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中班數學找圖形教案

中班數學找圖形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3 06:11:34

❶ 中班趣味數學找45類教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比較、探究圖形的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3、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知道名稱和基本特徵。
活動准備:
★將教室劃分為三個區域:
1、談話區: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模型各一個;長短不等的吸管若干;圖形組合範例的大掛圖。
2、活動區:四個小籃(圖形寶寶家),各個小籃內各色圖形若干。
3、創作區:長短不等的吸管若干;四種大小不等的各色圖形若干。
★背景音樂:舒緩流暢的《小步舞曲》
活動過程:
(一)了解四種圖形的名稱及特徵
1、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為大家請來了四位好朋友,大家想不想認識他們呀?那就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請他們出來吧!」
2、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模型。
教師:「哇!原來是可愛的圖形寶寶呀,讓圖形寶寶們先做個自我
介紹吧。」(以三角形為例)
教師:(出示三角形,教師躲在圖形寶寶的後面,用動畫人物的口吻給圖形做介紹)「我先來吧,我叫三角形,因為我有三個角,是由三條邊組成的(邊介紹邊比劃)。別看我長得不起眼,我可是最堅固、最穩定的圖形。我經常出現在小朋友的身邊,你們可曾注意我?」
幼兒列舉生活中的三角形實物。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以此類推)
(反思:這一環節用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口吻做自我介紹,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激起了幼兒了解圖形寶寶的興趣,由於有老師的邊介紹邊演示,幼兒很容易地熟記了四種圖形寶寶的名稱及特徵,並能很快地聯想到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具有這樣的形狀特徵。幼兒發言非常積極,說的物品五花八門,有一些是我們也沒想不到的。)
(二)通過拼圖、游戲等形式幫助幼兒識別圖形
1、去圖形寶寶家串個門兒。
教師:「小朋友們說的真不錯,圖形寶寶可高興了,想請你們去他們家裡玩,(將幼兒帶至活動區,把四種圖形模型放到各自的「圖形寶寶家」門前)你們看,圖形寶寶為歡迎小朋友,在自家門前做了標記,讓我們找一找吧。(教師說到哪個圖形幼兒就跑到哪個圖形寶寶家門前)
(反思:幼兒在串門活動中快速的識別圖形,他們愉悅的神情告訴我——他們學習並快樂著。)
2、用吸管拼圖形寶寶
教師:淘氣的圖形寶寶知道小朋友們很喜歡他們,想和他們玩就出了一道題目:請小朋友們用吸管拼一拼圖形寶寶的樣子。(教師一邊舉例示範,一邊講述圖形特徵)
放《小步舞曲》),小朋友們自己試一試吧。
(反思:這一環節鞏固了幼兒對這四種圖形的認識,在拼的過程中,幼兒自己認識到,四根長短不齊的小管是拼不出正方形的;同時會認識到筆直的小管是拼不出圓形的。幼兒自己實踐得出的結論其實比老師怎麼講都強。)
3、游戲:和圖形寶寶一起玩
教師:你們拼的真漂亮,圖形寶寶很高興,圖形寶寶出來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了。(教師把圖形寶寶們撒到活動區內,放《小步舞曲》,以三角形為例)我們先找三角形寶寶玩吧。(幼兒四下尋找三角形,教師根據音樂節奏,帶找到圖形的幼兒到活動區跳起來,說到「三角形的風箏」就帶幼兒把三角形舉起來做放風箏的樣子;說到「三角形的餅干」 就帶幼兒把三角形放到嘴邊佯裝吃餅乾的樣子……其他圖形以此類推)
最後,請小朋友將圖形寶寶送回家。
(反思:前面的活動對於幼兒來說,也許只是幾個模型,或是拼湊的圖形形狀,而這一環節讓幼兒真正感覺到圖形是朋友,圖形在身邊,圓形的帽子,正方形的口袋,長方形的口罩,幼兒熟悉而又親切,幼兒真正融入到圖形中來,圖形也同時融入到幼兒生活中去)
4、圖形拼拼樂
(回到談話區)
教師:小朋友們圖形寶寶時時在我們身邊,可他們往往不是以個體出現的,而是以圖形組合的形式出現(出示範例掛圖,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轉動小腦筋想一想,大膽做一做。放《小步舞曲》,帶幼兒到創作區進行自由創作)
(反思:學在於用,用在於活。這一環節把這次活動推向活動目標的終點。幼兒有異於成人的語言,也有異於成人的思想,當然,他們的作品也是花樣層疊的,盡管稚嫩,盡管抽象,可那才是孩子心裡的世界。)
(三)小結:
教師:小朋友們的圖形組合做的真漂亮,其實,還有許多圖形寶
寶就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去發現,現在就讓我們去大自然中尋找他們吧。
(反思:這一環節意在鼓勵幼兒更加細心的觀察生活,用更加有趣、更加快樂的眼睛去看待生活,發現生活中的趣味,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認為較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死學,不硬背,實踐才是硬道理,結合實際,學以致用,讓幼兒的興趣跟著豐富有趣的活動環節走,游戲中學知識,學習中有快樂。活動結束後,幼兒精神愉悅,多種能力得到了鍛煉。
2、整個活動密度適中,節奏穩定,形式多樣,環節設計合理,層次分明,動靜結合,很好的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保持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3、整個活動師生互動配合默契,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最大限度的給了幼兒時間和空間。讓幼兒自由的說,開心的玩,盡情的想像,大膽的創作,再加上教師的鼓勵與肯定,幼兒的自信油然而生。
當然,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1、由於受時間限制要求,最後幼兒自由組合圖形進行創作時,有個別幼兒未完成其作品。
2、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切的感受到新教學法對教師的工作和教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感到了自己教學機智的不足,所以,我今後要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積極進取,博採眾長,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和組織教學的靈活性。

