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滑動變阻器教案

滑動變阻器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4 00:12:41

Ⅰ 滬粵版九年級怎樣認識電阻教學設計

電阻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影響電阻的大小的因素

(2)理解滑動變阻器的原理,了解其構造,學會使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創造出滑動變阻器這一過程,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魅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善於動手動腦的科學素養

二、教學器材

電池組、小燈泡、開關、導線、自製電阻比較裝置、鉛筆芯、滑動變阻器、自製滑動變阻器模型、「探究卷」及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師語)請同學們觀察所帶來的各式電線,談談你們的「發現」並提出你們最感興趣的問題?

(學生)可能性的發現和提問:(摘選)

1.一般電線內部是金屬絲,外部包有一層塑料。

2.為什麼普通電線內部的導線多用銅製成,可否採用其他常見金屬材料來代替銅。

(師)結合1再聯系舊知及實物重新加深學生對導體、絕緣體概念的理解,並指出好的導體和絕緣體都是重要的電工材料。

結合2引思;能用鐵或普通不銹鋼材料來代替銅嗎?從而打開課堂探究之門。

(「情境創設」中注重「從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與發現

1.實驗與發現。

目的:探究粗細、長短都相同的銅絲、不銹鋼絲的導電情況。

過程:

① 學生設計實驗、選擇器材並操作(參考裝置見圖1);

②教師補充探究粗細、長短都相同的銅絲、碳鋼絲、康銅絲及鎳鉻合金絲的導電情況。

(學生)通過觀察燈泡的明暗去推斷電流強弱,並發表見解。

發現小結:粗細、長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屬絲導電能力不一定相同,換言之它們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師)組織討論本次發現的意義。

意義概述:①粗細、長短都相同的金屬絲導電能力跟導體的種類有關;②不同導體的電阻可能不同。

(此步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確認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並且使學生明確怎樣用實驗的方法來比較導體電阻的大小。從而初步突破「電阻」這一教學重難點。)

2.研討與發現。

目的:了解電阻。

過程:組織學生研讀「電阻」框,並積極鼓勵合作探究和對有效信息進行收集。

(學生)可能性的發現和提問:(摘選)

①電阻表示異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符號R,電路圖中的符號「 」,單位:歐姆(Ω);

②對第13頁框表中所列的幾種導體在一定條件下的阻值數據提出猜想:導體電阻除與材料有關外,是否可能還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及溫度有關。

(此種教學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放手讓學生進行知識建構,突破「電阻」這一教學重難點;二是引導學生步入新的探究之門。)

3.實驗與發現。

目的:探究導體電阻的大小限它的長度有什麼關系?

過程;

①學生設計實驗、選擇器材並操作;

②觀察燈泡亮度的變化。

(學生)發現:導體長度越長則電阻越大。

(師)組織討論本次發現的意義:

①某段電路中的電阻可以改變,做法之一就是改變導體接入電路中的長度。

②可根據導體的這一特性製作「可變電阻器件」。

(三)、認知與實踐

創新課題:設計一種可以改變電路中電阻大小的器件。

設計依據:上述實驗的發現。(原則上應由學生給出)

設計選材:師生互動探討材料選擇。

主要材料選擇:

1.可選擇金屬電阻絲,因為它的韌性和可塑性好;

2.為便於使用,又不影響導體電阻,需用絕緣體製作配套的固定裝置。

設計過程:師生合作「製作」變阻器模型(見圖3)。

1.繞線(目的:減小空間范圍)

2.抽頭。(目的:取不同阻值)

3.設滑片。(目的:可任取相應阻值)

4.裝固定架。(目的:便於操作)

(師)組織學生觀察實際的「滑動變阻器」並探究有效接法與變阻情況。

學生討論得出:

1.接「A、B阻值最大,接C、D阻值幾乎為零,且均無法變阻。應接A(B)和C(D);

2.若接A和C(D),則P向A移動阻值減小……

(師)提醒學生注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

操作實踐;用變阻器改變燈泡亮度。

註:實驗過程由學生完成(略)。

(師語)由於選材和變阻方式不同,變阻器會有很多種類,課後請同學們也試著設計一種變阻器,並了解實際生活中的其他變阻器件的應用。

(師)組織討論本次創新的意義:

1.學會了設計製作滑動變阻器,並為了解其他變阻設備的原理打下了基礎。

2.應用滑動變阻器可(根據需要)改變電路中的電流、電壓。

(本環節中重組了教材內容,讓學生經歷「探究——設計——實踐」這一個性化的過程,去主動突玻「變阻器」這一教學重難點,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充分體現了本課的設計理念:即「知識」乃是一種「探究的活動」,並不是絕對的、不變的結論。)

四、小結與延展

師生共同構建多維度課堂小結,並對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設想。

附:補充介紹「半導體」的有關知識以開闊學生視野;「超導現象」由學生課後了解。

第四節 變阻器

教學目標:知道滑動變阻器的構造,會把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來改變電流。

學習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電壓。

教學重點:變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教學難點:根據要求正確連接與使用變阻器。

教學准備:接線板、演示用電流表、干電池組、開關、導線若干、小燈泡、長短粗細相同的鐵絲及銅絲各一段、滑動變阻器、電阻箱、調光台燈。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新課學習

