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幼兒園科學領域中 有哪些是 認識我自己 的教案
「沒有腦袋,不能想媽媽;沒有膝蓋,坐椅子時腳就會翹起來,走起路來就會象企鵝一樣搖來搖去很好笑;沒有腳,就不能象小白兔那樣跳跳跳,不能走路到外婆家玩……」以上都是幼兒對身體各部位的「認識」,正是通過這種充滿童稚情趣的「認識」,幼兒開始了解身體各部位的作用。為了讓幼兒進一步熟悉自己的身體,我們精心設計了《認識我自己》這一主題。
科學《我有耳朵和鼻子》、《鏡子里的我》、《吹泡泡》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耳、鼻、嘴及手的作用,通過聲音的辨認及觸摸同伴,進一步熟悉同伴;健康活動《我會擦鼻涕》、《我的牙齒最干凈》、《我會自己洗手》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知道身體器官的重要性,並了解簡單的保護方法;美術活動《娃娃的臉》、《花背心》讓幼兒感知五官的位置;音樂活動《大拇指》、《碰一碰》學習與身體相關的歌曲,通過身體動作初步感受音階的上行、下行;兒歌《嘴巴歌》、《洗手歌》、閱讀《請你抱抱我》、童話《在澡堂里認識自己》讓幼兒在欣賞與身體相關的兒歌、童話的同時,了解身體的部位。
以前的孩子,由於戶外空間寬闊,有較多的發展各種動作技能並增強身體素質的機會。現在有些孩子的家長要麼對幼兒在社區活動的安全提心吊膽,要麼過度強調認知,不重視體能,還有的家長太要求幼兒守規矩。正是在這種種約束、忽視下,幼兒的身體素質明顯下降。
大小肌肉的活動對腦部發育有促進作用。科學家對人腦的研究發現,大腦在幼兒時期發育迅速,此時,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刺激,孩子很可能變成一個自製力差、暴躁、冷漠、遲鈍的人。因此,通過「認識我自己」這個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希望能引導小班的幼兒認識並探索身體的各部位及其功能,給幼兒提供活動大、小肌肉的機會,並感受身體保健的重要性,進而學習運用身體動作進行溝通與創造。
❷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認識自我的教案有哪些
以便更好的開展 教育活動。訪談表明:家長對自己孩子的。
❸ 小班社會教案認識自己和嬰兒的區別
選擇抄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❹ 小班社會特別的我
幼兒社會性的目標是形成完整的自我。認識自我是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專心以及一切積極個屬性特徵形成的基礎。上都有他的特長是值得大家認識和學習的。本活動從引導、欣賞自己的優點上切入,通過積極的自我評價,改善自信心。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自我介紹、特長展示等活動,使幼兒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❺ 小班社會教案我會介紹自己的重點,難點
大班社會教案:介紹我自己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馬上就要升入小學了,隨著交往范圍的擴大,一定會認識許多新的朋友,這時讓孩子獲得一些自我介紹的經驗非常必要。本活動最好平行班教師交錯借班上課,這樣可以讓自我介紹的學習更富有實際生活的體驗,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活動目標
1、了解自我介紹的基本內容,願意大膽地向大家介紹自己。
2、增進對自我的認識,體驗相互交流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大圖卡一份,小圖卡每人一份(附後),小話筒一個。
2、會唱歌曲《認識你呀真高興》。
活動過程
一、師生相互介紹姓名
1、師:小朋友們好,今天和你們一起學本領很高興,你們想認識我嗎?互不認識又想認識的時候可以先作自我介紹。(教師做自我介紹:我叫胡豐亞。認識你們真高興。)
2、師:我也很想認識你們,誰來介紹一下自己(請3~4名幼兒,每人介紹完,教師與其握手,並說「認識你真高興」。)
二、了解自我介紹的基本內容
1、師:你們還想了解關於我的哪些信息(事)?
