火車才發覺自己的皮鞋掉了一隻,而此時火車已經啟動。要知道,當時的印度正處於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印度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難,擁有一雙皮鞋還是很不容易的。正當全車廂的人都在為甘地惋惜的時候,他卻做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迅速脫下另一隻皮鞋扔到了車窗外。甘地的舉動讓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有人就問甘地:為什麼不想法找到掉了的那一隻皮鞋,反而把另一隻也扔了下去?甘地微笑著解釋:我掉了一隻皮鞋,一定會給別人撿到,可這反而給那人增添了煩惱——一隻鞋怎麼穿啊!現在,我把另一隻鞋也扔了下去,那個人就可以擁有一雙而不是一隻皮鞋了,他就會感到很快樂了。而我呢?也不必再為腳上的一隻皮鞋而苦惱了,相反,我也會因為那人的快樂而感到快樂。
分析: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事經常發生。而我們是否能做到像甘地那樣甘心放棄呢?的確,放棄對於我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當我們做到之後,所得到的快樂和開心是無論什麼都買不到的。學會放棄,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話題:「放棄與快樂」「心態」
試試壞的開始
有一段時間,在政治上受到打擊的丘吉爾整日神情抑鬱,全家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而丘吉爾的一個鄰居剛好是位畫家,家裡常常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顏料、畫筆、畫布以及畫好的作品。丘吉爾一家常常有機會欣賞那位鄰居的傑作。後來在家人的勸慰下,丘吉爾開始跟他的鄰居學習油畫。
丘吉爾在政治舞台上是個敢作敢為的政治家,可是對著那張干凈整潔的畫布,他半天都不敢下一筆,生怕出一點差錯。那個畫家見了,索性將所有的顏料全倒在了畫布上。丘吉爾一見那畫布上已經滿是顏料了,於是就拿起他的畫筆開始在畫布上任意塗抹起來。就這樣,丘吉爾畫出了他的第一幅作品。雖然並不完美,但那畢竟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了。
從此,丘吉爾開始放開手腳畫畫了。經過不斷的練習,終於在畫技上有了長足的進步。最後,丘吉爾不僅給畫壇留下了大量思維大膽、風格各異的油畫作品,而且還恢復自信,東山再起,在英國甚至全世界的歷史上創造了一番驚人的業績。
分析: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如果沒有好的開始,我們不妨試試一個壞的開始,因為一個壞的開始,總比永遠沒有開始要好得多了。
話題:「突破」「策略」
做別人不做的事
日本企業界巨擘松下幸之助在總結經商之道時提出過一個著名口號:「做別人不做的事。」在商海搏擊的浪潮之中,只有想在人先,做在人前,以變應不變,才能掌握勝機,立於不敗之地。
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在一次學術講座中曾講過一個生動有趣的事例:如果一名猶太人在美國某地開了一家修車店,那麼,第二名來此地的猶太人一定會想方設法在那裡開一家飲食店,以另闢蹊徑。但中國人則往往相反,如果一名中國人在某地開了一家修車店,第二名來此地的中國人大多也是開修車店,老調重彈。
據報載,英國有位精明的商人開辦了一家「填空當」公司,專門設計、生產、銷售市場上斷檔脫銷的商品,做獨門買賣,結果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德國一位富商在起步時曾推出一家「怪缺商店」,其經營的商品在一般市場上很難買到,例如六個指頭手套,單腳皮鞋,缺一隻袖子的襯衫,駝背人穿的外衣,等等,結果不但銷路順暢,而且不久聲名鵲起。
分析:做別人不做的事,也就是敢於打破思維,開辟新市場、新領域,具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它昭顯的不是追求另類,而是追求空檔和機會。
話題:「變與不變」「商業之道」
「熱愛」的魔力
被譽為「鑽石之王」的哈里·溫斯頓,除了擁有精湛的技藝和高超的欣賞水平外,還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創立的哈里·溫斯頓公司,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世界聞名的珠寶連鎖店。在他的眾多傳奇中,有這樣一則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一次,溫斯頓聽說有個荷蘭富商正在收集某種鑽石,於是打電話給這位富商,說哈里·溫斯頓公司剛好有這樣的鑽石,並邀請他來紐約面談。
荷蘭富商應邀飛到美國。雙方見面後,溫斯頓讓公司的一名專家為富商介紹一顆昂貴的鑽石。專家詳細地講解了鑽石一流的質地、高科技的切割工藝以及各種珠寶鑒定指數……富商聽了,只是點點頭。等專家介紹結束後,他站起身說:「謝謝你,這確實是很棒的鑽石,但不是我想要的。」一直坐在後排的溫斯頓上前攔住富商:「讓我再給您介紹一下這顆鑽石,可以嗎?」客人再次坐下。溫斯頓從專家手裡接過那顆鑽石,他沒有用任何術語,而是抒發了自己對這顆鑽石的熱愛:它在陽光下是多麼璀璨奪目,它是多麼晶瑩剔透,它的美是多麼令人怦然心動。寥寥數語就打動了荷蘭富商,他馬上說:「請把它賣給我。」
後來,一個助手問溫斯頓:「為什麼顧客已經拒絕了專家,可您幾句話就讓他改變了主意呢?」
溫斯頓說:「那位專家是鑽石界為數不多的幾個權威之一,他對鑽石的知識遠勝於我,我為此付給他高額的薪水。但有種本事,他沒有,我有。如果他能學會那本事,我會毫不猶豫地給他開雙倍工資。」
「什麼本事?」助手問。
「他了解自己賣的每顆鑽石,而我熱愛自己賣的每顆鑽石。」
分析:說服別人接受一個計劃、一種理論,也和推銷鑽石的道理相同。你本人要先熱衷於這個計劃,先堅信這個理論,才可能打動他人。發自內心的信心和情感,比學識和大道理更有感召力。
話題:「了解與熱愛」「知識與情感」
愛心不是偶然的
