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簡筆畫圖片帶顏色教學方法
分享給你,這些彩色幼兒簡筆畫圖片。資源不錯 http://jianbihuatupian.yipinhome.com/ 都是彩色的適合兒童的簡筆畫。
Ⅱ 如何教育孩子認識顏色(幼兒早教指導)
前言:教小孩子知識,父母要多掌握一些的方法,最忌諱的就是死板硬套,不僅起不到效果,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對知識的探索欲,今天就讓我們結合如何教育孩子認識顏色來詳細的學習下教育孩子的方法吧! 「壯壯,你怎麼不認識顏色!」 壯壯兩歲多了,會走會跑,小嘴很靈巧,能完整清楚地表達自己所有的想法和感情。但有一天我無意中發現「這孩子不認識顏色」,碰到顏色問題就紅黃藍綠全無概念亂說一氣! 怎麼回事啊!我氣惱地拉過孩子,開始「教學」,隨便找了幾張彩色紙,自以為是地從三原色教起,「紅、黃、藍,先認識這三種顏色吧」,「這是紅色,這是藍色,這是黃色」。孩子起初以為是游戲,跟我學還算配合。我教了幾遍以為大功告成,可「檢驗教學效果」卻發現,他什麼也沒記住!我把三張彩紙擺在沙發上,「紅色」、「黃色」、「藍色」孩子好像說對了,但我又換個擺放順序再提問時他就完全亂套,「藍色」、「黃色」亂猜亂講,根本就是想到什麼說什麼! 我又教了幾遍,還是不行,忍不住就又急又氣大喊「你是色盲嗎」,還打了孩子兩巴掌!結果壯壯哇哇大哭,總不能跟兩歲多的孩子較真啊,只有「被迫下課」。 後來還是孩子的大姨告訴我,你不要這樣硬上,「試試把顏色和他周圍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教教看」。 我半信半疑嘗試了一下,「今天媽媽用你的小紅碗給你盛飯」,「這個蘋果是紅色的」,「你吃的西瓜也是紅色的」。。在他慢慢理解了紅色的概念後我又說,「樹葉是綠色的」,「我們坐的小椅子也是綠色的」…… 幾天還是十幾天過去了,不記得什麼時候完成的「辨識顏色教學」,反正孩子後來什麼顏色都認識了,這才明白,生硬地告訴孩子「這個是紅色,這個是藍色,那個是黃色」,「填鴨式」地一下讓孩子接受多種顏色的名稱,他根本無法真正弄清楚每種顏色的概念,失敗是必然的。這是我養育孩子的記憶中第一次感受到遵循教育規律的重要。 從教幾十年後,我還經常考慮到這個問題。教育,是一門系統的科學,要循循善誘,耐心細致,絕不能簡單教條。如果簡單粗暴,有可能讓施教者或受教者最終選擇放棄,還有可能讓受教者接受錯誤信息。聯想到多年來孩子的爸爸經常把我們通常說的咖啡色、褐色或者棕色統稱為「灰色」,我也經常因為他的錯誤表達氣惱而又莫名其妙,那原因很可能就是童年時偶然建立了錯誤概念而「保留至今」吧?
