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學實驗室設計有哪些一般規定
1.物理、化學實驗室可分邊講邊試實驗室、分組實驗室及演示室三種類型。生物實驗室可分顯微鏡實驗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實驗室三種類型。根據教學需要及學校的不同條件,這些類型的實驗室可全設或兼用。
2.實驗桌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雙人單側化學、物理、生物實驗桌,每個學生所佔的長度不宜小於600mm;實驗桌寬度不宜小600mm。
(2)四人雙側物理實驗桌,每個學生所佔的長度不宜小於750mm;實驗桌寬度不宜小於900mm。
(3)島式化學、生物實驗桌每個學生所佔的長度不宜小於600mm;實驗桌寬度不宜小於1250mm。
(4)教師演示桌長不宜小於2400mm,寬不宜小於600mm。
3.實驗室的室內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第一排實驗桌的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500mm,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最後一排實驗桌的後沿距後牆不應小於1200mm;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應大於11000mm。
(2)兩實驗桌間的凈距離:雙人單側操作時,不應小於600mm;四人雙側操作時,不應小於1300mm;超過四人雙側操作時,不應小於1500mm。
(3)中間縱向走道的凈距離:雙人單側操作時,不應小於600mm。四人雙側操作時,不應小於900mm。
(4)實驗桌端部與牆面(或突出牆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於550mm。
4.實驗室設施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實驗室及其附屬用房應根據功能的要求設置給水排水系統、通風管道和各種電源插座。
(2)實驗室內應設置黑板、講台、窗簾桿、銀幕掛鉤、掛鏡線和「學習園地」欄。
(3)化學實驗室、化學准備室及生物解剖實驗室的地面應設地漏。
5.演示室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4)演示室宜容納一個班的學生,最多不應超過兩個班。
(5)演示室應採用階梯式樓地面,設計視點應定在教師演示檯面中心。每排座位的視線升高值宜為120mm。
(6)演示室宜採用固定桌椅,當座椅後背帶有書寫板時,其排距不應小於850mm。每個座位寬度宜為500mm。
2. 淺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如何發揮實驗室的作用
[摘要]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合理利用實驗室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讓實驗室真正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創新的樂園。[關鍵詞]實驗教學 實驗室 儀器正文: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我們要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提高。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科學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科學教學的質量。管理是關鍵,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初步形成以實驗教學為突破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為目的的「實驗-教學-創新」的良好局面。下面,談一談我們的一些做法。一、實驗教學得到領導、任課教師的高度重視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在推進素質教育和實現現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實驗室和儀器室,並配套了相應的教學儀器和責任心強的實驗教師隊伍。幾年來,為了不斷提高實驗教師的素質,創造了許多教學方法交流的學習機會,讓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本校的科學任課教師都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自覺提高業務能力,真正地推進了實驗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目前,我們的實驗管理能力比以往大有提高,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這些都是與領導的重視和實驗教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二、實驗室及儀器配備情況學校配有一間實驗室和一間儀器室。實驗室佔地50平方米,實驗桌凳三十套;儀器室佔地60平方米,有六個儀器櫃,一個危險葯品存放專櫃。儀器設備管理科學合理。實驗儀器設備全部入櫥,分類存放,做到科學合理、取用方便。劇毒品和易燃品存入危險品專櫃。還有一個透明玻璃作品展櫥,分成多層,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教師在教學中的自製教具和學生在課上課下及科技活動中製作的小發明、小創造等科技作品陳列出來,讓教師、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現,對培養創新精神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儀器室內設置工具箱,放置實驗和研究過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可以啟發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廢棄物進行合理的利用,如氣球、乒乓球、各種彈簧、石頭、易拉罐、各種金屬條、廢鑰匙、塑料瓶、吸管、各種紙、海綿、泡沫、木塊、木炭、橡皮、硬紙板等都由學生自主籌備。