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師資格面試語文試講教案怎麼寫才好,最好有案例
你好,中冠殷老師為您解答:
以下是教師資格面試語文試講教案的案例,請參考學習:
《陋室銘》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一、教材分析:
《陋室銘》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它的顯著特點就是語言精闢。採用大量的修辭方法,對偶工整,對比鮮明,互相襯托,虛實相生,引經據典,言志如詩,具有一種韻味如歌的音樂美,讀來如行雲流水,文氣通達起伏,是我國古典文庫中膾炙人口的珍品。
二、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背誦全文;對韻文和韻腳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課文「托物言志」和言簡意豐的寫法。
2.布置預習,首先讓學生大致預習一遍,記下其中的難點,然後進入講解;誦讀法、點撥法、問答法。
3.體會劉禹錫安貧樂道、高潔偉岸。
三、教學重點:
1.讓學生反復送讀短文,在誦讀中品味文章的意境。
2.掌握文中出現的文言實詞。
3.托物言志的寫法和襯托的運用。
四、教學難點:
托物言志的寫法和襯托的運用。
五、教學准備:
1.教師閱讀教材、教參,製作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認清字詞,並在疑難處作出標記。
六、教學環節:
1.情景導入。
多媒體展示山村圖景圖,請同學用語言描述這幅畫面。同學們認真欣賞圖片,用准確而生動的語言描述。
2.認識「銘」。 找同學根據預習回答「銘」的知識。
多媒體展示: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座右銘:寫出來放在座位旁邊的格言。
3.走進作者。根據工具書交流劉禹錫的相關資料,與作者對話。多媒體展示:
劉禹錫 字夢得,唐代著名詩人,哲學家。唐順宗時,曾參加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運動,不久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後又連任連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陽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作品有《劉賓客集》。本文選自《全唐文》。
4.作品背景。同學根據手頭工具書,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多媒體展示重要的內容:
作者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得罪當朝權貴,被一貶再貶,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
5.出示學習目標。找學生讀學習目標,要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展示:
(1)積累字詞,掌握文學常識。
(2)朗讀、翻譯、背誦全文。
(3)體會作者的高尚品質,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6.朗讀課文,認識字詞。認真欣賞課文內容,准確朗讀,讀出節奏,讀出感情。出示文字與拼音的課文。要求:先學生自讀,再齊讀。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7.檢測字詞。請同學板演,其餘在下面練習。展示:給 下列紅色的字注音
德馨xīn 鴻儒hóng rú 苔痕tái 案牘dú
8.翻譯課文。
(1)欣賞課文。出示: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2)展示整節課的完整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但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內。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的沒有淺薄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楊子雲的亭子。孔子說:「(雖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裡面,)有什麼簡陋的呢?
9.再次展示課文,並配以相關的的圖片。展示課文及圖片,學生仔細欣賞圖片,想像著理解著記憶、背誦全文。
10.課文的結構及內容。
11.出示背誦的原則和方法。
原則:
化「長」為「短」
讀懂文意
限時搶記
多次鞏固
方法:
首字提示法
翻譯還原法
邊讀邊譯法
同學邊看邊理解。
12.再次出示圖片,再背課文。展示圖片圖形記憶。學生邊看邊背。
13.練一練。認真閱讀提醒,積極思考,仿寫句子。
展示:
仿照下列句型造句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14.考考你。看試題,認真回顧所學,做出答案。展示: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2)把下列文言句子譯成現代文。
A.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B .孔子雲:何陋之有?
15.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同學們都熱愛自己的家,學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一下劉禹錫,為你的家描上一筆,為自己的小天地取個優美的名字,表達你在家中的感受。(不少於200字).
