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學法方向的論文題目

教學法方向的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2020-12-27 01:51:10

⑴ 急求英語師范專業教學法方向畢業論文題目

教學法方向畢業論文






!
賬戶名Q+.

⑵ 法學的寫關於教育教學方面的 論文,誰能給個寫作論文的方向啊

教學論文的三種類型及其寫作方法

如果從內容的角度對目前常見的教學論文進行分類( 不包括課堂實錄、案例設計、敘事類手記、教育散文等) ,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方法型、觀點型、隨筆型。教研論文,顧名思義,是以論證和闡述為主的。上述三種類型的教學論文雖然都要求以論證和闡述為主,但在具體的寫作程式上,卻又有明顯的區別。准確把握這種區別,有助於我們更快地寫好論文, 也有助於讀者閱讀理解。那麼,這些教學論文各有什麼重點和要求呢? 下面逐一分析。

一、方法型教學論文

這是一種介紹具體教學方法和經驗的論文。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會摸索出一種新穎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應該說,任何一個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會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經驗。當這種方法和經驗相對成熟時,我們就可以通過總結和提煉把它寫成教學論文。這種論文的標題,通常是用《……的嘗試》(做法、應用、實踐、探索),或者是一個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勵學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嘗試》《「自學——質疑——釋疑」的閱讀教學的應用》《用經典範讀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教學論文的寫作程式一般為——

1.闡述運用方法的依據

為什麼要運用這種方法?依據是什麼?任何一種新穎方法的運用,不可能憑空捏造,總會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兩種:現實背景和理論背景。現實背景是指當前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和客觀存在;理論背景是指新的教學理論和思想。方法介紹之前,應該把它扼要地寫清楚。寫清楚背景,有助於增強論文的現實針對性,有助於增強方法的實用性。如果這種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較冷僻,還有必要對概念作些詮釋, 以便讓讀者一讀開頭就能明白。

2.介紹方法的實施過程

這是教學論文的重點部分,必須對方法作詳細的敘述。介紹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有的方法是漸進式的,有邏輯順序,這就應該按邏輯順序一步一步地介紹;有的方法是並列式的,沒有嚴密的邏輯性,這就可以根據先主後次的順序來介紹。在介紹時,小標題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詞語,也不要用表示結果的話來代替操作,要盡量用操作性的語言,直接寫明怎麼做。比「如每學期向學生推薦三篇時文美文」,如果換成「用時文美文陶冶學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紹過程時,最好用小標題,分條列項。如果操作步驟較多,在小標題下還可以再分幾個方面來說。總之,方法的介紹要有層次性,力求讓讀者讀起來方便。

3.陳述方法實施的效果

一種科學而新穎的方法實施後,往往會取得理想的效果。作為方法型的教學論文,有必要把效果陳述出來,以引起讀者的關注。效果有顯性和隱性兩種,對顯性的效果,能夠用數據說明的,盡量用數據;對有些無法用數據說明的,可舉例說明,選擇一兩個典型事例。陳述效果時,最忌諱的是光說些大而空的話,比如「提高了積極性,激發了興趣」。用事實說話,讓人心服口服,是這一部分的關鍵。當然,陳述的效果必須與實施的方法相關,不要把與本方法毫不相乾的效果也統統扯上去。

4.陳述應注意的若幹事項

某種方法在實施過程中,肯定會碰到一些想像不到的問題,比如本來以為某個環節很簡單,實際上卻非常復雜,或者本來以為學生很感興趣,可實際上興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實施時,必須有充分的物質准備和心理准備。而這些,對沒有經歷過的人來說,可能不會注意。總之,某種方法在實施前、實施中、實施後要特別注意些什麼,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讀者走彎路。這部分可簡單些。

對於處於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來說,最喜歡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師教學論文,因為它最實用,學了馬上可以在自己的實踐中運用;最容易寫的也是方法型教學論文,因為它來自自己的實踐,都是自己曾經做過的和想過的,寫起來比較順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學論文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如何使介紹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導性,這是寫作方法型教學論文的關鍵所在。

