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走近老師教學設計

走近老師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31 09:16:22

❶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有禮貌,愛老師》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激發學生愛老師的情感。
[智育目標]:1.知道老師愛學生,學生也應愛老師。
2.知道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
[素質發展目標]:喜歡和老師交往,對老師有禮貌,聽從老師的教導。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知道老師愛學生,學生也應愛老師。
2.知道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
[教學難點]:喜歡和老師交往,對老師有禮貌,聽從老師的教導。
教學准備
一組各行各業的照片、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兒歌
學生活動設計
觀察照片、聽歌曲、討論、匯報課前調查情況、表演、學兒歌、製作賀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熱情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考考同學們的觀察力。出示一組各行各業的照片,請小朋友們從中找出哪張是老師。你從哪裡看出這是老師啊?小朋友們真棒!從這張照片就能看出老師在辛勤工作。老師這里還有幾張圖片,請同學們再一起看一下。放老師辛勤工作的錄像片畫面為教師的各種工作場景。背景音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啟示:(1)同學們看了畫面,你有什麼想法?或者有什麼話要說?
教師小結:天這么晚了,月亮媽媽睡著了,可老師依然沒有休息,還在為小朋友們批改作業,老師多麼辛勞啊!
(2)小組討論:說說老師的辛勞。
二、真情故事。
匯報課前調查情況:課前請同學們走近老師,了解老師關心同學的事例,哪位同學能給同學們講一講?(調查內容匯報)
三、心語速遞。
1、教過你的老師你最喜歡哪一位?說一說為什麼?
2、真情回放,說就心裡話。你們肯定也非常愛自己的老師,你有什麼話要對自己的老師講?
四、真實再現。
1、 學生現場表演。小朋友們用節目表演表達出對老師尊敬吧!小組分角色演一演。
2、 學兒歌。陽光照,花兒笑,我背書包上學校。見了老師行個禮,老師誇我有禮貌。
3. 為老師做一張賀卡。
五、全課總結。
在學習上,老師耐心細致地幫助你;在生活上,老師無微不至地關懷你。老師的愛就像陽光,絲絲縷縷都照耀著祖國的花蕾;老師的愛就像春雨,點點滴滴都滋潤著祖國的幼苗。沐浴在陽光和春雨中小朋友們多麼幸福呀!希望你們不辜負老師的希望,快快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六、板書設計
我愛老師
9月10日教師節
敬愛老師 聽從教導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發現小同學們雖然剛剛入學,但是對老師的感情還是很豐富的。也許是活動的內容貼近他們的實際吧。同學們都能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說出老師對談的關心愛護,體會到老師的工作辛苦。
在親手製作賀卡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目的是讓他們向老師表達一份愛意和美好的祝福。對製作不是很熟練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用切實可行的具體表現來表達對老師的愛。比如:改正一個缺點,專心的聽講,認真寫作業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❷ 怎樣進行考察教學設計

