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學情況分析怎麼寫
一、課前系統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
(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
(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三)教學目標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
(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A、述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 行為主體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人們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是學生有沒有獲得具體的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任務。一般在寫教學目標的時候行為主體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須注意如一般可以採取以下的表達:「通過……學習,能說出……」,「通過……學習,能分析歸納……」,而不是「使學生掌握……」「教會學生……」等表述方式行為條件 行為條件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
如「通過收集資料」「通過觀看影片……」「通過本課學習」 行為動詞行為動詞必須是具體可測量、可評價的。如知道、歸納、列舉、感受、參加等等 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後產生的行為變化的最低表現水平,用以評價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達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寫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教材第三目(行為條件),能夠背寫出(行為動詞)鴉片戰爭的起止時間(表現程度),了解(行為動詞)戰爭的經過和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現程度) B、敘述最好有不同層次根據《標准》,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差異性,按照教學內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難,設計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C、過程與方法是什麼?對於過程與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誤區,以前寫過程與方法,往往寫的是:討論法、合作探究、資料收集等,其實這些只是教師採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為學生要獲得的能力目標。
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是指具體的內在的學習思維的過程,如搜集資料的過程與方法、探究問題的過程與方法、辨析史料的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是「學會如何收集」「學會如何探究」。(這是以前教學的薄弱環節,也是以後教學必須重視的內容,學生應該學會基本的歷史思維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與難點部分的寫作要求:兩個操作要求:(1)確定本堂課的教學重點。
(2)確定本堂課的教學難點。(五)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部分的寫作要求:介紹進行課堂教學所要採取的方法與技巧。
(六)教學用具 教學用具部分的寫作要求:兩個操作要求:(1)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准備。(2)教學用具的設計與准備。
二、課堂系統部分——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部分 課前探究部分的寫作要求:設計出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准備和探究的方案。(二)導入新課部分 導入新課部分的寫作要求: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引語,教學引語要起到「凝神、起興、點題」三個作用。
(三)師生互動部分師生互動部分的寫作要求:(1)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結構(板書結構)。(2)寫出每步設計的設計目的(設計意圖) 此外,在教學結構設計中要注意體現下列6個要求:(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3)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
(4)爭取准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5)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存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
(6)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四)課堂總結部分課堂總結部分的寫作要求:(1)設計出針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系統的回憶鞏固問題及方案。
(2)設計出發散、擴展、升華學生思維的問題及復習鞏固方案。(五)課後作業部分課後作業部分的寫作要求: 三、課後系統部分——教學後記 教學後記部分教學後記部分的寫作要求:(1)評價出你的每節課的教學設計的實施結果。
(2)對你的每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及時的修改、補充、完善。(3)寫出你的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反思的主要內容有 ① 教學目標實現了沒有?② 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了嗎?通過什麼方式轉化?。
② 求教學文檔管理需求分析有的說一聲100分相送