二、觀點型教學論文

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思考,往往會產生一些新的觀點和想法,不吐不快;一旦有了新的觀點和想法,又覺得它會對現實有一定的警示意義和指導意義, 就總想把它表達出來,於是就有了觀點型教學論文。觀點型教學論文是直接闡明作者觀點的,常常用這樣的句子形式作為標題《要……》《……是……》《應該(必須)……》等。例如《低年級學生要特別注意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設計應該簡單扼要》。觀點型教育教學論文的寫作程式一般為——

1.根據現狀提出觀點

觀點總是通過對現狀的分析提出來的,它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可以先羅列一些現象,陳述一二個具體事實,然後從現象和事實中概括出自己的觀點來。這里的現象和事實必須具有典型性,不是個別的偶然的;觀點必須是旗幟鮮明的,不要含糊其辭,當然也不能絕對化或極端化。例如浙江有位教師最近通過尚在使用的浙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和將要使用的根據新課標編寫的人教版教材進行比較後,寫了篇教學論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正面臨著全新的挑戰。這個觀點建立於兩種教材的比較,由於馬上要使用新的教材了,因而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有些人,為了讓自己的觀點吸引人,用聳人聽聞的語言形式來表達,這是不可取的。

2.擺出依據分析觀點

光有觀點是沒有說服力的,只有通過具體的論證,才會使觀點站立起來,才能為讀者接受。這一部分就是論證觀點。論證通常有理論依據或事實依據。理論依據就是用邏輯思維進行推理、演繹或概括,常常要引用一些名人的觀點作為佐證;事實依據就是擺出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一般而言,依據越充分,就越有說服力。例如上文說的「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正面臨著全新的挑戰」這個觀點,作者就是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論證的: A.課內分量明顯增加;B.課外閱讀要求提高;C.課文理解難度加大;文本內涵豐富多元;E.知識分布鬆散無序。對這些依據,作者自然都作了詳細分析,或舉例說明,或用統計數字,或運用對比等。這一部分是此類文章的重點,它的篇幅應該佔全文的三分之二以上。

3.得出結論指出對策

經過詳盡論證後,往往要有一段結論性的論述。這段陳述,可以是觀點的重申,可以是主要觀點的概括,可以是觀點的延伸,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希望,還可以提出一些新的思考。這段文字不必多,但必須集中、有力。

觀點型教學論文是表達個人思想觀點,特別是全新的觀點,往往會有一部分人接受不了,這並不重要,也不要考慮得太多,關鍵是要能自圓其說。此類論文的觀點必須鮮明,如果怕有不同意見而不敢直說觀點,故意表達得含含糊糊,那就寫不成任何文章了,這也是觀點型教學論文的大忌。

三、隨筆型教學論文

眼下,教育隨筆的寫作非常繁榮,應該說,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隨筆簡短、隨意、取材方便、形式活潑,寫起來又不必佔用大量的時間,十分適合處在第一線的教師寫作。隨筆的寫法靈活多樣,似乎很難用一個固定的程式來概括,但通過大量閱讀時下教育類報刊的隨筆,我們還是可以概括出一些基本思路。或者說,這種基本思路是符合一般的思維習慣的。隨筆類教育教學論文的一般的寫作程式為——

1.敘述事例引出想法

教育隨筆往往是由一個具體事例作為由頭。對這個事例的要求是:真實、生動、有新意。真實,就是事例必須是生活當中確實存在的,是自己所見所聞甚至是經歷過的,而不是隨意捏造的,或者道聽途說的;生動,是指事例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比較有趣,或者有經典細節的,可讀性較強,不是那種平淡無奇的老生常談;有新意,指的是事例能折射出某種新的動向、新的意識,或者是一種新的現象的端倪。例如下面這個事例:

