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鼴鼠旅行記大班教案
故事講述,故事反思。
小鼴鼠的旅行告訴了我們: 每個人都嚮往自己心中的美景,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下定決心,不怕艱險,排除阻撓,向著我們心中的目標出發,就一定能達到。
㈡ 小班幼兒鼴鼠種馬鈴薯教案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植物,有些是長在地面上的,有些是長在泥土下的。雖然幼兒可能經常會接觸到這些東西,但很少會去思考這些東西是長在什麼地方的。通過這個活動,利用"啪啦啪啦--砰"的聲音線索,可以讓孩子們了解地底下的各種不同的植物,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幼兒喜歡的繪本進行教學,在小鼴鼠找家時發出的"啪啦啪啦--砰"的聲音線索中,通過游戲和學說"啪啦啪啦--砰,小鼴鼠在泥土裡碰到了……",讓幼兒了解泥土裡生長著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活動目標: 1.在小鼴鼠找家時發出的"啪啦啪啦--砰"的聲音線索中,大膽想像和猜測故事內容,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節。 2.在游戲中學說"啪啦啪啦--砰,小鼴鼠在泥土裡碰到了……",了解地底下生長著不同的植物。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觀察和探索的樂趣。 活動准備: 知識准備:對小鼴鼠的生活習性已有一定了解。 物質准備: 1.PPT課件。 2.實物:紅薯、馬鈴薯、花生、蘿卜、胡蘿卜、芋頭等若干個,紙箱(地洞)2個。 3.音樂《歡迎你來我家》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了解小鼴鼠找家的原因。 (一)介紹小鼴鼠。 1."瞧!它是誰?" 2.讓我們來聽聽它的自我介紹吧!"大家好!我是小鼴鼠!我生活在泥土裡,這里就是我的家。" 3.那你覺得還有誰也會生活在泥土裡?(是呀!泥土裡還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呢!) (二)小鼴鼠找新家的原因。 1.出示ppt:"你看小鼴鼠的家怎麼了?" 2.小結:"家裡都是水,小鼴鼠這個家被水淹了,它不能再住下去了。小鼴鼠決定去找一個新的家。"二、學一學,說一說,感受故事中的精彩。 (一)小鼴鼠出發啦! 1."小鼴鼠在干什麼?" 2."泥土裡好黑呀!小鼴鼠挖著挖著,突然"砰"的一聲,"哎喲",好疼呀!它砰到了一個東西,看看是什麼?" 3.請小朋友碰一碰,說一說。"啪啦啪啦--砰,小鼴鼠在泥土裡碰到了紅薯"。 (二)小鼴鼠又繼續向前找家了。 1."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砰",這次又碰到了什麼? 2."今天,我把蘿卜也帶來了,誰來學一學,小鼴鼠是怎麼碰到它的呀?"(幼兒學說"啪啦啪啦--砰,小鼴鼠在泥土裡碰到了一個蘿卜")。 3."原來啊,地底下生活著好多好吃的東西,除了紅薯、蘿卜,小鼴鼠還會碰到什麼?"三、玩一玩,藉助游戲,大膽學說精彩故事。 1.出示2隻大紙箱當成地底下,請小朋友當小鼴鼠到地底下啪啦啪啦鑽一鑽,碰一碰,幼兒學說"啪啦啪啦砰,小鼴鼠在泥土裡碰到了…… 2.小結:"小鼴鼠啪啦啪啦找自己的新家,沒想到能碰到這么多長在地底下的好吃的東西。他們在地底下找到的植物,都是非常有營養的,小朋友平時要多吃一些哦!" 四、動一動,體驗朋友間的友情。 1."鼴鼠又碰到了誰?兩個好朋友見面會說什麼呢?" 2."小鼴鼠的朋友邀請小鼴鼠去他家做客咯,我們也一起去玩玩吧!"(音樂《歡迎你來我家》)
㈢ 幼兒園社會小田鼠和小鼴鼠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樂於大膽表達。 2.了解幾種常見農作物成熟後的可食用部分。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小鼴鼠和小熊。 2.圖片:小鼴鼠、小熊、玉米、紅薯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朋友,引出故事。 1.出示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對可愛的朋友,你們看,它們是誰?(小鼴鼠和小熊) 師:這兩個好朋友在商量什麼? 2.分清「地上」和「地下」。 二、傾聽理解故事,初步了解玉米和紅薯成熟後的可食用部分。 1.種玉米,知道玉米的可食用部分在「地上」。 (1)師:小鼴鼠和小熊誰拿地上的、誰拿地下的? (2)師:誰拿到了玉米? 2.種紅薯,知道紅薯的可食用部分在「地下」。 (1)師:小鼴鼠和小熊誰拿地上的、誰拿地下的? (2)師:誰拿到了紅薯? 三、游戲:地上和地下。 師:小鼴鼠真著急呀,第一次它選了地下,沒拿到玉米,原來玉米是長在地上的;第二次,它選了地上,沒拿到紅薯,原來紅薯是長在地下的。每一次小鼴鼠都選錯了,你們能幫幫它嗎? 1.出示蘿卜、黃瓜、西紅柿、花生圖片。 2.幼兒用動作對四種農作物的可食用部分進行「地上」和「地下」的選擇。 四、活動延伸,激發幼兒繼續觀察了解身邊農作物的可食用部分。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果實,它們都長在什麼地方呢?讓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
㈣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的中班班教案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故事的詼諧和幽默,體驗閱讀和想像所帶來的快樂。
2、培養孩子細致的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熟悉故事內容,了解不同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並進行初步的對比和認識。
二、教學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故事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三、教學過程:
(一)故事閱讀
—閱讀封面,引起閱讀興趣。
1、了解故事的名字:這個故事有個很奇怪的名字叫《是誰嗯嗯我頭上》,
(1)小朋友你們知道嗯嗯是什麼意思嗎?