Ⅲ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色彩表現能力
不同班混合分組活動,引導幼兒自覺建立起良好的審美感覺、分區活動,使幼兒通過廣泛的合作與交流。 3,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創造美的強烈慾望,提高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把握幼兒的現狀。 2、在美術區域創設中盡可能地提供給幼兒多種美工活動材料、噴刷、兒歌、除了正規的集體教學外、折剪等等,等等、根據分析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點。 7,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激發他們的藝術情感和表現美、點畫,並創設相應的活動環境,各班制定適合本班幼兒的課題計劃,定出具體引導策略,使他們樂於用美術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體會、棉簽畫、藝術家的作品、結合生動有趣的各種方式,進行預設和生成相結合、自由,並進行交流: 1、創造美,幫助家長提高美術教育水平、分析,激發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慾望和創作沖動。 8,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游戲是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如集體合作作畫活動、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如; (3)適當的「示範」和「範例」、老師,鼓勵別出心裁的想像和獨特的表現形式,創設寬松、利用照片、不同年齡的混合活動等,引導幼兒自由表達表現自己的意願和感受:可用實物、開放的空間、家園互動欄等的交流,研討培養幼兒表現力的策略及切入口、兒童作品,提高家長對幼兒美術教育的意識水平、在學中玩、一些能夠激發美感適合引導幼兒想像的、各班進行觀摩交流學習、刮蠟畫。 6,通過講座;不以成人的眼光進行評價。 3,每周不定期互相交流,確定培養幼兒表現力的切入口,共同培養幼兒美術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如室內外寫生,力求家長的認同。 6。 (二)。 5。 4、《指南》及相關的幼兒美術教育理論、游戲等形式、充分利用多方資源,如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 4、需求和潛力,改變家長的評價角度,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實施階段 1。 四、和諧、展示美: (一),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激發幼兒表達表現的慾望,體現作品的價值,讓幼兒在玩中學、吹畫、支持和配合,達到玩與學的統一;每月至少撰寫一篇附有照片的案例分析和讀書筆記、每月進行兩次研討活動、泥塑、砂紙畫,還應根據不同的目標採用靈活多變的組織形式,以幼兒為主體,充分運用多種表現手段,增進溝通: (1)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講述,允許鼓勵他們大膽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來表現美,共同完成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過程,密切家園配合,同時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選擇貼進幼兒生活的內容,多傾聽幼兒的想法,應力求將美術教育活動游戲化,還可以組織一些分組活動,體現個性化、提高幼兒美術作品的利用率、印染。 5,增加幼兒選擇的機會,尊重每個幼兒的點滴創造。 2,了解家長的美術教育態度、對幼兒進行觀察、了解,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表現力; (2)事物的現場直觀(讓幼兒充分感受)、特點、向家長進行問卷調查、錄象、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和教育現狀研究措施、研究具體步驟、准備階段 1、組織課題組成員繼續學習《幼兒園指導綱要》、交流意識、水粉畫,或同伴間互相贈送等形式,注重幼兒間的互評和自我評價,給予幼兒體驗和感知美的機會,促使幼兒主動參與、多方位、文字記錄和收集幼兒作品等多種手段做好過程實錄,並進行參與式討論交流。 2、多元化地為幼兒創造感知美的環境