發動學生不斷為它「添磚加瓦」,使它應有盡有,充分施展學生自製學具的才華,為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實施開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這幾間室符合環保要求,排氣效果較好,各室均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規章制度,責任到人,管理安全。教學儀器按要求配備,不但管理得較好,而且使用率高,學生能按要求使用實驗儀器,損壞現象較少。每一位科學教師都能學會教材要求的各種操作方法以及簡單的保養維護工作,並做好實驗情況的記錄。我們認識到,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三、讓實驗室充滿創造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科學教育的根本目標,給學生一個創新的氛圍。實驗室是為觀察實驗活動而設置的特定場所,因此,實驗室的環境設置應當具有科學的氛圍,使學生一走進實驗室就如同來到發明創造的聖地。我們在實驗室的牆上掛了一些科學家的畫像、科學家的名言和一些實驗操作常規掛圖、實驗制度,在實驗室前面的一個角落擺放師生共同製作的生態瓶、水族箱(裡面飼養青蛙卵);還可陳列飼養槽、飼養籠,讓學生飼養一些小動物如:蠶、蝸牛、金魚等;實驗室門前擺放師生種植的各種各樣的花讓學生欣賞;窗檯上可擺放「種子萌發」、「食物發霉」等對比實驗;這些設置可根據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隨時進行更換。學生利用課前課後時間盡情觀察,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還能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持之以恆的精神。讓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學會觀察,感受到科學創造的氛圍。四、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 「科學課堂具有開放性」是《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實驗教師按教材要求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積極創造條件向學生開放實驗室,積極探索、改革實驗教學方式、方法,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實驗教學。在教學六年級科學《宇宙》,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學光碟,可以讓學生欣賞到壯麗而遙遠、神秘的宇宙空間;從中看到月球外部的構造,了解月球的地形特徵;還可以從中觀看太陽、星星、銀河……的美景,讓學生感受到宇宙空間的浩瀚無際。這種方法可以彌補課堂上無法用實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觀察,形象直觀,效果顯著。 實驗是學生檢驗真理的途徑。我們在實驗課時進行開放式教學,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的空間,如:為他們設置工具箱提供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材料,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利用多種方法進行實驗研究,發展學生的多向性思維,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學生自由探究的時間,強調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從提出問題到做出預測或假設,然後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考之後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我在教學《導體與絕緣體》時,先讓學生從工具箱中選擇各種材料,然後提問:你認為哪些材料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這時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鐵釘、銅片、回形針等可以讓燈泡亮起來,有的說紙片、塑料、布料等不能讓燈泡亮起來等等。教師把學生的這些猜想和假設板書出來,並不急於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指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活動,在活動中得出結論,驗證自己的猜想,發現新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探究的創造性發展。可見,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創造能力。總之,我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觀察,實驗、栽培、飼養、小製作等實踐活動,讓實驗室成為學生開展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的陣地,成為展示學生探究活動成果的舞台和發明創造的樂園。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感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肖玉美)
3. 誰知道JGW-B心理學實驗台的構成啊詳細一些
JGW-B 型心理實驗台用一種新的思路將心理實驗所用的分立單機,如:計時器、計回數器、速示器、記憶儀、觸棒迷答津、鏡畫儀、劃消儀、聲、光刺激器、亮點閃爍儀、記錄器等與實驗桌、實驗櫃進行綜合優化,設計成具有多功能一體化的系列實驗系統,節省了使用空間、整個系統採用組合式結構、主試控制與被試操作明顯分開,實驗台設計緊湊、美觀、實驗組合靈活。實驗內容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情緒、學習、反應時等30餘個。
