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鄉韻自然作文200字數
秋天跟著夏天的腳步慢慢地到來,讓我們走進秋天吧!秋天,天氣漸漸變涼,人們內穿的衣服越來越多。天空湛藍深容遠,一朵朵白雲像棉花糖一樣。秋天大雁都往南方飛去了,它們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排成「一」字形,好像在說:「我們要飛去南方了。」路上梧桐樹的落葉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地落了下來。公園里菊花開了,菊花有好多種顏色,紅的像小燈籠、白的像雪花、還有的粉的像小姑娘的笑臉……果園里蘋果紅的似火,梨子黃的賽金,還有石榴像小孩子笑的咧開了嘴,田野里高粱笑紅了臉,玉米笑的連金黃色的牙齒也露了出來。
啊!多麼美麗的秋天啊,我喜歡秋天。
⑵ 求家鄉變化得作文題目,有詩意的最好
我未來的美麗家鄉——龍泉
「家鄉龍泉,面積約有600平方公里。歷史悠久:文物證明,新石器時代,龍泉土地上就有人類活動,唐乾元二年(759),建立龍泉縣;物產豐富:香菇茶葉遠銷海外,青瓷寶劍名揚天下;自然景觀優美:江浙第一高峰鳳陽山空氣清新,藍天白雲……」
我獨自一個人坐在書桌旁冥思苦想著我的作文,恍惚之間,眼皮越來越沉……
「可千萬別睡著了,還是先出去走走吧!」我心裡想著便走到了樓下。這時我被徹底驚呆了——就在我在家寫作文的一瞬間,一切都變了。
小區綠化帶中的雜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錯落有致、美麗稀奇的花木。小店不見了,竟然開了一家小超市。我走了進去,許多人都在購物,卻沒有人大聲說話。更奇怪的是,這里居然沒有售貨員和收銀員,我在一邊偷偷觀察了一會兒,每一位顧客都非常自覺地排隊付款結賬。於是,我來到飲料櫃台前隨手拿起一瓶礦泉水,一看,居然是「鳳陽山」牌的。習慣地想看看生產日期,這時我是真的傻了眼了——20520515!趕緊拿起邊上的一瓶綠茶一看,啊,也是:20520516!
我明白了:我穿越了——現在?2052年!
沖出小超市,我一路小跑來到街上。街上一溜兒整齊的垃圾桶都不見了,換成了幾個垃圾分類自動處理器。車水馬龍,卻聽不到往日喧囂聲音,看不到往日飛揚的灰塵,汽車尾部的尾部也不見廢氣排出,而且來來往往井然有序。心想:我的神啊,這都是些什麼車呀?更奇怪的是靠街道兩邊的車道卻沒車開過,走到候車處一看,牌上寫得分明——免費校車專用通道。
「是啊,該去上學了。」我想。
只見前方徐徐駛來一輛亮黃色的公交車,我揮揮手,車在我身邊緩緩停下,我上了車。一位阿姨笑盈盈地問: 「小朋友,你是哪個學校的?」
「我……我是——水……水南小學的。」我不知道學校是不是還用這名兒,說話有點結結巴巴。
「哦,水南小學啊,現在去正好趕上上課。」阿姨甜甜地對我說。
專用通道就是快,不一會兒就聽見阿姨甜甜的聲音說:「同學們,水南小學下車點到了,請各位同學做好准備。」說話間,校車緩緩停在一條兩邊種滿各色鮮花的水南小學學生專用通道邊上。
恍惚間,我來到了學校門口。
忽然,傳來了一陣悅耳的鈴聲。「上課了!」我一聲驚呼。連忙趕往自己的教室,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鈴聲不停地響,我不停地找自己的教室……突然,我腳下一軟——發現自己趴在書桌上,桌子上手機響個不停。
我醒了。原來,剛才的一切只是南柯一夢。可是,我相信這美好的一切一定會到來,一定的!
