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材料作文 羅素為什麼落伍了
穆爾一般翻譯為摩爾,就是G.E.摩爾
大概意思是指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是好的(維特根斯坦代表的),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努力去尋找、提出問題。
如果滿足於自己而發現不了問題,那就會被時代所淘汰(羅素、摩爾代表的)。
不過,這個材料取得不好,
1.出題人斷章取義的拿了幾個片段組合起來,顯得很生硬。
2.而且哲學家的對話本就不是一般意義的對話,里邊都有寓意,一般人很難理解。
3.西方的東西翻譯過來就不對了,哲學尤其如此。
『貳』 作文素材,不同角度看問題
《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魯迅
轎夫的快樂
(不要用自己的角度衡量他人)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思想家羅素,在1924年來到中國的四川。那個時候的中國,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當時正值夏天,天氣非常悶熱。羅素和陪同他的幾個人坐著那種兩人抬的竹轎子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險峻,幾位轎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羅素沒有了心情觀景,而是思考起幾位轎夫的心情來。
他想,轎夫們一定痛恨他們幾位坐轎的人,這么熱的天,還要他們抬著上山。甚至他們或許正在思考,為什麼自己是抬轎的人而不是坐轎的人?
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台,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夫的表情。他看到轎夫們坐成一行,拿出煙斗,又說又笑,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興趣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的笑話,很好奇地問羅素一些外國的事情,在交談中不時發出高興的笑聲。
羅素在他的《中國人的性格》一文中講到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結論: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霍金的命運
(樂觀的角度)
想起霍金,眼前就浮現出這位傑出科學大師那永遠深邃的目光和寧靜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僅僅因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為他還是一位人生的鬥士。
有一次,在學術報告結束之際,一位年輕的女記者捷足躍上講壇,面對這位已在輪椅里生活了三十餘年的科學巨匠,深深景仰之餘,又不無悲憫地問:「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這個問題顯然有些突兀和尖銳,報告廳內頓時鴉雀無聲,一片肅謐。
霍金的臉龐卻依然充滿恬靜的微笑,他用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於是,隨著合成器發出的標准倫敦音,寬大的投影屏上緩慢然而醒目地顯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心靈的震顫之後,掌聲雷動。人們紛紛湧向台前,簇擁著這位非凡的科學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叄』 幸福感的作文素材
幸福是人在創造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中,由於感受和理解到個人、集體乃至人類的目標,理想和正義公益之事業的實現而得到人格上的滿足。
幸福,是人類追求的基本價值,而隨著各地建設「幸福地區」、「幸福城市」、「幸福社區」等規劃的提出,「幸福」也成了政府的施政導向。
幸福畢竟是個人的主觀體驗,所以,對幸福的評價是非常困難的。國內外已經有眾多的幸福評價指標體系,如國外有法國的「快樂指數」、英國的「國民福祉指標體系」等,國內也出現了如「幸福江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等評價體系。但目前並沒有公認的幸福評價體系。
許多關於幸福的研究表明,在影響個人幸福的最重要變數中,前三項分別是就業、婚姻和教育。政府對個人的婚姻狀況影響可能有限,但與就業和教育卻直接相關。其他影響個人幸福感的因素如安全、環境、醫療、文化生活等,也與政府治理關系密切。
幸福首先是一種個人的主觀體驗,歸根結底公民自己才是幸福生活的主體。前些年一首流行歌曲說,「幸福不是毛毛雨,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它道出一個朴實的真理,即爭取幸福首先是公民自己的責任,要靠自己努力奮斗。
幸福是個人由於理想的實現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種內心滿足。幸福不僅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個人幸福依賴集體幸福,集體幸福高於個人幸福;幸福不僅在於享受,而主要在於勞動和創造。
幸福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幫值得信賴的朋友;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和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
幸福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事業做成了,願望實現了,你愛的人與你結婚了,你應該是幸福的了。
要幸福,就要追求,就要奮斗。
經典論據:
每一個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體人所實現的最大幸福之中。
——左拉
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
——穆尼爾·納素夫
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
——歐文
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魯迅
人在履行職責中得到幸福。就象一個人馱著東西,可心頭很舒暢。人要是沒有它,不盡什麼職責,就等於駕駛空車一樣,也就是說,白白浪費。
——羅佐夫
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的人造福。啊,多麼幸福的時刻啊!當我能接近這地步時,我該多麼幸福啊!
