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班科學比較觀察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動物怎樣過冬》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能清楚地講述幾種小動物過冬的方式,懂得關心愛護小動物。
2、掌握動物常見的過冬的方式。
【活動准備】
1、教師製作「動物過冬」的課件、各種小動物的圖片。
2、請家長協助幼兒搜集有關小動物過冬的資料。
【活動建議】
1、幼兒根據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向同伴介紹小動物的過冬方式。
採用自由談話的形式,幼兒可以利用搜集的圖片、圖書、磁帶等資料向大家來展示,活動過程中盡量讓孩子多說。
2、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1)教師生動地講述《動物過冬》的故事。
(2)聽完故事,請小朋友們說一說故事中的幾種小動物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的。提問:青蛙怎樣過冬?還有誰也採用這種冬眠的方法過冬?小燕子怎樣過冬?兔子呢?松鼠呢?螳螂呢?蚊子蒼蠅呢?還有哪些動物的過冬方式和它們一樣?
3、了解多種動物的過冬方式,萌發關愛動物的美好情感。
教師演示不同動物過冬方式的課件:
(1)冬眠:蛇、青蛙、烏龜等。
(2)遷移住的地方:大雁、燕子等。
(3)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狸、麻雀、烏鴉等。
(4)儲存食物:松鼠、蜜蜂、螞蟻等。
(5)讓卵過冬:螳螂、蝗蟲等。
(6)躲在安全的地方過冬:蚊子和蒼蠅等。
4、講述自己喜歡的動物過冬的方式。
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圖片,互相說一說它是怎樣過冬的。教師巡迴聆聽幼兒的講述,並適當給與鼓勵。
5、開闊視野,豐富幼兒有關動物過冬的趣聞。
教師講述,拓展幼兒的知識面,如:海豹冰上鑽孔、蛇凍成冰棍、兔子撞肚皮等。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自己喜歡的1-2種動物過冬的方式畫下來,教師將全班幼兒的作品幫助製作成連環畫,放在區域角中供幼兒欣賞講述,繼續豐富有關知識經驗。(更多教案:屈老師教案網)
Ⅱ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 粗粗細細的樹 教案
活動目標 1、 探索用合適的工具測量樹乾的粗細,喜歡測量活動。 2、 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小朋友的書 數學繩子、毛線、吸管、鉛筆、各種尺若干;水彩筆、記錄表若干。 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驗;在幼兒園內先確定10棵待測量的樹,並分別在樹幹上編上1—10的號碼。 重點與難點活動過程(預設) 一、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樹,用語言簡單表述出樹的不同。 1、小花園里的樹真多,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2、這些樹長得一樣嗎?怎麼不一樣? 二、組織幼兒開展討論,尋找測量樹干粗細的方法。 1、剛才小朋友說樹干有粗細,哪棵粗?哪棵細?你是怎麼知道的?(目測) 2、有沒有辦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細呢? 幼兒討論:用手環抱、尺量、繩子量…… 三、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材料測量雪松後交流: 1、粗細: (1)、用什麼材料測量?有多少粗(在記錄紙上記錄)?什麼方法測量的? (2)、(選擇用繩子測量的)怎樣知道測出來的數字是多少? (3)、為什麼測量出的粗細不一樣?(有的測底部、有的測中部)2、高矮: (1)、小花園里哪棵樹最高? ??有多高?你怎麼知道?(目測:用尺無法測量高度時可目測)??怎麼記錄? (2)、瓜子黃楊樹長得高不高?怎麼測?(直接測量) (3)、龍柏長得不高不矮,有什麼方法測量? ??用鋼皮捲尺直接測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後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樹醫生 1、醫生每年都要給小朋友體檢,量量身高和胸圍。現在請你們來做樹醫生,給這些樹檢查身體。幼兒每人選擇一棵樹進行高矮、粗細的測量,並把數字記錄在記錄表上。 2、互相交流記錄結果。
Ⅲ 幼兒園大班下科學誰的容量大活動教案
班數學活動-容量比一比 學習目標 . 主動參與小實驗,培養做科學實驗的興趣。 . 利用已有材料自定量度單位,比較不同容器的容量。 . 通過比較容量和排序,發展初步的數理邏輯能力。 活動准備 . 事先搜集四個難以從外形估計容量的瓶子,例如細高的和矮胖的瓶子。 . 四個海洋動物手偶。 . 幾個相同大小的杯子。 . 圖畫紙、彩筆。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 :集體/小組 1. 出示四個海洋動物手偶,以及四個瓶子。告訴幼兒:這四隻小動物正在爭論誰的瓶子盛得果汁最多。 2. 請幼兒猜猜誰的瓶子容量最大,誰的瓶子容量最小,並說出這樣猜測的原因。 3. 出示幾個相同大小的杯子,請幼兒想想怎樣利用這些杯子測量四個瓶子的容量。 4. 請幼兒做實驗,並把結果用圖畫記錄下來。 5. 幼兒完成實驗後,每組派代表出來報告結果,看看實驗結果是否跟先前估計的一樣,引導幼兒知道容器的外形不能代表其容量。 6.比較 4 個瓶子容量的大小,按照容量大小排列四個瓶子的順序。 活動評價 . 能積極參與實驗活動。 . 能利用現有材料想辦法比較容器的容量。 備注 活動建議: . 《幼兒活動手冊》第 13 頁和《幼兒用書》第 24 頁可作為此次活動的延伸,復習鞏固幼兒對容量的認識和比較。
Ⅳ 幼兒園中、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五大領域)
http://user.qzone.qq.com/970086575/blog/1301109125
Ⅳ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很多幼兒園大班科學實驗的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動物怎樣過冬》· 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動物的保護色》 ·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口袋的秘密》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粗糧寶寶總動員》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會變的影子》 · 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物體的上拋、下落》 ·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小小雜技演員》 · 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會轉的花》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昆蟲找家》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巧運水》 · 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小樹葉》 ·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有趣的轉動》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杯中的熱水》 · 大班科學課教案《我見過的影子》 ·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神奇妙妙瓶》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紙杯》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去郊遊》 ·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奇妙的拱形》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塑料袋的危害》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白天和黑夜》 (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Ⅵ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哪兒的磁力大
教學目標1、感知磁鐵兩端與中間磁力的不同,發現條形、U型及斷開的磁鐵都是兩端回的磁力大。
答2、能用較准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和發現。
環境與材料1、磁鐵;在每種磁鐵的兩端和中間貼上顏色不同的小標志,表示磁鐵的不同位置。
2、鐵製品若干。
3、《科學》下P.29。
一次備課一、經驗重溫請幼兒回憶磁鐵能吸起什麼東西,不能吸起什麼東西。
二、猜測探究1、出示貼有標記的條形磁鐵,引導幼兒猜想:磁鐵每個地方的磁力都一樣嗎?哪個地方磁力大?
2、按照畫冊《哪兒的磁力大》,試一試磁鐵離曲別針多遠就不能吸起來了。
3、出示標有記號的U型磁鐵、斷開的磁鐵,引導幼兒進一步猜想並嚴正:U型磁鐵、斷開的磁鐵哪個地方的磁力大?
4、實驗中培養幼兒通過結果獲得認識科學的態度三、交流討論1、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說說自己的發現和實驗結果。
2、小結:條形、U形和斷開的磁鐵都是兩頭的磁力大。
四、磁鐵的用途大幼兒將自己的認識告訴大家,在生活中磁鐵是怎樣幫助人們故事的。
Ⅶ 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世界
奇妙的水大班科學教案
通過幼兒的觀察和實驗等方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事物的探究能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以下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奇妙的水》,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網。
一、本次活動完成的《綱要》和國家《科學》課程的目標有:
1、通過幼兒的觀察和實驗等方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事物的探究能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鼓勵幼兒運用恰當的方法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二、示範性方案
科學活動《奇妙的水》
(一)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水的變化,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的的興趣並萌發初步的探索慾望。
2、在幼兒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所看到的現象並願意和同伴交流。
(二)活動准備:兩杯紅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兒人手一份)
(三)活動流程:
(四)活動過程:
1、看一看,想一想
談話導題:「小朋友看看,老師手裡有什麼?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師把手裡的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裡,會有什麼現象呢?」(教師把事先調好的紅色的飽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裡,請幼兒仔細觀察有什麼現象?為了讓幼兒觀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後面襯上一張白紙。幼兒可以看見紅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兩層,非常好看。)
2、試一試:
導語:「小朋友,那麼你們想做這樣好看的水嗎?現在請你們用桌上的水來試一試,看看你們能不能做出這樣奇妙的水來。」(教師給幼兒分別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紅色的水,請幼兒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兩層的水來。)
3、說一說:
導語:小朋友,你們好看的水做出來了嗎?和老師做的水一樣嗎?(教師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實驗的方法和結果)導語:「小朋友知道為什麼你們的水不能象老師的一樣好看嗎?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的紅水和小朋友的紅色的水有什麼不一樣的。」請幼兒仔細觀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師的水很濃,象是蜂蜜一樣,粘粘的。(教案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告訴幼兒:「因為老師在水裡加了好多好多的糖,這么多的糖在水裡化了,水就變重了。而重的東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紅色的水會在下面,透明的水就變成了兩層。」
4、做一做:
請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一杯紅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製作奇妙的水。教師指導幼兒將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強調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裡不能化了為止。將放有白糖的紅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裡,請幼兒仔細觀察,奇妙的水做出來了嗎?
(五)活動評價:
科學活動《奇妙的水》很適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強,也很想自己有機會動手製做出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本活動難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結果,使孩子們通過成功的結果加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本活動使幼兒在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也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