你好
教學評價是教學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開發一個有效並易於使用的教
學評價系統,對收集的評價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可以為教學活動反饋出
許多非常有價值的信息,這對調整教學方案、策略及教學改革等都有著極為現實
的意義。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計算機網路,資料庫和先進的開發平台上,利用現
有的軟體,配置一定的硬體,開發一個具有開放體系結構的、易擴充的、易維護
的、具有良好人機交互界面的教學評價系統;在系統中,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對數
據進行處理,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
本系統共有三類用戶:學生、教師和系統管理員。不同的用戶所賦予的許可權是不
同的。
學生:可通過系統對本人學習情況及教師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評價。
教師:可通過系統對選學本課程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本人課堂教學情況作出評
價,並可進行同事互評。
系統管理員:可通過系統設置教學評價系統所需的各類參數(如評價指標、權值
等),並對收集的評價數據進行分析、維護。
因此,要求本教學評價系統為用戶提供的主要功能為:
(l)為學生提供其學習活動情況的評價結果查詢,以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
習情況。
(2)為教師提供其課堂學習活動情況的評價結果、教師評價結果、以及全體選
學該教師課程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結果的查詢,及時提供反饋,以便教師及時發
現問題,調整教學方法。
(3)為系統管理員提供其在本系統中設置評價參數的許可權,以便於師生評價活
動的進行。1)評價子系統
該系統的操作員為學生、教師兩類用戶。在評價子系統中,用戶可以根據
登錄的ID進入相應的評價畫面。可以瀏覽課程的信息,選擇被評價的對象,
生可以進行自我總結性評價,還可以對自己所選課程及相應的任課教師進行
價;教師可以對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進行評價,對自己所擔任教學任務的課程
行評價,還可以進行同事互評。評價分為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課程評價三種
其中課程評價又可分為隨堂課程講評價和階段性課程評價。
(2)查詢子系統
該系統的操作員為學生、教師和系統管理員,但三類用戶的許可權有所不同
學生可以查詢自己的評價結果及與自己相關的課程的評價結果。教師可查詢所
教師及與自己相關的所有課程及學生的評價結果。系統管理員可查看所有的評
結果。主要功能模塊有3個:學生評價結果、教師評價結果和課程評價結果。
(3)數據維護子系統
該系統的操作用戶為系統管理員和教師。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有六個
學生信息、教師信息、課程信息、評價規則、評價結果及口令維護。在這個系
中,系統管理員進行各種數據的管理和維護,包括學生信息、教師信息、課程
息、及評價信息的管理和維護。並可設置評價規則,對評價信息進行分析,生
評價結果等。教師可根據系統管理員設置的許可權,根據評價模版進行評價設置
更改已有的評價表或生成新的評價表。
4.3系統架構的分析與設計
本系統採用Br0Swer/Sever模式,其系統結構為三層架構,是新一代分
式的應用軟體體系結構,這種體系結構使得系統的使用不再局限於校園網內,
要有網路,在任何地方用戶都能訪問系統。它的體系結構模型圖如圖4一4所示
三層架構分別位:瀏覽器層、服務層和數據層,其中服務層又可分為業務邏輯
(M),表示層(V),控制層(C)。
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戶界面層中出現了教師、學生和系統管理員這三種不同的菜單。
2、控制層(Control)主要用來轉發從表示層傳來的數據和請求到相對應
的業務邏輯層。
3、業務邏輯層(Model)集中了系統的事務邏輯處理,它對事務規則和過
程進行封裝,使得每個單獨的對象都有清楚的目的和作用。業務邏輯層構造
事務對象的工作可以和構造表示層的事務方案同時進行,而且形成了一組固
定的事務對象後,可以說是建立了一個特定的計算機環境,以後再開發同一
領域的新的事務解決方案時也許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或則只需做少量的改
動。
(3)數據層:數據層是本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可以說系統每個動態頁面的生
成均需要用到數據層提供的信息。根據用途不同,數據信息被劃分成許多種類
有序地存放在對應的資料庫中。每當用戶使用本系統時,功能模塊必須首先訪問
基本信息資料庫,用以確認用戶的身份及其具有的許可權。
貓王陛下。
③ 英語學習需求分析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需求分析( needs analysis,NA) 指通過內省、訪談、觀
察和問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術和方法,最初應用於專專
門用途英語屬,其理論背景主要源於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
課程開發理念,即課程開發須要遵循的改進教學方法、針
對教學群體調整教學和訓練學生學習的三個原則(Rod2
gers 1980) ,需求分析則根植於後兩者。此後,交際功能與
Dell Hymes的「交際能力」、學習中心法等二語習得相關
理論也相繼成為需求分析的支撐理論(陳冰冰2009) 。在
外語教學領域,需求分析是語言課程設計和實施不可或
缺的啟動步驟,它「至少有4大重要作用: 1)為制定外語
教育政策和設置外語課程提供依據; 2)為外語課程的內
容、設計和實施提供依據; 3)為外語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
的確定提供依據; 4)為現有外語課程的檢查和評估提供
參考」(束定芳2004: 19) 。
④ 教學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內容包括兩方面。
(1)質量活動情況的數量統計分析。如分析歷年優等生回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不答及格人次占參加考核人次的百分比,三好學生、優秀班集體增減情況,從變化曲線上判定質量高低的變化。
