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端午節作文(結尾)
寫端午節的作文的時候,結尾怎麼寫才能一下子脫穎而出?
我覺得總體來說,寫作文的時候大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因為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的作文會比較真誠,而且讓讀者讀起來能夠引發共鳴,這樣的話作文的分數肯定會高,而且很多老師都會認為這是一篇非常不錯的作文,在上作文課的時候可能會給你相應的獎勵。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點贊關注,我將會和大家積極互動。
㈡ 端午節作文結尾
端午節打鑼鼓,舞獅舞龍慶端午
㈢ 作文《端午節》結尾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這一天有許多風俗活動,如早上取龍須水,插艾枝於門,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賽龍舟活動。
早晨取龍須水——因為傳說五月五日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抬頭噴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們在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於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於門——因為艾能僻邪,這一天插艾於門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為這一天是龍抬頭噴發龍須水於大地青草的時間,人們上山采一些草葯,像天冬、麥冬、金銀花、山葡萄等來家備用,都比往日來的有價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氣也十分有意義。
食粽——本地有名俗諺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舊棉衣,這一天是五月初五,剛過了春寒,大地始暖,過了這天之後,進入夏天,氣溫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黃枝汁攪拌成的粽,表示食後寒天過去溫暖的夏天就到來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種用香菇,花生仁,豬肉,甜豆沙製成的食物,一邊甜一邊咸,用竹葉包成六角狀拳頭大小的包團子。它的由來是由中原傳來的。是中原水鄉百姓紀念大詩人屈原的一種風俗食物。
賽龍舟——來自對屈原的懷念。沿江水鄉在端午節前後組織龍舟競賽。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裡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㈣ 端午節作文結尾怎麼寫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雖說有些神化,但一位詩人,能夠被人們近兩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著實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聞粽香,又見龍舟,又祭屈原。
篇二:端午節的作文結尾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關於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裡。為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裡。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裡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傢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凈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後,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㈤ 端午節作文開頭結尾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裡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㈥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的開頭與結尾
開頭: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吃粽子是這個節日里必有的項目。今年的端午節我們過得比較特別,開展了自己動手,包粽子活動。
結尾:美美的吃的,自己包的粽子,我們不但體會到了勞動後收獲快樂,還體會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真正內涵。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像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裡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只。
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㈦ 端午節作文結尾
寫作思路: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專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屬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受到啟迪和教育。這樣的文章有了哲理,給予讀者的感受也就更加豐富了。
內容:
1、這個端午節我知道了屈原為了國家不惜犧牲自己,我也要想像屈原一樣,做一個愛國的人!將來未國家做貢獻的人!真是一個令我難忘的端午節呀!
2、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3、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4、聽說有的地方端午節這天人們要佩戴香囊,喝雄黃酒,我們這里是小孩佩戴五絲,門口插艾蒿,好像是可以降妖辟邪之類的吧。呵呵,總之每個節日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和一個值得我們去繼承的傳統吧。
5、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和雄黃酒等風俗,用這個方式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㈧ 端午節作文開頭結尾
每年的五抄月初五,是我國襲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逢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棕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舉行劃龍舟比賽……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絕望、悲憤之下,投入舊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後,馬上劃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從家裡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根據以上故事來看,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一種風俗習慣。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平時還要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中國有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由於我從小非常愛吃粽子,所以對「端午節」的印象非常深刻。
㈨ 端午節作文結尾100字怎麼寫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㈩ 端午節的作文結尾
寫作思路:避免被動語態,在主動語態中使用動詞的句子更容易閱讀,因為被動語態在很大程度上使閱讀復雜化。最好的句子結構如下:主語、動詞和賓語。有時使用被動語態是不可能的,但是你應該盡量減少它。
正文: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
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年的農歷五月處五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件事發生離現在已經XX多年的歷史了,那時候秦國和楚國打仗,秦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愛國詩人屈原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便提出建議,讓我國也就是楚國和齊國一起打仗這個建議。
很多人不同意,屈原辭職,楚懷王把愛國詩人屈原流放了,帶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再也看不下去了,便跳江自盡;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年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蠹蟲或防止蠹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就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