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關扶不扶家庭及教育的作文素材
扶不扶,一詞近些年成為我中華民族的公共話題。扶還是不扶,成為了一個艱難的選擇。扶,腦海之中不斷顯現出那些扶了被訛,扶起來使倒地著的病情更加嚴重。不扶,會使良心上過不去。不扶,如何對的起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扶不扶,這還真是個問題。
尊敬、幫扶,是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從2014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扶不扶》小品一播出,無不引起國人的反思。扶還是不扶,扶了又該如何保證自己的利益及清白。如果盲目的扶了,會不會和那上面那句經典的台詞一樣,扶之前是開大奔,扶之後是騎二輪子。可是國人又有幾個人是開大奔的?如果扶了會不會使的家徒四壁,居無定所呢?
南京彭宇案、重慶萬鑫案,天津許雲鵬案、……等等一系列的案件接鍾而出,無不刺激的每一個人的神經線,讓扶不扶一詞在次成為了社會的焦點。進而引發出老大爺卧地數十分鍾,圍觀著圍城圈卻無人攙扶,引發出路人被撞肈事著逃逸,人人避而遠之。等等事件都使得受傷著沒有第一時間就醫,而錯失了良機喪失了性命。
人間無情,大道有愛。雖說是有些坑蒙拐騙存在,可是真愛卻一直存在。如東北老大爺王福順,被人撞到卻說出那句感動無數人的話語「孩子,我沒事,我有醫保,你趕緊上班去吧」。最終被媒體報道出真相,原來老大爺既沒有醫保,更加是一個臨時工。謊稱有醫保並放走肇事者只是為了傳遞人間真情。而南京「好大媽」被扎到腳,卻悄無聲息的離開,大連大媽被扎到腳卻說「你走吧,我沒事,送孩子要緊」……等無不反應出人間依舊有真情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夫子就曾教誨我們的先人尊老愛幼,而我們身為後人,為何卻不履行先人的教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無不履行著扶危濟困、慈悲善良、助人力樂的優良傳統。為何到了我們21世紀卻出現了那麼多妖魔鬼怪,來破壞著傳統美德?希望黨和政府能夠拿出真正的神兵利器,來斬殺那些妖魔鬼怪,還被訛著一片清白、還朗朗晴空,還人間真情。
B. 扶不扶作文800議論文6篇
眾所周知,現在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是一個社會問題。扶,可能會發生訛詐,不扶,又覺得自己良心過不去。就這樣,一個話題就在我們班展開了。
關於這個話題,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要扶,不扶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對不起接受的尊老愛幼的教育;有的說,不扶,害怕自己被訛詐,承擔了不必要和冤枉的責任,做好事變成了煩心事,又因此增加了經濟負擔,讓好人都做不起好事。
春晚把社會上發生的幾個真實事例全部合並在一個小品——「扶不扶」,小品里路過的一個人騎著自行車說:「這樣跟你說吧,哥以前開的是賓士。」這個小品誇大的闡述了一個這樣的反面事例,讓好心人心寒,但是也真實的讓人看見了社會上確實存在的一個現象。
馬璽欽說:「扶!要扶,人倒了還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就扶不起來了。」
周恆宇贊同地說:「是呀,為別人開了扇方便之門的時候,何嘗不也為自己開了一扇方便之窗呢?」
最後,有人說了兩個答案:「扶的理由是,扶起來的不僅是老人,更是社會的公平正義,不扶的理由是,四川達州3名兒童攙扶倒地老人被訛。」
……
最後,老師總結道:「老人倒地了,我們還是要去扶的,但是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好情況,做好現場證據再扶。」聽了老師的話,同學都認為這才是最後的答案和解決辦法。
C. 扶不扶議論文1500素材
有一天,我和媽媽出去逛街買衣服,當我們正逛得起勁的時候,忽然發現一群人圍在一處。好奇心促使我趕緊跑過去往人群里擠:「讓一下、讓一下……」急的媽媽在後邊大叫:「注意安全啊!」。
「哇!」我尖叫了起來!眼前的一切讓我驚呆了:只見臟不拉幾的地上躺著一名白發蒼蒼、骨瘦如柴的老婆婆!老婆婆身穿雪白的上衣,那雪白的上衣已經被灰黑色的灰塵和鮮紅色的鮮血染成什麼顏色了也不知道。她的身邊放著一個裝滿蔬菜的籃子。這位老婆婆應該是出來買菜的。可她怎麼會躺在地上呢,出什麼事了呢?我的腦海里,出現了這個問題,而現在,我只知道這位老婆婆緊閉著雙眼一動不動、看樣子傷的很重,不知道還有沒有命。而旁邊圍著的人指指點點各種議論紛紛:「這人到底咋樣了、還有沒有氣啊?」「哎呀、這老人太可憐了、要送醫院去才行哦」但就是沒人行動的!
