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慢慢開小心關小班安全教案
目標:1、感受數字抄的豐富變化,體驗數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
2、復習9以內的數字、數數,並區分6與9。
准備:1、幾何圖形組合畫三幅(還有小動物)。
2、幼兒每人一份數字卡片
3、每組提供白色紙條、漿糊、記號筆。
過程:一、看圖編電話號碼。
(1)我們將要去春遊了,我想邀請小動物一起去請大家想想辦法用什麼方法通知它們?(幼兒泛講)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那麼,用什麼方法最好呢?
(2)打電話要查電話號碼,我們來查一查動物家的電話。
教師分別出示圖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B. 幼兒安全教育《緊急求助電話》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2.了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 。 3.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重點: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難點:具體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 活動准備: 1.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2.畫有警察和警車、醫生與救護車、消防隊員與消防車的圖片若干,電話或手機1部。 幼兒用書:《緊急電話》。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提問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電話):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嗎?我們用這部電話打給爸爸媽媽好嗎? 請幼兒現場打電話給家裡熟悉的人。 教師:有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它們是很有用的,你們知道有哪些嗎?(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號碼,它與我們家的電話號碼有什麼不一樣,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這個電話號碼呢?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幫助呢?打了這個電話什麼車子會出現?誰會出現?他們會做什麼? 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了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並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系。 請幼兒看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 3.游戲「怎麼辦,做什麼」。 教師: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看誰說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可以打什麼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呢?誰出現了?他們來做什麼?(游戲可進行多次) 幼兒分別扮演需要幫助的人及警察、醫生、接線員等,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及其相關人員的活動。
C. 教案禮儀與安全別玩電
活動目標:1、學習接打電話的禮貌用語和注意事項。2、感受接打電話的樂趣,願意在接打電話的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體會與人正確愉快地交往。
活動准備:
電話機,一次性紙杯、毛線,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打電話》引出活動主題,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你們會唱打電話的歌曲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2、你們知道歌曲里唱了一件什麼事情嗎?(兩個娃娃打電話的事情)
教師小結:剛剛我們唱了一首《打電話》的歌曲,歌曲里唱了一件兩個小娃娃打電話的事情。
二、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打電話的經驗。
1、你們平時打過電話嗎?你都和誰打過電話?
2、請你和好朋友說說,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經驗。
教師小結:根據孩子的討論結果進行小結。
三、引導幼兒學習接打電話時的禮貌用語和注意事項。
1、老師在口袋裡拿出一部手機,手機鈴響了:喂,您好,請問你找誰?……請稍等,我正在給小朋友上課,等下課後再打給你,好嗎?再見!
2、引導幼兒回憶並復述剛才老師打電話的內容:小朋友,老師剛才在做什麼?都說了些什麼?
3、請幼兒說說打電話時應該怎樣禮貌地與人交談(引導幼兒舉手告訴老師)
教師小結:在接打電話時,主動撥電話的一方要先說自己是誰,再說要「請」誰來接電話;打錯了電話時,要說「對不起」;接電話的一方要說「請問您找誰、請稍等、對不起,您打錯了」等;雙方在接打電話時都要主動說「您好」,掛電話時都要說「再見」。
4、誰知道還要注意哪些打電話的問題呢?
引導幼兒說出:打電話的時間不要過早或過晚,以免影響別人休息;也不能在別人工作、學習或有事的時候打電話。
四、幼兒嘗試用禮貌用語兩兩結伴玩「打電話」的游戲。
1、剛才小朋友們都了解了應該怎樣打電話了,那我們現在就把自己的一隻手當做小電話,和身邊的小朋友來玩一玩「打電話」的游戲吧!
2、帶領幼兒玩打電話的游戲嘗試使用各種禮貌用語。
五、製作「電話」。
1、剛才小朋友們都學會了怎樣打電話了,可是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學做電話呢?
