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學札記怎麼寫

教學札記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0-12-24 09:27:03

① 札記、禮記和手記,分別是什麼意思啊 頭疼

一、札記

札記,指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體會及見聞的單篇文章。匯集多篇成文(書),乃稱「札記」。

讀書札記就是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

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

二、《禮記》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

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

《禮記》中記載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及思想學說,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養,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影響。

三、手記

指手記,指親筆寫的書信、日記、筆記等。

魯迅《集外集·小引》:「他晚年的手記說:『富是使個人加強的,是器械底和精神底滿足。』」

(1)教學札記怎麼寫擴展閱讀:

胡適札記軼事:

胡適關於他的札記,他是這么說的:

一九一三年十月至一九一七年回到上海,有「札記'」十五卷。這些札記本來只是預備給兄弟朋友們看的,其實最初只是為自己記憶的幫助的,後來因為我的好朋友許怡蓀要看,我記完了一冊就寄給他看,請他帶我收存。

到了最後的三年,我自己的文學主張、思想演變都寫成札記,用作一種「自言自語的思想草稿」。我自己發現這種思想草稿很有益處,就不肯寄給怡蓀,留作我自己省察的參考。

② 教學後記怎麼寫

教學後記是下課後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自我評析和反省。用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便總結教學經驗和不足。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1)對教材的理解。教師只有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整體把握教材。寫教學後記時,要檢查教學目標是否達標、教學任務是否完成、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教材中的思想內涵的挖掘是否深透、教學時間安排、板書設計是否合理、自己的素質有無欠缺、教學的實際效果與備課的設想有無差距等等原因分析。

(2)教法的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教學手段選用是否合理、科學,是否有啟發性、趣味性、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在組織教學上是否寬嚴適度(如教師對偶發事件的處理方法、學生的不同意見等),集中指導與個別指導的時機處理是否得當等等。

(3)學生的反饋和建議。要寫好教學後記,也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滿足了學生的需求,才能有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傾聽學生的反映和建議,搞好調查研究,摸索學生的思想,不斷探索該時代的學生心理特徵。

(4)學習有關的業務材料,以豐富自己頭腦,提高理論水平。

(5)寫點滴體會。通過教學後記的編寫,把零散的經驗教訓積累起來,便能形成寶貴的經驗。

拓展資料: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

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③ 什麼是教學反思札記

就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筆記或者記錄。

④ 如何寫教學札記

「教學札記」寫什麼呢?許多教師都覺得無從下筆。其實,可寫的內容很多。
(一)教學中的疏漏、錯誤。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課堂上,教師難免出現疏漏、錯誤。如果不及時更正、補充,就不能使學生對知識有正確的把握。上《可愛的草塘》一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跳進沒膝蓋深的水裡。」讀到這句,學生發生了爭論。有人認為該讀mò,有人認為該讀méi。我一時也疑惑了,宣布兩種讀音都可以。課後查閱辭海,發現「膝蓋」指一個關節位置,說「沒méi膝蓋大」可以,說「沒méi膝蓋深」不太合理。而「沒mò膝蓋深」,意指水深淹沒膝蓋,比較合適。第二節課,我對學生作了說明。學生都准確掌握了「mò」、「méi」的用法。

(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根本目的之一。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不僅要掌握知識,更要發展運用知識的技能。筆者上完《分數乘除復合應用題》一課後,批閱學生作業,發現不少學生對本課知識掌握不好,分不清何時用乘,何時用除。筆者反思教學過程,發現,課堂上,沒有在引導學生找准單位「1」,並判斷單位「1」是否已知,從而選用計算方法這一環節上下工夫,導致學生對算理模糊不清。課後,筆者利用時間加強了分析與訓練,學生作業大有好轉。

