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年級語文上冊獅子和鹿最後自然段說明了什麼
教學目標:
1.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這是課文學習的重點。
3.讀懂故事內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好處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
教學難點: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學准備:生詞卡片,頭飾等。
教學流程:
一、揭題激趣:
這節課老師將帶著大家走進「寓言大峽谷」去品讀一個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題目叫——《獅子和鹿》。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節讀課文。
2、梳理故事內容。
填一填 :叢林中,一隻漂亮的鹿對著池水欣賞著自己 的身段和 的鹿角,抱怨 的腿。而當兇猛的獅子撲來時,卻是鹿的 救了他的命。
三、研讀感悟
1、經歷了這件事以後,鹿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誰能來說說?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找出這句話里的一對反義詞。(板書:美麗、難看)
2、讀悟2—4自然段
(1)「欣賞」角
你從課文哪個地方看出了小鹿很喜歡自己的角呢?
隨機出示句子:「我的身段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①誇誇小鹿。(個別讀、齊讀)
②用上「多麼……多麼……」來誇誇。
③小結,齊讀第三自然段。
(2)「抱怨」腿
從哪兒可以看出小鹿不喜歡腿呢?(撅、皺)
指名說。(出示第四自然段)
①同桌演。指導學生注意演好鹿的神態(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
②指名演
③小結,表情讀第四自然段。
(3)體會語氣詞。
從這一聲長長的嘆氣聲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3、「死裡逃生」
師:當小鹿還在池水邊盡情地欣賞自己的美麗,抱怨自己難看的腿時,危機已經悄然逼近,請同學們自由讀讀5、6自然段
(1)讀後你知道了什麼?交流
預設:鹿靠有力的腿從獅口逃生,二美麗的鹿角卻掛在樹枝上險些喪命。
(2)同學們,你們看到過動物世界嗎?看過兇猛的野獸追趕獵物時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嗎?那對於弱者來說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走進森林深處去體驗。
老師范讀5、6自然段
② 怎樣全面提高農村學生的語文素養
長期以來,農村小學的教學設備、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教學活動也較為單一,導致學生的語文素養偏低,大部分小學生寫的字東倒西歪,潦草難辨;語文知識面狹窄,除了知道課本上的那些作家和老師所講過的以外,其他的都顯得十分陌生;口頭表達能力弱,方言比普通話還實用……為此,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我們農村小學教師的職責,而且迫在眉睫。那麼,應該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 重視學生的閱讀
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姬也說:「閱讀在孩子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童年的書幾乎可以記一輩子,影響孩子進一步的發展。」 確實如此,閱讀帶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思想情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1.課堂閱讀教學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教材是語文學習的載體,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例子。」教材中的課文篇數雖然有限,但卻是學生積累和吸收優秀文化營養的主要窗口。現行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例有許多是大師級的名篇佳作,文質兼美,屬於經典作品,有一定的蘊涵和深度,經得起吟詠和品味;教材中還有一些極具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的作品,這些作品則能讓學生接受現代文明的熏陶。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憑借它可以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憑借它可以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進行知識的積累;憑借它可以去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憑借它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憑借它可以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總之,上好課堂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所在。
2.輔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保證。隨著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單靠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閱讀應有量的保證,提供學生語文素養還要更多地依靠大量的課外閱讀。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准》中就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面和量都做出了要求,要求學生廣泛地涉獵書籍報刊,閱讀各種類型,各種體裁,各種風格的作品。「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隨著網路的普及,還要鼓勵學生上網瀏覽。一個小學畢業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應不少於100萬字。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課堂上所學的新知識往往需要課外閱讀的配合來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課堂上所學到的技能可以在課外閱讀中加以運用,作為知識的運用和技能和檢驗。例如我在教學《獅子和鹿》這篇文章時,我問學生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麼,沒想到有個學生脫口而出說是寓言。我問她你怎麼知道的,她說她讀了《伊索寓言》,在那本書里看到的。
二、作業設計科學化
教師必須把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貫穿於語文學習的始終,滲透於語文學習的諸環節,而作業設計的科學化就是重要的環節之一
