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文寫不好怎麼辦
太多了,
談談計算教學的改革
小學數學數與計算教學的回顧與思考
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研究與探討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研究(一)
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創新技能
21世紀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改革展望
面向21世紀的小學數學課程改革與發展
不拘一格育「鳴鳳」
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改革課堂教學的著力點
談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
素質教育與小學數學教育改革
淺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議表象積累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也談學生創新意識培養
實施創新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0以內加法整理和復習
改良「有餘數除法計算」教法
給學生創新的時間和空間
和諧愉悅 主動探索——一年級《統計》教學片斷評析
小學數學教育--教師之家--教師培訓
教學策略A、B、C
面向21世紀的數學素質及其培養
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
年、月、日
培養自學能力 推進素質教育
淺談小學數學總復習的「步步反饋,逐層提高」法
入情才能入理 激情方能啟思
實施「生活數學」教育 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數學作業批改中巧用評語
提高元認知水平 培養自學能力
「圓的面積」的教案
圓柱的認識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優化數學教學方法
組織課堂討論 優化課堂教學
---------以上更新日期為2002.04.17(來自同下)
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小論文巧算圓的面積
倒推轉化巧拿硬幣
聯系生活實際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根據心理學的理論進行計演算法則教學
簡單應用題教學再探
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創造個性
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啟動學海擱淺之舟—— 轉化數學學習後進生的體會
學生「四會」能力的培養
聯系實際,強化操作,努力優化數學教學
重視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主動探究發展能力
創新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構建數學生活的美好樂園——數學「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實踐與思索
營造探究氛圍一例
實施創新教育 培養創新人格
課堂純真
《9和幾的進位加法》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
運用CAI技術,優化素質教育
合理運用學具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略談「問題解決」與小學數學教學
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提高學生思維素質
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優化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實施「開放性」教學促進學生主體參與
數學練習要有趣味性和開放性
「五、四、三自主式學法指導」教學模式初探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改進幾何初步知識教學的初步探索
多媒體課件在優化課堂教學中的功能及其策略研究
創新從習慣抓起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持續發展
小學數學創新學習的實驗與研究
小學數學課題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作文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提高的,需要很長一段過程,不用擔心,首先要相信自己,別人不欣賞你的作文,你先自己欣賞,可以平常練練筆,找老師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時間長後,自然就提高了,還有就是要多看書,多積累一些經驗,可以學著仿寫一下,寫作的最基本的內容就是仿寫,一定要有信心,沒關系的。時間長了就好了,當你學到一定時間,再拿現在的作文和原來的相比較,就會發現自己已經進步了。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回答者:蕭蕭大鵬 - 魔法學徒 一級 1-31 23:43
想把作文寫好有以下幾點:
1.多看別人的作文,從中積累好詞好句,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
2.細心觀察身邊事物,在寫作文時會有更多的內容,就不會被一些作文題難倒.
3.把自己積累到的點點滴滴,都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上.
4.在寫作時要多運用好詞好句,把文章寫得生動形象,發揮最好的效果.
只要做到這4點你的文章就可以寫的很好拉!
回答者:cocolu1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31 23:50
善於觀察
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常聽有些中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真不知道該 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學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 空泛籠統,不知所雲。針對這些情況,我常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說 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由於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 。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准 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 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 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 心》,並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 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魯 迅也曾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 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但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呢?這里我想談兩點: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動機任何學習都不能發生,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對於作文教學,教師要善於激發 學生的寫作慾望,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他們往往有 一種強烈的表現慾望。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種慾望,引導他們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教學大綱對各個年級的作文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內落實。課內作文,要 求具體,學生各方面都受到約束,往往顯得比較被動,但又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在作文教學上一直是採取 「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課內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數量的課外練筆。比如,去年我接了剛 入學的兩個高一班,除了兩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寫一篇隨筆,隔周抽查一次,並進行講 評。
