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課題
研究性學習是以「培養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度,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以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的各種課題或項目設計、作品的設計與製作等為基本的學習載體;以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學習到的科學研究方法、獲得的豐富且多方面的體驗和獲得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基本內容;以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主採用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研究為基本的教學形式的課程。
方法如下:
(1)澄清或識別問題。通過討論和提問,學生識別問題,找到問題的症結之所在,並清晰而明確地陳述問題。
(2)針對問題提出假設,或者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或思路。
(3)圍繞問題的解決,制定一個初步的研究計劃。一般來講,學生可以根據以下幾個問題來制訂研究計劃:「問題是什麼?」「你對這個問題已經了解多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還需要了解什麼?」「為了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你將要做什麼?」當然,這個研究計劃還會隨著後來新想法、新信息的出現,而加以適時調整與修訂。
(4)按計劃採取行動,通過諸如問卷、觀察、訪談、查閱文獻資料、搜集事物作品等形式,去獲取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資料信息。
(5)對搜集到的資料信息進行組織和加工處理,或者對原有假設進行檢驗、得出結論,或者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或者對各種可能的問題解決方案進行比較,選擇一個最佳的答案。
② 氫離子、醋酸根離子、鋁離子、氯離子為何不能共存
醋酸根水解:CH3COO(-)+ H2O =(可逆號)= CH3COOH + OH(-)
鋁離子和OH-離子反應:Al3+ + 3OH-=Al(OH)3↓
③ 要除去括弧中的雜質,寫出適宜的試劑和提純方法。
甲烷(乙烯)
將混來合氣體通入溴水中,自乙烯變為1,2-二溴己烷留在溶液中,(用高錳酸鉀除乙烯比較麻煩,不可行)。
乙烯(SO2)
將混合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SO2變成鹽留在溶液中,而被除去。
硝基苯(NO2)
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即可。
溴苯(溴)
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溴變為溴化鈉和次溴 酸鈉而溶於水,再分液即可。
④ 吳星的論文
1. 「乙酸」的教學設計、實施與反思化學教學,(5)
2. 論中學化學學科特色化學教學,2012(6)
3. 銅與氯化銅反應有氯化亞銅生成嗎?化學教育,2012(2)
4. 大學生化學實驗學習障礙的調查報告,化學教育,2010(5)
5. 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活動學習,化學教育,2009(4)
6. 鹼性介質中S2-與Fe3+反應的實驗探究,化學教育,2009(5)
7. Fe3+與S2-反應生成什麼,中學化學,2009(3)
8. 高中化學與大學無機化學知識銜接的方式 ,化學教育,2009(7)
9. Fe3+比Fe2+穩定嗎, 中學化學,2009(1)
10. 中澳高中化學課程標准比較,化學教育, 2009(8)
11. 污水處理—電浮選凝聚法實驗的改進,化學教育,2009(8)
12. 舉重運動中的化學功能,化學教育,2008(11)
13. 腌製品為何耐腐蝕,中學理科,2008(10)
14. 高校化學類專業如何迎接課改後的新生,大學化學,2008(2)
15. 影響高中生選擇化學課程模塊的因素研究,化學教育,2007(4)
16.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物的探究,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7(7)
17. 用「精彩」的預設點燃中學化學課堂教學「輝煌」的生成,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8)
18. 化學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淺析,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7(2)
19. 檢驗鐵的一組趣味實驗,化學教與學,2007(6)
20. 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多「講」,化學教與學,2007(6)
21. 化學新課改中考探究題簡析,化學教與學,2007(2)
22. 中學生化學問題表徵現狀及特點的實驗研究, 化學教育,2006(8)
23. 簡析化學文化與化學教育,化學教育,2006(6)
24. 高中生化學信息遷移題表徵層次的實驗研究,化學教育,2006(1)
25. 初中生化學問題解決中元認知水平量表的設計,化學教育,2006(1)
26. 到底什麼是問題意識,上海教育科研,2006(1)
27. 高中生化學信息遷移題表徵層次的實驗研究,化學教育,2006(2)
28. 化學知識類型與學習方式選擇的探討,化學教育,2006(7)
29. 簡析化學文化與化學教育,化學教育,2006(6)
30. 網路環境下化學自主學習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
31. 中學生化學問題表徵現狀及特點的實驗研究,化學教學,2006(8)
32.初中生化學問題解決中元認知水平量表的設計,化學教育,2006(2)
33. 對「化學鍵」(第一課時)的教學反思,中學化學,2006(1)
34. 淺談化學課程中的人文內涵,中國教育改革與教學研究,2006(4)
35. 來自高中生的心聲:把化學實驗課還給我們,化學教育,2006(11)
36. 中學生化學實驗能力評價實施程序探析,現代中小學教育,2005(11)
37. 注射器「噴火」實驗——「粉塵爆燃」實驗一則,實驗教學與儀器,2005(12)
38. 中學生化學學習中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中國教育改革與教學研究,2005(12)
39. 這是一道缺少條件的錯題嗎?,數理化解題研究,2005(12)
40. 中學化學教學中應滲透化學思想教育,化學教與學,2005(24)
41. 中學生化學實驗能力評價實施程序探析,現代中小學教育,2005(11)
⑤ 請問哪裡有高中的視頻教學資源視頻,我是理科生,最好要數學和物理,化學生物也好,太謝謝大家了.