⑶ 作文「記住鄉愁,留住鄉韻」1000字
記住鄉愁,自就是記住春天
記住鄉愁,就是記住社稷。
記住鄉愁,就是記住祖宗。
記住鄉愁,就是記住恩情。
記住鄉愁,就是記住根本。
記住鄉愁,就是記住春天。
這是我做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文字統籌時腦海中一遍遍閃過的句子。由中宣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中央電視台組織拍攝的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於2015年1月1日正式開播。
塵封了百年的傳統文化實體,以百集紀錄片的形式重回歲月和大地。這些節目,既是一出出生命大題,又是一份份絕好的答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100個「考場」里,一次次展開,一次次收起,仁心寫,義舉答,子子孫孫答不夠,一答就是百千年。
⑷ 最美的鄉韻作文500字
我的家鄉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那裡空氣十分清新,既沒有汽車尾氣的臭味,也沒有路邊小攤零食的「香味」。
春天,清新典雅的風信子綻放開紫色的笑臉。一朵朵小花緊摟在一起,形成一個橢圓狀,紫瑩瑩的。彷彿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西邊的山茶花也毫不遜
色,大片細嫩的花瓣,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就連花骨朵也那麼小巧可愛。微風吹拂,山茶花搖曳在山間,就像勤勞的花農伯伯在花園里不停穿梭忙碌的身影。
夏天,香甜的茉莉花開了,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清新甜潤的香氣,走進一看,茉莉花潔白如玉的花瓣一片又一片,嬌滴滴的。家鄉里的林爺爺說,茉莉花幽
遠沉靜,茉莉花茶最是宜香凝人,入口消解夏暑煩悶,很受人喜歡。丁香花晶瑩剔透,淡紫色花瓣顯得那麼清新脫俗,那麼嬌艷欲滴,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夏天最引
人注目的要數蒲公英了,它再次撐起她那綿綿的「降落傘」在整個村裡四處遨遊,慢慢的落在了地上,再過幾個今天,蒲公英就會越來越多,開滿整個村落。
秋天,「高高在上」的綠蘿也開花了。三角形淡黃的葉子,也顯得活潑可愛。可別看綠蘿沒幾天就枯萎了,可是它用自身給綠葉當了良好的肥料,這不是
我們人類應有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嗎?更讓人耳目一新的要數聖誕花了,葉子和花瓣很相似,形狀和輪廓都一樣,只有顏色不一樣,花瓣是像焰火一樣的紅色,葉子像
翡翠一樣墨綠色的,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得那麼虎虎有生氣。
冬天,最常見的要數梅花了,粉色高貴的花瓣,在加上深棕色修長典雅的樹枝,有一些復古,真是讓人心曠神怡。梅花也有靈魂呢!冬天,大多數花朵都拜倒在寒風中,只有梅花長盛不衰,依然傲然的站著,這正是我們人類缺少的堅韌。
五顏六色美麗的花朵,再加上山間綠樹成陰,小溪嘩嘩作響,美麗的彩蝶在園中來來去去的身影,讓這副奇妙的畫卷有了點睛之筆,真是美不勝收。我的家鄉是如此的美麗,家鄉里的「漫幽仙境」更讓我難以忘懷。
⑸ 以鄉俗鄉韻為話題寫作文構思
官在教室中發表了自己的感想。他說自己第一次帶學生軍訓,還說我們與他永內遠都不會再見面了容,聽了此番話,我很傷感,畢竟分別就在眼前了。於是班長把全班所有同學的簽名合集遞給教官,他也很感動,說會永遠保留,並想我們敬禮表示感謝。我們再次將掌聲送給他!相信我們也會永遠記住教官的。真的很難過與他的離別……
俗話說的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為了自己美好前途,吃這么一點苦又算得了什麼呢?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要拿自己的行動來證實自己,證實自己不平凡,絕對不會輸給任何人。我不僅完成好了這幾天的軍訓生活,甚至連這幾年的學習,我也一定要完成好,要拿出好成績回報父母,報答老師,絕不辜負任何人對我的期望。
這次軍訓不但拉進了我和同學們的關系,更是一個激發我潛能的平台。逆風的地方更適合飛翔。
同學們疲憊的笑臉,教官嚴肅的表情……
回想起來……哦原來一切都這么美好……
友誼長存!友誼萬歲!
