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暖聞油條哥作文素材
暖聞油條哥作文素材
某報為了發掘有溫度和人情味的新聞,引導讀者以溫暖的視角看待社會,開設了《暖聞》專欄。編輯部收到三則新聞:
一位賣油條的青年多年堅持不用有害的「復炸油」炸油條,給顧客提供新鮮健康的油條,被網友稱贊為最帥的良心「油條哥」。
一位老父親從外地來醫院看望兒子,看到兒子正在坐診,忙得抬不起頭,根本說不上話。老人家等了兩個多小時後,只好掛了個號,和兒子見了一面。
某地舉辦珍品畫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觀賞時不慎跌倒,損害一副珍貴名畫,主辦方認為男孩只有12歲,又不是故意的,因此僅備案而未報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響。
從以上新聞中選擇一則刊登在《暖聞》專欄中,你認為哪一則更合適?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一、材料與審題:
材料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敘述了三則新聞,它們分別為「油條哥」堅持不用「復炸油」、老父親等候掛號排隊看望兒子、主辦方寬容12歲男孩無意損壞珍貴名畫。這三則新聞均為有溫度和人情味的事件,體現出向他人或社會傳遞的溫暖。
第二部分提出寫作要求,明確寫作任務。第一,必須從這三則新聞中選擇其中一則新聞;第二,圍繞「溫度和人情味」這兩個關鍵詞,闡述選擇該新聞的理由;第三,把選擇的新聞與其他兩則新聞進行對比性分析,凸顯所選擇新聞的溫暖所在。
因此,符合題意的立意,綜合而言應該為「向他人或社會傳遞溫暖和人情味」。
對三則新聞能進行權衡,則屬於符合題意,如果沒有權衡這三則新聞,亦屬於符合題意。
如果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意,不寫「向他人或社會傳遞溫暖和人情味」的內容,則屬於偏離題意;如果沒有做出選擇判斷,只是分析了三則新聞的溫暖,則亦屬於偏離題意。
二、角度與立意:
1、選擇第一則新聞:「油條哥」堅持不用「復炸油」,提供新鮮健康的油條。
堅守良心,溫暖他人。
誠信經營,傳遞正能量。
面對利益的誘惑,堅守道德底線。
2、選擇第二則新聞:老父親等候掛號排隊看望兒子
理解和尊重親人,凸顯關愛。
遵從秩序規則,方便他人。
3、選擇第三則新聞:主辦方不惜珍貴名畫受損,寬容12歲男孩。
面對他人無意的過錯,主動寬容。
理解孩子的過失,呵護成長。
面對利益受損,理性處理。
三、偏離題意的立意:
三個主角都有溫暖,沒有突出更合適的新聞。
脫離材料內容,只談「學會選擇」。
脫離材料內容,只寫「溫暖和人情味、正能量」等。
❷ 某報為了發掘有溫度和人情味的新聞,引導讀者以溫暖的視角看待社會,開設了《暖聞》專欄。編輯部收到三則
二、角度與立意:
1、選擇第一則新聞:「油條哥」堅持不用「復炸油」,提供新鮮健康的油條。
堅守良心,溫暖他人。
‚誠信經營,傳遞正能量。
ƒ面對利益的誘惑,堅守道德底線。
