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位老師們:哪個網站有作文優秀教案
http://www.ttshopping.net/Soft/37/ttshopping_net_037_1.html
等……
㈡ 作文教案!!
我不知道作文教案應該是什麼樣的,你看這篇行不行,我自己寫的。
Way of Studying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prosess of globalization, it becomes necessary to grasp a foreign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ways to learn it. Some people like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 by listening lessons, writing homework and reading books, others like to learn by talking to foreigners, listening radio programs, watching TV and seeing films.
I prefer the later one more, because the aims of learning a language is to use it rather than to pass the examinations. In the initiating phases, one should grasp the grammar well by listening lessons, doing homeworks or reading books. Whereas, when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was learned, it is essential to use the language to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Talk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hile listening to radio broadcast and watching TV programs can also do good to you.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really master a forgein language.
㈢ 我的什麼作文作文教案
我的學校
我的學校叫北海小學,操場很大,有200米,平時上體育課我們專都在操場上課,我們小學也有許多植屬物,種在一條小路的兩旁,是一座小植物園,也是昆蟲世界。
我們的教室在二樓,教室里的窗戶干凈整潔,窗戶旁邊有許多小盆栽,後面的宣傳欄上有許多東西,有我們的小隊活動的照片,安全標識,和英語天地等。講台上擺滿了作業,是老師要批改的。
校園的四季也不同,春天的時候,小草從土裡鑽了出來,樹上長出嫩綠的葉子。夏天的時候,綠樹成陰。秋天的時候,有幾棵樹上長出了果實。冬天,一片雪白,樹上堆積了厚厚的白雪。
讀書的時候,教室里書聲琅琅,同學們讀課文讀得都很認真。
我的同桌叫羅逸人,她也和我一起在讀寫作班,雖然不是一個班,在學校里也會借我東西。
我們就像一棵小樹,學習就像雨露和陽光,幫助我們成長,讓我們長成參天大樹。
㈣ 小學作文微課網
草蟲的村落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觀察、如何展開想像和表達自己獨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熱愛自然、關愛小生靈的情懷。
3、學會6個會認字,並能按要求進行詞語積累。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觀察、如何展開想像和表達自己獨特感受的。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習過了《貓》、《珍珠鳥》和《海豚救人》這三篇課文後,越發感到了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夥伴。其實在動物界不僅僅是這些哺乳動物非常可愛,就連大自然中我們常見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蟲子也別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蟲子的家去感受這份快樂,那裡就是?(學生齊說課題,教師板書)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要做到正確、流利。注意將自己在預習時自學到的生字新詞讀准確。
2、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是否正確,反饋預習情況。
3、默讀全文,想一想:「草蟲的村落」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之後學生可簡單談談,可以用文中的詞語,也可用自己的話。
(三)默讀課文,把握內容:
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在「草蟲的村落」中看到了什麼,畫一畫你是從那些描寫中體會到作者的豐富想像和獨特感受的?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交流自學情況,教師點撥:
(1)從「歸來的游俠」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俠吧!雖然迷了路,但仍有著傲然的氣勢。它不斷地左沖右撞,終於走出了一條路。」
追問:作者為什麼要把黑甲蟲稱作「游俠」呢?
小結:從這位勇敢的游俠身上,我們體會到了一種成功者的喜悅。它是快樂的,作者看到了它,並做了合理豐富的想像,也感到了快樂。
(2)從「村民和諧生活」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
可抓住「駐足痴望」、「攀談得很投機似的」等關鍵詞句,體會小甲蟲們不但同類之間相處友好,和異類的關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這個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樂融融。
(3)從「音樂演奏會」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
「他們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我敢說,它們的音樂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這是只有蟲子們才能演奏出來的!」
學生可以通過「音韻」、「靈泉」體會作者豐富的想像力。
作者認為甲蟲的叫聲「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4)從「村民的勤勉勞動」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
是什麼力量使一隻只小蟲們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嗎?(生活的快樂,以及對自己家的責任感,促使甲蟲們如此勤勉的工作著。大家各司其職,在勞動的同時,它們也從中感受到了快樂。)
(四)情感升華,感受寫法:
1、我們隨著作者在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可大家想一想,為什麼我們不能將日常見到的小蟲子寫成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討論討論。
2、師生交流:
(1)認真觀察事物,特別是觀察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小生靈,而且有自己獨特的視角;
(2)能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像,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3)喜愛小昆蟲,有一顆關愛小動物的善良的心;
(4)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實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們來一起對讀一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部分,讀出作者這份情懷。
(五)將自己喜歡的詞句摘錄在採集本上。
《觀 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順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本文抓住景物特點,多角度摹狀的寫景方法。
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贊美自然的豪情,爭做時代的弄潮兒。
【教學重點】
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
抓住景物特點,多角度摹狀的寫景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看過漲潮的壯觀景象嗎?下面請觀看被前人稱為「壯觀天下無」的「錢江涌潮」(課件展示「錢江涌潮」及觀潮盛況)。同學們,錢江涌潮從海寧角度看最為壯觀。每年的中秋節前後,海寧涌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涌,勢如萬馬奔騰;雲移至岸,浪卷轟雷,捲起「千堆雪」。雙龍相撲「碰頭潮」、白練橫江「一線潮」、蛟龍脫鎖「回頭潮」和月影銀濤「夜半潮」,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讓我們去感受錢江涌潮吧!