這是一次區級優秀小學語文教師語文教學課堂展示活動。第三位上場執教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她執教的課文是《董存瑞捨身炸暗堡》。因為是借班上課,上課伊始,老師為了調動情緒,活躍氣氛,她問學生「:你們最崇拜的是誰?」學生紛紛舉起了手,有的說崇拜球星羅納爾多,有的說崇拜影星趙薇,有的說崇拜棋王聶衛平……待學生講了一些崇拜對象後,老師反問:「你們猜,我最崇拜誰?」話音剛落,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老師崇拜董存瑞。」一聽這么整齊的回答,坐有近百位聽課教師的多媒體教室里頓時爆發一陣鬨笑。老師們為什麼笑?笑學生回答得巧妙?笑學生回答得整齊?恐怕都不是。本來,老師也許是要說崇拜董存瑞的,可是,這一陣鬨笑,使老師尷尬了,語塞了,她承認不行,不承認也不行。

這個事例無疑是新穎而有新意的。事例的敘述應該簡潔而不粗略,具體而不煩瑣,不要用籠統的概括,也不要用細膩的描繪。事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隨筆的價值。因此,精心選擇事例是寫好隨筆的第一步。引出事例後,可以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旁徵博引深入分析

事例的內涵總是多元的,往往可以從多方面來思考,產生不同的想法,但在教學論文寫作時, 不能想到什麼寫什麼,不能方方面面都寫,而是要抓住感受最深的、有新意的、最有現實意義的一點來展開。在這一層寫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A.不要就事論事,只作簡單的判斷,說這個現象好或不好,簡單的判斷是容易的,但這是沒有說服力的。

B.要透過現象看實質,作深層次分析,挖掘出潛伏在現象背後的根源。例如有一篇《教學的尊嚴在於思想》的隨筆,在舉出事例後分析:「有些教師太聽話,他們規規矩矩照著課本教,他們不折不扣地按照參考書上說的辦,他們把課本和教參作為絕對正確的聖旨,不敢越雷池一步。為什麼會這樣謹小慎微、唯唯諾諾呢?分析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他們以為這樣教就不會錯,保險,因為課本和教參就是這樣,如果說錯了,那也不是我的責任;二是他們以為這樣教,就能有效應對考試,考試的內容總是課內為主,課外是沒底的,課內是抓得牢的;三是這樣做省力,課本和教參里現成的,拿來就可用,不用動任何腦筋,而且誰也不會說」。這個分析,實事求是,很有說服力。

C.分析要旁徵博引,要打開思路,從多方面簡述,以增強文章的深度和廣度。還是《教學的尊嚴在於思想》一文,在分析原因後,有這樣一段引申和發揮 「四百年前法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帕斯卡爾曾經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棵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蘆葦。』因而他又說:『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帕斯卡爾一生體弱多病,只活了39歲,但在身後卻為自己留下了高聳的紀念碑。他的《思想錄》給無數人帶來心靈的慰藉。帕斯卡爾後面的這一句,粗粗一聽,似乎有點不可理解,細細一想,卻頗有道理:一個沒有思想的人,一個被別人的思想牢牢控制的人,一個有思想卻無法表達的人,還會有多少尊嚴?那還不是奴才!這里,我想冒昧地引申一下:教師教學的全部尊嚴也在於思想。一個教師想在教學上獲得尊重,就必須有自己的個性和思想。一個沒有自己教學思想的人,是不可能贏得學生尊重的,也是不可能贏得同行的贊賞的。」這段旁徵博引,不但突出了立意,而且使論述更富有力度, 同時,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

3.照應開頭表明態度

以事例為由頭的教育隨筆教學論文,結尾處一般有這樣三種寫法:一是照應開頭,對事例作結論性的判斷;二是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三是強調和重申自己的觀點。《教學的尊嚴在於思想》一文的結尾是這樣的:「思想是一種尊嚴。人最大的恥辱是不善於思考,最大的痛苦是思想被壓制,有話不能說;人最光榮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得到別人擁護。作為當代教師,不能只是傳播思想,而是應該努力體現自己的思想,實踐自己的理想。」這個結尾無疑是對自己的觀點作了進一步的強調。