2、選擇第二則新聞:老父親等候掛號排隊看望兒子
理解和尊重親人,凸顯關愛。
‚遵從秩序規則,方便他人。
3、選擇第三則新聞:主辦方不惜珍貴名畫受損,寬容12歲男孩。
面對他人無意的過錯,主動寬容。
‚理解孩子的過失,呵護成長。
ƒ面對利益受損,理性處理。
三、偏離題意的立意:
三個主角都有溫暖,沒有突出更合適的新聞。
‚脫離材料內容,只談「學會選擇」。
ƒ脫離材料內容,只寫「溫暖和人情味、正能量」等。
1.第一段文字,創設了一個情景:某報開設了一個叫《暖聞》的欄目,目的是要發掘「有溫度和人情味」的新聞。引導讀者以「溫暖」的視覺看待社會。
2.陳述第一條新聞:一位賣油條的青年多年堅持不用有害的「復炸油」炸油條,他的行為受到網友的稱贊。該青年的核心精神是「誠信經營」。
3.第二條新聞:一位老父親從外地來醫院看望當醫生的兒子,兒子坐診太忙,根本沒空跟老人家說上話。老父親只好掛個號才跟兒子見上一面。醫生的核心精神是「敬業」,老父親思念自己的兒子,理解兒子的辛苦。
4.第三條新聞:在一個畫展上,一位不滿12歲的男孩,不慎跌倒,損壞了一幅珍貴的名畫。主辦方沒有追究男孩的責任,還關心他心理會不會受到影響。該條新聞的核心精神是「友善」。
❸ 暖聞油條哥作文素材
一位賣油條的青年多年堅持不用有害的「復炸油」炸油條,給顧客提供新鮮內健康的油條,被網容友稱贊為最帥的良心「油條哥」。
一位老父親從外地來醫院看望兒子,看到兒子正在坐診,忙得抬不起頭,根本說不上話。老人家等了兩個多小時後,只好掛了個號,和兒子見了一面。
某地舉辦珍品畫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觀賞時不慎跌倒,損害一副珍貴名畫,主辦方認為男孩只有12歲,又不是故意的,因此僅備案而未報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響。
從以上新聞中選擇一則刊登在《暖聞》專欄中,你認為哪一則更合適?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
❹ 暖聞油條哥作文寫溫暖人心對嗎
「喳來喳喳」,「喳喳喳」,小鳥不停在源樹枝上唱著婉轉而又動聽的歌曲,茂密的森林裡,猴子在樹枝上快樂的玩耍,松鼠在嬉戲,陽光透過嫩綠的枝葉,映出星星點點的斑紋,多麼美好啊!
忽然有一天,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群伐木工人跨著大步向那鬱郁蔥蔥的森林走去,他們拿起電鋸,左一下,右一下,接著,一棵,兩棵,三棵……一棵棵樹木被伐木工人伐倒裝上了大卡車。小動物們掉下了眼淚。
難道人們將要把那鬱郁蔥蔥的森林砍光嗎?果然,一眨眼的功夫,山上的蒼松翠柏就被人們砍光了一大片。小動物們哭了!突然,「砰砰」遠處傳來幾聲槍響,又打破了森林裡的寂靜。野兔被無情的子彈擊中了,野雞被可惡的套子勒死了,梅花鹿也沒有逃過獵人的眼睛,成了他們槍下的俘虜。
小動物們更生氣了。自發地開了一個公審大會:對獵殺它們夥伴的獵人進行了指責和批判,獵人醒悟了,深深的地低下了頭。又看了看那些可愛的動物們,它們正坐在光禿禿的樹樁上,大聲哭泣呢!
但願人們不再破壞自己的家園,還動物一個溫暖的家!