數學高中一年級(上)
一:一、集合的有關概念
一:二、子集、補集、交集、並集
一:三、含絕對值不等式的性質
一: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五、命題
一:六、四種命題
一:七、充要條件
一:八集合元素的個數
二:一、映射能力
二:二、函數的基礎知識
二:三、指數
二:四、指數函數
二:五、對數
二:六、對數函數
二:七、函數的應用
三:一、數列的基礎知識
三:二、等差數列
三:三、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三:四、等比數列
三:五、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前n項和公式
三:六、等差、等比數列的應用
數學高中一年級(下)
四:一、角的概念和推廣
四:二、弧度制
四: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數
四:四、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
四:五、誘導公式
四:六、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
四:七、倍角公式和半形公式
四:八、正弦、餘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四:九、函數 Y=Asin(ωx+φ)的圖象
四:十、正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四:十一、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
四:十二、三角函數的應用
五:一、向量的有關概念
五:二、向量的加減法
五:三、實數與向量的積
五:四、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五:五、線段的定比分點
五:六、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五:七、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示
五:八、平移
五:九、正弦定理
五:十、餘弦定理
五:十一、解三角形的應用
英語高中一年級(上)
Unit1 Good friends Part1
Unit1 Part2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part1
Unit2 Part2
Unit3 Going places Part1
Unit3 Part2
Unit3 Part3
Unit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Part1
Unit4 Part2
Unit5 The silver screen Part1
Unit5 Part2
Unit6 Good manners Part1
Unit6 Part2
Unit7 Cultural relics Part1
Unit7 Part2
Unit8 Sports part1
Unit8 part2
Unit9 Technolorgy
Unit9 Part2
Unit10 The world around us Part1
Unit10 Part2
Unit11 The sound of the world Part1
Unit11 Part2
Unit12 Art and literature Part1
Unit12 Part2
英語高中一年級(下)
Unit13 Healthy eating Part1
Unit13 Part2
Unit14 Festivals Part1
Unit14 Part2
Unit15 The necklace Part1
Unit15 Part2
Unit16 Scientists at work Part1
Unit16 Part2
Unit17 Great women Part1
Unit17 Part2
Unit18 New Zealand Part1
Unit18 Part2
Unit19 Modern agriculture Part1
Unit19 Part2
Unit20 Humour Part1
Unit20 Part2
Unit21 Body language Part1
Unit21 Part2
Unit22 A world of fun Part1
Unit22 Part2
物理高中一年級(上)
第一章 力 知識小結
一、力的基本概念
二、力學中常見的三種力
三、力的合成與分解
方法指導
第二章 直線運動 知識小結
一、看圖像的方法
二、解直線運動習題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牛頓第一定律 知識小結
方法指導
第四章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2、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3、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
方法指導
第五章
一、曲線運動
二:1、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二:2、平拋運動
三:1、運動學
物理高中一年級(下)
三:2、動力學
第六章
一、萬有引力定律
二:1、天體質量的計算
二:2、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計算
二:3、人造地球衛星的運動
第七章
一、動量定理
例題
二、動量守恆定律
第八章
一、功和功率
二、機械能
三、功和能的關系
四、機械能守恆定律
第九章
一、簡諧運動的動力學特點
二、簡諧運動的運動學特點
三、簡諧運動中能量轉化特點
四、受迫振動
化學高中一年級(上)
第一章
第一節 氧化還原反應
一、化學反應類型
二、氧化還原反應
三、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第二節
一、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二、離子反應
練習題
第三節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二、燃料的充分燃燒
第二章
第一節 鈉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第三節 鹼金屬元素
練習題
第三章
第一節
一、物質的量和摩爾
二、摩爾質量
練習題
第二節
一、固態、液態物質的體積
二、氣體摩爾體積
三、練習題
第三節
一、物質的量濃度
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三、關於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第四章
第一節 氯氣
第二節 鹵族元素
第三節 物質的量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化學高中一年級(下)
例題
第五章
第一節
一、原子的構成
二、原子核電電子運動的特徵
三、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第二節
一、原子序數
二、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
三、原子半徑的周期性變化
四、元素主要化合價的變化
第三節
一、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二、元素性質的變化規律
三、核素 同位素
第四節 化學鍵
第五節 非極性分子和極性分子
第六章
第一節
一、氧族元素的原子結構
二、氧族的元素的性質
三、臭氧
四、過氧化氫
第二節 二氧化硫
第三節 硫酸
第四節 環境的保護
第七章
第一節 碳族元素
第二節 硅酸鹽工業簡介
第三節 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小學一年級 小學二年級 小學三年級 小學四年級 小學五年級 小學六年級
初中一年級 初中二年級 初中三年級 高中一年級 高中二年級 高中三年級