——貝多芬
創造,或者醞釀未來的創造。這是一種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於這種必要性得到滿足的時候。
——羅曼·羅蘭
人生至高無上的幸福,莫過於確信自己被人所愛。
——(法)雨果
幸福本身就是長期的忍耐。
——(法)加繆
任何幸福都不會十分純粹,多少總會摻雜著一些悲哀。
——(西)塞萬提斯
內心的平靜與安寧!只要有了這個,也就達到幸福的境界了。
——瓊瑤
幸福在於愛,在於自我遺忘。
——周國平
痛苦是一個健全人的痛苦——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幸福!為什麼呢?因為你痛苦,就說明你對生活還抱有希望。
——路遙
經典事例:
1.據《人民日報》報道在近期召開的地方兩會上,「讓人民幸福」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二五」規劃中的高頻詞。北京提出「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廣東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建設幸福廣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慶宣示要成為「居民幸福感最強的地區之一」。
2.廣州市長萬慶良在2011年市「兩會」提出建設低碳廣州、幸福廣州、智慧廣州的城市建設目標。幸福廣州應該是什麼樣?萬慶良當天下午說出心目中的答案:五味俱全。生活要有甘甜味:市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舒心、玩得開心;環境有清新味:天藍、水清、路暢、房美;事業有成就味:投資創業機會多、條件好;社會有人情味:利益公平,社會關系和諧融洽;城市文化有品位:城市文化產品豐富、文化軟實力強大。
3.「幸福」成地方「十二五」規劃高頻詞
廣東省人大代表、省委書記汪洋用了三副春聯說出他對建設幸福廣東的理解和期望。「第一副是『加快轉型升級政府是關鍵,建設幸福廣東匹夫也有責』,橫批是『共建共享』!第二副是『人人是創造幸福的主體,個個是享受幸福的對象』,橫批是『共建共享』!第三副是『我為別人的幸福努力工作,別人為我的幸福創造條件』,橫批還是『共建共享』!」。
這三副說「幸福」的春聯,雖然朴實直白,卻有著極其豐富而深刻的內涵,道出了共產黨人的「大幸福觀」——那就是,把切實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需要作為出發點,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這是我們黨的最高利益,也是一個領導幹部的最高價值追求。
.有個小村莊里有位中年郵差,他從剛滿二十歲起便開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復一日將憂歡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這樣二十年一晃而過,人事物幾番變遷,唯獨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從過去到現在,始終沒有一枝半葉,觸目所及,唯有飛揚的塵土罷了。「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有一天當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備回去時,剛好經過了一家花店。「對了,就是這個!」
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子,並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子撒在往來的路上。
就這樣,經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散播著野花種子。
沒多久,那條已經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種子和花香對村莊里的人來說,比郵差一輩子送達的任何一封郵件,更令他們開心。
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的郵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郵差了。
——人生如白駒過隙,時光飛逝,何妨留下善行,提供後人乘涼?
2.有一名年輕人想要得知「幸福」的秘訣,於是不惜跨越千山萬水,橫跨大沙漠,終於來到智慧老人居住的美麗城堡。
年輕人見到老人,即刻道明來意。老人便叫年輕人拿起一個湯勺,盛兩滴油,然後到城堡各處走動。他囑咐年輕人絕不能漏掉一滴油,年輕人回來後,老人一看,果然一滴油都沒有滴掉。但是,他問年輕人都看到了些什麼?年輕人卻什麼印象都沒有。
老人叫他再走一遍,這次留意城堡內的一草一木。年輕人回來後,對四處所見匯報得很詳細,可匙中的油卻一滴不剩。智慧老人這時對他說:「真正的幸福在於你可以看遍全世界,但卻永遠不能忘記你手上的兩滴油。」
這是個深具人生哲理的故事。「兩滴油」價值雖小,卻是掌握在我們手中的東西:家庭,朋友,親情,國家,精神追求等等。
3.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思想家羅素,在上世紀20年代初來到中國的四川。
當時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氣非常悶熱。羅素和陪同他的幾個人坐著那種兩人抬的竹轎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險峻,幾位轎夫累得大汗淋漓。作為一個思想家和文學家的羅素,此情此景,沒有了心情觀賞峨眉山的景觀,而是思考起幾位轎夫的心情來。他想,轎夫們一定痛恨他們幾位坐轎的人,這樣熱的天氣,還要他們抬著上山,甚至他們或許正在思考,為什麼自己是抬轎的人而不是坐轎的人?
