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日記怎麼寫 教案
一、學生寫作,師來回巡視,給予差生適當的指導
二、選出典型的習作(好的和差的)進行作中講解,讓學生評價好的好在哪裡,差的有哪些不足,以指導自己的習作
三、師提出修改的要求
1、師提出修改的方法:
朗讀法。
2、師提出修改作文的要求:
⑴ 句子是否通順;
⑵ 寫作是否按一定的順序來寫的;
⑶ 有無錯別字;
⑷ 是否寫出了手中事物的特點;
⑸ 文章是否寫得生動、具體。
四、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互評,也可以自己修改
五、在修改的基礎上,將習作寫好
【同伴互評】
唐老師這堂課的設計具有可操作性。「留心周圍事物」是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唐老師在本次習作的教學設計中,力求指導學生把「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孩子們觀察的興趣,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落到實處。如:讓學生帶來水果、玩具等──觀察對象實在;學生自己邊觀察邊探索觀察方法──觀察過程實在;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對不同事物的觀察方法──觀察方法的指導實在;學生將觀察的結果當堂寫下來──觀察的結果實在。整堂課避免了空洞的編造,讓學生不再陷入無話可說的尷尬境地。因為有了真實可感的觀察對象,教師的指導就更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當然也就更輕松,也就更有收獲。如:觀察植物應……觀察動物要注意……還要發揮聯想和想像……這樣一些針對性很強的指導,會帶給學生很大的啟發。這樣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課標中對習作的要求,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不說空話、假話、套話。
2. 如何教學前班寫日記幼兒教案
我們不難發現教師是很細心的,在孩子自由探索時並沒有去打斷他們,而是讓他們自主發現。鏡頭二的故事告訴我們老師一定要利用生生間互動的機會,讓他們相互間自主學習,這遠遠比老師告訴他們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學會如何放手,如何讓大班的孩子更多地學會自主學習。
3. 教學日誌怎麼寫
您好
教學日記的寫法初探
第一部分 如何寫課後反思
教學反思用平實的話,即教後想想,想後寫寫,認真思考一下得與失,想一想,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情景是否和諧,學生積極是否調動,教學過程是否得到優化,教學方法是否靈活,教學手段優越性是否體現,教學策略是否得當,教學效果是否良好。想想後,動動筆,寫中有學,學中有思,不能成文,作為隨筆或記錄,經常翻翻,也算多了一個不會說話的教師,也可把教學中出現問題或困惑利用調講時間提到教研室中去討論、尋求解決的辦法,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若能成文,再把它投寄出去,或作為一個課題加以研究,若能得到不見面老師的指導,豈不快哉,想得多了,寫得多了,它就是無價之寶,你就能品嘗到其中的樂趣。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鑒意義。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你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其樂無窮!
1、記成功之舉,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記「敗筆」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
3、記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記學生見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
5、記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總之,寫課後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第二部分 如何寫反思性教學日記
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每節課後對自己所作的總結和評價,目的是總結經驗、改進不足,為今後上課提供參考。教師在對一節課評估時可以反思以下問題:
一、關於教學
1、這節課是否實現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2、這節課使用了哪些教學材料?是否有效?
3、這節課使用了哪些教學媒體?效果如何?
4、這節課是否這節課使用了哪些教學技巧?效果如何?
5、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情況如何?
6、課堂上是否發生了什麼特殊事件?
7、這節課的實際講授是否與教案完全一致?不一致,做了哪些修改?效果如何?
8、這節課的教學難度是否恰當?
9、這節課教學的科學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10、我的備課是否充分?
11、這節課的哪些內容需要在後續課程中再處理?
12、這節課是否應該採用其它更好的教學策略?
13、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是什麼?為什麼?
14、這節課的敗筆是什麼?為什麼?
15、這節課的問題有哪些?我在教學上做的改進有哪些?
16、我的教學理念在這節課上是如何體現的?
17、下次教這個內容時我是否沿用本節課的教案和教法?
18、下一節課與這節課如何銜接?
二、關於學生
1、在我的課上是否全體學生都有所收獲?
2、我是否將教學任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全體學生都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中來了?
3、學生在這節課中學到了什麼?是否學到了想學的內容?
4、學生最喜歡這節課的地方是什麼?
5、學生對這節課的哪些地方感到困惑?
6、學生是否有機會在你的課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分享自己的經驗?
7、學生是否在課上學到了新的學習策略?
三、關於教師
1、我的教學語言是否得體?
2、我的教學理念與實際教學是否有沖突?
3、我在專業發展上處於什麼階段?還應做哪些努力?
4、我作為特定課程教師在教學理念、知識結構、語言技能、專業技能和教育教學技能方面的長處和不足有哪些?
5、我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學好所教課程?