在波斯尼亞的一個小村莊里,住著一個名叫弗西姆的婦人,她有兩個可愛的兒子和善良的丈夫。她的丈夫在奧地利工作,有一天,丈夫從奧地利帶回兩條金魚,養在魚缸里。
不久,波斯尼亞戰爭爆發了,弗西姆的丈夫為國家獻出了生命,而戰火也毀滅了他們的家園,弗西姆只好帶著孩子到他鄉逃難。臨行前,弗西姆並沒有忘記那兩條金魚,因為那也是兩條生命啊,而且還是丈夫給自己和孩子的禮物。她把金魚輕輕地放入一個小水坑裡,然後出發了。
幾年以後,戰爭結束了,弗西姆和孩子們重返家園。而家鄉仍是一片廢墟。弗西姆不知道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家重見生機。
忽然,她發現在她曾放入金魚的小水坑裡,浮動著點點金光,原來是一群可愛的小金魚。它們一定是那兩條金魚的後代。弗西姆突然間看到了希望,她像看到了丈夫的鼓勵。她和孩子們精心飼養起那些金魚來。她相信,生活會像金魚一樣,越來越好。
弗西姆和她的金魚的故事逐漸流傳開來。人們從各地趕來,觀賞這些金魚,當然,走的時候也不會忘記買上兩條帶回家。也許,那金魚象徵著希望。沒用多長時間,弗西姆和孩子們憑著賣金魚的收入,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無法預言金魚的繁衍,那是偶然的;但是,愛心不是偶然的。愛心不管在哪裡開花,終究有一天會在那裡結出果實。
分析:不要放棄任何錶達愛心的機會,哪怕只是拯救兩條金魚。那樣,你才會得到回報。
話題:「偶然與必然」「回報」
給對手掌聲
在一檔世界職業拳王爭霸賽的電視節目中,有幾個暖人的細節。比賽的是兩個美國職業拳手,年長的叫卡非拉,今年35歲;年輕的叫巴雷拉,今年28歲。上半場兩人打了6個回合,實力相當,難分勝負。在下半場第七個回合中,巴雷拉接連擊中老將卡非拉的頭部,使他鼻青臉腫。
短暫的休息時,巴雷拉真誠地向卡非拉致歉,他先用自己手中干凈的毛巾一點一點擦去卡非拉臉上的血跡,後把礦泉水灑在卡非拉頭上,一臉歉意,那神情彷彿受傷的是自己。接下來兩人繼續交手。也許是年紀大了,也許是體力不支,卡非拉一次又一次被巴雷拉擊中後倒在地上。按規則,對手被打倒在地上後,由裁判連喊3聲,如倒地的拳手起不來則對手勝了。卡非拉掙扎著起身,裁判開始報數:1、2、3。當3還沒出口,巴雷拉一把把卡非拉拉了起來。裁判感到很吃驚,這樣的舉動在拳場上很少見。巴雷拉向裁判解釋說:「我犯規了,只是你沒有看見,這局不算我贏。」扶起卡非拉後,他們微笑著擊掌,繼續交戰。最終,卡非拉以108:110的成績負於巴雷拉。觀眾潮水般湧向巴雷拉,向他獻花、致敬、送禮物。巴雷拉撥開人群,徑直走向被冷落的老將卡非拉,把鮮花送給了對手。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相互親吻被擊中的部位,儼然是一對親兄弟。卡非拉真誠地向巴雷拉祝賀,一臉由衷的笑容。他握住巴雷拉的手高高舉過頭頂,向全場觀眾致敬。
分析:卡非拉雖然敗了,但敗得很有風度;巴雷拉贏了,贏得很大度。兩個人一個敗在拳術,一個贏在人格。但是,他們都贏了——在人格上。有時候,搬走別人腳下的一塊石頭,就等於給自己打開了一條成功的捷徑。在自己失敗的時候,給對手掌聲,這也是一種成功。
話題:「風度與大度」「人格的魅力」
印刻效應
1910年,德國習性學家海因羅特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親後邊。但是,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活動物體,它也會自動地跟隨其後。尤為重要的是,一旦這小鵝形成對某個物體的追隨反應,它就不可能再對其他物體形成追隨反應。用專業術語來說,這種追隨反應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而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它只承認第一,無視第二。
這種後來被另一位德國習性學家洛倫茲稱為「印刻效應」的現象,不僅存在於低等動物里,而且同樣存在於人類之中。幾乎所有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都知道,人類對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觸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他們用「首因效應」等概念來表示人類在接受信息時的這種特徵。
於是我們發現,人類對任何堪稱「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天生的興趣並有著極強的記憶能力。不經意地,你就能列出許許多多的第一。如世界第一高峰,中國第一個皇帝,美國第一個總統,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等等,可是緊隨其後的第二呢?你可能就說不上幾個。看來,人類確實像那隻小鵝那樣,承認第一,卻無視第二。在生活中,人們同樣對第一情有獨鍾,你會記住第一任老師、第一天上班、初戀等等,但對第二就沒什麼深刻的印象。在公司中,第二把手總不被人注意,除非他有可能成為第一把手;在市場上,第一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往往是第二的幾倍數……
分析: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活在別人的陰影下,不如去另闢天地。當然,這要視個人的能力而定,你如果沒有強烈的開拓能力或仍處於學步階段,那就跟在別人屁股後邊吧,至少風險小些。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很多人的成功是由太多人的推動而鑄就的,我們對他們同樣表示尊重。
話題:「前與後」「追隨與突破」
猶豫先生與耕耘先生
一個智商一流、執有大學文憑的翩翩才子決心「下海」做生意。
有朋友建議他炒股票,他豪情沖天,但去辦股東卡時,他又猶豫道:「炒股有風險啊,等等看。」又有朋友建議他到夜校兼職講課,他很有興趣,但快到上課了,他又猶豫了:「講一堂課,才20塊錢,沒有什麼意思。」
他很有天分,卻一直在猶豫中度過。兩三年了,一直沒有「下」過海,碌碌無為。
一天,這個「猶豫先生」到鄉間探親,路過一片蘋果園,望見滿眼都是長勢茁壯的蘋果樹,禁不住感嘆道:「上帝賜予了一塊多麼肥沃的土地啊!」種樹人一聽,對他說:「那你就來看看上帝怎樣在這里耕耘吧。」