突然,我聽到了非常細微的呼叫聲:「好痛啊,救救我吧……」然後,老婆婆就又暈過去了。「到底是誰這么不小心,把老婆婆弄摔倒了先不說,還把老人放在這就不管!自己逃跑了!這種人真是太令人恨了!」我很憤怒的說,「不行,我是少先隊員,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要助人為樂,不能見死不救!我現在就要去把老婆婆扶起來!」
正當我要去把老婆婆扶起的時候,一位看似初中生的大哥哥比我早了一步。他大踏步走上前去,剛想扶起那位老婆婆時,旁邊傳來了一陣呼喊聲:「打住,不要扶!」一位婦女說,「如果扶了,那就完了。當老人醒來時,看到了第一個人,她就會一口咬定是那個人把他弄摔倒了。」「是呀是呀,報紙上,電視上,新聞上都有說過呀!」。「對啊對啊、如果老人一口咬定是你把她弄摔倒賴上你的話、什麼醫療費啊、營養費那可是個無底洞啊」。旁邊的一些人附和著。大哥哥聽了非常生氣:「如果我們大家都不扶,你們有考慮過後果嗎?有可能這位老者會死掉!再說了,你們可以反過來想想,如果是你們或者你們的親人躺在這兒,沒有人扶你們,理你們,你們會不會感到心寒?如果這種習性一直留在人世的話,那世界不是就沒有愛心了嗎?」就這樣,『扶不扶』成了一場辯論賽!那些大人被一個初中生說的無言以對!正在此時「哇嗚哇嗚......」一輛救護車來了。一位阿姨站出來說:「這位老奶奶傷的很重,再不送醫院會有生命危險的,我就打120了。」
老婆婆被120的醫護人員抬走了,人群也散了。我找到媽媽拉著媽媽的手,一邊逛,一邊想:扶不扶怎麼就這么難呢?如果扶了:那就是助人為樂了,但是會被冤枉;如果不扶:這個社會太沒有愛心了。到底扶不扶呢?逛完了商店,買好了衣服回到家,我坐在自己房間的床上,仔細的想剛剛那個扶不扶的問題。我終於得出了一個答案——扶!其實大多數老人是需要我們去扶的,需要我們去幫助,人人都會老,人人家裡都有老人,如果一個老人倒地,大家見了就像躲瘟神一樣,那這個社會就太冷血太無情了,人活著也就沒有了道義失去了尊老傳統,不僅會寒了老人們的心,也會寒了我們將來的心,凡事要考慮到以後的自己嘛!
所以,應該是扶!
