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學過程的構成要素

教學過程的構成要素

發布時間:2020-12-26 08:19:03

①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專准備,教學過程屬,板書設計以及課後反思。其中教學過程裡面又包括導入環節,新知呈現環節,操練環節,知識拓展與鞏固環節,再加上總結環節。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拓展資料:

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是:

前期分析、教學目標編寫、教學過程設計(學習環境設計——情境、資源、媒體、課程組織形式;教學策略設計——教學順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學習方式)、教學設計形成性評價與實施、教學設計總結性評價。

② 體育教學中的四大要素是什麼

體育教學體系包括四大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

而在這四大要素中,教師又是重中之重,體育教師的教學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依據教學理論,運用專業知識及教學經驗,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

根據體育課教學行為方式和體育教學特點,體育教師的教學技巧應包括導入、講解、動作示範、教學組織、人體語言、診斷糾正錯誤、結束、教學設計等基本技巧。

一、導入技巧

導入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上課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其作用在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明確學習目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新課的一開始就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境界,為整個教學過程創造良好的開端。體育教學沒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課如何開頭也沒有固定的方法,但體育教學多採用以下幾種導入形式:

1、直接導入。這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導入方式。即上課後,教師開門見山地宣布課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和基本要求,讓學生直接進入學習狀態。

2、示範或直觀演示導入。教師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師做示範或技術動作掛圖,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從學生的觀察中及時恰如其分地提出問題,為授課內容做好准備。

3、提問式導入。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掌握的體育知識或技術動作的情況,先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通過提問或回答導入新課。

導入是整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掌握導入的基本技巧。

二、講解技巧

講解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利用語言引導學生理解動作,形成概念,掌握要領的教學行為。教師要提高講解技巧,就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講解准備要充分,要認真分析講解的內容,明確講解的重點和關鍵,講解重點和難點時要加以提示或停頓;

2、講解過程要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結構完整、層次分明;

3、講解針對性要強,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興趣、認識能力進行講解;

4、注意語言技巧的運用,如語速適當、語音清晰、語言簡練、生動有趣、語調親切、抑揚動聽、音量適中、富有變化;

5、注意講解與示範技巧合理配合;

6、注意人體語言機能的運用,以引起學生注意,並提高記憶效果。

(2)教學過程的構成要素擴展閱讀

體育教學的基本特點:

體育教學的對象是學生,體育教學效果要在學生身上體現出來。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體育教學的每一個構思和步驟,將直接影響學生成長。

一個對的教學效果在學生身上的體現,不僅是外在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線條的流暢,骨骼的完善發育,內臟器官的健全。

而且也包括整體的勻稱、協調發展,並且是按照生長發育的先後有序而全面地發展。體育教學內外合一的健身系統性,體現了身體發育的有序性和全面性。

1、有序性

表現在學生身體形態發展的「序」和身體主要器官發展的「序」。

2、全面性

體育教學是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其健康水平的過程,不僅具有使學生精力充沛、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而且具有奠定終身體質基礎、延年益壽和提高民族素質的長期效益。

③ 教學過程的含義及基本構成要素是什麼

教育的基本構成要素主要包括:
1.教育者:就是從事教育活動的人。一個真正的教育者必須:有明確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實踐活動中所肩負的促進個體發展及社會發展的任務或使命。那些偶爾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影響的人,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所以,教育者意味著一種「資格」,是能夠根據自己對於個體身心發展及社會發展狀況或趨勢的認識,來「引導」、「促進」、「規范」個體發展的人。因此,「教育者」這個概念,不僅是對從事教育職業的人的「總稱」,更是對他們內在態度和外在行為的一種「規定」。這樣才能從「類」和「質」兩方面來把握這個概念。
2.學習者:比起教育者來,學習者有其自身的特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背景或基礎,並由此影響到各自的學習興趣、能力或風格;不同的人在學習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與困難不同,進行有效學習所需要的幫助也不同;不同的學習者對於自身學習行為反思和管理意識與能力不同,從而影響到他們各自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學習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活動。
3.教育影響:教育影響即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作用於學習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內容,也包括了信息選擇、傳遞和反饋的形式,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從內容上說,主要就是教育內容、教育材料或教科書;從形式上說,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組織形式。正是教育內容與教育形式的統一所構成的教育影響,使得教育活動成為一種區別於其他社會活動的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實踐活動。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規定,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實踐活動系統。各個要素本身的變化,必然導致教育系統狀況的改變。不同教育要素的變化及其組合,最終形成了多樣的教育形態,擔負起促使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神聖職責。

④ 體育教學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體育教學四大抄要素
一、 整體襲布局要嚴謹且有邏輯性
教學設計是實際教學的縮寫,反映在紙上的不僅僅是文字與圖片,大體可以反映出一個教師教學思維的邏輯性及其對課堂的掌控意識。好的教學設計從開始到結束應是有章可循、條理清晰,每一步都有其道理。
二、 教學設置要有針對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上你要實現或達到的目標,但體育課堂變化復雜,有時設定的目標要隨實際情況而變化。同時,目標制定要有其針對性,不能什麼樣的教學對象都使用一個目標標准。
三、 教學方法要有實效性
當教學內容選定後,我們就要考慮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到一個比較有效的教學組織方法以實現教學目標。好的教學組織形式應能激起學生的參與慾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 學習評價要有激勵性
當一個教學任務完成後往往要對學生進行成績評價,那麼這個評價不應僅僅起到優與差的評價作用,而應成為激勵學生更積極學習的動力。所以,一個好的教學設計中應該有一套科學的評價方法。