寫隨筆,就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文體自由,字數自由。只管寫自己最熟悉、最 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議論,可抒情,可記敘、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嫌多;點點滴滴幾十 字,不嫌少:有話則長,無話可短,盡興而寫,隨意而止。這樣不自覺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他們寫的內容起初比較簡單,漸漸地,觀察視野不斷擴大,就從身邊的小事寫開去,寫社會、寫人生。內容 越來越豐富:班級的生活與風波,家庭的歡樂與憂愁,社會見聞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盡入筆底。 有個學生對校園常作細致觀察,從景到人,從人到事,連續寫了校園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隨筆里,我 看到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也有到了學生因創作熱情而引出的觀察興趣。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更真實,更貼近生 活。一年多來,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不少學生談了寫隨筆的體會,一致認為寫隨筆的要求促使他們去觀察,去 思考。有的說:「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尋找。」有的說:「由於寫隨筆的需要,無論在家裡、在車上 、在學校里,我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在諦聽……」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完成了我布置的每周三篇的任務,而且由 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不少人自覺多寫,並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
同時,在課內作文的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記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學》,要求大家以班裡一位同學為描寫對象,抓住其外貌特徵進行描繪、刻畫,看誰觀察得細,寫得 像。而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寫的人的特徵來寫。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藍的製作》後,我又布置一篇 作文《××菜的製作》,從而引發學生觀察的興趣。於是乎,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了,創作熱情被激發了,紛紛 寫出了切合實際的優秀作品。總之,要想使學生寫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須讓他們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
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在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怎樣去觀察。
我曾給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寶商很會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銀首飾時,常常盯住顧客的 眼睛不放,結果生意非常興隆。別人想探究其中的奧妙,他卻守口如瓶,直到臨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獨生子傳 授這一訣竅:「盯著對方的眼睛,不,准確地講,盯著對方瞳孔,瞳孔是不會撒謊的。如果一隻鑽戒的熠熠光 澤使對方瞳孔擴張,你就大膽地把原價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條項鏈沒能使對方張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換一 只……總之,盯著對方的瞳孔!」
當然,這個珠寶商傳授的生意經,不是我們要學的,但這種抓住買主的外部表情,從而推測其心理變化的 方法卻很值得我們去借鑒。
在觀察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而不只是「看」。現代文壇名將魯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觀察家。尤其是在觀察人物方面他實在是獨具慧眼而又細致入微的。他曾說過:「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 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講授他的短篇小說《祝福》時,著重分析了魯迅對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寫。初到魯家時總是「順著眼」,表現了她的溫順善良;第二次到魯家時雖還「順著眼」,但「眼角上 帶著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過巨大的刺激,極度悲傷;在淪為乞丐之後,祥林 嫂整個人完全與先前不同了:臉上「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說明這時的她已瀕於死亡,精神麻木,內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魯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過對比 ,寫出了人物的悲慘遭遇和內心世界的變化。而後,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記我 們學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這位工人雖然幾年前就退休了,但負責收發報紙的工作一直承擔下來。每天早晨 六點半准時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點又准時把報紙、雜志送到各教研組。除星期天外,從未間斷過。於 是,有的學生著重描寫了他的「那副眼鏡」;有的卻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穩的姿勢來寫;還有的刻 意在他的衣著上做文章。於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從每個學生的筆端躍出,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 。這樣,學生就慢慢學會了對周圍各種事物的「觀察」,而不只是「看」。
當然,我們在強調學生要注重觀察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運用正確的健康的思想去觀察。比如,有的學生 看到了我們社會現實中的種種腐敗現象、不正之風,便認為在作文中聯系實際就是揭露陰暗面,讓他們發牢騷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我跟學生分析,生活中確實有愚昧落後、勾心鬥角,有挫折,也有失敗,這些東西不承 認不行。但是必須注意:什麼才是我們生活的主流?從你呱呱落地到現在成為一名重點中學的高中生,是承受 的陽光雨露多,還是遭受的急風暴雨多?周圍的東西是正面的多還是反面的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風確實 今人痛恨,應該揭露、鞭撻,但決不能因此而使我們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讓丑惡的東西佔據我們的心靈,而 應該讓我們的生活處處都充滿陽光。經過我的引導,許多學生認識到,通過觀察寫出的東西一方面是真實的, 發自內心的;另一方面還應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
由於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許多學生的作文水平漸漸提高了,尤其涌現出不少表露真情實感的好的 作品。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散文《搏》,記的是他的一位鄰居,一個由高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這位青年 去年因兩分之差落榜,看著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還有那上初二的小弟弟,他不 忍心再復習了。盡管父親說要去借錢,但他還是懷著一顆歉疚而苦楚的心,還有一大摞高考復習資料,去南方 打工了。這一年裡,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燈在帳下苦讀。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他回來參加了今年的高考 ,結果省財貿學院的通知書來了。這位學生寫道:「他又走了,但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車啟動時,他又看 到了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於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麼感人的場面,又是多麼真實的 鏡頭!後來我問這位學生所寫的是不是真事。他說:「這全是我親眼見的,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個堂哥。送他 的那天,我還特地請假趕回家與他道別的,我寫的就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記下來。」
是的,我們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會使我們有所發現。不是嗎?蘋果落地,再平常不過 了,牛頓卻從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開創了科學的新紀元;壺水翻滾,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卻因此發明了蒸 汽機,導致了一場工業革命。正如契訶夫曾對一位青年作者所說的:「您看這堵牆,似乎它連一點有趣的地方 都沒有,可是你凝神地看著它,就會在那裡面有所發現,找到別人以前還沒注意到的東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寫 下來了……」這就是說,要觀察,要思考,並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留心你身邊的日常事物吧,它將使你獲得知識,使你發現生活的真諦。
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② 給孩子多留點發展空間作文素材
