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滲透式教案幼小銜接數學游戲有哪些
設計意圖
幼小銜接活動規則是保證幼兒愉快生活、交往、學習而定的。我們在進行幼小銜接工作中了解到:不少幼兒入學後易興奮、缺乏自製力、較自由散漫,不能遵守日常學習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因此我們把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的能力作為大班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我以此活動為切入口,設計了系列關於規則培養的主題活動,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目標
1.學習整理活動用具,保持環境的整潔有序。
2.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為規則,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3.積極參與游戲活動,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1.情景創設 雜亂無章的整理區,音樂《勞動最光榮》。
2.超級大轉盤 游戲。
3.「迷宮」:自製棋類。
「垂釣區」 :小魚、魚竿。
「圖書吧」:自製圖書。
活動過程
師:今天,我代表丫丫游樂園給小朋友送來一封邀請函,邀請小朋友去參加「智勇大沖關」游戲。你們准備好了嗎?好了,那我們現在就出發!
1.我是整理小能手。
放音樂,來到第一關。
師:我們的第一關到了。
場地布置:雜亂無章的場景。
第一關:我是整理小能手。
闖關要求:請小朋友把物品有序歸位。
師:現在闖關開始。
放音樂《勞動最光榮》,整理。
師:請整理完的小朋友坐在座位上休息。
現場采訪:請問你剛才整理了什麼物品,怎麼整理的?
我要檢查一下,看看小朋友能不能闖過第一關。
這里現在整潔有序,說明我們小朋友很能幹。我們給自己鼓鼓掌。
我現在宣布:我們第一關闖關成功。
2.游戲《超級大轉盤——誰對誰不對》。
師:我們現在向第二關進發。
放音樂,來到第二關。
師:我們第二關是《超級大轉盤》,闖關規則:轉動大轉盤,當轉盤停止時,指針指到數字幾,就打開旁邊相應的數字幾的圖畫,並按照圖畫上回答問題的方式,說一說「誰對誰不對」。
教師示範第一次,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做得對不對,為什麼?
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有序排隊,物品歸位,輕拿輕放,節約用水,不大聲喧嘩,不亂扔垃圾,應該互相謙讓。
師:現在我宣布,我們第二關闖關成功。
3.我是文明小公民。
師:我們現在向第三關進發。
放音樂,來到第三關。
師:我們第三關是《我是文明小公民》,裡面有三個活動項目,即圖書吧、垂釣區、迷宮。
闖關規則:請小朋友分成三組分別參與三個活動項目,分組討論各自活動項目應該遵守的行為規則,並在游戲中遵守規則。
討論結束,請每組選派一名代表發言。
幼兒分組游戲,遵守基本的行為規則。
迷宮:各種棋類。
遵守規則:有序排隊,輕拿輕放,互相謙讓,不大聲喧嘩,友好競賽,樂於合作,物品歸位。
圖書吧:自製圖書。
遵守規則:有序排隊,輕拿輕放,保持安靜,不損壞書籍,友好交換,物品歸位。
垂釣區:魚鉤 小魚。
遵守規則:有序排隊,輕拿輕放,不大聲喧嘩,物品歸位,互相謙讓,合作分享。
師:第三關闖關時間還有2分鍾,請小朋友做最後的整理工作。請整理好的小朋友坐回座位,我要檢查闖關結果。
教師簡單評價。
宣布:第三關闖關成功。
4.結束沖關,發獎牌。
師:小朋友在剛才的闖關游戲中都做得不錯,都能遵守游戲規則,我現在宣布我們的智勇大沖關全部闖關成功。每人獲得一枚獎牌。我們一起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們的好朋友吧。
活動反思
1.課程設計打破了學科界限。我們組織的活動都是以主題的形式呈現,課程設計自然,整個活動,從情景的不斷深入到材料的逐步投放,過程的開展都是環環相扣、自然過渡,滲透了操作、合作、挑戰等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隨著闖關情景的不斷深入,幼兒的心境也緊緊地投入其中,其能力和規則意識在活動中都得到了潛移默化的發展。
2.緊扣目標,層層深入。活動的各個環節都緊緊圍繞目標展開,一環扣一環逐步深入,孩子們在操作、嘗試、討論、合作的過程中,整理了活動用具,理解並遵守了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為規則,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3.關注幼兒最近發展區。整個活動過程,一步步提高要求,讓幼兒跳一跳就能夠得到,在一步步的挑戰中感受游戲的樂趣,並在孩子取得成績時,及時表揚,充分肯定,讓孩子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
4.活動內容選擇生活化。本次活動的內容是根據幼兒的興趣、經驗和接受能力來選擇的,從幼兒生活實際出發,讓幼兒在活動中進一步擴展了生活經驗,真正體現了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的主題教育理念,更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㈡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分葡萄》教案
活動目標:1、學習將數量為「5」的各種水果分成兩份,並探索不同的答案。
2、學慣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分合水果的過程與結果,學習分合式的記錄方法。
活動准備:教具:蘋果、梨子、桃子水果卡片若干。記錄單若干。
活動過程:1、小組活動(1)觀察活動材料,引發活動興趣。
「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盤子里都有些什麼?」「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呢?」「那我們就來玩一個分水果的游戲吧。」
(2)交待活動規則要求A、每次拿5個水果在黑板上擺成一排,然後把5個水果分成兩份。
B、每排的5個水果分成兩份的答案都要不一樣。
C、分好後說一說5個水果分給誰幾個?分給誰幾個?幾個和幾個和起來就是5個。
(3)幼兒操作活動,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
提醒幼兒每次取5個水果放在橫線上數一數,然後再分成兩份。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每次拿取的是不是5個,再分成2份的答案有無重復和遺漏,鼓勵幼兒分好後用語言表述。
2、集體活動(1)整理記錄,學習5的組成。
「誰願意把自己怎樣分水果的事講給大家聽,老師把它記在黑板上。」
(2)集體按指示檢查5的分合結果。
「大家看看每排是不是5個水果,每次分成兩份的答案有沒有重復或遺漏?」
(3)學習分合式結果。
「誰能動腦筋想一想:可不可以用數學和符號來表示分水果的事?5個蘋果用幾來表示?(5)分用什麼符號?(分合號)爺爺分得1個蘋果用幾表示?奶奶分得的4個蘋果用幾表示?教師邊引導邊記錄,請幼兒繼續往下記錄。
(4)幼兒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教師不斷地提醒幼兒每一次記的都要和分的一樣。
教後感:這節課是學慣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分合水果的過程與結果,學習分合式的記錄方法。孩子們都能很快的寫出來。
㈢ 幼小銜接數學,語文學習方案,包括課程大綱,教案,上課內容
你怎麼出售方案,你不能送給同行的分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