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教案

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6 04:06:22

A. 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的小故事

清朝的方飛鴻寫過《廣談助》一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家的岳母死了,全家准備專前去祭奠,並請私塾先屬生給撰寫一篇祭文。私塾先生糊里糊塗,按照古書誤抄了一篇祭岳父的文章,交給了東家。東家人看出了祭文的錯誤,責怪私塾先生太馬虎,但私塾先生固執地說:"古書上寫的都是判定過的,怎麼會錯呢?只怕是他家死了人吧!"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就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實際出發,就是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根本要求。從實際出發的反面,就是從主觀出發。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是主觀主義的表現形式。上述故事中的私塾先生不從客觀實際出發,只從抽象的教條和本本出發,照搬照抄,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所以在實踐中不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以至鬧出笑話。

B.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抄認為物質決定意襲思,意思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意思依賴於物質。通俗的說就是認為存在的物質決定你得思想和認識,唯物主義反對鬼神論。馬克思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創始者。尼采是唯心主義,康德的 我思故我在 也是唯心主義,他認為他可以思考,所以他存在,他認為意思決定物質,他是唯心主義者。
唯心主義:認為意思決定物質,物質依賴於意思,世界上現有意思再有物質,是和唯物主義對立的學派,是不科學的。通俗的說和先知論有本質的相同, 認為不確定冥冥中的東西決定了先存的狀態。

C. 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含義,具體詳細的

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志在於,物質和精神何者為第一性。如果主張物質具回有第一性那麼就是唯物答主義,如果主張精神具有第一性那麼就是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都是主張,物質決定精神,物質是萬物的本原,精神只是人的大腦(人的大腦是物質的)所特有的人體機能。
唯心主義剛好跟這個相反。
同時唯物主義也有三種: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2,近代機械(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3,辨證唯物主義(徹底的一元論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分為兩種:1,主觀唯心主義
2,客觀唯心主義

D.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內容是啥

唯心主義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精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即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內在,物質容是意識的產物的哲學派別。
唯物論主義也是一種哲學思想。這種哲學思想認為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也就是說「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和反映」。

E.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觀點舉例

1.泰勒斯:「水」是萬物的「始基」。
2.阿那克西米尼:「空氣」是世界的本原。
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團永恆燃燒的活火。
4.赫拉克利特:「火」是世界的本原。
5.德謨克利特:「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6.西周時已形成的「五行學說」: 把世界的物質本原歸結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
7.荀子:「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8. 王充:「天下無獨燃之火;世間安得有無體獨知之精?」「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人病則憂懼,憂懼則鬼出。」
9. 范縝:形有則神存,形謝則神滅,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
10.王夫之:萬物氣聚則生,氣散則死。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含靜 「氣者,理之依也。」
11.霍爾巴赫:自然界是由無數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的。
12. 狄德羅:自然界由數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
13. 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
14.孟子:萬物皆備於我。
15..王陽明: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心外無物。
16. 慧能: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17. 陸象山:宇宙便是吾心,無心便是宇宙。
18..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
19. 康德:人的理性為自然立法。
20. 休謨: 我們的知覺是我們的唯一對象。
21. 費希特: 世界是自我改造的非我
22. 笛卡爾: 我思故我在。
23.子夏: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24. 孔子: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5.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6. 朱熹:理生萬物。理主動靜。
27. 柏拉圖:理念論。
28. 黑格爾:絕對精神。
29.中外「神創論」。
30.馬克思: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被人的頭腦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31. 毛澤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1---10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11---13
主觀唯心主義:14----22
客觀唯心主義:23----29
辯證和歷史唯物主義:30----31

F.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內容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理論的本質區別是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內,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物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同時指出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唯容物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方法論,要求我們要用矛盾的觀點看待問題,積極創造條件讓矛盾向有利的方向發展。

唯心主義認為是意識決定物質,意識是先於物質而存在的。

G.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例子

一、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主觀決定客觀的唯心主義世界觀。

兩只老虎

兩只老虎,一隻在籠子里,一隻在野地里。在籠子里的老虎三餐無憂,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兩只老虎經常進行親切的交談。籠子里的老虎總是羨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卻羨慕籠子里的老虎的安逸。一日,一隻老虎對另一隻老虎說:"咱們換一換。"另一隻老虎同意了。於是,籠子里的老虎走進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進了籠子里。從籠子里走出來的老虎高高興興,在曠野里拚命地奔跑;走進籠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樂,它不再用為一日三餐而發愁了。但不久,兩只老虎都死了。一隻是飢餓而死,一隻是憂郁而死。從籠子里走出的老虎獲得了自由,卻沒有獲得捕食的本領;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獲得在狹小空間生活的心境。

二、

《成功》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影劇史上佔有特別地位。

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羅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那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

總結: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夠實現的那個.。』

拓展內容:

沙灘上的石頭!(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哲學家永遠的爭論)

在很久很久以前,兩大哲學家,一個是唯心主義,另一個是唯物主義,一起在沙灘上散步,這個時候,一陣海風吹過,一塊大石頭從沙子中凸現出來,他們幾乎同時看見了,啊!多麼美妙的石頭啊!「它一直在這里!我們今天才發現它!」唯物主義者說,「不!我們無數次走過這片沙灘,就在「這里」也沒有看見它,它以前從來就不存在!今天發現了它,從此它存在了!」唯心主義者說,然後兩人開始了1000年的爭論!

閱讀全文

與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