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聯》教學設計
《對聯》是一篇中學課文,有關的教學設計奉上,請你參考:
教學目標:
1.了解對聯的有關知識。
2.欣賞對聯,嘗試對簡單的對聯。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了解對聯,會欣賞對聯。
會對簡單的對聯。
教學用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學語文。說到語文,大家覺得語文如何?……今天這一課,我們就一起來說一說,玩一玩文字。首先,我們先來聽一則故事。】
(一)聽故事導入
有一次,紀曉嵐陪同乾隆皇帝外出遊玩。在休息的時候,乾隆皇帝看見桌子上放著兩碟豆,就想考考紀曉嵐。於是出了一句:
兩碟豆;
紀曉嵐環顧四周,略一思考就對出了下句:
一甌油。
乾隆見難不倒紀曉嵐,便改口道:
「我說的是——兩蝶斗」。
【如果你是紀曉嵐,你會如何對下聯呢?我們來看看紀曉嵐的下聯,你覺得怎樣?】
紀曉嵐隨即說: 「我說的是一鷗游」。
乾隆是個很聰明的皇帝,他見紀曉嵐又對上了,就在上聯前加了兩個字:
林間兩蝶斗;
這是,紀曉嵐又是怎樣對的呢?
紀曉嵐道:
水上一鷗游。
乾隆開心大笑。
【通過這則故事,我們知道了乾隆皇帝與紀曉嵐的這出一句,對一句,這樣子就是一幅對聯。出句就叫上聯,對句就叫下聯。】
(二)對聯的有關知識
對聯又叫對子,楹聯,楹貼,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體制短小、文字精練、歷史悠久,雅俗共賞的傳統文學樣式。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對聯由「桃符」演化而來。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倆兄弟能在桃樹下降鬼,並把惡鬼用「葦索」捆了喂老虎,於是,百姓在每年除夕用桃木板刻制他們的畫像分掛於門前兩側,用以辟邪,叫作桃符。【說道桃符,我們之前是不是有學過了。提示《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 竹 聲 中 一 歲 除 , 春 風 送 暖 入 屠 蘇 。 千 門 萬 戶 曈 曈 日 , 總 把 新 桃 換 舊 符 。這寫的是新年的。我們過年的時候也有貼,那聯就是春聯。除了在春節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在什麼什麼時候或者哪種場合我們也會見到聯呢?】對聯種類有茶聯、壽聯,婚聯,春聯,輓聯,行業聯,座右銘聯……
【現在根據你記憶中的對聯、或者用黑板上的這句來想一想,對聯有什麼特點?】
(三)對聯特點
字數相等
詞性相對
音韻相諧(仄平)這是區別上下聯的一個標准。
4.意思相關
【了解了對聯的這些知識後,現在我們要來進行一次關於文字的科舉考試,你們是考生,我是主考官,大家有沒有信心?】
(四)對聯練習
1.說說這些對聯的行業(秀才)
理世上千絲萬縷,創人間頂上功夫。(理發店)
釀成春夏秋冬雨,醉倒東西南北人。(酒店)
美味招來雲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 。(飯店)
藏古今學術,聚天地精華。(書店)
懸將小日月,照澈大乾坤。(眼鏡店)
2.故事中的對聯(舉人)
紀曉嵐,有一次,他非常想家,情不自禁吟了這么一聯:
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你們也來讀讀這個上聯,看看有什麼發現?(這里心口十打一字就是思字,上聯中一共用了四個思字,真是思家心切)那你們想想,下聯什麼有什麼特點?好,恰恰這個時候,皇帝聽到了,皇帝看紀曉嵐愁眉苦臉的,於是,呵呵笑了兩聲,右手一揮,說:「愛卿,朕恩准你回家探親」。同學們,你們想想,紀曉嵐會有什麼樣的動作?說什麼樣的話?可以做做看。那你想,下聯是什麼樣的呢?
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謝字可以讓生猜一猜)
3.試對對聯(貢士)
地——天 雪——風
花好——月圓 虎頭——蛇尾 萬水——千山
辭舊歲——迎新年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望梅止渴——畫餅充飢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4.用自己的名字編寫祝福聯。(狀元)
例:五年(4)班丁心怡同學作:
上聯:心想事成家家富。下聯:怡然自樂個個歡。
(五)總結
同學們,對聯是我國文化上的非常寶貴的財富。我們今天所學習到的只是對聯汪洋中一朵小小的花,還有更多更多的花等著你們去乘風破浪去尋覓。希望不久的將來,看到你們的收獲。最後,送大家一幅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❷ 高興安老師公開課教案「奇妙的對聯」
有關的參考資料如下:
上聯:紅黃藍白黑,五珍獻瑞
下聯:字史酒醫詩,諸聖流芳
橫批:聯袂賀春
西藏上聯: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新疆下聯:天山南北「烏魯木齊」
橫批:盛景爭春
上聯: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聽鍾樂和鳴,八方共飲復興酒
下聯:縱橫九萬里,錦綉中華創未來,看龍獅勁舞,四海同吟發展歌
北京上聯:三海九門,京華迎奧運
上海下聯:一江兩岸,世博靚申城
重慶上聯:朝天門喜迎天下客
天津下聯:塘沽港笑納萬國風
內蒙古上聯:碧草氈房,春風馬背牛羊壯
黑龍江下聯:蒼松雪嶺,沃野龍江豆谷香
廣東上聯:南海風清,講述春天故事
廣西下聯:灕江水碧,飄來三姐新歌
上聯:孔子仁,關公義,人文典範
下聯:泰山日,壺口煙,天地奇觀
上聯:八百里洞庭憑岳陽壯闊
下聯:兩千年赤壁覽黃鶴風流
上聯:萬里長城山海關,龍頭為首
下聯:獨門絕技少林寺,天下無雙
上聯:車輪飛轉東西南北追風去
下聯:鋼水奔騰春夏秋冬入眼來
上聯:飲龍井茶,品江南絲竹
下聯:登虎丘塔,論天下園林
上聯:苗寨黔山黃果樹,茅台赤水
下聯:川餚蜀綉錦官城,花徑草堂
上聯:水澤源流江河湖海
下聯:金銀銅鐵鉻鎳鉛鋅
上聯: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下聯:瓊海獨具大手筆,五指擎天
上聯:黃山為九州增色
下聯:瓷器與中國同名
上聯:荊花吐艷香江瑞
下聯:蓮蕊臨風鏡海清
上聯:品鐵觀音,香飄兩岸
下聯:拜媽祖廟,情系一家
上聯:麗鬼無驚厲鬼驚
下聯:藍天心曲步步高
上聯:冰花點點化為水
下聯:雪片紛紛結成霜
上聯:情歌聲聲變成哥
下聯:蝶舞翩翩幻為妹
上聯:夜郎枉作白日夢
下聯:倩女虛行暗幽魂
上聯:雨荷有蓋我蔭涼
下聯:草原無邊爾朝陽
上聯:古文故人做
下聯:禾火秋風起
上聯:假期有夢難圓
下聯:真隙無聊易長
❸ 對聯常識(三):《對聯》教案
教學目的
一、了解對聯的起源及含義
二、了解對聯的特點.