⑹ 看這張圖片寫風景作文【160字】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來。觀「孝」這個字,老在上,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給人類定下了一個規矩,這就是孝的內涵,連孝的英文也是filial piety 也是孝順 虔誠的意思,這更體現了不僅僅是國人,就是全世界都懂孝的內涵。
中央一套有一個電視節目「最美孝心少年」,有一個故事,主人公叫黃鳳,本來是幸福美滿的家庭,結果爸爸打工時從樓上摔下來,脊柱摔斷了,從此下身癱瘓,黃鳳帶著家裡僅有的27元錢,推著板材去500公里以外的上海,結果不能醫治,從此這個年僅6歲天真可愛活潑的小女孩稚氣ide肩上扛上了巨大的擔子,但她並未放棄,而是堅持了10年,從此年復一年的重復著一樣的動作,每晚起來翻身,中午早早給爸爸煮飯……還有許許多多感動人心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
想想看,們我們身邊是不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永遠報答不僅,但,如何孝敬?——買房子,汽車?不,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通過樹立新時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弘揚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⑺ 鄉情鄉韻為主題的作文
鄉韻,鄉情
一陣風,帶來了一片綠葉,帶來了一個春天,也帶來我濃濃的思憶。時光流逝,恍恍惚惚中我在成長,望著我的故鄉——鷺島廈門,望著天空中似曾相識的那一片雲彩,輕輕地喚起了 我深埋在心中已久的鄉情……
微風拂面,掠走了心中絲絲憂傷,快樂如暖流般澆灌了我的心田。我在街上悠閑地散步,心中是說不盡的愉快與愜意。忽聞一陣熟悉的音樂從遙遠的地方隱隱約約地傳來,我尋聲走去,終於在那鷺島的標識——鼓浪嶼的對面找到了它。原來是我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海關大鍾在整點所響起那的那優美旋律——「鼓浪嶼之波」。聽著這首令人陶醉的歌曲,看著鼓浪嶼波濤的此起彼伏,在音樂與場景的巧妙融合下,我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回望一下下擺動的大鍾分針,時間將我拉回到那個悠久古樸的過去,那段令廈門老一輩們刻骨銘心的歷史記憶……
在改革開放之前,美麗的廈門是貧窮拮據的,它像一個深閨的少女躲在家中,小心翼翼地從門縫中窺探外面的世界——看著隔海相望的寶島台灣,這個開朗的少女早早地除去了「閉關鎖國」的家訓,投入到世界大家庭的懷抱,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她不明白是什麼讓這個曾經與她朝夕共處的姐妹有了這么大的變化。她只知道自己世世代代被冠以的「海島漁村」的美名,只知道自己曾經被擄略為租借地的鼓浪嶼,只知道自己突然間被賦予「海防前線」的使命。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波瀾不驚的,窄小擁擠的街道、低矮破舊的老房子、少得可憐的交通工具、臭氣熏天的笎簹湖、零星分布的企業單位、停水停電的生活困境…… 她沒有埋怨,只是辛勤地經營著這一切,一路走來看似平淡無奇,卻辛苦艱辛。
直到有一天,改革開放的春雷劃破這寧靜的長空,驚醒了世世代代勤勞的廈門人民。他們開始願意推開塵封已久的「門」,嘗試著發揮自己「門」的作用。
拂去「門」上飄然而下的「塵土」,廈門開始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遍布全市的交通網路體系將廈門連成了一個整體,新興的工業集中區為廈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港口海岸的建設加強了廈門對外的聯系……縱看廈門的城市景觀——高樓林立,商賈繁榮。如今的廈門已無需再艷羨台灣當年的經濟,因為她已深知其中的奧秘。現在的廈門已經成為台灣和祖國大陸聯系的血脈,攜手與她一路前行。
經濟的高速發展並沒有讓她忘本。正如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所說:「廈門的發展是和諧的」。她並沒有忘記當年儒雅溫和的本性。廈門人依然是溫和謙遜的,廈門小吃依然是飄香誘人的,鼓浪嶼的琴聲永遠是悠揚柔美的。只是如今,她會為了保留一棵大榕樹,讓環島路「優雅地拐了個彎」;為了留出大片綠地讓市民休閑,取消了原本打算建大樓的決定;為了給居民提供便利,把原本用於改善交通的道路同時變成了開放的公園;廈門人不用提醒,也會在公共汽車上讓座,在一米線後排隊;廈門人會手拎著廢棄物,直到找到垃圾箱為止;廈門人對待「外來人口」,就像對待鄰里街坊。如今的廈門更像一個披著日光,腳踏白雲的仙女用清脆嘹亮的嗓音歌唱著改革開放那動人的樂曲。她用純朴的閩南音在白鷺洲綠油油的草地上,在清澈的芫簹湖邊,在濤聲依舊的海邊,在雅靜清幽的古城區間,送去廈門特有的問候,傳遞著廈門特有的鄉音、風韻。
海風微微地吹著,吹來了歡樂,吹來了溫暖,吹來了希望!我遙望著遠方空中的一隻風箏,在尋覓,在思索。該像春風一樣給明天的葉子添一絲色彩,該如朝霞般給來日的夕陽增添一份記憶。在這一片充滿鄉韻的土地上,我一定會一如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揮灑血汗的廈門人一樣,用辛勤的汗水與堅強的意志灌溉廈門與祖國美好的明天!
