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大班積木建構教案

大班積木建構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31 11:19:56

1. 每個人都不一樣教案大班建構

一、教材簡解:
大班幼兒正處於自我意識形成與發展的最初階段,而自我意識正是自信心、自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質形成的基礎,非常需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世界上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外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興趣、愛好等,然而雖然大班的孩子自我意識正在形成,他們還不能清楚地理解"我"就是"我","我"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因此,我認為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由外及內地發現自己與同伴的外部特徵的異同,了解到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
二、活動目標:
1、感受個體的多樣性,知道每個人都與眾不同的。
2、積極參與活動,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觀察比較自己與同伴外部特徵的異同,從而充分了解自我,形成自我意識。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通過直觀的觀察比較,發現自己身上與眾不同的特點。
教學難點:在實踐體驗中,能區分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並願意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出來。
四、設計理念:
主題活動的展開是引導幼兒知道自己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個體,從而增強對自我的認識,形成較為積極的自我評價,樹立自信心。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讓每一個孩子都在群星積聚的天空形成一個璀璨的星星。
五、設計思路: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讓他們能清楚地理解"我"就是"我","我"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造條件讓幼兒自己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讓幼兒發現自己與同伴的外部特徵的異同,了解到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
六、教學過程:
在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幼兒能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為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激發興趣,導入活動(找不一樣)
生活圖片是幼兒最喜歡、最直接的、最易接受的教具,是閱讀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用圖片導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不一樣的我》。
(出示圖片)
1、師:春意盎然的花園里,開滿了五彩繽紛的鮮花,瞧!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哪裡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花朵的顏色、大小、形狀,以及根莖葉等不同)
2、師:同樣是花,但是有著那麼多的不一樣!花葉上還有幾個可愛的小傢伙在捉迷藏,我們看看它們是誰?小瓢蟲,誰能把它們不一樣的地方找出來?(瓢蟲身上的斑點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數量也不一樣;瓢蟲身上的顏色不一樣,有紅色、黃色和白色等)3、師:那麼狗呢?它們哪裡不一樣?幼兒講述(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斑點多、有的斑點少……)哈巴狗(長毛狗,毛發的顏色不一樣)雖然都是小狗,可仔細一看他們長得也都不一樣。
小結:從上面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出,同樣是植物,同樣是動物,可它們有著許多的不同,那麼我們人呢?我們都一樣嗎?請兩個小朋友來比一比。

2. 幼兒園大班建構游戲《城市軌道》

結構游戲——街道(一) 活動總目的: 1.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2.感知材料的特徵、性質,並能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徵學會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圍繞主題進行建構。 3.讓幼兒學會分工合作,愛護建構材料和建構成果。 4.合理利用替代物,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游戲情況。 本次活動目的: 1.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 2.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徵學會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活動准備: 1.各種花片、插塑 2.活動前,帶幼兒到社區的街道參觀 教學流程: 一.師生談話,引入活動: 師:平時,我們上學、放學經過社區時,你們看到了什麼?(讓幼兒說一說街道中有什麼,如:房子、花圃等) 二.組織幼兒討論: 1.師:街道里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該選擇什麼材料來建構呢? 2.幼兒分組討論,學習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徵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3.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4.教師小結,如:房子很高,要用大一點的插塑來建構,如炮筒;游樂器械就可以用童樂高來建構,等等。 三.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1.幼兒自由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物體進行建構。 2.教師巡視幼兒的游戲情況,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 3.指導 幼兒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徵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4.讓幼兒將搭好的物體擺放到指定的地方。 四.教師講評、結束 1.幼兒自評、互評游戲情況。 2.教師根據幼兒選擇建構材料進行建構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不足之處,提出一次游戲的要求,結束。

3. 幼兒園大班積木活動度假屋教案

設計思路:
在班級的區角里我設置了「建構區」,裡面放置了大小不一的積木,孩子們常常在一起拼拼搭搭,有時候積木會變成城堡,有時候積木又變成了大橋……….一天孩子們因為對這些大大小小的插孔產生了興趣,不停地來追問我一些問題,於是我想到生成這一節科學探究活動,讓孩子們在一次次操作中發現積木連接方式不同帶來的變化,從而培養孩子們自主探究、發現總結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發現積木連接方式不同產生的變化。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動准備:
積木每人5塊、蛇寶寶動態視頻。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自由拼搭積木。
你把積木拼搭成了什麼?你是怎麼拼搭的?
(分析:本環節讓幼兒自由搭建,感受積木不同的連接方法所產生的不同效果,體驗積木的多變,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游戲活動:積木變變變
1、變成一條蛇寶寶。
游戲規則:幼兒將手中的5塊積木獨立進行連接,變成一條身體連接在一起的蛇寶寶。
(分析:本環節讓幼兒用僅有的5塊積木自由搭建,搭建一條能連接在一起的蛇寶寶,引發搭建的興趣和熱情。)
2、變成一條長長的蛇寶寶。
(1)、幼兒4人一組嘗試將積木連成一條長長的蛇寶寶。
交流:你是怎樣把積木連接在一起,變成長長的蛇寶寶?
(分析:本環節引導幼兒在操作構建中,通過比較發現積木不同的連接方法可以使蛇寶寶變得更長的秘密。)
(2)、小結:積木連接的孔越少,蛇寶寶就越長。
3、變成會動的蛇寶寶。
(1)、觀看視頻,發現蛇是會「扭動」的。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連接積木的不同方法。
交流:你是怎樣讓蛇寶寶動起來的?
(分析:本環節幼兒嘗試用硬硬的積木構建一條會「扭動」的蛇寶寶,進一步激勵幼兒大膽探索嘗試,尋找出能讓蛇寶寶會「扭動」的連接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
(3)、總結:兩塊積木只要連接一個孔,蛇寶寶就可以扭動了。
三、幼兒相互交流積木的奇妙變化。
四、收拾整理積木。
活動反思:
從活動的實施過程來看,我發現孩子的興趣很濃,這可能來源於兩點:
一、活動的材料來源於幼兒生活
積木是孩子身邊常見的玩具,大家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對它的玩法、性能比較熟悉、了解,操作的時候我發現每個孩子都能發揮自如,拼搭出不同的物體。
二、多次操作活動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
現在的孩子對什麼都很感興趣,都願意動手去看看、摸摸,好奇心特別強,而這節科學活動正好滿足了他們愛嘗試、愛探究、愛玩愛動的特性。操作中我設計了三個不同要求的小游戲,幼兒在我的引領下,一次次操作總結,自主發現規律和隱含的秘密,最終得出積木連接方式不同會產生奇妙的變化。

閱讀全文

與大班積木建構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