僅供參考

參觀與考察
教學設計(一)
設計思路
本單元屬於「欣賞與評述」活動內容,根據教材中的結構,我們在這個教學設計中主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欣賞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美術館及博物館的基本知識、概念、種類,了解畫展布展的基本程序,學會利用展覽展示自己的作品,宣傳自己,宣傳學校。
教學目標
1.了解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區別、美術館和博物館的歷史、性質、作用。
2.了解作品展示的最佳方式,總結所參觀展覽的意義和目的。
3.走近美術館、走近博物館,達到拓寬美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目的。
4.能為學校或班級策劃一次展覽。
教學重點
1.美術展覽的最佳展示方式。
2.美術館、博物館與畫廊之間的區別。
教學難點
美術展覽的最佳展示方式。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穩定學生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看老師演示的圖片,請問你們認識這些建築嗎?你能說出它們的建築特色嗎?
他們分別是中國美術館、廣州美術館、香港藝術館、台北美術館。中國美術館是其中具有強烈民族風格的建築。
三、美術館和博物館
1.美術館的概念
收集、保存、展覽和研究美術作品的事業機構,屬於博物館的一種。19世紀以前,已有專門或主要收藏和陳列美術作品的博物館。於是,20世紀初產生了新的概念──美術博物館,即美術館。
2.美術館的歷史
西方對美術作品的收藏始於古希臘。文藝復興時代,皇公貴族收藏和展示大量的古代美術遺物。18世紀中,博物館中也收藏了美術作品。現在全世界的各種美術館約有7000個。
中國自西周以來,宮廷中就一直收藏美術品。1925年組建的故宮博物院是以美術為主的博物院。1959年落成的中國美術館,是20世紀以來的中國美術作品的展覽中心,同時舉辦世界各國美術展覽。
3.美術館的性質作用
美術館的作用日益廣泛多樣,不僅可提高一般群眾的文化水平和美術修養,而且可協助學校的美術教育,還可為美術家的創作提供參考和借鑒,向理論工作者提供資料和信息。
今天的美術館是藝術、教育、學術和科學的多機能綜合體。
4.博物館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館嗎?
你知道世界博物館日是哪一天嗎?
5.美術館與博物館的關系
美術館是博物館的特殊類型,它從博物館中分化而出。美術館既特指美術館,也包括具有美術館性質的博物館。
四、走進中國美術館
1.介紹中國美術館
2.(利用演示圖片參觀美術館的各類展覽)
你到美術館參觀過嗎?有何整體印象?
3.參觀過畢加索紫禁城畫展,你認為展覽的整體布置方面有何特色?(作品內容、擺放位置、懸掛方式、展覽路線等)。
4.在《站立的文字》展覽中,展覽的主體策劃是怎樣的?(展覽作品與主題的關系,展覽布置與主題的關系,展覽環境設計與主題的關系等。)
5.展覽的宣傳。(展覽廣告的設計製作,請柬的設計製作,說明書的宣傳製作,宣傳報道稿的撰寫與發布方法等。)
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後,歸納小結。
五、我們的畫展
根據學校和班級的現狀,請你策劃舉辦一次有特色的美術展覽。
六、小結
總結本課學習知識點,總結參觀展覽的意義目的。
七、課後思考
1.商場商店等場所的商品展示對你布置畫展有何啟發?
2.參觀你周邊的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調查了解它們的歷史和現狀。

學生觀看圖片,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介紹圖片展示的中國各地美術館建築外觀。
學生發言、教師歸納正確答案。

教師展示圖片講解時,學生欣賞分析,思考問題。

你喜歡美術館的哪種美術展覽,看了以後有何感想?

說說你最喜歡參觀博物館中的哪一類,為什麼?

學生思考:
1.你知道中國美術館在美術界的地位和作用嗎?
2.美術館是如何布置、展示美術作品的?
3.不同的美術作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說說各種美術作品的最佳展示方式是什麼?

比較各地美術館的建築外觀,凸現中國美術館強烈民族風格的建築特色,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了解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基本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讓學生做策展人策劃一次展覽,可以是繪畫作品,也可以是手工製作或個人收藏品,讓學生開動腦筋,在展覽的內容及主題上加以創意。

教學設計(二)
各地區的教師可根據自己本地區的具體情況,選取有地方特色的美術館或展覽館帶領學生參觀,也可以課前布置學生分組進行調查研究,了解這類美術館或展覽館在本地區的分布,他們的歷史、發展演變和現實狀況。提醒學生可以搜集文字資料,圖像資料,也可以上網、去圖書館、書店查詢。在課堂上可以由學生來分組講解,老師歸納和補充,各組還可以展開競爭評比。
這樣的學習形式既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作業中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在學校舉辦一次小型的展覽,讓更多的人了解美術館,關注美術展覽,利用展覽的形式進行學習交流和宣傳。

❸ 《匆匆》的教學設計

兩種,你看看吧,望採納,謝謝!

1.匆匆

(一)教學目標:
(1)引導深入讀書,體會文字之美,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抓住重點句子,聯系自己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朗讀欣賞文本獨特的文學形象,感受作者的心理,背誦喜歡的部分。
(4)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看作者是怎樣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
(二)教學重點:理解作者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句子,從中懂得時間的寶貴。
(三)教學難點:由於時空跨越較大,人們的語言習慣不同,要把句子讀通順。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孩子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匆匆》這篇課文,齊讀課題,問: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的?誰知道這篇課文是誰寫的?(朱自清)誰能來介紹一下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把你課前收集的資料跟大家交流一下。讓生說後板書:朱自清
二、那麼文章寫了什麼匆匆呢?請學生拿起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小黑板出示)
1.作者是如何描寫時間這一無形的東西呢?
2.面對流逝的時間,作者有怎樣的感受呢?
3.匆匆流逝的僅僅是時光嗎?是什麼?
三、讀課文,合作學習,集體思考。
1、指名大聲讀第一自然段。
(1)師:請一位同學給大家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能讓我們一下子就喜歡這個開頭,好嗎?(學生朗讀)
(2)你喜歡這樣的開頭嗎?為什麼?喜歡哪些句子?(說說你的理由)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生朗讀、跟著讀)
(3)齊讀:讓我們帶著無奈和留戀之情,一起朗讀第一段?(板書:時間一去不復返)
2、齊讀第二自然段。
(1)齊讀,把你喜歡的句子畫起來,再說說為什麼喜歡?(生說)
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八千多日子大概多少年有多長時間?會算嗎?那你來到這個世界有多少日子了?為什麼用「八千多日子」?