三、掌握對聯的寫作
教學設想
對聯作為一種應用文體在2004年高考試題中出現,在此利用一個課時讓學生了解對聯的含義、起源和特點。學會對聯的寫作。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對聯 請同學們看下面兩幅畫,說出門上貼有什麼?
二、 對聯的起源
最早人們在門上貼的並不是對聯,而是在桃木板上畫上神荼、郁壘這兩個門神。遠在周代就有用桃木來鎮鬼驅邪的風俗。桃符本來是掛在大門兩旁,長六寸、方三寸的桃木板,後來在上面畫上這兩位門神的像為符。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戶戶換上新符。說明神荼、郁壘在此,妖魔鬼怪膽敢前來,就抓起來去喂虎,以保來年平安吉祥。北宋王安石曾在<<元日>>詩中描寫了這種古老的風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歌劇<<白毛>>中喜兒唱道:「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進不來。」可見,這種風俗流傳久遠。到了唐以後,有人開始把桃符上的門神神荼和郁壘換成了秦瓊和尉遲恭。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生病,聽見門外有鬼魅呼叫,以告群臣。秦瓊和尉遲恭戎裝立於門外,夜果無事。於是令畫工畫兩人像,懸掛宮門左右。後世沿用此習,秦瓊和尉遲恭就成了門神。 後來,因為用桃符的人多,而畫像又不易,所以就乾脆把秦瓊、尉遲恭甚至神荼和郁壘的名字寫在桃板上,懸掛在大門兩旁,這就將桃符上的畫變成了文字,也就產生了對聯的基因。
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不斷進步,認為寫上幾個人的名字還不如寫上一些押韻上口的喜慶吉利的詩句,這樣就出現了第一副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壽」(五代時期後蜀王孟昶作)。在明太祖的倡導下,對聯蓬勃發展發展,出現了一大批如解晉、祝允明、唐寅等對聯高手。例如解晉的: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澤東引用來給具有主觀主義態度的人畫像) 清朝才子紀曉嵐更是作對聯的高手。有一次,乾隆見紀曉嵐悶悶不樂,便問他有何心事。紀曉嵐請乾隆猜,乾隆以上聯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紀曉嵐見皇帝直猜到他心裡,非常激動,馬上叩頭謝恩,以下聯道謝:「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傳說,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見到一戶農家正在操辦喜事,乾隆一時興起,便派人送去幾個銅板和一副上聯「三個銅錢賀禮,嫌少勿收,收則貪財。」他滿以為這半聯會使對方難堪。沒想到這家的大人還沒來得及回答,只見一個十一二歲的頑童上前答道「兩間茅屋待客,怕窮莫來,來則好吃。」回答的工整巧妙,反而使乾隆舉足不前,左右為難。還有一次乾隆和和珅、紀曉嵐在一起,乾隆高興便出了上聯:四方台台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乾隆);萬歲爺爺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和珅) 對聯經過了這么漫長的歷史階段,已逐步變成了美麗的裝飾品。文雅的交際手段和給人以美的享受的藝術形式。
二、對聯的含義
對聯(雅一點叫楹聯,俗一點叫對子。)就是兩兩相對的句子。(或是一種應用范圍極廣的文學形式應用文。它是由上下兩部分字數,句數完全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同或相近,停頓節奏一致,平仄協調的文字組成的文學樣式。)例如
秀山輕雨青山秀;香柏鼓風古柏香。
三、 對聯的特點
1、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
四、對聯的寫作
對聯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仗,對仗又可分為工對、寬對、借對和流水對等,只有掌握了這些特點,才會寫出較好的對聯。
1、工對:就是工整的對仗。要求很嚴,既要詞性相對,又要詞類相同,這才是工對。所謂詞性相對,就是名詞對名詞,代詞對代詞,副詞對副詞,虛詞對虛詞。所謂詞類相對,是指舊時把名詞又分為以下十幾類。如: 天文(日月風雲等) 時令(年節朝夕等) 地理(山水江河等) 宮室(樓台門戶等) 器物(刀劍杯盤等) 衣飾(衣冠巾帶等) 飲食(茶酒餐飯等) 文具(筆墨紙硯等) 文藝(詩詞書畫等) 草木(花草桃杏等) 鳥獸蟲魚(麟鳳龜龍等) 形體(身心手足等) 人事(道德情才等) 人倫(父子兄弟等)。只有這些門類在對聯中對上後,才能稱得上工對。請看下面歌訣:
天文:天對地,地對天。日月對山川。祥雲對瑞雪,暮雨對朝煙。北斗七星三四點,南山萬戶十千年。
地理:溪對谷,水對山。峻嶺對狂瀾。柳堤對花苑,洞壑對峰巒。舟橫清淺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時令:朝對暮,夏對春。五戊對三更。重陽對七夕,冬至對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晝,十千美酒賞芳辰 。
國號:今對古,漢對唐。五帝對三皇。三國分吳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為四代,禹湯文武是三
食饌:茶對酒,飯對羹。美釀對香粳。炮羊對鱠魚,煮筍對餐英。雪夜烹茶真韻事,春初煎韭見交情。例1 月下飛天鏡 雲生結海樓 「月」和「雲」既是名詞,又是天文類詞對天文類詞。
例2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曉」和「夜」同是名詞,又是時令類詞對時令類詞。這兩聯均為漂亮的工對。
2、寬對:是針對工對而言的.。寬對要求不那麼嚴格,只要詞性相同,就可以相對。
例1 山外斜陽湖外雪 窗前流水枕邊書 山陽湖雪四個名詞對下聯的窗水枕書四個名詞。
例2 閉門藏新月 開窗放野雲 「閉」「藏」兩個動詞對下聯「開」「放」兩個動詞。
3、借對:借對的構成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借義,一種是借音。 因為一個詞有兩個以上的意義,作者在聯中用的是甲義,同時又借用它的乙義或丙義來與下聯構成工對,這就是借義的借對。例如: 歧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尋常」的甲義是平常,但古代八尺為「尋」,兩尋為「常」,兩尋為常,所以又以它的這個乙義,拿來對數目「幾度」,就非常工整。 除了借義,有時借它的讀音來與下聯相對。
例如: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借「滄」的讀音「蒼」表顏色,來與下聯表顏色的「藍」來相對,而且「海」對「田」,「月」對「日」,「明」對「暖」,「珠」對「玉」等,都是工對,既是詞性相對,又是同類詞相對。
4、流水對:流水對又稱串聯。指一聯中相對的兩句關系不是對立的,且單句意思不完整,合起來才構成一個意思,似流水而下,故稱流水對。或者可以這樣理解;它的上下兩聯不是並列關系,而常是因果、條件、假設等主從關系,屬偏正關系,內容串聯,這就構成了串對。例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一籽入地,萬粒歸倉。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以上三個例子,全都是由流水對組成的.