❷ 誰有中班數學《圖形大集合》的教案參考,參考

《有趣的圖形》是我們中班教研組的一次數學研課活動,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活動前我們對活動的內容進行了討論,在確定這一內容時,教研組的老師們都覺得這一內容很簡單,但經過對中班幼兒認知特點的分析發現,中班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雖然能正確地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徵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們最終確定了《有趣的圖形》這一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像、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本次活動,除了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徵外,還有一個活動目的是探索兩種不同導入方式在同一教學內容中的課堂運用實效。因此,執教的兩位老師在基本確定了活動過程後,對導入環節進行了重點的設計。兩個活動,我們分別運用了兩種導入方式:一種是實物直接導入,教師出示魔術袋引起幼兒興趣,然後通過讓幼兒摸一摸,通過對摸出的實物形狀的區別來初步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另一種是手指游戲變魔術導入,教師通過魔術變出三種圖形,然後通過與實物的對比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在執教過程中我們發現,兩種不同導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只是游戲的方法具有神秘感,並與下面環節有較好的銜接,因此能更快地調動幼兒的情緒,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兩次活動,幼兒參與性都較高,但同時活動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雖然我們在活動前對這一內容的目標定位進行了仔細的考慮斟酌,但在活動後發現,我們設置的其它幾個環節還是過於簡單,沒有將活動目標真正的達成,在最後環節中,孩子們在找找身邊的三種形狀時,對於正方形的認知出現了偏差。針對這一問題,我對自己的活動進行了反思。 根據活動目標, 我除了運用游戲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徵外,還必須在認識時讓幼兒用語言來描述圖形特徵,通過多次的描述鞏固幼兒對圖形基本特徵的認識。如:三角形:三個角三條邊;圓形:沒有角,圓溜溜;正方形:四邊一樣長,四角一樣大:教師在向幼兒正確描述圖形特徵時,讓幼兒也來描述,通過多次尋找圖形,描述圖形來認知圖形特徵。這樣在最後環節時或許就不會出現圖形區別時的偏差,而活動目標也會達成的更好。 一次教研組的研課活動,從內容的選擇確定到執教,從活動後的研課到反思,都給了老師很大的啟發,及時地反思,總結會給我收獲更多。

