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橫教學設計

橫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26 13:57:16

Ⅰ 《一面》 表現什麼品質

《一面》回憶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寫成於魯迅逝世的當月。作者思念版和敬仰魯迅,在以小見大中權,表現出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Ⅱ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出現過哪些教學流派他們的教學原則分別是什麼

一、赫爾巴特主義教學論赫爾巴特主義教學理論是一種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流派,常被人稱為「傳統教育」教學理論,創始人主要是赫爾巴特,發展者主要是他的學生齊勒(Ziller, J., 1817-1882)和賴因(Rein,W.,1847-1929),其主要內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於教育目的 他們堅持,教育的必要目的是培養道德人,教育的選擇目的是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諧發展。前者的實質是人對現存制度的服從和迎合傳統,後者的實質則是為了使兒童的發展與現實和未來社會分工就業匹配起來。
(二)關於教育目標 他們認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兒童的德性,較近的目標是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包括經驗的、思辨的、審美的、同情的、社會的和宗教的六種興趣。這樣就在教學層面上,把其提出的有著內在矛盾的教育目的觀念統一了起來。(三)關於課程形態 他們建構起來了規范化的「學科」課程與教學形態,追求古典人文學科與現代實科相結合。主要設置有自然(博物)、物理、化學、地理、數學、邏輯、文法、自然哲學、文學、音樂、繪畫、雕刻、古典語、現代外語、本國語、歷史、政治、法律、神學等19個科目。(四)關於課程橫向結構 面對分科導致的知識割裂問題,赫爾巴特主義提出並實踐了科目主題中心整合法。赫爾巴特首先提出了統覺心理學的整合原理,齊勒繼承了赫爾巴特的衣缽,建構起了以「歷史、文學、宗教」為中心和以歷史為核心的課程整合法。(五)關於教學方法 赫爾巴特認為,兒童要擴大觀念就得依靠經驗的積累,並主要地在教學中獲得知識。立足於統覺心理學的基礎,他將教學分成了四個階段,後經其弟子引申發展,形成著名的「五段教學法」,長期風行於歐美學校教育理論和實踐之中。

三、發展主義教學論 發展主義教學論,是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贊可夫(Занков,Л.В. 1901- 1977),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經過長達20年的大規模學校實驗,總結升華形成的。贊可夫突出的主題是「教學與發展」,所以這一理論也突出地表現了贊可夫格外強調學生發展的特徵。這一理論主要內涵包括: (一)作為理論基礎的「文化——歷史」理論和「最近發展區」學說 維果茨基(Выготский,Л.С.,1896-1934)以實驗為基礎,天才地提出了心理學的歷史原理和意義原理。進而在發現了兒童自生概念向科學概念的發展趨向後,他敏感到了兒童發展過程本身所具有的生長可能性。於是,他大膽地用以觀照兒童的智力發展,提出,在兒童的發展中,存在著兩種水平,第一種是兒童的現有發展水平;第二種水平則是指兒童能夠做到、但不能獨立地而只能是根據模仿來做到的那個區域,它是兒童在以後能獨立完成的,所以應包括在兒童現有發展水平之中。這一區域,就被維果茨基命名為最近發展區。(二)教育教學的根本功能是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 贊可夫所說的一般發展,基本涵義有三:一是指個性發展而不僅僅是智力發展,二是指心理一般發展而不是指身心的一般發展,三是包括動機、情感和意志的發展。但是,在他的實驗中,能夠操作並實際操作了的發展內容,主要仍然僅僅是智力發展。所以,這一理論實質上打上了深深的科學主義烙印。(三)教學創造兒童的最近發展區 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只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在兒童的發展歷程中,教學創造著最近發展區。(四)教學設計的五大基本原則 贊可夫以發展為目的的教學論,提出了五大原則,即高難度原則,高速度原則,以理論知識為主的原則,使學生理解教學過程的原則和使全體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展的原則。

Ⅲ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橫線處的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課堂教學 是按照既定的教學設計程序有目的


D

Ⅳ 妙趣橫生的歇後語 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掌握歇後語的定義和分類。
2、了解歇後回語的特答點和用法。
3、掌握歇後語的特點和用法,學會使用歇後語。
學習重難點
掌握並應用歇後語特點進行練習。
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導學法、討論法

Ⅳ 小學識字與寫字的教學設計怎麼寫

教學目標:
1.掌握來橫撇自、橫鉤的寫法。
2.正確、規范地書寫含有橫撇、橫鉤筆畫的漢字。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橫撇、橫鉤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寫字姿勢
二、學習橫撇、橫鉤的寫法
1.師邊講解邊示範:
橫撇:橫畫短,折處頓,撇畫長而微短。
橫鉤:橫畫長而平,橫尾頓後出鉤,鉤畫短而斜。

Ⅵ 暮江吟的詩意《暮江吟》的詩意

一道殘陽鋪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涼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彎新月彷彿一張精巧的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這兩句寫太陽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畫。前一句中的「鋪」字用得高妙,不僅形象地表現了太陽接近地平線時斜射在水面上的狀態,而且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顯得很平緩,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後一句抓住殘陽照射下江中細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現出的兩種顏色變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反射著陽光的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江水本身的深碧色。「瑟瑟」,本來是珍寶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這里形容背陰處江水的碧綠色。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這兩句寫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新月初上,涼露下降。此時風光,猶如一幅精描細繪的工筆畫。用「真珠」比喻露珠,不僅形象地道出其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
由描繪一江暮色,到贊美月露,中間似乎少了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他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可憐」,可愛。「真珠」,即珍珠。
這首詩大約是長慶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從側面反映出了作者離開朝廷後輕松暢快的心情。詩人在這首詩中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情思,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之情
推薦於 2018-02-02
查看全部57個回答

與橫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
© Arrange www.teachbao.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