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會問題與我們的話題的作文題目
1、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充滿了矛盾.我們一方面對自己說對人要有愛心,愛人如愛己;一方面在外頭又怕跟陌生人說話.我們一邊嘆息人際關系逐漸冷漠,一邊又不願意伸手去幫助路旁車子拋了錨的人.我們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壞人騙了,怕自己在路邊與麻煩事或麻煩人惹人關系.我們的怕,大概已經快要把我們的愛吃掉.
要求:請以「生活中的矛盾」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自定,不少於800字.
2、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兩個人被關在納粹集中營的一間狹窄的囚室里,他們唯一能了解世界的地方,是囚室里那扇一尺見方的窗口.
每天早上,他倆都要輪流去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
一個人總是愁苦地看著窗外的高牆和鐵絲網,另一個人卻總愛看窗外的天空,看藍色天空中的小鳥自由地飛翔.
半年後,前者因憂郁死在獄中;後者卻堅強地活了下來,直到獲救.
這個故事能引發你哪些聯想,給你什麼啟迪呢?請以「窗外的世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見聞,你的體驗,也可以寫你的思考,你的想像;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抒發感情.
要求:(1)所寫內容要與話題有關;(2)文體不限;(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5)不得抄襲.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俗語雲,「行百里者半九十」.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說:「九十九步是一半,一步是一半.」就平常而言,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付出比別人多的代價,但很多時候,你只要努力向前跨出一步.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電話的發明者貝爾只不過在物理實驗中把一個旋鈕多旋了幾圈,一個改變世界文明的發明就這樣誕生了.而在這之前,愛迪生及許多科學家都認為電話不可行而放棄了試驗.
要求:請以「再向前跨一步」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見聞、感受、經歷、看法,也可以記敘、議論、抒情、編故事.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4、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有這樣一則笑話,某電視拍攝現場,西施彈奏《思鄉曲》實在動人,連吳王夫差聽後都不由自主地贊嘆道:「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一旁有人說:「這話似乎有點像杜甫的詩句.」導演說:「管他呢,也許吳王夫差讀過杜甫的詩吧.要不然,編劇怎麼會這么寫呢?」聯想到平時報紙、電視、名人出書的現狀,無錯不成報,無錯不成書,似乎習已為常.假如大家都負起責任……
請你以「責任」為話題,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寫一篇文章.體裁不限,題目自定,不少於800字.
5、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吳先生畢業十年,盡管現在他已拿到國際認可的「項目工程管理」資格證書,但三個月前他應聘杜邦時,只有一張大專學歷文憑和在幾家外企擔任過工程經理的經歷證明.吳先生說,工程部經理對人的要求頗高,既要有技術、又要外語好,同時還要有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由於是跨國大公司,待遇頗為優厚,想應聘這個工作的人並不少,博士、碩士都有,但最後還是他這個大專生勝出.為什麼?原因就在於「老外」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實際能力,而不是紙上的東西,這想必就是知名跨國公司的用人規則.
請以「能力」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也可以寫故事、寓言等.
要求:①文體不限.②題目自擬.③不少於800字.
6、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這樣的事:當某人接受某項任務時,往往會說:「試試看.」
誠然,試試看,並不等於成功在握,但是,不敢試或者不去試卻絕對預示著成功無望.因為無論多麼可喜的成功,第一步往往踏在「試試看」的跳板上.
事實上,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有這樣的人生體驗,譬如:你曾勇敢地跨越一條寬闊的壕溝;你曾嘗試著解開了一道復雜的方程;或者你曾試著完成一項棘手的工作……可以說,我們正是從「試試看」起步,爾後一路風塵,跨越人生的山峰溝壑,來到青青的芳草地.
請以「試試看」為話題,自擬題目,文體不限,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7、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浪漫、輕松,也不乏鮮花和掌聲;生活中有困苦、艱辛,也不乏險灘和暗流.那麼,在你的眼中,生活是怎樣的呢?請以「真實的生活」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在不久的將來,中學生都將走向社會,社會和校園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有人說社會是復雜的,有人說社會上充滿了機會.
請圍繞社會與校園的不同點,以「我眼裡的社會」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寫作要求:
1)「我眼裡的社會」強調發表個人的觀點,觀點可以是成熟的,也可以是幼稚的,關鍵是言之成理.
2)可以發表議論,編述故事,抒發情感,寫法可以多種多樣.
3)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9、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浪漫、輕松,也不乏鮮花和掌聲;生活中有困苦、艱辛,也不乏險灘和暗流.那麼,在你的眼中,生活是怎樣的呢?請以「真實的生活」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10、閱讀下面一段話,按要求作文.
有一名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畢業成績優異,但在德國求職時卻屢屢被很多大公司所拒絕,選了一家小公司,沒想到仍然遭到了拒絕.這位留學生很納悶.一個德國公司的老闆給他看了一份記錄,原來這位中國留學生在乘坐公共汽車時曾經被抓住過3次逃票.
請針對上述材料,選擇-個你感興趣的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體裁不限,不少於800字.
1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個經歷過社會炎涼的企業家說:「人的尊嚴靠財富.」
-個經歷過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說:「人的尊嚴靠法制.」
一個經歷過艱辛研究的學者說:「人的尊嚴靠知識.」
一個經歷過幾十年探索的哲人說:「人的尊嚴靠思想.」
看來,不同經歷的人,對「尊嚴」各有各的理解.你是如何理解「尊嚴」的,請以「尊嚴」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體自選.
③題目自擬.
④不少於800字.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世界著名企業家希爾頓說過:「許多人一事無成,是因為他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塊價值5元的生鐵,鑄成馬蹄鐵後可值10元;若製成工業上的磁針之類可值3000多元;倘若製成手錶發條,其價值就是25萬之多了.」
請聯系實際,以「潛力」為話題作文,題目自擬,800字左右.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1、我國有個考察團訪問韓國,參觀了韓國屈指可數的大財團現代公司.細心的參觀者發現,衛生間里每個抽水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幾塊磚,十分驚奇.公關人員見到客人面帶異色,便笑著解釋:放磚是為了緩解水流速度,節約沖水量.節儉是現代公司事業成功的一大因素,請勿見笑.
要求:請以「節儉」為話題,寫一篇作文.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22、有人說生活是歌,有人說生活如麻,有人說生活是幸福的,有人說生活中的痛苦永遠多於快樂,你怎樣看待生活?
要求: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23、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廣袤的原野,歡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會引起我們的沉思;朝暉夕陽,寒來暑往,花開花落,鳥語蟲鳴,都會引起我們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們會有所感悟.
要求:請以「感悟大自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24、有人說成熟的標志是理智戰勝情感,有人說成熟的標志是遇事有主見,有人說善於給予愛是成熟的標志,有人說善於否定自己是成熟的標志……面對成熟的門檻,你對此有哪些思考?你認為成熟的標志是什麼?
根據這個話題,以「成熟」為題目,寫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25、在你的人生經歷中,總會得到別人的關懷,來自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想必你也一定關心幫助過別人.
