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三年級上冊倍的認識教案

三年級上冊倍的認識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3 02:11:28

1. 數學三年級倍的認識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三冊).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倍」的概念,建立有關「倍」的表象,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倍」.
教學難點 :
認識「倍」.
教具:
電腦及教學軟體、圖片、投影片.
學具:
判斷牌、小棒.
教學過程 :
一、准備部分:
(一)8裡面有( )個4
12裡面有( )個3
18裡面有( )個6
(二)第一排有( )個▲ ▲▲▲
第二排有( )個3 ■■■ ■■■ ■■■
二、新授部分:
(一)師:今天我們學習新知識:「倍」的認識(板書)
出示:兩只黃蝴蝶
師:把兩只黃蝴蝶看成一份.
再貼六隻粉蝴蝶.
問:粉蝴蝶有幾個2隻?
師:粉蝴蝶有3個2隻.我們說,粉蝴蝶的只數是黃蝴蝶的3倍.(板書)
兩只黃蝴蝶看成一份(倍)
粉蝴蝶有3個2隻
粉蝴蝶的只數是黃蝴蝶的3倍
讓生看一遍,再請兩個學生讀.
師:要比較兩個數的倍數關系,首先要確定誰做一倍,把另一個數量和它比較.有幾個1倍,就是它的幾倍.
(二)出示3個桃子,12個梨
師:如果把3個桃子看成1倍(出示),梨有幾個3?
出示:梨有( )個3
( )的個數是( )的( )倍.(討論)
(三)出示:
●●●●
★★★★ ★★★★
問:誰能用3句話說出五角星和圓片的倍數關系?
先討論,再回答.
生口述,師出示:
把4個圓片看作1倍
五角星的個數有2個4
五角星的個數是圓片的2倍
師:再加上4個五角星.(貼圖)
問:這時五角星的個數是圓片的幾倍?為什麼?
師:再取下兩組五角星,問:這時五角星的個數是圓片的幾倍?為什麼?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上面幾個題,對「倍」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比較兩個數量的倍數關系時,首先看把誰作為一倍,再把另一個數量和它比較,看有幾個一倍,就是它的幾倍.
問:誰還有不明白的?
師:下面,我們做幾個練習,看誰掌握得最好.
練習:1.第一排擺2根小棒作為一份
第二盤擺3個2根
問:看你擺的小棒,誰能說說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幾倍?為什麼?
2.第一排擺3根小棒
第二排擺的是第一排的4倍
問:怎樣擺?為什麼?
3.拿12根小棒
師:把12根小捧擺或二排,要使第二排的個數是第一排的3倍,應怎樣擺?(先討論,再擺)
三、鞏固練習
(一)電腦演示3道填空題(略)
(二)判斷
1.有3隻黑兔.白兔有5個3隻,我們說白兔的只數是黑兔的5倍.( )

表示:▲的個數是●的4倍.( )
3.說出下圖中有哪幾種倍數關系?(書上)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板書設計

2.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倍的認識教案

一、工作回顧在本來學期的教學中,我深源深地感到教小學英語之難之累。正因為如此,我嚴格遵從教學環節,課前認真備課,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因材施教,努力實施課堂改革,積極探索小學英語快樂課堂,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

