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學習歌音樂教案

學習歌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6 05:52:42

① 急求七年級 音樂《我的中國心》教案 詳細一點 按教案的一般格式

教學目標〗
1.知道華人、華僑遍布世界各地,以中國人勤勞、刻苦的美德創建並開拓著事業,為所在國家的建設與發展做出的努力。
2.知道海外華人、華僑有著割捨不斷的祖國情結,並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188~191頁。
〖教學准備〗
1.歌曲錄音:《我的中國心》。
2.工藝品:中國結。
3.了解一些有關海外華僑和外籍華人的愛國事跡。
〖教學活動及過程〗
1.播放歌曲錄音《我的中國心》。
2.導入討論。「你們聽到過這首歌曲嗎?你們明白這首歌曲的含義嗎?」(這首歌曲表達了浪跡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對中國的深厚情感。)
3.閱讀教科書第88頁「爸爸的話」和華僑、外籍華人在世界上的分布圖,知道華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4.出示工藝品中國結或觀察教科書第89頁照片中的中國結,並討論:「這是什麼工藝品?它表明的是什麼意思?」(這是中國結,它寄託著所有華夏子孫對中國割捨不斷的情結。)
5.閱讀教科書第89頁豆博士的話。
6.交流討論。「華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勤勞刻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共同品質。那麼,走遍世界的中國人表現出的是怎樣的特點呢?」幫助學生認識到:(1)海外華人、華僑以他們的勤勞、刻苦不懈地創建和開拓著,為所在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2)海外華人、華僑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並發揚光大;(3)海外華人、華僑都有著割捨不斷的中國情結,只要有條件,他們就會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7.交流討論:「你們的親友中有海外華人、華僑嗎?你們知道他們的情況嗎?」
8.教師總結。


《我的中國心》教案

(一)、引入新課:
1、教師要充分注意「教學導入」環節的重要性,精心設計。通過FLASH的彩色畫面啟發學生的想像力,請你仔細聆聽下面的歌曲,聽後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播放《愛我中華》FLASH
(二)、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A、學唱歌曲《我的中國心》; 低
B、了解聲樂的演唱形式; 中
C、體驗歌曲的情緒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能力; 高
二、重點與難點:
1、體驗歌曲的情緒。
2、分辨演唱形式。
(三)、音樂知識:
聲樂的演唱形式
1、 獨唱:一個人演唱的形式。
歌曲《筆記》周筆暢
2、 齊唱與輪唱:由兩個以上或更多的人演唱同一個旋律。
歌曲《保衛黃河》
3、 重唱:多聲部的作品,根據聲部可分為二重唱、三重唱等。
歌曲《半個月亮爬上來》黑鴨子組合 《走》彝人製造組合
4、 對唱:兩個人或兩組人作對答式的演唱。
歌曲《河邊對口曲》
5、合唱:包括幾種形式
A、 混聲合唱:四個聲部的演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歌曲《中國頌》
B、 同聲合唱:男生合唱、女聲合唱、童生合唱。
歌曲《藍色多瑙河》女聲兩聲部
C、領唱加合唱:一領眾和形式。
D、小合唱:人數較少的合唱。
E、無伴奏合唱:無樂器伴奏,由純人聲演唱的合唱。
歌曲《牧歌》
(四)、感受鑒賞:
1、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請學生仔細聆聽,用語言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2、作品簡介:
《我的中國心》由黃沾詞、王福齡曲。在1984年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香港青年歌手張明敏演唱了這首歌曲。由於歌曲的歌詞感情熾熱、真摯、旋律優美動聽,深深地表達了海外赤子眷戀祖國的心聲,因此,一經唱出,即在全國引起震撼性的反映,成為膾炙人口的歌曲,經久不衰。
3、隨音樂輕聲哼唱歌曲《我的中國心》。其間,教師可以為學生范唱,通過多種形式的練唱,使學生逐漸熟悉歌曲。
4、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並打著拍子反復地唱一唱,加深印象。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對感情表達的作用。
5、再次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提示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受音樂:
(1)音樂的速度是什麼樣的?快,稍快,很快,極快。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麼樣的:很弱(pp)、弱(p)、中強(mf)、強(f)、很強(ff)。你認為歌曲應該用哪種力度表現最合適。
(3)應該用怎樣的情感才能恰當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4)你喜歡這首歌曲嗎?為什麼?談談對整首作品的感受。
(五)、探索創新:
下面我們分成兩組進行表演,看哪組同學表現的好。
在老師的指導下,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形式可採用領唱、齊唱。之後,也可由學生獨唱或小組唱。可以用各種演唱形式.......。
(六)、互測自結:
仔細聆聽三個音樂片段,分析一下是下面的哪種演唱形式?
A、獨唱 B、齊唱 C、重唱 D、對唱 E、合唱