既然串對的兩聯不是並列關系,那上下兩聯是並列關系的對聯,就屬於正對和反對了。正對用來表現相近或相似的事物。從兩方面來說明一個事物,描繪一種景象。例如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反對是用來表現相反的事物,上下兩連的內容是相反的。例如
柳絮體媚無骨氣,梅花形廋有精神。
五、對聯的分類
1、春聯 高天冬去蘇萬物,大地春回放百花。
爆竹兩三聲人間是歲,梅花四五點天下皆春。
2、婚聯 歡慶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結良緣
百年恩愛雙心結,千里姻緣一線牽。
3、壽聯 體健身強宏開壽域 孫賢子肖歡度晚年
壽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東海水長流
4、輓聯 煙雨凄寞,萬里名花凝血淚 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聲
月照寒楓,空谷深山徒泣淚 霜封宿草,素車白馬更傷情
5、名勝聯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襄就風鬟霧鬢。更頻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叄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何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6、行業聯 美味招來雲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
7、書畫聯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8、其它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橫批:缺衣少食)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禮儀廉(橫批:忘<王>八無恥)
六、高考名題舉例,練習
例1、 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山東等考卷)
(1)掃千年舊習 __________(樹一代新風)
祖國江山好 __________(大地氣象新)
(2) 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新風 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安國泰萬里河山映日紅)
例2、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雲南等考卷)
(1) 春暉盈大地 __________(生機滿乾坤)
科學能致富 __________(勤勞能發家)
(2) 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 ____________________(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練習:
1、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
處處春光好 __________(家家氣象新)
一代園丁樂 __________(九洲桃李榮)
爆竹聲聲脆 _____________(祖國日日新)
滿園春色好 _____________(遍地面貌新)
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_________________(雨露滋潤長城內外氣象新)
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風習習新思想新氣象伴新春到來)
2、請同學們課後每人收集20副對聯。
總結:對聯是一朵小花,是我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中一朵精巧別致的小花;對聯,是一條小溪,是我國古老文化長河中一條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對仗,和諧的音調,特有的書法,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這種文學形式在世界各國中是獨一無二的,是我國特有的瑰寶。希望同學們發揚光大。
❹ 《奇妙的對聯》教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梳理探究 《奇妙的對聯》
【教材分析】
《奇妙的對聯》選自必修一梳理探究單元。本單元編選了「優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三篇關於漢字文化的文章。編排意圖在於拓寬學生語文學習范圍,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知識、感受漢語魅力、關注漢語發展,培養熱愛母語、熱愛傳統文化、關注社會生活的意識。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為載體,結合文體特點和文本內容,設置任務明確的教學程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中通過朗讀、點撥、討論、欣賞、練習等互動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思維層次,拓展人文底蘊;最後達到初步學會欣賞對聯、擬寫對聯的要求,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及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課改嘗試】
1、教師引領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課程模式。
2、創建具實踐性、參與性、開放性特點的語文課堂。
【學情分析】
一方面,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緊密,學生求知的興趣較濃,易於入門。另一方面,學生對傳統文化關注不夠,加上語言表達、創新能力薄弱,課堂教學材料不宜太難太深,以培養興趣,普及對聯知識為主。
【三維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掌握對聯的有關知識,領略對聯的無窮魅力。
2、過程方法目標:
在對聯欣賞和擬寫活動中提高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掌握對聯常識,學習欣賞對聯。
2、把握對句要領,學習擬寫對聯。
【教學難點】 1、擬寫對聯
2、養成關注傳統文化的意識。
【 教 法 】激趣法、點撥法、討論法、練習法
【 學 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准備】 PPT課件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與學過程】
l 環節一:激發興趣,情境導入
PPT顯示: 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
英語100分,語文180分
與學生共同分享關於上則新聞的網路帖子:
【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 怎麼譯?