關懷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精神品質,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要求:請以「關懷」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發表你的見解,可以記敘你的經歷,也可以表達你的渴望,書寫你的暢想……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26、大與小,長與短,上與下,正與反,進與退,榮與辱,美與丑,善與惡,寬容與狹隘,驕傲與謙遜……很多事物都是相對的,很多事物內部的關系也是相對的.
要求:請以「矛盾」為話題,聯系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27、「酷」,原指「殘酷」「程度深」「極」……可如今,中學生中也流行起「酷」來:長相英俊的「酷」,打扮時髦的酷,冷峻陰沉的「酷」,模仿歌星的「酷」,學習優秀的「酷」.看來,「酷」已被賦予了多個意義.那麼,你是如何理解「酷」的呢?你周圍有哪些「酷」的人或事呢?你有哪些「酷」的經歷或感受呢?
要求:以「酷」為話題寫一篇作文,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28、材料:
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的不可遏制.
生命就是這樣地被環境規定著,又被環境改變著.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自己,從而錘煉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
要求:以「生命與環境」為話題寫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29、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飛鳥因為有兩只翅膀才能高飛,火車因為有兩條鐵軌才能賓士.做人也一樣,既要有知識,更要有文化;既要精通數理化,更要懂得真善美;既要懂得學理,更要明白做人的道理.這才是一個既受過教育,又有教養的現代人.
作為中學生,由此你產生了哪些思考或聯想?請以「做人」為話題,或記敘經歷,或編述故事,或抒發感情,或發表議論寫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
30、根據要求作文.
父母將我們引領到這個世界,人生的道路去要靠我們自己選擇,靠我們自己跋涉.面對人生,我們無法逃避.而人生是不出售來回票的,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因而,解讀人生,感悟人生,是我們必然的功課.
② 申論大作文如何積累材料
一、 平時多留意身邊平凡小事
身邊經常發生的事情,都是社會現象,反映著社會問題,不一定要非常具體,只要有一個大致的概念即可,均能夠成為寫作素材。
例如主題為「教育」。我們從身邊發生的平凡小事去入手。包括:「學校中的好學生與差學生」、「教育歧視」、「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師德問題」、「學校加班補課費」、「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等。
這些事件並不一定要說的非常具體,不一定要選取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們可以是反映宏觀現象的詞彙,也可以作為論據。而且,選取來自與生活,難度會更小。
二、多積累社會新聞熱點事例
社會新聞熱點事例較之於身邊平凡小事,要更加具體一些,更有針對性一些。
例如主題為「創新」,我們就可以從具有創新性的新聞熱點事例作為作文素材。包括:「央視《我愛發明節目》」、「蘋果手機不斷更新換代」、「事業單位合同制」、「劃片就近入學政策」 、「校長教師論證制度」、「綠色信貸政策」等。
這些內容可以通過手機新聞客戶端、人民網、人民日報、半月談、地方報紙等多種方式積累。尤其是現代年青人依賴手機,我們就可以下載新聞手機客戶端,既方便有全面的積累素材。
三、多了解原理效應
原理效應反映社會客觀規律,往往具有普遍性,可能適合很多不同主題的作文寫作。
例如:
「木桶效應」告訴我們解決問題關鍵在於解決最短板,大多數的作文寫作都可以使用它。
「破窗效應」告訴我們問題要及時解決,否則容易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一般可以用在政府解決貪腐問題、企業自律加強職業道德、個人完善自身修養等。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要把握好一個度,否則容易物極需反。一般用在政府要傾聽民意不要過度壓制、企業要關愛員工不要過度壓榨、學校和家長要愛護學生不要過大壓迫、個人要適當勞逸結合不要過度奔波等。
我們會發現原理效應的使用很靈活,且適用主題很多,建議考生可以多積累些熱門的原理效應。
四、適當背誦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非常高端的論證素材,可以提高文章的文采與內涵。但是,其難度在於:(1)記憶難;(2)內容多;(3)針對性難以把握。
往往考生背誦了很多名言警句,但是寫作文的主題稍稍有所變化,這些素材可能就無法使用了。
這里,建議大家可以多背誦「創新、改革」「愛國」「民生」「良好心態」「官民關系」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寫作文用到的幾率會大一些。
③ 以考試為話題的作文貼近生活的
一、歸類列舉題
1.列舉我國遠古人類或遠古人類遺址的主要代表三例,並說出其各自的生存年代和遺址地點。
元謀人(遺址):距今約170萬年、雲南省元謀縣。
北京人(遺址):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裡。
山頂洞人(遺址):距今約3萬年、北京西南周口店山頂頂部洞穴里。
2.列舉我國使用打制石器(舊石器)的遠古人類三例。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3.列舉處於群居時代的遠古人類兩例。
元謀人和北京人。
4.列舉我國農耕時代的原始居民代表兩例,並說出其各自的生存年代和遺址地點。
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約七千年、浙江餘姚河姆渡村。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五六千年、陝西西安半坡村。
5.列舉我國氏族公社時期的原始居民代表四例。
山頂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
6.列舉我國處於長江流域的遠古人類或原始居民代表兩例。
元謀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7.列舉我國處於黃河流域的遠古人類或原始居民代表三例。
北京人、山頂洞人、半坡原始居民。
8.列舉我國使用磨製石器(新石器)的原始居民代表兩例。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
9.列舉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幾項世界性的貢獻。(3例)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我國是世界上較早種植蔬菜的國家。
10.列舉我國黃河流域的五位部落聯盟首領。
黃帝、炎帝、堯、舜、禹。
11.列舉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
12.根據相關提示寫出遠古人類或原始居民。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2)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
(3)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會製造骨針和裝飾品:
(4)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屋:
(5)種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13.根據提示寫出與之相關的歷史人物。
(1)炎黃子孫的由來:
(2)被尊稱為軒轅氏、華夏之祖或「人文初祖」:
(3)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教人挖井、發明舟車:
(4)發明養蠶繅絲:
(5)編出樂譜:
(6)發明文字:
(7)生活儉朴,克已愛民:
(8)寬厚待人,以身作則:
(9)治理洪水,與群眾同甘共苦:
(10)禪讓制:
(11)建立夏朝:
(12)第一位由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為奴隸制國家的國王:
(炎帝、黃帝;黃帝;黃帝;嫘祖;伶倫;倉頡;堯;舜;禹;堯、舜、禹;禹;禹)
二、綜合探究題
1.山頂洞人的生活與北京人相比有哪些進步?
(1)體質特徵方面: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山頂洞人的模樣與現代人基本相同。
(2)生產工具方面: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而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
(3)生產生活方面:北京人從事狩獵和採集,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還會捕魚,會人工取火,會縫制衣裳,製作裝飾品,懂得愛美。
(4)社會組織方面:北京人過著群居的生活,而山頂洞人按血緣關系結合成氏族。
2.火有哪些用途?火的使用有何歷史意義?