再或
一、學習目標:

1、品味歌詞語言

2、體會愛國情感

二、學習重點、難點:賞歌詞

三、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四、學習方法:朗讀法、討論法、直觀法、情感熏陶法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導入語: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生活的地方,人們都熟悉《我的中國心》這首動人肺腑的歌曲;凡是飄盪著《我的中國心》旋律的地方,人們都記住了那位戴著眼鏡、穿著中山裝的香港著名歌星張明敏。是《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把億萬華夏兒女的心緊緊地聯結在一起,讓我們零距離的感受我們是骨肉相連、血脈相承的一家人!下面就請同學們一起欣賞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會唱的同學一起跟著唱。

2、播放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

3、過渡語:這首歌在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一經演唱,它那優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就深深打動了億萬聽眾的心,,尤其是這首歌的歌詞更是以其獨特的形式表達了家國之思。讀來震撼人心,讓人刻骨難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歌詞《我的中國心》。

4、學法交流:

通過師生交流,明確學習這首歌詞的方法——讀歌詞、賞歌詞、聯現實、唱歌曲

(二)讀歌詞

1、明確朗讀要求:讀准字音;讀准節奏;讀出韻律;讀出感情。

2、學生自主感情朗讀歌詞

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

可是不管怎樣 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我的祖先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流在心裡的血 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就算身在他鄉 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3、學生表演朗讀

4、學生齊讀

5、過渡語:通過朗讀我們已經深深感受到這首歌詞濃濃的愛國情 感,而這種情感又是蘊含在字里行間的,下面我們就一起欣賞這首歌詞。

(三)賞歌詞

1、析文本:

①指導語:賞歌詞主要是品味語言,你認為這首歌詞哪些地方寫得好,說說你的理由。用得好的詞,寫得好的句子,用了什麼修辭等都可以談談你的看法。

②學生討論、探究、回答。教師相機評點。

③過渡語: 欣賞完這首歌詞的語言,接下來我們就來給這首歌詞配上形象的畫面。請同學們任選一句歌詞,發揮你的想像力,配上一到兩幅畫面,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出來。

2、配畫面

①範例引導:欣賞《公元1997》的畫面配置。

②學生討論,合作教學設計>設計,為《我的中國心》配置畫面。

③學生發言。教師相機評點。

3、過渡語:《我的中國心》已經過去20年了,可是每當我們唱起這首歌仍然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湃,這是因為它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香港和澳門已經相繼回歸,只有台灣還飄零在外,兩岸的親人隔海相望有說不盡的相思之苦,下面就請同學們一起欣賞台灣詩人餘光中寫的《鄉愁》。

(四)聯現實

1、學生自主感情朗讀餘光中的詩《鄉愁》。

鄉 愁

餘光中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2、教師范讀《鄉愁》。

3、過渡語:餘光中的詩道出了無數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他們多麼渴望早日回歸大陸,與家鄉親人團聚!但是以陳水扁為代表的台彎當局不顧廣大台灣同胞的心聲,一意孤行,妄圖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作為期盼和平統一的中國人我們能不能答應?

(五)唱歌曲

1、過渡語:我們唱著《我的中國心》香港回歸了,我們唱著《我的中國心》澳門回歸了,我們唱著《我的中國心》台灣也一定會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的!

2、師生起立,同唱《我的中國心》!