羅素正思考著的時候,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台,陪同的人讓轎夫停下來休息。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夫的表情,很想去寬慰一下辛苦的轎夫們。
但是,他看到轎夫們坐在一起,拿出煙斗,有說有笑,講著很開心的事情,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也絲毫沒有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悲苦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趣味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的笑話,還給這位大哲學家出了一道智力題:「你能用11畫,寫出兩個中國人的名字嗎?」羅素承認不能。轎夫笑呵呵地說出答案:「王一、王二。」他們在交談中不時發出高興的笑聲。羅素陡然心生一絲慚愧和自責,我憑什麼去寬慰他們?我憑什麼認為他們不幸福?
後來,羅素在他的著作中講到了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了一個著名的人生觀點: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語言素材:
幸福是苦盡甘來的果實:
要幸福,就要追求,就要奮斗。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地奮斗不斷地追求不斷地進取。當你缺少了這一精神品質,你生命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如果生命的意義都不存在了那有什麼幸福可言。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身居帝王之尊仍不停地奮斗,於是才有了「貞觀之治」時普天下臣民的幸福;魯迅奮斗一生,彌留之際仍握筆不輟,於是才有了文學作品和精神思想流傳不朽的幸福;貝多芬身殘志堅,為藝術奮斗終生,於是才有了《命運交響曲》在世界各地長響不止的幸福;居里夫人孜孜不倦奮斗於科學第一線,對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於是才有了「跨越百年的美麗」的恆久幸福。
幸福不是滿足,不是放鬆,不是停滯,而是追求,是奮斗,是生命價值的完美展現。現實的安逸固然可以帶來短暫的快樂,但那絕不是真正的幸福。因為短暫快樂的背後是空虛,快樂的前面是痛苦;偶爾的成功固然可以帶來短暫的快樂,但那也不是真正的幸福,因為那種成功意味著終止,終止的生命便失去了活力。一個人如果僅僅存有靈魂的軀殼當然不會有永久的幸福。
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幸福就像多米諾骨牌,一份渲染另一份,一人渲染另一人,一天渲染另一天。
幸福在哪裡?正是「夢里尋她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幸福是一種微笑。微笑是最溫馨的語言,最鮮艷的花朵,最亮麗的風景。微笑天天掛臉上,幸福花兒朵朵開,笑口常開,你也幸福,我也幸福。
「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倒下來。」
幸福,是朝陽噴薄而出,霞光萬丈的豪邁;是五彩晚霞的飄逸,那飄在天邊的紅絲帶。
幸福,是我們喜歡的陽光雨,道是無情也有情:是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過後是彩虹。
幸福是兒時舔著兩毛錢買來的棒棒糖,是少年時孫悟空在我的腦海里大鬧天宮,是現在時的我閱讀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那一刻。
無論在何時,無論在何地,請對自己說一聲:我很幸福!就像畢淑敏所說的:常常提醒自己注意眼前的幸福,就像在寒冬的日子裡常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
幸福是奮斗的過程,有時真的不是結果。勞動最光榮,創造最幸福。
我還有很多,如果你需要!請追問!
希望我的答案你能滿意!HH
『肆』 關於換角度思考的作文素材
經典素材
轎夫的快樂
(不要用自己的角度衡量他人)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思想家專羅素,在1924年來到中國的四川。屬那個時候的中國,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當時正值夏天,天氣非常悶熱。羅素和陪同他的幾個人坐著那種兩人抬的竹轎子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險峻,幾位轎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羅素沒有了心情觀景,而是思考起幾位轎夫的心情來。
他想,轎夫們一定痛恨他們幾位坐轎的人,這么熱的天,還要他們抬著上山。甚至他們或許正在思考,為什麼自己是抬轎的人而不是坐轎的人?