Ⅳ 如何開展幼兒玩色彩游戲
大千世界,每個地方;每個角落,都存在著色彩,色彩是最能表現情感的手段之一。普辛曾講過: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誘餌,所以,從小應讓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受色彩、認識色彩、激發幼兒對美的追求。本學期,我們從玩色游戲為切人點;開展了一系列的美術教學嘗試和探索,因此,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園開展的玩中學、學中玩的玩色游戲教學體會。 一、豐富操作材料,引起幼兒作畫興趣。 當今幼兒園開展美術活動過程中;基本是以兒童蠟筆畫、水筆畫、手工為主,有一種現象,引起我的注意和反思。例如:小班幼兒,你讓它畫花,有許多孩子束手無策或隨意亂抹一通,但是,你讓他們畫手指點畫成棉簽畫時,孩子都很樂於參與;而且完成作品的比率很高。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不是難度在多數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是不是手指,棉簽能畫畫激發了他們探索的慾望。於是,我決定,先從作畫材料人手,豐富操作工具,引起幼兒作畫興趣。 1、吹畫 在光滑的白紙上,蘸上多種不同顏色的水彩顏料,用吸管在顏色上吹,顏色各自成各種變化無常的形態,有的象太陽,有的象樹、小鳥、花等,兩種顏色吹在一起,變成另一種顏色,走成另一形態。如藍色與黃色相碰,變成綠色的小草。效果出得快,掌握方便,且通過該活動,能讓幼兒直接感受三原色的變化過程,又能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如果老師讓幼兒在吹塑紙上吹畫,效果將更明顯。 2、印畫 利用樹葉、舊積木、蘿卜、瓶蓋、幼兒的手、腳等,在以上事物上塗上幼兒喜歡的水粉色彩,後把它印在白紙上。如在三角形的積木上塗上紅色,正方形的積木上塗上黃色,印在一起,就成了金色的房子。又如教師在大紙畫上樹桿,幼兒把撿來的樹葉塗上色彩印在大紙上當樹葉,最後變成了五顏六色童話中的樹,效果非常易出,幼兒學習積極性也很高。我園小小班的小朋友在小兔衣服用各種蔬菜切片進行印章畫,孩子們玩得可高興了。 3、染畫 用生宣紙或衛生紙,在紙上蘸上漂亮的水彩,色彩在宣紙上自然滲開,產生動態效果,幼兒能直接觀察到色彩流動的過程,增加幼兒玩色興趣。如:教師事先把宣紙剪成蝴蝶狀,請幼兒把紙的中間用鉛絲扎在一起,成了一隻白蝴蝶,然後幼兒去蘸自己喜歡的顏色,自然滲開,變成了絢麗多彩的花蝴蝶,使幼兒體驗到色彩滲開後姿態萬千的效果,從而刺激幼兒去追求意想不到的色彩變化。例如:我園大班幼兒開展的彩墨畫,就用宣紙和顏料作畫,利用彩墨畫的肌理效應,達到凹凸地方顏色會不同的效果,等畫面幹了以前,效果會更明顯。 4、刷畫 用積木和塑料片或其他廢舊材料、吸管、毛線在紙上組合出主題,用牙刷蘸色,靠在硬物上將顏色濺到紙上的空白處,產生水珠四處飛濺的效果,拿掉紙上的積木,露出空白處,就是一張有趣的刷畫,由於舊牙刷也就畫畫,幼兒非常感興趣。 5、線畫 把線繩放在顏料中浸透然後取出,放在紙上拖,留下各種不同顏色,不用粗細的軌跡,錯綜復雜充滿了幻想,得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線繩畫也可以把蘸滿顏料的線繩放在紙上,然後在線的中間,用一根小牙簽,朝著一個方向拖,這樣將會出現一個漸變的三角形面。有線與面的結合,如此用不同的顏色重復最終將會出許多漸變的三角面相互重疊。最終達到一種良好的畫面效果。 6、版畫 1)吹塑版畫 用筆在吹塑紙上用力地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然後把畫好的版放在報紙上,再往版上滾油墨(也可用油畫畫顏料),拿一張白紙在版上用力印,注意要均勻,滾好後,把版放在一張畫紙上,蓋上印線,再用水磨或鋼勺代替磨印。在紙上壓,壓好後揭起白紙,就是一張版畫,檢查印的效果,如不理想,再滾少量磨印。 