用途:可以燒烤食物、驅趕野獸、還可以照明、防寒。
意義: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3.請想像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根據自己的想像寫一篇小短文。要求,想像合理,語言流暢,字數不得少於200字。
北京人的一天
在距今約70萬年的某一天,當黎明降臨到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北京人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十多個強壯的男子們拿著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和木棒,打著火把出發了,他們要到森林裡去打獵。一些婦女開始到離山洞不遠的地方去採集一些野果和用石器挖掘一些植物的塊根。一些年老和年幼的人留在山洞裡,他們要負責看管好火堆。以防止火熄滅。到了下午的時候,勞動的人們都漸漸回到了山洞。人們開始圍坐在火堆旁,燒烤打來的獵物。年老的人把這些食物平均分給了每個人。夜幕降臨了,北京人在山洞口燃起了火堆,以防止野獸來襲擊,人們經過一天的勞累都沉沉的睡去了。
4.假如一個北京人和一個山頂洞人碰到一起,他們會說些什麼呢?請你依據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描述一段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對話,對話中要體現出各自的體態特徵和生產、生活狀況。
北京人:你好。我怎麼沒見過你啊,請問你住在哪裡?
山頂洞人:我就住在龍骨山的山頂上啊。我們離得很近啊,是鄰居呢。咦?你怎麼長得和我們不一樣啊?哇!還沒穿衣服?好羞啊!
北京人:對啊,我們的模樣還保留著猿的某些特徵。我們不會縫制衣服啊。你們是用什麼縫制衣服的啊?請你介紹一下你們的生活狀況吧,好嗎?
山頂洞人:好啊,我們是用骨針把獸皮縫製成衣服的,看我們脖子上掛著的是裝飾品,是我們用拾到的海蚶殼或小石頭經過磨製和鑽孔作成的,漂亮吧。我們是有血緣關系的人才居住到一起的,我們自己會取火,會捕魚,我們能走到很遠的地方呢,我還見過大海呢。
北京人:哇,太羨慕你們了。我們可是比你們差遠了呢,我們現在幾十個人居住在一起,但不一定有血緣關系的。只會打制粗糙的石器。最主要的是我們還不會人工取火呢,總是要小心的保留著天然火。如果不小心火種滅掉了,那就慘了。我們不敢遠走的,更別提看到大海了。朋友,讓我們現在就去與你們學習學習吧。
山頂洞人:好啊,歡迎去學習。
5.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飲水更加方便,還飼養了家畜,會製造陶器,並能製造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6.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1)都開始了原始的農耕生活;
(2)都使用磨製工具,主要用耒耜翻地耕種;
(3)都出現了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
(4)都已經建造房屋,過著定居的生活。
不同點:(1)生存年代及地點不同:河姆渡距今約七千年,位於長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五六千年,位於黃河流域。
(2)種植糧食作物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的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的是粟。
(3)房屋結構不同:河姆渡住著干欄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住著半地穴式的房屋。
7.我們已經學過了我國遠古人類和原始居民的一些內容,如果有一天你到這些遠古人類或原始居民遺址去參觀,你能否向遊客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知識,充當一個小導游呢?下面請你挑選一個遠古人類或原始居民來試一試寫一篇導游詞吧。
例如:參加半坡原始居民遺址。
遊客們,大家好:
下面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況。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因遺址位於陝西西安半坡村而得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半坡原始居民的生產工具吧,這些工具是用來開墾土地的磨光的石器和木製的耒耜,這是石刀,是用來收割莊稼的。這些是在這里出土的骨制的箭頭、漁叉,漁鉤,半坡人用它們來打獵捕魚。再來看這邊,這是半坡出土的粟種,說明他們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粟。這是白菜和芥菜的種子,說明他們已經能夠種植這些蔬菜了。最後讓我們來參加一下半坡人手工業的發展,這是人面魚紋盆,它充分展現了半坡彩陶的高超工藝。上面刻有人面和魚紋的圖案,盆邊還有一些刻畫的符號,有些學者認為,這些符號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雛形。這是出土的紡輪,說明半坡人已經會紡線和織布、制衣了。通過這些文物,比較全面地展現了半坡人的原始生活情景。好,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8.假設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秋天莊稼收獲後能夠互訪,你能否利用課本提供的材料,為他們分別設計一份接待對方一天的日程表,包括一份含兩餐的食譜和一天的活動。
9.為什麼今天的中國人都自稱是「炎黃子孫」?
距今約四五千年,在我國境內生活著許多部落,炎帝和黃帝是其中兩個部落的首領,他們兩個部落聯合起來,打敗了東方強大的蚩尤部落而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日後的華夏族,即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幹部分。黃帝是公認的華夏族始祖,同時,黃帝時期有許多發明創造,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對後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們為此感到自豪,為表達對先人的敬仰,我們都自稱為「炎黃子孫」。
10.什麼是禪讓制度?這種制度出現在什麼時期,與哪些部落聯盟首領有關?這些部落聯盟首領都有哪些高尚的品質?你如何評價這種制度?你認為領導人應具備什麼樣的品質?
禪讓制度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
堯年老時,徵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推舉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後,採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
堯生活儉朴,克已愛民;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領導人民治理洪水,與群眾同甘共苦。
我認為禪讓制度是一種很民主的制度,通過這種制度一些有賢能的人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我認為領導人,應該具有高尚的品質,寬厚待人,以身作則,能與群眾同甘共苦。
三.材料解析題
1.閱讀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子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請回答:(1)材料一描繪的是什麼時候的情況?在這種險惡的環境下,人們必須過什麼樣的生活?
(2)材料二證明了什麼?它所證明的事實有什麼歷史意義?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的一種什麼重大變化?什麼人開始已經出現了這種現象?
答:(1)描繪的是原始社會時期的情況。人們必須過群居的生活。
(2)證明了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3)反映了原始社會的人們已經會人工取火,山頂洞人。
2.閱讀材料: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
——《白虎通》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周易》
請回答:(1)材料一中神農氏為什麼「教民農作」?「因天之時,分地之利」說明神農氏是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的?
(2)材料一反映了什麼歷史現象?請你根據所學內容列舉出這一時期原始居民的兩個代表。
(3)材料二說明人類的居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你舉例說明。
答:(1)人民眾多,禽獸不足。說明他能夠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2)我國的原始農業生產出現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3)人類由居住野外洞穴到蓋房定居。比例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欄式房屋。
3.材料:「彩陶精美,畫紋亦多珠。或則呈人面,或則呈雙魚。農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護壕伸二丈,其廣亦相如。何奈遺址中,獨不見文書。」
——郭沫若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中詩歌的內容請你猜測出這是對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繪?
(2)你能舉出「或則呈人面,或則呈雙魚」的一個彩陶文物代表嗎?
(3)「農耕既普及」詩中描繪的原始居民耕種的是什麼農作物?
(4)針對詩歌中提到的「獨不見文書」,近年來有些學者有了新的見解。你能說出來是什麼嗎?
