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小班禮儀教案怎樣做個有禮貌的小客人
設計意圖 隨著幼兒們生活的豐富和交往的不斷增多,他們有機會與更多的人和事接觸,同時,他們的角色也在不斷的變化,在家是小寶貝,小主人,在外是小朋友、小夥伴,有時也會扮演小客人這一角色,由於年齡和經驗的局限,如何進行角色的互換,如何順利地與他人交往,是幼兒面臨的一個難題。學習做客的禮貌,嘗試在不同的環境中與他人交往,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將會使幼兒終身受益。 活動目標: 1、知道該怎樣禮貌做客: 2、體驗禮貌地做小客人的快樂。 3、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准備: 1、事先與家長取得聯系,獲得允許後集體到某個幼兒家做客。 2、錄製做客的錄像帶。 3、准備好家長提出的建議圖片若干。 過程建議: 1、引出話題,激發願望; 教師引導: (1)爸爸媽媽為小朋友們「我是小客人」的活動出了好多主意,我們來看看是些什麼主意。教師講完後,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主意?為什麼? (2)教師出示圖片,激發幼兒想做小客人的願望。圖片內容依次為:拜訪小夥伴、去叔叔阿姨家、生日聚會。 2、再現經驗,分享交流。 (1)引起討論 教師提示: ①圖片上哪件事我們已經做過了?(拜訪小夥伴) ②你們第一次去別人家做客,你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心裡感覺怎麼樣?為什麼?(高興、害怕、緊張……) ③你們做客時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2)看錄像思考問題:翻東西、要吃的、與人爭吵,這樣做對嗎? 3、教師與幼兒交流討論:怎樣做個受歡迎的小客人(小朋友要有禮貌)。 4、實踐活動,體驗成功。 (1)交代任務:今天請你們到xx小朋友家集體做客,你們能爭當禮貌的小客人嗎? (2)討論任務:你准備怎樣做客?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你准備怎樣解決?看哪個小客人最受歡迎? (3)任務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做客情況,注意要以身作則並及時鼓勵表現好的幼兒。 延伸提示: 回園後組織幼兒交流做客的感受。平時也請家長帶孩子更多地到同事朋友家中去做客。
② 小班上冊《快樂成長》課程社會《我懂禮貌》教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教案書寫過程的關鍵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溫故而知新,提問復習上節內容
2.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怎樣進行,復習那些內容?
4.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教案實例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2.怎樣提出問題,如何逐步啟發、誘導?
3.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樣進行,誰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時間?
(四)歸納小結
1.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
2.需用多少時間?
(五)作業安排
1.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
③ 小班 懂禮貌的樂樂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孩子從一入園就跨入了一個陌生的集體,認識許多成人和同伴,他們的交往范圍擴大、交往活動增加,一些從未碰到過的矛盾和困難由此產生。3~4歲幼兒正處於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根據這一特點,針對剛入園的幼兒不懂禮貌,不會使用禮貌用語,遇到熟人不願主動打招呼,同伴之間不會友好相處等不良習慣,我給孩子們上了一節語言課《好寶寶有禮貌》,教幼兒學習日常禮貌用語,學習禮貌地和別人交往。
活動目標
1.願意做個好寶寶,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學說禮貌用語:老師早、媽媽好!
3.知道在幼兒園應該和小朋友友好相處。
教學重點、難點
一、 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二、 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准備
1、布偶娃娃三個;
2、積木搭成的一個幼兒園,一個家。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註: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情境導入
師:寶寶們,今天我們小小班來了三位客人,讓我們一起跟他們問聲好。
(教師出示三個布偶娃娃)
幼:布偶娃娃你們好!(幼兒齊說)
(同時老師帶著布偶娃娃們向小朋友們問好)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布偶娃娃早上進入幼兒園以後他們是怎麼做的?下午回家又是怎麼做的?
(教師創設娃娃早晨入園、離園時問好和道別的情境)
提問:小朋友們,娃娃是怎樣向老師和同伴問好的啊?他們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呢?
幼1:娃娃說,老師早!再見!
幼2:娃娃鞠躬說老師早!老師再見!
