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指要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指要

發布時間:2020-12-31 22:05:13

⑴ 吳忠豪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指要 怎麼樣

吳忠豪
程序是我編的,光碟整個流程全是我幾個月起早摸黑做出來的。你怎麼就這么剽竊我的勞動啊?比小偷還無恥,比強盜還可惡!!還我的辛苦錢!無恥的貪污犯!賴皮狗!

⑵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太多了。
1.作文教學,比較大眾化的課題。
2.閱讀,同上。
3.學生寫字研究。內如坐姿,握筆姿容勢,筆種,紙張等對
寫字的影響。
4.學生閱讀速度與記憶。
5.小學生思維,心理對閱讀寫作的影響的研究。
6.學生背書方法的研究。
7.課堂提問問題設計研究。
9 課堂評價研究。
等等諸如此類,任何與語文有關的皆可。

⑶ 如何選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

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大家已普遍認識到建構明確、合理的語文教學內容是當前深化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只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學內容的確定與選擇仍然是個大問題,原因既在於教學理念與教學設計存在一個落差,教學設計與教學行為之間又存在一個落差,還在於我們的語文學科不同於數理學科。數理學科是:課程內容=教材內容=教學內容。學生掌握了教學內容也就掌握了這門學科。而語文學科是:課程內容>教材內容>教學內容。學生掌握了教學內容並不等於掌握了這門學科。數理學科,在上課前,「教什麼」已經直接由教材呈現給教師和學生。而語文學科不是這樣,「這節課教什麼好呢?」語文教師常常感到困惑。數學教師似乎不會提這樣的問題,其它學科的教師似乎也不會提這樣的問題。唯獨語文教師,面對一篇課文,頭腦中首先會冒出這么一句。別小看這一問,它從一個側面折射出語文教學的現狀:我們的語文教師心中常常並不清楚要教些什麼,更不清楚要教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方法教合適。
一篇篇的課文,這里教一點,那裡教一點;就同一個語文知識,今天教一點,明天教一點,每次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一種比喻的修辭方法,教了六年;就是同一篇課文,不同老師教的內容也大相徑庭,有些甚至已經不是語文學科應該教的內容,變成了科學課、歷史課等等別的什麼課。對此,崔巒老師在《加強語文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的建議》一文中指出,《課程標准》在制定與修訂中,有一個比較大的疏漏,就是沒有明確規定教學的目標與內容。教什麼,不教什麼,練什麼,不練什麼,沒有明確規定,教多教少,教深教淺,都是教師自己說了算。這就使得我們一些教師以為一篇篇課文就是教學內容,教語文就是講課文。所以,我認為目前對語文教學和語文課程來說,「教什麼」的問題是第一位的。難怪一些專家直呼籲:我們的《教師教學用書》應該編得厚些,更厚些,具體些,再具體些,對每一課要教的內容作出具體的、明確的、保底的硬性規定,把內容與目標細化並落實到每一冊、每一組、每一課中,讓我們的語文教師在開始實施教學之前,也能像數理老師一樣,胸中有數,十分清楚教什麼,不教什麼,練什麼,不練什麼,十分清楚哪些是「基本口糧」, 只有這樣,才能清楚「我們種的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田,澆的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園」,才能避免教學內容的盲目性、隨意性,才能革除「教語文就是教課文」「閱讀課就是分析內容」的弊端。(談到內容分析,崔巒老師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和『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說再見」,表明加強語言習得、創新教學模式的決心。)事實上,語文課說白了就是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教什麼,第二個維度是怎麼教。教什麼涉及到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問題,怎麼教涉及到教學方法問題。因為我們的語文課程建設到現在為止還不盡如人意,到現在為止還只是停留在經驗思辨的層面上,所以教什麼才是真正的語文,才真正具有語文課程的特性和價值,我們依然在摸索中、徘徊中,我們依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所以我們語文老師要不斷地追問自己、反思自己,我教的是語文嗎?是語文課程嗎?是語文內容而不光是「教材內容」? 我們在選擇「教內容」的時候,時刻提醒自己:你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了嗎?關注學生的學習盲點了嗎?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了嗎?
那麼,教學內容如何選擇呢?
下面我們來進行第一個問題的探討與學習
我們都知道,作為教師,我們不可能把自己在解讀文本時的創見、深刻豐富的體驗全部轉化為教學內容。哪些應該納入到教學設計中,並對其梳理、重構、整合,再通過恰當的方式加以呈現,需要我們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作教學化處理,取捨與甄選出能確保教學針對性與有效性的教學內容。
下面我們先來聽一則故事。
傳說有一位國王給大臣們一個任務:編一套古今智慧錄,將世界上最聰明的思想傳給子孫。大臣們悉心搜集後,編成智慧大全共12本,國王看了,說太厚。大臣們精心挑選後,編成智慧大全一本,國王看了,又說太厚。大臣們反復斟酌,編成智慧錄一章,國王看了,還說太厚。大臣們又把一章縮成一頁,一共40條,國王看了,還是「太厚了」那句話。最後,大臣們從40條格言中精心選了一句,國王看後滿意了。