② 幼兒教案 學習兒歌apple song

目標來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自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③ 學跳舞兒歌教案中班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小紅帽》,並能有表情地背唱。
2.學習歌曲《小紅帽》歌譜的唱名。
3.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用急吸緩呼的方式,一句一換氣;練習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小紅帽》。
2.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材分析
《小紅帽》是一首巴西兒童歌曲。四二拍,C大調,是由六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六個樂句中,除第五樂句巧妙地運用了第一樂句的後半句加以變化外,每個樂句均以do、re、mi、fa的級進式旋律開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歌曲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第二樂句與第四樂句基本相同;而第四、六樂句則完全相同。歌曲旋律以音階式的級進與分解和弦的跳進穿插運用,使音樂形象既統一又有一定變化、既流暢又活潑,是一首流傳很廣的優秀少兒歌曲。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新課
1.教師設問:哪位同學知道《小紅帽》的故事,給同學們講一講?
2.欣賞《小紅帽》動畫,教師向學生講解《小紅帽》童話故事。
教學要求:教師隨多媒體播放進程講解故事,學生認真聆聽,了解故事內容。
二、學習歌曲
1.初次聆聽《小紅帽》歌曲(或教師范唱)
教師提出聆聽要求:注意觀察老師范唱時的表情,聽完以後說說你對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教師再次有情感地范唱歌曲(或播放范唱音響)
教學要求:教師范唱前要講清楚具體要求,范唱時要聲情並茂。
3.歌詞學習
(1)運用節奏朗讀法,學生齊讀歌曲的歌詞。(歌詞節奏朗讀)
例:
2/4
X X X| X X |X X X|X X X |
我 獨 自 走 在 郊 外 的 小 路 上
(2)教師幫助學生解決歌詞學習中可能出現的難字、生字或復雜的節奏型。
(3)指導學生分小組根據歌詞內容,有表情地誦讀歌詞。
(4)全班學生再次齊讀歌詞。
(5)教師可讓學生在誦讀中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教學要求:教師可先范讀,對復雜的節奏型給予引導;誦讀歌詞時要注重指導學生用聲音來表現情緒;可讓學生創編簡單動作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4.學習歌曲
(1)再次聆聽《小紅帽》歌曲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2)學生隨《小紅帽》伴奏(或教師伴奏)小聲地學唱歌曲。
(3)教師用琴指導學生感受八度大跳的音響(學生靜聽—默唱—輕唱,反復多次),教師彈琴學生跟唱。
(4)教師在學生學唱過程中,要注意隨時糾正學生演唱中的不足,不要讓學生的錯誤重復發生多次以後才糾正,否則會事倍功半。
教學要求:教師要指導學生用自然的聲音輕聲跟琴模唱,對八度大跳要求學生有正確的歌唱方法(呼吸、姿態)與狀態;用力度的變化表現歌曲的情緒:歌曲開始,小紅帽帶著糕點到外婆家,情緒歡快、力度中強;歌曲後兩句表現小紅帽擔心有大灰狼,力度輕柔;最後是輕松歡愉地和媽媽進入夢鄉,力度漸弱。
5.鞏固復習
(1)播放《小紅帽》歌曲學習,學生跟唱。
(2)分小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其他小組的同學評價。
(3)學會歌曲以後,學唱唱名。
三、集體創編歌表演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指導學生創編歌表演(根據歌曲提示的場景變化及三個情緒轉換,進行創編,動作可由歌詞提示,也可參照動畫或其他想像情景)。
(2)學生小組表演創編成果。
教學要求:小組創編組織有序,要求清楚;教師在小組創編過程中及時指導,多鼓勵。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小紅帽》,通過學習我們還知道了一個童話故事。同學們還能夠對歌曲進行創編表演,希望課後同學們可以創編出更好的表演。