二、介紹作者和背景
1.請學生介紹作者,教師補充。
周密( 1232—約1298)南宋文學家。家公謹,號草窗、四水潛夫等,原籍濟南,後為吳興(今屬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義烏令等職,宋亡不仕,以歌詠著述自娛。其詞講求格律,與吳文英(夢窗)並稱「二窗」。他工詩能文,亦善書畫。著有《草窗韻語》、《草窗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等。此篇選自《武林舊事》。《武林舊事》一書寫於宋亡之後,書中緬懷先朝舊事,感慨世事盛衰無常,記載南宋歲時風俗、市井娛樂與游觀之盛。
2.介紹背景。
杭州在南宋時稱臨安,是國都。觀潮地當時在臨安城南(今由於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寧),每年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人們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狂熱。
三、初讀,整體感知,通文意
1.請同學聽配樂朗讀。聽准字音和節奏,初步感知語言美,感受錢塘江大潮的氣勢。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藉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勾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㈤ 有小學作文公開課的教案和課件嗎謝謝
《 童年趣事》作文講評課教學設計
授課者:李金雲
講評目標:
1. 在互相賞識和交流評改中,學會怎樣才能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表達出真情實感,體現童年的樂趣。
2. 能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樂於修改自己的習作,體驗評改成功的快樂。
講評重點 :
怎樣才能把 事情 的 經過 寫清楚、寫具體, 體現出童年的快樂 。
教學過程 :
一. 展示台。
1.評價題目。
同學們,上星期大家打開了記憶的閘門,盡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並把趣事寫了下來。李老師 讀了你們的作文,感受到了你們童年的快樂和美好, 把 我 又帶回童年轉了一圈 。
想不想知道大家都寫了什麼有趣的事啊 ?出示優秀題目:
《種青蛙》、《賣豆腐》、《童年的生活》、《釣魚之樂》、《我給舅舅當老師》、 《羽毛球 炒蛋 傑作》、《第一次 炒菜》……
2.同學們覺得這些題目起得怎麼樣?
請作者讀作文題目。( 這些小作者在哪裡 ? 請你自豪地把自己的題目讀出來 。讓我們全班同學一起鼓勵他們。)
3.師評價:看來一個好題目就能吸引讀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 看了這些題目,你最想讀哪篇文章?為什麼?
4、 展示優秀習作,欣賞評議。
(1)出示題目。
A 我們一起來聽聽吳露露同學寫的一首小詩——《童年的生活》(師有感情地朗讀)
B 邊聽邊想詩中寫了什麼?你期待著什麼?
(2)交流收獲。
聽了這首詩,你找到自己期待的答案了嗎?
師:是的,吳露露同學選擇了一個有趣的體裁——詩歌,突出童年的趣味。在此,老師對她大膽的嘗試表示贊賞。
(3)欣賞詩歌。
再一次默讀詩歌,找一找自己最欣賞的內容,給詩歌寫寫評注。
師出示詩歌:
《童年的生活》
作者:吳露露
童年就像一幅畫,
是我的天堂,
也是我的家。
童年就像一個木盆,
裡面有我的歡笑和眼淚,
是我永遠的秘密。
童年就像一本書,
裡面有我的故事,
是我想看就看的書。
童年就像一個玩具,
是它給我帶來的快樂
我要永遠的收藏它。
童年就像我的媽媽,
給我甜美的營養,
讓我快樂的成長。
(4)交流評講 (小組討論,交流回報,教師小結)
(5)師朗讀吳城凱同學的習作《羽毛球 炒蛋 傑作》(聽後小組討論,交流回報)
(6)教師接著讀吳建成同學的習作《賣豆腐》(聽後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7)教師小結
同學們各抒己見,教師非常贊賞,現在我參照大家的意見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談談吳露露同學的《童年的生活》這首詩。
(a)她以《童年的生活》作題目過於平淡,是否可以更改為《多彩的童年》,這樣就把童年豐富多彩的生活表現出來了。
(b) 第一節中的「的家」改為「愛的港灣」;第二節中的「眼淚」改為「淚水」;
第三節中的「我想看就看的書」改為「珍藏著美好的童年」; 第四節中的「帶來的」改為「帶來了」; 第五節中的「給我甜美的營養」改為「給予我甜美的乳汁」;「快樂」前面加上「健康」。另外,詩的順序做一個調整3、4、2、5、1.現在同學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齊讀)
《多彩的童年》
作者:吳露露
童年就像一本書,
裡面有我的故事,
珍藏著美好的童年
童年就像一個玩具,
是它給我帶來了快樂
我要永遠的收藏它。
童年就像一個木盆,
裡面有我的歡笑和淚水,
是我永遠的秘密。
童年就像我的媽媽,
給予我甜美的乳汁,
讓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童年就像一幅畫,
是我的天堂,
也是我愛的港灣。
師:吳城凱同學的習作《羽毛球 炒蛋 傑作》,層次清楚、較好地反映了童年的幼稚、天真的特點。
吳建成同學的習作《賣豆腐》,也很好地反映了農村生活的新風尚。
師評價:經過大家的交流,同學們緊緊扣住我們上次寫作的要求: 把事情寫清楚,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許多同學描寫得很精彩,突出了童年的趣味。值得一提的是: 大家通過一些富有童趣的心理活動描寫,突出了「趣」,寫出了作者的真實感受。當然, 文章中一些幼稚語言的描寫,也凸顯了童年的純真,李老師聽出來了,同學們欣賞的大多是能體現出童年趣味的,表達真實感受的句子或段落,對嗎?其實,一些大作家在寫自己童年趣事的時候也是如此。
總結寫法:通過剛才的欣賞,我們知道,圍繞「趣」字,選擇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例,把事情的經過分幾步寫清楚,抓住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描寫,把能體現「趣味」的部分重點寫,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文章就生動了。