1.作業設計注重習慣
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習慣的養成也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教學中,我尤其突出了對學生習字習慣和預習習慣的培養。在習字方面,我在寫字態度、姿勢、方法等方面都作了明確的要求,並且評價時注意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相結合,經常開展寫字競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一個學期以來,學生的寫字態度逐步端正,寫字質量明顯提高。在預習方面,我要求學生做到寫好、讀好、劃好、想好,即認真掌握生字新詞的寫法,讀熟課文,劃出文中讀懂和未懂的語句,想想這篇課文的大體內容。每次上課都進行形式多樣的檢查,任何學生只要認真預習就能得到成功的體驗。目前,多數學生養成了自覺預習的好習慣。
2.作業設計注重積累
積累是語文教學的基本點,但這不同於以往傳統作業中的抄抄背背,而是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採取多種形式讓學生有選擇地進行背誦積累。教學中,一方面我讓學生熟記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語段,因為背也是一種體驗感悟的過程、接受熏陶的過程,這些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非常有用。有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背誦熱情,我還以身作則,和同學們共同背誦名篇佳句。另一方面,我注意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積累活動,如詩歌朗誦賽,成語故事會,詞語接龍,「六·一」詞語總匯,收集廣告詞等,將積累滲透於平時的課堂內外。
3.作業設計注重運用
知識只有通過實際運用才能轉化為能力,所以我經常創設情境,採用討論、爭辯、演講等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地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同時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如串門、辦報、看新聞、查資料、詩配畫、寫對聯等。這樣把作業設計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以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4.作業設計注重個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培養學生的個性是發展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最新的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也指出:「每個學生的智力各具特點,並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學習方法。」所以如今的作業設計要改變過去那種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機械重復、一刀切的做法,充分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具體做法是:作業內容多樣化。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採取抄一抄、背一背、畫一畫、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形式,加強綜合性練習,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表現自己的機會。作業選擇自主化。主要是設計一些彈性作業,讓學生主動去選擇。如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作業去做,或者學習小組成員互相命題,自選答題,也可以自己命題自己答題。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從老師的肯定性評價中享受.成功的喜悅,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個性品質得到發展,創新能力得到培養,也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三、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農村小學生語文的知識面比較狹窄並非壞事,相反,我們教師可反其道行之,從中找出他們的症結所在,運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對症下葯,就能激發他們對語文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他們語文素養的目的。
1、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是課堂教學。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教學方法,不能低估大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更不能只重視少數學生。教學內容的設計應以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相關知識為原則來設計。另外,教師要精神飽滿,以信任、期待的語言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讓學生感到語文教學的樂趣,形成學語文、用語文的良好習慣。
2、多表揚,少批評,樹立學生自信心。小學生對學習的勝任感,直接影響學習興趣。有了學習的勝任感,應該能產生學習興趣。但是,有些差生學習起來很吃力,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彌補語文知識上的缺陷,課外不僅要進行必要的輔導,而且還要注意課內的輔導;講課時注意觀察他們;提問時盡量讓他們回答能夠回答的問題;批改作業時,重點輔導他們。這樣的持之以恆,他們會逐漸形成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從整體上提高了全班學生的語文成績,也達到了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3、創設情境,引起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農村小學生想知道的知識太多太多,教師只要在正式講授教學內容之前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境,提出相關的問題,就能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教師再適當點撥,學生那種躍躍欲試的探索意識便顯現了出來。不知不覺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來了,語文素養也隨之提高了。
總之,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既符合農村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又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趨勢,與「縮小城鄉差別」相吻合,勢在必行。