分析:世界上有很多人光說不做,總在猶豫;有不少人只做不說,總在耕耘。成功與收獲,總是光顧有了成功的方法並且付諸於行動的人。
話題:「說與做」「成功與收獲」
免費而珍貴的禮物
多克是一個信差,他始終堅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們傳遞快樂,因此,他的口袋裡總是裝著許多小紙條,上面寫著一些鼓勵性的話。他將信件和電報送到人們手中的同時,也留給他們一張小紙條,告訴他們「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開」「別再煩惱」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克因為年齡太大而沒有入伍,但他自告奮勇到野戰醫院做了一名志願者,協助醫院救死扶傷。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在醫院的牆上寫了一句話:「沒有人會死在這里。」他的行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醫院的人說他瘋了,也有人認為這句話無傷大雅,不必擦掉。
這句話一直沒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牆上。後來,不但傷員,就連醫生、護士包括院長,都漸漸地記住了它。傷病員們為了不讓這句話落空而堅強地活著,醫生和護士為了這句話,盡力地給予病人最精心的醫治和護理。這個醫院變成了一家堅強的醫院,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一種盼望和堅毅的表情。
分析:有時候,創造奇跡的不是巨人,也許只是一句傻傻的話語。而一句鼓勵的話語,就是給對方一個免費卻珍貴的禮物,它在我們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卻往往重如千鈞。
話題:「細節」「禮物」
境由心生
布朗先生途經一個偏僻小鎮,來到一家旅店打算投宿。這時,另一個人也正好來訂房間。不巧的是,這家旅店只剩下一個房間。
「這是一間雙人房,」服務員說,「如果你們願意,就同住這間房吧。」一開始,兩人都不願意,但由於深更半夜,他們就勉強同意。半夜,睡夢中的布朗先生忽然聽到有人喊叫。「出什麼事了?」他驚問。同房的那人虛弱地回答:「我有哮喘病,現在感覺很不好。如果你不想我死掉,麻煩你趕快幫我把窗戶打開。」布朗先生跳下床開燈,但是停電了。病人繼續呻吟道:「空氣、空氣……我需要新鮮空氣。」
布朗先生摸黑設法去找窗戶。花了好長時間,他終於找到了,卻怎麼也打不開。病人的聲音越來越弱。情急中,布朗先生操起身旁的一張椅子,猛地朝窗戶砸去,玻璃嘩啦一聲破碎了。病人說他感覺好多了。
天亮了,他們醒來發現,房間里唯一的一扇窗關得緊緊的,而室內的穿衣鏡卻成了碎片。
分析:這就叫境由心生。彌爾頓曾說:「心,乃是你活動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國,亦可將天國變成地獄。」在有著各種壓力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營造心境,詩化生活,超越生活,實現一種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自我拯救,從而開墾出芳菲滿地的精神桃花源來。
話題:「境由心生」「依附」
「南風」法則
「南風法則」也稱「溫暖」法則,源於法國作家拉丹封寫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分析:這則寓言形象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於嚴寒。我們做人也要遵循這種法則,給人一個微笑,給人一句暖語,給人一種謙讓,為別人著想,那麼,社會將變得美好,你也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回報。
適用話題:「尊重」「回報」
自己才能給的東西
理查·柏德是個很有趣的作家,他曾經是個優秀的報社記者。某一天,他感覺自己再也無法受困於某些在生命中糾結的難題,決定讓生活在他最愛的海濱重新簡單起來。於是他身無長物地來到海濱,成為一個浪人。他的身體和匱乏的物質交戰,心靈則在潮汐之間洗滌。
梭羅在瓦爾登湖邊寫了他的《湖濱散記》,柏德在密拉瑪海邊寫了《海濱浪行》,並在人跡稀少的海邊,開始探索「人的真正問題」。
對世界來說,這是一種反動;對他而言,這是一個反省。他開始面對貧窮、飢餓以及寂寞,在沮喪和快樂的兩端,他像個鍾錘般地擺盪。然而這一段日子,也使久久在都市中翻滾的他敢於高聲唱出心中的歌。他說:「我們日日夜夜在生活中渴求輕松與自由,卻因為他人一點一滴灌輸給我們的恐懼而鮮少獲得。我們怕唱走音,怕拍子錯誤,也怕唱漏了音符,於是心底的歌被壓抑住了,沒有高聲唱出。這樣的壓抑,使我們未老先衰。」
分析:理查·柏德得到的東西很簡單,也很不簡單。那就是:只有你能給自己想要的生活。
話題:「反差」「自由與壓抑」
給他半壺水喝
在十七世紀,丹麥和瑞典發生了戰爭。一場激烈的戰役下來,丹麥打了勝仗。一個丹麥士兵坐下來,正准備取出壺中的水解渴,突然聽到哀哼的聲音,原來在不遠處躺著一個受了重傷的瑞典人,雙眼正盯著他的水壺。
「你比我更需要。」丹麥士兵走過去,將壺嘴送到傷者的口中。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長矛刺向他,幸好偏了一點,只傷到了他的手臂。
「嗨!你竟然如此回報我。」丹麥士兵說,「我本來要把整壺水給你喝,現在只能給你一半了。」
後來,這件事被丹麥國王知道了。他專門召見了這個士兵,問他為什麼不把那個忘恩負義的傢伙殺掉。
他輕松地回答:「我不想殺受傷的人。」
分析: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一面:在別人忘恩負義之後,自己仍有一顆饒恕的心。這是第二次饒恕,也是一種更偉大的情操。
話題:「人性」「寬恕」
摒棄「目的顫抖」
心理學家們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給小小的縫衣針穿線的時候,你越是全神貫注,線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學界,這種現象被稱為「目的顫抖」,即目的性越強,越不容易成功。