(2)出示句子:「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地算著,24年的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真讓我大吃一驚。」
師:如果把這一段改成這樣寫好不好?說說你的看法——
(3)比較:24年——八千多日子(作者以日來計算,讓人感到溜走的日子實在是太多了)
作者沒有用大吃一驚,而是用:頭冒冷汗,眼睛流淚(「頭涔涔」
「淚潸潸」)來具體寫時間流失之快的震驚的表現
師:抒發了朱自清怎樣的感情?(對時間無聲無息溜走的無限感慨):

3、精讀第三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體寫出了時間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的,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一段,誰願意讀這一自然段?願意讀的同學就站起來讀,其餘學生邊聽邊思考:朱自清認為哪些時間是匆匆過去的?請你把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劃出來。
「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2)問:作者怎樣具體描述日子的去來匆匆?用筆劃出有關詞語,分4人組談感受。
抽生答後板書:溜、跨、飛、閃(匆匆)
(3)想不想再讀?配樂齊讀。體會作者對時光的留戀和光陰消逝的傷感。還想讀嗎?
(4)、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你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嗎?願意再讀讀嗎?請你們放聲讀,看能不能把它背下來。
(5)、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認為時間是浪費在做哪些事上?生回答:
(…… 的時候,從 …… 過去 。)

(6)、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朱自清先生告訴我們:時間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說的洗手、吃飯、睡覺的時間是必要的 , 可朱自清卻認為這些時間是浪費了 , 可見他有多麼珍惜時間。

是呀,作者為時光匆匆而逝感到痛苦,並發出不甘虛度此生的吶喊。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時間白白地浪費了,比如:在 …… 的時候,從 …… 過去 。 能仿照這樣的寫法說幾句嗎?能寫上幾句嗎?讓學生在本子上試寫,然後全班交流。
讓學生仿照(在 …… 的時候,從 …… 過去 。)的結構說出幾句話

4、默讀第四自然段
(1)「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你覺得這句話該怎樣讀?能讀讀嗎?(抽生讀)評價,誰能讀得更好?
你是怎樣理解「如輕煙」、「如薄霧」?又是怎樣理解這個句子的?
(2)「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抽小組讀然後問,這句話什麼意思?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體地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他甘心這樣度過每一天嗎?抽生答。
小結:是呀,時間這么寶貴,我們真不應該讓它白白浪費,所以作者再次提醒我們珍惜時間。板:珍惜
5、師范讀第五段。
(1)學生提問質疑
師:這一段寫得美嗎,美在哪?你覺得那句話深奧不理解?
作者寫這篇文章時是23歲,他留下了這么優美的篇章,11、12年後你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嗎?每個人都應該留下痕跡。再讀這句話,作者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珍惜時間)沒別的意思嗎?(對生命的感悟,對人生價值的感悟),帶著這種感悟讀這句話:「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作者又一次強調地提出了這個問題,你覺得文中回答了嗎?你又是怎樣理解的?
生答後小結:
同學們,你們願意白白走這一糟嗎?我們能讓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在閑聊中,在嬉鬧中消磨打發掉嗎?學到這里,大家一定對時間有了許多新的感悟,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悟走進文本,選擇你喜歡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盡情地去讀吧!
四、總結課文、拓展,有感情地朗讀。
學了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珍惜時間、珍惜生命)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一起來朗讀課文。
五、學生談自己的收獲。
抽生說(2人)(珍惜時間,愛惜時間。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孩子們,古今中外有許多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名言。我想,你現在一定有話想對作者或者對我們在座的老師們說,你想說些什麼呢?用筆寫一寫,一句兩句都行,像格言,像警句更好,誰先寫完就把誰的先展示給大家看。

世界上最長而又最短,最快而又最慢,最容易得到而又最容易失去的就是時間。
-------高爾基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結束語:
《匆匆》這篇課文,我們通過自己朗讀、感悟,走進了作者的心靈,同時也盪滌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感覺到了時間的寶貴,我們要好好利用時間,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刻。過好每一天,因為抓住了今天,你將贏得明天!