總之,做好教學設計並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是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的必要前提。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望您採納
4. 如何寫好日記教學目標
通過對來看到的、聽到的事情或者一些問源題的思考,幫助自己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白自己該怎麼做、怎麼想,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交給寫日記的方法 日記的內容和注意點。 觀察圖畫,說說圖上畫了什麼人,他們在干什麼? 日記的主體部分可以寫什麼?該怎麼寫? 怎樣才能寫好日記? 要持之以恆。 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為日記的內容。 用自己的語言寫想說的話。 日記的書寫及格式 討論交流。 總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寫日記的意義、要求和方法,在今後學習的
5. 怎樣寫日記課件,教案,方法,指導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回刻地認識到答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6. 小學四年級作文教案 如何寫觀察日記
小學四年級作文教案 一、習作總要求 寫觀察中的新發現及趣事或連續性的觀察日記 2, 連續性的觀察日記,即寫一個過程。如:觀察花開的過程、豆芽生長的過程 可以選擇以上其中的一個寫一寫,寫之前先要觀察。 觀察的時候除了用上眼睛,看看能不能用上耳朵、鼻子、嘴巴、手其它四員大將。 1, 連續觀察一種植物,比如自己在家裡種綠豆芽,先觀察綠豆長得什麼樣?你用什麼容器培植綠豆芽的?放了多少水?綠豆芽剛剛開始冒芽時是什麼樣的?多大?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容器里有什麼味道?後來豆芽長高了一些?有多高?多粗?顏色有什麼變化?又高了,形狀、顏色、大小又有什麼變化?綠豆原來的外殼怎麼樣了?在水裡還是在豆芽頂上?綠豆殼什麼時候掉的?有看到了什麼?小綠葉苗?用手去摸一摸,有什麼感覺?(滑的還是糙的?硬的還是軟的?涼的還是熱的?)摘下綠豆芽,讓媽媽炒給你吃,什麼味道?記住觀察綠豆芽的生長用了多長時間,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喲! 2, 寫自己(早上或晚上)刷牙的過程。先對這鏡子照一照,看看牙齒的顏色,牙縫里有沒有嵌著東西准備用什麼牙刷、牙杯、什麼牙膏?牙刷是什麼樣子?牙刷柄、牙刷頭什麼顏色?牙刷毛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如何排列?刷牙杯子什麼樣子的?什麼材料做的?有什麼圖案?牙膏是什麼牌子?包裝是什麼顏色?擠牙膏之前是什麼樣子?你擠了多少牙膏?有變成什麼樣子?聞一聞,牙膏是什麼味道的? 刷牙時先喝一口水嗎?還是直接刷?刷牙的方向是上下刷還是左右刷?為什麼?牙膏在嘴巴里變成了什麼樣?嘴巴里的牙膏什麼味道?你用多長時間刷牙,刷好牙以後嘴巴里什麼感覺?在看看牙齒的顏色有什麼變化? 四、寫作提示 1, 觀察環境的描寫 2, 觀察過程的記錄(要注意事物的變化,在觀察的同時,要注意自己的感受以及想法,分析與想像) 3, 觀察後的結果,或感受,或想法,或收獲。 範文:月季花 春天,百花盛開。只有月季花還有累累花苞,過了一周、兩周到了夏季它才慢慢盛開。 說起月季花呀,我家門前就有許多株呀!我家門前的月季花的顏色有紅色的、有白色的有一次我幫奶奶剪花枝,結果一不小心就被月季花的刺給劃了一下子。月季花的莖是墨綠色的,花兒的葉子是暗紅色的。別人家的月季花我估計都得二米了吧!他們可能很長時間沒剪枝了吧?秋天的時候工作人員都把樹枝剪禿了。我看著真好笑,它就像一位沒了頭發的老爺爺。 更多小學四年級作文教案盡在小學作文教案大全。。。
7. 《怎樣指導學生寫日記》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培養仔細觀察的習慣,多看課外書的興趣。初步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2、 懂得日記的內容和格式。
3、 初步學會按照日記的格式寫一則觀察日記,語句要通順,意思要連貫。
教學重點:
寫一則觀察日記,做到格式正確,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教學過程:
一、觀察日記主要為觀察片斷型。觀察片斷型日記,可以分四種內容:
①校內景點日記:
學生可以選定學校的一角來寫觀察日記。這一角可以是靜態的,如水池、花圃、樹林等等;也可以是動態的,如體育活動區、課外活動區等等。寫靜態景物時,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不同,有天氣陰、晴、雨、雪的不同;寫動態時,天天都有變化。
②家庭景點日記:
孩子可以在家中選定一些場景來寫觀察日記。如院子、花圃、盆景、魚池、陽台、花草、樹木等,還可以通過房內不同方向的窗戶取得許多景點和景物。對於這些景點、景物,動態的可以天天寫,靜態的可以抓住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變化來寫。
③動物習性日記。
在自己家裡、鄰居或者同學家裡,可能養有雞、鴨、鵝、兔、狗、貓、鳥、蟲、魚之類的動物,仔細觀察這些動物的樣子、生活習性、活動規律等等,都可以寫出很多級觀察日記。
④植物生長日記:
在學生的周圍,花草樹木、蔬菜水果之類,很容易見到,可以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來寫觀察日記。對生長快的,每隔3至5天寫一次;對生長慢的,可以一個星期、一個月或者更長時間寫一次,在它上次樣子的基礎上,寫出它現在的樣子。這樣,既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又掌握了一些植物學方面的知識。
寫觀察日記,要記住以下三點:
一、選好觀察對象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刪察的事物可多了。可以是一種物,例如:一隻動物、一棵植物或一種自然景色;也可以是一件事,如參觀一個單位,游覽一個地方,參加一次活動,觀看一場球賽等等。選好觀察對象很關鍵。
二、記下真實情況
觀察日記要突出「觀察」,記下觀察到的真實現象、情況和結果。譬如觀察人物,可以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等;觀察景色,可以寫景色的特點、變化等。
8. 怎樣寫日記ppt教學
怎樣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