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優質課教案《認識長短》
目地要求
1.在游戲活動中通過對應比較的方法感知物體的長短。
2.在操作中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找出最長和最短。
3.培養幼兒觀察力和判斷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准 備
1.教具:長棒
2.學具:長棒
3.長短一樣的3根鉛筆
4.長短不一樣的3根吸管
5.長短不一樣的3條毛線
科學領域:蒙氏《認識長短》
(一)預備活動:
走線:幼兒隨著優美的旋律輕輕地走在線上。
(二)以「長棒城堡」引入活動.
(1)感知長短。
師:小朋友們,歡迎來到「長棒城堡」今天是長棒國王
的節日,我們的長棒娃娃已經等候多時了。
師:長棒過歡慶節日。看他們多高興!這些長棒哪裡不
一樣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長短」的不同)
(2)認識最長和最短。
師:三根長棒娃娃誰最長呢?(教師引導將「長棒」一
端對齊進行比較,找出那根最長那根最短。)
(三)出示鉛筆、吸管、毛線,讓幼兒找出最長和最短。
師:咦,鉛筆朋友和吸管朋友還有毛線朋友也來比長短
了,請小朋友幫忙找找看誰最長誰最短。你怎麼知道用
什麼方法知道的?
(四)幼兒操作:
1、教師提出要求:
(1)比較時一定要將長棒一端對齊進行比較。
(2)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哪根棒子最長;哪根棒子
最短。
(五)游戲活動:比一比
師:盛大的舞會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們每人邀請一根
長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並要說出
:我的最長(短)。
(六)收拾學具,活動自然結束。
師:長棒娃娃要回家了,現在請小朋友輕輕地把它們送
回家吧。
採納哦
2. 小班數學七彩城堡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各種彈珠滾畫作品,感受各種粗細不同的彩色線條交織在一起的美。
2、嘗試用大小、光滑度不同的彈珠蘸上各種顏色進行滾畫,探索彈珠滾畫的墓本方法。
3、能夠對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進行想像和猜測,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動准備:
1、有對偶然的形進行大膽想像和表達的經驗。
2、彈珠滾畫作品若干。
3、每組大小、光滑度不同的彈珠若干個,四個盤子(裡面裝有四種不同的顏料),四把小勺,A4大小的作業紙人手一張,成人鞋盒蓋人手一個(將作業紙放人鞋盒中,彈珠滾動時不會滾出去)。
活動過程:
1、欣賞各種彈珠滾畫,感受各種彩色的線條交織在一起的美。
教師: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你在畫上看到了什麼?有哪些顏色?這么多顏色的線條在一起像什麼呢?
2、探索彈珠滾畫的印製方法。
(1)教師:猜猜,這么漂亮的畫是怎麼做出來的?
(2)教師:看看桌上有什麼?這些彈珠一樣嗎?仔細看看有什麼不同?除了彈珠還有什麼?有哪些顏色?還有什麼?
(3)教師:猜猜看,用這些東西怎麼才能印出漂亮的畫?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想換一種顏色怎麼辦?
(4)教師邊示範邊講解:先將作業紙放人盒蓋內,再用小勺舀出顏料盤中的彈珠放入盒蓋內,上下左右搖晃盒蓋。想換另一種顏色時,將彈珠倒回顏色盤,用小勺在其他顏色的盤中舀彈珠。
3、嘗試進行彈珠滾畫活動。
教師:怎樣讓線條變得更長?怎樣才能讓畫面變得好看?
4、作品評價。
教師:你的畫像什麼?你是怎麼印畫的?印畫時出現了什麼問題?你是怎麼解決的?