④ 小學音樂教案 沉悶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優美、流暢的聲音唱好歌曲,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學難點:
歌曲第六樂句的節奏及唱法
教具准備:
鋼琴、錄音機、錄音磁帶、實物投影儀、歌紙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聽《我愛我的家鄉》,問生:這首歌的歌名是什麼?歌中「家鄉」指哪兒?抒發了什麼感情?
2. 抒發這類感情的歌曲還有很多,同學們能再列舉一些嗎?你能唱兩句嗎?有一首歌我想同學們都會唱,那就是《娃哈哈》,歌中第一句就唱道「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說明我們的祖國怎麼樣?
三、學習新歌:
1.下面老師再請同學們聽一首歌,聽一聽這首歌你們是否熟悉?(錄音播放《我們美麗的祖國》)。這首歌叫做《我們美麗的祖國》,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剛才同學們聽到的是錄音上唱的,現在老師再將這首歌唱一遍,請同學們感受一下這首歌的強弱規律是什麼?
2.現在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做一個小游戲,發一下「lv」這個音,注意發這個音時口腔打開,嘴型要圓,聲音往眉心靠,請同學們告訴老師,在發這個音時,你有什麼感覺?
3.請同學們就用這種感覺這種聲音來哼唱歌曲的旋律。剛才同學們哼唱了一遍,請你們自己來說一說,還有哪些地方唱得不是太有把握的。(師指正)再哼唱一遍。
4.唱第一段歌詞:
請同學們把第一段歌詞一起有感情的朗讀一遍。
輕聲唱詞
糾錯,特別指出第六樂句。
完整唱。
5.唱第二段歌詞:
請同學們找出這一段中與上一段不同的地方,唱一唱。
唱第二段
6.歌曲處理:
這是一首抒發愛國之情的歌曲,要唱得優美、流暢,為了將這首歌唱的更加動聽,第六樂句可以唱得歡快、有彈性一點,師示範,生模仿,後完整唱歌。
7.創作:
剛才同學們用歌聲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用什麼形式來表現呢?
分組排練。
表演
四、小結:
剛才同學們用多種形式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表演得非常好。但是光有這份感情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那就是好好學習,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這樣在將來才能夠有足夠的能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繁榮富強。
五、下課。

⑤ 幼兒中班《學習歌》的教案怎麼寫

1.教學目的.所謂教學目的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所要達到的最終效果.教師只有明確了教學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學」有目標可循.教學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確、具體、簡練.一般應選定1~3個教學目的. 2.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重點突出,難點明確,有利於學生掌握教學總體思路,便於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3.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每節課的教學方法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得當.教學過程也稱教學步驟或教學程序,即用於指導和規范教師課堂活動的步驟.只有安排好教學過程,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圓滿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⑥ 小學音樂教案

