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娃娃分類教案

娃娃分類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3 19:12:28

1. 小班數學《數數玩偶有幾個》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將各種物品按數量多少進行分類,並用點卡表示數量。
2、初步養成收拾整理的習慣。

活動准備:玩具若干套,水果玩具若干套,蔬菜玩具若干套。

活動過程:

(一)數數玩具有多少。

1、玩具分一分。

教師出示一簍混在一起的玩具。教師:小玩具來和我們玩游戲了,可它們都跑到一起去了!怎麼辦呢?請一名幼兒將玩具按種類分開擺放。

2、玩具有多少。

教師:每種玩具有多少呢?怎樣才能讓大家不用數一下子就知道它們的數目呢?鼓勵幼兒提出用點卡表示玩具數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1、介紹活動——這兒有許多水果、蔬菜寶寶都還沒有分,我們來幫幫它們吧!
2、幼兒操作——幼兒將每一簍里的小玩具、小水果、蔬菜分開,並數一數每一種有多少,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教師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說:X個玩具用X個點子表示。

(三)送玩具們回家。

1、教師:現在我們送玩具、水果和蔬菜回家吧!
2、幼兒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應的地方。

活動延伸:區域活動時讓小朋友玩各種物品按數量多少進行分類,並用點卡表示數量,鞏固練習對數的多少及分類的能力。

一、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0以內的數。

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二、活動准備:

PPT《數數有多少》

三、活動過程:

1.出示PPT中春天的風景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

師:這幅畫上畫了些什麼?

師:小寶寶有幾個?燕子有幾只呢?大樹呢?小花呢?(師幼共同點數說出總數)

2.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10以內的數。

認識排序板,學習給小朋友排排隊

師:春天到了,春天的景色真美,小朋友排隊去郊遊。數一數這里有幾個小朋友?(手口一致地點數)

師:(出示排序板)這是一張排序板,誰會給這些小朋友排排隊呢?(要求從小紅旗後面從左往右一個一個地排)

師:小朋友要出發了,請你們給他們點點人數吧!

3.練習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

請幼兒在排序板上給小朋友排隊,排一個數一個。

4.幼兒操作《幼兒畫冊》,自己去數一數。

2. 幼兒園小班健康課 做個開心娃娃教案

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和發現幼兒的興趣愛好,鼓勵幼兒認真細致的觀察和表達,啟發幼兒的想像力,幫助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建立愉快情緒,針對中班幼兒活潑好動,表情豐富,表達還不太清楚准確的特點,特設計了這節活動課。 活動目標 認知領域;幼兒會看圖上內容說出原因,並能清楚地表達。情感領域;幼兒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技能領域;幼兒能用多種途徑表達自己的情感,如畫畫等。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想像,和表達。 難點: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活動准備 1 笑的表情掛圖,各種孩子們開心場面的圖片。 2錄有笑聲的磁帶。 3表情卡。 活動過程 一、觀察。 出示笑的表情掛圖;請幼兒觀察,說說途中的小朋友是什麼表情,是怎樣笑的,引導幼兒說出笑的時候眼睛彎彎的,嘴角向上翹。 二、模仿。 請幼兒模仿圖中孩子們的表情,並鼓勵幼兒互相模仿同伴笑的表情。如模仿小朋友抿嘴笑,偷笑,微笑,大笑等表情。 三、傾聽。 播放錄有笑聲的磁帶,請幼兒認真傾聽,說說自己聽到的是什麼聲音,他們笑的開心嗎? 四、想像 交流。 1 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什麼事情會讓他們這么開心地笑呢? 2 引導幼兒分別說一說生活中哪些事情會讓自己開心地笑。 五、講述。 逐一出示孩子們開心場面的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圖中小朋友開心的原因,並能完整地進行表述,如小朋友過生日了,小夥伴們都來為他慶祝生日,小朋友開心地笑了。 六、畫笑臉 請幼兒畫畫自己和小朋友的笑臉,和大家說一說自己高興的事。 七、活動擴展 1日常生活 引導幼兒平時注意其他幼兒和家長的表情,猜想,理解這表情產生的原因。 2家園共育 家長注意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說出實情的原因,建立愉快情緒。

3. 中班花朵小娃娃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課件認識花朵的結構。
2、知道花朵版的作用,學會保護它。
活動准備權:
課件《魔力花房》、花朵。
活動過程:
一、猜謎。
以猜謎引出花朵,以變魔術的方式變出花朵。
二、初步認識花朵。
請幼兒先說說你認識花朵的什麼?如:花瓣。
三、學習課件《魔力花房》。
和幼兒一起有興趣的學習花朵的結構。
根據課件做小測驗。
四、討論:如何愛護花朵。