(2)質量的因果關系分析。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很多,可從校風、學風、班風、家庭和社會環境、班主任及團隊工作、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等多方面分析研究,找出主要制約因素。
(4)教學需求分析擴展閱讀
提高教學分析的方法:
(1)層次分析法。從學生個人到班級、年級、學校列出不同層次所達到的成績指標,分析各層次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改進措施。
(2)對比分析法。如將本學期各年級的各科考試成績與過去同年級各科成績進行對比,將同一教師所教不同班級和採用不同教法的效果進行對比,從中分析教學質量的高低及問題。
(3)特徵分析法。從學生理解、掌握、運用知識,發展智能等多方面分析學習質量的特點和達到的水平。
(4)原因分析法。找出影響教學質量的各種原因,按主次整理、繪制因果關系圖,分析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問題,以確定教學管理重點。
⑤ 自我學習需求分析
http://w3.tkgsh.tn.e.tw/rose/%E8%8B%B1%E8%AA%9E%E7%B6%B2%E7%AB%99%E7%B8%BD%E6%90%9C%E9%9B%86.htm真不好意思`實在找不到了~你看看這裡面把~自專己寫寫吧~不屬好意思啊~
⑥ 在進行教學設計中的需求分析時候,應當考慮哪些方面
教學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但基本要素有三:文本、學生和教學環節。文本是教版與學的權基本對象,必須扎扎實實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學習狀態、學習心理以及原有經驗都對學習產生影響;教學環節是將教育理念變為可以觸摸的教學現象和可以操作的教學行為的中介橋梁。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於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
⑦ 如何有效收集,分析教師需求
一、端正質量分析的認識——問題表現在學生身上,根子出在教師身上教學質量分析的目的在於客觀評估教與學的現狀,肯定成績和有效的作法;找出問題,並弄清產生的原因,制訂出科學可行的改進措施。但是在質量分析中有一些教師往往把問題推給學生:基礎差、不認真、不入心、偏科、不刻苦……我們讓教師討論幾個問題:其一,從學生的主觀願望上講,有多少學生不希望自己學習好,不希望考試有個好成績?其二,學生真的厭學嗎?其三,造成偏科現象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有些學生對有些學科興趣高、努力學?其四,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有差異的,是不是有些學生就是天生學不會等等。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使教師認識到如果真正樹立了以學生為本的觀念,那麼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則是教師的問題,也就是說學生問題產生的原因是教師的原因,學生的問題要靠教師解決自身的問題。對教學質量分析統一了認識,轉變了觀念,教師在質量分析過程中就能夠客觀地看問題,主觀上找原因,把每一次教學質量分析看成是對自己的幫助,是一次自我總結,自我提高,自己也就認真並樂意進行質量分析。二、創造科學的分析形式——雙向採集信息、雙向質量分析一般的質量分析,往往按照常規數據統計,按照平均分、分數段對各班各學科進行分析評價,這樣的質量分析不能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具體的分析出來,只能表面地評價哪個班、哪個學科成績好或不好,不能起到教學質量分析的真正作用。雙向採集信息,雙向質量分析法即教師分析、學生分析;知識塊、能力層和學生層次的綜合分析;學習環節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各學科教師把試卷中的題目按照知識分類,統計各層學生在各知識類中的得失分比例,這為一項分析。再一項分析是把試題內容按記憶、理解、運用、分析等能力進行分類,統計各層學生在各能力層次上的得失分比例。最後各學科教師進行雙向質量分析,從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後按照教務處的要求,根據雙向分析的數據,進行教學自我評價總結,寫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制定出相應的措施。學生自我分析也採取雙向分析:其一,按照學習的五個環節,即預習、聽課、作業、復習、小結進行自我分析評價;其二,按照各學科的得失分情況,從學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時間安排,進行自我分析評價。然後填寫考試成績綜合分析表,找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學習措施。三、廣採信息、集思廣益,開好指導會教務處收集教師和學生的自我分析,匯集教學調查意見,徵求年級長、班主任、學生、家長意見,進行整理歸納,由年級負責人總結出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寫出各年級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然後召開教學質量分析預備會,由主管教學副校長和教務主任召集年級長、教研組長和有關班主任及學科教師代表,對分析報告中各學科匯總出的問題和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制定的措施進行論證,達到統一認識,向校長會匯報,然後由教務處分年級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進行反饋,提出教學指導意見。通過這樣的教學質量分析,最突出的作用是每個教師在分析過程中,能夠自我認識,從而轉變教學觀念,合情合理地自我評價。因此說教學質量分析重在分析過程,重在自我認識,自我評價。
⑧ 一個教務管理系統需求分析該怎麼做
教務來管理系統需求基本源上圍繞三方面展開:
1、提高招生轉化率也就是CRM系統,目前市面上做的很多可以參考一下,但是與之後教務和財務系統無法打通;
2、教務管理系統:有了(意向)學員就需要對學生信息,課程,學費等進行管理,除此之外還有銷售提成,教師課時提成是財務頭疼的事,排課和簽到管理是老師工作量巨大;
3、營銷系統:主要是將教學過程和成果溝通和分享出去,再結合社會化媒體,從口碑方面促進招生工作。
總之教務管理系統圍繞學生/學員,教師,銷售為主的三個人員,(提成)財務一個資金流,教室一個線下地點,簽單、課程、簽到三個事件為主線,你可以用一下課棧互聯的系統,希望對你的問題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