……
師:恩,布偶娃娃們都很有禮貌,見到老師或同伴會鞠躬問早、問好,下午回家會向老師、同伴說再見,他們是有禮貌的好寶寶。
二、學習兒歌《好寶寶,有禮貌》
師:今天老師和寶寶們一起學習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好寶寶,有禮貌》
(老師一邊演示教具,一邊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好寶寶,有禮貌, 好寶寶,有禮貌,
看見老師問聲早, 看見同伴問聲好,
回家會把手兒招, 回家會把手兒招,
「老師,老師再見了。」 「XX,XX再見了。」
師:老師讀一句,寶寶們跟著老師讀一句。
(幼兒跟著老師朗讀兒歌兩遍)
師:剛才我們看到布偶娃娃是怎麼像老師和同伴問好的啊?現在請寶寶們一邊跟老師讀兒歌,一邊做動作。
(幼兒在朗讀的同時做握手、鞠躬、再見等動作)
三、場景游戲:打電話。
設置場景,我首先示範打電話:「喂,你好,……再見。」然後再有針對性地請幾個小朋友接電話。最後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讓幼兒在設置的場景中練習禮貌用語。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可取之處是通過情景教學和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樂中,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達到教育過程的最優化。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育理念。其次,這節課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我們班像盧新宇等一批性格內向的孩子現在不用家長「逼」也能主動和老師、同伴打招呼,願意主動與人交往了。不足之處:教學不應局限在班級內部,而應帶孩子到隔壁其他班級去做客,讓孩子在與陌生夥伴的交往中鍛煉交往能力,培養禮貌習慣.
④ 幼兒園小班禮貌禮儀的基本知識
幼兒園小班幼兒生活禮儀小常識
來源:時間:2019/3/16 10:54:24
小班幼兒可塑性強,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要求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佳時期。對小班幼兒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於培養幼兒禮儀交往的能力,促進幼兒社會化的進程,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我把幼兒禮儀教育自然地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目的多途徑地對小班幼兒進行生活禮儀啟蒙。在實施過程中,我有效地運用了以下途徑。
一、禮儀教學中,注重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由教師對幼兒施加影響的活動。每周我會按期初制訂的小班禮儀培養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一個禮儀教學活動。在禮儀教學中,我常用的方法有:
1、故事法
以故事為載體,「富理於情、富教於樂」,使抽象的禮儀道德概念在幼兒頭腦中形象化、具體化,從而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緒、情感體驗中形成良好的禮儀道德認識觀念,養成良好的禮儀道德行為。如: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禮儀,我藉助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讓幼兒知道什麼是漏嘴巴,漏嘴巴為什麼不好,在情景模擬中,老師表演大公雞,幼兒表演吃飯的小弟弟,幼兒為了不讓大公雞吃到米粒,個個都專心用餐,看不到東張西望的壞樣子,不知不覺中幼兒學會了正確的進餐禮儀:眼睛看著碗,一手扶著碗,一手舀米飯,張開大嘴巴,嚼呀嚼,咽下去。
2、兒歌法
如在「穿衣禮儀養成活動中」,在組幼兒(小班分組教學)中,我採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可是在活動中幼兒在伸衣袖的時候,總習慣性地把另一隻小手放開,這樣就造成手伸不到衣袖裡,衣服始終穿不到身上,幼兒很無奈地又要尋求幫助。於是,我在第二組幼兒教學中,改變了教學策略,根據班級孩子喜歡朗誦兒歌的特點,創編了一首短小的兒歌,並且配上形象化的象聲詞,如嗚嗚開火車、拉拉、哈哈等,孩子們邊學邊記憶兒歌,很快解決了難點。
3、情景法
情景的合理設置,能給禮儀教學活動帶來無限生機,能豐富幼兒的禮儀認知,明確禮儀規范的要求,激發其內部情感,讓幼兒易於理解和掌握並達到行為上的認同。同時,使幼兒行為習慣能自動化養成,禮儀交往的主動性、持久性得到提高。
如在禮儀教學活動「學好樣」中,當出示受偶小兔向幼兒問好時,幼兒會高興地向小兔問好,當長頸鹿幫助了小兔,在老師的暗示下幼兒就會主動學說小兔和長頸鹿的對話「謝謝你,長頸鹿阿姨。」「不用謝。」當活動結束時,我會有意識地和幼兒互說「再見」,幼兒也會跟小兔和長頸鹿說「再見」。不知不覺中增強了幼兒禮貌用語和文明禮貌的習慣。
二、不同領域中,注重禮儀的滲透性。
在實施幼兒禮儀養成教育生活化中,我不僅在逐周計劃表中有具體的禮儀行為養成要求與教學內容,在實施其它各領域教育過程中,能密切聯系,有機滲透。如語言活動「我要自己走」中,通過老師的手偶情景表演,對比來園時小朋友的正反事例,讓幼兒不但學會了朗誦兒歌,更是體驗到自己獨立行走的自豪,從認知、情感、行為的綜合養成教育上達到「知情行合一」;歌唱活動「滑滑梯」中,幼兒不僅能用歡快的歌聲表現玩滑滑梯的愉快情緒,還增強了要排隊滑滑梯、慢慢上、不推也不擠的禮儀意識;健康活動「我的牙齒用處大」中,通過有聲資料,幼兒除了解了牙齒的用處外,還初步習得保護牙齒的基本禮儀。
以上內容是由武漢端木幼師培訓學校整理分享,更多幼師學習課程請通過上方聯系方式咨詢我們。
⑤ 幼兒園教案小班有禮貌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會說"早上好""再見"等禮貌用語。
2.知道打招呼是一種有禮貌的行為,願意主動與人打招呼。
活動准備:
1.小雞、雞媽媽、小山羊、鴨子等動物頭飾。
2.教學掛圖《有禮貌的雞寶寶》。
活動過程:
一、觀察掛圖內容,學說禮貌用語。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掛圖一,提問:
早晨,雞寶寶醒了,它看見了誰?它的心情怎樣?它會說什麼?