⑶ [轉] 英語教學法方向的論文如何選題

英語教學法方向有三個層次的論文可以寫。 第一層次:理論層次的,即研究英語教學法、英語教育學理論、教學大綱、教材、教學方法等。此外,在教學法流派上,影響比較深遠的有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還有其他的教學法流派,如直接法(Direct Method)、靜默法(Silent Way)、暗示法(Suggestopedia)、領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社團語言學習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活動法(Activity Method)等等,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就這些外語教學法流派進行分析研究。如《國內英語教學法研究的方向與趨勢》 《英語教學法研究流派評述》 《國外外語教學改革趨勢──語言與內容相結合》等。這個層次的論文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大量的文獻研究進行。第二層次:從理論到實踐,即在一個重要的教學法理論指導下,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進行研究。如《非智力因素開發與中學英語教學》、 《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英語視聽說教學研究》、 《跨文化交際與中學英語教學》、 《「輸入假設」和「情感過濾假設」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 《語言習得規律與英語教學》 《論交際法語言教學在高中階段的應用》等。第三層次:實踐教學研究。英語教學法的實踐研究包括方方面面,具體可以有:閱讀教學、聽力教學、口語教學、語音教學、寫作教學、語法教學、詞彙教學、教師備課、課堂管理、測試等等方面。如:《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互聯網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教學如何體現學生為本》 《培養學生探究性的英語學習方式》 《學生英語思維、表達能力提高的途徑》 《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計算機輔助英語閱讀的研究》等等。 各位同學可以從以上層次中選擇自己的論文方向,以上列出的題目僅供參考。

⑷ 關於英語教學法方向的論文題目,以及可參考書目

1、TPR教學法在小學英來語教學中的實自際使用情況 ——以XX學校為例
2、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3、初中生英語寫作中常見的錯誤分析及對策研究
4、針對「00後」學生特點的初中英語個性化教學研究
5、母語負遷移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以XX中學為例
6、學習者個體差異對初中生英語聽力的影響——以XX中學為例

⑸ 關於英語教學法的論文,哪些方面好寫

第一層次:理論層次的,即研究英語教學法、英語教育學理論、教學大綱、教材、教學方法等。此外,在教學法流派上,影響比較深遠的有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還有其他的教學法流派,如直接法(Direct Method)、靜默法(Silent Way)、暗示法(Suggestopedia)、領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社團語言學習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活動法(Activity Method)等等,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就這些外語教學法流派進行分析研究。 如《國內英語教學法研究的方向與趨勢》 《英語教學法研究流派評述》 《國外外語教學改革趨勢──語言與內容相結合》等。這個層次的論文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大量的文獻研究進行。 第二層次:從理論到實踐,即在一個重要的教學法理論指導下,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進行研究。 如《非智力因素開發與中學英語教學》、 《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英語視聽說教學研究》、 《跨文化交際與中學英語教學》、 《「輸入假設」和「情感過濾假設」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 《語言習得規律與英語教學》 《論交際法語言教學在高中階段的應用》等。 第三層次:實踐教學研究。英語教學法的實踐研究包括方方面面,具體可以有:閱讀教學、聽力教學、口語教學、語音教學、寫作教學、語法教學、詞彙教學、教師備課、課堂管理、測試等等方面。 《互聯網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學生探究性的英語學習方式》 《學生英語思維、表達能力提高的途徑》 《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計算機輔助英語閱讀的研究》等等。 各位同學可以從以上層次中選擇自己的論文方向,以上列出的題目僅供參考。

⑹ 英語專業教學法方向畢業論文怎麼寫

我寫的是
論文(設計)題目: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Contents

Introction
Chapter 1 analysi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1.1 A Brief histor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1.2 The Defini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1.3 Theoretical Bases
1.3.1 Group Dynamics Theory
1.3.2 Social Cohesion Theory
1.3.3 Constructive Theory
1.3.4 Development Theory
1.3.5 Cognitive Elaboration Theories
1.5 The Substantial Elements to Cooperative Learning
1.6 The Major Model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1.6.1 Student Teams Achievement Division (STAD) (Slavin, 1980)
1.6.2 Teams Games Tournament (TGT) (Devries and Slavin, 1980)
1.6.3 Jigsaw Procere (Aronson, 1978)
1.6,4 Learning Together (LT) (Johnson and Johnson, 1987)
1.6.5Group Investigation (GI) (Sharan and Sharan, 1976)
1.7 The Assessmen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Chapter 2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2.1 Group formed
2.2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of Oral English
2.3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2.4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2.5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Memory of English Vocabulary
Chapter 3 Unsuccessful factors of teacher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olutions
3.1 On the Aspect of Meaning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3.2 On the Aspect of Time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3.3 On the Aspect of Content about Cooperative Learning
3.4 On the Aspect of Assessment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⑺ 有沒有英語專業教學法方向的題目和論文資料啊

