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繩子可以變成什麼活動反思
繩子一物多玩活動反思 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教師們為了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就會動腦筋想盡辦法,利用各種游戲活動來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發展。而近年來,「一物多玩」被幼兒園教師普遍看作是促進幼兒創造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從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來看,這樣的游戲是否真正有利於幼兒的創造能力的發展呢?讓我們先來看以下三個場景: 場景一 : 課間活動時,我帶孩子們玩皮球游戲。一到操場,孩子們就利用已有經驗玩皮球,我鼓勵他們玩出多種花樣。他們有的進行拋接球練習,有幾名幼兒在傳球;還有的幼兒在拍球、踢球。其中有的玩法孩子並未實踐過,而是根據我的提問臨時想出來的,對此我進行了簡單的講評,並表揚了積極動腦的小朋友。 場景二: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間,我組織幼兒玩「膠絲袋子」游戲。首先,我做了一個示範:我鑽到了袋子里,學「袋鼠跳」。然後,讓孩子們想出各種玩法,看誰創造的玩法多。分散活動之後,我觀察到孩子們並沒有什麼創意。模仿「袋鼠跳」的幼兒很多,只有個別幼兒用袋子玩捉「空氣」的游戲、在袋子上玩「翻跟頭」游戲等。看到這樣我把大家集合起來,講評說:「剛才有的小朋友創造的玩法很好。有的小朋友雖然在玩,但是玩得不好。現在,我請程嘉小朋友才來告訴我們他的玩法……」 場景三 : 在離園活動時我提供了一些繩子,組織幼兒玩翻繩的游戲,並要求孩子玩得和別人不一樣。活動中,我讓幼兒演示自己的玩法。於是,孩子們紛紛演示起來。其我對一些孩子的玩法點頭贊許:「我看到周浩玩得和別人不一樣!」 以上三個場景來看,我的教育目標似乎得到了落實,但是我發現游戲中幼兒的創造行為似乎更多是為了迎合教師的願望,獲得我的誇獎,而不是出於自己的游戲需要。 當前,不少幼兒園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存在著這種忽視、干擾甚至破壞幼兒創造性態度的現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首先應樹立幼兒具有自我成長的主動性的意識。孩子自身不僅有創造的潛能,而且也有創造的需要,尤其當創造是為他們自己痴迷的游戲服務時。教師在促進幼兒創造能力發展方面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 一,對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應融入到有意識的環境創設、針對孩子的游戲需要所做的動態環境調整以及和幼兒有意義的互動中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這就要求教師成為一個敏銳的觀察者,從幼兒的視角出發理解他們的內心活動,接納幼兒特有的感受方式、表現方式,把握他們的游戲線索,並順應幼兒的游戲流程和需要,對環境進行調整(如及時增添幼兒需要的游戲材料,整理、去除環境中多餘的、可能妨礙游戲開展的東西等),使幼兒的游戲得以拓展。 因這種援助針對幼兒的游戲需要,所以不會破壞、干擾幼兒沉浸於游戲之中的狀態,有利於幼兒創造性態度的形成。 第 二,在幼兒自發自主的游戲中,教師應為幼兒創設寬松的游戲環境,同時要以一個富有童心、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們游戲的大孩子。這樣有利於教師通過自身的交往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協助幼兒更好地打開思路,拓展游戲。當然,這並不是說教師任何時候都要忙於調整環境或者和幼兒交往。當孩子能夠根據自己的游戲思路與環境積極互動時,教師以接納的態度守護孩子的游戲同樣很重要。 第 三,教師對幼兒游戲中的創造性行為可以有所評價,但是不能以此評判幼兒的游戲進行得「好」與「不好」。幼兒由於環境、教育、遺傳等不同的作用和影響,他們創造性思維水平是有很大差異的。在一般情況下,只有環境和教育起積極的作用,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都會有較大的發展,但不能根據幼兒一時的表現,就斷言其創造能力的高下。
⑵ 小班 健康 袋鼠找媽媽課後反思
1、活動目標:
1、能聽指令扮演角色,做動作。
2、練習雙內腳跳著前進,容鍛煉退步肌肉。
游戲過程:
1、教師扮演袋鼠媽媽,招呼小袋鼠們圍在媽媽身邊。
2、開始游戲
(1)袋鼠媽媽與小袋鼠談話。
"孩子們,你們在媽媽的口袋裡長大了,該出去練練本領了,好不好?"