思路 人類應該和諧相處。和諧社會需要以人為本。和諧要以公平正義為基礎。和諧即是美。只有和諧才能促進可持續發展。和諧社會保障人的全面發展。和諧社會充滿誠信友愛。和諧社會需要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善待自然,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和諧要從身邊之事做起 名言個人之於社會等於身體的細胞,要身體健全,必須每個細胞都健全。 ——聞一多隻有勞動才能使人變得幸福,使他們的心靈變得和諧、心滿意足。 ——別林斯基和諧是眾多因素的統一,不協調因素的協調。 ——畢達哥拉斯和諧是愛與恨結合起來的庄嚴的配偶。——羅曼·羅蘭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諧之神的巨大神廟。——伏爾泰那些年輕時沒有在內心和諧中生活的人們,以後會像一隻長腿老蒼鷺一樣悲傷地站在沒有魚的湖邊。——佚名 經典素材丁紹光把美與和諧獻給世界(藝術的和諧美)丁紹光是著名的旅美畫家,他的畫以和諧為主題,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覺得從哲學、文藝發展以及人類歷史的角度看,和諧是重要的,這也是現在的世界所欠缺的。丁紹光也曾畫過反映內心沖突的畫,但那是在年輕時候,到國外後,他覺得世界缺少和諧,所以從此以和諧為主題作畫。他會選擇一些永恆性的題材,如母愛父愛、人性、人與自然的愛,這些本身不受空間、民族、時間的局限,而且還帶有中國色彩。這些都是不同人、不同民族都可以得到共鳴的,是人類共同的想法,這樣的藝術才可能永存。和諧的形體(和諧即是美)盡管由於時代、民族、社會形態的不同,人們的審美習慣、情趣、標准也有一定的差異,然而人體美的實質——比例與和諧,卻是亘古不變的。例如:頭顱是身高的1/7至1/8;肩膀最寬處為身高的1/4;大腿正面厚度等於臉寬……按這些原則結合成的人,體態勻稱和諧,散發出令人愉悅的美感。被譽為女性健美典範的《米洛的維納斯》,若按比例縮成身高160厘米的女子,其三圍比例為90:72:96厘米,構成了比例協調、線條柔和的曲線美。而《擲鐵餅者》雕像,構圖的基本要素則是「人體正方形」(即二臂側平舉等於身高),體態雄健威武,凝聚著健力、美,是男性美的完整體現。廬山風景區的美(人與自然的和諧美)2005年的「五一」 當天,廬山雨後放晴,雲蒸霧繞,變幻莫測的綺麗景色令中外遊客驚嘆。一位來自上海的老人黃明游完錦綉谷後,感慨萬分地告訴記者:「廬山太美了,不僅自然風光很美,而且旅途環境也非常好,秩序井然,美麗清潔,在這里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們在廬山各景區看到,交警在忙碌地指揮交通,秩序井然,各景區看不到煙蒂、礦泉水瓶等垃圾,整個廬山呈現出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廬山管理局黨委、管理局的同志說,廬山實施了「煤改電、油改電」工程,實現了「無煙山」目標,垃圾袋裝率和上門收集率都達100%。自然環境變美了,廬山的人文環境也在不斷提升,「誠信服務行動」、「遊客滿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萬人誠信宣誓」等活動,規范了導游、營運司機、餐飲服務人員等的行為,使文明新風深入人心。中外遊客在廬山玩得開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據統計,「五一」當天,廬山接待遊客1.38萬人,同比增長3%。美大學生烤魚受罰(要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2004年5月20日,加利福尼亞大學三年級學生馬修考克斯和凱茜盧普閑來無聊,一起到校園的池塘邊撈魚解悶兒,結果「初戰告捷」:只用鐵鉤就釣上一條45厘米長的大魚。這種魚的外號叫「富翁魚」,較為名貴。事後有人向校方報告說,他們看到考克斯和盧普將此魚烤熟吃了。6月7日,校方發言人說,校方對兩名學生的行為「感到惡心」。他說,在大學接受了三年教育的學生仍不知保護自然環境,也不懂得人要與動物和諧相處,簡直是「不可原諒的行為」。為了教訓這兩個學生,校方當即對他們實施了經濟處罰。隨後,學校董事會開會研究決定,開除兩名學生的學籍,並以「蓄意破壞自然」和「虐殺無辜動物」的罪名,把他們送上法庭。據報道,如果罪名成立,考克斯和盧普將被判處一年監禁。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和諧(和諧是一種哲學美)中國人喜歡「君子和而不同」這個樸素的至理名言,是因為其提倡和諧的主張,體現了一種哲學的美感,讓人享受到「草異色而同芳」的自然和諧的芬芳世界的美好。人,生而平等,每個人的人格是等高的。各種思維方式的共存,是社會昌明的體現。各種思維方式和光同塵,是一個社會充滿勃勃生機,是社會大有希望的徵兆。 單一的聲音組合不成動聽的音樂,單一的事物構成不了欣欣向榮的世界,就像味道單一的食物,是枯燥無味的。中國傳統的哲學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由土、金、木、水、火五種元素合成的,就像由各種高度不同的音階可以譜寫和演唱一首首協奏曲。倘若在哲學思維的形式上,一味地強調思維活動是一種抽象的同一,那就意味著人類思維是枯竭的,果真如此那人類將是無望的,甚至是絕望的。道家和儒家的「和諧社會」理念(和諧是中國人追求的理想)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那裡,他設想的和諧社會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而不遠徙」。老子認為社會和諧的前提是消滅一切技術,消解一切文明對人性的侵害,將文化所造就的人還原為沒有任何印記的自然人。「民至老不相往來」,就是切斷那些引起紛亂的社會交往關系。這種淳樸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畫卷,固然是和諧社會的一類,但它更像是沒有人活動的自然界。在莊子所構想的和諧社會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國」、「至治之世」、「無何有之鄉」等等。在這類理想的和諧社會之中,人生以回歸自然為主要目的,「民如野鹿」,人擺脫了一切文化的羈絆,與自然和諧相處,與萬物融為一體。在儒家的和諧社會觀念里,我們可以吸取的思想資源主要是人際關系的和諧。儒家講人倫的和諧是每個社會成員各安其位,做到「和而不同」。對於社會整體和諧來說,孔子認為「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就是在財富分配方面,力求做到「均」,在儒者看來,人倫和諧並不涉及到財富創造者的積極性,而只涉及到財富佔有者的分配關系問題。因而孔子強調人際應該以仁心相感,仁的感通恰如各社會要素的和諧劑。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創造和諧社會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務,是全國人民共同的偉業。完成這樣的偉業,需要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單位的積極參與和努力,需要從每一件事、每一句話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積小勝為大勝,和諧就在其中。 和諧是具體的,和諧就在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不隨地亂扔果皮紙屑煙頭,不隨地吐痰,不毀損花草樹木,能保護環境和諧;辦公區內不大聲喧嘩,不隨意串門閑聊,行走避免噪音干擾他人工作,有利於辦公氣氛的和諧;「紅燈停,綠燈行,斑馬線前停一停」,能營造交通秩序的和諧……人人都遵守社會公德、行為規范,和諧就在我們身邊。 「倉廩實而知禮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但是,談及和諧社會,有些人往往只講重大問題,如貧富差距、貪污腐敗、執法不公等等,把不和諧現象的責任歸咎於政府、推諉於他人,卻對日常工作生活中大量的、自己能夠有所作為的和諧行為閉口不談,認為細枝末節無關痛癢。殊不知,商場上「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同樣適用於社會秩序建設。「端起飯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是一種十分讓人費解的社會流行病。自私、嫉妒、盲目攀比等心理因素,製造了大量的社會不和諧。人人都多一點維護社會和諧的責任感和道德觀念,為和諧多做貢獻,社會就會日益和諧,生活就會更加美好。圓明園鋪設防滲膜事件(破壞環境就是破壞和諧)2005年3月份開始,圓明園內上演了一幕駭人的情景:幾十台挖掘機正在瘋狂地破壞著圓明園的景觀,所有湖底被挖開,然後鋪滿了大片白色塑料,四周用水泥嚴密封閉。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湖水滲漏。專家說,這是一次徹底的、毀滅性的生態災難和文物破壞。中國古典園林在世界上擁有無可取代的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圓明園是有史以來中國最傑出的園林。「天人合一」、「師法自然」是中國古典園林建設的基本思想,「巧奪天工」、「宛若天成」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特點,「渾然一體」、「古樸滄桑」是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境界,「泱茫無窮」、「氣象萬千」是中國古典園林生態效應的美學感受。顯然,開放的園林生態系統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至關重要,對於圓明園而言,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平衡已經接受了幾百年的歷史考驗,從生態學的角度看,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園林水系和外部水系、地下水系的溝通是最重要的「生態流」。中國文化是有「意境」的文化,中國古典園林尤其如此。這次圓明園大規模鋪設白色塑料的一個嚴重後果就是徹底破壞了「天人合一」的意境,圓明園那種「渾然天成」、「自然天真」、「恬淡清雅」的和諧感受就完全沒有了,損害了圓明園獨特的旅遊欣賞價值,如果不立即改正,後果不堪設想。溫州關愛外來民工(建設和諧社會要從行動開始)2005年4月,溫州市啟動關愛民工「和馨行動」,號召全市上下更加關注200多萬外來務工者的生產和生活,更好地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更多地關注他們的思想情感,真正讓他們融入溫州,成為「和諧溫州」建設的重要力量。外來務工者可享受住房公積金補助、外來「百優」青年可入戶溫州、慈善款傾斜外來特困人員……一項項關愛民工的措施在溫州出台。加大勞動監察力度、建立民工應急救助資金、加強對民工的法律援助……一件件關愛民工的實事將在溫州施行。政府、企業、百姓都在向廣大的新溫州人投以更多關注的目光,伸出更多援助的雙手。河南民工李學生在溫州捨己救人,感動了整個溫州。溫州市委、市政府在3月24日做出了在全市深入開展向李學生學習活動的決定,學習平民英雄的熱潮持續涌動,全社會關愛農民工的氛圍正在溫州形成。隨之,開展持續5個月的「和馨行動」,進一步融洽溫州人與外來務工人員的魚水關系,為溫州構建和諧社會注入新的內涵。