——我們給大便取個好聽點的名字,叫嗯嗯!
2、觀察封面:
(1)你在封面上找到嗯嗯了嗎?
(2)在什麼地方?
——對,他叫小鼴鼠,和小老鼠差不多。
(3)為什麼他的頭上會有嗯嗯,這個嗯嗯會是誰的呢? 小朋友都來當小偵探,幫助小鼴鼠查一查到底是誰乾的。
3、 第一頁左面
(1)哇!天氣真好,發生了什麼事 (請小朋友說) 第一頁右面
一坨大便掉到了鼴鼠的頭上,
(1)他什麼心情啊?(很生氣、很氣憤、很難受。。。)
(2)從哪裡看出?(表情)——請一個小朋友來學學 ——小朋友一起來做做
(3)這時候他會說什麼呢?(請小朋友舉手回答)
——搞什麼嘛~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請小朋友一起學學)
(4)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啊?小老鼠說:我一定要把它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能不能找到!
4、第二頁左面
(1)小鼴鼠先遇見了誰?——小鴿子
(2)小鼴鼠看見小鴿子就馬上開口問了,問什麼啊? 你覺得他會怎麼問啊?(請小朋友們回答)
——(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頭上啊?)
——學學小鼴鼠的動作和表情!
——請個別小朋友表演!
第二頁右面
(1)那你覺得是不是小鴿子的嗯嗯呢?
我們來聽聽看小鴿子怎麼回答的
——小鴿子說,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2)小鴿子怎麼說啊?(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3)那它的嗯嗯是怎樣的啊!
——水水的,白白的,濕濕的
(4)那和小鼴鼠頭上的嗯嗯一樣嗎?
——那看來嗯嗯不是小鴿子拉的了。
5、第三頁左面
(1)小鼴鼠又跑去問誰?——馬先生
(2)它怎麼問的?——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頭上!
(3)它的動作和表情是什麼樣的?——請個別小朋友來學一學 ——大家一起來學一學
第三頁右面
(1)那是不是馬先生的嗯嗯呢?我們來看看
(2)馬先生的的嗯嗯是什麼樣的?
——又大又圓的,像一個個馬鈴薯一樣的
(3)那馬先生會怎麼回答啊?
——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那看來這個嗯嗯啊也不是馬先生幹得了,再來看看小鼴鼠又去問誰?
6、第四頁左面
(1) 請小朋友來說說看小鼴鼠怎麼問野兔的?
(注意小鼴鼠的動作和表情)
第四頁右面
(1)是不是呢?野兔的嗯嗯是什麼樣的呢?
——像豆子一樣,一粒一粒的。
(2)野兔怎麼回答啊?
——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3) 小鼴鼠覺得也不是,就又去問別人了
7、第五頁
(1)碰見了誰?怎麼問?(請小朋友表演)
(2)是不是山羊的?它的是什麼樣的(硬硬的像一粒粒咖啡豆一樣)那山羊怎麼回答的?
8、第六頁
碰見了誰?怎麼問?(大家一起表演)是不是奶牛的?
它的嗯嗯是什麼樣的?(濕濕的,小鼴鼠說它像一盤巧克力蛋糕) 那山羊怎麼回答的?
9、第七頁
又去問誰啊?這回怎麼問的?
什麼動作和表情啊?(請小朋友來學學)
為什麼要這么做啊?(不耐煩了,都沒找到嗯嗯的主人) 那小豬怎麼回答,它的嗯嗯是什麼樣的?
10、碰見小蒼蠅,想到好辦法!
(1)找了這么久,這坨嗯嗯的主人還是沒找到,怎麼辦? (請小朋友來幫忙想辦法)
(2)看看小鼴鼠遇到了誰?
小鼴鼠說他們可以幫我找到嗯嗯的主人,為什麼啊?(請小朋友想一想)
( 因為蒼蠅啊最喜歡呆在嗯嗯上面了,所以他們認識很多嗯嗯,他們或許可以告訴我頭上的嗯嗯是誰的)
(3)那蒼蠅有沒有幫助小鼴鼠找到嗯嗯的主人呢,這嗯嗯到底是誰的呢?結果又是怎樣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有趣的故事。 題目是什麼啊?——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二)完整欣賞故事
嗯嗯到底是誰的啊?
小鼴鼠最後怎麼做啊?
你覺得這樣對嗎?
如果你是小狗,你又會怎麼做呢?
如果你是小鼴鼠,你又會怎麼做呢?
總結:(我們不能隨地大小便。。。如果不小心給別人造成了麻煩,也應該和別人道歉!)
(三)、繪畫
1、讀了這個故事,你最想畫什麼啊?把你最想畫的畫出來。
2、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嗯嗯,是什麼樣子的?
㈤ 小鼴鼠,快開門教案中班階段適用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明白為什麼爸爸會變成老鳥飛來飛去。
2、理解爸爸對兒子的愛,回想爸爸為自己做過什麼事,並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對爸爸的愛。
活動准備:
繪本,簡單的圖示。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把繪本故事做成PPT,供教學。
㈥ 小鼴鼠看四季的設計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寒假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討論,專激發幼兒屬過新年的情感,教育幼兒愉快、合理地過寒假。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准備:
《平安系列》安全教育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