(2)"媽媽"帶著孩子在場地上練習袋鼠跳,注意手勢動作,指導幼兒雙腳並攏跳,向前蹦,幫助不會跳的小袋鼠。
(3)袋鼠媽媽走到離小袋鼠不遠的另一端場地大喊:"小袋鼠乖乖,快快跳到媽媽這里來。"小袋鼠聽到媽媽叫,立刻雙腳並攏跳著前進來到媽媽身邊。
(4)教師不斷選擇離幼兒不遠的場地招呼小袋鼠跳著來找媽媽。反復,熟練後,結束游戲。
指導要求:學小袋鼠,雙手做彎曲狀放在胸前並且雙腳並攏跳。當老師說"小袋鼠們去活動活動身體吧",小袋鼠們可以在"草地上"到處跳;等到老師說"小袋鼠,快快到媽媽這里來。"幼兒立馬學小袋鼠的動作跳到媽媽身邊,並且嘴巴里說"媽媽,媽媽,我在這里。"
⑶ 幼兒中班舞蹈教案小袋鼠
參考 活動目標: 1、在了解袋鼠的基礎上學習舞蹈《袋鼠媽媽》; 2、體驗媽媽與寶寶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多媒體課件、大灰狼頭飾、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視頻導入 今天老師把袋鼠媽媽和它的寶寶都請來了,我們來看一看。 二、 了解袋鼠的特徵,學習袋鼠跳 1、 出示小袋鼠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小袋鼠的前腿和後腿有什麼不一樣的?(前腿短,後腿長) 小朋友學一學袋鼠站著的樣子。 小袋鼠是怎麼走路的?(學一學) 2、 出示袋鼠媽媽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袋鼠媽媽的樣子好奇怪,肚子上有個什麼? 大口袋是干什麼用的? 小結:袋鼠媽媽的肚子上有個口袋,小袋鼠小的時候就生活在裡面。 三、 用袋鼠跳的動作學習舞蹈《袋鼠媽媽》 1、 欣賞歌曲《袋鼠媽媽》 2、 理解歌曲內容,學跳《袋鼠媽媽》 跟著音樂隨老師用袋鼠跳的動作完整表演《袋鼠媽媽》 四、 游戲鞏固「袋鼠媽媽」 袋鼠媽媽要帶小袋鼠到森林裡去玩,可是森林裡有凶惡的大灰狼,小袋鼠千萬不能亂跑,要跟媽媽在一起。袋鼠們要跳著舞去森林。大灰狼來了,袋鼠媽媽勇敢地用「沙包」趕走了大灰狼。天黑了,小袋鼠們跳著舞回家了。 五、 體驗媽媽與寶寶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觀看雞媽媽和小雞、狗媽媽和小狗、鳥媽媽和小鳥、貓媽媽和小貓相親相愛的場景,聯系自己和媽媽相親相愛的場景,激發幼兒更加愛媽媽的情感。 六、 活動結束 小朋友都愛自己的媽媽,回家把《袋鼠媽媽》的舞蹈跳給媽媽看!
⑷ 大班教案有趣的圖形娃娃反思怎麼寫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掌握,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
2、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識。
3、 通過創設愉悅的游戲情節,來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 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二、 活動准備:
場地准備:用塑料繩在地面上圍一個大圓、一個大三角形、一個大正方形。
物質准備:1、半圓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種不同的大型組合積木若干。
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一幅畫。
三、活動過程:
1、 游戲:找朋友。[講一講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
教師出示用幾何圖形拼組的畫,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找一找畫面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娃娃?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逐一觀察、比較、講述,加深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
2、 游戲:作客。
教師以圖形娃娃的身份與幼兒做游戲。邀請幼兒去各個圖形娃娃家作客。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到圖形娃娃家去作客吧!來,先讓我們一起學袋鼠跳到圓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跳到已劃好的圓形中去)再讓我們一起學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爬到已劃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後我們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誰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兒一起跑到正方形)