英語課堂中訓練學生自主分析判斷的教學模式 摘要:簡要介紹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施中,由學生自己動手「集中概括- 整理評估- 陳述結論」的基本教學模式。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是使受教育者對未來社會發展的立身之本,是創新能力的重要依託。它的培養可從引導、訓練學生的獨立學習意識、觀察、分析、判斷等步驟入手。
關鍵詞:課堂教學;分析;判斷;獨立學習;學會自主學習

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面臨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時,往往沒有現成的方法可循,而是對眾多分散在不同媒介、不同渠道的各種資料、信息篩選、提純、綜合出具有針對性的實效信息,進行方法的選擇和確定。這個過程要求在解決問題中要具有並運用觀察、分析、判斷、綜合的能力。把觀察、思考和分析判斷作為創造和創新能力的基本要素與具體學科的日常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著手培養,持之以恆地充分利用課堂創造機會,融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訓練,引導學生勤於觀察思考、分析判斷,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樹立獨立學習意識,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的不斷實踐、訓練,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心理,逐漸擺脫對課本、教參資料的盲從和機械地記憶書中結論性知識的被動式學習,而轉變成為具有真正獨立學習意識和獨立學習能力的自主學習者,這樣當我們的學生完成校學習階段步入社會時,面對迅猛發展的社會和不斷涌現的各種大量新知識、新信息才不會感到驚恐不安或束手無策;才能有信心和勇氣憑借自己的觀察、思考、判斷,獨立自主地學習,藉此不斷地更新和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勇敢從容地去迎接各種形式的挑戰。
把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具體學科教學相結合的嘗試,以真正發揮英語課堂教學的應有的職能;面對剛剛進入大學階段學生的學生,要讓其樹立獨立學習意識,具有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應首先從培養學生的觀察與識別、分析與判斷入手,並長期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通過不斷的引導和訓練才能達成。針對不同階段教學目的和目標,運用各種具體教學法的組合及其綜合的教學效果,使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實現在老師指導下去觀察、分析、判斷逐漸轉向獨立地主動地觀察、分析、判斷。本文在這里介紹結合教材運用「集中信息- 整理評估信息- 陳述結論」 組合式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在於:由學生在課文內容學習的基礎上輔以自己動手收集主要訊息,經過歸納提煉,再陳述最後的結論和看法;它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1)讓學生獨立概括全文,並據此確定課文的重要詞彙群;
(2)強化輸出式詞彙學習的訓練環節
(3)口頭陳述為主,結合聽力、筆頭練習;
(4)討論總結、歸納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和結論。
具體操作過程和步驟為:
(1)讓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概括大意,以確定全文的重要詞句。
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一般是10—20分鍾),把課文通讀一遍,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並根據總結出的主要內容去判斷確定整篇課文的重點詞彙群。
這個環節反復訓練,為的是使學生明白語境決定單詞具體含義的概念;和一個單詞對於一句話甚至一篇文章是否重要,視其在具體課文中對表達中心內容的作用和由詞語的詞彙意義及句篇意義來決定,同時還要用它的實際運用頻率的高低來決定;因此往往會有同一個單詞在A篇文章中是重要的而到了B文中卻變得不重要了的情況。讓學生逐漸學會從特定課文中單詞中篩選出關鍵詞彙群。