「和馨行動」重點對勞動合同、工資待遇等進行規范。解決好外來民工生產生活中如就醫、子女就學等實際困難,加大對不簽勞動合同、低工資等侵犯民工權益問題的維權力度。「我們是一家人!」「溫州是我們共同的家!」相信不久之後,新溫州人和本土溫州人都會說出這些肺腑之言。相信不久之後,會有更多的外來新溫州人融入這座城市,愛上這片大地。法官宋魚水的故事(和諧是法律追求的最高境界)全國模範法官宋魚水是海淀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她所在的法院地處北京中關村,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區,100平方公里范圍內,聚集著上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經發展為世界矚目的高科技園區。宋魚水和她的同事們乘著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初起之勢,進行的是有示範作用的工作。2002年,一著名學者訴一家數字圖書館著作權侵權案。數字圖書館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過去圖書館是「書上架」,數字圖書館是「書上網」,通過網路就可同時實現多人借閱。這些優勢決定了建立數字圖書館具有很大的盈利空間。可當時,對數字圖書館是否侵權,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更沒有審判實踐,這起案件的審理,不僅影響到當事人的實際利益,而且事關中國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方向。 宋魚水認為,這種行為侵犯了著作權人的信息網路傳播權,構成侵權。這個案例當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著作權侵權案件之首。 很多人曾經不理解宋魚水為什麼下那麼大力氣調解,後來明白的人愈發多了:宋魚水站在更高的角度俯瞰著一個個經她手的案件。她不單單考慮一個案件中法律判決是否公正,是期望經過調解社會付出最小的成本,而社會和雙方當事人的利益達到最大化;她比一般法官更盡力地保護社會整體利益——宋魚水眼中的法律,不僅是保護社會,還能對社會前進的車輪起到潤滑作用。 宋魚水喜歡兩個字:和諧。因此她願意用法律讓社會更和諧,如同她的名字,魚和水的和諧關系。曾有當事人送她錦旗:辨法析理,勝敗皆服。法官們都說,這是每個法官都夢想達到的最高境界。 意林故事大山村的和諧故事位於安徽省石台縣牯牛降風景區西部的珂田鄉境內,有個村落叫大山村。大山村人是懂得天人和諧之道的。明末清初,大山村人的祖先即遷居於此。近400年間,這里的山水仍保持得如此完好。大山村人雖然也靠山吃山,但他們從不毀林開荒,濫砍亂伐。在村子的後面,是被村裡人稱為「龍脈」的山脊。人們從不在山上動刀動斧,因此那一帶山林仍保持著原始形態。山上縱有大樹枯,也無人去鋸斷。這種生態保護意識,連大山村剛懂事的孩子都具備。大山村人更明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之道。數百年來,村裡人合族而居,鄰里之間齟齬很少,更無械鬥發生。村裡人恪守孝道,在村子裡誰家若是發生兒女不孝之事,村裡人會把不孝子女揪到村裡祠堂打板子。村中民風淳樸,村民出門從不上鎖;耕牛就拴在村邊,從未丟失;村姑採茶時將自行車停放路邊,從不上鎖,有時發現車子被人騎走了,她們也不在意,因為她們知道這里沒有小偷,車子肯定是被某位鄰居臨時騎走辦急事去了,不久他們就會物歸原主的。尋覓大山村人生存發展的足跡,我們似乎能領略到珍藏於大山村人內心中的和諧之道。「手掰包米棒,腳烤栗炭火,神仙想來來不了,除了皇帝就是我。」這是流傳在村中的一首民謠。相傳大山村人的祖先為躲避戰亂而來,因此村民們恪守祖先遺訓,從不輕易出山。他們守著大山,世代以種茶為業,30歲以上的人很少出門打工。從這首民謠中,我們也許能體會到大山村人的心態。他們嚮往和平、安寧,追求內心的和諧。因為無私無欲,所以能自給自足,知足常樂。席慕容眼中的和諧身為蒙古族人,詩人席慕容因為看透了其生活背後的文化本質,她對自己的根脈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草原文化真正的內涵在哪裡呢?她認為很明確,那便是和諧、樸素。「和諧不是馴服,而依然有野性。比如放養的蒙古馬,我曾問過蒙古族朋友布赫鄂爾頓先生,我說500匹馬養在外面你不擔心嗎?他說你放心,生人是靠不近馬群的,只有主人才能進來。它們每天回來喝兩次水,如果在冬天雪水夠多的時候要一個星期才回來一次。有一年冬天,電視台的人問他在做什麼,他說我要找找我的馬群,我還不知道它們在哪兒呢。相信什麼東西都有靈魂,我不是獨大的,在這個草原裡面我要生活,植物也要生活,動物也要生活,對著這個天地戰戰兢兢地、互相想辦法和諧相處地過日子,這就是和諧。」席慕容認為樸素的意思就是在最簡單的范圍裡面製造出最合用的東西,其實就是我們不貪求,我們要跟這個世界共存,讓我們在生活中盡量不要做一個侵略者。「很好玩,有一次我在講我們蒙古族人對牛、馬、羊的了解跟溫柔地對待,但是有人就說當初蒙古帝國對其他人的對待呢,我說那是兩回事,那是打仗,所以對不起,我有一點點的太興奮,我要收斂一下。」 應用與創新有缺陷也和諧假如有兩塊玉,都玲瓏可愛,晶瑩剔透,但一塊有瑕疵,你會選擇哪一塊呢?也許你會選擇那塊無瑕的,因為一般人的思維都是向著完美。我的選擇卻不然,我會選擇那個有瑕疵的、有缺憾的,因為在我的眼裡,那個瑕疵不但不會掩蓋美玉,反而會襯托出玉的那份真實樸素的美。就像白紙上的黑點恰好反襯出紙張的潔白一樣。世間的玩物,十全十美,完美無缺是難以達到的,從根本上說是不存在的。美與瑕疵正是和諧統一的整體。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她有沉魚落雁的美貌,但是有心絞痛的疾病。每每心痛就會皺眉,一般說來,皺眉是不美的。然而西施皺眉的姿容卻更增添了楚楚動人的效果。不然,怎麼會有「東施效顰」的故事呢?可見西施的「瑕」與「美」結合在一起,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美。還有十九世紀法國雕塑大師羅丹,他的作品無不為世人所贊嘆。然而,羅丹的人物雕塑並不追求優美、完整、典雅,而是往往帶著這樣那樣的缺陷,或者畸形。然而正是那些不完整的、畸形的雕像,展示出一種更高層次的和諧:生命力的和諧。和氣生財是一種經濟和諧在生意場上常說「無利不起早」、「混混濁濁塘生魚,和和氣氣市生財」,交易雙方出現不和諧聲音的時候,常有調和人說「跟什麼過不去,也別跟錢過不去」。這話說得很及時,也很實際,所以一般雙方就讓步了,成交了。所謂「吃遍天下鹽最好,用遍天下錢最好」。現代社會對老百姓的生活來說,沒有比錢更重要了,「什麼都可以沒有,可別沒錢」。清雅之人也許會感慨,現代人怎麼啦?怎麼變得如此銅臭熏天?當然更有老百姓會說,「你怎麼啦?跟錢有仇啊?」「君子貴相知,何必金與錢」,說的是一種精神的需求或追求,當然是該提倡的,但是生活從來都是很現實的,「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在財富社會的今天,敢於提錢,善於提錢,是年輕人入世入道大俗而大雅的邏輯,是一種成熟的標志。針對這一點,西方有一種流行的經濟學理論是最直截了當的——人是經濟人。這種假定是很務實的。時代不一樣了,作為每個現代的中國人,不要有依賴思想,不管自己是多麼的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首先得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奮的勞動養活自己,別總是盯著父母、國家和社會不放,好像是人家上輩子欠咱們似的。父母養到孩子成年,就盡了天道,就不欠天債了;國家的錢,是老百姓的納稅錢,對沒有支付勞動成本的人,從邏輯上,國家也不欠他們的錢,沒有太多的理由伸手要的太多;社會是「你加我,我加他」而組合的團體,這個團體對沒有創造效益的「寄生族」,從邏輯上也沒有必然性的義務養著。中國古代的銅錢是外圓內方的,就是提示人們賺錢要通融,與人為善,與人為友。要每位參與財富游戲的朋友,發揮自己獨特的財商,是指財富游戲中,游戲主體通過對成本、效益和風險的動態把握,實現商業價值的能力。在商業社會,人們對財富知識的掌握和財富規律的認知利用,直接影響到財富的積累。尤其如今進入微利時代的人們,這種財富資源的整合能力,成為人們能否在財富社會叱吒風雲的「殺手鐧」。維商指數大小與其開拓資源的能力成正比,維商高者一般抗風險的能力也高,當然其實現的經濟效益也高。財富游戲是聰明人的游戲,現代人應當也有條件,發揮自己的維商,多角度、多方位、多層面去調控、利用、設定財富規則,有效整合「時間、信息、人力、物力和財力」效能。 時下,最時髦的話,就是講「和諧」。我們不妨從這種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一下,「和諧」對於財富社會有什麼樣的經濟學邏輯?在中國傳統的生意場里,是講究「和氣生財」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不僅僅要知道講究正道賺錢的表面意思,同時我們也需要懂得賺錢的內在邏輯或道理,即就算是君子也喜歡錢財的,只是君子更懂得賺錢的奧妙,賺錢的手段更高明罷了,否則就消受不起「君子」雅號了。
③ 急求!! 我想要"凡人的姿態" "等" "留下一點空間" 的作文素材(適合高中的)
這主要考查我們對自然,社會,生活的觀察與思考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版素材你可以舉與平凡人權物有關的卻有獨特的生活人生態度的例子,比如旭日陽剛,王萬青,芙蓉姐姐上京闖天下拍電影等都是平凡人物以其獨特的姿態生活的事,例子盡量與平凡和獨特相聯系。
④ 寫感動作文的素材
一、春
「這鬼天氣,說變就變,剛才還陽光燦爛,怎麼一下子就……」我心裡不住埋怨。又一陣冷風襲來,我不禁連打了幾個寒顫,那噴嚏一個接一個,鼻涕老是不聽招呼。我只好咬牙忍著,好不容易捱到放學,我顧不得招呼要好的同學,便趕忙向家裡沖去……
「叮鈴鈴……」怎麼沒人接電話呀,哦,對了,爸爸媽媽都在醫院值班。我迷迷糊糊地爬起來,我的頭怎麼這么昏,這么沉啊。我模糊看了看錶,「啊,糟了!」已經8∶30了。我拿起話筒,傳來熟悉的聲音:「××嗎?怎麼還沒到校,第一節課都下了。出了什麼事嗎?」「我……我昨天感冒,睡過頭了。」「原來是這樣,今後可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服,不過不用擔心,今天就在家休息吧,耽誤的功課我會想辦法給你上補上。」「嗯!……」我使勁點著頭,眼前又模糊了起來……
二、夏
太陽高掛在空中,操楊邊的樹熱得直冒煙,那片片綠葉就像一張張乾渴的嘴巴。一節體育課下來,我汗流浹背。同學們回到教室,擠在電扇下,一邊吹著涼風,一邊喝著美美飲料。我獨自坐在座位上,強自安撫著老提抗議的嗓子,都怪我這記性,媽媽昨晚就替我灌好的水,早上出門時又給忘了,自己都記不清是多少回了。到小賣部買吧,錢包已赤字多時,唉,還忍著吧。
正懊惱間,眼前忽地鑽出一杯正噴著涼氣的可樂,我不由瞪大眼睛。「喝吧!」「可你呢?」「我嘛,還有呢。」「那,那就謝謝了!」「沒事兒!朋友嘛,就應該互相幫助嘛!」我忙插進吸管,猛吸一口,啊,一股涼意直奔心底,那可真叫一個——爽!