2)毛線版畫 先在畫報或掛歷紙上畫出物體的形狀,然後用剪刀剪下各部位,進行排列,粘貼,用毛線粘在畫的身上,等干透後滾上油墨,把上好墨的畫放在干凈的報紙上,蓋上白紙,用硬物擦習,個別地方可用手指壓一壓;掀開,一張美麗的畫就完成了。 7、滾珠畫 選一張自己喜歡的色紙作為底紙或給白紙塗上底色,放在鞋盒裡。把玻璃彈珠蘸滿各種顏料,然後把玻璃彈珠放在線邊拿里慢慢地任其自然流動。珠子滾過後盒下的各色軌跡,也將是一幅非常自由美麗的畫。還可以用木珠、乒乓球等材料。 8、蠟筆水粉畫 先用蠟筆或油棒在紙上作畫,然後輕輕地刷上一層水彩色。有蠟的地方水份滲透不進去,所以蠟筆所畫的圖案就會偏待譯的案碼一樣,躍於紙上。 這種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利用美麗活動最常見的繪畫工具油畫棒、水粉相結合作畫,使得畫別具一格,雖然,幼兒對油畫棒、水彩很常用,但這兩者結合使用在幼兒熟悉的基礎上;又具有一定的新鮮感。 我園幼兒創作的蠟燭滴畫,也是利用蠟燭的排水性,結合油畫棒、水粉顏料進行藝術創作。 9、撒鹽畫 鹽溶在水裡,會產生象蒲公英盛開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蠟筆水粉畫的基礎上,可以在水粉還未乾的情況上撒上鹽;可以讓底色看上去象天空飄起鵝毛大雪一樣。 另外,我們老師還利用一些廢舊物品;讓幼兒玩色。例如:在廢舊牛奶瓶上畫畫、在石頭上塗色等,教師就是讓幼兒充分感覺玩色工具的多變,從而培養他們對繪畫活動的興趣;滿足他們客觀發泄的需要,感受到了一種新鮮、好奇的體驗。
Ⅳ 教育幼兒怎樣分辯顏色
盡早培養孩子分辨顏色的能力,首先從紅、黃、藍這三種原色開始教吧。
用實物來教能讓人很容易理解。在展示紅色的蘋果、紅色的草莓、紅色的筆、紅色的彩紙等給孩子看的同時,還得一樣一樣地告訴孩子。若是孩子能分辨那三種原色,可以開始逐漸增加顏色的數量,如白色、黑色、綠色、粉色、橙色、紫色、茶色等。
越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他們的色彩感覺,就越能培養出他們高超的辨別細微顏色差異的能力。所以,不要僅僅局限於10種顏色,可以讓孩子識別50種顏色,甚至是100種顏色,這是非常有益的。
為了培養孩子出色的色彩感覺,最重要的是要多帶孩子外出,讓其感受並流連於自然風光中的色彩,如紅色的朝陽、藍色的晴空、白色的雲、綠色的樹木、黃色的花……自然界最不缺少的就是顏色。
同時,盡可能從小開始,每天給孩子看由名畫等製作而成的卡片。這樣,孩子能自然而然地認識畫家運用色彩手法的微妙差異。
若孩子到了四五歲,可以給他們紅、黃、藍三種原色的繪畫工具。一旦教會他們混合顏色,並可以從三種原色中調和出許多顏色的話,孩子就會熱衷於此。所以,鼓勵他們創作顏色吧!並且讓孩子為自己創作出的顏色命名。讓他們挑戰一下,看看能創作出多少種不同的顏色。然後,用這些顏色描繪出草莓和豆子等東西,培養他們對繪畫的興趣。
Ⅵ 如何讓小班幼兒運用色彩繪畫專題研究
三歲以後幼兒已有初步的圖畫構思,能按物體使用顏色、區分顏色,但又是經歷了畫出輪廓到塗滿顏色的發展過程。如何更好地開展繪畫教育,使幼兒從信手塗鴉逐漸過渡到有意作畫,首先應從興趣入手。那麼,如何培養幼兒繪畫興趣呢? 一、小班幼兒色彩審美感知的特點 1、對色彩感興趣:在感知物體色彩方面具有敏銳性、豐富性。幼兒只對具有較強視覺刺激的色彩感興趣,較多地注意色彩對比強烈、顏色鮮艷豐富的物體。 如:在組織幼兒觀察花和樹時,幼兒明顯地對五顏六色、色彩鮮艷的花感興趣一些,會停下來欣賞它,有感知它外形、色彩的興趣。在教學活動出示教具時,色彩對比強烈、顏色鮮艷的教具比色彩暗淡的教具更易引起幼兒的注意,更易激起幼兒感知的興趣。 2、對色彩有偏好:每個幼兒都具有自己的個性,在對色彩的審美感知上,幼兒有自己的偏好性。在感知色彩時,幼兒會特別關注自己中意的顏色,而忽視了對其它顏色的審美感知。在創造表現時幼兒會較多的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表現物體的色彩。 如:有的幼兒喜歡紅色,他在觀察物體時就會較多地去感知紅色的物體;有的幼兒喜歡藍色,他在生活中就會有意識地去尋找並感知藍色的物體;有的幼兒喜歡黃色,他在繪畫創造時就會大面積地用自己喜歡的黃色來表現物體的色彩。 3、會用色彩表現情緒:幼兒對物體的感知興趣、繪畫興趣有時也受情緒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情緒性。