❺ 暖聞油條哥作文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話一點也不假。這幾天,我看了名叫《魯濱孫飄流記》的冒險小說。它是笛福的一部重要小說:商人魯濱孫不幸遭遇海難,流落到一個荒島上,孤單地度過了二十八年。他充分運用頭腦和雙手,不惜勞力,不怕艱難,在島上建住所,種糧食、養家畜、造器具,以百折不撓的毅力改善環境,最終獲救。
小說中的主人公魯濱孫的勞作精神以及積極與自然斗爭的堅強意志深深地感動了我。俗話說的好:「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正是因為魯濱孫這種知難而進,對生活充滿渴望,充滿信心的精神才得以讓他在孤島生活了二十八年後終於獲救!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作者在書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事實上的確如此,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里,也將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這使我想到了自己的經歷。
我在放學路上遇到了一隻大狼狗,它張開血盆大口,讓我膽戰心驚,望而生畏。當它一步步向我逼近時,我似乎能感覺到空氣的凝固,呼吸在加速,無法用文字來形容我當時害怕的心情,幸好遇到了鄰居李爺爺才得以逃脫大狼狗的「魔爪」。回到家,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爸爸媽媽,誰知他們不但沒有對我溫和的安慰,反而對我進行了苛刻的批評。哎!心裡真是好不難受。
現在回想起來,對照魯濱孫,我心裡真覺得慚愧呀!相比之下,真與他差了十萬八千里。雖不能有 「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從容和鎮定,但決不能遇事就嚇破膽,要想辦法解決。今後,我一定要做一個像魯濱孫那樣的人,成為笑對風雨的燕。
❻ 求一篇高中作文 高質量 前 作文:某報為了發覺有溫度和人情味的新聞,引導讀者以溫暖的視覺看待社
一面之難,帶來的不只是溫暖
《暖聞》欄目准備從三則新聞中選取一則來引導讀者用溫暖的眼光來看待社會。一是良心「油條哥」堅持不用「復炸油」,一是老父親需掛號才能與老父親見上一面,一是主辦方顧及小男孩成長對其不小心弄壞名畫採取了備案而不報案的做法。
我認為,老父親與醫生兒子的一面之難最溫暖人心更符合《暖聞》欄目的出發點和意旨。
溫暖如冬日裡的暖陽,驅逐寒冷的同時,帶來明亮,帶來暖和,更重要的是,它能給人們帶來對春天的期望,對未來的希望。而老父親和兒子的一面,恰恰有著不僅限於帶來溫暖和感動的作用。
乍一看, 老父親和兒子的一面之難是何其冷冰冰啊。家庭是社會的小單位,是每個人心靈的棲息地,是幸福感的發源地。家庭中的親情起著重要的維系作用,父母子女之愛,朴實無華卻動人心弦。可是,當別人與孩子在公園里嬉鬧游戲的時候,當別人與孩子共享豐盛的晚餐的時候,老父親就好久沒見過自己的孩子了!他只得親自到醫院去,可兒子太忙了,等了兩個多小時,最後掛了號才能見到一面。這一面,實在讓人為老父親感到心疼,感到心酸,感到有點無地自容。
然而,這一面之難帶來真的只是心酸嗎?這一面越難,折射出來的還有什麼?
這一面之難,體現的是那沉重而無言的父愛,體現的是一份盡忠職守的職業精神。正是因為這「難」,他們的形象更為高大,他們的行為更溫暖人心。真正的愛,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理解。老父親深知作為醫護人員的忙碌,想念兒子親自到醫院看他,等了好久才不得已掛了個號見上一面。他不打擾,不打斷,淋漓盡致地闡釋了父愛無聲的感人。兒子忙於工作,將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連頭都沒時間抬,也不就是「醫者父母心」的踐行嗎?一個愛子,為小愛;一個愛人,為大愛,都是那麼令人動容,熱淚盈眶。
老父親和醫生兒子的一面之難,最溫暖的關鍵在於引導人們用溫暖的目光看待社會和生活 ,進而創造溫暖。生活中不缺少溫暖,缺少的是發現溫暖的眼睛。在醫患關系緊張的環境下,我們也會看到主刀醫生用動畫片安撫小蘿莉情緒的有愛故事,也會看到醫生長時間手術後累倒在地上的畫面,現在也看到了醫生的父親見兒子一面是那麼難。其實,只要我們多點理解,多點體諒,矛盾和沖突便少了許多,醫患關系乃至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是更和諧,更溫暖了嗎?而一面之難暴露出來的制度里的人性化的缺失,也應該引起人們的思考,進而提出建議,讓老父親見兒子不再難,讓普天下的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這溫暖!