(三)重點、難點把握如何。

課堂教學如無重點,無主次,從頭解說到尾,教學效率自然低下,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但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並非易事。在教學《窮人》一課時,筆者抓住「桑娜」將孩子抱回家後等待丈夫回家時矛盾心理這段描寫,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讓學生體會桑娜善良的心靈。但學生對人物內心反復斗爭的矛盾心理理解始終不到位,讀起來也顯得乾巴巴的。課後,筆者在札記中寫到:「只有讓學生設身處地,考慮桑娜當時的處境,才能真正體會人物的內心。」放學後,我布置學生具體描寫桑娜當時的心理活動。學生寫得都不錯,例如一個學生寫到:「要是我不把這兩個孩子抱回家,他們就會活活餓死。我怎能見死不救呢?可是,我自己已經有五個孩子了。丈夫整天在海上打漁,還只能勉強度日。再加上這兩個孩子,怎麼活下去呢?這幾年,丈夫身體越來越差。如果他知道我把他們抱回來,一定不同意。說不定,他會大發脾氣。也許他還會揍我呢。可是任由孩子們餓死,那怎麼忍心呢?不管了,先抱回來,慢慢想辦法吧!」第二天,學生們再讀文中的描寫,感情很到位,對人物的理解也更深入。

(四)教學方法合理與否。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方法用得好,能促進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用得不好,適得其反。教《草船借箭》時,筆者參考優秀教案,搞課本劇表演。由於學生缺少訓練,又未能掌握人物特點,課堂上嘻嘻哈哈,弄巧成拙。課後,筆者總結: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才能取得滿意效果。後來,筆者上《將相和》,又嘗試了課本劇,但由於課前指導得力,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到位,效果就大相徑庭。

(五)處理問題是否得當。

善於運用教育機智,恰當處理課堂上出現的問題,變不利為有利,能真正體現一個教師的教學藝術,上《跳水》一課,筆者問學生:「孩子站在桅桿頂端最高的橫木上,他怕不怕?」有的學生答:「怕!」有的則答:「不怕!」我不慌不忙的問:「如果你站在這么高的地方,怕嗎?」多數同學齊聲答:「怕!」偏有一個高聲叫到:「不怕!」我不滿的看了他一眼,打了個比方:「假如在教學樓之間搭一根又細又滑的木板,你敢過去嗎?」「敢!有什麼不敢?」他又嚷到。我不耐煩的說了一句:「那就下課試試!」學生低下頭,課又照常上下去。下課後,坐下來想想,自己處理得極為不妥。《跳水》一課教育學生遇事要冷靜分析、處理,可我自己卻沒做到。其實,當時我可以表揚該學生勇敢,再讓他找找文中有關句子,想想「孩子」是否也如此勇敢,問題不就解決了。

「教而不思則殆!」願反思融入每位教師的「教學札記」。

⑤ 小學數學教學札記(二):如何上好數學課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興趣的基礎,如果每個教師都把自己全部的愛給了學生,用自己的真情趣感染學生,我認為這比任何一種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都有效,因為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深深的吸引。老師處處為學生著想,照顧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要用真情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每天以親切的面孔面對每個孩子,要認可每個學生,不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喜優厭差,對學困生要多些關愛,教學中注意多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課堂提問、作業、檢測都要根據他們的實際制定評價標准,做對了,及時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做錯了,也不指責,耐心講解,不讓他們產生氣餒情緒,鼓勵他們奮發向上。只有我們老師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並努力地將他貫徹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學實踐中,建立起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他們喜歡上數學課。
二、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
從兒童已有的經驗和興趣出發,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學習活動,使之趣味化,可以使學生始終處於興奮狀態,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新教材很多內容的呈現都注意體現兒童已有的經驗和興趣,提供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如一年級下冊找規律這節課中,一位教師先用切合實際的語言引起學生的興趣:同學們,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和元旦慶祝會,各班都會把教室布置得很漂亮舉行大聯歡。大家看,這是一(5)班的教室,這個教室布置得有什麼規律呢?老師邊說邊把教學立體圖掛在黑板上,經過短暫時間的觀察,一雙雙小手舉了起來,這個說:燈籠是按藍、紫的順序排列的。那個說:花是紅、綠順序排列的。小旗是黃、紅順序排列的。片刻,教室布置的規律找了個清清楚楚。課本上的練習一般是圓形片、三角形片、方形片交替出現,而有位老師在設計練習時很有創意,結合兒童的特點讓學生拍手、擺頭來找規律。又設計了學兩聲貓叫、學一聲狗叫,讓學生在活動中找規律。這樣的活動很實在也很有趣味,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感知知識,體驗到趣味數學的魅力。
三、提倡合作交流,讓學生在討論中學習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好的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給學生提供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怎樣投入與數學學習,甚至比學習何種數學知識更重要。小組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教學實踐證明,合作學習能增強課堂互動的有效性。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不僅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去聆聽別人的意見並作出適當的評價。合作學習還有利於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也有利於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經驗。
四、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學經驗的積累,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道之前盡早感受,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數數前,由於學生剛入學,互相之間還比較陌生,就設計了自我介紹的活動,介紹內容必須包括家裡有幾口人這樣,就把學習的數數的知識孕伏在其中了。又如,教學高矮時,前一天,這位教師對學生說:明天數學課上,同學們要告訴全班同學,是爸爸高些,還是媽媽高些?學生回家後就認真觀察比較,無形中就把高矮的知識滲透在生活實際中了。