教師小結:把毛線的一頭綁在牙簽上,將毛線的另一頭從杯子上面的小洞穿過去後來出來,然後再穿過一個杯子,將毛線綁在令一個牙簽上,瞧!電話就這樣做好了。小朋友在區域活動時也可以去試衣試。
2、引導幼兒用毛線、一次性紙杯製作「電話」。
六、結束活動。
1、電話是方便人們相互聯絡的工具。在接打電話時,我們不僅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還要選擇適當的場合和時間。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時學做電話。
D. 小班安全教育不亂扯電話線的教案
1、在交流分享中認識各種家用電器的名稱,感受家用電器在人們生活中的用處。
2、對生活中的家用電器感興趣
一、活動准備:
1、前期經驗:幼兒觀過商廈里的電器專櫃,並實地進行觀察、記錄、詢問。
2、家用電器的錄像。
3、幼兒在家裡尋找各種家用電器,並以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二、活動重難點;
1、 感受家用電器在人們生活中的用處
2、孩子了解潛在的危險,不亂摸點器。
三、活動課時:1
四、活動准備:
演示儀 、吹風機
活動過程:
一、了解家用電器的概念。
1、老師使用吹風機:「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處?它通過使用什麼才工作的?
(知道吹風機是通過使用電才開始工作的)
2、老師小結:我們家裡使用的一些能夠方便我們生活、使用電的機器,我們稱他們家用電器。
二、介紹自己家裡的家用電器。
1你們家裡面有哪些家用電器,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2、幼兒介紹自己在家裡尋找到的各種家用電器。
3、數數自己家裡有幾樣家用電器,比一比誰家的家用電器多。
4、老師小結:我們每家都有很多家用電器,這些不同的家用電器也有些什麼用處呢?
三、交流各種家用電器的用處。
播放家用電器的錄像,邊看邊討論。(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空調、浴霸、電飯鍋、抽油煙機、軋汁機、吸塵器、電熨斗等等)
1、這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2、它們的形狀、顏色一樣嗎?為什麼要不一樣?(滿足人們不同的喜好)
3、隨機提問:你同意他的說法嗎?還有什麼意見?
4、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5、老師小結:家用電器用處可真大,它們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
四、使用家用電器要注意安全。
1、家用電器使用時需要通電,所以使用時要注意安全!
2、討論:使用家用電器是有哪些危險,我們應該注意什麼?(不能亂摸電器)
五、聯系生活安置各種家用電器。
1、李晨要搬新家了,你們幫助他一起購買家用電器!
2、參觀李晨家有哪些房間?(廚房、卧室、客廳、書房、衛生間
3、幼兒分組討論,以圖畫的形式畫出家用電器,然後安置在李晨新家裡。
E. 大班課堂安全要注意的教案
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在家庭環境中活動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活動准備:
家庭環境中各處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已到家做客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一個小朋友家做客,你們想去嗎?
二、觀察圖片,了解了解家庭環境中各處的安全注意點。
1、觀察客廳,熟悉客廳中的擺放。
師:這是客廳,如果小朋友在客廳玩需要注意什麼?哪裡比較有危險?
教師總結:客廳中的茶幾和電視櫃的邊緣有稜角,小朋友在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碰到上面。
2、引導幼兒觀察餐廳,知道在餐廳中的安全注意點。
教師提問:這是什麼地方?它的危險在哪裡?
教師總結:餐廳里有鋒利的刀具,咬人的剪刀,做飯時需要的紅彤彤的火,這些東西小朋友可不能隨便碰觸,等長大後有能力了再來幫助媽媽,分擔媽媽的辛苦。
3、引導幼兒觀察卧室,知道在卧室中的安全注意點。
卧室是供主人休息的地方,那裡會有危險呢?