③ 鹿一會兒說鹿腳不好,一會兒說鹿角不好,你的看法呢我認為
【教材分析】
《獅子和鹿》講的是鹿一心贊美自己的角精美別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細配不上兩只美麗的鹿角,最後卻因鹿角差點送命,而因鹿腿獅口逃生的故事。
【設計理念】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永恆主題,有著非凡的魅力。由於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還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探求寓意,需引導學生憑借想像將文字變成活動的生活畫面,激活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此基礎上再以讀促思。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學生的理解得以深化。
【教學目標】
1、抓重點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故事情節。
2、能讀懂課文中鹿說的三句話,體會語氣詞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和情感。
3、懂得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
【教學重點】能讀懂課文中鹿說的三句話,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鹿角和鹿腿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以及辨析「砍掉鹿角行嗎」,明白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具有初步地辨證地看待事物的理性思考。
【課前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3』)
1、出示圖片,請生猜猜是哪則寓言故事,並說說從這則寓言故事裡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
2、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故事,叫《獅子和鹿》。
兇猛的獅子和美麗的鹿在一起,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這則寓言又蘊涵著什麼道理呢?這節課就看看同學們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它搞明白。
二、理清脈絡(8』)
1、請大家自己讀讀故事,生詞注意讀准字音,有覺得難讀或常常讀錯的地方可以用筆劃一劃,做上記號。
2、學生交流自己覺得難讀的詞語或句子。特別注意:撒、稱、掙
3、老師也整理了一些難讀的詞語,有的和大家交流的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倒影、勻稱、撅嘴、珊瑚、欣賞、抱怨、逼近、猶豫、撒腿就跑、兇猛、掙脫、配得上、獅口逃生、差點兒
4、這則寓言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從這些詞語中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入括弧里,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一天,一隻鹿在池塘邊喝水,十分( )自己美麗的角,卻( )四條腿長得難看。忽然,鹿發現一頭獅子向自己( ),那兩只美麗的角( )讓他送命,而那四條有力的長腿卻幫他( )。
指名回答,齊讀。
三、細讀品味(24』)
1、初次評價鹿角和鹿腿(12』)
⑴瞧,這就是故事裡那隻美麗的鹿。看著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小鹿對自己的模樣有什麼評價?請自己讀讀課文1-4段,找出相關句子用波浪線畫出。(板書:鹿角、鹿腿)
出示:
啊!我的身段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①你從這兩句話中讀懂了什麼
②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鹿角很美麗?(多麼精美別致,好像珊瑚)
③你又從哪裡感受到腿很難看?(太細了,怎麼配得上)
誰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開火車讀。
⑵師朗讀出示缺少語氣詞的句子,生提出異議。
為什麼這兩個詞不能少?(「啊」能看出小鹿很高興、得意,「唉」能看出小鹿很難過。)
請兩生再次分別讀讀兩個句子。(「啊」語調上揚,「唉」語調低沉,語速較慢。)分左右組齊讀:
當鹿看到它美麗的角時,它高興地說: ————————————當它看到自己那難看的四條腿時,它難過地說:————————————————。
⑶語氣詞能讓我們體會到小鹿當時的心情,細心的同學一定能發現,小鹿的動作也能看出他當時的心情。請你再讀讀3——4段,你還有什麼發現?
請你帶著不同的表情來試著讀讀這兩段。指名讀,分男女讀。
2、再次評價鹿角和鹿腿(12』)
⑴小鹿喜歡美麗的角,討厭難看的腿,可後來他又是怎麼看待它們的呢?請你默讀5——7段,用波浪線劃出有關句子。
出示:
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難看的腿有什麼優點?美麗的角又有什麼缺點?(板書:險些送命、獅口逃生)⑵你從哪裡看出長腿的優點?找找有關句子: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從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⑶美麗的角又帶來什麼麻煩?(被樹枝掛住了。)
是的,就在鹿將要逃離獅子之口時,那兩只精美別致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原本灰心喪氣的獅子又猛撲過來,鹿的性命危在旦夕,此時此刻它的心裡會想些什麼?指名感情朗讀。
⑷師引讀:眼看就要被獅子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後又拚命向前奔去。這次——獅子再也沒有追上。
⑸鹿能獅口逃生,靠的不是——精美別致的角,而是——難看的腿。難怪他在脫險後,嘆了口氣說——
想想小鹿說這話時是怎樣的語氣?要是請你在這里加一個語氣詞,你會加哪個?加入詞語再指名讓生讀一讀。齊讀。
故事學到這里,你有什麼想說的?(有的東西看起來美,但有時卻會帶來麻煩,有的東西雖然不美,在危急時刻卻能派上用場。不要被外表美麗的東西所迷惑。)
四、延伸拓展(5』)
1、後續:
經歷了這次災難之後,鹿痛定思痛,它毅然鋸掉了頭上那兩只美麗的角。同學們,你們認為它做得對嗎?
生各抒己見(鹿角有時也是和敵人作戰的武器,不能鋸;不能因為鹿角這次掛住了樹枝就鋸掉鹿角,那下次腿跑得不夠快了,是不是就應該鋸掉四條腿呢?鹿應該認識到「角和腿」各自的優點,揚長避短,再苦練奔跑的本領和敏捷的聽力,正確看待」角和腿」的長處和不足。)
2、那麼,這個寓言又讓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板書: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
3、你知道這則寓言選自哪本書嗎?出示《伊索寓言》閱讀。
【板書】
鹿角:美麗 險些送命 尺有所短
取長補短
鹿腿:難看 獅口逃生 寸有所長
④ 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這句話應該讀出什麼樣的語氣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問題是什麼?但是我知道這句話。這句話就是。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⑤ 獅子和鹿 這篇課文選自於哪本書這本書上還有哪些故事