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台,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夫的表情。他看到轎夫們坐成一行,拿出煙斗,又說又笑,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興趣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的笑話,很好奇地問羅素一些外國的事情,在交談中不時發出高興的笑聲。
羅素在他的《中國人的性格》一文中講到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結論: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伍』 材料作文 羅素為什麼落伍了
維特根斯坦 是劍橋大抄學著名哲學家穆爾的學生。有一天,著名哲學家羅素問穆爾:「你最好的學生是誰?」穆爾毫不猶豫地說:「維特根斯坦 。」「為什麼?」「因為在所有的學生中,只有他一個人再聽課時總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後來,維特根斯坦 的名氣超過了羅素。有人問:「羅素為什麼會落伍?」維特根斯坦 說:「因為他根本沒有問題了。」
要求選准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陸』 (1/3)材料作文: 有人常說:「常在河邊說,哪有不濕鞋。」 羅素常說:「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為接...
不論將來自己達到一個什麼樣的輝煌的頂點,決不能把自己的才能當成商品。 作者:張潔
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聰明睿智的卻是言辭簡短的。 作者:培根
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載言書》 為人應正直 作者:李翱
人而無德,生而何益。 作者:法國諺語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 作者:普盧塔克
道德應當成為科學的指路明燈。 作者:布夫勒
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 作者:王安石
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明·洪自誠《菜根譚》 暗昧:不光明。厲鬼:凶惡的魔鬼。情操不同,對客觀環境事物的體驗迥異。 作者:洪自誠
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作者:毛澤東
至誠無息。《禮記·中庸》 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 作者:《禮記·中庸》
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證明。 作者:約翰生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時刻注意光明正大。 作者:金纓
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誰要是沒有強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於事業中 作者:凱洛夫
真理的發見,或道德責任的完成,都引起我們的歡欣,使我們整個生命震顫…… 作者:克羅齊
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 作者:毛澤東
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 作者:唐·神秀
人類的食糧大半是謊言,真理只有極少的一點。人的精神非常軟弱,擔當不起純粹的真理;必須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詩人、藝術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層謊言。 作者:佚名
明人不做暗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84回 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見不得人的壞事。 作者:吳承恩
人能克己身無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二折 人能剋制自己就沒有災禍,做事不昧著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作者:馬致遠
愛國主義也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於高尚,使人愈來愈能了解並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於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並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 作者:凱洛夫
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 作者:歐文
一生肝膽向人盡。唐·顧況《行路難》 為人處世,應當肝膽相照。 作者:顧況
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誹謗。 作者:薩迪
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須少結實成。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外表光鮮好看,也不如有實際內容的好。 作者:《增廣昔時賢文》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作者:黃石公
生活是欺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作者:馮雪峰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作者:盧梭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為先。宋·王安石《洪範傳》 宜:應該,應當。 作者:王安石
忠誠是人生的本色。 作者:《明儒學案》
誠者,聖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頤《通書》真誠,是傑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行(háng):職業,事務。 作者:周敦頤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作者:詩經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作者:孔丘
人應該裝飾的是心靈,不是肉體。 作者:高爾基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是每天都在更換主人的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作者:德謨克利特
善良既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於偉大的人。 作者:雨果
人的美並不在於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於他的本身,在於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心靈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 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