《莊子》中也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賭徒拿著瓦礫去賭時,幾乎是逢賭必贏,而當他拿著萬兩黃金去賭時,卻輸得一敗塗地。太想打好球的手在顫抖,太想走好鋼絲的腳在顫抖,太想贏的心在顫抖。人都有這么一個弱點:當對某一件事過於重視時,心裡就會緊張,而一緊張,就會出現心跳加速、焦慮、精力分散等不良反應。這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會使我們的才能無法正常發揮,最終導致我們的失敗。
荷蘭國防計劃中有一份最重要,最詳細縝密的計劃,名稱是《投降計劃》:二戰時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在諾曼底登陸時准備了兩份戰役後的演講稿,一份是為慶賀登陸成功而准備的,另一份是為登陸失敗而寫的惋惜詞。然而,最終他卻成功了。
分析:許多的失敗,看似偶然失手,其實是必然的。一個不能控制自己心態和情緒的人,縱極富才華,在人生的關口處,卻註定也是要失敗的。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應將心放寬些,不要懼怕失敗,不要總覺得自己輸不起。始終保持一顆平和的心,竭盡全力追求成功,但不要將成功看作自己唯一的歸宿,要敢於為失敗做一份心理准備。
讓我們把心台築高些,目光放遠一些吧。不要過分地看重一次的成敗,要贏得起,也要輸得起。不要讓「目的顫抖」斷送了我們的成功,以一顆平常心冷靜、沉著的迎接挑戰,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才能。這樣,我們才能不帶一絲遺憾,鬥志昂揚地繼續我們的人生之路。
適用話題:「心態」「偶然與必然」
夢想皆有神助
他是一個匈牙利木材商的兒子,由於從小生得呆笨,人們都喊他「木頭」。九歲之前,除了因遵守秩序在學校里獲得過一枚玩具螺絲釘外,再沒有獲得過什麼獎勵。
十二歲時,他做了一個夢,夢到有位國王給他頒獎,因為他的作品被諾貝爾看上了。當時他很想把這個夢告訴別人,但又怕被人嘲笑,最後只好告訴了媽媽。
媽媽說,假如這真是你的夢,你就有出息了!我曾聽說,當上帝把一個不可能的夢,放在一個人的心中時,就是真心想幫助他完成的。
他信以為真了,他想,他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世界那麼大,上帝卻一下子就能選中他。為了不辜負上帝的期望,從此他真的喜歡上了寫作。
「倘若我經得起考驗,上帝會來幫助我的!」他懷著這樣的信念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三年過去了,上帝沒有來;又三年過去了,上帝還是沒有來。就在他盼望上帝前來幫助他的時候,希特勒的部隊卻先來了。他作為猶太人,被送進了集中營。在那裡,數百萬人失去了生命,而他卻*著「生存就是順從」的信念活了下來。
「我又可以從事我夢想的職業了!」他懷著這種心情走出奧斯維辛集中營。1965年,他終於寫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說《無法選擇的命運》。接著,他又寫出了一系列作品。
就在他不再關心上帝是否會幫助他的時候,瑞典皇家文學院宣布:把200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雷。他聽到後,大吃一驚,因為這正是他的名字。當人們讓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作家談一談他獲獎的感受時,他說:「沒有什麼感受!我只知道,當你說我就喜歡做這件事、多困難我都不在乎時,上帝就會抽出身來幫助你。」
分析:夢想的實現常常來源於執著的信念,以及為實現這一夢想而保持的快樂。
話題:「信念」「執著」
還有一個蘋果
斯坦利·庫尼茨是一個對沙漠探險情有獨鍾的瑞典醫生。年輕的時候,他曾試圖穿越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進入沙漠腹地的當天晚上,一場鋪天蓋地的風暴使他變得一無所有,向導不見了,滿載著水和食物的駝群消失了,連那瓶已經開啟的准備為自己慶祝36歲生日的香檳也灑得一干二凈,死亡的恐懼從四面八方湧向他。
在絕望的瞬間,斯坦利把手伸向自己的口袋,意外地摸到了一隻蘋果,這只蘋果使斯坦利從絕望中清醒,他慶幸自己竟然還有一隻蘋果。
幾天後,奄奄一息的斯坦利被當地的土著人救起,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緊緊地攥著一隻完整卻干癟的蘋果,而且攥得非常緊,以至於誰也無法從他手中將蘋果拿走。20世紀初,這位一生都充滿傳奇色彩的老人斯坦利去世了,彌留之際,他為自己寫了這樣一句墓誌銘:我還有一個蘋果。
分析:有時候,信念就是一次生命。在黑暗中,它是一盞明燈;在絕望時,它是一次希望。只要我們心中常有希望,常存信念,我們的人生將永放光彩。
話題:「絕望與希望」「信念」
二、人生觀、價值觀
八榮八恥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分析:這是2006年3月4日胡錦濤同志在看望政協委員時發表的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講話,概括精闢,寓意深刻。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體現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將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有機結合起來,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融為一體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一個現代社會總體上是開放和寬容的,但在一些基本問題
2. 以「自覺」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在師父的身邊總是聽到他老人家說修行要實行「三自」——就是「自覺、自由、自在」原則,管理寺院也要實行「三自」原則。但我個人認為這個「三自」原則很難落實,因為要得到後面的自由和自在首先要自覺。而自覺實在是太難太難,常常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完成自覺。我自己就在自覺的問題上常常打折扣。真的不是我不小心,是家賊難防啊!這也許就是目前修行生活禪碰上的最大的困難吧。