三、秋
楓葉紅遍了山坡,落葉鋪滿了大地,如此美景豈能錯過。
我一個人漫步在小路上,享受著這無邊的勝景。遠處,一男一女促膝而坐,我這個第三者可不想攪憂別人的幸福,便掉頭向山坡爬去。走了一會兒,我忍不住又回頭偷望那對親密戀人。卻發現兩人正在激動地爭著什麼,沒多久,那男的便氣沖沖地走了,只留下黯然神傷的女孩。
我不由惋惜地搖了搖頭,繼續向前走去……
四、冬
寒冷籠罩著整個城市,我那凍得通紅的雙手,僵硬得不能動彈。母親用她的那雙溫暖的大手輕輕揉搓著我的小手,然後捂在她的胸口。我望著慈愛的母親,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淚,從臉頰滑落。
我真希望這時光就此凝固……。
四季中的感動,讓我學會了珍惜。因為珍惜,我記錄下了這所有的感動。
回味感動 (來 自gw9080.com公文有約)
翻書的時候,一片銀杏葉悄然滑落。
我彎腰,拾起,驚覺這是初中畢業時同桌送給我的,背面上寫著「珍重,朋友!」不記得當時是否有種想哭的沖動,只是現在,枯黃的葉片上早已是滴滴淚痕。想起,這世上還有一種心情叫感動。
很長一段時間,我似乎已經忘了感動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還是我的心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充斥得沒有了空間?
曾有朋友寫給我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會擦肩而過,不是因為無緣,而是我們的生活中少了兩個字——感動。」的確,我們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們不再用心收藏起身邊的一絲一毫感動,只有當我們錯過它,再回首時,才發現原來我們真的失去了很多。
總有人抱怨這世上可感動的事情越來越少。可是,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就會發現,其實感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讀書累了,父母為我們削個蘋果,是感動;口渴了,朋友幫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動;沮喪時,得到一句寬慰的話,是感動;高興時,有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是感動;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樹葉,也是感動……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動著!或許,有時正是由於它們的平凡才讓我們視而不見。有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會感動,是因為他生活在愛之中。」紅塵有愛,人間有情,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讓庸碌蒙住我們的眼睛而無法感受感動的滋味呢?
感動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動,如熏人慾醉的海風。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變得純凈而又寬敞。
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
當這個世上已無感動的足跡的時候,那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冷酷,亦無情。
朋友,請把心從泥淖中拔出來吧!請騰出一點小小的空間來承載這足以讓我們回味一生的感動吧!
感動,點一瓣心香 (來 自gw9080.com公文有約)
高樓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冷漠越來越多,溫情越來越少。然而,感動,正以它清淡卻足以令人動容的方式,詮釋人文的內涵。——題記
有淚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飽滿。
早晨打開窗,看著陽光穿透每一片樹葉,以一種無聲而又樸素的方式與生命對話,我感動著。
傍晚散步,看夕陽落下,品味著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意境,我感動著。
感動,點燃了精神家園的一瓣心香,縈繞著人的一生。
時代在發展,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精神家園是否已經荒蕪?我們是否缺失了心靈的一角?
行色匆匆,有多少人停下腳步傾聽心靈的跫音?大多數人被生活磨礪得太粗糙,漸漸冷漠。
紐約曼哈頓街頭,車水馬龍。一個小女孩守在一棵樹下不肯離去。人們驚奇地發現,她在等待秋天最後一片葉子的落下,孩子是純真的,她會為一個平凡的自然更替而感動。
缺少感動的人不是一個真正的人。
缺少感動的社會談不上真正的發展。它缺少人文的養分,最終只能走向荒蕪。
我們有多久沒有被那些優美的文字感動?李白的瀟灑,杜甫的沉鬱,托爾斯泰的浩瀚,雨果的雄奇。
我們有多久沒有被那些高尚的背影感動?在冬天為人民打造一輪更溫暖的太陽的屈原;撒下「人生自苦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的文天祥;孤獨地守望著大漢三千里江山的蘇武……
感動不是單純地落淚,不是膚淺地感時傷懷。感動是一種人文精神,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共鳴。
在物質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精神之路通向何方?學會感動吧。
當一顆心與另一顆心之間不再遙遠,我們的社會就多了幾縷溫馨。當每個人都能體會他人心弦的震動,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和諧。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巴爾蒙特的話難道不會令我們感動么?