附板書設計。

16、匆匆
朱自清

時間一去不復返珍惜
過去 (惋惜、感慨…)
匆匆 溜、跨、飛、閃
未來 (追求、嚮往……)

參考資料: 有,找找
70
回答者: 農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學習重點: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學習難點:
領悟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卻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學習課時:2課時。
教學准備:製作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了解朱自清生平和創作特色。
4、嘗試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畫出自己喜歡或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了《長歌行》,誰願意來朗誦一下?學了這首詩,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呢?
2、對比導入: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呀!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他這樣的感嘆的,願意嗎?
3、了解作者:請你說說,朱自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播放課件2)
4、揭題審題:揭題——匆匆。「匆匆」是什麼意思?那麼,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麼呢?
二、自讀自悟:
1、自讀課文,完成自讀要求(播放課件3):
①把課文讀正確。
②學會六個生字。
③思考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麼?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④畫出自己喜歡的或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協作評價:
1、指名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學生互助。
2、齊讀詞語(播放課件4):飯碗、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確乎、涔涔、潸潸、遮挽、罷了、蒸融、何曾。
3、書寫詞語(同上),互查互批。
4、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什麼?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5、交流感受:「我喜歡——,因為——。」「我的問題是——。」(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待下一課時讀書研究。)
四、指引探究:
課後練習: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你說一說,嘗試著用朗讀表達你的理解。
②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搜集有關時間「匆匆」和珍惜時間的詞語、句子和詩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品讀二、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樣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並聯系實際生活仿寫,展開聯想印證。
3、精讀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對時間流逝的復雜心情,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檢復: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麼?你還能用什麼詞句表達這個匆匆的意思?
2、導入: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述日子來去的匆匆的呢?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
二、整體感知:
請大家邊聽邊思考,抓住重點句子、詞語劃劃、點點。(播放課件5)
三、品讀二、三自然段:
1、學生交流。你對哪幾句描述最有感觸,你想到了什麼?你想怎麼讀?
2、品讀「八千多日子……也沒有影子。」(播放課件6):
說:「我覺得——」
讀:(讀出日子溜去的悄無聲息,舒緩低平)
算:我也度過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這段時間留下了什麼,做了什麼。
讀:(齊讀,有感情地讀,喜歡的試著背誦。)
3、品讀「早上我起來的時候……但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播放課件7):
說:「我覺得——」
讀。(讀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緊促低平)
寫:聯系自己的生活,再寫幾句日子是怎麼匆匆而過的。
讀。(聽范讀想像,有感情地讀,喜歡的試著背誦)(播放課件8)
四、精讀第四自然段:
1、過渡: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陰無處尋!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作者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2、讀「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一句。
說:體會到了什麼?
讀。(讀出作者的思考、無奈和彷徨,平緩凝重)
3、讀「……但不能平的……」一句。
說:體會到了什麼?
讀。(讀出作者的追尋、信心,沉穩堅定)
4、教師闡述作者思想感情。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5、擴展,讀梁實秋《時間就是生命》,加深領悟。(播放課件8)
6、由此,你懂得了什麼,能不能用格言、警句、詩文來表達自己的感想?
五、欣賞閱讀:
1、介紹:《匆匆》一文充分反映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風格,他總是對於社會人生和自然景色,善於進行精確、慎密的觀察,然後細膩和深入地描寫。以後,我們還會接觸到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
2、欣賞:老師把他的《春》給大家欣賞。
六、作業:
1、出示借班上課的饋贈禮物——《「時間」集錦》。
2、提出要求:借每生閱讀一天,可摘錄自己喜歡的,亦可批註,由課代表回收保存。等老師下次回訪時,告訴老師,過去的日子你是怎麼珍惜的。
附:板書設計
洗手時……
吃飯時…
默默時……只有徘徊
匆匆(無奈、追尋)
遮挽時……只有匆匆
躺在床上時……

