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讀後感寫作指導及範文
[讀後感寫作指導及範文]
讀後感寫法指導
一、讀後感寫法指導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閱讀了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首詩……而後將自己的感受、心得、體會寫下來形成文字,就是讀後感,讀後感寫作指導及範文。讀後感,顧名思義,要先有「讀」,而後才有「感」可言,它將閱讀與寫作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二、讀後感的結構模式
讀後感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觀點、看法,「讀」與「感」之間,還要有「感點」前後勾聯。因此,讀後感的一般結構模式可以如下圖所示:
述讀(前提)
發感(論證)
感點(橋梁)
結感(升華)
在這個結構模式中,「感點」是關鍵,沒有了感點,讀後感也就失去了靈魂,也就無所謂「讀後感」。在整篇文章中,感點在「述讀」與「發感」之間起著橋梁的作用,是結構全文的紐帶。「感點」承接「述讀」。讀後感的寫作,必須是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讀」是「感」的前提和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結果。「感點」也領起「發感」,它是發感的依據。發感必須圍繞感點展開論述,對感點發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議論為主,突出一個「感」字。「結感」收束全篇,升華感點,是「感」的歸宿。
三、讀後感的寫作步驟
這種結構模式,與一般議論文「引——議——聯——結」的作文模式的一脈相承的。
所以,讀後感的寫作可以分為下面連貫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述讀——引
在通常情況下,讀後感的第一部分一般會是圍繞感點,引述材料。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發的,「引」是「感」的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謂「引」就是指圍繞感點,有的放矢地簡述原文相關內容。寫這部分內容就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在述讀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簡,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籍、文章的具體內容,假如要寫一篇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開頭就用三五萬字來敘述《紅樓夢》的故事情節,那麼又應該用多少的篇幅來論證感點呢?所以,對於原文的述讀,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較長的,只能夠是簡述與感點有直接關系的部分,而與感點無關緊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愛了。「述讀」材料要精簡、准確、有針對性,這是讀後感寫作的一個規則。
第二步:感點——議
緊承「述讀」所引述的材料,針對材料進行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也就是中心論點。
感點的提出,要有與之相關的所讀材料。如果沒有述讀的這部分材料,感點就是無源之水,流而不遠;感點也只能是空發議論,泛泛而談。所以,不管述讀在感點之前,還是在感點之後,首先要有述讀的存在,其後才能有感點的成立。很多學生往往忽略了這一點,讀完文章後,沒有述讀,只抓住感點進行說理論證。這樣的文章,並不能夠算是完整意義上的「讀後感」。
第三步:發感——聯
「發感」就是對「感點」——中心論點——進行論證。這一部分是讀後感的主體部分,是對感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感點的正確性,或正面論、反面證證明感點的合理性。需要強調的是,所擺的事實、所講的道理都要圍繞感點來展開,而不能游離於感點之外。否則,就會不知所雲,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發感還要聯系實際,深入論證。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有時候還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聯系實際,要有針對性,必須緊扣感點,而不能泛泛而談,不能脫離感點隨意聯想,不著邊際。
第四步:結感——結
結感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但不管這樣結尾,都要與前面的幾個部分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不能是橫空出世;也要結得自然,順理成章收束全篇。
魯賓遜漂流記 讀後感
二十八年,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而他,魯濱孫,就在海上漂泊了二十八年!這是我看過這本書後最大的感觸。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個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著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二十八年後,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島,這個人就是倒霉而又幸運的魯濱遜·克羅索。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啊!多麼驚人的一個數字!可見魯濱遜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島的他是絕望的,他說:「我整天悲痛著我這凄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獨特的個性體現了出來,對生活充滿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設計的悲觀中,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種了小麥、稻子……就這樣,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魯濱遜還是堅毅的人。他曾經這樣說道:「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的」,「我要盡全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劃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勞力,費好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但他從來不灰心失望,總是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後變得有船用,有麵包吃,有陶器用,有種植園,有牧場,有兩處較「豪華」的住所…… 這些沒有一件不是費了很多力氣、克服了許多困難才得來得的。
讀完之後,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島,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能幹些什麼?會劈柴?會打獵做飯?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的呢!再說了,沒有一個人講話,多孤單呀!我准會憋死的!可見魯濱遜是多麼樂觀向上!我覺得人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我們要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取得最後的勝利!