4. 中國舞蹈家協會一級玩娃娃教案怎麼寫

有用,如果要跳級,考官會考你幾個上個級別的組合考級費十級190 九級180 八級170 七級160 六級150 五內140 四130 三120 二110 一100(包括容10元報名費)

5. 幼兒中班教案一個布娃娃

活動目標 1. 教幼兒認識數字6、7,知道它們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2. 引導幼兒通過目測正確感知7以內物體的數量,學習按數擺放實物。 活動准備 教具 實物圖片,磁性小樹、娃娃、皮球各一個,數字卡「6、7」,磁板1塊。 學具 第一組:3~7數卡6套,分類盒6個,雪花插片若干個。第二組:印有數字的作業,皺紋紙若干張,漿糊2盒,抹布2塊。第三組:實物圖片若干張,點子印章6個,3~7的數字印章若干個,鉛筆6支,印泥6盒。第四組:依樣接畫圖,點子印章6個,印泥2盒。 活動過程 1. 集體活動 (1)認識數字6。 出示實物圖片,提問:「圖上有什麼?」(樹、娃娃、皮球)「它們各有多少?」(6棵樹、6個娃娃……)「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6)「6放在圖片上表示什麼?」(6棵樹、6個……)「6像什麼?」「6除了表示圖片上的東西,還可以表示什麼?」(6張桌子、6個蘋果……) (2)認識數字7。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在圖片上添上1棵樹、1個娃娃。請幼兒睜開眼睛,看看圖上什麼變了。提問:「現在有幾棵樹,幾個娃娃?」(7棵樹……)「剛才是6棵樹、6個娃娃,現在怎麼說是7個呢?」(又添上1個了)「幾個添上1個就是7個?」(6個添上1個就是7個)「那數字6能不能表示7棵樹、7個娃娃?」(不能)「現在6隻能表示圖上什麼?」(6個皮球)「那麼我們想個什麼辦法讓7也可以表示這幅圖上的皮球呢?」(添上1個皮球)「6個皮球添上1個皮球是幾個皮球?」(7個)「現在用數字幾來表示這幅圖呢?」(數字7)教師拿去數字6,換上數字7。「7像什麼?除了圖上的東西,7還可以表示什麼?」 2. 小組活動

6. 小班社會《照顧娃娃》教案及反思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專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屬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7. 舞蹈娃娃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回憶並生動描述自己和同伴舞蹈時的不同姿態和表情,體驗集體舞蹈的快樂。
2.在欣賞的基礎上,發現動態的變化規律,嘗試用剪團花的方法表現跳舞的人。
3.發展幼兒小肌肉的運動和協調能力。
活動准備:
1.課件:跳舞的圖片或欣賞資料。
2.剪刀,筆,油畫顏料,海綿球等。
3.歡快的舞曲。
活動過程:
1.播放舞曲,幼兒隨音樂自由舞蹈。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與同伴跳舞時的不同姿態和表情。
(1)教師:你會跳舞嗎?會跳什麼舞?做一個最美的動作給大家看看。你跳舞時的心情怎麼樣?有什麼樣的表情?
(2)再次播放音樂,跳集體舞,音樂一停,做一個和別人不同的動作。
教師:跳集體舞時小朋友是怎樣圍成一個罔的?做了哪些動作?怎麼做的?
3.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表現不同舞蹈姿態的作品,探索運動變化的規律和剪紙的方法。
(1)教師:他們在做什麼?怎麼做的?做這些動作時,身體的哪些部位發生了變化?
(2)教師:猜猜,它是怎麼剪出來的?先怎麼做,後怎麼做?哪些地方可以作為連接點?
4.幼兒進行創作。
(1)重點:找准連接點。
(2)難點:人物動態的表現。
5.幼兒拓印,教師指導。
(1)教師:你會怎麼跳呢?你能做給大家看看嗎?怎樣印得更漂亮? (對稱、漸變、間隔)
(2)指導幼兒進行漏印活動,關注細節的拓印。
6.展評幼兒作品,集體交流製作中遇到的問題。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學習剪一些連續的圖案,並嘗試用漸變、對稱、間隔等方法拓印各種剪紙作品。
☆家園共育 和家長一起學習民間剪紙的基本方法。