D. 有關扶不扶的作文
穿行在物慾橫流的都市大街,沉醉於燈紅酒綠的歌廳酒吧,不知不覺,人們變得有些茫然,有點不知所措,
作文 路過
。一味匆匆埋頭趕路,卻忘了路在何方。
常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之類的感慨,言語中隱隱流露出對物資貧乏時代的懷念,似乎那時的社會風氣才是淳樸的。難道是我們的經濟達了,我們卻開始懷舊了?南京「彭宇」案,鄭州「李凱強」案的頻發,使人們在路遇老人摔倒扶與不扶這個問題上猶豫不決。面對倒地老人,我們沒有伸出援助之手,而是在權衡再三後選擇默默離開。路過,明明看見了,我們卻寧願充當盲人!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生活的時代貶值了,風花雪月沖散了人們的骨氣,道德的含金量大大降低。面對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人們愈發呼喚精神家園的回歸。
其實,每一個事件發生都不是獨立的而是有著一個深層次的社會背景,以及這個時代人們整體面貌的體現。人們心中的愛心並沒有死去,只是被極端的個案嚇住了。「小悅悅」事件並不是偶然,當本應是見義勇為之舉不再受到鼓勵,當事人必須經過惡意揣摩,需要提供法庭呈堂證供的莫大考驗,誰還會自找麻煩呢?道德不能代替法律,道德只是一條良知的底線,高中三年級作文
《作文 路過》(http://www.unjs.com)。
◆分享好文◆
我們沒有奢望以「德」治天下,然而,在道德底線不斷被突破的今天,除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外,還要健全的制度來保障救人者的合法權益,也許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出現第十九個冷漠的路人。
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我們不知道因何而出發。反思,從自己開始。面對「小悅悅」事件,我們可以歸咎於世態炎涼,可以責難制度,可以痛恨道德淪喪,同樣可以批評法律不夠健全,但是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討論中,從自身角度對此事進行反思者卻寥寥無幾。每年到了三月五日的學雷鋒日,全國各地都會開展如火如荼的學雷鋒活動,但是真正能付諸實踐的有多少人呢?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去改變這一切,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生活中,走在路上,看見了需要幫助的人,幫一把是正常也是正義的行為。我們不要看見了,路過而充當盲人,默默離開,扮演一個過客。我們也有困難時。
前記:在生活水平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豐裕了,社會文化繁榮了,然後,人們的道德水平卻大大降低了,似乎日漸忘卻了見義勇為、樂於助人等道德品質了,針對這一現象,我希望通過這一篇文章來呼籲人們提高道德水平,關愛他人!
縱觀華夏歷史,中華自古以來就是傳統的美德之邦,然而,時至今日,中國的道德品質卻日益淪喪,作文 呼喚退卻的美德——淺談中國社會道德
。翻看一頁頁新聞雜志,那麼多關於「冷漠」、「道德缺失」「食品問題」等字眼進入了眼球,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著中國人的道德心怎麼了?我想,「感動與疼痛並存,譴責與反思交織,憂慮與希望同在。」中國人應該拾起一個友愛的心靈,建設一個有道德的世界。
眾所周知,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就猶如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一個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人就猶如一個不經洗禮的心靈。康德曾說過:「能充實心靈的東西,乃是閃爍著星星的蒼穹,和我們心中的道德律。」然而,最近一些火熱的新聞事件警醒了我,案件一是這樣的:06年,彭宇出於見義勇為將跌倒的徐老太太扶起,卻無奈被徐老太指認是撞人者,並告上法庭,索賠13萬多。時至五年之後,案情才終於水落石出,彭宇也洗清了自己無辜的罪名。案件二是這樣的: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南海黃岐,兩歲女童小悅悅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貨櫃車碾過。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對此不聞不問,高中二年級作文