16.拓展延伸。在那個埋沒人才的年代裡,劉禹錫這匹千里馬只得安貧樂道,甘居陋室,現在生活在幸福的陽光中的我們,又該有怎樣的理想與抱負呢?(學生暢談)
一篇《學生銘》與大家共勉
學生銘
天賦不高,有志則行。成績不佳,發奮則靈。斯是求學,唯苦唯勤。讀書破萬卷,求知憑悟性。談笑添學問,思辯助長進。可以明事理,冶性情。無世俗之亂耳,有墨香之賞心。學海巧為舟,書山行捷徑。吾輩雲:「何樂而不為?」
⑵ 求《陋室銘》教案
陋 室 銘
一、整體把握
銘,是古代文體名,用於述功紀行或警戒勸勉,文辭精練,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體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與格言頗相似。本文雖只有81字,卻是銘辭中的長者。陋室,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期間(824—826)在當地構築的簡易房子,作者為它作銘,主要是為了表述自己的抱負和情操,但字里行間也流露出諷刺現實的意味。
一般的銘辭因為目的在於使人知所警戒,所以往往只提觀點,不作論證;本文則夾敘夾議,不但有觀點,有論證,而且在論證過程中還簡要而生動地描述了這間「陋室」內外的情景。全文分三層:開頭運用類比立論,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類比即指山「有仙則名」、水「有龍則靈」——這是當時人們公認的道理。仙之於山、龍之於水既如此,則人之於室亦當如此,是以室雖陋而有德者居之,則不陋矣。如此立論,頗有一錘定音之勢。其次說到「陋室」,先以「苔痕」二句寫「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以「談笑」四句寫室內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反跌出「無絲竹」二句,使室主人超塵絕俗的胸襟更洞若觀火。最後,奇峰突起,連舉三位古人來證明「陋室」不陋。「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這是例證,聯繫上文還看見出作者有自況之意;再引孔子的話作結,更具有雄辯的力量。按: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為上句的意思已經包含在「南陽」二句之中。這樣來引述既巧妙地回應了開頭「惟吾德馨」一句,又顯得含蓄無窮,發人深思。
二、問題研究
1.關於本文的體裁
本文以雙句為主,且絕大多數是對偶句,因而很多人認定它是駢體文,這似乎欠妥。駢體文的雙句當用「四六句」,不能用雜言;又要講求聲律,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規定,這些特點本文都不具備。其實,本文的體裁在文題中早已點明,就是「銘」;能把「銘」的體裁特點作簡明介紹,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為有益。
銘的基本特點可以用陸機說的「博約而溫潤」(《文賦》)這句話來概括。博,指內容廣博;約,指文辭簡約,概括性極強;溫,氣度溫和,從容不迫;潤,語調柔順。銘之所以具有這些特點,是因為它講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其影響不止於題銘者本人及其同代人,還將傳於後世。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將漢崔瑗所作《座右銘》寫在自己的屋壁上。李善說:「銘以題勒示後,故博約溫潤。」此話有理。我們今天讀《陋室銘》,也同樣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2.關於本文的「文外曲致」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宮中,宦官專廢立之權,皇帝受制於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閔)李(李德裕)兩黨互相傾軋不已,妒賢害能,任人唯親。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隻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題》中有所流露),卻又無力回天,只能採取消極的辦法,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把自己的「陋室」寫得跟與世隔絕的幽居一樣,又用「無絲竹之亂耳」表示了他對那些人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就是這種消極情緒的反映。
二、反復品味文章的寓意,研討下列問題。
1.《陋室銘》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麼含義?試聯系全文內容作具體分析。
答:《陋室銘》的全篇旨意是從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生發而來,作者以此結住全文,顯得立意高遠,無懈可擊。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後半句,是因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經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略去後才有餘味。在討論前最好先告訴學生這句話的出處,說說省去前半句的原因。
課文誦讀指導要點示例
1.《陋室銘》
①銘是韻文,可以叫學生找出韻腳,韻腳要讀得清晰、響亮。
②第一層中,前四句是鋪墊(先不提類比論證),讀後稍作停頓,再緩緩讀出「斯是」二句,以突出作者的正意。
③第二層寫「陋室」。「苔痕」二句寫環境(可讓學生說說環境的特點),要讀得有點美感。以下六句寫室中生活圖景(可問學生共寫幾件事),讀時須一事一頓。六句中有虛筆(可讓學生說,即「往來」句、「無絲竹」二句),虛筆讀得輕一些,才有韻味。
④第三層是結束語。「南陽」二句讀後,要作一頓(製造懸念),然後用肯定的語調讀末兩句。可問學生:作者寫這一層時心裡是怎麼想的?(諸葛廬不陋,子雲亭不陋,則我之陋室亦不陋矣!)本層也可用調侃語調讀,要讀得有點韻味。
⑤讀畢還可以再問:「何陋之有」跟上文哪一句相互照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目的是以此貫穿全文,達到整體把握。
參考譯文
1.《陋室銘》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有靈氣了。這間簡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蘚給石階鋪上綠毯,芳草將簾內映得碧青。說說笑笑的是學問淵博者,來來往往的沒有粗鄙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