王蒙說:喜對天下,處處可喜。當我們用溫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了溫暖;但當我們用溫暖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會給人帶來溫暖。暖對天下,處處溫暖,這個才是中國夢的真正要義。
老父親與醫生兒子的一面之難,帶來的不僅僅是溫暖那麼簡單。
❼ 呵護童心,暖聞社會的作文
三、作文評析:
本作文題是由三部分組成的,一是材料事件本身,二是寫作提示語,三是寫作要求。第一部分的材料事實就是從三則新聞中選擇一則刊登在《暖聞》專欄,選入的新聞必須是有溫度和人情味的新聞,能夠引導讀者以溫暖的視角看待社會。第一個新聞是「油條哥」堅持不用「復炸油」,第二個新聞是老父排隊掛號看望醫生兒子,第三個新聞是名貴畫展主辦方寬容無意損壞名畫的孩子。值得注意的是,三則新聞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沒有主次之分,或者說三則新聞應該是「平行視角」。
材料的寫作提示語就是倒數第二段。這個不起眼的、容易被廣大教師與考生忽視的「提示語」,往往暗示著作文的立意方向與立意范圍,甚至在無形中左右著寫作者的寫作姿態與寫作體式。就拿這則材料來說,如果刪掉倒數第二段,作文就變成了「多則材料作文」,從立意上講,就應該尋找、發掘三則材料的共同點,即體現溫暖的人情味道,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考生應該圍繞「向他人或社會傳遞溫暖和人情味」的觀點展開,並且還要引用材料之外的事例和證據。但是有了作為「提示語」的第二段,立意的方向完全改變了。這個提示語隱含著如下幾個要求:一、考生必須在三則材料中選擇一個,選擇最能夠體現社會溫暖和人情味的一則,不能泛泛而談,更不能完全拋開這三則材料。二、選擇其中的一個,並非完全拋棄另外兩個,因為提示語中要求「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所謂「權衡」就是要在三則材料的比較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選擇。三、「你認為哪一則更合適」,隱含的意思是哪一則新聞更有「溫度和人情味」,更能引導讀者「引導讀者以溫暖的視角看待社會」。
第三部分是寫作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昔日的「文體不限」的要求在本次考試中變成了「明確文體」,2015年全國1卷的作文要求中也沒有「文體不限」的要求,而是用「完成寫作任務」代替。這一點也很好理解,寫作提示已經暗示了考生,必須寫成議論文,這種文體是隱含在題目的要求中的。
按照教育部考試中心張開先生的命名,這類作文被稱為「任務驅動型新材料作文」,所謂「任務驅動型」就是帶有具體的寫作任務的作文。實際上,所有的作文都是「任務」,但這里的「任務」指的是與材料及要求相關的具體的寫作任務。在本則材料中,「從以上新聞中選擇一則刊登在《暖聞》專欄中」就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任務,如果考生不理解或者沒有注意到這個要求,文章寫成了「要有社會公德」「要有愛心」「關愛兒童」「善於選擇」「理性權衡」之類的文章,就屬於偏離題意。
二、「暖」的正面分析
在材料中,「暖」是一個核心概念。所謂「暖」就是溫暖,能夠體現濃濃的人情味,能夠展現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這則材料依然充滿正能量,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專家認為:體現大國風范,過濾提煉媒體、網路、親人等多信息渠道形成對社會的認識,形成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人生態度,傳遞對主流價值觀,這也是歷年高考的主導方向。也就是說,「暖」不僅是一個生活話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話題。
第一則材料中,「油條哥」堅持不用有害的「復炸油」,體現了生意人的社會良知。在商業利益與他人的身體健康中,他選擇了他人的健康,即使是利益暫時受到損害,也在所不惜。「復炸油」並不是「地溝油」,國家並沒有明令禁止不準用「復炸油」,因為判斷的標准不易把握,事實上,市面上的油條大多是用「復炸油」炸成的,商家不認為這是傷天害理,顧客也漸漸接受了現實。明知是復炸油,但依然吃得香,這就是商家與顧客的某種無奈的「契約」。在這種情況下,「油條哥」不用「復炸油」,其情懷、其精神更難能可貴,這就是一種社會的溫度,一種人性的溫度。