《駱駝祥子》讀後感
在讀完《駱駝祥子》這部老舍筆下具有悲劇色彩的名著之後,我的第一感覺是理想與現實的不相符,讀後感《讀後感寫作指導及範文》。祥子一生夢寐以求的洋車終在無數次巔簸坎坷中碎了,散了.的確,理想與現實的不相符造就了無數的遺憾。多少莘莘學子由於家境原因不能升入理想的大學;多少各方面的人才由於內外在的原因不能進入各自專長的領域。光靠幻想,夢是不可能成真的,即使像祥子那樣不知疲倦地追求,夢想最終還是破滅了。可以說,這是一個悲劇。同時,祥子最終的墮落與社會之墮落是分割不開的。有些人因出身貧寒,所以為自己的將來而努力奮斗,卻無果。這是什麼造成的,是殘酷的社會。現實社會中,錢似乎能代表一切,什麼知識大於金錢,根本是個「假命題」。因此,若想在現實社會中立足,充分的知識、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相比之下,後者因素比例更大,所以製造了那麼多的遺憾,甚至於悲劇。現實社會中的機遇也決定著理想的實現與否。法拉第小時候家境貧寒,偶然的機遇使皇家學院院長哈維認識了這個聰明好學的孩童,最終使法拉第成為了著名的電磁學家。日本著名商業家松下幸之助剛剛創業曾一度破產,但也是偶然的機遇使他認識了世界名牌公司,使他走向了(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富裕之路。但是這樣的人畢竟只佔少數。理想和現實並存才能實現突破,創造歷史。
與此同時,作者通過祥子所反映出來的有關人格改變的問題,也給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於生活的壓力一步一步墮落為社會垃圾,如果環境不是這樣惡劣,那麼祥子一定不會是這樣的。可是事實是這種事情即使是在現在的社會也在不斷發生,每天都有很多人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開始的品格,成為和祥子一樣的行屍走肉。很多時候我在想,如果祥子生活在現在的社會里,那麼情況一定就不一樣了吧?可是事實告訴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即使是在現在的社會里,依然有很多問題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象魚和熊掌那樣,不可兼得。而這種問題似乎也越來越多,大多數人和祥子一樣,為了生活拋棄品格。當人們驚醒時會發現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有硬著頭皮走下去。所以說,祥子變成後來的樣子不是一個偶然,而是一個必然。
其實祥子一開始也在努力地與生活斗爭,只是他失敗了。而他的失敗就敗在沒有堅持,如果他堅持了,那麼事情就不會是這樣。可是,事情是沒有如果的,當生活開始的那天起就沒有了如果,所以我們沒有退路,所以我們不能退縮,所以我們只能向前,所以我們要讓自己永不後悔。
《朝花夕拾》讀後感
.初讀《朝花夕拾》不覺得這像一本名著,反而覺得像是一個朋友在與你閑聊家常,原來這才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
我正在讀無常這一篇章時,也正好是全書的一半,這無常與之前五猖會上的塘報、高照、高蹺、抬閣、馬頭等,一定是魯迅愛看的,不然怎麼會寫得這樣細呢!從此看來魯迅小時一定也很貪玩,不過這里主要還是反映了魯迅思想中戀鄉的一面。
再往前看《二十四孝圖》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是覺得這篇文章一定還有深層含意,看來我還得慢慢的滲透一下,才能得出結論。
說起《 狗、貓、鼠》 和《
阿長與〈山海經〉》可是我在這半本書最感興趣的文章了。
一開始,看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就像是在聽故事一樣。文中的魯迅可是把他仇貓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說實在的我也挺討厭貓的,也是因為它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我最愛的紅燒魚。不過,如果當時的我把這件事記錄了下來的話,就能和魯迅先生媲美一下了,題目就叫做《我·貓·老鼠》。雖然我平時不太喜歡老鼠,但看了這篇文章,突然覺得其實有隻隱鼠也不錯啊!可當我看到阿長踩死隱鼠的那一段時,感覺真有點氣憤,同時也為魯迅失去隱鼠而感到惋惜。更感覺阿長真壞,不僅踩死了可愛的隱鼠,還把罪禍強加在了貓的身上,使魯迅錯怪了貓。
從看了《阿長與<山海經>》開始,如今我已不記恨她了。在《阿長與<山海經>》中的她,雖然多嘴,禮節多,但是她爽直、淳樸、又能幫魯迅買《山海經》,人品也是不錯的。
《朝花夕拾》的內容簡短但不缺乏經典,看來我想讀透這前半本書,還得好好體會、體會!
《三國演義》讀後感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蟬,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笑逐言開)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拚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弔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雲:大勇無謀,禍福占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么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里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沖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嘆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占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時年盡二十六歲。
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系著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當我們羨慕地看著別人成功時,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艱辛。就像冰心說的:成功的花。人們只驚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遠略高瞻屬武侯,奈何壽盡命天收。
煩將三顧茅廬義,便起獨滅漢室憂。
赤壁敗操引明策,成都扶備獻良謀。
至今提念仍心泣,雲雨翩翩空自流。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已不是一次了,每每讀完,我都會被主人公保爾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所震撼。
