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認識等號不等號教案

認識等號不等號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6 13:14:48

『壹』 數學運算符號是除了等號和不等號之外的所有符號嗎

運算符號是+-×÷,這些是數學運算符號。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貳』 c語言while 後面可以有幾個不等於邏輯判斷 幫忙看一下 為什麼等號判斷的可以不等號不可以

|while( 'n' == p |自| 'N' == p ||'y' == p || 'Y' == p)

如果反過來判斷,應該是
while( 'n' != p && 'N' != p && 'y' != p && 'Y' != p)

數字邏輯基礎問題,呵呵

『叄』 幼兒園關於認識等號、大於號、小於號的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為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活動准備:1、7隻蜜蜂,5隻蝴蝶的圖片。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4、數字頭飾兩套,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套。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里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幾只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麼,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於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於號的含義,說出「7」大於「5」。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裡?」(花園里),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於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小,說出「4小於6。」3、師:「大於號和小於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啟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於號還是小於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小數)。」學習兒歌:大於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於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游戲:學做「>」「<」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兩個數字娃娃的中間,用肢體動作表示大於號或小於號。游戲數次,可以讓幼兒集體扮演大於號和小於號。 三、學習變不等式為等式。我們的等於號可不開心了,它說小朋友認識了新朋友就把它忘了,它也要來做游戲。怎樣才能在5和7,4和8的中間放上等於號呢? 四、幼兒作業練習,鞏固知識。 1.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2.幼兒操作 3.集體檢查 五、室外延伸游戲我們找朋友一起來玩大於號和小於號的游戲吧。

『肆』 沒有等號和不等號的式子叫什麼

> < ¹ 不等式

『伍』 中班數學實物和數字相等教案

活動設計: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中班數學活動《它們相等嗎》,我通過數學游戲的教學形式,利用孩子們平時接觸到,又是主題春天涉及到的圖形作為數學探索的對象,重在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慾望,通過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形式進行探索提供了充分的活動條件,認識「等號」和「不等號」,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兩種事物之間數量比較的問題。尤其是在教學環節中我隱性幫助孩子們從側面掌握了事物的不同排列順序,遞進了孩子們目測事物數量的認知能力,在一定數學空間內提升了幼兒的數學知識經驗。
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排列和物體不同的干擾,學慣用「=」、「≠」表示兩個集合之間的數量關系。
2、能自主探索,大膽地用語言表述,體驗數學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實物相等,數量不等,排列不一的圖卡:1)4朵紅花,平均排成兩行,上下對齊。2)4朵黃花,一行1朵,另1行3朵。3)3朵藍花,排成「品」形。(花朵一樣大);4)金魚3條。5)金魚2條,排成一行。6)金魚2條,排成一列。
2、實物不一,數量不等的圖卡幾對,(數量在6以內)
3、幼兒人數一套「=」、「≠」符號
活動過程:
一、播放背景音樂,談話導入。
師:春天來了,美麗的花兒開放了,有紅花、有黃花。
二、認識等量,理解兩個集合之間等量關系及表示方法。
1、師:看看草地上有幾朵紅花呀?幾朵黃花?(4朵)它們一樣多嗎?(一樣多)
我們把一樣多叫相等。讓幼兒跟著說: 4朵紅花和4朵黃花相等。怎樣表示相等呢?
2、認識等號:出示等號,讓幼兒觀察:兩條線一樣長,兩條線之間的距離一樣寬。並一起認讀。把等號放在兩幅圖之間,請個別幼兒說說,讀讀。
二、認識不等量,理解兩個集合之間不等量關系及表示方法。
1、師:看,什麼花也開了呀!(出示藍花)現在黃花與藍花相等嗎?(不相等)你們怎麼知道不相等呢?(數量不一樣)那能不能用等號呢?那在兩張卡片之間該放上什麼符號呢?出示不等號並讓幼兒指認。(不等號:等號上畫一條斜杠)
2、教師放上不等號在兩張卡片之間,讓幼兒來讀讀,說說:4朵黃花和3藍花不相等。
三、運用符號,鞏固不等號和等號的認識。
1、播放音樂,教師創設情景:看誰游來了?教師出示金魚的圖片,有幾條呢?又游來了幾條?你發現什麼了?(一樣多,排列不一樣)那該放上什麼符號?(請個別幼兒上來擺放)為什麼?(數量一樣)
2、出示排列一樣,數量不一樣的金魚請幼兒先說說擺擺。
3、游戲:智力大比拼。(教師一一出示實物卡,讓幼兒舉符號。)
四、幼兒操作練習:放符號和放實物卡
每組上放有兩種形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
五、活動講評。
活動延伸:讓幼兒做《幼兒畫冊》左右相等。
1、觀察幼兒畫冊,讓幼兒說說怎麼做。
2、引導幼兒先數出圖上物體的數量是幾,再根據集合相等在空白的一欄裡面畫上相應數量的同一實物或者不同實物。(可以用省略的實物或者點子表示)

『陸』 等號和不等號是誰發明的

英國的數學家雷科德首抄先發明了等號。16世紀,他在《礪智石》一書中首次使用了「=」,意在「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但樣子和現在使用的略有不同,兩條直線的長度要長許多。後來經過逐漸演變才形成了今天使用的「=」。
17世紀,不等號「>」、「<」由英國的數學家哈里奧特首創,並發表在他去世後出版的著作中。據說發明的靈感來源於音樂中的「漸強」和「漸弱」符號。

『柒』 數學活動《認識等號不等號》反思

選擇公道教內容備來課條件自教內容選擇要依據知識特點、教材編寫意圖、完教任務所需間實際情況等素決定何公道選擇課教內容呢?首先根據教材編排選擇通我練習知識劃幾段落每段落課教內容現行數教材編排教師備課要看看教材新授內容及應習題編寫確定課教內容其根據知識難易程度選擇般說比較簡單、易於接受理解知識內容選些;於難理解、難握知識由於教要花費比較間所內容要適少選些選擇課教內容要具體情況具體待節課能順利完教任務、所授知識利於理解握准

閱讀全文

與認識等號不等號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