8. 中班語言《白雲娃娃》教案

中班語言《心情娃娃》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夠結合「心情表」講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2、初步感知他人的情緒變化,學習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
活動准備
1、表情娃娃圖片:(笑笑臉、哭哭臉、生氣、憤怒)。
2、與幼兒人數相同的鏡子若干。
3、幼兒「心情卡」每人一張
活動流程
1、師幼談話,教師選擇一首歡快的曲子讓幼兒一起欣賞。
(1)、寶寶聽了這首曲子你們覺的心情怎麼樣?(引導幼兒說出一些表示心情愉快的詞,如:開心、高興等),並讓幼兒用面部表情表現出來。
2、讓幼兒說自由發言,和小夥伴一起來分享她們的快樂。
「寶寶在我們生活和學習中,你們還遇到過那些高興的事情?」
3、讓幼兒用面部來表現心情。「你們有這么多高興的事情和開心的事情,那有沒有過不順心的事情,讓幼兒自由發言,當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傷心、難過、生氣等)當你有這樣的心情時,你的面部會怎麼樣? 」
4、教師出示表情娃娃圖片,請幼兒猜一猜娃娃的心情:
(1)、笑笑臉:娃娃為什麼這么開心,他遇到了什麼事情這么開心?讓幼兒自由回答,發揮幼兒想想力,讓幼兒做一個笑笑臉。(幼兒觀察娃娃的面部表情:眼睛和眉毛向下彎,嘴巴向上翹)。
(2)、哭哭臉:娃娃為什麼會哭?他遇到了什麼事情了?讓幼兒自由討論回答,你喜歡笑笑臉還是哭哭臉?(幼兒觀察娃娃面部表情:眼睛和眉毛像上翹,嘴巴像下彎)。
(3)、生氣:娃娃為什麼會生氣?他遇到了什麼事情?讓幼兒自
由討論回答。你在生氣時還會做什麼動作?(幼兒觀察娃娃面部
表情:眼睛和眉毛緊皺,兩嘴巴一閉向上翹)。
(4)、憤怒:娃娃為什麼這么憤怒?他怎麼了遇到了什麼事情?讓幼兒給娃娃想辦法把憤怒變為高興。(發揮幼兒想像力)
小結:每個人的心情好壞有時我們會從她(他)的臉上都會看出來,遇在這樣的情況時,我們要想各種辦法來幫助她們。
5、在我們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好多開心的事情,但不可能事事都順心,誰都有不愉快的時候,當我們遇到煩心的事情時,你會怎樣讓自己變的快樂?讓幼兒想辦法來發言,發揮幼兒想像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小結:每天我們都要應該以快樂的心情去面對每一件事情,你們不高興時,可以告訴老師、小朋友、讓大家一起想辦法來幫助你、還可以聽聽你喜歡的音樂、看看你喜歡的動畫片電視、好好睡一覺、到外邊散散步等等,要想辦法讓自己高興起來,笑起來。知道笑能使人美麗健康。那樣我們就會永遠是個快樂的小天使。
6、聽口令做表情游戲:讓幼兒照鏡子,聽教師指令做不同的表情。如:「變變變,我變的很快樂!變變變,我變的很生氣!… 」
活動延伸:
出示「心情卡」讓幼兒認識了解,並把每天的心情畫在上面,以便教師及時了解幼兒每天的情況。

9. 幼兒園中班手工紙杯娃娃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手工技巧。 2.訓練幼兒粘貼的技能。 3.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培養幼兒對手工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手工技巧。 難點:訓練幼兒粘貼的技能。 活動准備 1. 紙杯子、固體膠若干。 2.廢舊卡紙裁剪好的長條和各種圖形。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紙杯:「這是什麼?它能幹什麼?」引入紙杯娃娃的主題。 (二) 基本部分。 1. 教師拿出紙杯等製作手工的材料。 2. 教師將長條卡紙捲成圈再展開。 3. 將卷好的紙粘在紙杯上,當紙杯娃娃的頭發,紙杯口朝下。 4. 教師選擇深色的卡紙製作紙杯娃娃的眼睛。 5. 教師選擇紅色的卡紙製作紙杯娃娃的鼻子。 6. 紙杯娃娃製作成功,讓幼兒欣賞。 7. 教師指導幼兒動手製作手工。 8. 教師巡視指導。 (三) 結束部分。 教師對幼兒製作的紙杯娃娃進行評價,並讓幼兒互相欣賞。 活動延伸: 教師在作品上寫上幼兒的名字並放在美術角展示。 教學反思 1.本堂課是幼兒對手工的初步嘗試。 2.本堂課結合實際,讓幼兒容易理解並學會,與教師配合良好,互動較好 3.本堂課中個別幼兒動手能力較弱,但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閱讀全文

與娃娃分類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