【評析】
該活動中,教師給每組都提供了對比性很強的色彩,幼兒在反復操作中不斷感受色彩碰撞產生的變化,從而獲取豐富的色彩經驗。同時,縱橫交織的彩色線條充分激發了幼兒的想像力。
3. 小班健康城堡大戰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反復練習扔球的動作,讓孩子感受破壞與重組的趣味,同時宣洩緊張與焦慮的情緒。
適合年齡:
3-6歲
准備道具:
小球、積木若干個。
游戲說明:
1.爸爸和媽媽先邀請孩子一起拿積木蓋一座城堡,等城堡蓋好之後,告訴孩子要進行一個丟炸彈的游戲。
2.爸爸媽媽和小朋友輪流拿球攻擊城堡,直到城堡倒塌為止。
3.大家一起再把城堡蓋起來,或許也可以想想,蓋成怎樣的城堡比較不容易被打垮。
4.再輪流用球攻擊。
注意事項:
1.鼓勵孩子多多練習丟。孩子的力道或許不足,可以考慮讓孩子站前面一點,並幫助他們學習如何瞄準目標物。
2.如果用的是紙積木,可以請孩子迭得高高的再享受倒塌的樂趣,但如果是實心的積木,則高度不宜高於90公分,避免掉落時碰傷孩子。
3.在丟球前一定要告知孩子,不可以將球丟到別人身上。
4. 小班蒙氏數學 認識長短教案怎麼寫
目地要求
1.在游戲活動中通過對應比較的方法感知物體的長短。
2.在操作中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找出最長和最短。
3.培養幼兒觀察力和判斷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准 備
1.教具:長棒
2.學具:長棒
3.長短一樣的3根鉛筆
4.長短不一樣的3根吸管
5.長短不一樣的3條毛線
科學領域:蒙氏《認識長短》
(一)預備活動:
走線:幼兒隨著優美的旋律輕輕地走在線上。
(二)以「長棒城堡」引入活動.
(1)感知長短。
師:小朋友們,歡迎來到「長棒城堡」今天是長棒國王
的節日,我們的長棒娃娃已經等候多時了。
師:長棒過歡慶節日。看他們多高興!這些長棒哪裡不
一樣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長短」的不同)
(2)認識最長和最短。
師:三根長棒娃娃誰最長呢?(教師引導將「長棒」一
端對齊進行比較,找出那根最長那根最短。)
(三)出示鉛筆、吸管、毛線,讓幼兒找出最長和最短。
師:咦,鉛筆朋友和吸管朋友還有毛線朋友也來比長短
了,請小朋友幫忙找找看誰最長誰最短。你怎麼知道用
什麼方法知道的?
(四)幼兒操作:
1、教師提出要求:
(1)比較時一定要將長棒一端對齊進行比較。
(2)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哪根棒子最長;哪根棒子
最短。
(五)游戲活動:比一比
師:盛大的舞會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們每人邀請一根
長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並要說出
:我的最長(短)。
(六)收拾學具,活動自然結束。
師:長棒娃娃要回家了,現在請小朋友輕輕地把它們送
回家吧。
5. 小班律動《月亮城堡》教案
在生活中,小班幼兒處於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的學習必須是在具體的感性的活動中,通過多種感性進行。同時又有強烈模仿成人行為的慾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為此,我根據幼兒的學習特徵,設計此活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白天和黑夜,作為不同的情景,來體驗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激發幼兒想像力與創造力,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歡快、熱鬧與舒緩、安靜的情緒,在教學活動中,採用動靜交替的方式,讓幼兒充分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一、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體驗樂曲所表現的歡快、熱鬧與舒緩、安靜。
2、引導幼兒發揮想像力,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風格的音樂。
3、激發幼兒大膽、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