保爾的形象是那麼高大,他勇於獻身,拚命工作;他酷愛學習,如飢似渴;他愛憎分明,嫉惡如仇;他不畏艱難,挑戰病魔;他頑強生活,永不言棄……而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面對自身的弱點,總是能夠清醒的省視自己,做自我反省、嚴於解剖自己,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更加高尚、更加完美。正是這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在幫助他鑄造燦爛人生,也助他的心靈登上了精神的高峰。
雖然這些形容他意志堅強的話語有些蒼白的,但你只要走進這個故事裡,便會被場景的生動、命運的坎坷、毅力的驚人和意志的堅強所深深吸引,心靈得到震撼,感情得以升華。
一直忘不了這一幕:在保爾面臨喪失戰斗能力的嚴峻時刻,他陷入了痛苦的沉思:「在今天,在慘淡的明天,我用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呢?」他想到了自殺,但很快又批判了自己,狠狠地罵起自己來:「老弟,死很簡單,就『啪』的一聲槍響,活可就很艱難,縱然到了生活難以忍受的時候,也要設法活下去,要讓生命變得有價值!」保爾自省自立,戰勝自我,使精神又一次升華,攀上了又一次高峰。
保爾這一青年英雄形象,詮釋了生命的意義。難以忘懷保爾憑吊烈士時的情景,更難忘記那段精彩的人生格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給予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也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多麼美好的誓言,多麼深刻的情感,多麼炙熱的心靈,每一字一句都發自肺腑,它們煥發著保爾的青春活力,燃燒著保爾內心的火熱激情,讓人為之深深震撼。它們讓我感到原來一個人的心靈可以如此高尚,人的心靈真的可以攀登到一個「無我」的境界。
還記得兒時自己很喜歡登高,因為登高而瞰,目盡空闊,然而,自從結識了保爾,我認識到心靈也可以攀上高處,享受高處的「風」,高處的「陽光」,讓心靈更明凈,讓胸襟更開闊。就如同保爾憑借著自己不畏艱難、自我反省、勇於獻身的高貴品質,讓自己的心慢慢爬上了高處,讓「風」和「陽光」洗滌自己,讓善良和美德凈化自己,漸漸的他的心便超脫了,雅潔了,崇高了……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你有輝煌的成就,而在於你擁有堅強的意志;有輝煌成就的人們啊,都有鋼鐵般的信念,都有驚人的毅力!真金不怕火煉,我知道鋼鐵被煉成時所經歷的燒鑄和磨煉,更知道鋼鐵被腐蝕後的脆弱。
把握好自己的命運,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是我多次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的最大收獲。
〔讀後感寫作指導及範文〕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B. 作文指導:如何寫讀後感
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1]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諷刺。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1]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1]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
「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如果是走馬觀花地讀,囫圇吞棗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敘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
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後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來,這樣才能寫好讀後感。
第三、選准感點
一篇文章,可以找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里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敘述要簡
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里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於記敘文中「敘」的要求。記敘文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復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2]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
聯
C. 一本書的讀後感作文500字怎樣寫
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感
《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描述了主人公魯濱遜漂流海島,初到孤島的他是絕望的,沒有食物,沒有房子,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條,不是被野獸吃掉,就是被野人所嚼……
但是,慢慢的,他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不再整天唉聲嘆氣了,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了自己的生活,他建起了房子;做了小桌子、小匣子;用從船上找到的槍來捕捉了山羊;在房子周圍種了小麥、稻子;魯濱遜還獲得了一隻小狗和一隻鸚鵡,做他的夥伴……就這樣,魯濱遜用自己智慧的腦子和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王國。
魯濱遜不僅是一個智慧,勤勞的人,他更是一位有堅強毅力的人。他曾經說過:「我的脾氣是要決定做一件事,不成功絕不放手」因為他沒有助手,缺乏做事經驗,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花費很大的力量,很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板都要四十幾天。並且,他做的許多東西都不成樣子,但他從來都沒有灰心過,而是總結失敗的經驗又從新開始做。
魯濱遜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他欣慰的回報。最後,他變得非常「富有」:有小船用,有麵包吃,有陶器使用,還有植物園、牧場、兩處「豪華」小屋,並且還有了一個忠誠的奴隸----星期五。這些都是魯濱遜不知花了多少力氣,克服了多少困難才得來的!