最後選中的格言,其實就是今天我們都很熟悉的那句話:「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國王讓全國所有的人都記住這句話,於是人們變得勤勞了,國家也變得富裕強盛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繁中求簡,才能成功!
語文教學也同此一理。語文教學之所以難,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面對一篇課文,不知道如何取捨。任何一篇課文,所包含的教學內容都會在幾十個點上。從知識的角度來說,有字、詞、句、篇、點、語、修、邏等;從能力的角度來說,有朗讀、默讀、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等多種能力;還可以從方法的角度、習慣的角度、情感的角度、內容理解的角度列出一大堆項目。一篇課文就是一隻麻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個部位都有研究的價值。正因為每篇課文都具有這樣的綜合性特徵,因此我們常常會做出錯誤決斷:一節課教學內容多則七八項,少則四五項,面面俱到,沒有中心,沒有重點,結果往往是鬍子眉毛一把抓,西瓜芝麻一鍋煮,教學內容多而雜,教學結果難免「少慢差」。
刪繁就簡是一種大智慧。我國古代許多智者,都提倡簡潔,「大道至簡」「多則惑,少則得」「刪繁就簡三秋樹」「任你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我國的古文,少則幾十字一篇,多則三五百字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很少見。國畫,寥寥數筆,便形神兼備。國粹京劇,一把胡琴,一把椅子,演來卻妙趣橫生。可見,簡潔比起繁雜更有力量,更有效率。
現代的智者,同樣提倡簡潔。現代社會有二八定律之說。它倡導「有所為,有所不為」「四兩撥千斤」,這些觀念,對於我們選擇教學內容,同樣是難得的法寶。
選擇教學內容有兩種基本思路:一種是從「什麼需要教」的角度來思考,這是順向思路,常規思路;還有一種是從「什麼不需要教」的角度來思考,這是逆向思路,非常規思路。教學中採用兩種思路比採用一種思路常常更富創意。
關於教學內容的選擇,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有個著名的法則,叫做「三不教」:學生已知已懂的,不教;學生自學能懂的,不教;教了暫時也不懂的,不教。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可以補充一句:某個內容放到別的課文中去教,也許更好,不教。有了這四不教,一篇課文需要教的內容就不多了,閱讀教學就會變得「少而精」了。
下面我們分學段對課文教學內容的選擇做一些分析、探究
第一,低段,要凸顯字詞和朗讀,其它內容可以不教或少教。
教學,貴在抓住重點和難點。低段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識字、寫字、積累詞語和朗讀,抓住了重點,就抓住了根本,其它教學內容可讓學生自學或點到為止。
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棉花姑娘》一課,可教的內容有如下幾項:①學認6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②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③掌握「盼望」等8個詞語;④體會感嘆句子表達的情感;⑤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⑥理解課文內容;⑦了解童話有三次反復、對話多等特點;⑧懂得燕子等是益蟲,蚜蟲是害蟲;⑨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⑩學習自主識字的方法。如果選定以上10項作為教學內容,那麼兩課時教完的話,每課時的教學內容就有5項之多。「多則惑」,一手抓5隻跳蚤,結果一隻也抓不住。
對以上內容,可作如下選擇:①②③項是關於識字寫字、詞語、朗讀等內容,是低段的教學重點,應牢牢抓住不放;④項的感嘆句,在本文中不突出,不如放到別的課文中去教;⑤⑥兩項理解課文內容,一點不難,學生讀一兩遍就能明白,不必再教;⑧項關於害蟲、益蟲的知識,學生在幼兒園就已懂得,屬於已知;⑨項培養科學精神,應以滲透為主,不必單獨設項;⑩項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可融入①項進行。這樣經過篩選、整合,教學內容只剩下①②③項,其中③項學詞語又可以與①②項結合著進行。因此真正需要教的是①②兩項,可以分別安排在兩課時完成。這樣安排,每課時凸顯一個重點,這比面面俱到、蜻蜓點水地教學,效果會高很多。
又如《地球爺爺的手》,花太多時間教「地心引力」,就大可不必,有不少教師甚至以此為重點,更是費力不討好。再如教《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是怎樣反反復復才找到媽媽的,花許多時間去問,也似乎大可不必,讓學生多讀幾遍,再模仿著自創一段豈不更好!總之,低段課文教學內容的選擇,一般都應遵循強化字詞和朗讀的原則,為學生打下一個比較堅實的語文基礎。
第二,高段,要凸顯表達方法的領悟,力求讀寫結合,其它內容可以少教或不教。
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凡是學生已學已知的,決不重復講解;凡是學生能自己學懂的,教師決不越俎代庖。教師的教學重點要選擇學生必須掌握而又未能掌握的內容。
如薛法根老師教的《真理誕生在一百個問號之後》,只重點選擇了兩項教學內容:一是課文中的一個重點句子——把「?」號拉成了「!」號,二是讓學生發現這篇課文敘述三個事例時寫作上有什麼共同點。其餘如生字、生詞、朗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理解課文里講的三個故事等內容,一般教師都可能選作重點的,他都沒有教。因為他認為,學生在課前對這些內容已作充分預習,學生手裡佔有的資料甚至比教師的還多,再教這些,難免在已知中兜圈子。教學效果證明,這樣的選擇的確高人一籌。