⑤ 什麼是構成課堂教學的四個基本要素

學校教學系統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包括()等四個方面。
A.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
B.教師、學生、教室、教學內容
C.教務部門、教學部門、學生、教材
D.校長、教師、教室、學生

⑥ 以下哪一項不是構成護理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

護理教學的來基本內容
教學過程的自本質,是一種特殊的認識的過程 其含義: 教學過程本質上是一種認識過程 這種認識又有其特殊性 護理教學過程的特點學生的認識主要是系統地學習間接知識的過程學生的認識

護理教學的基本階段
1、身體發育知識
2、心理發育知識
3、情感特證

⑦ 教學過程的要素是什麼教學設計的組成部分是什麼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必須有計劃,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標。活動的設計是要求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將所學的語言知識達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練運用的程度。因此,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緊緊地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而進行。 2. 課堂教學設計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樣性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 興趣是教學的潛力所在,興趣的培養與教師的積極引導和教學藝術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的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這有利於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全體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這樣,學生就能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參與, 由「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 3. 課堂教學設計要體現英語交際性原則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鑒於此,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注意設置有意義的語言情景,安排各類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和知識進行交際,為了使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盡量體現真實的交際,教師在設計時要創造「信息溝」。使學生感到進行交際活動的必要性。 4. 課堂教學設計應充分考慮現代教學手段 現代教學手段,如錄音、錄像、投影儀、幻燈、語言實驗室,電腦多媒體等是現代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手段,為我們大幅度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現代教學手段 ⑴有利於創造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使學生置身於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語言的刺激,產生需要運用外語的激情,增加使用外語的機會。⑵有利於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電化教具生動、形象,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動覺都參與到語言實踐中來,由學生的被動聽講變為全面參與,變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語言刺激和實踐活動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從不同角度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有利於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⑶有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應盡可能考慮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有條件的話,英語教師要努力學習多媒體機網的使用技術,不斷探索多媒體英語教學,發揮其應用作用。 5. 課堂教學設計要精心設疑提問 教學過程是一種指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樣、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設疑與提問是英語教學課堂調控的常規武器。例如,學生閱讀課文前給出一些問題,並要求學生在閱讀後能正確回答出這些問題。 教學設計的組成部分是什麼?(1)學習需要分析 指通過系統化的調查研究過程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確定問題的性質,論證解決該問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核心是發現問題,而不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綜合社會需求與可能性,把理想的學習需要與受限制條件結合起來,形成最優的教學目標,使我們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切實可行的基礎上。 (2)教學對象分析 教學對象分析或稱學習者分析,是教學設計前期的一項分析工作,目的是了解學習者的學習准備情況及其學習能力與學習風格,為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學習目標的編寫、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方法與媒體的選擇和運用等提供依據。 (3)教學內容分析 (4)學習目標的編寫 學習目標應該說明學習的結果,要以明確、具體的術語加以描述。在教學活動開始以前應把學習目標告訴學習者,使學習者的學習活動做到有的放矢。 (5)教學策略設計 教學策略設計常常要從四個具體方面著手:課的劃分、教學順序的設計、教學活動設計及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 教學策略設計既要符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要求,適合學習對象的特點,還要考慮實際教學條件的可能性。因此,對教學設計者來說,教學策略的設計需要系統考慮諸多因素,我們必須能夠創造性地開展教學設計工作,靈活地安排教學活動,巧妙地設計各個環節,合理地安排各有關因素,使之成為一個能夠發揮整體功能的優化結構。 (6)教學媒體選擇與設計 要注意根據編寫學習目標、教學策略設計中所作出的決定和各種教學媒體所具有的教學功能和特性加以選擇。 教學設計的評價主要是採用形成性評價。學習目標的達到程度是評價的主要方面。對教學系統開發中的每一步進行評定,提供教學計劃實施的數據、資料等反饋信息。

⑧ 簡答構成教學過程的九個要素

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規律是組成教學過程的基本內要素。要合理組織教容學活動,指導並幫助學生學好學校開設的各門課程,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就要正確分析組成教學過程的各要素及其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
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是教師、學生、教學信息、教學媒體。
教師既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也是學習過程的指導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
教學信息是教學內容及相關要求的反映;
教學媒體是教學信息的載體和學習的工具。

⑨ 教育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什麼

1、教育者——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對受教育者的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著教育影響的人。

2、受教育者——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

3、教育措施(教育影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進行教育活動時所依賴的一切事物的總和。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狹義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它不僅包括全日制的學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業余的學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廣播學校和電視學校的教育等。

它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

(9)教學過程的構成要素擴展閱讀

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故可分為教育的個體社會化功能與個體個性化功能兩方面。社會活動的領域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而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又可分為教育的經濟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閱讀全文

與教學過程的構成要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