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後一頁,認真的讀完最後一個字時,我的心被震撼了,一個個問號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假如我是魯濱遜,獨自一人在荒島上,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可以做什麼?劈柴?打獵?我會像他一樣鎮定自若嗎?對生活充滿信心嗎?我的回答肯定是「不」,再說了,一個人孤零零的在荒島上,我一定會得憂鬱症憋死的。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因時順變,自力更生的,因為我沒有那種能力。
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應該學習魯濱遜不怕困難,面對困難永不低頭的樂觀向上的精神,不管遇上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的去面對,勇敢的活下來。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要爭取堅決不能放棄!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動腦子想辦法克服困難,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取得最後的勝利!
D. 作文指導教案:怎樣寫觀後感
[作文指導教案:怎樣寫觀後感]2010年11月02日教學2010-11-02 09:00:02閱讀4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教學目標: 1、學會寫觀後感,作文指導教案:怎樣寫觀後感。 2、聯系生活實際寫出自己真實的想法、看法。 教學重點: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教學過程: 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為什麼喜歡讀書?(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提高作文水平。) 確實如此,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可以使我們獲取很多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書也是我們的朋友,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朋友交往。同學們很喜歡讀書,相信同學們也有很多朋友。 新課 1、同學們很喜歡讀書,你們都喜歡讀哪些書呢?指名說。 2、能說說為什麼喜歡讀這些書嗎?(題目、語言優美、文章結構、主人公、情節) 3、教師小結 4、最近你讀了哪些文章對你印象較深刻,課內課外都可以。(板書:讀了什麼文章) 5、能否把你喜歡的這篇文章的內容或者一個片段或者一句優美的語句,講一講,讓大家和你共同想說文章的快樂。(板書:介紹內容) 6、你為什麼喜歡這篇文章?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看法。(板書:為什麼喜歡) 7、小組討論、交流。選出說得好的同學說一說。 8、小組代表說,師生共同評價。 9、剛才同學們說的很好,你們所說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這類文章就是讀後感。(板書:讀後感) 10、看題目,我們應該重點寫什麼?(感)要想寫好感受,必須先干什麼?(讀)還要聯系實際。 11、出示寫讀後感的要求。學生自讀。回憶剛才所說的內容。 三、總結 剛才我們所說的就是一篇很好的讀後感,請同學們趕快拿出手中的筆把剛才說的話記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讀後感,趕快行動吧。 五、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作文指導教案:煩惱(話題作文) 教學目的: 1. 給學生一個傾吐真情的空間,讓學生能坦然地排遣成長中的郁悶,培養學生善於表達樂於傾訴的習慣。 2. 通過了解和體察他人的煩惱,培養知情達理善解人意的品質,同時理智地認識自己,增進化解煩惱的能力。 3. 能繪聲繪色地描述煩惱,能用生動凝練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獨特感受,能寫出有一定感染力的作文。 作文指導: 1. 善於傾訴自己的煩惱教師導說:有人總結有一條人生經驗:一份快樂與人分享,就成了兩份;一份煩惱向人傾訴,就只有了一半。這句話告訴我們,歡樂要與人同享,煩惱要善於傾訴。 有了煩惱,並不是一件可羞的事。生活中有陽光朗照之日,必然也有陰霾籠罩之時。剛剛步入中學的我們,正處於青春「斷乳期」,環境的改變、課程的增多、心理的蛻變、青春意識的萌發,都會給稚嫩的我們帶來煩惱。何況,敏感的心靈往往是煩惱的溫床! 學生敞開心扉,自由傾訴,教師作最虔誠的聽眾。(拒絕評價,因為此時教師的任何評價都是拙劣的、不合時宜的。) 然後請每位同學把自己遇到的煩惱列個清單,並用一兩句話形象描述自己當時的心理感受。 2. 勤於了解他人的煩惱 教師導引:我們很多中學生都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最痛苦的一個,就自己受的委屈最多,受的傷害最深。如果我們的注意力被這樣的思想困住了,不幸的感受就會因不斷的復制而被誇張,天長日久,就可能成為壓在我們心裡的一塊大石頭。但老師告訴你,你的感覺並非事實。不信,就抬起頭來,看看別人,看看別人走過的路,我們就能發現,在心理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痛苦並不孤獨。 請同學們以小記者身份,采訪一下你周圍的成年人,看看他們成長過程中有些什麼煩惱,了解他們消負減壓的故事。 教師可對學生的采訪計劃和內容作一些重點指導。 采訪前一定要想想自己有哪些煩惱,在你的周圍,誰這些方面做得比較好,找他討教哪些問題。還可以聽聽他對成長中的煩惱有些什麼看法,對你有哪些建議。可事先設計一些便於溝通的話題。如: 你在少年時期曾有過哪些煩惱? 你當時最大的痛苦是什麼? 你是怎樣對待這些煩惱的? 現在重新審視,你怎樣評價當年的那些煩惱? 過去的歲月如何改變了你? 你又是如何走近你的抱負的? 總之,采訪內容一定要有針對性,采訪要做到事前有準備,事後有收獲。 采訪後組織交流、評價。 最後引導學生回首自己所述的成長的煩惱:哪些現在是已消除了的,哪些用今天的眼光看已不成其為煩惱,哪些是真正給自己帶來不愉快情緒的。 3. 樂於替朋友解脫煩惱 教師導引:有了煩惱,生活就失去了光彩,憂郁、感傷就會重臨於我們心頭。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們人人都會背, 但面對煩惱,未必人人都能樂觀處之。此時朋友的一聲關懷,一句勸語,無異於久旱後的甘霖,能給乾涸的心田以滋潤。如果出現了常君這樣的煩惱,作為朋友的你該為他做些什麼呢? 學生各抒己見,增強化解煩惱的能力,同時體會助人為樂的快感。 4,巧妙表達成長的煩惱———書面作文。 實際上,上述三項活動中,一、二兩項滲透了選材技巧訓練,一、三兩項滲透了語言表達訓練。 