⑷ 小學語文教學有哪些基本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基本要求的指導思想是:以師愛為基礎,以專業素養為支撐,關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研究能產生最優化結果的教學方法,幫助每位小學語文教師在提高自身語文素養的同時,有效實施課程,全面完成學科教學任務,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引導教師專業發展。

一、教師素養

1、學科品質:熱愛語文,樹立並強化熱心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思想,增強自己從事母語教學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2、專業素養:具有一定的語文功底,較好的文學修養,能獨立鑽研和駕馭小學語文教材。

3、文化修養:博聞博覽,養成經常廣泛閱讀、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二、教學准備

1、課標教材:認真學習課標(大綱),掌握所教年段(級)的具體要求,並了解相鄰年段(級)的要求。通讀教材,了解全冊的教學重點、難點,教材的前後聯系。

2、熟悉學生:多渠道了解本班學生的家庭、生活、健康、愛好等情況,包括對上期期末檢測進行質量分析,掌握全班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教學計劃:依據課標、教材和教參,制定出比較詳細的學期教學計劃。寒暑假期間備好開學第一周的新課。

4、資料准備:書籍與教學所需的材料(圖片、表格、影像、筆記等)必須事先准備,並開發語文教學中的相關資源。

5、教學目標:正確把握每篇課文和每個語文園地的具體要求,並了解它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集中。把目標和具體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一課時中,並注意每課時教學前要列出須達到的具體要求。