答:(1)半坡原始居民。(2)半坡人面魚紋盆。(3)粟。(4)在彩陶中有一些刻畫的符號,有些學者認為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雛形。
4.閱讀材料:
材料一:「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材料二: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針,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請回答:
(1)材料一是稱贊誰而寫的祭文?
(2)根據你現在所掌握的知識,請指出「建此偉業」指的是什麼?
(3)材料二摘自誰的話?其中的「神州軒轅」指的是誰?,他被尊稱為什麼?
(4)材料二中的「創造指南針,平定蚩尤亂」與哪個事件有關?
(5)這兩則材料都反映了對這個人物什麼樣的情感?
答:(1)黃帝(2)聯合炎帝戰敗蚩尤,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後的華夏族;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這些發明使人類步入文明時代。(3)孫中山。黃帝。「人文初祖」。(4)涿鹿之戰。(5)表達了對黃帝的崇敬之情。
5.閱讀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摘自《禮記》
材料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為以禮。
請回答:
(1)材料一講的是什麼時期的情況?
(2)「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什麼意思?
(3)材料二中「天下為家」的局面是從何人開始的?「公天下」變成「家天下」標志著什麼制度代替了什麼制度?
答:(1)原始社會時期的情況。(2)意思是說天下是大家的,選拔有才能的聖賢來當部落聯盟首領。(3)禹、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四.識圖題
1.看圖回答:
(1)這是什麼人的門齒化石?請寫出這一遠古人類的距今年代,生存地點。
(2)在這一遺址中還發現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塊燒骨。請你分析這些遺物說明了什麼?
(3)2006年要在此地修建東方祭祖台?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答:(1)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地點在雲南省元謀縣。
(2)證明元謀人已經會製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3)因為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經的最早人類。
2.看圖回答:(1)圖1和圖2分別是什麼人的頭部復原像?
(2)請根據復原像比較出他們在體質特徵上有什麼不同? 圖1 圖2
(3)他們各生活在什麼社會組織中?
答:(1)圖1是北京人,圖2是山頂洞人。(2)北京人還保留著猿的某些特徵。而山頂洞人的模樣與現代人基本相同。(3)北京人生活在原始人群,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則進入了氏族。
3.看圖回答:
(1)請指出圖中的ABC各是哪三處遠古人類遺址?
(2)我國目前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遺址是?
(3)在地理位置上最相近的兩處遺址是:
(4)請按著他們生存年代的先後,排列順序。
答:(1)A北京人,B山頂洞人,C元謀人。
(2)C元謀人。(3)A和B,北京人和山頂洞人。(4)CAB。
4.歷史文物的價值在於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當時的歷史情境,為後人了解歷史提供寶貴的資料。請仔細觀察下面出土的文物圖,回答下列問題:
(1)記憶小能手:這是在什麼人類遺址中出土的文物?這些文物的距今年代?
(2)考古小專家:根據這些文物,你可以了解到這一原始居民哪些生活狀況?
答:(1)這是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的文物。距今約三萬年。(2)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他們已經會用骨針縫制衣服,佩戴著的裝飾品也表明山頂洞人懂得愛美了。海蚶殼說明山頂洞人已經走到很遠的地方,活動范圍擴大了。
5.看圖回答:請根據這幅圖片,寫一篇小短文,來介紹山頂洞人的生活狀況。要求符合史實,語言流暢,字數不少於200字。
答:距今約三萬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頂頂部洞穴里,生活著一群遠古人,考古學家叫他們山頂洞人。他們的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他們仍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經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他們已經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山頂洞人已經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他們有共同的祖先,已經形成了氏族。他們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個,共同勞動,共同分配勞動果實,沒有貧富賤的差別。
6.
看圖請回答:
(1)圖1和圖2分別是哪些原始居民的居住的房屋,他們的樣式名稱分別是什麼?
(2)請試著說出兩種房屋各自的優點?(說出兩點即可)兩種房屋結構的不同,是由什麼決定的,說明了什麼?
答:(1)圖1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欄式房屋,圖2是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2)干欄式房屋通風防潮,下面還可以圈養家畜。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涼,節省材料。是由不同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所決定的。說明了人已經能夠與自然協調發展。或人已經能夠適應自然環境。
7.請為下面這張圖片命名,並配製適當的解說詞。
答:人面魚紋盆。人面魚紋盆因上面繪有人面和魚紋的圖案而得名,它出土於陝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遺址,是由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製造的。它上面還刻畫有一些符號,有些學者認為,這可能是我國早期文字的雛形。人面魚紋盆向我們展現了半坡彩陶工藝的高超。
8.
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主要遺址圖
看圖回答問題.
(1)圖中的AB分別是哪兩個原始居民遺址。
(2)請對比這兩個原始居民的異同。
答:(1)A是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B是半坡原始居民遺址。
(2)兩個原始居民的異同參見第3頁綜合探究題的第6題。
9.請回答:
(1)此圖中間的人物是誰?他被尊稱為什麼?
(2)你能結合圖示說一說他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嗎?
(3)你對黃帝時期有關發明的各種神話傳說中,認為可信的有哪些?帶有神話色彩的有哪些?
(4)我們應該怎樣科學對待歷史史實與神話傳說呢?
答:(1)黃帝。「人文初祖」。
(2)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
(3)黃帝時期已能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挖掘水井,製造舟車,發明文字,編出樂譜等,有可信的一面。如建造宮室,指能造房子,出現文字,指原始文字。但說這些發明是黃帝、嫘祖、倉頡或伶倫個人的發明,就帶有神話的色彩。
(4)任何一項發明,都不會是一兩個人的功勞,而是經過許多人,經過長期探索實踐的結果。
10.請回答:
(1)此人是誰?他有什麼貢獻?
(2)畫像中的人物所處於什麼時期?
(3)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4)他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5)你怎樣評價他?