數學高中二年級(上)
第六章
一、不等式的性質
二、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
三、不等式的證明
四、不等式的解法舉例
五、含有絕對值的不等式
六、不等式的應用
七、N個正數的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
第七章
一、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二、直線的方程
三、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四、簡單的線性規劃
五、曲線和方程
六、圓的標准方程
七、圓的一般方程
八、圓的參數方程
第八章
一、橢圓及其標准方程
二、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
三、雙曲線及其標准方程
四、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
五、拋物線及其標准方程
六、拋物線的單間幾何性質
數學高中二年級(下)
第九章
第一講
一、平面的基本性質
二、空間直線
三、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
四、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
四、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續)
第二講
一、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
二、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
第三講
一、稜柱
二、棱錐
三、多面體和正多面體
四、球
第十章
第一講
一、排列與組合
二、排列
第二講
一、二項式定理
二、隨機事件的概率
三、互斥事件有一個發生的概率
四、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
英語高中二年級(上)
Unit1 Making a difference
Unit2 News media
Unit3 Art and architecture
Unit4 A garden of poems
Unit5 The british lisles
Unit6 Life in the future
Unit7 Living with diseaes
Unit8 First aid
Unit9 Saving the earth
Unit10 Frightening nature
英語高中二年級(下)
Unit11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Unit12 Fact and fantasy
Unit13 The water planet
Unit14 Freedom fighters
Unit15 Destinations
Unit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it17 Disabilities
Unit18 Inventions
Unit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
Unit20 Archaeology
物理高中二年級(上)
第十章
一、波的形成和傳播
二、波的描述
三、波的性質及現象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一章
一、分子運動理論
二、內能
三、能量守恆定律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二章 固體和液體
第十三章
一、氣體的狀態的參量
二、氣體的實驗定律
三、克拉伯龍方程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四章
一、庫侖定律
二、電場強度
三、電勢
四、電場中的導體
五、電容
六、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五章
一、歐姆定律
二、電路的識別和計算
三、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物理高中二年級(下)
四、實驗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六章
一、磁場及其描述
二、安培力
三、洛倫茲力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七章
一、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二、感應電動勢的大小
三、感應電流的方向
四、自感及其應用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八章
一、正弦交變電流
二、變壓器
三、三相交變電流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九章
一、電磁振盪
二、電磁場和電磁波
三、無線電波的發射和接收
解題方法指導
化學高中二年級(上)
第一章
第一節 氨和磷
第二節 氨 銨鹽
第三節 硝酸
第四節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第五節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第二章
第一節 化學反應速率
第二節 化學平衡
第三節 影響平衡移動的條件
第四節 合成氨條件的選擇
第三章
第一節 電離平衡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第四節 酸鹼中和滴定
第四章
第一節 鎂和鋁
第二節 鐵和鐵的化合物
第三節 金屬的冶煉
第四節 原電池的原理及其應用
第五章
化學高中二年級(下)
第一節 甲烷
第二節 烷烴
第三節 乙烯 烯烴
第四節 烯烴
第五節 苯
第六節 石油和煤
第六章
第一節 溴乙烷
第二節 乙醇 醇類
第三節 有機分子式和結構式的確定
第四節 苯酚
第五節 乙醛 醛類
第六節 乙酸 酸類
第七章
第一節 葡萄糖、庶糖
第二節 澱粉、纖維素
第三節 油脂
第四節 蛋白質
第八章
第一節 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簡介
第二節 合成材料
第三節 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
小學一年級 小學二年級 小學三年級 小學四年級 小學五年級 小學六年級
初中一年級 初中二年級 初中三年級 高中一年級 高中二年級 高中三年級
數學高中三年級(上)
第一講
一、離散型隨機變數的分布列
二、兩個常見的分布列
三、離散型隨機變數的期望與方差
第二講
一、抽樣方法
二、總體分布的估計
三、正態分布
四、線性回歸
第三講
一、數學歸納法
二、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一)——整除性的證明
三、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二)——等式的證明
四、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三)——不等式的證明
五、數學歸納法的應用(四)——幾何問題的證明
六、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五)——發現、證明數學命題
第四講
一、數列的極限
數學高中三年級(下)
二、函數的極限
三、極限的四則運算
四、無窮等比數列(|q|<1)的和
五、函數的連續性
第五講
一、導數的概念
二、導函數的概念
三、幾種常見函數的導數
第六講
一、函數的積、差、和、商的導數
二、復合函數的導數
三、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的導數
四、近似計算
第七講
一、函數的單調性
二、函數的極值
三、函數的最值
第八講
一、復數和概念
二、復數的運算
三、復數的應用
英語高中三年級(上)
Unit 1 That must be a record!