二 評改園。
1. 三人小組合作交流。完成兩個任務:第一欣賞優點,做上記號或者簡單評注;第二,尋找不足,針對不夠具體,沒有體現童年趣味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
2. 學生認真閱讀、思考。
3. 全班交流:評價合作:我們班的同學很會合作,能根據老師提出的要求,認真進行學習。我們請這兩個組來匯報。一個組交流一篇文章 2個小組交流
三. 實踐場。
1 、根據剛才我們學到的方法和同學們給你提出的修改意見自行修改,特別注 意把事情經過修改具體,突出「趣味」來。
2、 修改好的同學可以拿著作文,去請教後面在座的老師,請老師給予你一些指點。
3 、展示習作。(實物展示)說說 修改得較滿意的地方和自己在修改習作過程中的收獲說給同學們聽一聽(說說自己哪個地方改得好,要注意說說自己原來是怎麼寫的,為什麼要這樣改) 。
4 、 在剛才的修改中,有同學修改題目的嗎?
5、 激勵成功。同學們,相信經過認真修改,你們的文章會更加精彩。你們的作文可以向學校紅領巾廣播站投稿,當然,也可以大膽地向《小學生周報》投稿。
四、欣賞欄。
(1)、遠處又傳來陣陣清脆的喊聲:「賣豆腐咯——。」
——吳建成
(2)、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著游戲的童年。
--老師引用《童年》歌詞
(3)、誠實會給你帶來許多快樂!
——元仙林
五、師小結:
這節作文點評課十分精彩,達到了預期目的。在此,老師祝同學們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祝大家健康地成長!
板書設計:
敘事清楚 語言豐富
描寫具體 真情實感
㈥ 哪些地方(網站文庫app)可以找到好的作文教學ppt
哪些地方(網站文庫app)可以找到好的作文教學ppt?先網上查找吧。
㈦ 小學生作文教案
吃完早點,我開了院門一看,只見人們穿著美麗的新衣服,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走向熱鬧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
這段話的結尾處,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義的毛病。如果寫好吃早點的情形,體現人民生活水平在*******的領導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將它和「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聯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頭就對得不合適了。
總之,我們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對聽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認識它的意義,鑒別它的價值,並把它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寫,就能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不少同學的作文,不是寫拾到皮夾子交公,就是寫為抱小孩的婦女讓座;不是寫幫助同學補課,就是寫送迷路的小孩回家……總之,盡是寫一些人家寫「爛」的材料。於是語文老師常常在他們的作文後面寫上類似的評語:選材陳舊,希望今後選擇新穎、獨特的材料。
8 如何選擇新穎、獨特的材料
一、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學看到作文題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聽途說,或者是從概念出發去記敘、描寫。記好人好事,總是寫「拾皮夾」、「讓座」、「為人補課」,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經歷過,是否有感觸。這樣的內容,怎麼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居住的環境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經歷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與眾不同的經歷作為選材的內容,那麼,你所選擇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獨有的,新鮮生動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聽一些同學說,我們是學生,生活貧乏,看不出有什麼新鮮、獨特的事情值得記敘。同學們生活面不廣是事實,要擴大作文選材的范圍,就要求我們盡可能地廣泛接觸生活。那麼是不是我們同學生活圈子小,就沒有新鮮、獨特的材料可以寫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有獨特的材料讓你挑選。住在城裡的人,恐怕都見過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學熟視無睹,竟然讓這樣的材料從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選擇新角度,讓常見的材料放出異彩。
一般來說,同學們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場。接觸的人少,家人、老師、同學。同學們在作文時,所敘述的事往往是常見的。常見的材料中就沒有新鮮的東西嗎?不是的。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對常見的材料改變一下敘述的角度,也會讓它放出異彩。
四、打開思路,擴大視野。
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思路比較狹窄,他們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擴大。如果我們同學把觀察的目光投射到整個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壞人壞事,作文的材料一定會豐富多采起來。