【教材分析】
《獅子和鹿》講的是鹿一心贊美自己的角精美別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細配不上兩只美麗的鹿角,最後卻因鹿角差點送命,而因鹿腿獅口逃生的故事。
【設計理念】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永恆主題,有著非凡的魅力。由於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還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探求寓意,需引導學生憑借想像將文字變成活動的生活畫面,激活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此基礎上再以讀促思。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學生的理解得以深化。
【教學目標】
1、抓重點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故事情節。
2、能讀懂課文中鹿說的三句話,體會語氣詞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和情感。
3、懂得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
【教學重點】能讀懂課文中鹿說的三句話,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鹿角和鹿腿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以及辨析「砍掉鹿角行嗎」,明白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具有初步地辨證地看待事物的理性思考。
【課前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3』)
1、出示圖片,請生猜猜是哪則寓言故事,並說說從這則寓言故事裡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
2、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故事,叫《獅子和鹿》。
兇猛的獅子和美麗的鹿在一起,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這則寓言又蘊涵著什麼道理呢?這節課就看看同學們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它搞明白。
二、理清脈絡(8』)
1、請大家自己讀讀故事,生詞注意讀准字音,有覺得難讀或常常讀錯的地方可以用筆劃一劃,做上記號。
2、學生交流自己覺得難讀的詞語或句子。特別注意:撒、稱、掙
3、老師也整理了一些難讀的詞語,有的和大家交流的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倒影、勻稱、撅嘴、珊瑚、欣賞、抱怨、逼近、猶豫、撒腿就跑、兇猛、掙脫、配得上、獅口逃生、差點兒
4、這則寓言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從這些詞語中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入括弧里,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一天,一隻鹿在池塘邊喝水,十分( )自己美麗的角,卻( )四條腿長得難看。忽然,鹿發現一頭獅子向自己( ),那兩只美麗的角( )讓他送命,而那四條有力的長腿卻幫他( )。
指名回答,齊讀。
三、細讀品味(24』)
1、初次評價鹿角和鹿腿(12』)
⑴瞧,這就是故事裡那隻美麗的鹿。看著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小鹿對自己的模樣有什麼評價?請自己讀讀課文1-4段,找出相關句子用波浪線畫出。(板書:鹿角、鹿腿)
出示:
啊!我的身段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①你從這兩句話中讀懂了什麼
②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鹿角很美麗?(多麼精美別致,好像珊瑚)
③你又從哪裡感受到腿很難看?(太細了,怎麼配得上)
誰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開火車讀。
⑵師朗讀出示缺少語氣詞的句子,生提出異議。
為什麼這兩個詞不能少?(「啊」能看出小鹿很高興、得意,「唉」能看出小鹿很難過。)
請兩生再次分別讀讀兩個句子。(「啊」語調上揚,「唉」語調低沉,語速較慢。)分左右組齊讀:
當鹿看到它美麗的角時,它高興地說: ————————————當它看到自己那難看的四條腿時,它難過地說:————————————————。
⑶語氣詞能讓我們體會到小鹿當時的心情,細心的同學一定能發現,小鹿的動作也能看出他當時的心情。請你再讀讀3——4段,你還有什麼發現?
請你帶著不同的表情來試著讀讀這兩段。指名讀,分男女讀。
2、再次評價鹿角和鹿腿(12』)
⑴小鹿喜歡美麗的角,討厭難看的腿,可後來他又是怎麼看待它們的呢?請你默讀5——7段,用波浪線劃出有關句子。
出示:
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難看的腿有什麼優點?美麗的角又有什麼缺點?(板書:險些送命、獅口逃生)⑵你從哪裡看出長腿的優點?找找有關句子: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從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⑶美麗的角又帶來什麼麻煩?(被樹枝掛住了。)
是的,就在鹿將要逃離獅子之口時,那兩只精美別致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原本灰心喪氣的獅子又猛撲過來,鹿的性命危在旦夕,此時此刻它的心裡會想些什麼?指名感情朗讀。
⑷師引讀:眼看就要被獅子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後又拚命向前奔去。這次——獅子再也沒有追上。
⑸鹿能獅口逃生,靠的不是——精美別致的角,而是——難看的腿。難怪他在脫險後,嘆了口氣說——
想想小鹿說這話時是怎樣的語氣?要是請你在這里加一個語氣詞,你會加哪個?加入詞語再指名讓生讀一讀。齊讀。
故事學到這里,你有什麼想說的?(有的東西看起來美,但有時卻會帶來麻煩,有的東西雖然不美,在危急時刻卻能派上用場。不要被外表美麗的東西所迷惑。)
四、延伸拓展(5』)
1、後續:
經歷了這次災難之後,鹿痛定思痛,它毅然鋸掉了頭上那兩只美麗的角。同學們,你們認為它做得對嗎?
生各抒己見(鹿角有時也是和敵人作戰的武器,不能鋸;不能因為鹿角這次掛住了樹枝就鋸掉鹿角,那下次腿跑得不夠快了,是不是就應該鋸掉四條腿呢?鹿應該認識到「角和腿」各自的優點,揚長避短,再苦練奔跑的本領和敏捷的聽力,正確看待」角和腿」的長處和不足。)
2、那麼,這個寓言又讓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板書: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
3、你知道這則寓言選自哪本書嗎?出示《伊索寓言》推薦閱讀。
【板書】
鹿角:美麗 險些送命 尺有所短
取長補短
鹿腿:難看 獅口逃生 寸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