你如果不滾開,我就和你同歸於盡。(四級)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六級)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八級)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專家)
你在或不在,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活佛水平)
這就是語文提分,英語降分的原因:差別不在英語水平,而在漢語水平。】
導語:漢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她是漢民族思想、文化的載體。漢語博大精深,語文魅力無窮。這節課讓我們共同走進魅力語文之——奇妙的對聯。
【設計意圖】從學生關注的社會大事——高考改革說起,先引起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再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有方向性。選取焦點話題引入,內容新穎,學生處於輕松、好奇的狀態,在此情況下自然導入本節課學習內容——對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抓住學生興趣,可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相信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l 環節二: 掀起你的蓋頭來——對聯常識
1、 參考教材,小組交流,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對聯特徵。
字數相同,詞性相對
對聯特徵 結構相應,內容相關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2、舉例闡釋,使學生有更感性的認識。
提示:把握了對聯的特徵也就把握了對句的要領。
3、對聯的書寫和張貼有什麼要求
v 書寫力求美觀
v 張貼遵照傳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梳理對聯有關知識,把握對聯特徵,為鑒賞對聯、擬寫對聯做鋪墊。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l 環節三:讀你千遍不厭倦——欣賞對聯
1、 奇妙有趣的對聯 PPT顯示
數字聯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趣講本聯來源。理解「花甲」「古稀」「三七」「春秋」等詞的意義。讓學生算一算老壽星的年齡。)
同音異字聯 飢雞盜稻童筒打
暑鼠涼梁客咳驚
(引導學生從表現的場面、趣味性上及平仄和諧、同音異字的奇特方面欣賞)
2、欣賞對聯書法 熙熙亭楹聯
昆明大觀樓長聯
3、組內推薦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名聯、趣聯。
4、學生交流對對聯的認識與感受
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學和書法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學生暢所欲言)
總結語關鍵詞:有對稱美、有書卷氣、有智慧、體現中華文字的豐富性,短小精悍、尺幅之間包藏天地……
【設計意圖】展示名聯、趣聯,學生談感受,打開學生視野,感受對聯藝術美,感受祖國語言文字和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中華對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探究欣賞的興趣。
5、鑒賞對聯 松下弈棋,松子隨同棋子落;溪邊垂釣,柳絲依伴釣絲垂。
(1) 這副對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 對聯中的人物有什麼特點?人物的特點如何表現出來的?
(小組討論交流後各人寫出答案,並派代表發言,其他學生補充。)
【設計意圖】鑒賞對聯,培養學生理解、感悟、審美及語言表達能力。
l 環節四: 牛刀小試顯身手——擬寫對聯
1、對對歌訣——《聲律啟蒙》PPT顯示
2、基礎練習
(1)讀對聯 自由放聲朗讀以下對聯(PPT顯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春含情百花齊放/人有志萬事俱成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青山不墨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補對聯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某餐館門口貼著一副對聯,上聯是:「 , , 棄之可惜」;下聯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用李紳《憫農》中的有關語句填入上聯)
(3)改對聯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按對聯要求調整下聯的順序和結構。
上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雲,何處是唐宮漢闕;
下聯:紅雨樹邊,小苑西回,一庭佳麗鶯喚起,看池邊綠樹,此間有堯天舜日。
(4)寫對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把下列句子中的畫線部分改寫成一副對聯,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
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峰鎖住的神奇畫卷。
(預計此題學生不能很順利的擬寫出來,教師注意巡迴參與小組學習,適時點撥啟發)
【設計意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對聯「讀——補——改——寫」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一步步感知對聯的特徵,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學生動手動腦,學以致用,把死的知識轉化為靈活運用的能力,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設題難度較小且循序漸進,好比低處的果實,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到,從而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關注全體學生,調動學習熱情,人人參與,享受課堂。 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練成,對對聯,先入門是關鍵。
3、課外提升練習(鏈接高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為下列對聯對出下聯或上聯。 PPT顯示:
① 春暉盈大地,
② , ;腰鼓秧歌嗩吶,同屬塞北民風
【設計意圖】鏈接高考真題,使學生對對聯題的難易度有所了解和感知,樹立學會擬寫對聯的信心,培養學生駕馭文字的能力及創新的能力。
l 環節五: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 (略)
以對聯形式勉勵學生珍惜學習生活
u 不苦不累,高中沒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
u 才思敏捷數理化游刃有餘 出口成章政史地無所不知
l 環節六:布置作業
1、完成課外提升練習題 PPT
2、請每位同學圍繞「對聯」這一主題,辦期手抄報,要求圖文並茂、內容豐富。
3、(選做)感興趣的同學,可就對聯展開一次研究性學習,題目自定,形成書面形式。)
研究性學習參考題目:
趣聯摭談 對聯里的修辭 春聯
【設計意圖】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引發學生關注傳統文化,樹立大語文觀。一堂課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延伸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習,提高學生自主研修學習能力,鞏固課堂所學。
【附板書】 奇妙的對聯
對聯特徵(對句要領)
字數相同,詞性相對
結構相應,內容相關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❺ 奇妙的對聯 教案對聯也叫"楹聯