2、師:你們問了這么多問題,下面教師就來進行詳細的自我介紹吧。可是,自我介紹時有些信息可以告訴你們,而有些信息老師不方便告訴你們噢!請你們仔細聽,我介紹了哪些內容?(老師介紹:我的名字叫……我的家住在……我喜歡(愛好)……我的好朋友是……)
3、師:剛才老師介紹了哪些內容,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卡。
4、師:老師也想和你們做好朋友,更多了解你們,誰願意像老師一樣介紹自己。(請1~2名幼兒介紹,幼兒集體鼓掌。)
5、提問:他介紹了哪些方面?對照圖卡,不完整的地方引導幼兒補充。
三、找個好朋友介紹自己
1、每個幼兒拿著小卡片,先把自己的介紹記下來(可以畫畫或做記號),然後對照著卡片內容和好朋友相互介紹自己。
2、請個別幼兒上台來介紹自己(提供話筒),幼兒集體鼓掌。
3、師:客人老師也想認識你們,找個客人老師介紹一下自己(介紹好了請客人老師在紙上貼顆紅星)。
4、師:什麼時候需要介紹自己呢?還可以介紹哪些方面?
❻ 小班語言領域認識自己的家鄉教案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的主要旅遊景點,知道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2、能在集體前用完整的語言大膽介紹家鄉的景點。
3、豐富對導游這一職業的認識,嘗試學做小導游。
(二)活動准備:
1、多張旅遊景點圖片。
2、自製導游證,導游旗,小喇叭、歌唱家鄉的代表性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播放《美麗的家鄉》,介紹認識家鄉。
--提問:我們居住的地方叫什麼名字,你喜歡家鄉嗎?為什麼?
--師幼共同觀看《美麗的家鄉》,提問:你剛才看到了哪些地方?你們還知道家香港有哪些好玩好看的地方嗎?
2、嘗試做小導游
--招聘小導游,激發興趣:好孩子旅行社的經理要在我們班招一些小導游,來帶領外地的小朋友參觀我們的家鄉。今天,想報名當小導游的小朋友都要上台啦介紹你們自己的家鄉。誰的聲音好聽,誰就可以領取導游證。
3、扮演導游和遊客,開展模仿游戲。
--教師介紹講台,交代要求:說出照片中的景點是在哪裡,這個地方的特點是什麼。並吸引大家去參觀遊玩。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小導游舉著導游旗集合自己的旅行團成員。
--小導游帶團員參觀景點。
4、評選"最佳小導游",結束活動。
--請幼兒說說導游帶自己觀看了哪些景點,他們是怎麼介紹的?
--幼兒評選最佳小導游。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幼兒看課件、介紹自己的風景照片、與小導游共同參觀家鄉風景圖片展,體會到家鄉的美後,教師可激發幼兒建設家鄉的美好願望,從而更深層次地激發幼兒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歌唱家鄉的代表性音樂可貫穿活動始終。
2.活動後,建議家長為孩子准備一張家鄉風景照片,並在家裡練習如何介紹這張照片上風景。
❼ 幼兒園中班漢語言認識自己教案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園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和能力。 2. 鼓勵幼兒相信自己,增強自信心。 活動准備 1. 教師熟悉故事《小黃鶯會唱歌》。 2. 在教師主題牆布置「我能行」專欄。 3. 幼兒與家長一同尋找幼兒的優點。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題,教師講述故事《小黃鶯會唱歌》。 (二) 關鍵步驟: 1.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 (1) 小黃鶯在音樂會上為什麼跑下場? (2) 小黃鶯為誰演唱歌曲? (3) 最後小黃鶯為什麼又能夠大膽站在台上表演? 2. 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總結:小朋友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會把任何事做好。 3. 以「我會做的事」為題,在全班展開討論。 (1) 想一想自己會做哪些事情?有哪些本領? (2) 請幼兒到全班幼兒前面說出自己會做的事。 4. 建立「我能行」的專欄。 (1) 教師:「在班裡建立『我能行』專欄,請小朋友把自己會做的事情貼在專欄中。」 (2) 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會做的事,教師幫助幼兒給作品寫上說明。 (三) 結束活動;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在「我能行」專欄內,同時向小朋友介紹自己會做的事情。
❽ 認識自己,屬於幼兒教案的什麼領域
社會領域。
一、主題活動的由來
中班幼兒的自我概念已經開始萌生,他們已初步感受到自己的外貌、身體、喜好等等與他人的不同,對於「我」和「他人」有著許多的疑問,而要解答他們的這些疑問,則是我們這次主題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