6、教學設計:擴大備課的閱讀量,備課時除了鑽研課本、教參外,應多閱覽其他有關的參考資料。補充教學內容,確定教學內容要在憑借教材的基礎上拓展教材。注意把每篇課文課後練習作為制定教學要求的重要依據。把課後練習分散在各課時中完成。合理安排課時,防止兩頭松、中間緊的現象。每課時中應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完成課後練習。教案形式多樣化,可將教材批註、活頁教案、製作卡片等綜合運用,提倡寫教學後記。實行超前一周備課。

7、課前准備:課前准備好小黑板、電教媒體等教具。教師要在上課鈴聲未落之前到達教室門口,教師一經進入課堂,不得中途出入,做到准時上課,按時下課。

8、指導預習:認真指導學生預習,預習的重點是朗讀教材,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可布置適量的查找資料等活動,積極引導學生上網查尋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預習應根據年段,可以在課外完成,也可以放在課內進行。

三、課堂教學

1、識字教學:生字的呈現方式多樣;字音的教學要抓住重點,並在當堂課中以多種形式鞏固;要在字、詞、句的聯系中理解字義;要求寫的字,必須分析字形,生字的書寫要示範,指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課堂上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寫字。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每節課均應安排寫字練習。

2、閱讀教學:課始宜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他們的需要和學習語文的動機,而後教授新課。講讀課文一般可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順序進行;講讀過程中,要突出重點、設計好訓練的步驟,有意識的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動筆;最後布置作業,要注重布置除讀寫以外的觀察、實踐、積累方面的作業。要加強讀的練習。初讀課文,要讀正確、讀通順;講讀中的讀,要以問促讀,以讀促悟,引導學生理解內容,讀懂課文;總結課文時的讀,要求學生讀得響亮、流利、有感情。要注意語言積累,如好詞、好句、成語、歇後語、古詩詞和詞文片段或全文。

3、習作教學:習作指導要從內容出發,突出重點,注意開拓思路。高年級習作前的指導應控制在20分鍾內完成。每期八次作文要求及時批改,評語正面引導,重在激勵。要指導學生評改自己的作文。要保證兩周一次的作文評講課,評講要突出重點,與指導課的要求一致,講評練結合,及時糾正每次作文中較突出的一兩個問題。

4、口語教學:選好口語交際的話題,話題內容學生要熟悉,要感興趣;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拓交際的話源;要創設交際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注重多向互動交流,引導正確評價,有效培養學生表達和交際的能力。

5、復習教學:期末要留有兩到三周的復習時間。復習前要擬訂好復習計劃。要認真上好復習課,復習課目標要集中,宜用「精講多練」「從概括到具體」的教學思路,對學生一期所學的某方面知識進行系統梳理,並注意「插漏補缺」。復習課要精心設計靈活多樣,層次分明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培養能力。復習過程提倡在單元復習的基礎上進行分類復習,要將上復習課與做檢測題結合進行,要精選習題,避免將復習時間全用來做機械重復的練習題,不搞「題海戰術」。

6、質疑問難:精心設計教學提問,引導學生自主質疑。老師要圍繞課文的中心、重點發問,提問要明確,富有啟發性、層次性,要加強對學生答疑的點撥與引導。

7、學習方式: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變革學習方式,保證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適當進行研究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8、板書設計:要重視課堂板書,板書要突出重點,層次分明,書寫工整,精要完整,能顯示教學過程及知識要點。提倡學生參與板書設計。

9、課堂管理:上課學生注意力集中,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提倡舉手發言,允許不舉手發言;討論或做作業時允許學生離開座位與老師或同學討論,向老師或同學詢問;根據需要,可以到閱覽室、會議室、教室外上課;提倡學生在課本上批註、作圖;鼓勵學生之間的相互檢查;允許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允許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包括向老師提出學習內容及方式等要求。提倡分層性、激勵性、建議性、多樣性、延時性的課堂評價。