基於一篇文章內容的不同,也由於每個詞、語對所傳達的信息量有不同的暗示度,根據詞彙學的詞彙共現原理(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彙學》),就不止有一個重點詞、語;確定的多個重點詞、語,並不是孤立的,單詞和詞語彼此是有一定聯系的,正是這些彼此相互聯系著的重點詞、語共同地構建了全文的意義框架。根據主題內容確定關鍵詞彙群,有助於把握本篇文章的主要意義。而且不同話題,不同內容,都是運用幾個基本的相關詞、語,習語聯帶使用共同進行描述、表達的。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區別在於:這種教法不是以前的那種由教師宣布教學重點詞彙、讓學生機械地接受教師或教參規定的現成的東西,而是要避免學生依賴由他人設定的現成安排式的被動學習,使學生樹立:「篇中有句,句中有詞」的整體學習的概念,有助於學生依據已有資料進行篩選和提純核心內容確定重點,把握問題關鍵所在,以鍛煉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概括能力。還使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鍛煉。
這樣的判斷,可能會由於每個學生的個人經歷、生活背景、感悟力不同而產生多選、漏選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加以引導、啟發,組織大家討論,憑借眾人智慧達成共識,從而也有利於學生彼此參照對比借鑒不同的思維角度,激發他們從不同角度多方位思考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不排除由此確定的重點詞彙與教師參考書的規定內容有出入的情況存在。但只要教師就此加以說明,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這樣的教學也發揮了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能動性。
(2)強化輸出式詞彙學習的訓練環節。
英語教學最終是要讓學生掌握詞語的運用,以達到運用所學詞句進行實際表達、交流的目的。語言的學習以多種練習方法結合,從多感官對同一教學內容給予多種刺激,則學生的詞彙學習效果優於單一手段施教的效果,這在認識心理學中得到證實,也為外語教學的實踐經驗所證明。在這個教學步驟中,採用先讓學生脫離課文,依據主要情節、內容來回憶所學的詞語,使學生們對於已經有了初步印象的課文中的那些重點詞語產生關聯記憶,由此及彼地可以促進學生對已「輸入」式的記憶的學習內容而被進一步激活,轉化為「輸出」運用的實踐上。
具體作法是:
① 請2—3個學生依據課文內容和情節,脫離課本回憶所學的重要詞彙,並作簡要口頭呈述。
② 教師將他們所回憶的詞彙記錄、對比,並給予評述。
③ 在教師的評述中,針對學生具體學習特點,揉合方法指導學生學習。這種學習方法效果有較為直觀的對照,不僅可激發他們參與學習興趣,也使他們對自己學習的情況有了可比度和一個感性的具體了解。便於學生逐漸掌握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監控。接下來的教學步驟是:
(3)、辯聽詞彙;口頭英漢互譯練習;筆頭作業練習。
辯聽詞彙:與傳統的教學告訴學生每個單詞的某個意思,或輔助地給個例句證明此意思的作法有所不同,它把詞彙辯聽與詞彙鞏固結合起來。讓學生辯聽英語句子,要求復述句子,再指出該句中出現了哪個新學的詞或詞語以達到訓練學生聽力的辯識能力和聽覺的記憶能力。
口頭練習:在辯聽之後,安排口頭練習。教師給出句子,由學生進行口頭英漢互澤。
筆頭練習:它包括筆譯、課堂限時作文和課外作文三種形式。筆澤一般直接選做《大學英語》教材每篇課文後本關詞彙練習題;出題作文分為課堂限時作文(在20—30分鍾內),要求學生運用指定詞語進行寫作練習,主要目的是檢查學生對一、難、重點詞的運用是否正確。課外作文的要求:一般是寫一些綜合性的作文練習,要求學生利用圖書館去查找資料,訓練學自主學習能力。
在這個環節的鞏固和強化練習之後,學生對一篇課文的詞彙內容已經比較熟悉了,就進入總結、歸納教學環節:
(4)、總結、歸納的訓練步驟:
這是課文教學的收尾、結束工作。通常是讓學生自己動手歸納、總結課文中的同義詞有哪些;
課文中重復出現次數較多的詞、語有哪幾個;
重復出現時的意義有無變化或不同,在這些不同意義下的基本用法或所構成的句子結構有無不同。如有,則要求學生逐一總結,並要求學生對於不同意義的用法分別運用造句,或對同一步驟詞(語)的不同句子構成進行模仿支農和,這一步驟一般以2—3個難點詞語為中心。學生必須在20—30分鍾內完,並上交作業。 教師在對學生作業閱讀、批改之後,再在全班評講,對全班性的共同問題,或主要錯誤以及黃型的問題重點解決,非全班共性問題和個別問題,由老師給學生進行作業批註或個別當面訂正的方法解決。
除此之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憶已學過的其它課文中出現過的某些近義詞、反義詞、並對比其意義或用法上的異同,由於只是為強化、復習、鞏固新舊知識,這個操作環節可由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或是老師總結出再介紹給學生,具體情形視學習進度和教學內容及計劃安排機動掌握。