二、主題教育目標
1、認識了解自己身體的外部特徵。
2、培養幼兒愛幼兒園、愛家的良好情感。
3、培養幼兒大膽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能力。
三、主題牆飾的創設
主題牆飾的創設作為課程內容,不像以前那樣追求速度和結果,在每一個平行單元的開展過程中,我們都會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聽聽孩子們的想法和需要,我們會為孩子留出最大的空間,讓他們大膽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讓孩子們主動地去關心主題牆飾,使我們的主題環境創設伴隨主題開展的日漸深入而不斷完善。我們的主題活動探索式、連續性的進行,課程的內容不斷豐富完善,課程形式也日趨多樣,由談話、討論發展到手工、繪畫、觀察、資料查閱、分工合作、家園合作等等。在主題板的正中間是由幾名小朋友畫的自己的形象,而延伸出的幾個平行單元里,貼滿了孩子們的介紹,如在「我的生日」這個單元里,孩子們自己設計了生日蛋糕、生日賀卡;在「我的表情」這個單元里,孩子們畫出了自己不同的表情;在「我的動作」這個單元里,孩子們畫出了自己的小手、小腳,以及自己各種各樣的身體動作。這樣的環境創設過程不僅美觀、天天有新意,反饋新信息,而且很形象直觀的記錄課程的進展情況,孩子們非常喜歡。
四、主題網路的建構
根據幼兒感興趣的內容我們一起預設這幾個單元,單元之間是平行關系的,這是這個主題活動的特別之處,直線表示的是老師預設的內容,虛線表示的是幼兒自發生成的內容。
活動一、「我的表情」
在開展「認識自己」的這個主題活動中,幼兒最先感知和發生興趣的是自己身體的外部特點。他們喜歡變化多端的臉部表情。因此,我將「我的表情」作為本主題活動的第一個單元。
我們帶領幼兒觀察了產生不同表情時的五官變化後,我問幼兒:「人為什麼會有高興、生氣、難過等表情?」啟發幼兒理解產生表情的原因與自己遇到事情或心情有關。鼓勵幼兒大膽回憶表達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月龍說:「我做錯事時大人批評我我會難過,掉眼淚。」小晴說:「媽媽送我禮物時,我會很高興」。孩子們都爭著要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性很高。我又問幼兒「記錄表情有什麼方法?」有的孩子說照照片,有的說畫下來……。最後孩子們採用了簡單易行的繪畫方式,他們不僅畫出了自己的表情,而且把表情產生的原因畫了出來,可以說每一幅作品都表現著一個生動的故事。
活動二、「我的動作」
認識了表情之後,我們又開展了「我的動作」這個單元,中班幼兒身體各部位的運動機能,還有發現事物變化的能力,都處於發展和提高階段,他們喜歡跳、喜歡唱,更希望了解自己身體的特徵,因此,我們將藝術領域中的音樂、舞蹈、繪畫等運動形式與語言表達的訓練融匯在一起,開展了此次活動。我們以動作產生為基礎,對幼兒進行提問「請小朋友說一說人的身體中哪些地方可以活動?」幼兒的回答很豐富,如手腕、胳膊肘、膝關節、頸部等,還有的幼兒觀察更細,說出了手指關節,孩子們邊說邊體會動作,之後教師通過舞蹈形式讓幼兒觀察,體會自己身體的動作變化,最後我們請幼兒把自己的一種動作畫出來,孩子們有親身感受後畫的興趣更大了,他們的動作各種各樣,非常生動。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邊說邊動積極性很大,觀察能力也得到提高。
活動三、「我的生日」
每個班裡都會有過生日的小朋友,每當他們快到生日的那幾天,他們總會主動的去告訴老師和小朋友,當問到他們過生日時,最高興的事是大部分孩子都會說「喜歡吃生日蛋糕,喜歡接受生日禮物」,但他們對過生日的具體日期及生日的意義並不是很了解,於是我設計了一節活動「過生日的時候」,目的在於讓幼兒了解過生日的真正意義及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在活動中我們還根據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設計生日蛋糕,設計生日賀卡,孩子們很喜歡這些活動,經常在美工區中重復的練習,並把自己設計的賀卡帶回家,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通過本次活動,幼兒了解了過生日的真正意義,同時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活動四、「我的成長環境」
我們全托班的孩子對於「家」和「幼兒園」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為了加深幼兒對成長環境的了解,培養幼兒愛周圍人的情感,我們運用語言、音樂、繪畫、手工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對家和幼兒園的喜愛之情。
活動五、「我喜歡……」
「我喜歡」是從「我」出發,幼兒通過了解自己的相貌、身體、情緒等方面與他人的不同,進而獲得各種不同表達喜好的方式,孩子們充分享受著表達「我喜歡……」的那份愉悅,當我問幼兒「你們最喜歡什麼」時,他們的回答是豐富多樣的,有的小朋友說喜歡吃×××,有的小朋友說喜歡玩玩具,有的小朋友說喜歡和媽媽爸爸一同出去玩,我問他們在幼兒園最喜歡做的事時,部份幼兒都說喜歡當值日生,根據幼兒喜歡當日生的願望,我引導幼兒一起唱「值日生的歌曲」、「設計值日生服」、「設計值日生胸卡」,孩子們可高興了,通過值日生活動,孩子們為他人、為集體的服務意識更加強烈了。