點一瓣心香,我們的物質家園與精神家園都將開滿長盛不衰的花朵,走向遠方。
【點評】
一個作者如果老是走自己或別人的老路,那他寫出來的文章會使人似曾相識,毫無新鮮感。因此,作文貴在獨創。
其實,作文的獨創並不神秘,歸納起來有9個字:寫自己心裡要說的話,這篇滿分作文便是如此,發自內心,抒諸真情,簡短的「題記」便是明證,全文字里行間散發心香更是明證。
全文語言流暢,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相結合,使文章不僅內涵美,而且形式也美,尤其全文結句照應文題,深化主旨,更是美上加美。
感之,動之 (來自 gw9080.com公文有約)
歲月無痕,當我們驀然回首,翻閱著自己的心靈,總有一段段記憶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跡。
每當我們想起它時,心裡總涌動著一絲久違的沖動,這便是感動。
從不會有人刻意得去尋找感動,因為是一種樸素的真實,一種心靈的震顫。當我們看見自己的同伴們為了這個集體而戰時,總會不禁為他們加油,失敗了哭,成功了也會哭,從鼻尖湧起的是酸酸的,但從心裡湧出的卻是甜甜的。許多人總喜歡聽一些老歌,也許並不是那麼好聽,只是,那些熟悉的旋律和簡單的音符總能讓人想起過往的人事,回想著當時聽這首歌時的心情。同樣的,無論想起的是悲傷還是快樂,總有感動縈繞心頭。
其實,在生命的長河中,無時無刻沒有感動的存在。
父母牽掛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動,
朋友的信箋,一條祝福的簡訊是給飄落在遠方的你的慰籍,
生活便是如此,我們不經意間的一聲招呼,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點緣分……這些東西藏在心裡便是一種真實,久了,便是深刻,甚至是一生的刻骨銘心。這些溫馨的記憶,當我們孤單寂寞時會不自覺的湧出,備感溫馨,
所以,每每捧著一張偶然翻出的舊照片,不要驚詫自己為何淚流滿面,也許那模糊的身影是你曾經的牽掛。
所以,夢里飄來一片紅葉,不要驚詫於它的無端,或許它是你一段塵緣的珍藏。
所以,臨窗偶讀一篇精緻的小品,不要驚詫於自己為何指尖微顫,也許那一段哲理演繹的正是你走過的滄桑。
而感動也需要懂得體驗與回味,在別人給你愛的同時,你是否也想過付出?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她的丈夫去世了,自己的孩子也各自走了,只剩她一個人,她覺得生命對於她已經沒有意義,於是便走到了海灘邊,想要結束自己悲慘的命運。就在她沿著海灘走的時候,迎面走來一個女孩,送給她一個深深的微笑。頓時老人感覺有一束陽光灑進了她心裡,原來生活並沒有放棄她,她決定要好好活下去。
只是一個微笑,一簇感動,就能讓一位老人重新接受生命,那麼讓我們不妨在雨中為別人撐一把傘,給陌生的過客一杯暖茶,送給親愛的人一束鮮花,甚至一束無名的小草也好,只要不是敷衍,不是故弄玄虛,只是為了表達你的情懷,有你真誠的目光,捧著那一抹純朴而清鮮的碧色,定會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生活是美的,感動別人也會讓自己感動。
哲人說,只要慧心獨具,即使隨處拈花微笑,也能感受也一份愛意,一份情趣,一份韻味,甚至哲理。
感動是春風吹拂下冰封已久的慢慢融化的小河;
感動是白茫茫的雪地里一株傲然挺立、暗香浮動的紅梅;
感動是濃密的叢林中汩汩流淌的一泓清泉;
感動是無邊的暗夜裡那一輪如鉤的月亮;
感動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感激之心 (來自gw9080.com 公文有約)
有一種情愫叫作感激。
它很容易被忽略,但它卻飽含著人間最真摯的情感。也許有人會說「我們正處在一個不怎麼容易心懷感激的年齡,和不怎麼流行感激的年代。「感激」對於我們似是無關痛癢的。可是當你用一顆感激的心去享受生活,品味生活時,將會體味到種種你所從未體驗過的快樂!
比如,睡了一夜好覺,爭開雙眼,人可以心存感激;感激一夜好覺,讓自己感到渾身舒服。推門出去,天氣真好,人可以心存感激;感謝藍天白雲,清風拂面,讓自己身心舒暢。去買早點,賣早點的女孩笑容可掬,人可以心存感激;感激女孩的笑容給自己一個好開頭,好開頭定能帶來好運氣。這些簡單的快樂只須你懷有著一顆感激的心。
可要是沒有了感激之心,會怎樣?人們會找出很多借口,把別人為自己做的好事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貶低,變小甚至變成壞事。「他欠我的」、「這是應該的」、「沒什麼值得高興的」、「他早該這么做了」,都是常用的借口。實際上,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的路。家人之間、親友之間、同學之間可以是互相幫助的關系,但不是誰欠誰的關系。幫助是出於友愛,而不是出於還債。如果人們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溫暖。
人本身就是一個磁力中心,不同的磁力中心吸引不同的東西。你是一個好事的磁力中心,好事就容易發生在你身上;你是一個壞事的磁力中心,壞事也就容易發生在你身上。人的感激之心是好事磁力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它,好事就會不斷地落到你身上。別人幫助了你,或為你做了一件好事,你心存感激並表達出來,為你做事的人也會從中體會到快樂。不斷尋找快樂是人的行為規律。這個規律使得人對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情非常感興趣。下一次,這個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幫助你。一件好事落到你頭上,你應該心懷感激,感激之心能增強和延長人對好事的快樂感,而快樂又能使人的態度變得更好,辦事效率更高。這樣,一件好事很可能成為幾件好事的起點。這樣,好事會不停地花樣翻新地落在心懷感激的人身上。同樣,沒有感激之心的人,從自己身邊推走的也不僅僅是一件好事,而是成串的一系列好事。那我們何不做一個心懷感激的人呢?
感激之心給人的一生接上了快樂和幸福的源泉,人的心靈將由於經常得到美好情感的滋潤而變得非常健康。
讓我們感激美妙的音樂,那一支支樸素的旋律,就像空碧悠悠的藍天下,彌漫在空氣里的一支恬淡的牧歌。大提琴緩緩低沉的吟唱,似剖露於自然下的靈魂,從深處迸發出的嘆息,心靈便也得到了音樂的慰藉。
讓我們感謝大自然所賜予我們的一切美好事物,四季變遷,河水奔騰,蠶聲鳴叫;如絮雨絲;滿塘紅蓮;裊裊煙靄,這些生動的畫面為我們的生活也在譜寫著一首首贊歌!讓心靈得到了洗禮。
讓我們感激真摯的友情,它是點綴青春的,聖潔生命的樂曲,是無比美好青春的贊歌。請諸位把手悄悄地放在胸前,你們一定會感受到這詞語就像火焰一樣在胸中燃燒。
讓我們感激挫折。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遇到困難,甚至是大的災難,請不要在乎困難,也許它是一種幸運的開始,是生活的一種考驗,是你人生的一種閱歷,它會使我們愈加成熟,更清楚地認清自己。
從小事做起,讓自己的眼睛能看到值得感激之事,也讓自己的心能體會到感激之情。人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什麼事情上,什麼事情就會變得又多又真實。只要能堅持做下去,半年或一年後,你一定會發現生活中的好事很多,可以感激的事也很多。當你有了這個發現時,你的生活就會變成充滿溫情,快樂和令人滿意的生活。
更多可以參考感動話題作文示例
[題目設計]
在我們生活中,另我們感動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時是一種聲音,有時是一種色彩,有時是一種狀態,有時是一種場景……
生活中你一定經歷、體驗過許多令你感動的事情。請以「感動」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可以敘述經歷,抒發感受;可以發表議論,評述世態,等等。
注意:
1. 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人的情感、情緒總要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並才受到偶發事件的牽動和制約。感動之於人即是如此。明白這一點,我們以「感動」為話題寫作文,就要首先調動生活積累,回憶起曾經讓我們感動的人或事,情或景,並選取其中內蘊豐富,值得反復咀嚼、玩味的材料組織到文章里來。寫這樣的話題作文,當然可以抒情,可以議論,但是組織上述材料作為文章的主體框架卻是抒情、議論的基礎。否則,所抒之情,所議之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但不能起到感染讀者的作用,還會使讀者望而生厭、敬而遠之。這是寫這類話題作文務必引起注意的地方。
從內容上說,既可寫偉人壯舉,也可寫凡人小事,也可寫造化奇觀,鬼斧神工。但有一點,這絕對是令你感動,也能令讀者感動的事情。
說到讓人感動的事,決不是讓你去瞎虛構,胡編亂造。想起1999年高考「堅韌——我所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題,有很多考生寫什麼自己的父母死去,寫什麼自己遭到車禍等等。以此來說明自己是如如何何的堅韌、堅強。所寫事情令人感動嗎?能夠賺得閱卷老師的一把同情淚水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寫這類文章,一定要采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動的事,用朴實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現即可。
自然,上述材料在一篇文章里如何安排、如何使用,完全可以因文而異。以記敘為主,將上述材料寫成文章的主體部分,然後引發必要的抒情或議論,是一種寫法;依據行文需要,將上述材料加以梳理,穿插在文章的各個部分,寫成「形散神凝」的散文,也是一種寫法;甚至只有敘事,沒有抒情或議論,將感情融入敘事當中,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讓讀者自己去揣摩,去把玩,也未嘗不可。文無定法,只要文章內容能夠圍繞話題,闡發「感動」的深層內涵,表現積極的價值取向,應該說,就都合乎題意要求。
永恆的情結
山西 白贇
雖說雁過無痕,歲月無聲,而白駒過隙的光陰卻在生命的每一個空隙不著痕跡的流。流年的浪花總是滌盪在渺遠的心際,水波漣漪般徐徐盪開,風中花瓣樣輕輕墜落。是什麼促使我們的憂傷、快樂、悲痛、幸福化作絲絲雨露,趁我們不備時滲入靈魂深處,糾集我們的一切情感體驗,在靜謐的夜裡發起一輪輪的攻擊?我探索,尋覓,這神奇的力量。
深藍色里,夏的繁星,秋的皓月,飄渺、神秘、曠達。夜晚吸引了太多的夢,因而深不可測。想讀懂它的人往往被其感動,墜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仰望天空,古人借星宿占卜吉凶,今人數流星暗許心願。物是人非啊!輝煌的,悲壯的,凄凄慘慘戚戚的歷史在混沌的天地間飛速轉動,千年,萬年,不過只是彈指一揮間。而這世上還有些絕對運動中的相對靜止吧?