3. 新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怎樣教學倍的認識的教學論文

一、教師眼中的「倍」
從眾多發表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多數教師把「倍」看成是刻畫兩個量之間關系的一種表達方式,其數學核心思想是:用一個量去刻畫另一個量。「倍」代表著兩個數量間的比較關系,它產生的前提和基礎是兩者比較,而關鍵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為標准,分成相同的幾份。[1]「倍」是學生在刻畫兩個量之間關系的時候,第一次從絕對數量的比多少,到相對數量的關系的轉變。對於中高年級即將接觸到的「分數」「百分數」「比」甚至以後的函數等內容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還有教師認為:「倍」是刻畫兩個量之間關系的眾多表達方式中的一種,和其他的刻畫方式屬於同等位置,應該和眾多的刻畫方式建立起聯系,並將「倍」的刻畫方式准確地納入到表達關系這一知識體系當中。
目前,從研究現狀來看,多數一線教師對「倍」的理解到了「關系」的層面,北京教育學院劉加霞老師認為「倍」是從加法結構到乘法結構的轉折點。小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主要是加法結構和乘法結構,而乘法結構是在加法結構基礎上產生的高層次的數學認知結構。乘法結構不是指單一的認識乘法,而是一個概念體系,基本概念是乘法與除法,與之相關的倍、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運算律甚至面積、體積、表面積、速度等概念和定律。[2]從現狀來看,從乘法結構的角度去進一步研究「倍」未必不是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我們既可以從乘法結構聚焦到「倍的認識」,也可以從「倍的認識」輻射到乘法結構。
二、教師在教學時關注到了什麼
(一)學生學習的基礎
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如果我不得不將教育心理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一線教師在「倍」的教學時,能從學生的已有認知出發,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據乘除法知識中「幾個幾」「份」的概念擴展而來的,通過兩個數量的比較,由「份」引出「倍」,使學生初步認識「倍」的含義,這就是學生已經具備了的認識「倍」的基礎。[3]針對「倍」的意義理解,就是要讓學生對乘法意義中的「幾個幾」與新知「幾倍」形成關聯。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經驗來認識概念的本質,建立新舊概念間的聯系,以促進知識的有效遷移。
(二)教學情境
北師大版教科書以快樂的動物為情境,通過問題串一步步引導學生對不同動物的只數進行比較,從而認識「倍」的概念。人教版教科書則是讓學生在用小棒拼擺圖形的過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進一步把它轉換成了各種各樣有趣的情境,有的以猜數游戲開始,有的先利用拍手歌激趣,有的是先動手擺不同顏色的圖片再發現數量關系的問題,有的是比較不同事物的數量關系,有的是比較物體的長度關系,有的創設挑戰三個卡通人物帶來的數學問題的情境,等等。無論什麼樣的問題情境,目的都是讓學生在其感興趣的情境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感受數學的魅力的同時掌握「倍」的概念。
(三)從關系入手,理解「倍」的意義
前文中提到,多數教師把「倍」看成是刻畫兩個量關系的一種表達方式。因此教師往往從研究關系入手,來理解「倍」的意義。例如北京海淀教研室的郭麗軍老師在教學時先出示3個紅圓片、3個黃圓片,問兩種圓片的數量有怎樣的關系?然後增加3個黃圓片,再讓學生說一說3個紅圓片和6個黃圓片又有怎樣的關系。學生最先會發現多少的關系,然後教師慢慢地引導學生從多少的關系過渡到倍的關系,也就是讓學生的思維從加法結構上升到乘法結構。
(四)注重動手操作,利用畫圖表徵,促進「倍」的理解
教師一般通過引導學生畫一畫、比一比等操作活動,引發、激活學生頭腦中的原有認知,並使之外顯;然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從「幾個幾」的角度初步認識「倍」的含義。認知心理學認為,概念形成其實可以概括為兩個階段,即從完整表象上升為抽象概念,實現抽象概念在思維過程中的具體再現。在這兩次必備轉換過程中形成完整表象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但由於低年級學生表達能力的欠缺,讓學生通過畫圖表徵來表達出自己構建的概念表象就顯得尤為重要。畫圖表徵在實物操作與抽象思維之間架起了橋梁,讓學生在圈一圈、畫一畫中初步建立「倍」 的表象,有利於學生有效表達自己構建的概念表象。
(五)在不斷對比與抽象中, 逐步理解「倍」的意義
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過畫圖等手段初步認識了「倍」後,如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倍」 的概念呢?這就需要在不斷對比與抽象中,舍棄各種非本質的特徵,在變化中抓住「不變」, 而這「不變」 就是它們的量性特徵,就是「倍」 的本質。許多教師會設計多個比較的環節,例如:一份數不變,幾份數在變,倍數也隨之變化;一份數在變,幾份數也在變,倍數卻不變。通過比較,引導學生逐步明晰和把握概念的本質,使認知和理解走向深入。
三、「倍」的認識的新思考
雖然我們認識了「倍」的本質,雖然我們了解了學生的學習基礎,但是對於「倍」的理解,學生還是有一定困難的,雖然學生能夠說出誰是誰的幾倍,也能藉助乘法進行計算,但這並不表示學生真正認識、理解了「倍」,在運用時仍然會出現許多困難。這首先受到兒童自身的認知結構水平的影響,從加法結構到乘法結構,學生認知結構需要發生一定程度「質」的變化。倍的學習是發生質的變化的第一次機會,學生學習「倍」都要經歷從加法結構到乘法結構的轉變,認知結構的轉變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困難。[4]其次是因為該知識點本身的難度,「倍」不是單一的乘法結構,它是乘法意義的拓展延伸,但同時也包含對除法意義的理解,這無疑會對初次理解「倍」的概念的學生造成一定的困難。 學校最近開展了「課堂觀察」研究,通過教師和學生一對一的課堂細致觀察,我們還發現了學生在學習「倍」的過程中有如下三個問題。
(一)學生對「關系」不理解
「關系」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這個詞,感覺理解起來很簡單,但孩子對於用在數學背景中的「關系」一詞並不是很理解,大多數學生聽到教師提出的問題「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時表現出了聽不懂的狀態,所以教師在這時不妨停一停,可以舉個例子來進一步說明,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繼續下面的學習。
(二)理解「倍」的概念不能只通過觀察
通過對文獻的梳理,我們發現許多一線教師都是讓學生直接通過觀察靜止的事物來找數量之間的關系,例如黑板上擺好的教具或畫好的簡單圖形。當教師在黑板上擺出6個紅色圓片和3個白色圓片時,學生會很快說出6比3多3或者3比6少3,但很難想到6裡面有2個3,或者是6是3的2倍,這也恰恰說明了兒童的認知從加法結構上升到乘法結構是十分困難的。怎樣能讓學生自然地過渡呢?通過嘗試,我們發現「動手操作」是一個可行的辦法。課前為學生准備一些可以擺動的學具,例如最簡單的小圓紙片,學生在擺一擺學具的過程中,會非常自然的產生分堆的想法(如下圖),他們會把3個白紙片擺成1堆,把6個紅紙片擺成兩堆,這里的「一堆」就是「1份」或者叫作「1倍量」最好的形體展示,這樣學生從形上更自然地想到6裡面有2個3,這就是學生腦子中最初的「倍」。
許多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倍」,看清數量之間的關教師一上課就讓學生去圈一圈,然後直接引出了「倍」的概念。筆者認為這樣做也許有點太快了,「倍」的認識需要一個時間的等待,我們不妨放慢腳步,在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時,能通過教師的引導動手擺一擺,其實擺出的「1堆」和圈出的「1份」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而動手擺一擺會讓學生對「倍」的認識更加深刻。
(三)「倍」難於表達
學生能夠說出誰是誰的幾倍,也能藉助乘法進行計算,但在描述時仍然會出現許多困難。認識「倍」就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倍」的含義並學會表達「倍」。在表達「倍」時,我們不要急於給學生標準的表達形式,而要等待。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的理解能力前於學生的表達能力,所以我們認為學生表達不清楚是正常的。在表達「倍」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用畫圖的方式進行多個角度的表達以加深理解。
「倍的認識」一課不是一節新課,但是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需要有把它看成一節新課去研究的意識,我們更需要有站在前輩的肩膀上去思考、去研究、去創新的精神。