真正積極的人,只能是會愛別人的人,高尚的人。 作者:車爾尼雪夫斯基
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 作者:蘇格拉底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於人類。 作者:別林斯基
欲為天下第一等人,當做天下第一等事。明·胡居仁《居業錄》要成為傑出的人物,就應當干出傑出的事業。 作者:胡居仁
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作者:狄德羅
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作者:貝多芬
好的習慣比法律還正確。 作者:歐里庇得斯
忍耐和時間,往往比力量和憤怒更有效。 作者:拉封丹
憐此皎然質,無人自芳馨。唐·白居易《詠牡丹》 憐:憐愛。皎然:潔白。 作者:白居易
鏡子明則塵埃不染,智明則邪惡不生。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惡行為的萌發。 作者:史襄哉
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 作者:何塞·馬蒂
點燃了的火炬不是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們的美德應該超過自己照亮別人,否則等於沒用。 作者:莎士比亞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於接受道德的熏陶。誰要是沒有受到過善良的教育,沒有感受過與人為善的那種歡樂,誰就不感覺到自己是真實而美好的事物的堅強勇敢的衛士,他就不可能成為集體的志同道合者。 作者:蘇霍姆林斯基
品德,應該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 作者:孟德斯鳩
從惡德中逃避是美德的開始。 作者:賀瑞斯
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望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作者:但丁
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 作者:蘇霍姆林斯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和:和順。 同:隨聲附和。君子和順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順。 作者:《論語·子路》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唐·孟郊《游終南山》山中的隱士,自身純正,雖然艱險,心中也感到坦然。 作者:孟郊
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 作者:狄德羅
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於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非關道德合,只為錢相知。 作者:諺語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 作者:程頤
守正直而佩仁義。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義之德。 作者:朱熹
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 作者:章炳麟
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些喝酒上了癮的,是因為做了錯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責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過著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葯物;強盜或小偷,賭徒與妓女沒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 作者:托爾斯泰
我情願變成一枝兩頭點燃的蠟燭,照耀人們前進! 作者:盧森堡
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作者:《禮記·中庸》
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的垂青。青雲得意的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諛奉迎的辦法換取有力者的提拔,我早該得志了。但這不是我的道路。 作者:雨果
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 作者:愛因斯坦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作者:朱熹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潔凈的。 作者:契訶夫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作者:禮記
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 作者:林肯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作者:岡察爾
吾人最大之知識,系反躬自省。 作者:中國諺語
我寧願要那種雖然看不見但表現出內在品質的美。 作者:泰戈爾
體力勞動對於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驚人的豐富的思想世界。這個世界激發著兒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審美的情感,如果沒有這些情感,那末認識世界(包括學習)就是不可能的。 作者:(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給教育的建議》
精誠所加,金石為虧。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作者:王充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修身》 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 作者:《荀子·修身》
最愛發牢騷的人就是沒有能力反抗,不會或不願工作的人。 作者:高爾基
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作者:恩格斯
欲影正者端其表。 作者:桓寬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嶺表經年:在嶺南過了一年。嶺表,五嶺以南,今廣東、廣西地區。孤光自照:謂自己心地光明磊落。孤光,指月亮。肝膽比冰雪:謂自己玉潔冰清。 作者:張孝祥
道德方面的偉大,就在於對朋友始終不渝的愛,對敵人不可磨滅的恨。 作者:萊辛
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卻不須由外表表現出來而仍感滿足的人。 作者:帕拉圖
美德大多存在於良好的習慣之中。 作者:佩利
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於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只有在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作者:(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 作者:無稹