引導幼兒說出:媽媽,早上好。
2.觀察掛圖二提問:
雞媽媽送小雞上幼兒園,在幼兒園門口小雞看見了誰?它會說什麼?
引導幼兒說出:山羊醫生,早上好。
3.觀察掛圖三並提問:
雞媽媽送小雞來到小班門口,小雞看見了誰?它會說什麼?雞媽媽要上班去了,小雞大聲地說什麼?
引導幼兒說出:鴨老師,早上好;媽媽再見。
二、討論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上幼兒園的情景。重點引導幼兒說出會遇見誰?是如何打招呼的?
三、角色游戲表演,練習主動打招呼。
1.教師扮演雞媽媽、鴨老師,幼兒扮演雞寶寶、山羊醫生,並戴上相應的頭飾,與教師一起表演故事,練習主動與人打招呼。
2.游戲反復進行,使幼兒積極地投入到角色中,體驗與人打招呼的快樂心情。
四、交流經驗,鼓勵幼兒主動與人打招呼。
1.你還會和誰打招呼?你會怎樣打招呼?
2.引導幼兒大膽與人交流,會用打招呼的語言,使幼兒主動學會與教師、家長及幼兒園的其他工作人員打招呼,從小做有禮貌的好寶寶。
活動反思:
這節課能夠適當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學會有禮貌,做一個好寶寶。但是有些幼兒不能主動配合老師,這方面有待加強。可以利用其他一些東西吸引幼兒的興趣。
⑥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有禮貌,愛老師》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激發學生愛老師的情感。
[智育目標]:1.知道老師愛學生,學生也應愛老師。
2.知道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
[素質發展目標]:喜歡和老師交往,對老師有禮貌,聽從老師的教導。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知道老師愛學生,學生也應愛老師。
2.知道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
[教學難點]:喜歡和老師交往,對老師有禮貌,聽從老師的教導。
教學准備
一組各行各業的照片、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兒歌
學生活動設計
觀察照片、聽歌曲、討論、匯報課前調查情況、表演、學兒歌、製作賀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熱情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考考同學們的觀察力。出示一組各行各業的照片,請小朋友們從中找出哪張是老師。你從哪裡看出這是老師啊?小朋友們真棒!從這張照片就能看出老師在辛勤工作。老師這里還有幾張圖片,請同學們再一起看一下。放老師辛勤工作的錄像片畫面為教師的各種工作場景。背景音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啟示:(1)同學們看了畫面,你有什麼想法?或者有什麼話要說?
教師小結:天這么晚了,月亮媽媽睡著了,可老師依然沒有休息,還在為小朋友們批改作業,老師多麼辛勞啊!
(2)小組討論:說說老師的辛勞。
二、真情故事。
匯報課前調查情況:課前請同學們走近老師,了解老師關心同學的事例,哪位同學能給同學們講一講?(調查內容匯報)
三、心語速遞。
1、教過你的老師你最喜歡哪一位?說一說為什麼?
2、真情回放,說就心裡話。你們肯定也非常愛自己的老師,你有什麼話要對自己的老師講?