2.《匆匆》教案
談話導課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是誰的照片?還記得這是幾年級的照片嗎?看看照片,再看看現在的你們?你有什麼話要說?
學生:回答
師:是啊,時間過得真快並且一去不復返。我國現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也有過你們同樣的感慨,並創作了文質兼美的散文《匆匆》。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文章《匆匆》,齊讀課題。
分析課文
請大家打開書80頁,自由讀課文,並且思考你從文章讀懂了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時間匆匆流去,一去不復返)。
時間如流水一般從我們身邊匆匆流過,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我們的日子到底去了哪裡?(板書:去了哪裡?)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將有關的句子用筆劃出來畫出來。
想想畫出的這些話你有什麼感受?請在小組里交流你的感受。
3.我們集體來交流一下,我們的日子它去哪了?
(1)「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你體會到什麼?(找學生回答)
師:「八千多個日子,如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同學們你算過八千多個日子大約是多少年嗎?
可能一時算不出來,老師告訴你是20多年。
為什麼在我們看來20年挺長,作者卻認為是針尖上的一滴水呢?(在時光的流里,它顯得很短暫)
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時光的短暫(渺小,轉瞬即逝,微不足道)
誰來把這短暫的時光給大家讀讀。
師:作者說「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沒有聲音,沒有影子是說明作者認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留下什麼痕跡,(無聲無息等)。他認為自己的八千個日子是碌碌無為的。(誰再來讀讀作者的心聲)
師:請帶著想像將這無聲無息、渺小的時間來讀一讀?
你讀的真不錯,讓我們感到了時間的無聲無息。作者為這匆匆而過的日子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頭涔涔而淚潸潸是什麼意思?作者是一種什麼情緒?
請同學們帶著這種傷心、著急再來讀文章。
師:融入自己的感情去讀,很好。
你讀的不錯走近了作者的心靈。
(2)我們的日子還去哪了?第三段,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時間過得很快。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哪些詞體會到了?
學生:跨,飛,溜,日子過的快。
師:在這里作者運用了擬人,把日子寫活了。
請同學們讀課文和作者一起感受這飛逝的日子。
師:「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是一個什麼句子?
學生:排比句。
同學們自由讀體會,教師一起和學生復述。
師:在這段里你感受到我們的日子到底去了那裡?洗手……水盆(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
師:同學們你的日子到底去了哪裡了?
請用 (說說自己的日子去哪裡了?)
教師:大家說的真好,都找到了自己的時間,你從前是怎麼對待時間的?學完這一段現在怎麼想的?
(教師可用詩句評價: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業精於勤,荒於嬉。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逝水不會有重歸,時間不會有重返。)
教師:你們都體會到了珍惜時間的意義。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哪裡是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讀書學習上。」看來我們只有珍惜時間,才能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天,使自己有所成就。
(3)你還在哪裡找到了我們的日子?「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a.你讀懂了什麼? (悲觀、為什麼?)
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徘徊
徘徊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作者會沒有目的的走來走去。
可以結合時代的背景,你就可以理解作者的心情。
學生介紹資料。
教師小結:1922年我們的國家正被列強瓜分,被軍閥出賣。作為覺醒的青年朱自清滿懷一腔熱血,卻無路報國。所以他才有這樣的徘徊和傷感。你理解他嗎?請你在來讀課文。
b.作者認為自己的日子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老師認為我的過去的日子如落花被流水帶走了。
同學們,你的日子如 ―――――。請你來說一說。
大家說的太恰當了,你已經和作者產生了共鳴。
請你再來讀這一段。
c.通過大家的朗讀,老師感到我們的日子匆匆的飛逝,但作者這不忍心虛度時光,所以他說:「但不能平的,為什麼要白白走著一遭啊?」
作者是白白走了嗎?不是的。
誰來介紹一下?
作者在短短的五十年裡,給我們留下了近200萬字的著作,使他們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他鼓勵了一代有一代青年的青年,讓我們懂得了珍惜時間。
4.讓我們回過頭來再來體會作者眼中的日子。
(1) 出示第一段「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請大家一起來讀。
老師想說:太陽落了……;小草黃了……。
你想說:………………。
教師在重復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時間,一去不復返了!
(2)「燕子去了,又再來的時候,……,……」這還是去年的燕子嗎?是的/不是了。過去的就過去了,永遠都不可以再來。我們必須抓住今天,因為最珍貴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
三、小結
這篇文章通過描寫時間一去不復返,讓我們感受到時間不經意間從我們的身邊飛過、從我們的身上跨過,從我們手中溜走,在我們的嘆息聲里閃過,告誡我們應該懂得珍惜時間。理解了課文,就請大家有感情的美讀課文吧!
三、擴展
1.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明白你一定更深的感悟到課文。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話想說,我教過的一個孩子他曾經這樣說對我說,他說:「老師,我不知道人生是否有輪回,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和桃花它們一樣有那麼多機會,但我知道,做好今天就足夠了。」
同學們你們想說點什麼呢?
大家都體會到了今天的重要性!老師再送大家幾句,我們一起共勉。
今後的日子希望大家把握時間,珍惜今天,真正做個時間上的主人,好嗎?

閱讀全文

與走近老師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