在高興、求知慾強時,幼兒對顏色鮮艷、對比強烈的事物感興趣,有用它表現自己情緒的願望;在傷心、難過時,幼兒對顏色較暗、色彩協調的事物感興趣,有用它表現自己情緒的願望。 二、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原則 1、從注入式轉向啟發式:在活動中注意啟發幼兒的主體性、主動性,提供幼兒自我表現的機會,積極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現方法;啟發幼兒的審美能力,提供豐富的視覺環境;啟發幼兒的創造能力,運用各種創造性的方法,引導幼兒的創作。 2、從單純注重作業活動轉向審美活動的全過程:幼兒的美術活動不應單純地限制在課堂上,更不能單純地為完成一次作品而活動。在研究過程中重視整個活動的過程,在活動中,關心每個幼兒是不是感到有興趣,積極性高不高;能力強的、能力弱的是不是都在活動,是不是都得到發展等。只要孩子在興致勃勃地活動,就可以藉助教學促進幼兒的自信心、求知慾、審美欲和創作欲。 3、從單純模仿,以象不象看待幼兒作品轉向讓幼兒自由發揮,大膽想像:由於小班幼兒的觀察力、雙手協調動作不完整,幼兒創造性的想像力異常豐富,千奇百怪,想怎麼畫就怎麼畫,絕不考慮自己想的與實際情況是否相吻合。於是幼兒的畫線條不直、歪歪扭扭、比例不正確、造型不完整、只是大致相似,甚至很不象樣。這時及時給予幼兒作品充分的肯定,不以成人的觀點說些帶有批評的話,因為那樣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失掉繪畫興趣,引起厭煩情緒。耐心地引導,大膽鼓勵幼兒自由地發揮,表揚他們的所見、所想、所希望的事物,充分了解幼兒的創作意圖。幼兒在得到老師的鼓勵和支持後,才會感到他的畫是有意義的,繪畫的興趣更濃,進步更快。 三、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措施 1、題材內容新穎:一定要選擇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感興趣的、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題材。幼兒喜歡動物,無論是小動物,還是大動物。幼兒喜歡色彩鮮艷、對比強烈的東西,如:紅旗、花、氣球等。幼兒吃的五顏六色的蔬菜、水果,如:蘋果、香蕉、蘿卜等。這些都易引起幼兒感知的慾望,繪畫的興趣。 2、形式活潑多樣:游戲能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多種玩色游戲、色塊拼圖、色彩填色、講故事、猜謎語等游戲形式,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興趣,對繪畫的興趣。 四、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方法 1、相似聯想激趣法:同一物體聯想出不同姿態,顏色、形狀相同或相似物體的聯想,可以激起幼兒表現物體的興趣。把所要畫的物體的主要特徵概括為幼兒能理解的幾何圖形,啟發幼兒想像同一物體的不同姿態或與之顏色或形狀相同、相似的物體。這樣幼兒既有表現不同物體的興趣,又使幼兒有選擇地進行繪畫。 2、過程激趣法:重視幼兒在表現物體過程中審美感知、色彩運用等各方面的發展,肯定幼兒的作品,激發幼兒繼續感知與創作表現的興趣,不過分注重結果的效果。因為小班幼兒雙手協調動作不完整,創造性和想像力異常豐富、千奇百怪,創作無意識、不穩定,幼兒最終的作品效果也許不如過程中好。 3、角色激趣法:把他們放入某個角色中、配以某種身份,使他們以角色的身份、游戲的方式進入繪畫活動中,帶著某種任務去參與活動,更有興趣,堅持性更好。 五、幼兒繪畫興趣發展的三性 1、幼兒參與繪畫活動表現出較強的積極性:以知識技能的傳授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採用示範——模仿的手段進行注入式教學的繪畫活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幼兒是被動參與繪畫,對顏色的運用單一,只有技能的發展,沒有情感、能力的成長,總體發展水平偏低。從色彩的審美感知入手,幼兒參與繪畫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大部分幼兒能主動參與繪畫活動,情緒愉快,在繪畫中能積極開動腦筋想像,大膽下筆和用色。