3、 游戲:娃娃請客[培養幼兒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教師創設游戲情節:圖形娃娃邀請小朋友吃飯,把幼兒帶到有半圓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形娃娃家吃飯的桌子有哪些形狀呀?(幼兒回答)對。圖形娃娃說,一下子來了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經坐不下了,它們要把小桌子變成大桌子,你們有辦法嗎?(幼兒分組合作拼擺桌子,培養幼兒互助的能力。)[兩個半圓形的桌子可拼組成一個大圓形的桌子、一張長方形的桌子和兩張正方形的桌子拼組成一張大正方形的桌子、4張小正方形的桌子可拼組成一張大正方形桌子]
教師:「桌子有了,椅子還沒有,我們就用積木來拼做椅子吧!不過,圓形的桌子旁要放圓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吧!(幼兒動手來擺放積木,把它們進行拼組成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分別放在所對應的桌子四周。)
4、 游戲:送禮物
教師:「圖形娃娃邀請我們來做客,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先送一個大蛋糕給它們,不過,圓形娃娃喜歡吃圓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歡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歡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錯了,娃娃會不高興的。 [用兩個半圓形的積木拼成一個圓形、用兩塊三角形的積木拼成一個正方形,用兩個小三角形積木拼成一個大三角形。]幼兒在「生日快樂」的樂曲中將積木一層層的進行拼搭,體驗歡快的情緒。
⑸ 幼兒園中班教案跳跳可樂罐
【活動目標】 1、學慣用雙腳向上跳,鍛煉腿部力量。 2、懂得遵守游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活動准備】皮球一個,箭頭四個,手www.jy135.com示牌一個。動物骰子大小各一個大骰子六面有三種小動物小骰子五面有小動物(三種),還有箭頭,一面是月亮。音樂三段(火車開了,三隻小熊。莫扎特的小步舞曲)【活動過程】1、熱身運動。開火車進場(火車開了)師:好,准備,出發.小火車跟上.跑起來.好了,下車了.請小朋友找個小紅點站好.等下我們要做游戲,先來活動一下身體吧.來小手拿出來,搖一搖,小腳伸出來,晃一晃,換只小腳晃一晃,小腳伸出來,踢一踢,換只小腳踢一踢,小手叉腰,扭一扭,小手摸地,蹲一蹲,跳一跳,跑一跑。來再來一次。聽音樂(三隻小熊)教師帶小朋友做運動。2、游戲:快樂跳跳跳出示皮球: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東西,看看是什麼?你們看,老師拍皮球,皮球會怎樣?(跳起來)那請小朋友雙腳並攏,和皮球跳一跳,輕一點。教師拍皮球幼兒跟著皮球跳。師:剛才我發現這個小朋友跳得比較輕,請他來跳給大家看一看,小朋友看他的腳,前腳掌輕輕落地,跳起來輕輕的,我們和他一起跳一跳。請一幼兒示範跳教師指導幼兒要兩腳並攏,向上跳,前腳掌輕輕落地。幼兒再次嘗試跳 (2)看箭頭指方向跳師:剛才我們看大皮球會原地跳,它呀還會向不同的方向跳呢。請小朋友看仔細了。(師教師向左邊拍球)師:皮球現在朝哪方向跳的,小朋友用手指一指。出示箭頭師:這個箭頭怎樣才能表示皮球跳的方向呢?那老師把箭頭貼在這。我們跟著皮球朝箭頭指的方向來跳一跳。師:下面請小朋友看一看,皮球還會朝哪跳。教師向右邊拍球。這次我請一個小朋友用箭頭表示皮球跳的方向。幼兒粘箭頭師:那我們跟著皮球朝箭頭指的方向跳一跳,好不好。剛才我發現有的小朋友臉轉過去朝箭頭指的方向跳的,還有的小朋友是側著跳過去的。教師一邊點評一邊做動作。那我們一起側著跳過去。輕輕的輕輕的。我這里還有一個箭頭,(教師在地上粘好朝前方向指的箭頭)皮球應該往哪跳(前)那請小朋友一起跟著皮球向前跳。出示箭頭,師:這次我不請小朋友說箭頭朝哪方向指的,你看到後覺得箭頭往哪指,你就往哪跳,(輕輕的。)看來我真難不倒你們,我這里還有一個好玩的東西出示箭頭手示牌,教師邊講解,邊做動作跳箭頭朝哪指,我就往哪跳。教師看手示牌左右,上跳。你們能不能看手示牌指的方向跳一跳。老師要不停的變換手示牌,你們一定要看仔細哦。(我要變了,注意,輕輕的)這次我請一個小朋友來當指揮員,其他小朋友跟著皮球跳一跳。(輕輕的,它又變方向了) (3)學小動物跳師:考考你們哦,小朋友會跳,皮球也會跳,那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雙腳跳呢?請幼兒模仿小動物跳教師介紹動物骰子的玩法師:呆會兒我要扔骰子,骰子落在地上,最上面是什麼小動物你們就學什麼小動物跳。那誰能學一學小兔跳。請一幼兒示範,教師點評。(雙腳並朧,向上跳,前腳掌輕輕地著地)小朋友集體學跳請一小朋友學袋鼠跳。其他幼兒一起學袋鼠跳一幼兒示範學青蛙跳。