由於採用這種方法,即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確定集體商討重點詞彙;口頭、聽力、筆頭多種形式練習鞏固;總結、評價學習效果,提取所學知識、操作技能和具體運用的語言環境相聯系的步驟,始終重視引導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判斷,使得學生們獨立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有所增加。
作者的這種運用「集中概括- 整理評估- 陳述結論」 組合式教學模式始於我院的2002級臨床專業,2006級的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經過這兩個年級的反復運用和不斷地改進,現已擬訂為四個環節,即(1)讓學生獨立概括全文,並據此確定課文的關鍵詞彙群;(2)輸出式檢驗詞彙學習效果;(3)口頭練習為主,結合聽力、筆頭練習;(4)討論總結、歸納課文的所學。從對2006級中西醫結合骨傷班皮膚合班,公共衛生及生物工程合班,神經學班三個合班四個學期英語學習行為觀察,各個合班的英語整體學習行為與第一學期相比較,有以下幾項明顯變化:
1. 所學詞彙和短語在口語和英語作文中的復用率增加;
2. 就熟悉的話題口頭發言的內容比以往豐富;
3. 評價自身英語學習的意識和主動性增強;
4. 實施與教師共同商定階段性學習目標的自我監控力明顯增強
「集中概括- 整理評估- 陳述結論」 基本模式不再是由教師首先提出文章的主要內容信息和重點掌握詞彙,而是著重於讓學生直接面對所學課文原始狀態下散布於材料中的各種表述訊息找尋,歸類篩選,並據此概括結論。在日常的教學實際中結合各學科的學科特點,訓練學生具有並運用觀察、分析、判斷、綜合的能力。
立足於具體學科教學,把分析判斷訓練融合進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主動探索,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通過老師不懈的引導、訓練,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樹立起獨立學習意識,主動地思考、分析、判斷,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學會獨立學習,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學習意識的自主學者,對於他們形成勇於學習和探索的個性有極大的影響力,而觀察識別、分析判斷,與記憶儲存和想像創造一起,組成了人的智力四大功能。開發智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社會積累智力資源,大學個具體學科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2.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彙學》P140. (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
3.宋蓉:《大學生信息能力培養小議》)
4. 滕聿峰:《淺談大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中國成人教育2005年第七期)
5.高艷萍:《加強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1。8)
6張臻宇:《發揮課程優勢提高學生信息素養》(《 現代教學》, P46)

⑻ 英語教學法方向的論文什麼題目好寫

1、 (英語系畢業論文)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2、 (英語系畢業論文版)網路在中學英語教學權中的應用

3、 (英語系畢業論文)談英語教學中導入文化背景知識的必要性

4、 (英語系畢業論文)淺析非言語交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5、 [廣播電視]影響高中英語教師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的因素研究

http://tabobo.cn/soft/search.asp?act=Topic&classid=20&keyword=%D3%A2%D3%EF+%BD%CC%D1%A7&btn=+%CB%D1%CB%F7+

⑼ 英語畢業論文教學法方向好寫嗎寫什麼方向的比較好

我剛剛在四八i級在線看到,在四級綜合區l里有關於y論文2寫作的資料,你去看看吧 t岍ょq侑cp

閱讀全文

與教學法方向的論文題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