道德能幫助人類社會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類社會擺脫勞動剝削制。 作者:列寧
心正何愁著鬼迷。明·周螺冠《錦箋記》第二十齣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 作者:周螺冠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愛 作者:雪萊
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兩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 作者:雪萊
修養的花兒在寂靜中開過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裡結實。 作者:冰心
由智慧養成的習慣成為第二天性。 作者:培根
富貴不傲物,貧賤不易行。 作者:晏子
功莫大於去惡而好善,罪莫於去善而為惡。 作者:賈誼
好諛是人生大病。清·申居鄖《西岩贅語》喜歡奉承是人的一大弊病。 作者:申居鄖
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會交場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 作者:蘇格拉底
享有特權而無力量的人是廢物。受過教育而無影響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有些人在知識道德宗教信仰方面受過教養,但沒有成為社會上行善的積極力量,這些人就對不起為培育和供養他們而花費的代價。如果他們也算是基督徒,他們就犯了因偽裝而受尊敬的罪。他們本應成為世上的鹽,而鹽的首要責任應當有鹽味。 作者:亨利·范·戴克
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為;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說山訓》 蘭:香草名。幽谷:僻靜的山谷。莫服、莫乘:沒有人佩帶、乘坐。行義:施行仁義。不為莫知而止休:不因沒有人知道而停止。比喻君子行仁義之事不求名不避寵。 作者:《淮南子·說山訓》
因為有這種種假文學,所以我近來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徑。這樣把道德與文章混為一談,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個分別.創作的文學之高下為標准,但是理論的文學,卻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顧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鋮之為人,但是仍可以喜歡他的《燕子箋》。這等於說比如我的廚子與人通姦,而他做的點心仍然可能很好吃。 作者:林語堂
好的習慣愈多,則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誘的力量也愈強。 作者:詹姆斯
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的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作者:孟德斯鳩
心正不怕影兒斜。清·文康《兒女英雄傳》 正:純正,端正。思想純正行為也就正派。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抑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難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作者:培根
要人知重勤學,怕人知事莫做。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3卷 知重:敬重。 作者:馮夢龍
所謂惡人,無論有過多麼善良的過去,也已滑向墮落的道路而消逝其善良性;所謂善人,即使有過道德上不堪提及的過去,但他還是向著善良前進的人。 作者:杜威
沒有情感, 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 只能培養出偽君子。 作者:蘇霍姆林斯基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宋·蘇軾《私試策問》 身:自己。人:別人。 作者:蘇軾
心不負人,面無慚色。宋·普濟《五燈會元》第4卷 負:違背。慚:慚愧。不做對不起別人的事,就不會有慚愧之感。 作者:普濟
修養的本質如同人的性格,最終還是歸結到道德情操這個問題上。 作者:愛默生
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做什麼。 作者:孟德斯鳩
聖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宋·朱熹《朱子語類·易九》 底:同「的」。 作者:朱熹
日間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 行為正直,心無愧懼。 作者:凌濛初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測之人情。明·洪自誠《菜根譚》眼光要長遠,心胸要寬闊。 作者:洪自誠
養氣要使完,處身要使端。 作者:陸游
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標准,向社會大眾負責及不施壓力威脅的態度——這些事讓你終有所獲。 作者:李奧貝納
一個人的後半輩子均由習慣組成,而他的習慣卻是在前半輩子養成的。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才能可以在獨處中培養,品格最好還是在世界上的洶涌波濤中形成。 作者:歌德
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作者:魯迅
心如水之源,源清則流清,心正則事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用源頭和流水的關系,比喻要有正直的思想才能做正直的事。 作者:薛瑄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明·王守仁《傳習錄》上 比喻修養品德必須培養好心性。 作者:王守仁
心眼不多,可是品格端正的人,倒經常能看穿最狡猾的騙子的詭計。 作者:歌德
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事實上,習慣有些像天性,因為「經常」和「總是」之間的差別是不大的,天性屬於「總是」的范疇,而習慣則屬於「經常」的范疇。 作者:亞里士多德
不守時間就是沒有道德。 作者:蒙森
啊,有修養的人多快樂!甚至別人覺得是犧牲的事,他也會感到滿意、快樂;他的心隨時都在歡躍,他有說不盡的歡樂! 作者:車爾尼雪夫斯基
自己的思想愈卑劣,就愈要挑剔別人的錯。 作者:克雷洛夫
有兩種基督教道德,一種是私德,一種是公德。這兩種道德如此不同,如此不相干,以致彼此之間像大天使和政客一樣毫無關系。一年中美國公民有三百六十三天恪守基督教公德,使國家的完美性質保持純潔無瑕;然後,在餘下的兩天,他把基督教私德留在家裡……竭盡全力去破壞和毀滅他整整一年的忠實而正當的工作。 作者:馬克吐溫
『柒』 材料作文羅素為什麼落伍了
穆爾般翻譯摩爾G.E.摩爾
概意思指善於發現問題提問題(維特根斯坦代表)我內要努力尋找、提問題
滿足於自容發現問題代所淘汰(羅素、摩爾代表)
材料取
1.題斷章取義拿幾片段組合起顯硬
2.且哲家本般意義邊都寓意般難理解
3.西東西翻譯哲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