Part 1
Part 2
Unit 2 Crossing limits
Part 1
Part 2
Unit 3 The land down under
Part 1
Part 2
Unit 4 Green world
Part 1
Part 2
Unit 5 Getting the message
Part 1
Part 2
Unit 6 Going West
Part 1
Part 2
Unit 7 A Christmas Carol
Part 1
Part 2
Unit 8 Learning a foreing language
Part 1
Part 2
英語高中三年級(下)
Unit 9 Health care
Part 1
Part 2
Unit 10 American literature
Part 1
Part 2
Unit 11 Key to success
Part 1
Part 2
Unit 12 Ecation
Part 1
Part 2
Unit 13 The mystery of the Moonstone
Part 1
Part 2
Unit 14 Zoology
Part 1
Part 2
Unit 15 Popular youth culture
Part 1
Part 2
Unit 16 Finding jobs
Part 1
Part 2
物理高中三年級(上)
第二十章
1、光的直線傳播
2、光的反射
3、光的折射
4、全反射
5、光的色散
解題示例
第二十一章
1、光的干涉
2、光的衍射
光的波動性(3、4、5)
解題示例
第二十二章 量子論初步(1、2、3、4、5)
解題示例
第二十三章 原子核
解題示例
第二十四章 相對論簡介(1、2、3)
4、慣性力
5、廣義相對論
物理復習建議
高三物理復習策略:
1、基礎復習抓規范
物理高中三年級(下)
2、重點復習抓主幹
3、專題復習抓方法
4、練習講評抓缺漏
5、自我反思抓落實
6、實驗復習抓操作
力學專題:
1、受力分析
2、運動和力
3、功能和動量
4、振動和波
電磁學專題:
1、電場和磁場
2、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3、電磁感應
熱學、光學、近代物理專題:
1、熱學
2、光學
3、近代物理
化學高中三年級(上)
第一單元
第一節 離子晶體 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
第二節 金屬晶體
小結
第二單元
第一節 膠體
第二節 膠體的性質及應用
小結
第三單元
第一節 重要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第二節 離子反應的本質
第三節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第四節 燃燒熱和中和熱
小結
第四單元
化學高中三年級(下)
第一節 一、電解原理
第一節 二、銅的電解精煉
第一節 三、電鍍銅
第二節 氯鹼工業
小結
第五單元
第一節 接觸法制硫酸
第二節 關於硫酸工業綜合經濟
小結
第六單元
第一節 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二節 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三節 物質檢驗實驗方案設計
第四節 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要求
小學一年級 小學二年級 小學三年級 小學四年級 小學五年級 小學六年級
初中一年級 初中二年級 初中三年級 高中一年級 高中二年級 高中三年級
http://hi..com/%C4%CF%C9%B3%C8%BA%B5%BA3hk%5F/blog/item/9d1f1129337b0bfe99250aeb.html
⑥ 怎樣進行分組討論式教學
在高效課堂改革中,「效」很重要。 對於這個「效」字,我嘗試進行分組討論式教學。我主要針對分組討論式教學的必要性,如何分組,舉例說明如何授課,課堂評價以及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和實施分組討論式教學的結果,這種教學形式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鍛造各方面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豐富的情感,滿足終身發展的需要。
心理學家誇美紐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興趣是探求知識的原動力,是學習的「催化劑」,也是發明創造的精神源泉。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把學生置於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適時的為學生尋找適宜的學習方法,學生才能顯現真正的活力,課堂才能煥發勃勃的生機,高效課堂問題才得以解決。
現在高中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教師教的越來越辛苦,學生學得越來越痛苦,教學效率很低,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解決的方案之一就是我們的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能指導學生有效學習,使課堂的效益發生變化,從而達到最有效地教學。教學是一種為學生創造性學習的服務,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自身發展過程。
在我國教育發展到現階段,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使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更成為急待解決的問題和難題。主要難在以下兩個方面:1、學生從小獨處的時間多,不善於與人交流;2、家庭投入大,學生從小就會接受各種興趣班的訓練,個人能力強,體會不到合作必要性.