沉默。良久。氤氳的雲霧罅隙間,一道口子被拽開,轟地迸射出團團紅暈,浸透了世界。日出是宇宙見最完美的動畫。即使每日黎明,總是在一片迷濛的天空里出現那一輪生命,我還是願意隔著層層化學煙霧極目遠眺,以一種近乎崇拜的心情遠眺。無論你有多麼沮喪、煩惱,都會被這溫柔的色彩包容,融你的情感、精神、意志、情緒於那血一樣的燦爛之中,你會感到內心深處的震撼:你的眼睛竟可以收容這么多的美好,你所在的空間竟如此博大!
這能量的源泉不僅給每日的生活注入新鮮,更引導我們進行感性的認知,理性的思考。它點亮世界,點亮我們的眼睛,正如人類文明點亮歷史。在數千年的文化積淀中挖掘到的,是大自然提供的感動因素。黃河的浪濤拍打出傳世的儒家文明,亞馬遜的急流沖刷出神奇的瑪雅文化,雖然愚蠢的我們至今探求不到大自然提供的千萬種力量,而文明,畢竟在向前發展。大自然在適當的時候挑一些適當的人,將自己封存久遠的內涵奔瀉出來,讓他在瞬間找到所謂靈感,賦生命以彈性。近代哲學家康德說過:「仰觀星辰,遨遊森林,最足以給我冥想的機會。」李白、毛澤東、歌德、貝多芬……他們都曾用心靈和自然默默無言地對話,被自然感動。然後,他們或承載世界,或改造世界。
浩瀚的時空里,我們實在是無足輕重的微生物。而能在這樣一個憑少年英氣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齡與無數的前人面對同樣的自然,接受同樣的感動,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不管自然是否選我們做那個能接受其寶藏的人,只要拼搏了,感動了,徹悟了,一切,都無憾。
感動,是自然母親賜予我們的神奇力量,是人類對自然永恆的情結。
[評語]
這篇「神奇」的文章圍繞一個富於哲理的_問題是什麼使人類的一切情感體驗升華為一種神奇的力量,作理性的深層思考,探求「感動」的內涵和真諦。於是,我們看到了一位能夠思辨、善於思考的年輕人的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的分析說理;於是,我們聽到了一位會取譬,善選例的作者的犀利有力、周密嚴謹的推理論證。古人雲:「文無定法。」於此可見一斑了。
感動
山西 趙琦
翻書的時候,一片銀杏葉悄然滑落。
我彎腰,拾起,驚覺這是初中畢業時同桌送給我的,背面上寫著「珍重,朋友!」不記得當時是否有種想哭的沖動,只是現在,枯黃的葉片上早已是滴滴淚痕。想起,這世上還有一種心情叫感動。
很長一段時間,我似乎已經忘了感動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還是我的心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充斥得沒有了空間?
曾有朋友寫給我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會擦肩而過,不是因為無緣,而是我們的生活中少了兩個字——感動。」的確,我們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們不再用心收藏起身邊的一絲一毫感動,只有當我們錯過它,再回首時,才發現原來我們真的失去了很多。
總有人抱怨這世上可感動的事情越來越少。可是,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就會發現,其實感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讀書累了,父母為我們削個蘋果,是感動;口渴了,朋友幫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動;沮喪時,得到一句寬慰的話,是感動;高興時,有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是感動;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樹葉,也是感動……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動著!或許,有時正是由於它們的平凡才讓我們視而不見。有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會感動,是因為他生活在愛之中。」紅塵有愛,人間有情,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讓庸碌蒙住我們的眼睛而無法感受感動的滋味呢?
感動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動,如熏人慾醉的海風。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變得純凈而又寬敞。
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
當這個世上已無感動的足跡的時候,那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冷酷,亦無情。
朋友,請把心從泥淖中拔出來吧!請騰出一點小小的空間來承載這足以讓我們回味一生的感動吧!
[評語]
這是一篇人生感悟之文。文章從細膩處落筆:畢業時同桌送「我」的一片銀杏葉書簽而今已經變得枯黃,拾起它,讓「我」感動。於是,作者由此引發出一通感慨:我們常常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所糾纏,卻似乎已經冷落了感動,變得冷漠、麻木起來。其實,「感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文章列舉令我們感動的諸多事例之後,筆鋒一轉,提出「感動是什麼」的設問,並在文章結尾處用一組排比句從正面做了回答。統觀全文,脈絡清晰,銜接緊湊,語言暢達,內蘊深厚。
雪天,有這么一個故事
江蘇 李霞
冬天來了,雪花如鵝毛般飄飛。
清晨,無事的我漫步在大街上,感覺到很冷。
前天,市裡下令:無論在哪一個角落裡所張貼的種種廣告單、宣傳單等等,統統都要清除干凈。由於這個原因,市裡所有的清潔工都出動,開始全面清潔這個本來就很美麗的城市。
我看著滿天大雪飛舞著,看著一幫清潔工忙碌著。
無意間,我發現對面的一堵光滑的牆上貼了幾張宣傳單之類的紙,一位年老的女清潔工正在那裡小心翼翼地撕著那些紙。看來,那些紙很難撕盡,那位女清潔工用沾過水的刷子在那些紙上刷了刷,然後再用手細心地撕。
我想,她的手肯定是冰涼的,但她不怕冷,她的心裡有火。
她很認真,連續清除了好幾張紙。
她又走到另一張跟前。
但是,我看到,她的右手舉起來,這只手卻停在了空中,似乎定格了。又見她身子往牆面靠近了些。接著,我又看見她微微地搖了搖頭。
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我奇怪。
只見她專心看了一會兒,便緩緩離開了那張紙,沒有清除它。
為什麼不清除它?她忘了市裡的規定嗎?一串串的疑問在我腦中浮起。
那好吧,我倒要過去看個究竟,我想。
我正要起步,卻見另一個瘦小的女清潔工走近那張紙。她的舉動竟和那個老清潔工一模一樣:舉起右手,定格在空中;微微地搖了搖頭;專心地看一會兒,緩緩地離開。
我更加疑惑了,下定決心去看看。
過了馬路,來到那堵牆前面。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張尋人啟事。那上面寫著:趙潔,女,14歲……
疑竇冰釋,我終於明白了一切。
雪花還如鵝毛般飄飛,但我不再覺得冷了……
簡評:這個雪天里的故事很感人,它道出了人間真情的美好。故事發生在普通人的身上,更讓人感受到真情的可貴。文章很有章法,懸念設置得巧妙,看得出作者善於謀篇布局。語言質朴而又蘊藉,諸如「她的心裡有火」、「我不再覺得冷了」很有味道,值得細品.