⑻ 作文《鄉韻》怎麼寫
平靜地座在書桌旁,聆聽著動人的鄉韻,好似天籟一般令人動容。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將它順時針,逆時針地旋轉,乎而竟成了龍卷風,那小小的顆粒漸漸的便與它徹底的融合了……
——題記
我的家鄉是一座小城。
夕陽下的鄉韻
天邊的太陽貪婪地卧在雲上,俯瞰著這如此動人的大地,它試圖用它那迷人的目光去乞求眾人與它對視,但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眼神。而我,卻仍被它陶醉了。它身邊的幾朵白雲也悄然無聲地披上了一件輕盈、飄渺的綢緞,時而千奇百怪,時而楚楚可人。
走在那確乎沒有盡頭的小路上,我也貪婪的沐浴著那夕陽丟失的余輝……
行間,偶爾也低下頭去,會看見幾顆被人遺棄的碎石子,無情地撒得到處都是。但有的卻正躲在昏暗的角落裡沉酣,那樣的與世無爭。一群小學生一路歡快地跳呀!跑呀!向著那靜寂的羊腸小道,歡聲笑語,一種「曲徑通幽處」的意境油然而生。
屋前的大樹仍在風中招搖,而那夕陽早已不見了蹤影……
夜幕中的鄉韻
夜幕無情地蓋
住了白晝,並揮下了一些閃動的似乎白天被人所遺棄的碎石子。我做在窗前,不住地數著它們也隨著我的節奏,一閃一閃,恍惚間竟成了我眼中唯一的「明」……
晚風輕輕地掃過,寂靜了許久的大地頓時變地O@一片,但不久又恢復了平靜,只有那耐不住寂寂靜的蛐蛐還自失於自己那有節奏的哼哼聲中.白天的馬路現在已是燈火通明了.漫步其中,似乎就像天上的街市,是那樣的平和,是那樣的安詳!
望著黑色的大銀幕,
將它搭在胸前,
品著故里獨到的韻味,
只有沉醉,沉醉……
晨曦中的鄉韻
天很高,那黑幕也被漆上了一片淡藍,作日溜走的太陽,又一次出現在了天的一角.推開窗戶,一縷陽光躥了進來,我便不顧一切地享受著它的饋贈.鳥兒似乎也欣然的叫了起來.
沉醉的故里終於再一片晨曦中蘇醒了……
聆聽著動人的鄉韻,品著動人的鄉情,就讓我也與她徹底地融合了吧!
