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一歷史上冊教案全冊
1卧薪嘗膽 紙上談兵 完璧歸趙 狡兔三窟
2.小麥的廣泛種植,想不出了
3.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學派很多,主要有: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縱橫,蘇秦。陰陽家、名家、縱橫,蘇秦、雜家、農家、小說家。
4.毛遂自薦,四君子,圍魏救趙,荊軻刺秦。
5.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了中國,結束了數百年的諸侯混戰,統一了文字,度量衡,對後世影響極深,可以稱為千古一帝。
6.秦末秦始皇死後,秦朝在秦二世的統治下滅亡的過於迅速,導致俑坑未能完成。
7.秦皇是秦始皇嬴政,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第一位統一中國的人;漢武是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大敗匈奴,把大漢王朝真正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帝國,完成大一統。
8.這個要說就不可能簡單說,因為曹操是很復雜的人。
9。(2)諸葛亮是封建社會鞠躬盡瘁的忠臣的典型代表,統治者為了維護其統治,就將諸葛亮作為楷模,將其美化成完人,為了襯托諸葛亮的形象,周瑜就被醜化了。
10.不符合事實,諸葛亮當成像的時候曹操已經死了。
11.西晉。
12淝水之戰,謝安靠著兩個計謀以少勝多打敗前秦。
14.實現了民族大融合,大大發展了我國南方經濟與文化。
15.漢化,遷都
16。滿漢全席,旗袍,椅子(以前叫胡床),燒餅
17.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在各方面基本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18。這個能寫本書了,主要就是大大加速了文化的傳播之類的
⑵ 七年級上歷史第十二課的教案 求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list.asp?classid=113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全冊教案[七年歷史教案]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全集第一單元中華民族的起源教案第二單元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教案第三單元大一統的秦漢帝國教案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教案前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了解歷史的含義;補充公元紀年法,什麼是「年代」?什麼是「世紀」?怎樣計算?中國古代史的大致線索。思想認識:使學生認識到歷史就在我們身邊,學習歷史有哪些用途。能力培養:通過讓學生討論...
2008-03-24 17:06:12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全冊教案[七年歷史教案]
人教《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全冊教案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1—9課)[知識與能力]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為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過程與方法]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情...
2008-03-21 10:42:16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全部教案)[七年歷史教案]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全部教案)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1—9課)[知識與能力]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為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過程與方法]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3...
2008-03-11 09:01:00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七年歷史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上冊全集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1—4課)[知識與能力]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為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過程與方法]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情感態度與...
2008-03-05 15:16:46 川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全冊教案[七年歷史教案]
第六學習主題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第一課從「開皇之治」到「貞觀之治」教學目標:一、識記與理解記住隋統一全國的時間,唐太宗的姓名和年號,隋唐兩朝的都城,了解「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理解「貞觀之治」形成的原因。二、能力與方法通過概述隋文帝及唐太宗治理國家的措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通過探尋「貞觀之治」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唐太宗的評價,讓學生...
2008-02-28 15:45:43 (彩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七年歷史教案]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第1課 繁榮一時的隋朝第2課 「貞觀之治」第3課 「開元盛世」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第7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二)活動課一 歷史短劇——文成公主入藏第二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第9課 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第10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第11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第12課 蒙古的興起...
2008-02-28 15:30:56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七年歷史教案]
第一課隋朝的統一與大運河教案示例本課重點:隋朝大運河;暴君隋煬帝本課難點:科舉制度的創設教學過程:一、導入復習提問:(1)北周是什麼時候統一北方的?(2)(展示楊堅的圖片),581年,這個人奪取了北周政權,建立了隋朝,他是誰?二、講授新課1、隋朝統一南北南北朝經濟的發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強經濟交流,結束分裂割據局面。而廣大人民經過長期的戰亂,人心嚮往統一...
2008-02-23 17:15:43 初一年級歷史上冊教案[七年歷史教案]
初一年級歷史上冊教案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1—4課)[知識與能力]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為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過程與方法]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008-10-28 10:07:26 七年級歷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學設計及反思[七年歷史教案]
初一歷史教學反思:課題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計劃學時1課時教材分析本課主要講述蒙古族的興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涉及元朝的政治和經濟史內容。教材通過三目內容來完成,第一目著重介紹「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歷史功績。第二目主要講述元朝的統一,包括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對外交往及行省制度的確立等內容。第三目呈現的是元朝民族的融合與發展。在...
2008-09-22 12:20:41 華師版七年級歷史《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學設計[七年歷史教案]
華師版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課 題第5課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課程標准以中日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中外交流的發展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通過了解長安城的布局,讓學生感受長安城恢弘的氣勢、繁榮和多樣的城市面貌,體會到長安既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開放性的國際大都會。(2)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史實,認識我國的經濟、文化在唐代...
2008-03-24 17:38:40 人教七年級歷史教案 上冊第6課[七年歷史教案]
第二單元第六課春秋戰國的紛爭撰搞人姚紅梅審驗人趙瑞娟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東周概念的內涵及春秋戰國的歷史分期。列舉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名稱。知道齊桓公爭霸、晉楚爭霸及馬陵之戰、長平之戰。(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較、評價、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發揮重塑歷史特色人物的想像能力。識讀春秋戰國形勢圖,學習識讀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3)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