《作文 呼喚退卻的美德——淺談中國社會道德》(http://www.unjs.com)。
◆分享好文◆
最後,被撿垃圾的陳賢妹抱起並送醫院,但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去世了。留下了人們無止息的悲傷,也讓國人對中國社會道德的反省。
縱觀上述案件,這讓我們看見了在中國的法治發展不斷挑戰著道德的進步,日益進步的法治文明換來了道德的忽視,換來了人們見義勇為的淡化,換來了對生命權利的漠然。道德滑坡五十年的噩耗,不得不要求我們重拾那份友好互助的美德,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讓冷漠遠離人們,讓助人為樂成為美德。
實踐貴於理論,中國人一定要重新樹立一份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心靈,才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首先,學會尊重和善待生命。世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存在的價值,我們沒有理由漠視他/她,小悅悅的悲劇是國人對生命的踐踏,活在世界的人們,要手把手、心連心的相互支持。其次,學習傳統美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樹立健全人格。從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祥林嫂,再到如今的彭宇被控告,小悅悅被碾壓,他們的悲劇,從側面反射出了國人人性扭曲、美德退卻的現狀,所以,必須以道德教育來匡正人們的道德,去凈化人們的靈魂。最後,牢記法律制度,樹立良好道德觀,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疑問困擾著人們,拿起法律的手段去行善,規范的助人,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總而言之,接二連三的社會道德問題還在繼續,「瘦肉精」「染色饅頭」「地溝油」「人造蛋」等一例例震撼人心的案件拷問著人們的良知,匡正和規范人們的行為是當下最重要的任務。
中華美德要歷代傳承,禮儀之邦的優良美德卻在21世紀被踐踏。呼喚著退卻的美德,談論著中國的社會道德,捫心自問自己的道德良知。才發現,美德對於社會的發展是何等的重要。拾起迂腐不堪的渾濁人性,拋出不法的道德行為,誠心舉起靈魂的標尺來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事物。讓我們呼喚退卻的美德,讓我們的社會、我們活著的中國多一些陽光多一些和諧吧!
後記:這是一篇針對當下一些社會問題而寫的文章,本文主要側重談論了關於中國人社會道德退卻,道德心冷漠的現狀,目的是為了呼籲更多的中國人拾起道德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E. 關於「扶與不扶」的作文素材
【小悅悅的圍觀】從魯迅,到法家
佛山小女孩悅悅遭汽車反復橫壓,故事還沒完,最後救人的那個老婆婆,因領取了二萬五千元獎金之後,有人直指她「炒作」「博出名」,其次是恭喜這個老女人賺了一筆小橫財。
所以魯迅偉大之處,不在於他是一位文學家,更加是一位精準無誤的預言家。小時候你讀不懂魯迅的小說,當你長大之後,才會看得透魯迅筆下的中國人,如同蟑螂老鼠一般。魯迅尖銳地指出中國的冷漠的圍觀精神,同時看別人永遠都是從最壞的動機來看。中國民族早就否認了「真善美」,往往從誅心的角度去衡量一個人——居心叵測,別有用心,不可告人的目的凡此種種,所以中國群體裡面充滿了各種陰謀、詭計、嫉妒、仇恨的毒素。
但公元前500年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的孔孟儒家提出「人本善」理論,認為人天生都是善良,一個人走歪路,是要用感化教育。但後來誕生了另一個學派的荀子和韓非子,他們否認「人本善」,認為人天生是邪惡,主張用嚴刑酷法來約束。本來法家並不是鼓勵人要冷血冷漠,它只是呼籲「明君」要用法律去制衡人體里的邪惡基因,但過了幾千年後人類才醒覺,原來中國歷史大部分的都是「昏君」,他們信仰法家,只不過是將法律作為踐踏和折磨人類的殘酷工具,從商鞅變法,到誅九族,甚至到後面的階級斗爭,法家的病毒越滾越大。秦始皇崇拜法家,毛嘖東也崇拜法家,「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就是毛寫給郭沫若的詩。
本來毛時代過去,老鄧和老趙上台,他們有一個機會鏟除這種毒素,但都事與願違。所以今日的中國天朝症腐,他們內心依然傳承了仇恨為本質的法家精神,在誅心的驅動下,一切動機皆陰暗。從艾妹妹,到趙蓮嗨,反而在做救人的事,都成了監獄里的罪犯。連這個救人的姓陳的婆婆亦非常人,她幫助了人,反而成了罪人。那十八名圍觀者似乎才是正常人的表現,在這種畸形的氛圍下,你又怎會願意去「救人」?