想想做做

用刀將鉛筆剖開,仔細取出鉛筆芯,注意不要折斷。用鉛筆芯代替前面實驗中鐵絲(銅絲)。

鉛筆芯是導體還是絕緣體?鉛筆芯接入電路,電燈能發光,所以鉛筆芯是導體。如果想要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鉛筆芯的長度,誰有辦法,請來操作一下。將連接鉛筆芯的導線一端打開,並使其在鉛筆芯上滑動。滑動過程中同學們觀察到了什麼現象?燈泡的亮度發生了變化。連入電路的鉛筆芯越長,燈越暗;連入電路的鉛筆芯越短,燈越亮。

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電源沒動,是同一個電源,燈的亮、暗又說明了什麼問題?燈泡的亮暗,說明通過燈泡中的電流大小不同,燈亮時電流大,燈暗時電流小。相同電壓下,電流大、電阻小;電流小、電阻大。鉛筆芯越長,電阻越大;鉛筆芯越短,電阻越小。

如果我們換用鐵絲做實驗會怎樣呢?(重復上述實驗)鐵絲越長,電阻越大;鐵絲越短,電阻越小。鐵絲和鉛筆芯都是導體,根據實驗現象能得到什麼結論呢?

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長度有關。在相同粗細的條件下,導體越長,電阻越大;導體越短,電阻越小。可以通過改變導體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同學們的表現太棒了,這就是變阻器的工作原理。

但是,老師有一個問題需要同學們幫助,在前面觀察「幾種金屬導線的電阻」時,哪種金屬電阻最大呢?鎳鉻合金。長1m,橫截面積是1mm2的鎳鉻合金的電阻是0.1Ω。如果老師需要電阻在0~10Ω范圍內變化,使用電阻最大的鎳鉻合金絲,需要多長?需100m。也就是說,老師要想將接入電路的電阻從0變化到10Ω,就必須進行一次百米跑,這樣做可行嗎?

將100m長的鎳鉻線繞成像彈簧那樣的圈,就能減小長度。(教師可預先將變阻器拆開,取出繞著線圈的瓷管)請同學們看,是不是這樣繞就可以呢?(得到同學們的肯定後,教師繼續引導)怎樣使用它呢?需要使用哪部分,就在哪個地方抽出一個頭。就像剛才實驗中在鉛筆芯上滑動一樣,用一個頭在線圈上滑動就可以。(教師將滑動變阻器的金屬桿及滑片再裝上)是不是這樣就可以了呢?(同學們肯定)利用滑片在線圈上滑動就可以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所以把它叫做:「滑動變阻器」。同學們面前的就是實驗室常用的滑動變阻器。

播放視頻:滑動變阻器

板書:變阻器的構變阻器在電路圖中的符號: (先板書問題,然後由同學補充結論)電阻絲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為什麼要將電阻絲繞在絕緣瓷管上?電阻絲外面為什麼要塗絕緣層?教師引導同學們分析後明確:滑動變阻器是用電阻率較大的合金線製成的,這種合金線又叫電阻線。變阻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導體的長度來改變其電阻的。要想增大變阻范圍,電阻線必須做得很長。因此要將電阻線繞在絕緣管上,並使各線圈間互不接觸。

變阻器滑片上還有一個銘牌,上面寫有「50Ω,1.5A」是什麼意思呢?同學們討論一下,你認為是什麼意思?「50Ω」可能是說這個變阻器的變化范圍是0~50Ω,它的最大電阻值就是50Ω。「1.5A」應該是說它能通過1.5A的電流。變阻器銘牌上標出的是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因此在使用滑動變阻器的時候要注意以下使用規則:

(1)為了防止燒壞變阻器,通過變阻器的電流,不能超過允許的最大值。

(2)為了避免電路中電流過大,使用變阻器前應將其阻值調到最大。

演示:

1.用調光台燈的控光旋鈕,改變燈的亮度。

2.用收音機控制音量的旋鈕改變收音機的音量。

光亮的控制、改變,收音機音量的控制、改變就是利用變阻器來實現的。收音機控制音量的變阻器是電位器。

探究:怎樣用變阻器改變燈泡的亮度?

大家想不想試試怎樣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燈泡的亮度呢?同學們先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看一下滑片滑過的地方有什麼特別嗎?滑片滑過的地方絕緣漆被颳去了。為什麼呢?必須刮掉這些地方的絕緣漆,滑片到達時,變阻器才能接入電路。同學們現在可以設計電路,進行實驗,在設計和實驗過程中弄清下列問題。

(1)哪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是不變的?

(2)移動滑片時,哪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隨著改變?向哪個方向移動,電阻變大?

(3)使燈泡和變阻器中電流大小相等,變阻器應與燈泡串聯還是並聯?

(4)要能控制電流的大小,應使用滑動變阻器的哪兩個接線柱?

(5)要使燈泡由暗變亮,接通電路前應將滑片放到什麼位置上?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實驗結束,各組進行交流,提出發現的問題。

三、小結

滑動變阻器

原理:通過改變導體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構造:電阻絲繞成的線圈、絕緣管、金屬棒、滑片。

使用規則:

a.首先觀察變阻器的銘牌,弄清變阻器的最大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b.連接時要將滑動變阻器的「一上、一下」兩個接線柱串聯接入所要控制的電路中。

c.閉合電路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調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閱讀全文

與滑動變阻器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