別人的事情我不了解,就我自己的自覺意識來說就很差很差。睡醒了,再賴一會兒;上殿、過堂、出坡、坐香,最好要掐著秒錶進堂,還給自己美呼其名節約時間,所以常常顯得急急忙忙;天冷、天熱人就賴的動,真的是渾身的懶骨頭,要動一下好難啊;這個不會,那個不會,就會找來一堆的借口不去學,沒有時間學,好難啊;就是自己給自己定下的功課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常常是拖拖拉拉地自由、自在去上殿、去過堂、去出坡、去坐香。因此常常遲到、早退,在別人眼裡還好像很自由、很自在,其實自己知道有多麼的不自由、不自在。
總是盼望著有天能像祖師那樣自由、自在,但又沒有祖師那樣的功夫。總是盼望著像祖師那樣吃飯、睡覺,但自己還實在是沒有學會如何吃飯睡覺。總是盼望著像祖師那樣手提豬頭,口誦凈戒,但自己的現實是,常常汗醒過來……不得已只好認賊為子,美呼其名叫修行。一天到晚叫喚著——我要修行!我要修行!但總是跨不入當下承擔的步伐。只好和六賊為伍,蒙緊眼根;閉上耳根;息卻鼻根;把住舌根;套緊身根;抓緊意根;斷掉六識;限制十八界而號稱清凈。從而希望有天能不再汗醒;希望有天學會吃飯、睡覺;希望有天能有點功夫;希望有天……
做夢都想著學通三藏,只好拼著壞掉眼睛死啃爛咬經藏;做夢都想著坐證四禪,只好拼著坐爛雙腿裝死不動;做夢都想著鎮想無生,只好拼著頭暈腦漲窮追猛挖;做夢都想澄心空理,只好拼著忍痛挨餓苟延殘喘。明明知道一切不過是空花、陽焰,但自己卻要忍受痛癢。只好搬出祖師他有千般伎倆我有一法不理等四個拐棍(詳見《禪修中的四個拐棍》一文),空得一時半載;騙得幾秒無生;擺個坐禪姿勢;捧個遮眼經書。期待有天煩了、怒了耍個不要命的嘴臉。拒絕做夢,想看經書就看經書;想打坐就打坐;想忍受就忍受;想遨遊就遨遊;想自覺就自覺;想……
梁山緣觀禪師座下,有個園頭。他是個開悟的人。有人要他露個消息,找梁山緣觀禪師印證一下。園頭找到梁山緣觀禪師進行如下驚人的對話:
園頭問:「家賊難防時如何?」
梁山說:「識得不為冤。」
園頭說:「識得後如何?」
梁山說:「貶向無生國里!」
園頭說:「莫是他安身立命處么?」
梁山說:「死水不藏龍。」
園頭說:「如何是活水裡龍?」
梁山說:「興波不作浪。」
園頭接著說:「忽然傾湫倒岳時如何?」
梁山從法座上走下來,一把抓住園頭,說:「闍黎!莫教濕著老僧袈裟角。」
這則公案寫下了這兩位已經能徹底自覺的人境界。
「家賊難防時如何?」(看公案的時候不要被祖師表面化的字眼迷惑,家賊也常指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賊。)這句話實際上是園頭問梁山緣觀禪師六根妄念紛飛,不可收拾的時候,怎麼對付?
梁山緣觀禪師說:「識得不為冤。」意思是,你既已知道妄念紛飛,不必睬它,任它自生自滅,不跟它跑。跟它跑是流浪;壓制它是「搬石頭壓草」,都不行。跟它跑、壓制它,都是用的冤枉功夫,認識清楚,不跟它跑,就不冤枉了。所以我們常常說用功就要——他有千般伎倆,我有一法不理。任何的對治都是添加一個妄想。
園頭說:「識得後如何?」認識清楚了,怎麼處理這妄念啊?
梁山緣觀禪師說:「貶向無生國里!」本來無生,有就是沒有,不睬它就是了,久久妄念自然不起,這就是貶向無生國里。所以不要只看祖師的境界簡單,其實他們也是用了幾十年的功夫練就的。千萬不要輕信一言兩語就能開悟,就能自覺。能不能自覺自己是最清楚的,在沒有自覺以前還是老老實實修行。
園頭說:「莫是他安身立命處么?」意思是,妄念不起就是安身立命處嗎?這樣就究竟了嗎?
梁山緣觀禪師說:「死水不藏龍。」意思是,死住於念頭不起的境界,是走了錯路。死定就像一潭死水那樣,不藏龍——沒有什麼用處。要活學活用,要開發智慧,要自利利他,否則不過是個自了漢。這在六祖壇經里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公案。卧輪禪師說:「卧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六祖說:「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能落「空」,這不是我們所要究竟境界。這在禪宗的歷史上有很多很多的教訓,比如「呂洞賓飛劍斬黃龍」的公案;「曹山元證禪師與紙衣道人不借借」的公案;「石霜的侍者逼死首座」的公案;「道膺禪師與庵主的娘生褲」公案;……
園頭說:「如何是活水裡龍?」
梁山說:「興波不作浪。」什麼事都可以做,就是「興波」。但毫無掛礙,一點也不往心裡掛,做了就等於沒有做,這就是「不作浪」。真正做到隨遇而安,實際理地不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具足無生法忍。
園頭接著說:「忽然傾湫倒岳時如何?」傾湫倒岳,把山嶽都沖倒了,好大的波浪啊!就是說忽然大發脾氣,怎麼樣啊?因為菩薩有慈眉善目的菩薩,也有怒目金剛菩薩。這實際上是園頭在考梁山緣觀禪師了。
梁山緣觀禪師從法座上走下來,一把抓住園頭,說:「闍黎!莫教濕著老僧袈裟角。」發脾氣只是「菩薩心腸羅剎面」,嚇嚇對方,教育他人而已,毫無嗔怒之心。看似傾湫倒岳之勢,還不曾弄濕袈裟角呢!傾湫倒岳也是空,有點不空都會留下痕跡——打濕袈裟角。
古代開悟了的人一問一答,相續得恰如其分,如箭鋒相拄。若非見地透徹,焉能如是?所以沒有自覺如何能得如此的自由自在?他們自覺、自由、自在後或孤峰獨宿,或垂手入廛,或兼擅化權,或單提正令,或子籌盈室,或不遇一人,或泯絕無聞,或聲喧宇宙,或親嬰世難,或身染沉痾。
而孤峰獨宿者非樂寂而獨宿孤峰也;垂手入廛者非愛鬧而入廛垂手也;而兼擅化權者非涉異也;而單提正令者非專門也;而子籌盈室者非苟合也;而不遇一人者非絕物也;而泯絕無聞者非尚隱也;而聲喧宇宙者非構顯也;而親嬰世難或身染沉痾者非執於榮枯禍福也。所以這些能夠自覺、自由、自在的祖師大德完全是隨緣度眾生。根本不會有什麼愛憎取捨的掛礙,一切的一切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自自然然。
最後還是要按照曹洞宗祖師洞山良價入滅的時候說的:「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殷勤空里步。」去做,努力殷勤地自覺、自由、自在去吧!
