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孫過庭書譜教學視頻

孫過庭書譜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0-12-25 16:48:49

A. 學習孫過庭《書譜》應注意哪些問題

關於孫過庭的《書譜上》呢,我臨習,大概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說點兒個人感受。內
一是其中的部分理論是對容的,比如人筆俱老,道技雙修(大概意思吧);有些也引發爭議,比如對王羲之書論的質疑,到如今還在爭論不休,有的觀點吧我覺得不明其意甚至是存在明顯的錯誤,比如專攻一體,與張旭教顏真卿的「書之曰能,且功真草」明顯不同,也許是為自己只擅長草書找了個理由。所以吧,咱家武斷一回,給書譜內容一個結論:對七成、疑兩成、錯了一成。(這已經很好了,有些都不及格)
臨習書譜呢,筆法上大概要抓住兩個關鍵,一是熟,書譜的熟練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呢,書寫速度偏向於快,也就是有滑和健的感覺;二是藏鋒技術,還是要好好看仔細想想的,不贅述。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人把書譜列入能品。當然上面還有逸品和神品,比很多書紳要強得多。

B. 誰的《書譜》講解教程好

精講精練那本書挺好的。網路視頻中我看的就洪智老師講得比較好。

C. 孫過庭書譜集字心經

蘭亭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專也。群賢畢至,屬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324個字。

D. 孫過庭的書譜是草書嗎

《書譜》,為唐代書法家孫過庭所著的書法理論著作。成書於武後垂拱三年(687年),他親自以草書書寫全書。《書譜》原書共分六章兩卷,第二卷作者尚未完成,現僅存第一卷。宋明清各朝皆有刻本問世。民國初年,延光室首先應用攝影技術,以黑白照片的形式影印出版了《孫虔禮書譜序真跡》的墨跡,此後又應用珂羅版印刷出版發行。故宮博物院成立後,也有類似的影印本刊出。

《書譜》對中國書法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奠定了書法理論的基本框架。其中提到反對寫字如同繪畫「巧涉丹青功虧翰墨」,認為書法審美觀念要「趨變適時」,所謂「質文三變,馳騖沿革,物理常然」,反對把書法當作秘訣,擇人而授的保守態度。孫過庭認為習書法應要篆、隸、楷、草四書融合交滙,否則想談書法,是不可能的。「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回互雖殊,大體相涉。故亦傍通二篆,俯貫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飛自。若毫釐不察,則胡越殊風者焉。」

清代思想家、書法家包世臣評價讀《書譜》的感想為「余今日不啻親承獅子吼也」,認為如果不是《書譜》這樣明白地把草書筆法流傳下來,草書很可能失傳。

E. 唐孫過庭書譜

孫過庭(?648-?703)字虔禮,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唐朝書法家,書學理論家。版官右衛胄參軍,一說官率府錄事權參軍。工楷、行、草,師法二王。
孫過庭又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著有《書譜》,深得書法之旨趣。至今流傳,成為學習草書的楷范。

F. 孫過庭書譜中「翻"字有幾種寫法

LZ舉的例子寫的數量還太少了,我寫過八尺20個字以內的。寫大了,至多會增強「猛版」這種勢權,但不代表說不能寫大呀~要是我的筆夠大,丈二的紙寫兩個字我都想試試呢~~藝術這東西,自己試過才知道,書譜當然也是可以寫大的。如果別人一說不能寫大,然後你照著做,那麼你就失去了一次寶貴的藝術體驗的機會了。加油。

G. 孫過庭《書譜》是自己撰文並書寫的嗎

孫過庭《書譜》是自己撰文並書寫的。
初唐書論,最重要的還是孫過庭的《書譜》。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論,內容廣博宏富,涉及中國書學各個重要方面,且見解精闢獨到,揭示出了書法藝術的本質及許多重要規律,從而成為我國古代書法理論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質的著述,標志著中國書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輝煌的階段。孫氏主要的理論貢獻,就在於他在《書譜》中一以貫之,對中國書法的"表情"本質做了科學而鮮明的揭櫫與反復而深入的論述。
首先,孫氏在闡明由掌握篆、隸、草、章各體書寫不同特徵,進而上升為書寫藝術時說:"然後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和之以閑雅。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驗燥濕之殊節,千古依然;體老壯之異時,百齡俄頃。"就是說,在掌握了各體書寫特徵之後,還要以"凜"與"溫"、"鼓"與"和"等各種藝術手段,使文字的書寫具有"風神"與"妍潤"、"枯勁"與"閑雅"等多種相反相成的陽剛與陰柔之美,才能升華到藝術的境界;只有進入了這種藝術的境界,才能實現書法"達其情性,形其哀樂"的最終追求,書法作品也才能具有"千古依然"、"百齡俄頃(書家一生中不同時期的情懷於書作中頃刻可見)"的長遠審美效驗。"達其情性,形其哀樂",就是表達、體現作者的個性與情感,即表情達性。這里,孫氏一語道破了書法藝術的根本,這是有重大意義的。情感--這一中國書學的根本命題,在孫氏以前,除去東漢蔡邕《筆論》在闡述書法創作心態時提到"欲書先散懷抱",以及南齊王僧虔《筆意贊》在闡述如何體現"神采"時提到"心手達情"之外,向來無人論及,更沒有人把它視為書法創作的根本追求,而孫氏竟破天荒地、一針見血地揭示出了書法這門表現心靈的藝術的真諦,這是多麼難能可貴!

H. 怎樣學好孫過庭的草書

《書譜》是孫過庭於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撰寫的一篇書論著作。《書譜》作為書法論著和草書名帖,其精湛的美學思想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書譜》的字結體空曠圓密而姿態橫生,其章法參差錯落而自然天成,深得二王的精髓。說到孫過庭的創造,清代劉熙載曾精彩地總結了孫過庭《書譜》的藝術特色:用筆破而圓,紛而寓治;飄逸而又沉著,婀娜寓剛健。

一、《書譜》的用筆特徵

1、干凈利落,寓點畫於使轉之中。行筆從不拖泥帶水,筆畫精簡、勁健,不可矯揉造作。

2、提按有度,主帶分明。《書譜》是今草的代表作,筆畫和字與字之間的連帶變化非常豐富。主幹筆畫寫得較重(如:孫過庭);筆畫連帶和字與字的連帶寫得較細較輕。把筆畫按重後,應提得起,可斷筆另起筆畫,構成連與斷的對比,輕重的變化(如:醉、復)。

3、中側兼施。側鋒運用自如、爽利,與中鋒結合默契,中側構成對比和反差。側鋒取妍,妍美飄逸;中鋒取質,厚實含蓄。側鋒寫得較重,入筆側尖,但不是主流,主流是中鋒。(如:中鋒:夫、有;側鋒:是、札、會、正。)常見撇畫側鋒入筆,通過頓挫來完成側峰轉中鋒。

4、方圓並施。方往往與側鋒用筆有關;圓往往與中鋒用筆有關。如同一頁中的「行、少」的對比寫法。

5、連斷有度。草書經常給人的印象是一貫連綿,但不是《書譜》的風格。不能一味的連,或一味的斷開,這樣連斷對比就突出。(如:得重行末,閑)

6、略帶章草的筆意,筆畫末端帶有波角,但不是《書譜》的主流風格。(1)走之底的包圍式寫法帶有章草的特徵;(2)部分短小的筆畫也帶有章草的特徵,顯得更加有靈動感。(如:回,人書懼老)另:走之底還有一種短小式寫法是中鋒用筆。

閱讀全文

與孫過庭書譜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