⑥ 教學札記怎麼寫

把教學心得以及教育得失進行整理記錄。

⑦ 教師教學筆記包括什麼

教材、教學方法、學法、實驗筆記、教學反思札記。

1、教材

教材又稱課本,它是依據課程標准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它不同於一般的書籍,通常按學年或學期分冊,劃分單元或章節。它主要是由目錄,課文、習題、實驗、圖表、注釋和附錄等部分構成,課文是教材的主體弱。

隨著科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教學內容的載體也多樣化了。除教材以外,還有各類指導書和補充讀物;工具書、掛圖、圖表和其他教學輔助用具,教學程序軟體包括幻燈片、電影片、音像磁碟等。

此外,教材的編輯要妥善處理思想性與科學性、觀點與材料、理論與實際、知識和技能的廣度與深度、基礎知識與當代科學新成就的關系。

2、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又稱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3、學法

學法主要包括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於記憶方法、理解方法、閱讀方法、寫作方法、運用方法、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不同學生使用不同學習方法而產生的不同效果。

4、實驗筆記

實驗筆記是進行教學改革實驗而所需寫的教學筆記。包括教材類、教法類、學法類等各個方面,把實驗的過程、採用的方法、產生的效果以及各種手段的運用記錄下來,就形成了實驗類型的教學筆記。

5、教學反思札記

教學札記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思,可以記錄一下教學中的疏漏、錯誤,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重點、難點如何把握,教學方法合理與否等。

⑧ 什麼是教學反思札記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課堂上,教師難免出現疏漏、錯誤。如果不及時更正版、補充,就權不能使學生對知識有正確的把握。上《可愛的草塘》一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跳進沒膝蓋深的水裡。」讀到這句,學生發生了爭論。有人認為該讀mò,有人認為該讀méi。我一時也疑惑了,宣布兩種讀音都可以。課後查閱辭海,發現「膝蓋」指一個關節位置,說「沒méi膝蓋大」可以,說「沒méi膝蓋深」不太合理。而「沒mò膝蓋深」,意指水深淹沒膝蓋,比較合適。第二節課,我對學生作了說明。學生都准確掌握了「mò」、「méi」的用法。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根本目的之一。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不僅要掌握知識,更要發展運用知識的技能。筆者上完《分數乘除復合應用題》一課後,批閱學生作業,發現不少學生對本課知識掌握不好,分不清何時用乘,何時用除。筆者反思教學過程,發現,課堂上,沒有在引導學生找准單位「1」,並判斷單位「1」是否已知,從而選用計算方法這一環節上下工夫,導致學生對算理模糊不清。課後,筆者利用時間加強了分析與訓練,學生作業大有好轉。

⑨ 教學反思與教學札記的區別

札記是指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教學札記則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回,對教育教學現象中的答值得研究的、焦點的、或需要總結的、以及困惑的不能及時解決的等問題的一種反思記錄或有關教育學理論的學習摘記。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閱讀全文

與教學札記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