❸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的設計教學活動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簡單關系

您的回答會被數十乃至數萬的網友學習和參考,所以請一定對自己的回答負責,盡可能保障您的回答准確、詳細和有效 一、數學活動案例反思:認識梯形案例背景: 這個活動之前孩子們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等 的本質特徵,為本和活動的教學作好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准備。 指出:這一段的教學,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和 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變換;注重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設計圖案等活動,發展孩子空間觀念,使孩子從 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由於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 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較的抽象,因為陳老師通過各種有效、操作活動,讓幼兒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徵,從而實現將教育游戲化、生活化的原則。 老師將這個活動的目標制定為: 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徵,能不受梯形擺放位置的影響,在各種圖形中正確找出梯形。 2、初步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分析、判斷能力。 案例描述: (一)幼兒自選圖形,激發 。 (1)寶寶們,看到桌子上有很多圖形了嗎?等一下選一個圖形然後坐到座位上。 (2)讓幼兒自選一個圖形,說說你選的是什麼圖形。 分析:孩子進入教室之前,陳老師就把很多的圖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隨意地放在了桌子上,讓幼兒不受約束地去拿一個,然後她又請幼兒手裡都是一樣的圖形拿上來貼在了黑板上,一直從三角形、長方形到正方形,這一步起到了鞏固復習的作用。最後發現一個小朋友的手裡是梯形,由此引出今天的主角,過渡得十分自然。 (二)初步認識梯形,了解梯形特徵。 (1)這是什麼圖形?請幼兒說說梯形的特徵。 (2)初步認識直角、 ,了解梯形的特徵。 分析:這里陳老師又分了兩大塊。第一塊是重點引導幼兒掌握梯形的特點,她是這樣引導的「梯形有幾條邊?一起數一數。看看上、下兩條邊事怎樣的?總結出一共有四條邊,上下兩條邊一條長一條短,並且是平行的另外兩條邊是不平行的。這里教師還用手勢做了平行的樣子。 第二塊在第一塊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認識等腰和 ,在認識 的時候她將梯形對折後引導幼兒發現兩條邊可以完全重疊起來,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得出這個梯形叫 。在認識 的時候,我認為陳老師也是很有創意的,她先出示 ,然後讓幼兒說說它是什麼圖形,這里她引導幼兒用梯形的概念來套,是兩條邊平行的,有四條邊,得出是梯形。然後再直接拿一個正方形方在直角梯形的直角上,引導幼兒發現一個角是直角,得出這是直角梯形。 (三)集體尋找梯形,加深了解梯形特徵。 師:梯形還會翻跟頭,他們翻呀翻,變呀變,都藏到機器人身上了,我們一起來把機器人身上的梯形都找出來,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從機器人身上拿下來。如果找到了,就可以吧梯形從機器人身上拿下來。 (1)幼兒找梯形,集體進行檢查分析。 (2)請幼兒對找到的梯形進行分析,並判斷它屬於哪一種梯形。 分析:這一個環節的設計也是陳老師這個活動的一個亮點,因為游戲本身就是幼兒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也要求我們將幼兒的活動組織得游戲化,這樣才能激起幼兒的興趣。機器人也是幼兒相對比較感興趣的,陳老師將機器人畫成由很多圖形組成的,這樣給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孩子就好像在游戲一樣,活動興趣非常地濃厚。不過陳老師這個活動的第二個步驟就認識了直角和等腰梯形,我認為在這步環節里當幼兒找出直角和等腰梯形時教師應該做一下點明,事幼兒能夠加深對直角和等腰梯形的認識。 (四)獨立尋找梯形,鞏固了解梯形特徵。 梯形又翻呀翻,變呀變,現在藏到這里了,我們按找梯形的方法,將找到的圖形給他們用線圈住。 分析:先前機器人的這一步是集體操作,而這一環節就是個別操作了,給每一個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這也是數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從孩子們作業的情況來看,孩子們都能掌握對梯形的認識,作業情況較好。 