(教師講解他跳的特別輕,兩腳分開的,小朋友一起跳一跳。) (4)看骰子跳小一班的小朋友這么聰明,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一樣東西,看一看是什麼,。請小朋友站到後面的綠色線上。這是動物骰子,看看上面有哪些小動物。我們來和動物骰子玩一個游戲,聽好了怎麼玩,呆會兒我要扔骰子,骰子落到地上,最上面是什麼小動物你就學那個小動物跳一跳,聽明白了沒有,好,准備,123教師扔骰子,幼兒跳(小青蛙跳到我這來。請小朋友回到紅點上。小兔子趕快跳過來,請小朋友回到紅點上。)請一幼兒扔骰子(某某很快跳過去站好了,我請他來扔)你們喜歡這骰子嗎,那我們再來給你們變一個骰子(猜猜它藏哪了,不給你們看,噓,我們一起數。123)師:這個骰子和前面的骰子有什麼不同?(大小不同。有箭頭)對了,這個上面有小動物,還有箭頭,是什麼意思呢。對,箭頭就是朝左右跳,那還有小動物怎麼辦,它是讓我們學什麼跳。聽好了,這個游戲是這么玩的,我們扔骰子以後,骰子落在地上,上面是什麼小動物就學它朝箭頭指的方向跳。聽清楚了沒有,好,我們來游戲,教師扔月亮。沒箭頭,月亮是干什麼,,對了,小動物看到就要蹲下來休息了休息好了,我們來游戲吧。教師扔骰子請一幼兒扔骰子,其他孩子看骰子的方向跳。教師也和小朋友一起跳。3、放鬆活動。聽音樂做放鬆運動。
⑹ 中班科學袋鼠冠軍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教學大綱中指出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重視音樂能力的培養;教給幼兒簡單的音樂技能;發揮音樂的教育作用。音樂游戲《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富有詼諧情趣的幼兒喜聞樂見的動感教材。中班幼兒對媽媽還有一定的依賴性,他們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樣每天呆在媽媽的袋袋裡,與媽媽做游戲。
活動目標
1、提高對音樂游戲的興趣,創編與同伴不同的親熱動作,從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2、能按音樂節拍做蹦跳步與同伴共同協調一致地做動作。
3、初步掌握音樂游戲的基本玩法,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掌握此音樂游戲的玩法。
活動難點: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相應的情節。
活動准備
1、袋鼠的圖片、袋鼠音樂。
2、袋鼠媽媽的頭飾一個,袋鼠的頭飾若干,狼的頭飾一個,玩具槍一個、白頭巾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音樂有節奏地做拍手、捻指、蹦跳步等動作進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
(1)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叫什麼呀?(袋鼠),請小朋友們跟著音樂集體拍手唱《袋鼠》。
(2)以接唱的方式再次復習歌曲。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唱後半句。師:請小朋友看,老師唱的時候用這個動作表示,老師做請的動作,小朋友唱。
2、學袋鼠跳。
(1)學習蹦跳步。師:(戴頭飾)袋鼠媽媽來了,剛才聽見乖乖們唱的可真好聽啊,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那你知道我們袋鼠是怎麼走路的嗎?讓所有幼兒都學一學並點評兩名幼兒。(雙臂彎曲在胸前,兩手自然下垂兩腿屈膝,兩腳蹬地跳起,落下時前腳掌著地,兩膝彎曲,要輕巧而有彈性。)
(2)教師示範蹦跳步,幼兒學習。師:小袋鼠們一起來和袋鼠媽媽去森林裡吧!(請幼兒聽音樂,跟隨教師學做蹦跳步)(教師放錄音一遍。)
3、幼兒兩人一組做蹦跳步。
(1)請幼兒兩人一組,一人當袋鼠媽媽,一人當小袋鼠,小袋鼠在前袋鼠媽媽在後,一起來做蹦跳步。(要求幼兒已經會聽前奏提醒幼兒兩人動作協調一致,同時一下一下地跳,每小節跳一下)(教師放錄音一遍)。
(2)教師啟發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袋鼠和媽媽「相親相愛」。師:袋鼠乖乖很喜歡媽媽,和媽媽相親相愛,袋鼠寶寶可以做什麼動作來表現和媽媽與寶寶相親相愛?(引導幼兒想出相互撫摸、拍打、摟抱等動作)袋鼠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和媽媽相親相愛。(教師放錄音一遍。)
4、玩游戲《袋鼠》。(取頭飾)
(1)教師講述故事:今天天氣可真好,袋鼠媽媽帶著她的寶寶一蹦一跳一起去森林裡玩,袋鼠媽媽和寶寶相親相愛,他們互相擁抱、互相撫摸非常高興。正在這時,森林裡來了一隻大灰狼,慢慢的尋找著小袋鼠。幸虧獵人叔叔及時趕來,舉起槍「砰」的一聲把大灰狼打死了。小袋鼠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和媽媽一起相親相愛了!