有朋友問我:如果你是過路人,你會不會救?小弟我好難回答,我只能無奈地說:我也傾向成為那十八羅漢之一,選擇性失明看不見聽不到,因為我不想像那個婆婆一樣,遭受到中國式的公審和圍觀。
F. 求扶不扶作文題材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今日說法》播放的《老人跌倒扶不扶》,主要講述的是一位長途汽車司機在行駛中遇到一位騎三輪車跌倒的八十一歲的老太太,當時停下車和售票員一起將老人扶起,但是卻被老人及其家人誣陷為肇事者的故事。很讓人深思。。。。。
記者當時采訪老人,老人堅決說是他撞倒了自己,要不是此長途汽車設備稍微先進有攝像頭,並將當時發生的過程記錄下來,我想這位做好事的司機和售票員是跳進黃河也說不清自己究竟是助人者還是肇事者。
無獨有偶,昨天下午我在新聞上看到和此類似的事件,一位在市場賣菜的老人跌倒,一位好心的年輕女士扶起她,當時老人還對這位女士說,你真是好人,你先不要走,我兒子一會就來,他來了就好了,我是退休工人,是公費醫療,這位女士就一直等到他兒子到,並且將該老人送往醫院,還墊付了2500元醫葯費,最後,老人及其家人一致指認該女士就是所謂的肇事者,最後該女士憤怒了,報了警。
這兩個鮮活的故事,很讓人心寒!它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做好事
2.
路上看見老人跌倒,上前扶一把,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卻因為「彭宇案」及之後的「做好事卻被誣陷」的事件發生,在公眾中引起軒然大波。
人們都在感嘆現在道德滑坡、世風日下,很多人鑒於「誣告」事件都表示有向善的願望,但懼怕「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人們在感嘆道德滑坡的同時,也感嘆法律在某些時候、某些方面的「無能」和「不開眼」。在我國秉承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方面,法律顯然跟不上道德的步伐,同時反映了我國的法律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少的漏洞。
面對人們為自己不受冤枉之災而置跌倒老人於不顧時,面對跌倒的道德,當社會無力扶起時,法律應該幫一把。
衛生部9月6日發布《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便是來得如及時雨般。指出老人跌倒要不要立即扶起需分情況處理:如老人意識不清該如何如何,有外傷該如何如何,記不起跌倒過程又該如何如何等等,在法律上給予了人們指導:在面對跌倒老人情況時該如何作為。
有了法律的指導,人們也應該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誠然,任何社會都有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低下的人,連孔子都咒罵他的老朋友原壤「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並且「以杖叩其脛」。在任何一個時代,我們不能保證所有人的道德水平都如此高尚,總有極個別為老不尊者,會讓「扶老者」感到冤枉和郁悶。但這也不正是檢驗我們的道德環境和道德水平。我們期待更多完善的法律出台來解決社會中粼粼種種的問題。我們也更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在越來越法制完善的社會環境下,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老人跌倒到底我們該不該扶起來?
這個討論我覺得很有必要。尊老愛幼、救死扶傷歷來是我國的優良傳統,誰家沒有老人,誰人不會變老?
由於媒體曝光出諸多諸如彭宇案之類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誣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斷」等邏輯推理的理由判決巨額賠款等案例,越來越多的人對攙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憚。
簡單不過的舉手之勞,有可能惹來無盡的麻煩。社會公德,傳統道德,在我們猶豫的目光中漸漸喪失。
當跌倒老人該不該扶作為問題,被全社會、被公眾、被媒體熱烈討論的時候,其實已經證明某種程度上這個社會的公德已經破產了。顯然,似乎作為社會人,誰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無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以及制裁那些誣賴彭宇們的老人,理應受到譴責,但見死不救的圍觀者,是否也會受到道德、公義和良心的譴責?