《奇妙的對聯》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欣賞對聯藝術,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2、了解對聯的一些相關知識,如起源、種類、特點等。
3、學會欣賞對聯,並嘗試擬寫對聯。
二、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2、學會欣賞對聯。
三、教學難點 嘗試擬寫對聯。
四、教學方法
賞析法、聯系法。
五、教學用具:多媒體
六、教學課時:一課時
七、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自古以來人們總是對陌生的人或事物充滿好奇,見到朋友總是問「你吃了嗎」,後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見面的問候語又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對於適齡青年會問「你結婚了嗎」,到現在又變成「買房了嗎」、「買車了嗎」而最近又有新的問候語「你偷了嗎」,原來是隨著「開心農場」這一游戲的竄紅,有成百上千萬的網民成為「偷菜」隊伍中的主力軍,每天在「偷」與防「偷」中樂此不疲,甚至定鬧鍾半夜起床「偷」菜。整個網路世界呈現出「夜深人靜點擊滑鼠理農場,光天化日敲動鍵盤成賊王」的奇特景像,然而網路這些快餐式的游戲畢竟只是游戲,隨著時間的推移終將成為人們的記憶,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還是中國古代的文化精華,比如國學經典、唐詩宋詞,書法以及跟書法有密切關系另一種藝術———對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對聯的世界,去感受對聯的奇妙。
(二)知識積累
1、請學生閱讀課文並畫出相關的對聯常識
對聯,又叫對子、楹聯、楹帖、聯語,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體制短小、文字精練、歷史悠久、雅俗共賞的傳統文學形式。常見的有春聯(含節日聯)、門聯(含行業聯)、喜聯、輓聯、堂聯、名勝古跡聯、文藝作品聯、雜類等。
相傳是由五代時的後蜀皇帝孟昶首創的。當時有在門口掛桃符板壓邪驅妖的風氣,孟昶就在一年除夕把兩句詩題寫在桃符上,叫「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故稱「題桃符」,因是春節所題,後來又叫做「春聯」。
2、師生共同欣賞古詩中的對聯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三)、師生共同分析對聯的要求:
1、對聯要求一:字數要相等
例:中華民國萬歲,袁世凱千古。
2、對聯要求二:用字不重復
例: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
3、對聯要求三:詞性要相同
例: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 。
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和 風 吹 柳 綠
形容詞 名詞 動詞 名詞 形容詞
細 雨 潤 花 紅
形容詞 名詞 動詞 名詞 形容詞
4、對聯要求四:結構相當
歡慶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結良緣。
5、對聯要求五:種類內容要相關
?老師:嫩松
?甲生:老柏
?乙生:乾爹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都是邊關的景物描寫
大漠孤煙直 小狗尾巴彎 意境不同。
結合「改春聯」的故事進一步強調內容相關的要點。
有個暴發戶略通文墨,極愛以文人自居。其母生日恰逢大年初一,故年年大開筵席,喜貼春聯。這一年,賬房先生寫好一副常見通用的對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暴發戶想,既是過年,又是給娘祝壽。應該改動一下才貼切,於是讓賬房先生改上聯為:「天增歲月娘增壽。」上聯既然改了,下聯也應改得對仗工整才是。他又想起小時候塾師指教的「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便吩咐將下聯改為:「春滿乾坤爹滿門。」賬房先生曰:「東家,怎麼這么改?」暴發戶正色道:「爹對娘不是很對仗嗎?!
6、對聯要求六:仄起平收
古代對聯講究仄起平收。(上仄下平)
古代習慣從右邊讀起,所以面對大門, 左邊的為下聯,右邊的為上聯。
以每一聯的最後一個字為准,上聯末字為「仄聲」,即「三、四聲」,下聯末字為「一、二聲」。
貼春聯,貼春聯,從左到右,一二三四。
傳統習慣「仄起平落」,上聯末句尾字用仄,下聯末句尾字用平。
平:陰平、陽平
仄:上聲、去聲 (入聲)八、刮、缺、發、大
例: 書山有路勤為徑;(平平仄仄平平仄)
學海無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
雲帶2鍾聲4穿樹6去春蠶2到死4絲方6盡
平仄 平平 平仄 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月移2塔影4過江6來 蠟炬2成灰4淚始6干
仄平 仄仄 仄平 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7、概括對聯規則
名對名,動對動,
實對實來虛對虛,
內容上下兩相望,
詞類相當結構同。
上下兩句字數等,
之間莫有重字現。
8、小結對聯的六項要求:板書
1. 上下聯字數相等
2. 詞性相當 種類相當
3. 結構(格式)相似
4. 上下聯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復
5. 圍繞同一主題
6. 仄起平收
(四)、介紹對聯的寫作方法:
(1)聯想法
A、相似聯想由花朵想到美人
B、相反聯想 「舊習」 「新風」「大」「小」
C、相關聯想 一代園丁樂 九州桃李香
(2)化用法:也就是靈活變化運用詩文名言或者成語典故來製作對聯的方法。
如: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自勉 )
(3)聲律啟蒙
(五)師生共同完成以下練習
1、請根據種類相當的原則找出下面事物的對應物
天\地 風\雪 海\山 舊\新 日\月
千山\萬水 南北\西東 慶賀\恭喜 枝頭\花叢 月白\風清
2、根據內容確定各行各業所貼對聯
千秋偉業千秋福 一寸光陰一寸金 裁縫店
察及秋毫如照燭 看來老眼不生花 照相館
一剪喜成百家願 寸尺巧量萬客心 理發店
但願世間人長壽 不惜架上葯生塵 鍾錶店
體態須眉都活潑 心神毫發不參差 眼鏡行
雖雲毫末技藝 卻是頂上功夫 中葯鋪
3、把下列句子中的紅色部分改寫成一副對聯,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
經過幾百個日日夜夜的奮戰,長江截流工程終於勝利完成,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峰鎖住的神奇畫卷。
上聯: 斬斷長江千里水
下聯: 鎖住三峽無數峰
4、調整下聯的個別字讓對聯更為工整
上聯: 思前想後讀左傳向右翻
下聯: 走南闖北去西廂從東行
5、說說下列對聯的含義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6、填成語:根據上聯的提示寫出一個成語使之構成一幅完整的對聯。
1、世本無先覺之驗 人貴有(自知之明 )
2、忍一時風平浪靜 退一步(海闊天空 )
3、良言入耳三冬暖 ( 惡語傷人)六月寒
7、對聯尋親:這類試題由出題者把幾副對聯打散然後進行選擇組合
(1)、人梯巧搭登攀路 A、水深不乏破浪舟
(2)、學海無涯勤可渡 B、陣陣漁歌卷春風
(3)、山高自有人行路 C、雨滋桃杏萬戶紅
(4)、風吹楊柳千門綠 D、書山有徑志能攀
(5)、點點輕舟騰巨浪 E、心血勤澆棟梁材
(1)—E、(2)—D、(3)—A、(4)—C、(5)—B
8、寫出以下對聯中「朝」與「長」的讀音,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孟姜女廟聯
上聯:一、四、六「朝」讀chao(潮),
二、三、五、七「朝」讀zhao(早晨)
下聯:一、四、六「長」讀zhang (漲潮),
二、三、五、七「長」讀chang(常常)
9、下面是某餐館門上貼的對聯。請你運用《憫農》詩的有關詞句,將上聯補充完整。
上聯: , 棄之可惜;下聯: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10、請根據上聯對出下聯
上聯: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
下聯: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日增輝,月增輝,日月增輝。
龍呈祥,鳳呈祥,龍鳳呈祥。
山秀麗,水秀麗,山水秀麗。
11、今年是國慶節與中秋節雙節合一,有人為此寫了一幅上聯,請你對出下聯.