二、活動准備:
動畫VCD、音樂、太陽和月亮城堡、白天與黑夜的背景、太陽和月亮的頭飾
三、 活動過程:
(一) 幼兒律動進入城堡。
指導語:小朋友,咱們一起到太陽城堡和月亮城堡玩游戲吧。
(二) 幼兒在太陽城堡里感受樂曲《鈴兒響叮當》熱鬧、歡快的情緒,並用肢體語言表現。
1、 幼兒欣賞樂曲《鈴兒響叮當》一遍,引導幼兒為樂曲打節奏,感受樂曲的歡快。
2、 幼兒觀看動畫VCD,引導幼兒發揮想像,討論白天的熱鬧情景。
指導語:太陽出來了,花兒醒了、小樹醒了,還有誰也醒了?他們都會做些什麼?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白天的熱鬧歡樂情景。
(三)幼兒在月亮城堡里感受樂曲《搖籃曲》安靜、舒緩的情緒,並用肢體語言表現。
1 幼兒欣賞樂曲《搖籃曲》一遍,引導幼兒用輕柔的動作為樂曲打節奏,感受樂曲的舒緩。
2、 幼兒觀看動畫VCD,引導幼兒發揮想像,討論黑夜的安靜情景。
指導語:月亮出來了,花兒睡了、小草睡了,還有誰也睡了?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黑夜安靜、舒緩的情景。
三、游戲:白天與黑夜
游戲規則:
當太陽或月亮出現時,幼兒根據相應的音樂,進行表演。
6. 小班幼兒結構游戲的特點與指導方法有哪些
小班年齡階段建構游戲的特點及教師指導: 特點: 1、材料選擇的盲目性和簡單性。小班幼兒在選擇活動材料時比較單一,沒有目的性 2、結構技能簡單。小班年齡段幼兒在建構時一般都喜歡用的技能是鋪長和壘高 3、易中斷,堅持性差。小班孩子的無意注意佔明顯優勢,新奇、強烈,以及活動著的刺激物都能很容易的引起他們的注意,但不是很穩定。例如幼兒正在在「搭建房子」的游戲中,當她看到其他幼兒正在搭建一座「城堡」,她的注意力便一下轉到「城堡」,而又去搭「城堡」了。 4、主題建構的無計劃性。小班年齡段幼兒在建構游戲時,還不會預先想好所要塑造的形象,然後有目的的建構,他們往往對結構材料,結構動作感興趣。幼兒建構游戲形式更多的是自由和模擬構造,往往喜歡獨自或平行游戲。 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認識建構材料,有意識提供範例,如把搭好的作品放在前面,也可以把作品或一些建築的照片粘貼到牆上,供幼兒參考。 2、提供相對寬敞的游戲場地和足夠的結構元件,建立最初的建構游戲的常規。 3、指導幼兒學習結構技能,並鼓勵幼兒獨立建構簡單的物體。 4、有意識讓孩子命名,慢慢幫助幼兒幼兒明確建構的目的性,使主題漸漸明確。 5、教會幼兒整理玩具的簡單方法,讓他們參與整理玩具的工作。在這里董教授提了一個整理積木玩具的辦法:因為建構材料比較多,老師們可以在櫥子上貼上標簽,幼兒根據標簽的位置把擺放大積木,小塊的積木可以用鞋盒或其它的一些紙箱分類裝,在紙箱上貼上標簽,這樣在收拾積木玩具時就快多了。幼兒在下次玩建構游戲時取積木時也可以很方便的取到。
7. 小班戶外活動小城堡教案
南望王師又一年.
8. 如何定製小班結構游戲的階段計劃
小班年齡階段建構游戲的特點及教師指導:
特點:
1、材料選擇的盲目性和簡單性。小班幼兒在選擇活動材料時比較單一,沒有目的性
2、結構技能簡單。小班年齡段幼兒在建構時一般都喜歡用的技能是鋪長和壘高
3、易中斷,堅持性差。小班孩子的無意注意佔明顯優勢,新奇、強烈,以及活動著的刺激物都能很容易的引起他們的注意,但不是很穩定。例如幼兒正在在「搭建房子」的游戲中,當她看到其他幼兒正在搭建一座「城堡」,她的注意力便一下轉到「城堡」,而又去搭「城堡」了。
4、主題建構的無計劃性。小班年齡段幼兒在建構游戲時,還不會預先想好所要塑造的形象,然後有目的的建構,他們往往對結構材料,結構動作感興趣。幼兒建構游戲形式更多的是自由和模擬構造,往往喜歡獨自或平行游戲。
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認識建構材料,有意識提供範例,如把搭好的作品放在前面,也可以把作品或一些建築的照片粘貼到牆上,供幼兒參考。
2、提供相對寬敞的游戲場地和足夠的結構元件,建立最初的建構游戲的常規。
3、指導幼兒學習結構技能,並鼓勵幼兒獨立建構簡單的物體。
4、有意識讓孩子命名,慢慢幫助幼兒幼兒明確建構的目的性,使主題漸漸明確。
5、教會幼兒整理玩具的簡單方法,讓他們參與整理玩具的工作。在這里董教授提了一個整理積木玩具的辦法:因為建構材料比較多,老師們可以在櫥子上貼上標簽,幼兒根據標簽的位置把擺放大積木,小塊的積木可以用鞋盒或其它的一些紙箱分類裝,在紙箱上貼上標簽,這樣在收拾積木玩具時就快多了。幼兒在下次玩建構游戲時取積木時也可以很方便的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