寫煩惱類作文應該做到: 以「真」為本———敘真事,訴真情,不誇飾,不矯情。真,文章才有活力。 以「細」感人———少回顧什麼人生經歷,少來什麼曲折故事,多生動描寫自己的體驗和感受。細膩,文章才有感染力。 以「特」取勝———表達獨特的感受,發表獨特的觀點,行文有獨特的風格,不人雲亦雲,不鸚鵡學舌。獨特,文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寫作時還要注意文體方面的要求。如日記和書信的格式,日記特點重記實、書信重傳情等。 作文教案 我的課餘生活 教材分析 本次是記一項活動的習作訓練,屬於記敘事情一類的。從題目看,限定寫「課余「的某種生活。「習作提示」、中說:我們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下棋、打乒乓球、集郵、唱歌等都是 課餘生活。本次習作有三點突出的要求2第一要選好事例,應該在真實的課餘生活中選擇自已最喜愛的活動,再選印象最深的一兩次寫。第二耍圍繞中心,而且這一中心應該是積極的、健康向上的,或鍛煉體魄,或增長知識,或啟迪心智,或陶冶情操。這點要求與本單元閱讀訓練要求——劃找中心句緊密相關。第三要做到有詳有略,與第十一冊「注意詳略」的習作要求相比應該有明顯的提高。而這就成了本次習作的難點。 訓練目標 1.會選擇有意義的課餘生活作為習作內容。 2.學會有詳有賂地記敘活動過程。 3.感受豐富的課餘生活,發展自己的愛好。 訓練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准備 課前布置學生帶課餘生活照片,印發習作範文《我愛集郵》,自設填空燈片。 課時目標 1.審清題目,知道本次習作的要求,學習範文《我愛集郵》 2,指導選材,口頭作文,開始習作。 教學過程 一、引入生活。 1.引言。同學們,我們是畢業班的學生,將要離開這所學校了。但老師還有一件心願沒了,就是不知道同學們在課余常參加哪些活動,有哪些收獲?如果我知道這些情況,今後也可以向你們的初中老師介紹,讀後感《作文指導教案:怎樣寫觀後感》。同學們能不能來介紹介紹你的課餘生活,了結老師的這樁心願?(板書:我的課餘生活) 什麼叫課余? 課余就是指除在學校學習以外的時間,如每天放學以後,雙休日及其他節假日。 2,學生簡單介紹自己的課餘生活。 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同學們准備一些自己的課餘生活照片,帶來了嗎?現在請你拿出來,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介紹。最好採用以下的句式: (燈片出示) 我在課余喜歡( ),看,照片上的我( ), 參加這項活動能( )。或( )是我最喜歡參加的活動,參加這項活動能( )。 小結:看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真是豐富多彩。有的喜歡下棋、打乒乓球,這是體育活動;有的喜歡集郵、唱歌,這是文娛活動;還有的喜歡遊山玩水、養魚種花等活動。 二、展示生活。 1.片斷細說。剛才你們用一句話總體介紹了自己的課餘生活,但我的印象不深刻。你們能不能把某個生活過程說得詳細一點,譬如動作過程、語言心理過程,請大家想一想再說。學生細說生活片斷(可先小組討論再指定說)。 2.評議指點。××同學的介紹挺有條理,他把過程說得較細。××同學介紹他和表哥下棋,說了自己的心理活動,還說了表哥的神態和語言,但不能說自己的神態怎麼怎麼,因為自己的神態是「看」不見的,只能「感受」到。聽了××同學的介紹,我們彷彿在看一場電影。他把事情說得有聲有色,讓人像在看一場電影。 三、反映生活。 1.提出建議。聽了這幾位同學的介紹,老師感到很高興,因為老師了解了一小部分同學的課餘生活。但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讓大家一個一個都介紹,大家說怎麼辦?好!呆會兒請大家寫。在寫之前,老師要告訴大家,剛才同學們的發言有兩點要注意。一是有的同學把偶然參加的一兩次活動作為課餘生活;二是有的同學課餘生活是不健康的或危險的,如射彈子,晚上去掏牆洞捉鳥等,還有的課餘生活完全是為了玩,沒有什麼意義。怎樣才能介紹好的課餘生活呢?請大家打開課本,學習本次的習作要求及提示。 2.學習「習作要求」及「提示」。 自讀、思考:本次習作有什麼要求?要注意什麼? 交流:本次習作的要求是圍繞中心有詳有略地介紹自己的 課餘生活。要注意3點:確定中心,選好事例,有詳有略。 (板書:確定中心、選好事例:有詳有略) 講解:確定中心就是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有積極意義的一種活動寫(補充板書:最喜愛,有意義),選好事例就是選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兩次來寫(補充板書:印象最深),並且詳寫跟中心有關的內容(補充板書:詳寫跟中心有關的內容)。 3.學生試寫,反映生活。題目可用指定題《我的課餘生活》,也可以自定——以課餘生活的名稱作題目中的主要詞語,如《我愛集郵》、《課余栽培樂趣多》等。 第二課時 課前准備 柔和、優美的輕音樂。 教學目標 通過講評,例文比較,進一步修改習作及謄抄。 教學過程 一、學生繼續寫作5分鍾。 二、講評指導(教師在學生習作過程中巡迴輔導,並有意識地挑選習作)。 同學們基本上把自己喜愛的活動寫下來了,老師看到了許多優秀的習作,他們都能(指板書)圍繞中心有詳有賂地介紹自己的課餘生活。但也發現有些同學的習作還存在一些問題。 1.選材問題。 有位同學寫《我愛游泳》,安排了以下的材料,請你們看他這樣的選材是否合理,不合理的材料打個「×」,並說明理由: 我愛游泳 ①我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我愛游泳。 ②爸爸是游泳能手,我愛看爸爸游泳。 ②我學會了游泳,並愛上了游泳。 ④我一次游泳的經過,樂趣無窮。 ⑥游泳的好處是有益身心,增長知識。 (材料②與本次習作無關,應該刪去。) 根據本次習作要求,上面的材料哪些應詳寫,哪些可略寫? (學生回答,略 次詳 詳略) 根據習作題目《我愛游泳》,可看出習作的重點是愛,如何愛游泳應作為詳寫內容,其餘的內容可略寫。 2.中心思想方面。 ××同學的作文題目是( ),而中心是( ), 這樣對嗎?你認為應該怎樣確定? 3,詳略方面。 ××同學的作文中心是( ),所以,( ) ( )應該詳寫,( )該略寫。 4.選擇中心明確詳略得當的進行講評(也可以附文《我愛集郵》為例)。 三、修改習作。 請同學們對照要求,自行修改,老師將把好的習作連同照片一起展示在宣傳欄內。 四、佳作共貨。 通過修改,大家的作文都有了進步,按下來請把你的作文輕聲、有感情地讀給同桌聽,同桌再給你修改——互改。 (朗讀時播放優美、柔和的輕音樂) 五、總結。 聽了同學們的介紹,特別是大家用筆寫下來的介紹,我對大家有這樣豐富的課餘生活,感到非常高興,通過這兩節課,老師對大家也更了解了。但願大家進中學以後,課餘生活能更豐富。 六、譽抄作文。 作文講評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作文講評,學會選取典型事例,來表現熟悉的人的 某方面品質。 2、學會運用修改符號來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對他人的作文進行正確的點評 二、教學重點:學習作文點評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學習圍繞要求進行作文點評。