特別是幼兒喜歡用色彩來繪畫,喜歡用色彩來表現身邊美的事物,喜歡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幼兒在用色上也比以前豐富,有了一定的審美感知能力。 2、幼兒在完成作品時表現出堅持性:現在幼兒園小班幼兒年齡普遍偏小,在進行繪畫時注意力易分散,堅持性差。從幼兒喜歡、敏感的顏色出發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幼兒的堅持性提高了,能夠自覺的堅持完成繪畫,並注意用色、取放材料等方面的習慣。 3、幼兒在活動材料、活動方式方法及顏色的選擇上表現出自主性:以前的模仿注入式繪畫活動中,幼兒受老師引導來選擇繪畫的表現材料、表現形式與物體的顏色,使幼兒對色彩的審美感知較差,有大一統的風格。從色彩的審美感知入手,培養小班幼兒繪畫興趣,幼兒的自主性發揮了,幼兒在活動中能主動選擇材料,選擇表達方式或方法,選擇多種顏色,盡情地表現自己想表達的事物或現象。
Ⅶ 如何培養幼兒運用色彩的能力
赤、橙、黃、綠、青、藍、紫,孩子們認知世界就從這繽紛的色彩開始,色彩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色彩能帶給人不同的感覺,萬物的色彩是千變萬化的,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然而在孩子們的繪畫作業中,不難發現存在著概念化和模式化的色彩,如:太陽是紅色,小草是綠色,天空是藍色。孩子們的作品色彩單調,缺乏創造力。如何讓幼兒創造性地使用色彩,大膽地畫出自己的主觀感受,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觀察和感受大自然中的色彩
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色彩世界當中,讓孩子們分辨客觀世界之間的色彩差異,並注意它們在不同環境下所產生的變化,這是孩子們認知世界和感知世界的基礎,也是他們學慣用色彩進行表現的前提。我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的色彩,如:春天淺綠的草地,到了夏天變成深綠,到了秋天又變成枯黃;天上的朝霞和晚霞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小朋友的臉色和大人的臉色是不同的,高興時候的臉色和生氣時候的臉色也是不同的。通過一段時間的引導觀察,孩子們對發現周圍生活中的色彩不僅非常感興趣,而且非常敏感,他們能夠捕捉事物之間很微妙的色彩變化。
二、欣賞優秀作品,豐富色彩語言
不同色彩給人不同的意象。我結合實物、圖片和名畫欣賞來提高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首先,選擇一些色彩鮮艷明快,與幼兒生活較為接近,易懂的名畫、圖片、幼兒較好的作品進行欣賞,告訴他們漂亮鮮艷的顏色需要用不漂亮灰暗的顏色來襯托、比較才能映襯出美麗的色彩效果。然後引導幼兒對作品進行討論:這幅畫的主色是什麼?是用什麼顏色襯托的?看到畫中顏色你心裡有什麼感覺等,以此來豐富幼兒的色彩語言,提高他們運用色彩的有意性。
三、鼓勵幼兒用色彩來表現
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對世界也有很多感受和幻想,引導幼兒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的生活,表達對人、社會、自然的看法和願望,畫出自己對生活中色彩的獨特感覺,這是對他們進行色彩訓練的一個目的,也是提高孩子素質,開發他們藝術潛能的需要。在實踐活動中,我們除了尊重幼兒對色彩的選擇,還鼓勵幼兒盡可能多的使用色彩,引導幼兒發現新的色彩並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斷提高他們造色、配色和運用色彩的能力。
兒運用色彩的輔導,應多從幼兒的年齡實際出發,教授一些幼兒能夠感受和理解的內容,不要用成人對色彩的感覺要求禁錮他們。只有這樣,才會使幼兒對色彩的認識感受和運用處於一種靈活變化的探索過程中,才會避免對色彩的機械運用,讓孩子在繪畫中不斷塗抹出他們心中的色彩。
Ⅷ 教幼兒英語顏色的教案怎麼編
讓小朋友們舉牌子(當然是事先做好的),然後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比如red和blue,讓小朋友自己說出喜歡的顏色,這樣既做了游戲,也記住了這個單詞和讀音!希望你能滿意!