案例反思: (1)運用游戲教學,激發幼兒的 。 游戲是幼兒 的一種娛樂形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開展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游戲活動,是激發幼兒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的途徑。 這也是陳老師這個數學活動的一個亮點,從一開始活動的氣氛就很輕松,沒有一板一眼的上課形式,而是將游戲真正融入到了活動中,一下子就幾分了幼兒的 ,讓幼兒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認識了梯形。 (2)環節設計,層層遞進。 幼兒接受知識的能力是由易到難的,因此我們教師在活動環節的設計也應該遵循這個原則,陳老師在設計的時候就是遵循了這一原則,從認識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然後再是各種圖形的混合體,最後是每一個孩子的獨立思考,作業,每一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由淺入深。 (3)創設一定的難度,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遇到困難,都是大人及時解決,幼兒很難得到鍛煉,也不會主動克服困難,要是讓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後,就會有種從沒有過的快感,從心底里得到滿足。為此,陳老師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設置一定難度,讓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後才能跨越過去,從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在認識梯形的活動中她運用機器人來讓幼兒尋找梯形,其實這一步是比較難的,因為奇跡人身上有那麼多的梯形,幼兒容易混淆。還有一點在機器人頭部這個梯形上缺了一點點的線沒有連接起來,就是要讓幼兒發現沒有圍起來的不是梯形。她還請幼兒上來給它變變,使這個圖形變成梯形。這一環節的設計就比較有難度,對於幼兒來說是一個大的挑戰。 二、幼兒園中班數學反思 數量調查案例反思 幼兒的思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師的引導語言必須有助於幼兒拓展思維,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轉移到了人的身體上,回答的情況單一。教師提問:「除了人的身體上的某些器官可以用數量2來表示,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量2來表示。 在活動中,出現教師 的情況時,應採取認真地正面應對的方式,而不應該是迴避的態度。孩子對於自己的想法總有獨特的見解,教師給予他們表達的空間,讓孩子在輕松的氣氛中獲取知識、經驗,在活動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因此,我認為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應培養孩子學數學的興趣、學數學的方法及創新的意識。在本次活動中,組織幼兒對生活中事物數量的觀察和討論來提高他們的興趣;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尋找符合要求的物體的數量來掌握學習的方法;創新則是啟發和肯定幼兒的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三、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如何與幼兒進行互動 答:工作流程學習任務知識點技能點知識預備觀摩討論韻律活動案例 1.熟悉學前兒童歌唱活動的內容 2.基本環節 3. 等 1.在日常的幼兒園教學和活動中,如何與幼兒展開良好的互動,使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請各位幫忙支招。 常規問題 答:這是案例的主題,對問題的解決過程應細致描述。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 1、對行為的反思 2、對理論的提升(六)怎樣才能寫好案例 要寫出事件發生的背景,即寫出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如教師、學生的基本情況、教學條件、教學環境等,要寫出解決一個 幼兒園課程模式的利與弊 答:同樣,在園本課程的規范下,通過反思我們習慣了每日活動之後的反饋, 的「生成與預設」,教育 與教師成長反思筆記的撰寫讓我們看到了幼兒行為,教師行為背後的原因,懂得怎樣來運用 調整我們的教學行為。教師預設與幼兒生成活動更應相互交融。