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導言:古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感嘆過:「舊句時時改,無妨說性情」而大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說過:「捻斷數莖須,才得春風又綠江南岸」好的文章詞句,是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無數次修改才得來的。上節課我們練習了一篇材料作文《這節課就讓我們來進行講評。 2、復習作文要求: (1)指名說出本次作文要求:這有一天,一隻蚌跟另一隻蚌說:『我身體里邊有個極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圓圓的,我遭難了。』另一隻蚌滿懷著驕傲自滿的情緒答道:『贊美上天也贊美大海,我身體里邊毫無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時有一隻螃蟹經過,聽到了兩只蚌的談話,它對那隻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說:『是的,你是健全的,然而,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 (2)提問:這次作文向我們提了幾點要求,那一點最重要? (三):作文總評; 一、作文的優點: (1)想像力豐富 同學們採取了編故事、續寫等多種形式,把材料擴展開,為我們講述了兩只不同遭遇的蚌不同的結局;也有的同學把材料中的故事轉化為人與人之間的故事,通過故事中兩個人物的不同命運為我們闡述了一個「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道理。 (2)語言流暢、論證嚴密 有些同學在行文過程中的語言是十分出色的。比如一些記敘類的文章,在挖掘人物心理方面就表現得很成熟,語言很細膩。能夠把「珍珠蚌」承受痛苦的復雜心理和「健康蚌」的驕傲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一些議論類的文章,有些同學不僅選取的論據十分貼切,而且論證的語言也十分具有說服力,甚至有的同學還能夠在議論文中滲透進一些文學色彩比較濃厚的語言,這些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3)構思精巧,能獨辟蹊徑 我們在構思一篇文章的時候,應當考慮這么幾個環節: A、本次習作是給材料作文,一定先要仔細分析材料,得出一個正確的中心論點。這是第一個需要解決的步驟。如果這個環節出現失誤,後面的一切努力均會徒勞無功。 B、要選取一個好的題目。記敘類的文章應當盡量新穎一些,讓讀者還沒有讀文章的正文就對你的文章產生濃厚的興趣;議論類的文章應當以論點為宜,這樣的題目會更直觀,讓讀者一目瞭然。題目是一篇好文章的「臉面」,馬虎不得。 話題作文:感恩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哪些事件屬於感恩。 2.讓感恩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回報自然。 3.以「感恩」為話題寫作文。 教學重點: 1.了解生活中哪些事件屬於感恩。 2.讓感恩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回報自然。 教學准備:搜集素材,感悟感恩。 教學過程: 一、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雲「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果你是個關注現實、善於思考的人,你就會發現值得你感恩的對象有很多。當然,感恩需要選准角度,我們應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有話可寫的角度著筆。感恩更應出自真心,態度要虔誠,懂得感恩是胸懷寬廣、人格高尚的體現。 有些人總以為上蒼欠他的,父母的呵護、師長的關愛、朋友的真情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他們視恩情如草芥,背信棄義卻毫無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早已盪然無存。感恩是為人的基本准則,擁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斷盪滌靈魂;同時感恩之心又有如玫瑰,需要細心栽培與呵護。 因為有愛,所以感動;因為感動,懂得了感恩。親愛的同學,你在生活中曾有過這樣的感動嗎?如果你曾感動於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於一縷陽光、一片綠葉、一顆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動於乳羊跪母、烏鳥反哺、落紅護花、落葉歸根……那麼請拿起你的筆,去記錄你的情感歷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生活的美。 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 二、 請以「感恩」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文章。題目自擬。 三、寫作維度 1、什麼是感恩?對誰感恩? 為什麼要感恩? 2、「感恩」這個話題的寫作維度有兩個—— 其一可以是具體的某個人,如父母、老師、朋友甚至不相識的陌生人,只要有值得你感恩的一面; 其二也可以是抽象的物,如美麗的大自然,和平安定的社會,人生旅途中所遭遇的挫折、失敗甚至磨難等等。 3、怎樣感恩? 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 —— 秋天了,成熟的果實卻低下了頭。它不是孤芳自賞,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哀泣自己將跌落枝頭。它是在想:我是怎樣成熟的呢?不是風,我怕早已霉爛了;不是雨,我怕早已干癟了;不是光,我怕早已蒼白了;不是熱,我怕早已憔悴了…… 既然成熟的果實就知道感恩風的吹拂,感恩雨的滋潤,感恩光的照射,感恩熱的考驗……那麼,我們這些不斷成長的學生呢?你該感恩誰呢? 4開啟思路—— a、拓寬選材空間 父母的呵護、哺育 老師的指導、教誨 朋友的關心、提醒 自然的恩賜、賦予 失敗的鞭策、啟迪 挫折的砥礪 、考驗 b、傾注豐富情感 (找准寄情的載體:人、物、景、事)(找准寄情的載體:人、物、景、事) 四、展現風采,我寫感恩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感恩」是出於真誠懇切的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謝,但感恩,並不止於此。當一個人經常說「感恩」的時候,他的生活便少了一份報怨,多了份珍惜;當一個社會經常說「感恩」時,他的世界便少了份紛爭,多了份和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是一種知足,一種珍惜,一種前進。 五、寫作要求: 1、請你以「感恩」為話題,把你的感恩說給你所要感恩的對方聽。 2、題目自擬. 3、以記敘為主,適當運用描寫、抒情和議論,書寫工整,不少於800字。 六、學生作文講評 七、導寫示例——感恩話題作文範文集萃 3、以記敘為主,適當運用描寫、抒情和議論,書寫工整,不少於800字。 六、學生作文講評 七、導寫示例——感恩話題作文範文集萃〔作文指導教案:怎樣寫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E. 《游泳帶給我的快樂》有感作文教學設計方案