四、真實再現。
1、 學生現場表演。小朋友們用節目表演表達出對老師尊敬吧!小組分角色演一演。
2、 學兒歌。陽光照,花兒笑,我背書包上學校。見了老師行個禮,老師誇我有禮貌。
3. 為老師做一張賀卡。
五、全課總結。
在學習上,老師耐心細致地幫助你;在生活上,老師無微不至地關懷你。老師的愛就像陽光,絲絲縷縷都照耀著祖國的花蕾;老師的愛就像春雨,點點滴滴都滋潤著祖國的幼苗。沐浴在陽光和春雨中小朋友們多麼幸福呀!希望你們不辜負老師的希望,快快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六、板書設計
我愛老師
9月10日教師節
敬愛老師 聽從教導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發現小同學們雖然剛剛入學,但是對老師的感情還是很豐富的。也許是活動的內容貼近他們的實際吧。同學們都能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說出老師對談的關心愛護,體會到老師的工作辛苦。
在親手製作賀卡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目的是讓他們向老師表達一份愛意和美好的祝福。對製作不是很熟練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用切實可行的具體表現來表達對老師的愛。比如:改正一個缺點,專心的聽講,認真寫作業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⑦ 小班幼兒教案懂禮貌講文明怎樣寫
一、活動目標 1、教給幼兒日常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 2、培養幼兒初步的講文明懂禮貌意識和行為。 二、 活動准備 課件、錄音。 三、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老師給小朋友播放動畫片了,請小朋友快快坐好,認真看。 明明到強強家去玩,篤!篤!篤!強強聽到輕輕地敲門聲,開門看見強強說:「請進」,明明和強強玩玩具,明明想玩強強手裡的搖控汽車,說:「請給我玩一玩好嗎?」強強說:「好吧!」明明說:「謝謝」他們玩的可高興了,明明不小心用搖控汽車碰倒了強強的積木城堡,明明馬上說:「對不起」強強說:「沒關系我在拼座更漂亮的城堡」。 2、展開部分: 提問: 1、你喜歡明明和強強嗎?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明明和強強有禮貌,所以才喜歡) 分段落看課件,注意片中的詞語「請」「謝謝」「對不起」 師:生活中好多地方如果使用了「請」 「謝謝」「對不起」會帶給人喜悅,它們是一些神奇的字,再請幼兒看下面的動畫片: 片段一: 毛毛和濤濤在操場上騎自行車,毛毛在拐彎時把濤濤別在地上,濤濤連同自行車都摔倒了,最後毛毛和濤濤成了好朋友。 請小朋友想一想,毛毛和濤濤說了什麼,不但沒有打架,反而還成了好朋友呢?(引導幼兒說出「對不起」「沒關系」禮貌用語) 片段二: 紅紅今天來幼兒園帶來了她告別喜歡的布娃娃並一刻也不肯放手,一會兒親親它,一會兒摟摟它,蘭蘭看到這個布娃娃也特別想玩,最後她們兩個一起高高興興的玩了起來 。 再請小朋友想一想,蘭蘭是怎樣得到的布娃娃?她說了什麼?(引導幼兒說「請」「謝謝」禮貌用語) 師:小朋友都知道了世界上有這幾個神奇的字,它們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幸福,請幼兒欣賞詩歌《神奇的字》。 3、 活動結束 請幼兒到其它的班裡找一找,誰還在使用這幾個神奇的詞語?
⑧ 幼兒小班語言公開課《禮貌歌》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禮貌歌》(歌曲)活動目標: 1、學習禮貌用語:"你好"、"再見",並在老師的提醒下會正確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養幼兒節奏感,學習按節奏拍手,根據歌曲內容進行簡單的歌表演。活動准備:歌曲《禮貌歌》活動過程:1、導入; 手指游戲《變、變、變》2、我們的手指除了會變動物還很有禮貌呢,它們還會說:你好 、再見。老師用手指頭表演。 3、學習歌曲《禮貌歌》教師帶著表情范唱歌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學習歌詞:按節奏朗誦歌詞。熟悉旋律,填唱歌詞。 4、鞏固:結合歌詞做手指游戲。通過游戲,讓幼兒掌握"你好"、"再見"禮貌用語的正確用法。唱"你好,你好,親愛的朋友"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人拇指相向,按節奏兩個人拇指互相點一點。唱"我們一起,快樂無比"時,拍手四次唱"再見,再見,親愛的朋友"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對,兩個大拇指互相彎曲,作點頭狀。唱"我們將再見"時,拍手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