鍾聲叮叮當》:即興表演豐滿了悅耳的鍾聲效果,猶如交織成一曲美妙動聽的「鍾聲交響曲」,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樂曲《維也納的音樂鍾》
2、欣賞樂曲《靈隱鍾聲》
3、編創與活動:用1、2、3、5、6六個音編自己的歌
4、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自己的歌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鍾》,感受樂曲誇張而富於童話色彩,又有輕松和滑稽氣氛,深受人們的喜愛
二、引導學生聆聽電子琴獨奏曲《靈隱鍾聲》感受形象鮮明的電子琴獨奏曲。作者以電子琴的豐富音色和寬廣的表現力,並能參與進行即興表演。
三、引導學生學慣用1、2、3、5、6六個音編自己的歌、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四、通過樂器演奏自己的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器樂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維也納的音樂鍾》
1)初聽,(完整聽全曲)(提示學生隨樂曲輕輕拍手)。
2)談談所聽內容;介紹《維也納的音樂鍾》設問:你能否聽到鍾擺的滴答聲?
學生討論:出示:ⅰ5 3 5 ⅰ 0 5 │ⅰ5 3 5 ⅰ│唱一唱主題曲調
設問:A、主題曲調出現了幾次? B、你能想像宮里的情景嗎?
3)復聽全曲,師生交流
4)復聽:結合音樂情緒自由地隨音樂即興律動。每當主題曲調出現時,邊哼唱,賓合著音樂拍手或做動作
2:聆聽《靈隱鍾聲》
1)導入:你們去過寺廟嗎?(學生說說廟里的情景)
師:你們聽到過廟里的鍾聲嗎?請你用聲音模仿一下(學生自由模仿)介紹杭州靈隱寺
2)放錄音,學生聽引子部分——鍾聲(師:這是真的寺廟里的鍾聲嗎?)學生討論
3)看書上譜例學生哼唱(再次聆聽樂曲主題音樂,學生邊看譜例邊聽邊哼唱,邊思考聽了這曲調,想像這是哪裡的場景?師:在寺廟里除了聽到鍾聲,還有什麼聲音?你覺得如何加上木魚伴奏呢?練慣用彈舌模仿木魚聲(隨音樂用彈舌模仿木魚聲為樂曲伴奏)
4)欣賞全曲,學生自由用動作表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5)小結:這是中國佛教音樂中的鍾聲,很有特徵,特別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鍾聲,有很多人前往聆聽
3:用1、2、3、5、6六個音編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學生拍打節奏
學生分組試編——展示——修改——唱——用豎笛演奏(加即興表演)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美麗的黃昏》
2、表演歌曲《美麗的黃昏》
3、音樂唱名學習。唱准 4、7、1音高,並進行實踐創作活動
5、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慣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有感情地唱好《美麗的黃昏》。要求學生用親切、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體驗歌曲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旋律。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復習七個唱名,唱准 4、7、1音高,並進行實踐創作活動,能用七個唱名組成簡單旋律。
四、通過樂器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鍾聲叮叮當》分聲部唱一唱——二聲部合唱
3:器樂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表演《美麗黃昏》
1、導入:黃昏的晚霞美嗎?請小朋友聽一聽音樂是怎樣來表現的呢?
2、聽錄音——學生談感受——聽音樂,學生說說是幾拍子的?——放音樂——學生試拍——師生隨著音樂一起拍打
3、引導學生用動作即興表演(放音樂,學生自由做動作)
4、跟著錄音輕唱(連唱,注意及時、敏捷地換氣——能夠不同的速度演唱這首歌;)
5、說說表現的意境和情緒有什麼不同?(分組討論)
速度 表達的情緒
稍快 輕松、愉快
中速 寧靜、美妙
稍慢 低沉、壓抑
6、輪唱(聆聽錄音學生感受——將學生分成二組,甲組先開始唱,唱至2時,乙組從頭開始唱——教師指揮,學生輕唱,要求學生既能聽到自己的聲部又能聽到另外一個聲部的歌聲——為三個樂句分別想一個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有感情地進行三部輪唱,注意三拍子的韻律)
7、學唱歌譜——學生用豎笛演奏A、重點唱一唱第一樂句前六小節,並畫圖形譜
1)學生畫出第二樂句的圖形譜
2)連起來唱——進行輪唱
8、選擇三角鐵、串鈴、小鼓、雙響筒在「叮咚」處伴奏
分組嘗試——分組展示——學生評價
用豎笛和三角鐵伴奏,學生自由表演。