法國巴黎藝術館里,陳列了一座偉大的文學家巴爾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卻沒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藝術家羅丹用斧頭砍去了。羅丹為什麼要砍掉巴爾扎克雕像的雙手呢?原來,在一個深夜裡,羅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爾扎克的雕像,非常滿意,連夜叫醒了他的學生來欣賞雕像。他的學生把雕像反復地看了個夠,後來,目光漸漸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爾扎克的那雙手疊合起來,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學生們不禁連聲地說:「好極了,老師,我可從沒見過這樣一雙奇妙的手啊!」羅丹的臉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雙「完美的手」。
羅丹的雕像是要表現巴爾扎克的精神、氣質,現在那雙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們看了雕像,只欣賞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內容。所以,羅丹砍掉了雕像的雙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現的意義。
雕塑是這樣,寫作文也是這樣,只有圍繞中心安排詳寫和略寫,敘事的重點才能突出。
9怎樣妥當地安排詳寫和略寫
一、事情的發生和結果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要詳寫。事情的發生階段,往往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結果部分,往往是寫出事情的結局或點明事情的中心。它們在整個事情中,或者說在整篇文章中,僅僅是枝節部分,所以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是整個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體部分,它往往具體體現中心思想,因而要詳寫。
二、有點有面地敘事,「面」要略寫,「點」要詳寫。有點有面地敘事,「面」上的內容往往是渲染氣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點」上的內容往往是文章的重點。直接體現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詳寫。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文章中,重點突出詳寫的部分時,不能忽視略寫的部分。略寫雖是寥寥幾筆,但運用得好,可以對文章重點的突出、主題的表現,起到「綠葉映襯紅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運轉正常的機器,文章中的一個個段落就好比機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這些零件不僅相互照應,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們連接起來。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應,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過渡段和過渡句把它們自然、緊密地連接起來。不然,文章就會顯得支離破碎。所以,寫文章時,一定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和照應。
10如何做到「鳳頭豹尾」(一)
開頭漂亮」的主要途徑是:
一、敘述好事件的起因。如《邊線》作文,開頭這樣寫道:「大掃除剛結束,不知哪個『缺德鬼』把一小團廢紙扔在五年級的走廊上。」文章的開頭便是軍軍和牛牛爭吵這件事的起因,具有奪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寫環境,烘托氣氛。如《風》作文,作者一開頭就描寫了風的猛烈:「走在路上,風要把我吹得飄起來。」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楊樹被風颳得東倒西歪,發出『唰唰』的響聲……」文章的開頭交代了上學路上的惡劣環境,正是為了適應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強了感染力。
三、激人興趣,引人入勝。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課》,作者開頭就寫道:「清脆的上課鈴聲剛止住,馬老師就抱著一大堆毛皮子、絲綢帕、玻璃棍和橡膠棒等東西,快步走進了教室。」馬老師究竟要干什麼?難道你不想看下去嗎?
四、開門見山,點明題旨。如《「雷鋒」來到運動場》作文,作者開頭寫道:「學校十三屆田徑運動會結束了。在總結會上,老師和同學們紛紛贊揚一位不知名的『雷鋒』。」這樣直截了當,一下子把讀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
如何做到「鳳頭豹尾」(二)
「結尾有力」的主要途徑是:
一、把事件的結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課》,是這樣結局的:
下課鈴聲響了,當同學們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實驗時,一個個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麼搞的,這節課時間這么短!」
這種順著情節的發展,以事情的終結作全文的結尾,干凈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結束,文章也就結束了。
二、語言含蓄,發人深思。在記敘文中,作者以獨特的認識和理解,寫下深刻含蓄的結語,力求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三、結尾同開頭呼應。結尾照應開頭,能使文章結構謹嚴,渾然一體。
四、篇末點題,突出中心。篇末點題,尤如畫龍點睛,這「睛」點得好,會使全篇頓生光彩。畫龍點睛式的結尾,能幫助讀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