答:(1)禹。治理洪水,建立夏朝,使中國進入奴隸社會。
(2)原始社會時期。
(3)「三過家門而不入」和吃苦耐勞,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傳為千古佳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4)總結了治水失敗的經驗教訓;以身作則,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因勢利導,敢於創新,採用了科學的方法;團結民眾。
(5)禹是傳說時代的英雄,是站在文明門檻上的一位偉人
④ 一般性材料作文的突出特點
【摘要】時評材料作文是當前高考中常用的作文形式,加強時評材料作文的訓練,不僅有利於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還可以加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本文在闡述時評材料作文的特徵和意義的基礎上,提出加強時評材料作文訓練必要性,並從形式和內容角度提升時評寫作技法。
【關鍵詞】時評 作文 技法
時評類文章針對社會實際問題,旗幟鮮明地提出觀點,說理透徹、語言辛辣,為讀者所喜愛。時評類作文是高考中應用較多的新材料作文,將社會焦點問題以材料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以時評的寫作方式表達看法與觀點。這不僅有利於學生將視野從學校擴展到社會,提高深度分析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取得更好的作文成績,而且使學生在關注社會現狀的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感,時評類材料作文具有思想教育的意蘊。
新華社總編輯何平認為在時事評論中,「時」決定了文章的內容,他說:「顧名思義定位在『時』上。『時』就是時事、時勢、時世、時政、時局、時弊,時評就是圍繞『時』字作文章。」筆者認為,時評類材料作文的另一主要特徵是「評」,即針對國際或國內某社會事件或社會現象發表評論,做到以理服人。
一、時評材料作文的特徵
(一)激情與理性的交融。時評材料作文必需充滿激情,才能使讀者產生共鳴。因為讀者對社會問題也有獨到的評價和生動的體會,如果作文中的語言如溫吞水一般平淡無味,則難以反映生動鮮活的生活,也會讓讀者覺得「不過癮」。要想說理透徹還需有深刻的理性分析。學生需理性客觀地判斷材料,運用分析方法理清邏輯脈絡,合理搭建文章框架,樹立明確觀點,尋找有力的論據支撐。總之,時評材料作文既要是動之以情,又要曉之以理,做到情理交融,交相輝映。
(二)鮮明的時效性。時評類文章對剛剛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件發表意見,以搶占輿論引導的制高點。而時評材料作文的材料內容通常是近年來發生的事件,學生寫作時也要結合當前社會形勢、思想潮流進行分析,寫出體現鮮明時代氣息、反映社會發展變化的文章。
(三)准確的針對性。時評材料作文不是對某一社會問題泛泛而論,自有發表見解,而要緊密結合給出的材料,針對其中反映的矛盾關系,有針對性地發表評論。換言之,時評材料作文一定要弄清「文章所論何來?是沖著什麼來的?」這兩個問題,然後有的放矢地進行寫作。
二、時評材料作文對於學生思維和寫作的意義
(一)為學生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表達需求。寫作訓練不僅要求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以獨特的視角看待社會問題,加強知識積累,提高分析問題能力,具有寬廣的視野和胸懷,具有真情實感,拒絕千篇一律、套話連篇的文章,勇於表達自己的個性化觀點。時評材料作文的話題內容「火辣」,能夠激發青少年思考的意願和表達自己獨特觀點的慾望,時評材料作文鼓勵學生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發出內心的聲音。
(二)有利於提高學生思維和文字表達的嚴密性
首先,時評材料作文需充分運用邏輯推理方法,准確分析問題,並使自己的表達層次清晰。所以有利於訓練學生嚴密的思維,提高思維水平。其次,材料作文需要學生將思維聚焦在材料所提供的事件和矛盾上,所表達內容必需緊密圍繞材料,如果脫離材料內容進行天馬行空的論述,即便言之有物、精彩紛呈,也不是一篇良好的時評材料作文。
(三)有利於引導和規范學生的網路表達。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應用,學生在網路上具有很多發表自己觀點、表達自身意見的機會,而高中生由於年齡、閱歷、文字基礎等原因,尤其在網路碎片化閱讀和情感宣洩的影響下,高中生的網路表達有時具有文字膚淺、情緒偏激的問題,時評材料作文的訓練可以規范學生的網路時評表達。
⑤ (1)請以假期的某次社會實踐為素材,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不得少於600字。 (2)請以「聽夏」為題寫一篇作
社會實踐報告
—— 51班 陳舒婷
暑假實習是每個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受益匪淺,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剛開始的工作並不忙,沒有感覺到很累。只是每天都要守在電話和電腦旁邊,接電話,算賬,收錢。第一天就因為坐了一天腰酸背痛的。但是過了幾天就稍有點習慣了,每天向廠里的的阿姨學習一些辦公知識。開始工作才發現自己有很多都不懂的。現在在辦公室,有閑的時候就會看一些資料。我上班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在這短短一個星期中,曾有幾次想過幹完一個星期不幹了。但既然是工作就應該踏踏實實的干好自己的事情,雖然沒有工作經驗,但現在有機會了就要從各方面鍛煉自己,不然,以後干什麼都會干不好的。我現在的工作,相比其他人來說待遇挺不錯的了,也不是和其他人比,工作也不是很難,很容易進入工作,關鍵是學習對人怎麼說話、態度及其處事。由於經驗少,我現在這方面還有欠缺。現在才明白,在校做一名學生,是多麼的好啊!早晚要工作,早晚要步入社會,早晚要面對這些避免不了的事。所以,現在我很珍惜學習的機會,多學一點總比沒有學的好,花同樣的時間,還不如多學,對以後擇業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現在沒別的什麼奢求,現在當然是把磨練自己放在第一位。在這一個多月中,我學到了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即使都明白的事,可是剛開始有時還做不好。現在做事,不僅要持有需心求教的態度,還要懂得取長補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忍」了,也就是堅持不懈。現在,我工作的時間雖然不久,可是我發現自己真的變了點,會比以前為人處事了。
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折,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針對自己的職位特點,具體到挫折時,不妨從調整心態來舒解壓力,面對挫折。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分析,從客觀、主觀、目標、環境、條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樹立一個辯證的挫折觀,經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要認識到正是挫折和教訓才使我們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學會自我寬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懷坦盪,情緒樂觀,發奮圖強。善於化壓力為動力,改變內心的壓抑狀態,以求身心的輕松,重新爭取成功,從而讓目光面向未來。工作要求辦文要准,辦事要穩,情況要實,主意要慎。而要做到這些,必須態度認真,作風過細,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馬虎潦草。比如說每天都要記一些銷售,顧客打來電話留言,記下這些東西時,用詞要准確,抄寫要認真,校對要仔細,力求每一個環節都不發生差錯。否則就會貽誤工作,甚至釀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在學校里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社會實踐後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在社會實踐的一個星期中,既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一些遺憾。也許是實踐日子短和我並非正式職工的關系,對有些工作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聽人講如何做,未能夠親身感受、具體處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領會其精髓。但是通過社會實踐,加深了我對文員基本知識的理解,豐富了我的實際管理知識,使我對日常文員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認識到要做好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把實踐與理論兩者緊密相結合。
在這一過程中,我認真的觀察和認真的學習,初步了解了辦公室文員工作中的具體業務知識,拓展了所學的專業知識,為以後進入社會後的工作的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個人發展方面說,對我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作為一個人的工作作風以及在工作過程中專業知識對工作的重要作用,因為這些都是我在校學習中不曾接觸過的方面,所以我將在報告中首先講述我在實習期間積累的這方面的認識和經驗。
通過社會實踐的一個星期,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我會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更加努力,取長補短,需心求教。相信自己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表現更加出色!不管是在什麼地方求學,都會努力!