武漢市88歲的李老漢在離家不到百米的菜場口摔倒後,眾多圍觀者無人敢伸出援手,最終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讓整個社會震驚。公眾對老人跌倒出現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個社會都應該檢討,甚至每一個人都應該檢討。以前一直覺得類似老人跌倒該不該扶、應該怎麼扶這些事情不是個問題,但現在還真成了一個大問題。類似南京法官、武漢老人這樣的案例,雖然不能說是普遍的現象,但其折射出來的社會現實卻是很嚴峻的。
我們對跌倒老人該不該扶的討論,這絕非故意誇大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針對目前整個社會道德、價值觀滑坡出現的現象提出質疑,因為類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跌倒老人身上,還有更多其它的案例,比如見義勇為的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故事,比如圍觀跳樓自殺時出現一片幸災樂禍的「快跳」的喊聲,比如公車上乘客對小偷熟視無睹的常態等等,不一而足,這都早已成了全社會反思的問題,完全是一個社會問題。
自從南京徐老太事件開始,中國就開始進入國民道德淪喪期,開始瓦解中國人民的道德,想徐老太這種人開始肆意妄為,有法律支持,又可以獲取巨額的回報,而且沒有任何成本。而彭宇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高,從而開始冷漠國人的同情心,淡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爾後如釣魚執法等一系列事件,徹底麻木人們的憐憫之心,造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導致八旬老人倒地1個多小時而無人敢伸出援助之手。我可以肯定,大多數圍觀昔都是善良的人,可是誰也承擔不起那巨大的代價。你能說人們冷漠?
蒼蠅多的地方,是垃圾的原因還是蒼蠅的原因?
G.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素材
我們大家應該還記得春晚上《扶不扶》的小品吧?好人郝建扶了一個摔倒的老太太,卻被當成了撞人者。現實生活中,也有小品情景再現。
一個熱心小伙兒看見一位老人在商店門前摔倒了,趕緊上前將其扶起,不料,老人來了一句:「你害我幹啥?」後來,警方調取了監控錄像,還原了老人自己摔倒的真相。這是近日發生在洛陽的一個真事。
有了「被訛」的先例,好心的人們苦惱起來:老人摔倒,扶不扶?發生在身邊的一件事給了我答案。
最近,爺爺身體不適,要在醫院動手術,爸爸和姑姑上班很忙,媽媽只好請假去照顧爺爺,家裡只剩下奶奶一人。
一天中午放學後,媽媽接著我就往家趕,突然接到了奶奶的電話。媽媽一接電話,卻是一個陌生人在說話:「哦,大姐,您媽剛才在路上摔倒了,我把她扶了起來,又問了她家在哪,把她扶回了家,我在她的手機里找到了您的手機號……」「好的,好,我這就回去!」媽媽加快了回家的速度。
到了家,只見奶奶在床上躺著,一位二三十歲的叔叔站在奶奶旁邊。「我餓了,冰箱里沒有現成的,我只好自己出去買,一不小心摔倒了,多虧了這個小夥子!」「大娘,這是應該的!」被奶奶一誇,那個叔叔害羞地撓了撓頭。
奶奶只是腿上擦破了點皮,沒有大礙。知道奶奶沒事,那個叔叔才放心離開。
現在,我有了答案:老人摔倒了應該扶!讓我們都爭做「活雷鋒」!
