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10
2、掌握數與量的對應
3、掌握點數的方版法權
活動准備:蒙氏教具 、蒙氏音樂、工作毯
活動過程:
請幼兒和教師進行走線活動;
教師坐在蒙氏線上進行走線活動(用點鼻子的方法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線上靜寂游戲;
我們一起來吃麵包,先來聞一聞麵包的香味,大口的吃,在心裡小聲的數一下自己吃了幾片麵包1、2、3……
4、教師用正確的方法取工作毯、鋪工作毯;
5、取工作並介紹工作;
6、打開、認識數字,請幼兒給數字按順序排隊;
7、打開認識籌碼,學習點數(分組:小組1——5的認知,大組:1——10的認知);
要求:點數籌碼時要讀出聲來
8、指導幼兒正確收工作的方法(先按順序一個一個收取籌碼, 再按順序收取數字);
9、教師示範正確收工作毯的方法;
10、幼兒自由操作;
11、播放音樂,收工作;
❷ 蒙氏數字教案比多少
活動名稱:數字與籌碼
教具構成:木製數字1-10各一個,55片紅色圓形籌碼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一鞏固1-10的點數,了解奇數和偶數的概念。
操作方法:
數字與籌碼一奇數和偶數的發現:
1、 准備好工作毯,邀請孩子一起來工作,介紹要做數字與籌碼的工作。
2、 取來教具放在工作毯上,請孩子將木製數字按1-10的順序橫行擺開。
3、 每讀出一個數字就從盒中取同樣數量的籌碼擺在數字下面(可請孩子幫忙取籌碼)。(如圖10-1)
4、 全部對應擺好,家長說「我們現在來給籌碼排隊好么?」,將籌碼左右對稱擺好。
5、 指著1的籌碼說「這是1、1有小夥伴么?沒有,給他起個名安叫奇數,我們請他站出來」。將1的木製數字向上挪動。
6、 指著2的籌碼說:「這是2、2的籌碼有小夥伴么?有、給他起個名字叫偶數,請他站著不動」2的木製數字不動。
7、 依次類推,將1、3、5、7、9的木製數字均向上挪動,和2、4、6、8、10的數字區分開(如圖10-2)
8、 總結,「我們看看,1、3、5、7、9都有個籌碼沒有夥伴,他們叫奇數,2、4、6、8、10的籌碼都有夥伴,他們叫偶數。」
9、 可用三階段教學法鞏固練習。
10、 教具歸位。
變化與延伸:可用紐扣、硬幣、核桃等物品。
適用年齡:能熟練操作紡錘棒箱的孩子。
注意事項:擺放時籌碼要左右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