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種大蒜教案

種大蒜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3 02:20:27

① 幼兒園小班語言種蒜苗教案

活動目來標:

1、練源習聽信號走跑交替,鍛煉動作的靈敏性和合作意識。

2、樂意參與活動,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

活動預備:

音樂磁帶:《我是小小交通警》《往遠足》,呼啦圈每人一個。紅綠燈標志。

② 如何自己動手種蒜苗教案

經歷 ● 體驗 ● 探究 ● 感悟
——《栽蒜苗(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P94~96。 【教材分析】
《栽蒜苗(一)》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時。首先,教材創設了「栽蒜苗」的實踐活動,學生在15天的觀察與記錄中經歷著數據收集的全過程,體驗著數據收集的方法,感受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其次,教材提供了學習活動的一些基本要求,即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數據描述的方法與過程,感受學習統計的必要性,感悟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和靈活性。最後,教材通過「試一試」與「練一練」的學習情景,促進學生學會讀條形統計圖,提高讀圖能力,發展統計觀念。 【學情分析】
在第一學段,學生經歷過統計的全過程,感受過「用一格表示一個單位」的統計方法,對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有了初步的感受與體驗。在第二學段,當學生面對一個新的實踐情境(如:「栽蒜苗」)時,他們自然會運用已學的知識去觀察、記錄蒜苗的生長情況,感受統計的必要性,當學生發現「格子不夠畫」的時候,自然會產生認知沖突,並嘗試著去解決問題。課堂上,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學生能比較快地感悟到「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和靈活性。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驗記錄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表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和靈活性。 2. 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 會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4、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活動過程,體會條形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體會和理解條形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製成條形統計圖。 【教學准備】
課件,方格紙,彩筆。 【教學過程】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

一、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這節課來學習有關的統計知識。[板書:栽蒜苗(一)] 二、探索新知
1、 學習數據收集的方法。
師:同學們,怎樣觀察與記錄呢?我們來看看天才小學的小朋友們是怎樣做的。 2、 討論數據描述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看第一小組蒜苗第十五天生長情況統計表。(學生匯報,集體交流)師:通過統計表同學們都知道了誰的蒜苗長得高,誰的蒜苗長得矮。為了形象地反 映這些蒜苗生長的情況,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畫條形統計圖)
3、 製作條形統計圖
師:好,我們來在方格紙上塗蒜苗生長的條形。(教師給每個小組發兩張15×9的方 格紙。)
生:老師,這張方格紙的一格表示1厘米,格子數不夠塗怎麼辦?
師:這個問題提的好,有沒有辦法解決格子數不夠塗的問題呢?(再補充格子,用一格表示2厘米)
師:請同學們看第二小組蒜苗第十五天生長情況統計圖。(交流信息,指出用一格表示3厘米)
師:剛才大家想出了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好辦法,它能解決格子不夠用的問題。那麼每張圖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幾個單位,還與所畫條形的數據有關。如果數據很大,那麼每一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多,數據小,那麼所表示的單位就小。
4、 討論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師:觀察這些條形統計圖,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指名口答,通過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的關系比統計 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瞭然。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P91頁「試一試」及P92頁「練一練」 1、 試一試
這兩道題目的練習主要是鞏固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使學生能結合現實的背景,說 出條形統計圖中數據的實際意義。
先讓學生說一說,在說得過程中體會從一小格表示的幾個單位中理解條形所代表的實際數據。鼓勵學生從條形統計圖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練一練
先讓學生在已確定每小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方格紙上獨立畫條形統計圖,再進行展示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麼樣畫條形統計圖的,你能從圖上獲取哪些信息?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認識的條形統計圖與以前認識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不同?今天認識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優點?(讓學生自由回答) 五、實踐活動。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數據來反應?請每個小組的同學自己選擇一個主題,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的數據在附頁2中製成條形統計圖。

③ 小班喝水的大蒜生活教案

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樂意接觸有一定生活經驗的事物。因此開展了本次活動。選取了生活中常見的大蒜作為活動的載體,貼近幼兒生活。激發幼兒對科學種植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幼兒參與生活實踐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適應年齡:3-4歲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蒜的形狀、構造。
2.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活動准備:
大蒜若干,廢舊杯子、小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大蒜
出示大蒜,認識大蒜的外形。
你認識它嗎?
大蒜是扁扁的球形的,中間有一個尖尖的小柱子,摸起來還有一個一個的小槽,這樣的大蒜我們叫它大蒜頭。
大蒜頭把「衣服」脫掉,它會變成什麼樣?
二、認識蒜瓣
1.分解大蒜頭成為蒜瓣。
大蒜頭有好幾個小寶寶,我們把小寶寶請出來。
用形象的語言引導幼兒了解分解的方法。(弟兄五六個,圍著圓柱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
2.認識把蒜瓣剝皮。
蒜寶寶也有「衣服」,我們給蒜寶寶脫「衣服」。
邊剝邊用兒歌告訴幼兒剝的方法。
3.觀察蒜瓣。
近距離觀察、觸摸。
三、操作
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小朋友們知道嗎?大蒜寶寶也是有小寶寶的,但是它必須到一個新家裡才能生出來,我們來送它到新家好嗎?
1.示範把蒜瓣按到土裡種大蒜。
大蒜寶寶的小腳朝下,尖尖的頭朝上,小手按一下,按到土裡去。
2.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幼兒試一試把大蒜寶寶送到新家裡去吧。
給幼兒提供事先准備好的蒜瓣、裝好土的紙杯,並且指導幼兒親手種植大蒜,最後給大蒜澆一點水。
四、交流
讓幼兒再次觀察大蒜頭、蒜瓣,可以摸一摸、聞一聞,互相觀察自己種的大蒜,提高幼兒的感官經驗。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和大蒜寶寶交朋友。
五、擴展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種大蒜。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從認識大蒜頭、認識蒜瓣到用幼兒能力范圍內的「按」的方法種大蒜,始終讓幼兒以高漲的熱情參與活動,進行探究與操作,並且能用簡單但清晰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看法。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喜歡和老師互動,因此,引導幼兒模仿老師用「按」的方法種植自己的大蒜,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認知經驗,同時也增長了幼兒的種植能力,提高了手指的靈活性。給幼兒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幼兒調動多感官參與活動,在自己種大蒜的真實體驗中,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也真正地做到了讓幼兒在做中學、在玩中學。
不足之處:
對個別幼兒的指導不夠,對於有困難的幼兒沒有給予及時的幫助等

閱讀全文

與種大蒜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