❹ 中班數學,同樣的圖形有幾個的教案

活動目標:
1、數形結合,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通過圖形拼貼、單個或多個圖形添畫,培養幼兒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復習已學過的圖形;
活動重點:
復習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活動難點:
運用幾何圖形進行拼貼、添畫創造
活動准備:
各種圖形寶寶;圖形范畫;每組各種不同的圖形,紙張,彩筆、膠棒。
活動過程:
一、復習認識過的圖形,引發幼兒對幾何圖形拼貼,添畫的興趣。
1、教師出示圖形寶寶,請幼兒看是誰?觀察圖形寶寶變出的畫。請幼兒講講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各種不同的圖形有幾個?
2、半圓形變成了什麼?怎麼變的?三角形能變出什麼?
二、組織討論:
這些圖形還能組合拼貼成什麼?單個圖形變出什麼?
三、出示圖形,請幼兒在自己的圖形中找出與老師一樣的,比一比,誰找得又對又快。
「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看誰舉得快。就是老師舉什麼圖形,請你馬上找出這種圖形,並高高舉起。」
四、圖形拼貼或添畫活動。
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欣賞自己或他人的作品,照相保存。
教學反思:
我結合平時孩子們對圖形的認識,設計了這次活動,目的是復習簡單的幾何圖形,並通過圖形拼搭,數形結合,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積極踴躍,興趣濃厚,喜歡動手拼搭自己想像的圖案,達到了預設的活動目標,突破了重點、難點。不足的是我在活動中第二環節組織討論中,讓孩子們討論的時間有點少,便急於進行下一環節了,孩子們想像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需多思考,仔細研究教案,仔細研究孩子,讓自己的教育行為真正服務於孩子。

❺ 幼兒園中班數學圖形娃娃找家聽課記錄

重點:在這次活動中要實現的幾個目的: 1、在角色游戲和猜想活動中復習幾何圖形的結合分類,以及復習10以內序數的加法,鞏固三維特徵的概括。 2、發展思維的敏捷性及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准備:幼兒准備:每2個幼兒人一套學具《圖形找家》 幼兒認識各種幾何圖形、掌握10以內的加減。 教師准備:教師演用放大的一套。 活動過程: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教師以角色游戲(復習集合圖形、分類、集合)來導入。教師:森林裡有一所動物幼兒園,有一天,老師和小朋友做圖形找家的游戲,你們看,哪幾個小動物來做游戲了?教師逐一出示……大象、小雞、小老鼠、小獅子。因為幼兒都是比較卡通的形式,而且又是角色游戲扮演小動物,這樣可以提高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接下來將幼兒分成4組,每一組個扮演一種小動物角色。 教師出示圖1:這10個圖形有些什麼不同?教師引導幼兒為圖形的形狀、大小、顏色、角的個數、邊的條數來回答。教師通過這種色彩鮮艷的圖片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游戲開始:教師出示圖2,模擬各種小動物的口吻說。大象說:我要有單數編號的圖形。小雞說:我要有四條邊的圖形。小老鼠說:我要紅色的圖形。小獅子說:最後的三個圖形給我。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用各種小動物口吻和豐富的面部表情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說玩後,請每組「小動物」個派一個代表上來找圖形,教師按角色分別指出要哪幾個圖形。這部分用的是教師的放大的教具。 過後請下邊的小朋友再次操作剛剛的游戲過程。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兩個兩個一起合作,幫第一張圖上的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家,教師再次提醒一遍幼兒四個小動物要什麼樣的圖形,教師巡迴指導,這部分充分發展了幼兒之間的合作精神。 最後進行猜想活動……復習10以內序數的加法和方位。教師:圖形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小動物們真高興!我們再來玩一個猜圖的游戲好不好?教師出題:大象家沒有,小老鼠家有,小獅子家沒有,小老鼠家沒有?0+4+0+0=5(5號圖形)大的紅的圓形,。要求幼兒猜出圖形後,說出它的三維(大的、紅的、圓的)以及在圖1中的位置(第一排第五個)。這種猜想活動幼兒非常感興趣,抓住了幼兒好奇的心理特徵,使幼兒思維高度集中。

閱讀全文

與中班數學找圖形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