⑥ 《未來》為話題的的作文題目和素材
未來的路該怎麼走(議論文) 社會發展至而今,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范圍,都已遠遠超過了任何一個歷史時期社會在疾速行進著,世界在不斷變化著。未來的社會是什麼樣子,實在令人難以想像。展望美好的前景,我們滿懷著信心和希望迎接明天的陽光,但同時也有一絲迷惘。 從近些年推動社會發展的要素中,我們不難發現信息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市場信息、社會信息、國際信息都不同程度影響著個人、地區、社會、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進而影響到整個世界和人類的發展方向、發展力量。世界好比一張大網,網住了所有的國家、所有的人,信息則是組成網的每一根絲線,牽動著網中的一切。 整個社會在朝著一個方向發展,社會中的事物卻朝著不同方向發展。它們多姿紛呈。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層次,其知識結構、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各不相同。社會的行業也越來越多,不同的行業選擇了不同的人,人們的職業差別很大。不同的人又在不同的崗位上對社會做出了不同的貢獻。因此,社會的發展范圍越來越廣。由於不同領域要求不同的知識,各學科的分枝就越來越多,知識也越來越多,這一切都說明了社會發展具有多元化的趨勢。 社會的發展就像行駛在快車道上的列車,速度只增不減。我們從社會中的一些明顯的現象就可以看出這一點。首先,知識更新換代的時間在縮減,新知識、新技術夜以繼日地涌現,像一股不竭的泉水噴涌不止。再者,人員流動的速度也超出了以往,一輩子守在一個崗位上將成為歷史,下崗、再就業越來越頻繁,人員在地區間的往來流動也開始變得司空見慣。人們的生活方式在很快地改變著,社會車輪的加速也就理所當然了。 以上這些共同說明了一個問題,即社會的發展具有信息化、多元化、高速化的特點。我們要想更好地生活於未來的社會中,就必須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轉變觀念,與時俱進。 社會的信息化像一隻無形的大手,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十分寶貴的信息,便於我們把握社會的脈搏和生活中的機遇。但信息化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信息的疾速涌現好似洪水泛濫。在這諸多的信息中,必然會魚龍混雜:有不少有價值的信息,但也不排除一些無用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客觀來看,正面的信息會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和物質生活水平,而負面的信息則會貽害於人。因此,如何接納並利用信息就顯得十分重要。處於信息彌漫的時代,在接觸到正面信息的同時,我們每個人都有極大的可能接觸到負面信息。然而,重要的不是我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接收到了何種信息,而是我們從中採納了什麼,吸收了什麼,產生了怎樣的行動。從正面信息中,我們很容易得到有價值的東西,產生積極的行動,獲取成功。對於負面信息,我們應當學會變廢為寶,從中看出不足,吸取教訓,這樣我們就積累了經驗,避免了一些彎路。而要想實現這種轉化,我們就必須具有博容廣納的心胸和批判的眼光,能夠剝開表象,認清本質,選擇接受。如此以來,對我們而言信息就無所謂好壞利弊,只是我們選擇與否,接受多少的問題了。 社會的多元化是以知識和技能來劃分層次的,科技含量高的行業自然要選擇知識水平及技能較高的人。同時,社會多元化對科技含量、知識水平的要求標准並不是固定的,其標准越來越高。知識水平是一個人的內在蘊涵,技能策略則是外在展現,未來的社會在二者之中會側重於技能,重要的已不僅是掌握了多少,而且是應用了多少,發揮了多少。知識水平較低的人缺乏理論的指導和支持,其技能必然會受到限制,局限於一定范圍之內。而空有知識,死抱理論的人只會是口若懸河、誇誇其談卻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書生,對社會毫無價值。因此,對個人而言,知識水平與技能是同等重要的,二者是不能偏廢的。以應用推動學習,在學習中應用,學以致用,用中再學,將學與用完全統一起來才是通向未來的路。社會多元化的另一要求是注重綜合技能而不僅僅是單方面的技能。隨著社會的點線面的增多,各點各線各面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只有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把握全局、統籌兼顧,勝任自己的工作。要想順應這種趨勢,我們不僅要有接受知識、掌握知識的固定能力,還要培養聯系知識、綜合知識的靈活運用的能力,對所學的知識同中求異、異中覓同,整合提升,使其互相彌補,互相促進,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如此我們才能充分發揮出所掌握的一切,獲得最大的收益,實現美麗的夢想。 社會發展的高速化使得社會中的事物不再像以往那樣長久維持著一個狀態、以固定的模式運行
⑦ 申論寫作時涉及的社會問題和對策是不是材料中都已給出了啊
大部分是 也可以自己寫其他有關的
⑧ 以社會熱點為話題寫一篇800字作文
【內涵解剖】
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一些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這些熱點往往是社會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它們常常成為當年高考作文命題的材料。盡管高考作文要求迴避熱點,但文章既然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它要求有針對性和時代感,高考作文就不能不涉及這些熱點。熱點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環境、生命和科學等各個方面,十分廣泛。有國際的,例如和平與發展、環境保護、貧困和飢餓;也有國內的,例如WTO、西部開發、黨的執政能力。要寫好這類話題作文,必須熱情關注國際、國內時事。尤其要了解人們談論較多的問題,並就這些問題作廣泛深入的思考,使文章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佳作賞析】
★話題一:學會調整
讀完《漁夫的誓言》,你有什麼感想、聯想?請以「學會調整」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
有這么一個故事。
古時有個漁夫,是出海打魚的好手。可他卻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愛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實際,八頭牛也拉不回來,將錯就錯。
這年春天,聽說市面上墨魚的價格最高,於是便立下誓言:這次出海只捕撈墨魚。但這一次漁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歸。回到岸上後,他才得知現在市面上螃蟹的價格最高。漁夫後悔不已,發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這一次遇到的卻全是墨魚。不用說,他又只能空手而歸了。晚上漁夫抱著飢餓難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於是,他又發誓,下次出海,無論是遇到螃蟹,還是遇到墨魚,他都要去捕撈。
第三次出海後,漁夫嚴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撈,可這一次墨魚和螃蟹他都沒見到,見到的只是些馬鮫魚。於是,漁夫再一次空手而歸……