記得去年暑復假,我看見我的好朋制友和同學幾乎都會游泳,心裡很羨慕。終於有一天,我忍耐不住了,便對爺爺說;「爺爺,我特別想學習游泳,您能答應我嗎?」我雖然嘴上這么說,心裡卻想:「爺爺也許不能答應我,因為那裡曾經淹死過人。但我萬萬沒有想到,爺爺爽快答應了,事情順利談妥了。
在去游泳的路上,我提心吊膽,到了游泳池,我的心裡像揣了一隻小兔子似的,歡蹦亂跳,換好游泳衣,戴上游泳帽,爺爺看我提心吊膽的樣子,便鼓勵我:「不要害怕,有爺爺在沒問題!」在爺爺的鼓勵下,我下了兒童游泳池,爺爺先教我潛水,爺爺說:「潛水的意思就是把頭扎到水裡,屏住呼吸,因為如果……」「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還沒等爺爺說完,我喊道。「知道了?」爺爺問。「知道了!」我說。「那好吧。」爺爺說,「我幫你數一數,你一共可以潛幾秒,行嗎?」「好吧?」於是,我把頭扎到水裡,雖然我把頭扎到了水裡,可兩只耳朵,卻暗暗偷聽爺爺數數:「1,2,3……」我起來之後,爺爺說:「好,不錯20秒!」我聽了,高興得都快跳起來了。事後,我又練習了幾次,發現越練越長,我興奮極了。
通過游泳,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什麼事,只要肯做,一定有收獲。
F. 作文指導教案:怎樣寫觀後感作文
觀後感作文教案
作文指導教案:怎樣寫觀後感
教學目標:
1、學會寫觀後感。
2、聯系生活實際寫出自己真實的想法、看法。 教學重點: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教學過程:
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為什麼喜歡讀書?(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提高作文水平。) 確實如此,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可以使我們獲取很多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書也是我們的朋友,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朋友交往。同學們很喜歡讀書,相信同學們也有很多朋友。
新課
1、同學們很喜歡讀書,你們都喜歡讀哪些書呢?指名說。
2、能說說為什麼喜歡讀這些書嗎?(題目、語言優美、文章結構、主人公、情節) 3、教師小結
4、最近你讀了哪些文章對你印象較深刻,課內課外都可以。(板書:讀了什麼文章) 5、能否把你喜歡的這篇文章的內容或者一個片段或者一句優美的語句,講一講,讓大家和你共同想說文章的快樂。(板書:介紹內容)
6、你為什麼喜歡這篇文章?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看法。(板書:為什麼喜歡) 7、小組討論、交流。選出說得好的同學說一說。 8、小組代表說,師生共同評價。
9、剛才同學們說的很好,你們所說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這類文章就是讀後感。(板書:讀後感)
10、看題目,我們應該重點寫什麼?(感)要想寫好感受,必須先干什麼?(讀)還要聯系實際。
11、出示寫讀後感的要求。學生自讀。回憶剛才所說的內容。 三、總結
剛才我們所說的就是一篇很好的讀後感,請同學們趕快拿出手中的筆把剛才說的話記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讀後感,趕快行動吧。
五、作文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作文指導教案:煩惱(話題作文) 教學目的:
1.給學生一個傾吐真情的空間,讓學生能坦然地排遣成長中的郁悶,培養學生善於表達樂於傾訴的習慣。
2.通過了解和體察他人的煩惱,培養知情達理善解人意的品質,同時理智地認識自己,增進化解煩惱的能力。
3.能繪聲繪色地描述煩惱,能用生動凝練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獨特感受,能寫出有一定感染力的作文。
作文指導:
1.善於傾訴自己的煩惱教師導說:有人總結有一條人生經驗:一份快樂與人分享,就成了兩份;一份煩惱向人傾訴,就只有了一半。這句話告訴我們,歡樂要與人同享,煩惱要善於傾訴。
有了煩惱,並不是一件可羞的事。生活中有陽光朗照之日,必然也有陰霾籠罩之時。剛剛步入中學的我們,正處於青春「斷乳期」,環境的改變、課程的增多、心理的蛻變、青春意識的萌發,都會給稚嫩的我們帶來煩惱。何況,敏感的心靈往往是煩惱的溫床!
學生敞開心扉,自由傾訴,教師作最虔誠的聽眾。(拒絕評價,因為此時教師的任何評價都是拙劣的、不合時宜的。)
然後請每位同學把自己遇到的煩惱列個清單,並用一兩句話形象描述自己當時的心理感受。
2.勤於了解他人的煩惱
教師導引:我們很多中學生都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最痛苦的一個,就自己受的委屈最多,受的傷害最深。如果我們的注意力被這樣的思想困住了,不幸的感受就會因不斷的復制而被誇張,天長日久,就可能成為壓在我們心裡的一塊大石頭。但老師告訴你,你的感覺並非事實。不信,就抬起頭來,看看別人,看看別人走過的路,我們就能發現,在心理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痛苦並不孤獨。
請同學們以小記者身份,采訪一下你周圍的成年人,看看他們成長過程中有些什麼煩惱,了解他們消負減壓的故事。
教師可對學生的采訪計劃和內容作一些重點指導。
采訪前一定要想想自己有哪些煩惱,在你的周圍,誰這些方面做得比較好,找他討教哪些問題。還可以聽聽他對成長中的煩惱有些什麼看法,對你有哪些建議。可事先設計一些便於溝通的話題。如:你在少年時期曾有過哪些煩惱?你當時最大的痛苦是什麼?你是怎樣對待這些煩惱的?現在重新審視,你怎樣評價當年的那些煩惱?過去的歲月如何改變了你?你又是如何走近你的抱負的?總之,采訪內容一定要有針對性,采訪要做到事前有準備,事後有收獲。
采訪後組織交流、評價。
最後引導學生回首自己所述的成長的煩惱:哪些現在是已消除了的,哪些用今天的眼光看已不成其為煩惱,哪些是真正給自己帶來不愉快情緒的。
3.樂於替朋友解脫煩惱
教師導引:有了煩惱,生活就失去了光彩,憂郁、感傷就會重臨於我們心頭。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們人人都會背,但面對煩惱,未必人人都能樂觀處之。此時朋友的一聲關懷,一句勸語,無異於久旱後的甘霖,能給乾涸的心田以滋潤。如果出現了常君這樣的煩惱,作為朋友的你該為他做些什麼呢?