上聯:國和人和美美和和 下聯:月圓家圓團團圓圓
(七)總結
對聯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學形式,明清以來這一文學樣式發展到了頂峰,無論是名山佛寺道觀,還是園林葯房酒店……皆可看到對聯。對聯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顆珍珠,千言萬語道不盡,只有走進它,走進語文,走進生活,才能深深地感受到它的魅力。希望大家今後能更加關注生活,更多地了解對聯的特點,並在生活學習中嘗試寫對聯,感受對聯的奇妙。
❻ 《趣談對聯文化》教案1
《楹聯》教案一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對聯的基本知識、對聯的歷史。
2、品味對聯的形式與內容之美 ;學會欣賞生活中的對聯。
3、學做一些簡單的對聯。
4、增加學生的語言材料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學重點、難點 :
1、品味對聯的形式與內容之美;學會欣賞生活中的對聯。
2、增加學生的語言材料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教法、學法:
演講法、舉例法、問題教學法、背誦法。
四、教具使用: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今天我們這節課的主題是楹聯。(放課件)
從小學到現在,
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律詩了。
大家還記得有哪些嗎?我們最近學的一首是什麼?
(《登高》) ,我們就來齊讀一下杜甫的〈〈登高〉〉。
這首詩里有兩聯非常有名,是因為它運用了工整的對仗,
這兩聯是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能還學過哪些?
假如我們把這兩句運用對仗的詩摘抄在紅紙上,貼在我們書房的兩邊,那麼這就成對聯,也叫楹聯。
(二)、對聯的歷史。
對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你們知道對聯的由來嗎? 最早人們在門上貼的並不是對聯,而是在桃木板上畫了兩個門神。桃符本來是掛在大門兩旁,長六寸、方三寸的桃木板,後來人們才在上面畫上了兩位門神的像。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戶戶換上新符。說明門神在此,妖魔鬼怪膽敢前來,來了就抓起來去喂虎,以保來年平安吉祥。同學們應該知道歌劇<<白毛女>>,劇中喜兒唱道:「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進不來」。我們現在過年還貼這種門神,可見,這種風俗流傳久遠。後來,因為用桃符的人多,而畫像又不容易,所以就乾脆把門神的名字寫在桃板上,懸掛在大門兩旁,這將桃符上的畫就變成了文字。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不斷進步,認為寫上幾個人的名字還不如寫上一些押韻上口的喜慶吉利的詩句,這樣就出現了第一副對聯,五代時期後蜀王孟昶作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壽」。
關於對聯的傳說很多,我給大家講一個乾隆的故事。
話說有一次乾隆皇帝微
服私訪下江南,見到一戶農家正在操辦喜事,乾隆一時興起,便派人送去幾個銅板和一副上聯「三個銅錢賀禮,嫌少勿收,收則貪財。」他滿以為這半聯會使對方難堪。沒想到這家的大人還沒來得及回答,只見一個十一二歲的頑童上前答道「兩間茅屋待客,怕窮莫來,來則好吃。」回答的工整巧妙,反而使乾隆舉足不前,左右為難。
(三)、對聯的含義及特點。
說了這么多,那到底什麼是對聯?
咱們認真品品這副對聯,看看你能說出對聯的特點嗎?
(學生發言,教師總結)
1、什麼是對聯。
對聯(雅一點叫楹聯,俗一點叫對子。)就是兩兩相對的句子。
2、對聯的特點
⑴、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⑵、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
句尾字用平聲。)
⑶、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
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⑷、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
(有關平仄的知識,我們以後會學到的,不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先查一查有關資料。另外呢,對聯的張掛還有講究。傳統的作法是: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同學們,回家以後可以看看自己家的。對聯張貼的順序是不是對的呀?)
對聯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從古至今,發生過許許多多與對聯有關的逸聞趣事。不信,聽我再講個故事,同學們就可以領略對聯的妙處了。這個故事的名字是《解縉三氣老尚書》。
(四)、精品賞析。
對聯不光通俗易懂,有的還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給人以啟發,給人以力量。
語文教材里自然也不乏其
聯。請同學猜猜第一副對聯「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幅鐫刻在湖南嶽陽樓上的楹聯,歌頌的是誰?
明確: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作品有《岳陽樓記》。
有誰知道他的《岳陽樓記》?由這副對聯,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哪兩句話?
明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剛才讓你們猜的是人物,現在再猜個地方,猜猜這是哪裡?
明確:岳飛墓和岳王廟,位於西湖棲霞嶺南麓。
在秦檜跪像背後是岳飛墓闕上的楹雲:「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明確:「忠骨」指岳飛的屍骨;「佞臣」指奸臣秦檜、張俊等。
上聯 寫此地以能埋岳飛而感到有幸;
下聯寫岳飛墳前以白鐡鑄造的秦檜夫婦像,
不罵二人而寫白鐡之無辜, 因二人而日夜為人所唾罵。
同學們一定知道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因為她的貞烈,古人還特別修了一座「貞女祠」來紀念。殿前有副非常奇妙的對聯。相傳為明朝著名才子徐渭所作。這副對聯的讀法很奇妙,有十八種讀法,你會讀嗎?