漁夫沒趕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飢寒交迫地死去。
這當然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世上沒有如此愚蠢的漁夫,但是卻有這樣愚蠢至極的誓言。
寫作提示:在審題立意階段,這篇寓言故事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有一些同學可能會抓住「誓言」兩個字不放而大作文章,甚至去論證「愚蠢的誓言」或「愚蠢的人」。雖然這都是這篇寓言的所包含的內容,卻不是主要內容。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誓言」代表的是理想、志向、目標與執著、堅定、頑強,表達的都是積極向上的含義,為什麼漁夫「卻在自己的誓言中飢寒交迫地死去」呢?原來,他的「誓言不符合實際」,雖然他對誓言也作了變化,卻總是比現實的改變落後一步。由此引申,我們即可提煉出兩點作為作文立意的基點:理想(目標、願望……)和現實之間往往有一定的距離;當現實條件發生變化,理想也應該作相應的調整。
</FONT>寫這篇作文難度不大,因為很容易聯系生活實際,比如有人拼了老命也要考清華北大,而不管自己是否有那份潛質。但要寫得有深度,卻不容易,因為這個話題不僅僅囿於考大學,它完全可以聯系整個人生來寫。
文體也不難,無論是平常的議論文,還是優美的散文,或者清新的記敘文,都能夠出彩。但根據高考作文評分標准,文體特徵一定要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強調的是「理想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而不能一提到理想就要寫如何堅定執著,這和材料的主旨——調整(即變化)——是背道而馳的。 ★話題二:協作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個和尚沒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材料二: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動;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抬進洞里去。
兩首童謠,敘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讀後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呢?請以「協作」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理、編述故事、抒發情感、發表議論、展開想像等等。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寫作提示:話題作文提供的話題一般貼近學生的實際,思維開放,內容比較寬泛,寫作自由度比較大。這也是一個開放型話題作文。但,並非無限制開放。要想寫好這篇文章,就必須充分地理解童謠的內涵,把握其寓意。「三個和尚」之所以「沒有水喝」,原因何在?關鍵在於「不合作」,彼此之間互相推諉。「三隻螞蟻來搬米」之所以「輕輕抬進洞里去」,這是合作的結果。由此可見,「人不如蟻」的關鍵之處在於「是否協作」理解了這么多,文章便好下手,可以寫與「協作」有關的人、事或由此生發情感,或發表見解。設計此題的用意就在於讓學生充分的理解「協作」的重要性 ,現在的學生普遍存在自私、偏執,缺乏健康的正確的人格,缺乏合作的理念,藉助這一話題,讓學生認識到在任何時候,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協作」,不要逞「匹夫之勇」進而讓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理念。
該話題的開放性,寬松性,靈活性也較大。面對這一話題,某些學生往往覺得老虎吃天,無從下口,或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談,或就重避輕。很難寫出高水平的作文。因而,這就需要學生善於化大為小,化抽象為具體,變寬泛為單一,進行大題小作,可選擇生活中的某一側面或從某一角度來寫。或就生活中的某一件「協作」成功事展開議論,或記敘一件缺乏協作精神而導致失敗的事件,或直抒胸臆,呼喚協作精神等等,但,萬不可籠統為之,而應擇其中單一的小話題,集中筆墨,詳摹細雕。
此外,在表達上,即可以記事,也可以摹人,又可以議論升華,直抒胸臆,只要能發揮自身的創造力,拓展思維空間,升華思想,讓人蒙受偉大而無私的協作精神感化,產生一種人生的感悟即可。 ★話題三:生活中的矛盾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滿了矛盾。我們一方面對自己說對人要有愛心,愛人如愛己;一方面在外頭又怕跟陌生人說話。我們一邊嘆息人際關系逐漸冷漠,一邊又不願意伸手去幫助路旁車子拋了錨的人。我們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壞人騙了,怕自己在路邊與麻煩事或麻煩人惹上關系。我們的怕,大概已經快要把我們的愛吃掉。
要求:請以「生活中的矛盾」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矛盾」是一個內涵豐富的詞彙,包容了太多的概念和傾向,審題的時候必須把它具體化,否則中心不易明確。而命題中的限制更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生活中」,也就是說,我們在立意的時候,既要緊扣「矛盾」,又要不脫離生活。通過分析材料我們可以發現:幾個例子都說明了人的真實的思想品質與世俗觀念之間的沖突,也就涉及到我們常說的人情冷暖的問題。「矛盾」由此解開。必須注意的是:「矛盾」包含了對立的兩方面,只單純論述其中的一面是不對的,寫作時要立足於如何解決矛盾,克服矛盾,從對立面的關系入手。也就是說,只停留在材料表面,去累贅地記敘事件是膚淺的,必須要對這些現象有自己的分析和認識,從而升華,提煉出中心。
比如我們可以整理出這樣一個思路:怎樣才能解決矛盾呢?要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材料中涉及到的做人原則又是什麼呢?是在處理人際關系的過程中要有愛心,不自私。在堅持這樣的原則的前提下,抵制世俗眼光。應該說,只有這樣的立意傾向才算是吻合了出題者的基本意圖。
這則話題還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是:有的同學大量去記敘描寫沉重的人際關系,立意陰暗,沒有進取意識,是不可取的。★話題四:生活告訴我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生活是什麼?門捷列夫說:「生活便是尋求新知識。」列夫·托爾斯泰說:「生活不是享受,而是很辛苦的工作。」巴爾扎克說:「生活的智慧大概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歌德說:「生活之樹常青。」
請以「生活告訴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人人都在生活之中,但未必能人人都深刻地認識了生活。寫作「生活告訴我」話題,需要作者打開第三隻眼——「慧眼」,不僅能從驚天動地的大事中發現生活的價值與意義,更能從平凡的生活小事中發現生活的豐富與美麗,寫出「見人之所未見」的獨特感悟。
比如,一位在醫院陪病人的小姑娘,誤把透過殘窗斜落在過道上的一方月光,當成了白手絹,彎腰拾了一下。這么件小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卑微得不能再卑微;小姑娘不被人看見則罷,被人看見恐怕只有尷尬的份兒。假如你目睹這一場景,會涌現什麼樣的感想呢?恐怕會投去鄙夷的一瞥吧。這能當作寫作素材嗎?這能寫出什麼「生活告訴我」嗎?