JGW-B型心理實驗台是沈德立教授領導的心理學科和師范大學校辦工廠根據多年研製心理儀器的經驗,結合我國的特點和實際需要研製的一種新型集約化、系列化的心理學科研和教學實驗系統。本實驗台包含:計時器、計數器、速示器、記憶儀、觸棒迷津、鏡畫儀、劃消儀、聲、光刺激器、亮點閃爍儀、數字顯示遙控深度知覺測試儀、記錄器等與實驗桌、實驗櫃等基本實驗部件,通過綜合優化、資源共用可滿足多數心理學基本實驗的需求。
4. 組建一個攝影攝像教學實驗室大概需要哪些設備
請你考慮,組建一個有隔音設施和安裝空調的60平米的演播大廳,為以後拍專題版、講座、權小型文藝演出及互動節目使用。燈光(必須是固定的)有進口和國產供你選擇;導軌、調音台、題字機、演播桌、椅、功放、無線、有線話筒、背景(純色作為摳像用;有的是為了配合做節目而添加的)等等。演播廳不同攝影室,攝影室可以簡單布置一下有20-40平米就夠了,裡面有空調、燈光、背景。接下來就是組建非編室:房間大致需要40平米,安裝空調,根據財力配置兩部非編,四個監視器,兩部錄像機、一個調音台、話筒、卡座、DVD、工作台等等。其他的DVCAM、DV帶、卡電池等都屬於消耗品可以隨時購買。以上只是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
5. 初中演示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在實驗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下面 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在進行演示實驗時的一些做法,以及在實驗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不妥之處請老師們指正: 1、利用多媒體放大實驗現象。充分利用實物投影儀將實驗器材和實驗現象最大化。如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等凡是用到實驗儀表和帶刻度的儀器盡可能使用投影儀放大示數。 2、抬高實驗器材。實驗室准備一張小桌子,做演示實驗時將小桌放在實驗桌上,以便後面的學生也能看得見實驗現象。 3、盡量選用色彩鮮艷且對比度大的實驗器材。實驗時盡量利用物體顏色的對比度來增加物體間的可見度,提高實驗效果。例如在做光的直線傳播的實驗時,可在大燒杯中吹一些煙,也可在水中加一些牛奶,這樣就能看清光的傳播路徑。 4、選用體積大的儀器做實驗。體積越大的物體對人腦產生的刺激越強烈,使學生產生的印象越深刻,越容易引發學生的好奇。越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讓學生參與實驗。學生對自己參與的實驗記憶最深刻。 6、巧妙利用實驗中的失敗。盡管我們精心准備實驗,但難免有些演示實驗還是可能失敗。學生對失敗的實驗知識識記效果、理解效果反而是最佳的。老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找出失敗的原因,讓他們幫老師來解決問題,老師對解決問題的「小能人」給與表揚。有時我還故意犯一點錯誤,讓學生來找茬,讓學生提提神,這樣反而會收到出乎意料的教學效果。
6. 實踐課教室里有什麼工具比如桌椅。。。
你要幹嘛 打群架~
7. 在新課標中如何實施實驗教學
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探究為主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學生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實驗是化學教學中有效的方法,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的基本要素。實驗教學有助於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及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1 實驗:掌握科學方法的重要途徑
傳統教學中的一個重大弊端是學生的知識幾乎全部是從書本文字信息中獲取的,學生學習中缺少實驗探究,討論等實踐活動,因而學生往往處於一種思維定勢狀態,對問題的理解和解釋經常是藉助於教材中現成的知識概念和知識理論,這正是造成他們科學素養低下的重要原因。科學方法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元素,是科學的認識方法,實驗有助於學生通過自身實踐,去領悟、去體會、觀察、分析,歸納問題結論的產生過程,讓學生從客觀實際中探求知識,讓學生在收集信息,處理、整合信息中獲得知識,實驗有助於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
1.1 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化學實驗的重要研究對象,通常是物質之間進行的相互反應,而在反應過程中往往會伴隨著一系列現象的出現。例如:光和熱的產生,物質顏色的改變等。這些實驗對學生觀察能力的檢驗和培養有著十分重要意的義。剛開始時,學生往往對現象的觀察是不夠全面的,會忽略其中的某些現象,而這恰恰是他們平時學習過程中的缺陷。例如:在鎂條燃燒實驗中,學生一般都能說出劇烈燃燒,發出強光,而對放熱和生成白色固體往往忽略了,其實整個實驗中判定鎂條燃燒是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徵正好是有白色固體生成這一個事實,細致地觀察,有助於學生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以上面這個實驗為例,實驗時我們需要在實驗桌上墊上一塊石棉網,許多同學實驗時按要求都放置了,但當討論實驗過程中需注意問題時,不少同學都答不出來,究其原因,主要是實驗觀察時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鎂條的燃燒實驗中,而忽略了燃燒後產生的氧化鎂其實溫度較高,直接濺在實驗桌上,會損壞實驗桌這一事實。因此,實驗教學中,對學生觀察問題能力的培養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例如,按順序觀察,多角度觀察,邊觀察邊思考,邊觀察邊討論等,從而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