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最常用的讀法。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雲漲,常常漲,常漲常消。
這副對聯不但讀法奇妙,而且寓意深刻。他的表面是通過海水潮漲潮落,浮雲常漲常消,來揭示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可變的,實際它是反襯世界上還有不變的東西,那就是孟姜女的忠貞不變,正因為她的精神。所以她才萬古流芳。由此可見,撰聯人真是用心良苦啊。
我們再來看最後兩副對聯,一幅是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贊美江西的名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明確:
上聯:物有光華,天有珍寶。
下聯:人有俊傑,地有靈秀之氣。
另外一副是方誌敏的「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
明確:
①、作者簡介:方誌敏(1899-1935)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贛東北和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
②、關於這一對聯: 1919年,方誌敏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江西甲種工業學校機械專業,就讀前寫下了這副對聯。年少時寫的這副對聯就反映出了方誌敏的博大胸懷,松柏的正氣凜然、竹子的崇高氣節、梅花的錚錚鐵骨、蘭花的樸素清廉。
(五)、熟讀成誦。
課本上的這六首對聯學完了,我相信同學也該會背了,比一比,看誰背的多,背的好
(六)、思考練習。
對聯是背會了,但背下來的終究是別人的,我們不妨也試著對一對?我再給大家講個故事,我講完後你要對對子: 從前,有個進士老爺,專橫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節,他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門上貼了這么一副對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鎮上有個窮秀才,路過進
士的家門,看見了這副對聯。他先是露出鄙視的神態,接著,又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見四下無人,就悄悄地在對聯上加改了一些筆畫。第二天一大早,進士的門前圍滿了大堆看熱鬧的人,他們有說有笑,議論紛紛,大家都稱贊:「改得好!改得好!」
門外的吵嚷聲驚動了進士老爺,他連忙打開大門,一看,立即昏倒在門前的台階上了。
原來,進士門前的對聯,已被秀才改成了這樣。改成了怎樣,請同學們想想課後寫下來,明天交給我,好嗎?(答案: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七)、結束語。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對聯課。我覺得,對聯,就是一首詩,詩情畫意; 就像一首歌,悅耳動聽。千言萬語道不盡,聯聯對語總關情。
《楹聯》教案二
一、教學目標:
1、感受對聯的藝術魅力;
2、掌握對聯的有關知識;
3、嘗試對對聯。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對聯的有關知識,學對對聯。 難點:對聯中有關平仄的要求。
三、教學手段和方法:
方法:教師講解、學生合作練習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對聯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學體裁,它發源於唐代的律詩。因為律詩的頷聯和頸聯是講究對仗的,那時人們往往就單獨地把這兩聯拿出來創作,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之情。這種文字游戲人們覺得很有趣,於是對聯就發展起來了,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今天我們就繼續探討一下有關對聯的知識。
(二)
欣賞佳聯。
1、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橫批南北)
2、蓮子心中苦 梨兒腹內酸
3、無錫錫山山無錫 平湖湖水水平
4、雲水巴山雨 文章金石聲
5、斗雞山上山雞斗 龍隱洞中洞隱龍
6、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
分析:
1、你知道第一副對聯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嗎?
明確:缺一(衣),少十(食),沒有東西。採用了「諧音」修辭。
2、第二副對聯相傳是清朝大才子金聖嘆因為文字獄被判斬,在刑場離別子女時所作。
有兩字也採用了「諧音」修辭,是哪兩字呢?
明確:蓮,梨。對聯表面的意思是寫蓮心之苦,梨核之酸,實際上是以「蓮」音「憐」和「連」,寓含「可憐」「連累」之意;以「梨」諧音「離」,寓含「離別」之意。准確、形象的表現了父子刑場離別時的心情,是對偶精工,文辭優美的佳聯。
第一副對聯叫作隱字聯,第二副對聯叫作諧音雙關聯。
3、第三副對聯又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呢?
明確:頂真。所以它就叫頂真聯。
4、你們知道第四副對聯是送給誰的嗎?
明確:巴金。他的名字嵌入了對聯中,這就是嵌字聯。
5、你看出第五副對聯的奧妙了嗎?它寫的是桂林名勝斗雞山和龍隱洞。
明確:倒過來讀也一樣。這就叫迴文聯。
6、
第六副對聯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據說它的上聯是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清政府和外國人議和時某外國代表想侮辱中國人民就挑釁地出了上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而清政府中地一位書記官義正言辭地對出了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打消了侵略者的狂妄氣焰。
明確:這是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組成的對聯,這就叫同偏旁聯。
(三)
了解對聯的要求。
A
內容相對:(1)上下聯的詞句要使用對偶的修辭手法。
(2)上下聯的內容要相反或相關。
❼ 《走進對聯天地》第一講「對聯概述」教案
一、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對聯的概念、歷史及性質等基本知識。
2、使學生受到中國古典文學的熏陶,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學的熱愛。
二、教學方法。
閱讀、理解、講授、合作探究及欣賞。
三、教學准備。
課件PPT。
四、教學過程。兩課時
(一)激情導入 激發興趣
我國傳統文化浩森無邊,源遠流長, 對聯更是這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古往今來,騷人墨客不知留下了多少妙聯絕對。無論是風景名勝,還是佳節良辰;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宴聚餞別;對聯總是如影隨形,鮮亮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美麗著我們生活的時時刻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對聯天地,那麼什麼是對聯呢?它在怎樣的歷史呢?