第八課 愛鳥(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一隻鳥仔》
2、表演歌曲《一隻鳥仔》
3、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慣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一隻鳥仔》,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素材統一,形象完美的音樂作品,有感情地唱好《一隻鳥仔》。要求學生用親切、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表現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和純潔的性格。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通過樂器學習歌曲《一隻鳥仔》,並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進行練習)
4: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初聽歌曲《一隻鳥仔》,聽後說說,這首歌曲給你怎樣的感受?(聽後學生自由說)
再聽歌曲,引導學生發現,在這首台灣民歌中出現了許多襯詞和象聲詞,使得這首歌曲聽起來更加與眾不同。
2、學唱歌譜(音組「5、6、1、2、3」)
1)教師慢速彈琴,學生輕聲跟唱(二遍)(唱譜是不加下滑音記號,注意八分休止符)
找出難唱的地方重點練唱
2)豎笛演奏《一隻鳥仔》旋律
3)讀一讀歌詞(重點讀象聲詞,模仿出鳥的叫聲)
4)輕輕地跟著范唱錄音唱(二遍)
重點練唱:
2 3 │ 2 3 2 1 │2 0 5 5 │2 0 0│
透 早 起來(伊嘟)拐 一 下 拐
2 5 6 │ 5 0 0 │
哮 啁 啁
注意:唱出下滑音,且要唱得自然、唱好襯詞和象聲詞,把歌麴生動有趣的愛鳥心情表演出來、在四分休止符「0」用 ⅩⅩ 拍手
3、識兒童玩鳥行為圖
出示四幅兒童玩鳥行為圖,請學生說說哪一些行為是對的?哪一些行為是錯的?為什麼?
作為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怎樣做(增強學生護鳥、愛鳥的環保意識)
4、表演
分小組自己按照樂譜練習——分角色演唱和伴奏——展示——集體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表演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3、音樂游戲:曲調接龍
4、選用內容:學慣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慣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音樂旋律婉轉、流暢、動聽,歌詞形象生動,,作品充滿深情地敘述了小烏鴉對媽媽的一片愛心。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四、引導學生通過聽辨、曲調接龍等游戲形式,進行師生互動互動交流參加音樂實踐活動。,提高音樂基礎能力與即興創作水平。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進行練習)
4: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導入新課:(放伴奏音樂,同學戴著小鳥頭飾飛入教室)
教師談話後(放錄音范唱)問題:歌曲中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准備給歌曲取個什麼歌名?生:答
⒉、出示大歌片《媽媽的心》聽錄音范唱兩邊,學生輕輕跟著錄音哼唱
師:這首歌曲的節奏有什麼特點?這組節奏型共出現了幾次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Ⅹ—∣讀——拍——唱——吹(豎笛)——交流,一起唱
3、指導學生隨著音樂讀歌詞(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細細體會小烏鴉是如何愛媽媽的。
4、學唱歌詞
1)模唱—講解連音線的唱法——區分 5—3與 5—2 音唱准——有感情地輕聲唱歌
2)表演(完整地唱一邊)分組討論該如何表演?可以加入打擊樂器與豎笛伴奏——展示
三、聽辨活動
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聽一聽曲調的色塊中,老師彈奏的是哪一組音?)
教師彈奏兩邊,學生聽辨——連起來唱一唱——聽辨快的同學給予表揚
四、曲調接龍
1、復習學過的 1、2、3、5、6一起唱一唱
2、將范作唱一唱,讓學生找出接龍的特點(即第二個曲調的開始一個音與第一個曲調的最後一個因是同一個音,曲調與曲調的銜接要按節奏銜接,不能脫節)
3、小組即興接龍(師生接龍。開火車接龍,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接的最好、最快。

⑦ 幼兒園的教案 學習問答歌

一 活動目標: 1、學唱問答歌,學習問的清楚,聽得明白,答的准確。 2、學慣用歌唱問答的形式來交流。 3、培養幼兒良好的聽說習慣。 重點:學唱問答歌,了解有關動物的基本特徵。 難點:學慣用歌唱問答形式來交流 二:活動准備: 音樂磁帶,大象、兔子、松鼠、長頸鹿,猴子,課件圖片(毛絨玩具)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律動 游戲:我來問你來答。(學習節奏和歌詞) 1、師: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鼻子長?(大象)教師邊出示玩具邊回答: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幼兒跟教師學說歌詞二至三遍 2、師: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耳朵長?(兔子)教師邊出示玩具邊回答:耳朵長是白兔,白兔耳朵最最長。 (二)、學唱問答歌。 1、師:剛才的游戲老師還可以把它唱出來呢,來聽我唱唱看吧! 2、教師范唱一遍(語速適中,動作表演) 3、師:小朋友,這首歌好聽嗎?(好聽),「現在小朋友一起跟老師學唱這首歌吧!」 幼兒學唱歌曲二遍。(引導幼兒拍手學唱,採用分句教) 4、理解問答歌形式 師:小朋友你們唱的真好,這是一首有趣的歌,一個問,一個答,所以我們叫它問答歌。 教師和幼兒採用問答形式唱一遍。 幼兒分兩組演唱歌曲,一組問,一組答,合作演唱歌曲(幼兒面對面坐) (三)、延伸:仿編問答歌。 1、師:我們唱了這么有趣的歌,森林裡的其他小動物聽到了,它們也想讓小朋友把它們編到我們的歌里去。你們猜猜是誰來了? 2、教師仿編: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尾巴大?(松鼠)尾巴大是松鼠,松鼠尾巴最最大。 3、仿編(長頸鹿,猴子)長頸鹿,重點把握三個字的節奏,要唱的快一點。 4、集體唱仿編歌曲。 (四),教師小結:本次活動內容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問答歌曲,小朋友們不但唱得很好,而且還知道了誰的鼻子長?誰的耳朵長?誰的尾巴大?誰的脖子長?小朋友們回家把這首歌唱給爸爸媽媽聽,你們可以繼續接著編,明天來幼兒園唱給大家聽好嗎? 五,結束:放音樂,出活動室。