⑼ 跪求《過小年的隨想》作文
今天是2月10號,陰歷是臘月二十三日,民間俗稱為「過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這一天,要把灶王爺請下來,燒了。送灶神稱為"送灶"或"辭灶"。時間多選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是讓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再等他回宮降吉祥。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在晉北地區流傳著「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灶王爺的由來: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淮南子》說,黃帝、炎帝「死作灶神」,職司人間善惡。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灶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過小年祭灶神: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即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神,俗稱「灶王爺」,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所以民間最為重視灶王的來歷,認定它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每年臘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報告所住之戶的善惡言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里,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里,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謠曰:「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烀豬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帖倒酉(意即貼春聯);三十夜,守一宿。」過了臘月二十三,年兒就來到。
而晉東南地區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一是「二十三,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團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准備工作的緊張。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在北京的歌謠則是這樣唱的:「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掃塵: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據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我這兩天掃房、拆洗被子,被襯,收拾廚房,擦排油煙機、清洗餐具,給女兒做被子……累得我夠嗆!平時懶散慣啦,除了玩就是上網,丈夫說我都玩瘋啦!家裡亂糟糟的,這會可費勁啦,這真是:平時不用功,過年發了懵!
過小年,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一會我就做點韭菜、雞蛋、蝦仁的三鮮餡餃子,我家有人不吃豬肉,就做這個好了,大家都愛吃!
過小年吃灶糖: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一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人們喜歡將炒玉米或黃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我們叫作灶糖或大塊糖。我家每年都買一點,今年買兩樣:一種帶芝麻的,另一種就是一般的麥芽糖。象徵性的意思一下就行啦!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過了小年,又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襖。」
臘月二十三以後,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干凈,不留一點污穢。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商場、集市,人們正忙著購買年貨,人如潮湧,到處是一派紅紅火火、喜氣洋洋的繁忙景象。我也得趕緊上街給家人買點新衣服去,給我的年邁的老父親買點好吃的,給我的李姑(我的繼母)看看買點什麼?過年好去看望老人家們!
今天是小年,從今天開始,鞭炮開禁。窗外炮竹聲依稀不斷,雖說和三十晚上的「電閃雷鳴」無法相提並論,但也提醒著人們,豬年馬上就要到來了!
⑽ 二十年後回故鄉 作文 400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20年過去了。20年,是多麼漫長的歲月。20年後的事情多麼有趣。20年後的我是怎麼樣的呢?我思索萬千,插開想像的翅膀,飛到了20年後的世界。
20年後,我已經是30歲了,可我還是很漂亮。大大的眼睛,濃濃的眉毛,紅紅的嘴,長長的頭發。
2022年,我已是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了,在廈門延奎小學教學。站在光榮的講台上給同學們上課,這是我最開心的一件事。
這天,我習以為常的夾起教案,邁著大步朝四年五班教室走去,才剛走到教師門口,那群天真可愛的學生們便齊刷刷的站起身來,我走進去,對他們說了聲:「同學們好!」,同學們也異口同聲地說道:「老師好!」我揮揮手,示意他們坐下,他們便慢慢地坐了下來。
我讓每個同學打開電腦,和同學生們一起學習課文,電腦里的知識真是應有盡有,在電腦上,同學們領略到了課外的知識,當然,我的這群學生們都是十分積極的,他們會為一道題而辯論得面紅耳赤,會為一個答題而喋喋不休,會因為一個不和的答案而爭論不停,正因為這樣,他們的課堂總是十分活躍的,不會猶如死水一般寂靜,短短的40分鍾過去了,可學生們仍對課堂十分留戀。
第二節是自選課,這節課可讓同學們自由挑選,這群文學迷們便挑選他們最喜歡上的作文課了,於是,我便寫了一個題目——《20年後的 》讓他們自由發揮想像去寫,而我則趁著空閑時間,到學校轉了轉,20年過去了,學校也舊貌換新顏了,此時已不同於20年前。以往的教學樓早已無影無蹤,屹立在我面前的是一座28層的大樓,整個建築是由納米材料,通過激光技術建造而成。這里不僅有可供學習的各種教室,還有老師和同學休息的宿舍。
每個學生都配備有一台電腦,設備都是數一數二的,這樣,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中通過網路學習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最後我欣賞了學校的綠化,那兒花紅柳綠,小橋流水,學生們徜徉其間,彷彿置身於大自然中,愜意、舒暢極了。「這二十年來學校的變化真是太大了!」我情不自禁地大聲叫出來。
漸漸地,下課鍾敲響了,我走回教室,同學們一擁而上,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大家都寫出了他們20年後的變化,真是太美妙了。看了看他們,我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