10、分層發展:教學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文道統一的原則,堅持正面教育,注意調動學習上有困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他們可適當放低要求,努力使其學有所得。

四、作業布置與批改

1、課堂作業:每節課盡可能留出3至5分鍾讓學生提問;結合社會、生活、學習實際,進行拓展性訓練;引導學生想像並拓展課文內容;精心設計作業練習,推出「課堂必做作業」和「課余自由作業」,學生可自行向老師索取作業題;作業版式可多樣化,注意字體、顏色等變化和適當插圖。課堂作業要求全部批改,並做到認真、及時。

2、課外作業:嚴格控制課外作業量。一、二年級不布置課外書面作業,三、四年級每天不超過30分鍾,五、六年級不超過45分鍾。作業形式要靈活多樣,要與語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不搞機械重復,不搞「題海戰術」;作業批改要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活動及輔導
1、語文實踐:提倡語文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倡學生寫讀書筆記,認真開展語文課外實踐活動,盡可能多組織學生編小報,適當組織課外語文興趣小組,如文學社、記者團、詩會等,號召家長盡量為孩子購買圖書,努力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2、課後輔導:制定培優輔差的計劃,提出輔導措施,建立優生、學困生檔案,做好跟蹤記載。輔導要講求實效,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熱心、耐心、有信心。要注意在夯實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加強學法的指導,培養自學能力。要有重點地及時輔導,解決難點,嚴禁用早晚自習講授新課。培優主要是通過興趣小組的形式,參加學科競賽及校內、校外的競賽。
六、教學評價
1、形成性評價:每單元教學結束後,要組織學生進行單元測試,實現及時反饋。要根據反饋情況,編制矯正練習,指導學生插漏補缺,確保學習質量有效提升。
2、終結性評價:可分為考查(面試)和考試(筆試)。
分項考查:考查的內容是學生平時的積累、朗讀、識字量等筆試難以檢測的內容(積累可分為新聞摘抄、賞詩一首、名言警句、課內外的好詞佳句等);考查的方式:教師直接抽查或由老師監督,學科委員交叉抽查。考查宜採用等級制評分。考查完畢,教師要及時寫出考查質量分析。
全體筆試:筆試原則只進行期末考試。期末考試屬於目標考試。考試的內容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教材為范圍,主要測試學生的語言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組織考試要體現公平、公正、嚴格的原則,以真實反應學生的學業成績。考試成績的評寫可採用百分制,也可使用等級制。考試結束後,要認真填寫語文成績統計表和試卷分析。
3、教學總結:每期結束,要在考查與考試的基礎上,寫出自己本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專題總結、經驗論文、調查報告等)。
七、教研科研
1、積極參與學科校本教研活動,針對自己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展開專題研究,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每期至少有一項專題研究的物化成果。
2、經常開展教學反思,採取撰寫教學後記、教學敘事、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等形式,不斷積累和總結教學經驗。
3、加強同伴互助,採取集體備課、教研沙龍、上課評課等方式開展行動研究,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實踐。
4、積極參與課題研究,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萬州區教科所小學室

⑸ 如何區分小學語文課程內容、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

語文課程抄內容,是課襲程層面的概念,回答的是語文課程「教什麼」這一問題;從學生學的角度,它是學習的對象,因而也是對「學什麼」的規定。(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第二版,238頁)。
語文課程內容,是語文課程具體形態層面的概念,指為了達到語文科特定的課程目標而選擇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價值觀等要素。作為「定篇」的選文,是其重要的構成。
語文教材內容,是語文教材具體形態層面的概念,指為了有效地反映、傳遞課程內容諸要素而組織的文字與非文字材料及所傳遞的信息。
語文教學內容,則是語文教學具體形態層面的概念,從教的方面說,指教師在教的實踐中呈現的種種材料及所傳達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學中對現成教材內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第二版,246—247頁) 王榮生老師的《語文科課程論基礎》值得好好看