(二)自主閱讀 把握要點
1、什麼是對聯?你對它了解多少呢?它有怎樣的基本特徵呢?小組探究歸納整理。
對聯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獨立文體之一,具有群眾性、實用性、鑒賞性,久盛不衰。
對聯的基本特徵是詞語對仗和聲律和諧。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貼在柱子上的叫「楹聯」,書於門上的叫「門聯」。
對聯由上下兩句對稱的句子構成,在世界上只有漢子才可以做到。所以說,對聯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兩行」文學。
2、對聯有怎樣的歷史呢?每個時期分別有怎樣的特點呢?小組探究歸納。
中華對聯歷史悠久,萌芽於先秦兩漢,成長於六朝,成熟於唐代,流行於宋代,鼎盛於明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了。
⑴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是對聯的萌芽時期。《詩經》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漢魏時的「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這樣的對偶句就是對聯的前身。
東漢末年,北海太守孔融就集其詩中對聯,掛在自己的客廳里:「座上客常滿,懷中酒不空。」這副廳聯,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
南朝梁代文學家劉孝綽罷官後,與其三妹劉令嫻寫了兩副聯:「閉門罷慶吊,育卧謝公卿。」和「落花掃仍合,叢蘭摘復生。」兩幅聯貼於門上,可以說是最早的門聯了。距今也有一千四百多年。
⑵唐五代時期
唐五代是對聯的成熟期。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書寫貞觀寶翰的門聯:「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足見統治階級對對聯的重視。
五代時後蜀主孟昶,自題:「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於是,時人便仿效起來。這樣,就產生了春聯。
⑶宋元兩代
宋元兩代是對聯的發展時期。宋初就興起了撰聯之風,文人互相對句。如大文豪蘇軾和好友黃庭堅一邊下棋,一邊吟聯,「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這幅對聯生動形象地反映了文人們下棋釣魚論文對句的高雅生活情趣。
⑷明清時期
明清兩代是對聯的鼎盛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寫對聯,而且身體力行。並親為一閹豬戶書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明朝大學士解縉,可稱為撰聯奇才。他幼時,家貧,刻苦讀書。一年,他看到對門一財主家有一個竹園,又想到自己刻苦讀書,便撰聯一幅,貼於門上「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財主不高興,就將滿園竹子攔腰砍斷。次年,解縉又撰聯:「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財主更加生氣,索性將滿園竹子連根全挖掉了。第三年,解縉在撰聯:「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財主無可奈何。這是一則趣聯故事,卻真實地反映了明代對聯鼎盛之況。
到了清代,對聯空前繁榮,尤其是孫鬢的《昆明大觀樓》長聯的出現。才使得對聯具備了很強的文學性,成為一種獨立的兩行文化,大搖大擺的步入了文學的殿堂,成為清代文學的代表,像唐詩宋詞元曲一樣,對聯成為中華文學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⑸改期開放以來
隨著新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對聯,逐漸繁榮昌盛。中國楹聯會於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五日在北京成立,標志著中國對聯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樹立起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隨之,在全國各地,楹聯之市,楹聯之縣,楹聯之鄉,楹聯之校,楹聯企業,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中國又迎來了一個對聯的春天。
3、對聯有怎樣的性質呢?請自主篩選信息並整理歸納。
對聯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從內容和表達用途來分,有如下屬性。
1、應用性
①風景類。用於亭台軒榭,山水風景,增添人文性和知識性。
宣化九女潭:一掛簾籠,一潭碧水瑤池浪,九天煙雨,九女嬌容白玉蓮。(水)
陽平豹子崖:卧豹雄姿,濤如怒聚山如恨,青松老態,海似心寬路似虹。(山)
宣化醉仙樓:醒而醉,醉而醒,醉醉醒醒,醒醒醉醉;
佛而仙,仙而佛,仙仙佛佛,佛佛仙仙。(樓)
白雲九龍寺:游九龍禪寺,看九嶺凝蒼,九井流泉,九天落照,山環水繞九重殿;拜千佛靈光,聽千年擊磐,千聲成誦,千客焚香,月白風清千里雲。(殿)
②人物類
徐海東大將:會為鄉鄰燒瓦罐,終幫領袖鑄金甌。
魯迅:譯著尚未成功,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③時事類
賀嫦娥一號奔月:銀漢張燈,漫步太空三俊傑;
月宮結綵,頻斟美酒兩嫦娥。
北京奧運會:奧運中開,萬里長城多壯麗;
祥雲天降,千年故國更輝煌。
④行業類
題裁縫店:尺量天下寬和窄;剪裁人間短與長。
悟道茶公司:醒腦提神,萬里清香三省外;
品茶悟道,千年文化一壺茶。
⑤題贈類
自題:文章唯讀周秦漢,儒術兼通天地人。(黎元洪)
贈人:
贈顧益三:詩卷一開多有益;言行三省樂天涯。
格言:交以道接以禮;近者悅遠者來。
題詠:合肥包公祠:無私方能鐵面;有口皆頌青天。
⑥喜慶類
包括:春聯、節日聯、賀聯、遷喬聯、壽聯等。
⑦哀輓類
包括:輓聯、墓碑聯、祭祀聯
2、文學性
對聯歸於文學體裁,它聯語精煉,常以極少的文字表達豐富的情思,敘事、議論、抒情,無所不可。可以創造藝術形象,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情理相洽,有深遠的意境,有反復詠嘆的意味,前人曾以「詩中之詩」來贊對聯。
如:九天攬月,華夏英豪馳宇宙;三峽截流,神州盛事壯山河。
這是2004年北京大學自主招生考試上聯,考生應對,此聯分別敘述了兩件舉世矚目的國家大事,夾敘夾議,字里行間表達了一種民族自豪感和對於祖國的熱愛。
對聯講究生動形象,可以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表達豐富的內容,抒發作者的感情。
如:鸚鵡能言難似鳳;蜘蛛雖巧不如蠶。(擬人、對比)
千年老樹為衣架;萬里長江作浴盆。(誇張)
室有芝蘭春自永;人如松柏歲長新(比喻)
山中落日沉於澗;樓上觀花卻見心(雙關)
3、諧巧性
對聯又是一種游戲文體,具有諧巧性,與謎語、酒令性質相類似,給人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如: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須梅(媒)。(雙關、諧音)
昨夜敲棋尋子路。
今朝對鏡見顏回。(雙關、巧用古人名)
(三)、故事鏈接 欣賞積累
朗讀「故事鏈接」中兩個故事。欣賞明代吳中才子祝枝山和乞丐的對聯智慧,感受徐文長巧戲「哈巴狗」李根霸的從容與精彩。
從才子和乞丐的對聯中我們看到了明代對聯的繁榮。就連路邊的乞者都能出口成對,而且絕妙無比,可見當時對聯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對聯源於生活,又豐富美麗生活,今天我們同學們如何讓對聯美麗豐富自己的生活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四)、吟聯作對 課外實踐
1、完成本講後的「課外實踐」作業。
2、積累不同時代的名人名聯趣聯故事。
(五)、課堂小結 情感升華
1、學生談學習本講後的收獲。
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了解了對聯的概念、歷史及屬性,感受了對聯帶給的智慧和愉悅。希望這古老傳統的精典能成為你的朋友,能成就你年青時尚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