渴望生病的女孩
江蘇 劉進
如果我告訴你有人是那麼渴望生病,而且是轟轟烈烈地生一場大病,你是否會相信呢?
這是我從一位朋友那兒聽來的故事,也許那是杜撰的,也許太誇張了,可我相信了這個故事,更重要的是為此而感動。
一個女孩生活在一個殘破的家庭中。父母早年離異,她跟了父親。父親續弦,她便跟著父親和繼母開始了新的生活。繼母並不是那種刻薄的女人,也沒有惡待她,只是冷漠--一種徹徹底底的冷漠。用女孩的話來說:我倒真希望她能罵罵我,哪怕凶一點也可以。繼母帶來的年幼的兒子自然承受母親加倍的呵護,而且得到了父親全部的愛心和歡聲笑語。從此,女孩變得沉默寡言。內向而收斂的個性又使她的交友范圍日益縮小,莫名的自卑和抑鬱糾纏著她。
一個孤獨的女孩就這樣在冷漠的環境中掙扎著。這一切彷彿像濃重的霧將她裹住,任她如何逃遁也無法擺脫。
意外的一次生病,卻讓她渴望了很久的溫暖又回到了她身邊。那次她病了,父親為此感到心疼,請了假在家陪伴她;繼母也一改往日的冷漠,特地為她買葯、做菜;頑皮的弟弟也變得乖巧了許多。女孩在這樣的一次病中,體味到了她終日渴望的關注,她成了焦點,中心和主軸。
後來,她學會了這樣一種伎倆:不斷給自己增加生病的機會。嚴重的和不嚴重的,只要不是致命的病,她都願意!
這是一個女孩的渴求!一個孤獨無援的女孩,只能採取這種自虐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渴望被愛。一個祈求終日與病榻相依的人,在她的心底卻盪漾著一種明澈的情思。
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女孩將這一切推向了極致。有一次,她本想折斷自己的腿,可以在床上躺幾個月享受幾個月被愛的溫暖;可這一次,她沒有掌握好傷害的尺度,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左腿。她的一輩子與輪椅相伴了。
她坐在輪椅上,也許這一次她將被人時刻關注,再也沒有冷漠來襲擊她了。
她是不是在想:只要為了被愛,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一條腿又算什麼呢?
她是不是會安靜地坐在輪椅上,臉上還掛著微笑呢?
⑤ 求一篇 我是怎樣學習語文的 600字作文,請發文章
怎樣才能學好語文
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碧江小學四年三班梁潔
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呢?首先,要熱愛語文這門課程,多讀、多看、多寫,是學好語文的三大元素。
多看,要多看課外書籍,從而能學習別人的優點,同時豐富了自己的詞彙度,這樣在詞語接龍中就不會感到自己腦子里空盪盪的。
多讀,就是要多讀課文,對自己學習的知識加以鞏固,也能從課文中明白課文的中心,對掌握課文是非常有力的。
多寫,寫好字和寫好作文都是語文必不可少的。先說寫字,我們的字寫的好不好並不是天生的,是靠自己的認識逐步形成的,並由此產生感情,形成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練字的動機。否則,刻意練字勉強對付,寫出來的字肯定是筆力浮滑、結構鬆散、進步不快,這樣反過來又會影響寫字的興趣。俗話說「字無百日工」。練字跟意志、品質也有關系,做不到「忙裡偷閑,持之以恆」,練字也就變成一句空話了。還有注意坐姿「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多讀、多看 、多寫都是為寫作能寫的更好。寫作文時不能一是感覺來了就開始寫,胡亂下筆,等你把想到的寫完後又不知道該寫什麼了,就亂寫一篇,草草完事。下筆時應該考慮該寫些什麼,再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用在應該用的地方,還有注意結尾的開頭是否互相呼應,寫作順序是否合理,不能這一段用時間順序寫,那一段用空間順序寫,這樣會感到不和諧。作文並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寫好的,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愛因斯坦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也要熱愛寫作,自己主動想寫好作文,這樣作文才會被寫好。
其實,我們學習語文是很快樂的,只有你熱愛語文,主動想把語文學好,這樣,我們學習語文就會很輕鬆了。
⑥ 怎樣學好語文
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回答你的問題
不過
至少我的語文在高中的時候分數不低~狀態好的時候直逼140……
權且聽我說說吧
首先
是積累
一篇現當代課文當中也可以出來四五個你不認識的生字總
就像英語背單詞一樣
作為漢語中文[語文]的基礎單位
咱自家的字你不能一個不認識叭~
當然
這只是誇張的說法
但是
一個連
虎視眈眈
的
眈
風聲鶴唳
的
唳
之類常用成語都不會寫全的人
在做題或作文的時候就有很大的局限了
沒事多看
字典
詞典
有幫助的~
其次
是鍛煉
漢語中文[語文]或者說所有的語言
都可以大致劃為「字
詞
篇
章」四等
剛剛說的是
字
詞
部分
接下來是
篇
章
簡而言之就是作文
作文的要求分幾點
第一
語句通順
第二
內容完整
第三
體裁明顯
你可以嘗試著去看一些小說
不管好壞
我開始鍛煉自己的作文就是初中的時候看痞子蔡的小說
當時覺得他的文字很「好看」
然後嘗試自己寫
我那時候每寫一篇東西就覺得自己寫得很不錯了
敝帚自珍嘛~
你嘗試練手之後先把作品收起來
過一陣子再去看
就會發現一些問題了
篇章部分雖然重在鍛煉
但是一樣可以從別人的文章中吸取精華
所以不管好壞
書還是要多讀的
壞書可以拿來做反面教材
[曾被我拿來當正面教材的書:《雨衣》《愛爾蘭咖啡》《象少年啦飛馳》《夢里花落知多少》]
[被我拿來當反面教材的書:《我不是痞子蔡》《三重門》《幻城》《711之戀》《愛爾蘭咖啡》]
[當教材用的書要麼是因為一個方面比較好
要麼是一個方面比較爛
並不是說正面教材就是我喜歡的書]
最後
是創造
創造是很難的東西
對比現在林立的「電子空間」「創意工作室」之類就可以看出來
創造
要創造一些什麼呢?
如果真的把前面兩條做好了
然後上課的時候認真一點
考試120左右是應該沒有問題的
但是
創造
這一條做好了
則可以保證穩定在120以上
而不是120左右浮動了
創造
是你文章的亮點
是抓人的點
比如
獨特的視角
獨特的題材
獨特的行文
獨特的言辭等等
這個事沒辦法教的了
最多告訴你一些竅門
1.嘗試用一些武俠的元素進你的作文
劍走偏鋒
我就喜歡在寫作文的時候寫武俠或者奇幻
但是這個做法比較危險
如果是比較保守迂腐的老學究看了你的「武俠小說」那麼它會認為俗不可耐給你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