1.2 實驗――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化學自始至終貫穿著教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意識,而科學探究的一般規律總是循著提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一規律實施其過程,因此掌握良好的實驗技能對實施科學探究意義十分重大,當然在這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記錄與整理的能力,要教會學生一些分析與思維的方法,邏輯推理的能力,使學生逐步養成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的習慣,養成他們全面而不片面,聯系而不孤立,發展而不靜止地看問題的習慣,從而學會良好的科學方法。
2 實驗:倡導科學精神的有效手段
科學素養的核心是科學精神,是一個人探求科學真理的執著品質,而科學精神只有在科學實踐中才能真正養成,因此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科學實驗的機會,有助於學生在科學實踐中鍛煉,學習和體驗,使他們在實踐中享受科學探索的樂趣,在實踐中萌生科學精神。
2.1 實驗:探究慾望激發的切入點。缺乏激情是很難做好一件事的,科學探究也是如此。只有學生處於一種高亢的學習、探究激情中,學生的學習才會是主動的。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掌握技能與技巧,更要注重促進學生的智力、意志和情感的發展。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創造性,注意發覺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積極為他們創設探究的情景。使學生思維活躍,情緒高昂,他們在科學探究過程中體驗到了學習樂趣,成功的樂趣,獲得了科學知識,增強了探究的能力。
2.2 實驗: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於懷疑,善於懷疑,才會去鑽研,去創新,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解放思想,大膽猜想,大膽向教師質疑問難,樹立起肯疑、敢疑和善疑的優秀品質,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開動腦筋,快樂學習。
2.3 實驗:有助於學生養成求真務實的品格。科學精神的精華是實事求是的精神,科學探究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求真的過程,是我們對提出的假設用科學的實驗手段去偽存真的過程。因此實驗有助於學生養成求真務實的品格。例如:在講到指示劑時,我向同學們表演了一個魔術,我向一張白紙上噴上了一種無色液體,結果同學們看到了一幅漂亮的卡通畫,學生們感到非常驚奇,急於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此時我把這個變化原理向同學們陳述清楚,並當場利用指示劑的變色原理重復了這一變化過程,同時向學生指出,只有用科學的手段才能揭開事件的真相,要用科學的理論來識別一些偽科學,例如:使「水變油」、「黃銅變金」等。
總之,青少年科學素養的培養是新形勢下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時代和民族發展、科學技術對未來人才素質的需要,初中化學作為基礎自然學科中開展實驗教學的主要學科,我們一定要採取多種有效措施,積極普及現代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大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8. 各種課桌椅擺放形式的利弊/結合教學實踐,什麼情況下適合哪種課桌椅擺放形式
我們是專門生抄產課桌椅的廠家,以前課桌椅都是聯排的,中間一般都是7-9人位/排,現在拼接式的免固定的課桌椅就開始多了,個人感覺是學習了西方,上課的方式開始採用智能及智慧型教學,就是使用智能設備多了,讓學生組和成一個個小組的形式一起討論學習,與老師,一起互動,更好的散發思維。
9. 教學設施與教學設備的區別
一、教學設施常分為兩方面:硬體設施,軟體設施。
二、教學設施中的硬體設施常包括:學校面積大小,教室的多少,操場有多大,活動中心多大,機械、簡單的醫療設備、體育設備是否齊全等。硬體設施與學校的教學規模的聯系較密切。
三、教學設施中的軟體設施常包括:師資力量是否雄厚,後勤服務是否滿意,教學管理是否嚴格規范,生活住宿是否溫馨,學校教學環境是否合理等。教學設施中的軟體設施與學校的聲望及其升學率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
四、教學設備一般是指與教學有關的教學儀器和多媒體教學裝備。如上課用到的化學、生物、物理等學科的實驗儀器,多媒體教學課堂上使用的電子白板、投影機、教學一體機、音響等設備。
(9)實驗教學桌擴展閱讀:
教學設施中的硬體設施常包括:學校面積大小,教室的多少,操場有多大,活動中心多大,機械、簡單的醫療設備、體育設備是否齊全等。硬體設施與學校的教學規模的聯系較密切。
軟體設施
教學設施中的軟體設施常包括:師資力量是否雄厚,後勤服務是否滿意,教學管理是否嚴格規范,生活住宿是否溫馨,學校教學環境是否合理等。教學設施中的軟體設施與學校的聲望及其升學率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
教學設備包括:
辦公傢具。包括辦公桌椅、普通椅、沙發、文件櫃等;
辦公自動化設備。包括計算機、列印機、復印機、數碼速印機、投影儀、會議室擴音設備等;
空調設備。包括分體式空調、窗式空調;
其他設 備。包括碎紙機、掃描儀、傳真機、數碼照相機、數碼攝像機、電視機與影碟機等。
廚房設備。包括電磁大鍋爐、電熱開水器、蒸飯櫃。
光學設備。包括顯微鏡、放大鏡、相機、望遠鏡
多媒體設備。包括黑板,智能平板,一體機、壁掛式展台等。
照明設備。LED護眼教室燈,ED護眼黑板燈等。
教室基礎設備。課桌椅,講台,通風櫃,實驗桌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