合作學習流於形式,合作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採用,無論是從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是從教師的教學觀念方面都是一個重大的變革。然而在現實中,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的情況比較普遍。教師在教學中,大都採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討論合作,且無論什麼樣的課都採用。從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課堂教學熱熱鬧鬧。但從實際的教學效果看,學生並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教師也沒有完成教學任務。究其根本的原因有一是教師沒有真正掌握它的理論精髓。二是受功利主義的影響,搞形式主義。而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缺乏教學有效性的觀念。
在新授課中,教師要先給學生預習提綱並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新知識,在上課的過程中,針對預習提綱中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找代表發言,同學們進行評價,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和提示,同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思考回答。最後學生自己進行小結本節課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學會了哪些內容。這種授課形式中,教師的課前工作量很大,預習提綱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各個環節,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要根據學科特點來設置,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基礎知識、典型例題、課堂檢測、作業設置等相應內容要考慮高、中、低三個層次,按由易到難的順序編排,作業要設置選做題。上完課後,教師還要根據導學案在課前及課堂的使用情況進行反思,並進行記錄,以備進一步對導學案修正完善。
實施方法:6個人為一個小組,其中兩個人是優等生,兩個是中等生,兩個是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其中同等水平的坐在課桌的對面以 便於討論。每組的組員分別編號為:優等生A1、A2中等生B1、B2基礎比較差的C1、C2。每班6個小組。每組設置一名組長,組長不一定是學習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熱心、最有責任心組織管理能力最強的。培訓好組長發揮學習小組長的管理、組織、檢查作用,創新小組評價機制,杜絕為評價而評價,用恰當的評價培養小組積極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學習的學習精神,把評價變為一堂課的作料,自然順暢。班級中設有小組的和個人的評價規則,實行量化評分制,和月獎勵、周獎勵。
一、 在合作式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代中學生思想活躍,充滿朝氣,自我表現強,敢想敢做,但同時他們對任何新奇的事物都有好奇心,學習興趣頓時高漲起來。通過學生根據實驗目的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最能看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實施實驗方案時,邊思考邊實施,其思維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久而久之,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逐漸提高。
案例:以人教版選修五第三章第三節羧酸 酯中的科學探究為例
利用圖中所示的儀器和葯品,設計一個簡單的一次性完成的實驗裝置,驗證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強弱。
首先,學生小組內討論設計並畫出裝置圖,將各組的裝置圖都展示在大屏幕上,分別讓每組的一個組員介紹本套裝置圖的原理,組內的組員進行補充,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自由提問
這樣做的好處有:充公發揮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同學的評選,得出如下兩套裝置圖,
小組之間評價:總結出最好的裝置圖(第二幅圖)
學生動手組裝儀器進行實驗,驗證實驗結果,學生總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自主學習的特徵,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准備;在學習活動能夠對學習進展、做好具體的學習准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後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
二、課堂評價是學生前進的動力
任何人都有得到別人肯定的慾望,都渴望一種超越別人的成就感,內在的那種成功的喜悅才是學生進步的真正的動力。要重視小組的評價,用恰當的評價培養小組的積極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學習的精神,把評價變為一堂課的作料自然順暢,並利用評價板展示各小組的情況,但堅決杜絕為評價而評價。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同時也將之作為學習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他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
三、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
小組合作交流作為一種新的學習形式出現在學習過程中。一開始組織實施時,學生會因缺乏方法而顯得生疏,有時課堂特別亂,難免會出現亂說亂叫,為一道題大吵大鬧,秩序混亂等狀況。為了達到良好的合作效果,教師必須進行恰當的引導。許多學生的特點是心直口快,往往還沒有想好就急於脫口而出,有時會說半截話,有時說一半又重說。對於這樣的學生,要求小組成員對他們提出更正意見,重新說。還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小組成員在交流時讓其他成員必須認真聽,才能聽清楚別人的意思。當然,學生培養需要一個過程,只有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交往習慣,小組合作交流的質量才會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