⑧ 學前班音樂游戲星期之歌教案

大班歌唱教學《星期之歌》案例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大班的幼兒已經有了較多的經驗積累,對於樂句已有了認識和感知,也掌握了語詞節奏。而本次活動的設計關鍵就是在於使幼兒認識一周中的每一天,並且讓他們在所學歌曲的基礎上創編新的歌詞,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即注重語言的創造力,培養其對語言的興趣,並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演活動。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注意升降音節的准確

2、感受歌曲的節奏,激發孩子歌唱的慾望。

3、教幼兒學習根據「星期之歌」的結構形式,進行仿編歌曲的活動,以發展想像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並學唱歌曲,認識一周中的每一天。

難點:培養幼兒大膽的創編歌曲,並能大膽地在全體幼兒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

活動准備

歌曲掛圖1幅,三角鐵、鈴鼓、鼓槌等樂器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發聲練習:

老師彈奏音階,引導幼兒進行發聲練習

2、節奏練習

老師用手拍打鈴鼓,分別拍打出2拍子、3拍子、4拍子的節奏,讓學生模仿

二、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學習歌曲的興趣。

師:小朋友每天都要到幼兒園上學,經常會聽到老師說第幾周呀星期幾呀,那麼你們知道一周有多少天嗎?都是那幾天呢?

老師出示日歷。

現在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數一數。(一天、兩天……七天,哦,一周有七天)都是那幾天呢?我們再來數一數,(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天)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有一位叔叔將這幾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這首歌曲叫《星期之歌》,你們想聽嗎?

三、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理解歌曲。

1.教師示範唱《星期之歌》,讓幼兒初步感知歌曲。

2.朗誦歌詞

老師指導幼兒朗誦歌詞,使幼兒能夠獨立朗誦出歌詞

四、學唱歌曲

1.打節奏朗誦歌詞;

老師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旋律拍打節奏,邊打節奏(拍手)邊朗誦歌詞

分別用三角鐵、鈴鼓、鼓槌敲打節奏並朗誦歌詞。

2.試唱:

教師彈奏曲譜,引導幼兒逐句學唱,直到幼兒能夠獨立唱出歌曲和旋律

3.樂器伴奏唱歌曲

一部分孩子分別使用三角鐵、鈴鼓、鼓槌敲打出音樂的節奏

另外一部分孩子合著節奏唱歌曲

五、表演唱

組織幼兒進行分角色的表演唱,請七個小朋友分別代表一天,例如:星期一由一個小朋友來唱,星期二由一個小朋友來唱,以此類推,最後合唱。

六、引導幼兒創編「歌詞」。

老師引導幼兒創編歌詞,可以用顏色來代替星期,可以用水果來代替,還可以用身上的器官來代替……老師要充分地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作的慾望。

教學反思

這節歌唱活動,其活動目標是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結合歌曲內容,充分發揮想像力編創歌詞,並結合歌詞進行即興動作表演,能正確使用樂器,並能根據歌曲打擊出正確的節奏

在教學這首詩歌時,我有些操之過及。導致使用樂器的幼兒和唱歌的幼兒配合得不是很好,但創編歌詞這一部分很成功,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此環節幼兒非常輕松,他們也愉快地體驗了創作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在此後的教學中,我會隨時隨地觀察幼兒的興趣,隨時完善自己的教學。

閱讀全文

與學習歌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