學生各抒己見,增強化解煩惱的能力,同時體會助人為樂的快感。 4,巧妙表達成長的煩惱———書面作文。
實際上,上述三項活動中,一、二兩項滲透了選材技巧訓練,一、三兩項滲透了語言表達訓練。
寫煩惱類作文應該做到:
以「真」為本———敘真事,訴真情,不誇飾,不矯情。真,文章才有活力。
以「細」感人———少回顧什麼人生經歷,少來什麼曲折故事,多生動描寫自己的體驗和感受。細膩,文章才有感染力。
以「特」取勝———表達獨特的感受,發表獨特的觀點,行文有獨特的風格,不人雲亦雲,不鸚鵡學舌。獨特,文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寫作時還要注意文體方面的要求。如日記和書信的格式,日記特點重記實、書信重傳情等。
G. 小學生怎樣寫好讀後感教案及優秀範文14
第一,要研讀原文。只有研讀好原文,才能對原文的內容主旨有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從中有所感悟。這是寫好讀後感的基礎。
第二,確立感發點。既是文章的理論基礎或中心論點,又是寫文章的「入手處」,千萬馬虎不得。選好了這一「入手處」,文章寫起來就會象打開閘門的水,一瀉而出,使文章一氣呵成,前後貫通。不僅感動自己,也能感動別人。否則,會在文章一開頭就給自己人為地設立障礙,使文章不能順暢表達。一篇文,一本書,一部影視片,一出戲劇,內容有簡有繁,線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觀點有
深有淺,寫讀後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麼,怎樣確立感發點呢?方法很簡單。我們研讀某篇作品後,必然會受到啟發,有所感悟,而我們受啟發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點(或幾點),就可以確立為「感發點」。例如: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感發點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品德等特點、最有價值的言論行動。
第三,述讀與發感。述讀,包括所讀文章的出處、篇名及作者的交代,用簡潔的話概括有關文章內容和總體感受,也可提出明確的感發點,也有開頭交代一下所讀作品寫作背景的。目的是使讀者明白這篇讀後感的由來,要發什麼感。這些交代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就會讓讀者不明白你的「感」由何而發。發感,是在述讀和感發點的基礎上,展開聯想與引申,聯系實際進行發揮,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聯想與引申的原則是,要圍繞感發點,要與原文材料有密切的聯系。對聯系的內容和實際還要進行必要的分析、議論或抒情,這樣「感」才會深刻。這也是展開讀後感主體部分最主要的方法。另外,在論證感發點的過程中,要注意把兩種論據緊密結合起來,一是所讀原文的材料,二是從現實中聯想引申到的材料,缺一不可,而且應自然融和。
第四、讀後感的結尾,結尾可概括中心,總結全文,或提出問題,發表看法,發人深思。「文無定則」。內容決定形式。根據不同類型的讀後感可採用不同的結尾形式。
H. 作文教案怎樣寫讀後感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版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權
讀後感的格式(簡單的說):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系實際生活.
I. 作文(一本書的讀後感300字)
讀一本書讀後感300字
1)
《欣賞生命》讀後感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留在我腦海里的是一幕幕「我」認識死亡的成長歷程:最初見到死亡,「我」還是個沒有經歷過痛苦的天真的小女孩兒,看到悲愴的送葬場面,久久不能夠忘記;以後「我」長大了,在二十多年裡,先後目睹了外祖父、外祖母和母親三位最摯愛的親人的死亡,十幾年過去了,留在心底的依然是一份抹不去的痛楚;19歲時,「我」也經歷了死亡,曾在生與死織成的暗夜裡掙扎了七天七夜,活過來以後才明白:死亡就是對這個世界毫無感知,沒有愛沒有恨沒有快樂,當然也沒有痛苦。由此也才徹悟:那愛那歡樂,連同痛苦也都是如此珍貴,因為它標志生命的存在。這三個過程,對死亡的認識一步步貼近作者自己,認識也一步步加深,使我對自己的生命也在一遍遍地梳理著.
在生命中,有各種各樣的人生。懂得擁有生命,而且去珍惜這個小小的、短暫的生命,才是快樂魅力多彩的人生了。我們要認識生命的渺小和卑微:認識到它即使渺小但仍然有尊嚴,即使卑微也仍然是平等。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像一本書,不管它是印刷精美的豪華書,還是裝幀樸素的平裝本,它都只能印刷一次,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絕版本」。
朋友們,讓我們努力做到不因失敗而氣餒,不因挫折而放棄,共同去欣賞生命,放飛自己吧!
2)
感悟母愛〉讀後感
讀完《感悟母愛》這本書,就覺得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母親為了我們能安心學習,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日夜操勞,四處奔波。為了我們,她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教育我們。這才讓我們明白:母愛是人世間最美、最徹底的愛!
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母親,這種愛就是母愛。母親是偉大的,沐浴著母愛的人是幸福的。在母愛的支撐下,母親富有超常的堅韌和超常的犧牲精神。這種超常的精神和意志,是我們得以進步的原動力。母親的愛就像春天的燕子為我們銜來醉人的春光;母親的愛就像汩汩流水,時時滋潤著我們幼稚的心靈;母親的愛是一曲深情的樂譜,為我們彈奏出最動人最燦爛最純真的音韻;母親的愛是上蒼給予我們最豐厚的禮物,最甜美的甘泉。母愛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即使在最黑暗的角落,母愛也放射出最耀眼奪目的絢麗色彩。
不錯,母愛是無私的。就連弱智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都是那麼天真無邪,那麼值得愛憐。但是——為什麼有些人對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卻是那麼嚴厲充滿了條件,無法全心愛憐?
曾經在書上看到一則故事:在公共汽車上,看見一個母親不斷疼惜呵護弱智的兒子,擔心著兒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車而受到驚嚇。「寶寶乖,別怕別怕,坐車車很安全。」——那母親口中的寶寶,看來已經是十幾歲的少年了。乘客們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著那浴滿愛的光輝的母親……那對母-子下車的時候,車內一片寂靜,司機先生也表現了平時少有的耐心,等他們完全下妥當了,才緩緩起步,開走。乘客們 都還向那對母-子行注目禮,一直等他們消失在街角。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親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親也是那樣的充滿光輝。
從現在起,就對你的媽媽說一聲:「媽媽,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