教師總結:床頭櫃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要碰到上面,硬硬的邊角回不客氣的傷害到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去做客,發現了各地方的危險,以後我們在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到傷害。
F. 安全教案 遇到危險怎麼辦
幼兒園安全教案及反思:遇到危險怎麼辦
教師:屈老師
一、設計意圖: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安全防護能力差,所以,安全問題是時時存在,危險處處可能發生,這足以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教師的重視。正如《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於魚不如授之於漁」,時時防護幼兒的安全顧然重要,而教給他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漫長的暑假馬上就要開始了,許多家長無暇照管幼兒,會讓幼兒單獨在家,不安全因素時時存在,教給幼兒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是幼兒園教師勢在必行、責無旁代的任務。於是,在本學期我就設計了安全教育活動《遇到危險怎麼辦》,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掌握必要的、正確的自護常識,有效的進行自我保護,讓每個幼兒都能平安、健步康、快樂的成長。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
2、教會幼兒一些必要的自護方法,並能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活動難點:使幼兒掌握一些自護方法進行自我保護。
四、活動准備: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圖片、影碟片等相關資料;
2、影碟機;
3、獎品;
五、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生活中的危險真不少」引入課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現小偷進屋偷東西;
2、小孩獨自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
3、小孩獨自在家時,家裡突然著火了;
4、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生了食物中毒、受傷、生病的事件;
(三)組織幼兒自由討論:遇到上述的四種危險時,怎麼辦?
(四)師生談話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正確有效的辦法。
(五)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後半段:
1、發現有小偷時,可悄悄的溜出門去報警或找鄰居幫忙等;
2、有陌生人敲門時,不可隨便打開門,可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3、家裡著火了,先打開門逃生再求助,無法逃生時要先打電話告訴大人、打電話報警等;
4、發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時趕緊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六)師生共同小結影蝶片中傳授的辦法和小朋友及教師想到的辦法,教師要一邊小結一邊出示相應的圖片或資料強化幼兒的記憶。
(七)活動小結:
1、教師再列舉一些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並介紹其應變與防護的辦法;
2、教育幼兒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能發生危險,只有不去做危險的事,並在面對危險時能夠保護自己才能避免災難的發生;
(八)活動延伸:
激勵幼兒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觀察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在自主尋求自護辦法後,與大人共同商討自護的辦法。
六、活動反思:
活動能圍繞幼兒們需要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且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能充份調動所有的智慧去灘索、去發現,並有效的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且活動取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與實用性。
整個活動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說教上,而是幫幼兒設計情景,進行角色換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授之於漁,使幼兒能真切的體察真情實境,有效的提高自護意識。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創設有利於並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更多優秀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G. 安全教案《求助電話我會打》
教學目標:
1.知道常用的求助電話有哪些。
2.會正確撥打求助電話。
教學重點:
知道常用的求助電話有哪些。
教學難點:
會正確撥打求助電話。知道撥打求助電話要注意什麼。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旦遇到火災、發現有人生病、發現家裡被盜竊等棘手的問題時,你會怎麼辦呢?
二、探究新知。
A.求助電話我知道。
1.認識求助電話號碼。
114(公交信息咨詢電話)119(火警)120( 急救 )110(匪警)
2.觀察圖畫,看看發生了什麼緊急情況?與同學交流討論,將圖畫與相對應的求助電話號碼連線。
3.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求助電話,與同學交流討論並寫下來。
122 交通報警電話 12121天氣預報
10086 中國移動服務電話 12315消費者投訴熱線
4.明確重要提示。
知道哪些求助電話是免費的,哪些求助電話是收費的。
B.正確撥打求助電話。
1.學習正確撥打「110」報警電話。
學生閱讀52頁相關資料,與同桌交流自己的收獲。
2.學習正確撥打「119」火警電話。
學生閱讀學習相關資料,全班交流撥打火警電話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3.學習正確撥打「120」急救電話。
學習53頁有關資料,在小組內交流。
4.重點提示。
當我們需要幫助時,可以撥打緊急求助電話,還可以向父母和熟悉的人撥打求助電話。撥電話時一定要說清楚時間、地點、發生了什麼事情。
C.求助電話不亂打
1.閱讀兩個案例,說說案例中的方某和李某的做法對嗎?為什麼?案例給你的啟示是什麼?