4. 新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 倍的認識一個數幾倍是多少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在建立「倍」的意義表象基礎上會解答有關「倍」的現實問
2、經歷探究倍數問題的過程,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倍的意義表象,理解數問題的實質。
3、進一步感知乘、除之間的聯系,初步構建完整的乘除法認知體系。
教學重點: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理解倍數問題的實質。
教學難點:初步構建完整的乘、除法認知體系。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是生活在海邊的孩子,你喜歡大海嗎?為什麼?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在海邊撿拾過貝殼嗎?你知道五彩斑斕的貝殼可以做成什麼嗎?
人們把漂亮的貝殼製成各種各樣的工藝品,裝點著我們的生活。 我們學校科技小組的同學,正在自己動手製作貝殼標本,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麼?誰能把自己看到的情景描述給大家聽?
2、同學們觀察的都很仔細。聽了他們的對話,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1)林傑用了多少個貝殼?
2)王晶用了多少個貝殼?
3、小飛也想知道問題的答案,我們能幫他解答嗎?
4、帶領學生一起解決第一個問題。要想知道林傑用了多少個貝殼,需要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在學生自己思考後,可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
引導學生從對話中找出:劉林用了2個貝殼,林傑用的貝殼數是劉林的3倍。
5、請同學們用學具擺出劉林用的貝殼數。
你能試著用學具擺出林傑用的貝殼數嗎?誰能到上黑板上給大家演示?
充分讓學生自己動手擺。說一說你為什麼這樣擺?在交流中,使學生明白「求2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3個2是多少。」同位互相交流再說一下。
3個2的和就是6,我們可以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2×3 =6(個)
剛才同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一起解決了林傑用了多少個貝殼,我們知道了求2的3倍是多少,也就是求3個2是多少。
6、要想知道王晶用了多少個貝殼,需要知道哪些數學信息呢?請同學們自己尋找相應的數學信息。你能試著自己想辦法解決嗎?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問題,給予適當的指導。請同學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想的。
三、練習鞏固。
1第一題:畫一畫。
1)請同學們讀題,弄懂題意。
2)獨立完成練習。教師巡視發現存在問題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指導。
3)己的想法。在學生的回答中進一步明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實際上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
2、第二題:連一連。
1)認真看題,明白題目要求。
2)提出心算要求,並要求在字條下面寫出心算結果再連線。
3)全部做完的小組交流答案。
3、第三題:計算。
1)復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以及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的方法。
2)規定時間進行口算比賽。
3)訂正答案,比賽正確率。
4、第四題。
1)自己讀題,看懂題意。把自己的理解在班裡交流。
2)小組中交流自己找到的數量之間的關系。
3)自己列式計算。交流答案,並說說自己是怎麼想的。
5、第五題:塗一塗,使紅球的個數是綠球的五倍。
1)學生看懂圖意後自己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說一說先塗什麼顏色的球,再塗什麼顏色的球。通過交流,引導學生發現,先塗綠色的球確定各書,再根據紅色的球是綠色的球的5倍這個關系,塗出紅色球的個數。
3)小組交流,說自己的答案。通過交流,使學生知道,由於受總個數所限,塗的綠色球的個數不能超過4個。
6、第六題。
1)請學生觀察題中呈現的4幅圖。獨立編出數學故事。強調故事中要體現圖中呈現的數學信息。
2)聽了這個數學故事,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3)小組同學討論交流。將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板書到黑板上。
4)你想解決哪個問題?自己解答。交流答案。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你有什麼收獲?

閱讀全文

與三年級上冊倍的認識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