(2)教師講解示範游戲規則。師:「這個故事有趣嗎?老師還能把這個故事編成一個好玩的游戲呢,老師給你們教一教吧。規則音樂一時,幼兒兩人一組(一前一後),前者做小袋鼠,雙臂彎曲在胸前,兩手自然下垂,後者做袋鼠媽媽,雙手搭在前者身上,兩人同時做蹦跳步,每小節跳一下。唱到地三句時,兩人相對擁抱,互相拍拍、撫摸,表示兩人相親相愛。到結束句時,袋鼠一起蹲下不動。音樂二時,大灰狼聽音樂按節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樣子。等音樂結束,獵人「砰」開槍,「大灰狼」一下倒地裝死。獵人說:「大灰狼暈了,袋鼠出來吧!」袋鼠們又做蹦跳步繼續游戲。
(3)第一遍游戲請四五組幼兒玩,教師當袋鼠媽媽,配班教師扮演「狼」,請能乾的幼兒扮演「獵人」,提醒幼兒「狼」出來時,「袋鼠」們蹲下不動。音樂再響起時,提醒「袋鼠」們按節拍做蹦跳步上位。(教師完整放錄音一遍。)第一遍游戲結束後教師簡單講評。
(4)第二遍游戲,全體小朋友一起玩。請個別的幼兒扮演「狼」和「獵人」。師:誰來扮演?
三、結束部分
游戲結束時袋鼠媽媽帶領小袋鼠們離開活動室。(教師完整放錄音一遍。)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學唱 《袋鼠》歌曲,讓幼兒能按節拍協調做蹦跳步,再讓幼兒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
幼兒在這活動中,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我讓幼兒肢體動作表現袋鼠走路的神態,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以各種各樣的動作表現袋鼠蹦跳和袋著寶寶的神態,真是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這時,孩子們學習歌曲的興趣激發了出來。孩子們在欣賞歌曲的同時已被歌曲深深吸引。「袋鼠媽媽有個袋袋,袋袋裡面有個乖乖,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幼兒自發地創編出和自己的媽媽親昵的動作。
⑺ 小班體育教育活動《小袋鼠真能幹》怎麼寫
小班體育:《袋鼠跳跳跳》教學反思
器材選擇:
採用「夾物」跳其目的在於讓幼兒在自覺不自覺中堅持練習雙腳一致的跳。 採用「報紙」:是在對各種材料試驗中,發現球類材料過於圓滑膨脹、薄片類材料過於扁平光滑等等都不太適宜幼兒兩腿輕松夾物,對幼兒彈跳有影響,容易分散幼兒注意力,是動作變形。而報紙柔韌、可隨意塑形、輕巧,不僅方便幼兒夾物,對「跳」不產生負重,而且環保、獲取便捷,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環節設計意圖:
熱身活動:很重要!對於整節活動來說,運動負荷較大且大多集中在下肢,能否充分地、有針對性地進行熱身活動是尤為重要的。在三分鍾的熱身活動中有1分10秒的熱身操,對身體各部位做了基本活動的同時還加上了對腳踝、膝關節、彈跳等專門下肢活動。另安排了1分鍾左右的小游戲「好玩的紙球」:既引出了「器械」,讓孩子熟悉、喜歡「報紙球」,也是讓孩子心理上有所調節,逐漸有了一定的興奮度,提高對參與游戲的熱情。
自我嘗試:
設計不同層次要求的嘗試環節,讓幼兒通過自我嘗試逐漸體會「夾物的方法」——「起跳、落地要領」——「身體協調和節奏感」。同時運用音樂的暗示作用,讓幼兒體會行進跳中的節奏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放玩具:
充分相信幼兒的自理能力和協作精神,讓孩子參與到場地布置、收拾的活動,是他們感受到自己是活動的主人。
放鬆活動:
三分鍾的放鬆活動中有收拾場地、放鬆游戲、身體拉伸放鬆,讓幼兒從激烈的練習游戲中逐漸的緩和的平靜下來,身心得到充分的放鬆。注意不流於形式,而是真正的帶領幼兒重點就下肢進行拉伸和放鬆,防止幼兒肌體不適。
整體活動反思與改進:
在合著音樂練習行進跳時可以「袋鼠寶寶夾著紙球來跳舞」來激發孩子運動,這樣比「要輕松的自然的跳」更易於幼兒理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