2.說說亂打求助電話的危害。
三、談談收獲。
1.怎樣才會做到預防為先。
2.如何做到應急有法。
四、拓展實踐。
1.危險判斷。
判斷下面同學的行為是否正確,請在正確行為前的□中畫「√ 」。
2.家校互動。
在家長幫助下要一起復習本節課學過的知識。
1.應用所學知識,給爸爸媽媽講講你知道哪些求助電話,適合在什麼情況下撥打。
2.和家人一起模擬出現緊急情況時,如何正確撥打求助電話。
H. 安全教育《接陌生人電話》教案
【設計意圖】
隨著孩子活動范圍的擴大,中班的孩子雖然已經具有了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對陌生人的理解很模糊,由於孩子年齡小,辨別是非能力差,有時候經不起誘惑,把好吃的、好玩的當做是很快樂的事情,容易上當、受騙,因此,為了讓孩子更好的區分陌生人與熟人,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並學慣用適當的方式與陌生人交往 ,結合國慶節長假孩子放假在家的安全工作,特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區分陌生人與熟人。
2、知道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拒絕陌生人碰觸自己的身體,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分辨能力。
3、學會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跟陌生人走時,必須徵得老師和家長的同意,樹立孩子的防範意識。
【活動准備】
1、家人、熟人、陌生人的照片各3---4張,人手一份。
2、好吃的餅干、玩具汽車、巧克力等玩具和食物。
3 、故事課件
【重點難點】
1、培養孩子的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培養孩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的能力。
【活動過程】
1、出示照片,引導幼兒學習區分陌生人和熟人。
(1)請幼兒把照片上的人按家人、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分成三組,說一說每一組都有誰。
(2)教師小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都是家人,認識的人是熟人,不認識的人是陌生人。
2、引導幼兒討、交流正確理解陌生人的含義。
(1)陌生人都是壞人嗎?那些陌生人是好人?那些陌生人是壞人?為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陌生人中有好人也有壞人,很多不認識的陌生人是好人,如:醫生、警察、環衛工人等,陌生人裡面的壞人會用玩具、好吃的食物來誘騙你們,所以我們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不能要陌生人給的玩具,遇到陌生人時要多加小心。
3、教師和幼兒進行游戲,《遇到陌生人》引導幼兒學習與陌生人正確交往。
(1)教師扮演陌生人,走到某個孩子面前,給他們好吃的餅干、巧克力、好玩的玩具汽車等,引導全體孩子討論、思考。
提問:當你遇到以上情況時應該怎麼做?孩子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陌生人給的食物不吃也不要,陌生人觸摸和拽拉自己時,要馬上躲開並要往人多的地方跑去,如果陌生人要帶你走時必須經過爸爸媽媽和老師的同意才行。用這些辦法可以很好地保護還好自己。
4、教師和孩子共同看課件《一個人在家》、《 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給的食物》等,讓幼兒自由討論:提高幼兒的思維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觀看的過程中讓幼兒學會與陌生人交往的方法子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幼兒安全教育書8---9頁,做親子游戲《遇到陌生人》豐富孩子與陌生人交往的經驗,強化孩子我保護意識。
2、結合國慶節長假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盡量不要自己出門、不要到離家遠的地方玩耍、不要和不認識的人接觸等,提高孩子放假在家時的一些安全意識。
【活動反思】
對於孩子來說安全教育很重要,通過本次活動孩子掌握了自我保護和怎樣防範的方法,同時讓孩子之間相互傳授學習了經驗,知道了家長和老師不在身邊時遇到陌生人時得一些解決方法,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給食物、玩具,更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的有關知識,也增強了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