第二則材料,作為醫生的兒子,工作太忙,簡直可以說是席不暇暖,甚至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面對著排成長龍的患者,醫生自然無暇顧及前來看望自己的老父,甚至他都沒有注意到父親的到來。而作為父親,看到如此繁忙的兒子,看到排隊的患者,他也不忍心佔用兒子的工作時間,居然在沒病的情況下,自己掛號,為的就是和兒子說上幾句話。這種精神也很感人,也能體現人心的溫度。
第三則材料,作為名貴畫展的主辦方,面對12歲孩子的無心之過,在利益與孩子的心理健康之間,他們做出了理性的選擇,沒有報案,希望孩子的心理不要受到影響。其實,主辦方即使報案,在情理上也無可厚非,畢竟是價值連城的名畫,孩子沒有賠償的能力,至少作為監護人的父母,是可以進行適當賠償的。但主辦方沒有這樣做,他們思考的出發點不是畫本身,不是畫體現的商業價值,而是孩子的心靈。這也是能夠體現社會關懷的溫度的。
三、「暖」的反面分析
既然題目要求考生要在「權衡」之中做出「選擇」,那就不能一味從「暖」的正面進行分析,而是要在三則「暖聞」之間進行比較。考生選擇其中一個的理由無非有二:一是這則新聞更能體現「暖」的人情味,二是其他兩則新聞在體現「暖」方面不如選定的那則。這其實也要求考生能夠辯證分析,用思辨的觀點對三則新聞進行理性分析。也就是說,題目意在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意在體現社會主流價值觀念,但並不意味著考生只能選擇無條件的認同,只能寫出「歌功頌德」的文章,甚至對材料進行「泛道德化」的分析。也就是說,考生不能泛泛而談,而應該有自己細致的分析,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體現自己獨特的思考,這其實就是一種思辨精神。
首先來看第一則,需要辨析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復炸油」,其判斷標準是什麼?也就是說,炸油條的油用多少次才被稱為「復炸油」,如果只用一次或者只炸一遍,就被稱為「復炸油」的話,那「油條哥」難道每天還要換一次油,這樣的話,估計連成本都收不回來,難道他的行為完全是在奉獻?如果只是比別的商家少用了幾次,那隻不過是產生的有害物質少了一些而已。第二個問題是,不用有害的「復炸油」其實是一件應該做的事,如果堅持不用「復炸油」就大肆表揚的話,那無異於對一個人說:「你的表現真好,應該值得表揚,因為你堅持不殺人!」如果這種行為值得宣傳,那隻能說明這個社會已經沒有希望了。「油條哥」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但登上《暖聞》就暗示著這個社會的公德水準已經降低到水位線以下了。
其次來看第二則,首先,老父親究竟有什麼十萬火急的事情,一定要在兒子上班時間來看他呢,即使是醫生,也是有下班時間的,中午休息的時候不能再與兒子見一面嗎,更何況,他已經等了兩個小時,估計離兒子下班的時間也不遠了,又何必多此一舉呢。其次,父親掛號去見兒子一面,就值得提倡嗎?醫生的職責是給病人看病的,老父親沒有生病,卻要掛號排隊,這樣就不算佔用醫院的資源嗎?即使掛了號,去見兒子一面就不能算是佔用公共資源?老父親的想法未免過於簡單。第三,工作不外乎人情,如果說父親見兒子一面居然要採取這樣的手段,那工作的意義何在?以撕裂親情為代價的工作,又何談高尚呢?
再來看第三則,該孩子只有12歲,屬於未成年人,還不到獨立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而且也不是故意損壞,只是「不慎跌倒」,主辦方希望男孩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如果真是一幅價值連城的名畫,如果孩子家境一般,又不具備賠償的能力,難道還要窮追猛打,逼得對方家破人亡么?因此,從法律上講,主辦方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而從道德上講,主辦方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不過相比前兩者新聞,這則新聞體現的「暖」更濃重一些,這一點也值得注意。
其實,對三則新聞進行辯證分析,將具體問題分析透徹,這也是新材料作文立意新穎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