作家鮑爾吉·原野剛巧在醫院為父親陪床,目睹這一幕後,他沒有嘲笑小姑娘,而是覺得:「這一舉動充滿生機。小姑娘也是病人的家屬,我不知她的病人在床上煎熬著怎樣的痛苦,但她的心裡仍裝著美,不然不會把月光誤作手帕。」作家感傷自己在小姑娘之前已將樓道走過幾遍,卻對周遭懵然無動於衷,反問自己:為何不能像小姑娘一樣空靈?許多年後,作家寫出了美文《月光手帕》,啟迪讀者:世俗的眼光使我們失去了多少美的發現,給我們造成多少無法彌補的遺憾!學習鮑吉爾·原野,發掘並表現生活的美吧。★話題五:學會生存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的報告《學習:財富蘊藏其中》中有一段話:教育應圍繞四種基本學習加以安排,可以說,這四種學習將是每個人一生中的知識支柱:學會認知,即獲取理解的手段;學會做事,以便能夠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產生影響;學會共同生活,以便與他人一道參加各種活動並在這些活動中進行合作;學會生存,這是前三種學習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新的教育概念應該使每一個人都能發現、發揮和加強自己的創造潛力,也應有助於挖掘出蘊藏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財富。也就是說要使人們學會生存。
請以「學會生存」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這個話題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與個人、社會、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同時也有著廣闊的寫作空間。構思時要認識到「學會生存」早已從鑽木取火、人與自然的直接搏鬥中走出來,演變為更為復雜的求立足、求發展的方式,應賦予文章以鮮明的時代特色,立意上體現出積極的價值取向。
話題作文寫法靈活,可記敘,可議論。記敘時除交代清事件的過程外,還要從材料中挖掘出一點內涵,最好有畫龍點睛之筆。可以採用對話體、日記體、故事集錦式等來增強作文的生動性;如果不寫個人的生活經歷,可運用借物喻人或擬人化的手法。議論文可採用層進式的結構,按「為什麼要學會生存——怎樣學會生存——學會生存對未來發展的意義」這一思路展開,可以對民族歷史的程加以觀照,也可關注個體自身的發展。
⑨ 問題討論型材料作文怎麼寫
對材料進行閱讀,經過分析、篩選、梳理等解題過程,提煉出中心論點,確立文章「主腦」,是議論型作文的准備階段。這個階段的准備狀況直接影響著作文的質量好壞。本文謹就議論型材料作文的解題和立意談談教學體會。
一、議論型材料作文的解題和立意,必須充分發揮發散性思維的作用,多角度挖掘材料所蘊含的意義,千萬不能理解到一點意義就據以立論。
材料往往有多義性,它總在說明一個主要意思的同時,附帶著好幾個層次不同或角度不同,但與其或多或少有點關系的意義。比如材料一:
魯有執長竿而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這則材料至少蘊含著四個意義:1、自詡見多識廣的經驗主義要不得;2、輕信盲從可悲;3、要善於思考,多角度思考;4、探索真理需要持之以恆,積極進取。這是我們從老父的言和執竿者的行等角度觀察思考而得的。
所以,閱讀材料,進行解題和立意時要廣開言路,要盡可能羅列出材料所含有的全部意義。思路越開闊,分析的角度越多側面,立意的餘地就越大,立意的准確性就越高,要使立意深刻和新穎,也就有了基本保證。又如材料二:
烏鴉兄弟倆同住一個窩,有一天,窩破了個洞。大烏鴉想:老二會去修的。小烏鴉想:老大會去修的。結果誰也沒去修。後來洞越來越大了。到了嚴寒的冬天,烏鴉兄弟倆都蜷縮在破窩里哆嗦。大烏鴉想:老二一定耐不住,它會去修的。小烏鴉也這么想。結果,窩被吹到地上,兩只烏鴉都凍僵了。
這則材料的意義也不只一個。如果我們抓住其中一個意義就以為理解了,就以為可以據此立意了,那就很盲目。這則材料有這樣幾個意義:1、小洞不補大洞吃虧;2、懶惰沒有好結果;3、不能存有僥幸心理;4、人需要協作精神;5、自強自立才能創造幸福生活。但第1項意義偏題,全文主旨不是告訴我們要從小洞補起。第2項意義,主旨接近了,但欠深入,只停留在表象上。第三項意義,與第2項意義差不多處於同一層面,沒有深度。只有第四、五項意義才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本質特徵。我們只有打開思路,一一列出材料含有的意義,才能進行淺層意義和深層意義的甄別以及新異意義和陳舊意義的篩選。
二、議論型材料作文的解題和立意,關鍵在於正確理解各種含義後要明辨關系、緊抓要點,作為提煉論點、明確中心的出發點。
明辨關系、緊抓要點的內容之一是:明辨方方面面的社會關系,考慮社會需要。例如材料三:
九四年一月十八日,杭州東河岸邊二百餘人圍觀驚呼有人落水。河中一少女時浮時沉,危在旦夕。這時,一位老人跳入河中奮力救起落水少女。當人們尋找他時,他已悄然離去。後查實,老人名叫李征儒,退休工人,現年八十四歲。
我們在正確把握住材料的兩個內容要點:「社會存在『公眾冷漠』現象」和「世上不乏熱心人」之後,就要捨去其一,留下一個,確定其為立意依據。這時,我們就要考慮當前社會所需要的是激濁揚清,歌頌成績,針砭時弊,需要反映我們時代的主旋律,萬眾一心建設四化,眾志成城振興中華,而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只是陽光下的陰影。換言之,成績是主流,失誤是支流。我們理應偏好於「歌頌」,確定「世上不乏熱心人」為立意依據。
依據這個要求來解題立意,可以使我們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學生避免情緒偏激,彌補認識不足,保證立意的正確性。
明辨關系、緊抓要點的內容之二是:明辨材料要素的主次關系,扣住重點,剔除枝蔓,以相對集中思維,避免頭緒混亂,干擾立意。如材料四:
琳衡·德穆特是馬克思家的女傭人,也是馬克思一家風雨同舟的戰友。有時馬克思暴跳如雷時,別人嚇得避之不及,她卻「直入獅穴狠狠教訓他一頓」。馬克思對她反而更敬重。
閱讀分析這則材料,首先要注意區別開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其主人公是琳衡·德穆特,而不是馬克思。然後我們才能准確把握住它所包含的意義:1.要敢於直言;2.要敢於批評大人物;3.「畏友」可敬。
三、議論型材料作文的解題和立意,必須注意深入開掘,撇棄淺層意義,探討深層意義,選取精粹,奠定立意准確、深刻、新穎的基礎。
譬如材料五:陳毅元帥酷愛讀書。有一天他吃糍粑,注意力卻在書上。糍粑本來應蘸糖吃,他竟蘸上墨汁往嘴裡送。大夥瞧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陳毅平靜而詼諧地說:我正覺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對此,我們不妨先回憶陳毅同志的為人及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建樹,接著分析材料要點,積極探討讀書和做人的關系,打開思路,在整理出材料各層面上的多元意義的前提下,排除其浮在表層的意義:1.陳毅勤奮好學;2.陳毅虛懷若谷;3.陳毅詼諧幽默;4.陳毅讀書專心致志等等,而取其深層意義:1.讀書是為了更好地做人;2.做人就要讀書,不讀書,不知理,是盲目的做人;3.讀書的態度如何,可衡量出一個人做人的准則。
這是解題和立意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重要階段,也是滿足一題多作、舊題新作、難題巧作的寫作要求的必要條件。
四、議論型材料作文的解題和立意,還要注意便於由點及面,聯系社會現實,體現典型性,寫自己熟悉的生活。
比如材料六:愛因斯坦成名前,在紐約街頭,有人問他:你怎麼穿得這么破舊?他說:反正這里沒有人認識我。愛因斯坦成名後,別人又問他:你怎麼穿得這么破舊?他答道:反正這里的人都認識我。
這則材料,不僅陳舊,而且其主題也通常只被認為是「贊揚愛因斯坦艱苦樸素(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若依此解題立意,文章大概就很難出新。所以我們要另找出路,由材料要素中主人公成名前後衣著始終如一這么一個「點」,想到主人公向來衣著樸素與其科學成就的聯系,以及所體現出的可貴精神或品質這個「面」,深刻領悟到愛因斯坦不在乎衣著,不介意外觀形象修飾,才有足夠精力投入科學研究工作,創造豐碩成果;他擁有自己的個性追求;他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他不追求物質享受而孜孜以求事業成功,體現了他為人類謀利益的忘我精神;他不慕富貴榮華,而把榮譽視為更大的鞭策,……進而聯系社會生活,想想自身:哪一點對我們的成長、對我們的社會意義最大。這樣,真情實感就容易被投注到文章中去,立意的新穎性和深刻性就容易被反映,從而充滿時代感和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