3. 以目的顫抖為話題的800字作文
你的微笑清晨的微風,看似簡單,卻又那麼不平凡。霧氣驅散,在溫柔的陽光中,我慢慢睜開了雙眼,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你的甜蜜的微笑。在新的世紀里,我面對著更大的挑戰,我知道通往夢想的路,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我還要更勇敢。不管流多少眼淚,只要有了你的微笑,就有堅持下去的動力,NothingIwillbeafraid.回憶里想起模糊的小時候,白白的雲朵漂浮在藍藍的天空上,那時你對我說,要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當時我抬起頭奇怪的看著天空,又看了看你,我發現在你的臉上有著美麗,也有關愛的漣漪。你笑了,笑得那麼甜。走進回憶的旋渦,隨波逐流,回味個人的悲傷片段,那時在失敗後的我,整個心好似一個久旱未雨的,連淚水也會被蒸乾的地方,我不言不語,心情十分郁悶,當時你看著我,微笑的說:「不要難過。」你雖只有說這一句,但我卻收到了從你眼神傳來的「暗號」——加油!不要氣餒!……終於在我重新拾起信心後,我成功了。噢,你的微笑是我最好的前進動力。走出旋渦,來到記憶的寶殿,打開回憶的大門,慢慢剪輯著成功時的片段,好甜啊!那時你微笑著,我和你的距離不到幾厘米,我望著你,感受著你的感受。你的眼睛裡充滿著深情與快樂,我知道那是你最快樂的時候,因為你付出的愛結束了。你的微笑是我最好的獎勵。快樂是你給的獎勵,它像琥珀色的黃昏在美麗的遠方,雖然只有短暫的時光,但是卻讓我瘋狂的愛上了這片天。在黃昏的天空中好似有薄荷色的草地,上面盛開著美麗的花朵,風沒有方向的吹來,可是花兒依舊向著光,向著它們執著的追求。噢,努力吧!那一刻,有一種感覺像甜蜜的發酵,那是愛的味道。天空中彷彿映著歡笑時投入你的懷抱撒嬌的那一刻。愛是你獨特的味道,在我的心中圍繞。因為你,我的生活不再單調,你的微笑編織了每一個奇妙,只有我明白。噢,母親!你的微笑,我明白了。
4. 請給出一篇材料作文及原文
多則材料作文題,材料之間一定存在著多種關系,有的相同,有的相異。對這類材料,要運用辯證思維,從現象深入分析本質,抓住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出材料的主旨。立意時,可以就幾則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確定寫作重點,也可以把其中一則材料的主旨作為文章的中心,適當的提及其他材料。如下面由二則材料組成的作文題: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高速公路往往會在一段筆直平坦的道路後有意設計一個起伏很大的限速彎道,其目的是使開車的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以避免由於很長時間高速行駛所形成的方向上的慣性而造成視覺上的誤差。
材料二:有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給小小的綉花針穿線的時候,穿針者越是全神貫注的努力,他的手越會抖得厲害,線也越是不容易穿入。在醫學界,這種現象被稱為"目的顫抖",意思是說,目的性越強越不易成功。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兩則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
材料一強調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精神處於緊張狀態,不能有絲毫的鬆懈;材料二強調做事不能太有目的,不能太緊張,要適當地放鬆自己。兩則材料從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深入分析其內在聯系,又存在著統一性。這統一性就是材料的主旨所在,由此可得出如下立意:張弛有度,乃成功之良策;既要緊張,也要適度輕松;既要集中注意力,又要分散注意力等。
5. 高考作文素材 勵志的
最新「作文素材」
1、冬之草
每年早春,我都種小白菜。
先把土鏟松、撫平,將種子撒下去。再用細竹筢輕輕地在地表扒一遍,種子被泥土覆蓋,就不怕小鳥啄食了。
去年天氣特殊,秋收之後,居然又變得暖和起來,心想讓園子荒著可惜,便拿出春天剩下的小白菜種子撒下。豈知才播種沒幾天,又冷起來,而且一下子入了冬,再也未曾暖和。飄了雪,惋惜一陣,也就把這事給遺忘了。
直到今天,這個暮冬的日子,穿著雪鞋到後院檢視籬牆,厚厚的冰雪初融,露出下面封閉已久的地表,居然透出點點綠意。
一棵棵袖珍的小白菜,只長出兩三片葉子,在葉片間,竟伸出小小的花苞,露出裡面黃色的花瓣,眼看就要綻放了。
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畫面!
難道過去的大半個冬天,她們一直忍著不死,等待每個稍稍溫暖的日子,就向下扎一點點根,往上生一點點葉?
她們委屈在冰雪之下,保存這一線生機,就為了綻放、結籽,並等待春天再一次萌發?
「自己見不到春天,就讓孩子見到吧!
自己矮小醜陋,就讓孩子高大體面吧!」
我看到的不是卑微的小白菜,而是崇高的母愛,在冰雪中燦爛開花……
2、幸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愛人。
有希望。
亞歷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禮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給了甲一大筆錢,給了乙一個省份,給丙一個高官。他的朋友聽到這件事後,對他說:「你要是一直這樣做下去,你自己會一貧如洗的。」亞歷山大回答說:「我哪會一貧如洗呢?我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偉大的禮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個人要是只生活在回憶中,卻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經開始終結。回憶不能鼓舞我們有力地生活下去,回憶只能讓我們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監獄。
有事做。
一個英國老婦人,在她重病自知時日不多的時候,寫下了如下的詩句:
現在別憐憫我,永遠也不要憐憫我;
我將不再工作,永遠永遠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過失業或者沒事做的時候,這時他就會覺得日子過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虛。有過這種經驗的人都會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種幸福。
能愛人。
詩人白朗寧曾寫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對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蘇醒。」
生命中有了愛,我們就會變得謙卑、有生氣,新的希望油然而生,彷彿千百件事等著我們去完成。有了愛,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變得萬紫千紅。
最完美的禱告,應該是:「主啊,求你讓我有力量去幫助別人。」
3、願生命恬淡如湖水
睿智的莊子給我們留下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個博弈者用瓦盆做賭注,他的技藝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他拿黃金做賭注,則大失水準。莊子對此的定義是「外重者內拙」。
由於做事過度用力和意念過於集中,反而將平素可以輕松完成的事情搞糟了。現代醫學稱之為「目的顫抖」。太想紉好針的手在顫抖,太想踢進球的腳在顫抖。華倫達原本有著一雙在鋼索上如履平地的腳,但是,過分求勝之心硬是使他雙腳失去了平衡——那著名的「華倫達心態」以華倫達的失足殞命而被賦予了一種沉重的內涵。
人生豈能無目的?然而,目的本是引領著你前行的,如果將目的做成沙袋捆縛在身上,那麼每前進一步,巨大的牽累與莫名的恐懼就會趕來羈絆你的手腳。把目光放得遠一些,讓生命恬淡成一泓波瀾不驚的湖水,告訴自己:水窮之處待雲起,危崖旁側覓坦途。
4、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約翰留鬍子已有多年,現在他准備把鬍子剃掉,可是他又有點猶豫:朋友、同事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取笑我?