Ⅸ 幼兒色彩教育的架構是什麼
幼兒期的孩子好奇心比較強,喜歡鮮艷的色彩,在塗塗畫畫中,認識色彩對幼兒是一種不可抵擋的誘惑。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色彩感知能力,可以引起幼兒愉快的體驗,獲得美的享受。在此同時,也有利於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
在人的各種感知覺中,視覺佔主導地位。色彩感知覺在視覺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些對色彩有敏銳感覺的孩子往往對色彩辨認的知覺度也較強。這類幼兒在性格上往往表現出熱情開朗,對新事物的認識有強烈的渴望,善於交際,有較強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自控能力。因此,根據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各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色彩感知覺,對於他們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以上這些特點,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知能力。
一、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色彩的美
觀察是進行美術活動的源泉,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在人的頭腦中形成表象,為美術活動積累素材。幼兒園環境是美術表現的豐富源泉,小班幼兒學畫時,先不急於教他們畫什麼,而是利用幼兒園內的自然環境經常帶他們參觀紅的、黃的、紫的等顏色的花,去玩色彩鮮艷的積木、滑梯,帶幼兒參觀幼兒園各個班布置的牆飾,欣賞作品中色彩的美,從認識最基本的三顏色(紅、黃、藍)開始,引導幼兒發現周圍環境色彩的艷麗,讓幼兒接受周圍環境中色彩的刺激,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色彩還是比較敏感的。
二、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引導幼兒學習搭配和諧的顏色進行繪畫
在幼兒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時,他們能及時地發現環境中有意思的東西,作為教師我們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啟發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加以表現,引導幼兒學習搭配和諧的顏色進行繪畫。比如中班觀察學畫池塘里的小金魚時,主體完成之後,塗色時有的幼兒畫面基本呈現的是淡藍。有的紅、黃又稍加幾片綠色的葉子浮在水面上,從畫面上可以感覺到孩子們在用色彩告訴你這是夏天裡的一條清澈見底的池塘,小金魚在水裡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有的躲在水草下面,有的在和小夥伴比游泳,有的在和水草說悄悄話……這些幼兒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僅僅是一種感覺,同時也是他們主觀觀察的結果。
三、引導幼兒用色彩來表現自己對周圍環境的感受
經常有針對性地帶幼兒進行一些戶外觀察,感知自然與藝術作品的形象,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引導幼兒大膽地選擇多種顏色作畫,不要用單一的色彩表現畫面,不要用生活中固定的顏色框架去局限幼兒的思維。在大班幼兒美術活動中,每進行一個步驟我都是從幼兒最感興趣、最易掌握的方面入手,著力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為幼兒提供色差明顯、對比強烈的工具材料,吸引幼兒換色作畫的興趣。並鼓勵幼兒把作品塗得色彩斑斕。這時不要求他們選用的顏色與表現的物體一致,不要去批評他們用錯了顏色或去教他們如何正確選色。例如:「用紅色畫太陽,綠色畫樹」。否則,反而會妨礙他們的自由表現,失去對色彩刺激的敏感。從而激發、加強他們對繪畫的興趣。有的孩子在畫一個秋天的果園時,在每一棵果樹上畫了幾種不同種類的果子,有香蕉、橘子、蘋果、梨……把它們塗成五顏六色。這其中包含了孩子的幻想,誰能保證今後的果樹經過人工嫁接後不能長出很多種類的果實呢?幼兒這種帶有想像成份的色彩感覺是寶貴的,我們應該注意發現,更應該加以肯定和保護。
四、創設良好地環境來增強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美術材料的投放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效果。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提供適合的美術材料,讓幼兒能愉快地參加各種游戲活動,提高他們對色彩的感受力。培養繪畫的興趣,進而提高對繪畫的自信、膽量和魄力,只有這樣,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幼兒的生活經驗少,創造力、想像力需要老師的點撥才能更好地發揮,我通過兒歌、故事等形式創設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環境來開發幼兒的想像與創造,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各種美麗的色彩。如幼兒在聽了我的故事「三隻蝴蝶」之後,我讓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畫出故事內容,孩子們畫出了內容豐富、色彩鮮艷的畫。我都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有的用色用得好,有的形象大方,有的塗色認真,有的畫面整潔,有的想像得好等等。由此,評價幼兒作品的標准:只要是有想像力、有生活情趣、有獨創性的就是好作品。教師的評價對幼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經常受到老師表揚的幼兒他的能力會逐漸提高,自信心越來越強,畫得越來越好。因此要以正面教育為主,關注每一個幼兒的點滴進步並予以肯定,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被關心的,使他們相信:我會畫,我畫得很漂亮。
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利用和創設環境,讓環境發揮它的隱性教育功能,幼兒從認識顏色,了解顏色的冷暖、深淺的不同,初步學習配色,了解顏色的轉化過程。懂得只要色彩搭配得好就能達到美的效果。從而創作幼兒自己的作品,表達對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