H. 扶不扶的作文素材
春節那天,我們全家看春晚,看到了一個《扶不扶》的小品。這個小品的主要內容內是:容一位好心的小夥子郝建把一位因扭秧歌摔倒的大媽扶起來,反被誤以為是肇事者,最後郝建通過「回放」剛才經歷的事情,讓大媽也嘗到被人誤解的滋味。最後,警察的出現使真相大白,事情才有了圓滿的結局。
看完了這個小品,引起了我們全家激烈的討論。媽媽說:「我曾經看到過一位老人因匆匆過馬路連續摔倒幾次,有很多有愛心的人上來幫忙,把老人送到了醫院,我覺得扶老人是一種尊老愛幼的表現,所以我認為扶老人是對的。」
爸爸說:「我看到了電視上播放的『彭宇案』,扶過老人卻被誤解成是他撞的。如果沒有人作證就不能扶,但是可以撥打120求救。」
社會上也有許多類似的事件,如:南京的『彭宇案』,好心救人的彭宇被判決賠償4萬多元;再比如佛山的小悅悅事件,小悅悅被汽車多次碾軋,十多個路人不聞不問,只有一位拾荒的阿姨看到後才進行了救助。這些事情挑戰著我們的神經,我們到底該扶還是不該扶?
I. 以扶不扶為話題的作文議論文800字
在金錢和良知的面前,我們選擇良知。——題記
今天中午的《今日說法》講到了老人倒地扶不扶這個問題。在今天的節目中,主人公是一位大客車司機和已經81歲高齡的老奶奶。
片中,8月28日大客車司機殷紅彬叔叔駕駛大客車路過立交橋時,看到一位老奶奶倒在橋上,於是就靠邊停車,好心將老奶奶扶了起來,結果卻被老奶奶說成他是肇事者。萬幸車上裝有攝像頭監控,又找到了車上乘客的證詞,最後才還了司機叔叔的清白。
看到這里,媽媽問了我一個問題:「假如你碰到這樣的老人,你扶不扶?」我很乾脆地回答:「扶!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媽媽又問:「假如老人說是你肇事怎麼辦?」
「那我就先打110和120,然後找來一些人一起扶,也可以互相證明。」
媽媽又問:「假如周圍沒有人,你怎麼辦?」
「那我還是要先救人!」
「為什麼要這么做?你可要冒著很大的風險呀!」
「冒著很大的風險也要扶啊!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是老人摔倒,大家都不扶,那該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啊!再換位思考一下,我也有老的一天,假如我也摔倒了,旁邊有人看著,卻不扶我起來,那該是多麼的寒心啊!再說了,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會冤枉人的,一個人不能代表所有人。」
媽媽聽了我的話,贊許地點了點頭。
節目中講的一些真實的故事,讓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
有一位年輕人因為扶老人不周,導致了老人的死亡,他心裡十分內疚,曾經四次登門,要求賠償老人家人,均被拒絕。老人的家人拒絕的理由是,在金錢和良知的面前,我們選擇良知。
有一位小姑娘和一位阿姨幫忙吧老人扶了起來,並送往醫院,旁邊有些人還勸阻他:「你現在扶了,到時候老人賴上你該怎麼辦?」可是小姑娘不聽,把老爺爺送往醫院以後,又通知了家人。正因為小姑娘的及時救助,才把老爺爺從生死線的邊緣拉了回來。老爺爺一家多次登門拜訪要感謝小姑娘,可小姑娘卻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只希望有一天,你們要是看到了這種情形,也能夠把人扶起來。」
另一個故事讓人很是心酸,一位老爺爺,自己走路摔倒,旁邊圍了一圈的路人,可是,竟沒有一個人去扶。最後,終因血液堵塞鼻孔,影響呼吸,導致老人窒息死亡。
老人倒地該不該扶,要讓我說,肯定是一個字——扶。因為老人畢竟年齡大了,手腳也不靈活,萬一倒在地上,要是沒有人幫忙扶起,將會導致老人會有生命危險。
助人為樂原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倒地扶不扶,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可是,就在金錢的驅使下,就在和平安寧的今天,卻成了困擾人們的一個大問題。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伸以援手,播撒愛心。其實,老人倒地該不該扶,其實不是問題,只要每個人都有一顆正直的心,所有的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了。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期待著,有一天,老人倒地扶不扶,變成永遠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