經過數天的深思熟慮,他終於下決心只留個小鬍子。第二天上班時,他已有足夠的心理准備來應付最糟的狀況。結果出乎意料,沒有人對他的改變有任何評語,大家匆匆忙忙來到辦公室,緊緊張張地做著各自的事情。事實上,一直到中午休息時都沒一個人說過一個字。
最後他忍不住先問別人:「你覺得我這樣子如何?」
對方一愣:「什麼樣子?」
「你沒有注意到我今天有點不一樣嗎?」
同事這才開始從頭到腳打量他,最後終於有人嚷出:「噢,你留了八字鬍。」
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也講過一個類似的故事。他生長在一個大家庭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個人坐在大餐廳中。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把自己藏在飯廳內一個不被注意的櫃子中,想等到大家遍尋不著時再跳出來。
讓小英若誠大為尷尬的是,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飯飽,大家離去,他才蔫蔫地走出來吃了些殘湯剩菜。自那以後,他就告訴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則就會大失所望。
5、難回平常
有一位女子,出身於一個平常的家庭,做一份平常的工作,嫁了一個平常的丈夫,有一個平常的家,總之,她十分平常。
忽然有一天,報紙大張旗鼓地招聘一名特型演員,演王妃。她的一位好心朋友替她寄去一張應聘照片,沒想到,這個平常的女子從此開始了她的「王妃」生涯。
太艱難了,她閱讀了許多有關王妃的書,她細心地揣摩王妃的每一縷心事,她一再重復王妃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
不像,不像,這不像,那也不像!導演、攝影師無比挑剔,一次又一次讓她重來……
現在,平常女子已能駕輕就熟地扮演王妃了,進入角色已無需費多少時間。糟糕的是,現在她要想回復到那個平常的自己卻非常困難,有時要整整折騰一個晚上。每天早晨醒來,她必須一再提醒自己「我是誰」,以防止毫無來由地對人頤指氣使;在與善良的丈夫和活潑的女兒相處時,她必須一再告誡自己「我是誰」,以避免莫名其妙地對他們喜怒無常。
平常女子深感痛苦地對人說:一個享受過優厚待遇和至高尊崇的人,回復平常實在是太難了。
說這話時,她仍然像個王妃。
6、花園中的雜草
傑克•倫敦寫出《馬丁•伊登》後,聲名鵲起,財源滾滾,不僅在加利福尼亞州建了別墅,而且在大西洋海濱購置了豪華遊艇。然而擁有這一切之後,厭倦、空虛、落寞和無聊也接踵而至,最後他被這些給弄瘋了,1916年服毒自殺在自己的別墅里。
法捷耶夫29歲時就登上了蘇聯文壇,並以《青年近衛軍》一書坐上蘇聯作協總書記的交椅。然而,自此以後他再沒有寫出一篇小說,因為他忙著出訪、開會、做報告去了。
一座花園無論多麼美麗,如果不經常拔草和修剪,僅一個夏天,就能使它徹底地荒蕪,一些有建樹或想有建樹的人,如果不注意排除掉無聊的東西,是非常危險的。
7、鳥籠
約翰與喬治兩個人曾經打賭。約翰說,如果自己送給喬治一個鳥籠,並且掛在喬治房中顯眼的地方,
那麼喬治就會買只鳥回來。
喬治不信,說養只鳥多麻煩啊,我肯定不會買。
約翰就去給喬治買了一個漂亮的鳥籠,讓喬治掛在客廳中引人注意的地方。
結果可想而知。只要人們走進喬治的客廳,就會問他:
「喬治,你的鳥什麼時候死了,怎麼回事?」
「我從來沒養過鳥。」喬治回答。
「那麼,你要只鳥籠干什麼呀?」朋友奇怪地看著喬治,看得喬治都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有了什麼問題:缺少愛心,漠不關心動物……
喬治最後還是去買了只鳥,放入那個漂亮籠子中,因為他發現,這比無休止地向大家解釋要簡單得多。
8、借錢
台灣名作家劉墉某日到一位教授家拜訪,適逢教授的一位朋友去還錢。那人走了之後
6. 作文素材及觀點
善思則能「從無字句處讀書」。讀沙漠,讀出了它坦盪豪放的胸懷;讀太陽,讀出了它普照萬物的無私;讀春雨,讀出了它潤物無聲的柔情。讀大海,讀出了它氣勢磅礴的豪情。讀石灰,讀出了它粉身碎骨不變色的清白。
2、幸福
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幸福是「春種一粒粟,秋收千顆子」的收獲
幸福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幸福是「奇聞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愉悅。
幸福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奉獻;幸福是「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聖潔。幸福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壯。幸福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幸福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氣節。
7. 有關自覺的作文素材
每個中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活動各方面應當遵守的一些基本的做人准則和行內為規容範,是我們青少年學生邁好青春每一步的生活坐標.
這是對我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成良好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端正學習態度起著重要作用,也是引導中學生的一個很好的渠道.
把廣大學生培養成具有世界眼光眼光,開放意識,能夠傳承中華名族優良傳統,富有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要求.在當代竟爭激烈的社會中無疑更需要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而這也正是我們努力發展的方向.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小處著手,從一個行為習慣入手,幫助我們增強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提高辯別是,非,區分善惡的道德選擇與行為評價能力,做可愛的上海人.