⑹ 小學語文教學目的要求

總的目的要求:

1、鞏固漢語拼音,藉助拼音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識字152個。能正確認讀學過的多音字,能辨別形近字。會寫115個字。

2、繼續學寫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會毛筆字臨帖,坐的姿勢、握筆姿勢都要正確,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藉助中心句,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與聯想;能提高默讀的速度;能選擇句子的表達方式;學會積累詞語,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會讀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閱讀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語言特點。

4、能有中心有詳有略地記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後舉例的方法寫人;會修改作文,把自己寫得不具體的作文改具體。

5、能聽廣播說說自己的感想;聽錄音以後能發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據不同對象說說(寫寫)給同學的畢業贈言。

6、了解革命戰士為了人同的革命事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崇高品質。感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感受關心他人、自覺經受鍛煉的良好品質;初步培養愛科學的志趣。

⑺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是什麼

1、主張「和諧」。在語文教育的價值追求上注重工具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和諧統一;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注重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關系的和諧統一;在閱讀體驗上注重尊重兒童獨特見解和遵循文本特點的和諧統一;在教學手段應用上注重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

2、主張「本真」。語文教育應基於本真的兒童,應真正從兒童需要出發,遵循兒童認知特點,聯系兒童生活世界;語文教育應追求本真的課堂,教學目標應當切實,教學過程應當真實,教學風格應當朴實。

(7)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指要擴展閱讀:

語文教學要貫徹終身教育思想,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放到重要地位。語文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們正是通過聽、說、讀、寫,與外部世界(自然、他人、社會)進行交流,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內心世界,開拓精神的自由空間,開發自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未來的信息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社會發展加速,人們的職業、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呈現出多變性和多樣化的特點,終身學習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素養。因此,語文教學要從以知識積累為取向,轉向以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為取向,立足於促進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

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喜歡語文,學會學習語文,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⑻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

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任務驅動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

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自主學習法: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拓展資料: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⑼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基本要求有哪些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基本要求:

一、教態基本功。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眼神包含著對學生的肯定、贊賞和鼓勵,是與學生情感的交流,切不可盯著天花板或隨處亂看。前者給學生目中無人的感覺,後者給人心不在焉的感覺,但兩者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課堂效果。動作也很重要,打手勢能起到輔助講解的作用,但要恰倒好處。

二、語言基本功。

1、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練,生動形象有啟發性。

2、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三、板書基本功。

1、從板書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一個教師的書寫能力。有的青年老師認為,只要有水平,寫字的好壞是次要的。可謂一個教師,應該處處為人師表,而粉筆字正是老師的「門面」,學生看得最多最清楚,如果老師板書時能又快又好,學生會產生一種欽佩感,會認真看和細心模仿,這就從心理上為教學提供了有利因素,久而久之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和作業的質量。

2、從板書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老師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力強的老師能通過簡潔的板書,清楚而完整的將自己備課時的思維過程准確的表達出來,學生記得少卻收獲多,教者輕松學者也輕松,並可以節約出不少時間讓學生多練習。

3、從板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老師是否有計劃性和把握能力。

四、演示基本功。

不僅指直觀效果,教師的示範同樣起演示的作用。演示是上好一堂課的基本條件之一。美術教師與其他學科的教師的區別在於美術教師應具備美術教育所特有的專業特徵。合理採用演示,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發學習動機、豐富感性認識、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五、教學科研基本功。

實施新課改後,要求教師從經驗型向科研型、復合型方向發展,要成為新生代的教師。那麼,教育科研能力是一項新的基本功。在各級各類的骨幹老師評選中,我們都發現了對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具體明確的目標,要求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從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會反思,及時撰寫有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課程需要老師成為一個教育研究者,而不是教書匠。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指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