通過「認識自己」主題活動的開展,孩子們已能認識了解自己的外貌、身體、情緒、喜好與他人的不同,同時在這次主題活動中,孩子們享受著表達自己的那份喜悅心情,增強了孩子們主動表達的意識。以上開展的這些活動都是根據幼兒發展目標及幼兒興趣生成的,我們在遵循著陳鶴琴先生「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這一原則,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較高,在平時我們也注重了多元智能理論的學習,用欣賞的目光去發現每一個幼兒的優勢智能領域,使幼兒的優勢智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因此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的更自信、更愛表達自己了。
❾ 小班區角材料認識我自己益智區投放圖片
啊沙發沙發是我發的
❿ 幼兒園小班社會《我會介紹自己》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樹立一定的自信心。 2.初步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等。 3.加深對同伴的了解,增進和朋友間的友誼。 活動准備 1.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 2.請一名教師扮演"快樂天使"參與情境表演;設置游戲區"男孩事件"(有坦克、槍、機器人等)、"女孩小屋"(有娃娃、炊具、飾品等);小禮物若干。 3.教學音帶《我自己》。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情境表演,激發幼兒自我介紹的願望。 --教師設置情境:聽,有人敲門,誰來了?噢,是"快樂天使"來了。 --"快樂天使"自我介紹:我是快樂天使,今年5歲,我是個女孩子。 --提示語:誰來了?她幾歲?是男孩還是女孩?"快樂天使"想和你們做朋友,她很想知道你們叫什麼名字,幾歲了,是男孩還是女孩,誰願意來告訴她? 2.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名字、性別、年齡。 --先請幾名幼兒做示範,"快樂天使"表揚他們的勇敢、大方,並贈送小禮物,和他們握手交朋友。 --請其他幼兒將自己的名字、年齡、性別告訴自己身邊的小朋友。 --教師和"快樂天使"巡視,對那些膽小、不願與朋友交流的幼兒進行個別鼓勵指導。 3.游戲:男孩世界、女孩小屋。 --"快樂天使"提出遊戲要求:我還給大家帶來了"男孩世界"、"女孩小屋"兩個游戲樂園,如果小朋友能正確地介紹自己,就能到兩個樂園里去玩。 --教師和"快樂天使"分別把關兩個游戲樂園"大門",鼓勵幼兒正確大膽地介紹自己,並歡迎大家進去玩。 --幼兒在游戲樂園自由游戲,教師請注意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地交朋友,自由找朋友交流。 活動建議與提示 作為活動延伸,此活動後可讓教學音帶《我自己》,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特徵。 此活動還可採取"打電話"、"猜猜誰不見了"、"照鏡子"、"比較男孩女孩"、"新郎新娘"等多種游戲形式讓幼兒加深對自己的和朋友的了解,鼓勵幼兒大膽、自信地介紹自己,並認識更多的朋友。 針對一些靦腆害羞的幼兒,教師應在活動中及平時的教育中鼓勵他們積極大膽地自我表現。 請家長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等。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初淺的性別教育,如孩子正確使用男女廁所等。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向木偶娃娃大膽地介紹自己並請能力強的幼兒介紹同伴;帶幼兒到別的班級去玩,鼓勵幼兒大膽地主動交往:「我是××,是×班小朋友,你叫什麼?」「我是×××,你能幫我個忙嗎?」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提高交往能力日常生活滲透: 在角色游戲中繼續培養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讓幼兒到隔壁班老師處請求幫助;參觀幼兒園各部門,增加鍛煉機會。 家園同步:家長多帶孩子出門與人交往,鼓勵孩子大膽、主動地向別人介紹自己。 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改變了傳統單純的自我介紹方式,在游戲中層層深入地讓幼兒愉快地掌握了自我介紹的方法,並讓幼兒運用這一方法去進行主動交往,有效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初步培養了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