8. 有關"理解"的作文素材
理解,是友誼的結晶;理解,是從信任中開出的鮮花;理解,是人與人之間關愛的光環。它能讓誤會變成點綴美麗的小瑕疵,於社會中,人們相互的理解,能使這個大家共有的家園更加繁榮、安定。
上周末一個晴朗的下午,眼光把人們身上的外套都「融化」掉了,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穿梭著身著春裝笑容洋溢的行人。我悠閑自在的從家裡步行到離小區不遠的津工超市買東西,出來的時候看見門口有很多人,於是湊過去看個究竟:人牆中圍著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和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爺爺。老人雙手反向握住一輛自行車的車把,表情嚴肅中帶有氣憤,而年輕人卻一臉尷尬,一副有話說不明的樣子。
「你別走!咱們叫警察來!」老大爺底氣十足。
事情好像有些嚴重,仔細聽周圍人議論,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個樣子:
這個年輕人在超市門口提著一輛自行車的後輪沒開鎖地推車時被老爺爺看見了,老人看見便一個箭步沖上前去攔住他,大喊「抓偷車的!」一把抓過車把並攔住男青年不讓他走。雖然他一直解釋車子是他的,只不過剛把鑰匙掉了,但這個理由說給誰聽都不能輕易相信,也難怪老爺爺執意要找警察。
現在兩人僵持不下,男青年反復向老人解釋請求他相信自己,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也提到自己就住在對過的小區。但老爺爺硬聲呵到:「這么近還騎車?你騙得了誰呀!」男青年一副哭笑不得的樣子。
突然,男青年靈機一現馬上掏出手機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兒,一個年輕少婦手裡拿著要是急匆匆趕到了。原來這是他老婆把家裡的備用鑰匙拿來了。隨著清脆的一聲響,車鎖「啪」的開了。
還沒等愣在那裡的大爺說話,年輕夫婦便連忙說到「我們能理解您是一片好心,別放在心上了。」老人把眉頭散開,滿臉堆笑的表示自己真是老糊塗了,怎麼弄出這么大一笑話!好在夫婦二人都很善解人意,息事寧人之後人群漸漸散去了。
這時我又聽見周圍人在討論:「別人能不管他的事可那位老大爺多熱心的去管呀!我們身邊要是多些老大爺這樣熱心的人,那麼社會風氣一定會越來越好!」
所有人竟沒有一個埋怨老大爺錯怪好人,大家都以十分理解的姿態對待這件事。我相信老大爺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還會熱心的管。因為這樣不僅幫助杜絕違法犯罪發生,而且就算是一場誤會,最終也會以眾人的理解收場!
今天真是令人開心的一天,因為我看到了我們的社會在進步,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在加深!相信總有一天誤會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因為它由理解來澆灌!
9. 作文素材,,沖動是魔鬼
沖動是魔鬼
現在有些人,總是很容易沖動,沖動起來就會失去理智地亂幹事,但沖動過後,卻是無盡的後悔。
有一個獵人,他養了一隻極通人性的愛犬。每天獵人打獵地時候,他的愛犬就留在家幫他看管他兩歲的孩子和他所有地財產。
有一天獵人回來了,但他驚恐地發現他的愛犬滿身是血的坐在地上正再向他叫,同時,他兩歲的孩子也不見了。
見此情景,獵人心想:莫非是它餓極了,而把我的孩子吃掉了。想到這里,獵人頓時失去理智,舉起搶,把他的愛犬打死了。
就在槍聲過後,他聽到了自己孩子的哭聲,尋著哭聲,他在自己家一間屋子的床低下發現了自己的孩子,並且在床邊看見了一頭已經死去的狼。
這時,獵人一下子全明白了,他竟一時沖動,打死了拚命保護自己孩子的愛犬,獵人後悔莫極,飽起自己的孩子跪在自己的愛犬身邊,失聲痛哭。
信任的橋梁總是被沖動的洪水所沖垮。
有一次,我在學校不小心把同學的鋼筆碰掉了,我幫他撿起來之後說了聲對不起,本來這件事就可以在這里作個了斷了,誰知他卻又說了一句:「對不起就算完事了?」我一聽,也急了,罵了他一句。後來,我們你罵一句,我罵一句地,最終打了起來。結果兩敗俱傷,還被老師吵了一頓,後來,我們兩見了面,就跟仇人相見似的。
我平常也愛沖動,這個沖動可不是什麼打架,罵人之類地,而是我在平常寫作業時非常沖動。我寫作業時,連題都不看完就去做,結果錯了不少題。我平常養成了這個習慣,到考試時也成了這樣,本來該考100的卷子考了95,本來該考95的卷子卻考了90。
總是說:沖動是魔鬼。可現在還是有不少人正在被那個魔鬼所控制。現在,不論大事小事,都要先沉住氣。因為有好多事情都是經過仔細的調擦和研究才能知道真相,在此之前,如果亂下決定,意氣用事,最終只會傷害自己,後悔莫極!
10. 慣性思維的作文素材
1、台灣有一個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請了50名志願者看房間內所有藍色的物體30秒。然後請他們閉上眼睛,問他們看到了多少個紅色的物體,綠色的物體和黃色的物體。這下他們都傻眼了,因為他們只專注藍色的物體,沒有專注其它顏色的物體。 2、很多人小時候玩過這樣一個游戲:你先不停的說「月亮」,別人問:「後羿射的是什麼?」你肯定會不假思索地說「月亮」。 3、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用血壓計測樓高。你肯定會認為,這不可能測出來。測有一個同學寫出了數十種方法,其中最簡單的是:敲開一樓房間的門,問裡面的人這樓有多高。 4、有一個學者給他的學徒們講了一個故事:五金店裡面來了一個啞巴,他想買一個釘子。他對著服務員左手做拿釘子狀,右手做握錘狀,用右手錘左手。服務員給了他一把錘子。啞巴搖搖頭,用右手指左手。服務員給了他一枚釘子,啞巴很滿意,就離開了。這時五金店又來了一個盲人,他想買一把剪刀。這時,學者就問:這個盲人怎樣以最快捷的方式買到剪刀呢?一個學徒說,他只要用手作剪東西狀就可以了。其他學徒也紛紛表示贊成。學者笑著說,你們都錯了,盲人只要開口講一聲就行。學徒們一想,發現自己的確是錯了,因為他們都用慣性思維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