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各位老師考幼師證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的活動設計或者教案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分
1.教師要寫自復己認為有制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2. 貴求幼兒園大班比較新穎的趣味性強點的教案一篇,謝謝各位同仁!!!!
一、教學活動內容的生成與依據:
孩子在咿呀學語的期間便對汽車產生濃厚興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車能發聲,能行駛,能將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幼兒每天都能看見各種不同的汽車。他們愛觀察車輛,特別是中班的幼兒已能辨認出一些常見的汽車,而且喜歡把各種汽車玩具拆拆再裝裝。於是,我就設計了這節「關於特殊功能車」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學習、復習、鞏固對各種車輛的了解。還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過程中認識各種汽車的名稱和用途,增強了幼兒的社會性常識,揭開了幼兒的在生活對各種車的好奇與困惑!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使幼兒對於汽車的結構、種類有簡單的了解。
2. 學習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行為。
3. 知道這些多功能的車與人們之間的密不可分的生活關系。
4. 簡單了解緊急電話的用途
5. 激發幼兒表述的願望,能大膽的正確的表述自己的見解。
二、 重點與難點
重點:幼兒可以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各類汽車,並且了解每種車的特殊功能和用途,(如消防車是用於滅火的,郵政車,是用於運送信件的), 認真比較各種特殊車之間的外型與功能的不同(如消防車是紅紅的,有梯子,而救護車卻是白色的,等)
說明:由於幼兒生活經驗貧乏,有些車型的特點不是很明確,有的時候也很難分辯出各種車的真正用途,以致於在生活中感到好奇和困惑。因此,應對各種車的外形和結構有所感知!
難點:幼兒可以用完整,明了的語言,說出各種車的特殊用途,並能說出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情,要用什麼樣的車!(如。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到消防車 等)
說明:幼兒年幼無知,語言不流暢,只有時常糾正,改變幼兒的說話說「後半句」的習慣,才會真正的讓幼兒說出完整,明了的句子,積極的講解才會引起幼兒的重視並能主動地響應,真正地「導之以行」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用完整話語的引入才會真正的使幼兒用恰當的詞語說出心裡所想,所感。
三、材料准備
1. 教學掛圖《各種車型的圖片》
2. 提供若干場景的圖片如:「受傷現場」和「路邊花草枯萎」。
3. 收集各種車輛的模型,及玩具
4. 各種車輛的卡片
5. 緊急電話的圖片及紅綠燈的圖片
6. 各種特殊功能車的聲音錄音磁帶、錄音機
四、 活動設計思路
一、布展與認知
1. 看教學掛圖及車模型
認識這些特殊功能的車輛;如:灑水車、消防車,救護車、垃圾車、吊車、等,老師在把車模型拿出來與幼兒分享,老師進行提問,讓孩子們說一說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車,並且說出這輛車的用途
2.猜謎語
教師和小朋友們玩「猜謎」的游戲。
教師用語言引入:「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能認識各種各樣的車。現在老師要換個方式考考你們,那就是我們來玩一個猜謎的游戲好不好?那規則就是,請你 聽清楚老師出的題目,然後 回答這是什麼車?明白了嗎?那好,現在請聽題咯。」
——下雨車,下雨車,邊下雨來邊唱歌。請問這是什麼車?(灑水車)
——大嘴車,大嘴車,邊吃垃圾邊開車。請問這是什麼車?(垃圾車)
——蓋樓房時運重物,長長手臂真神氣。(吊車)
——失火,救人都要它來幫忙。(消防車)
——抓壞人的時候,警察就會開著它出來。(警車)
——可以救人的車子。(救護車、警車、消防車。)
——信件信件用啥運。 (郵政車)
——警察拿槍保護它,銀行門口經常停。 (運鈔車)
3.交流
讓幼兒說一說你還看見過哪種車?談一談車在人們的生活中的作用?
教師傾聽,適當的介入幼兒談話,引導幼兒說出完整的語言(如:我見過公交車,公交車是給人帶來方便的交通工具)
4.觀察比較
——出示消防車、警車、救護車圖片
讓幼兒觀察這些車的構造,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樣的?
小結:這些車都有圓圓的車輪。消防車和警車的叫聲不一樣,消防車是紅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專門用來救火的。 警車上白色的,專門用來抓壞人的。救護車上有紅十字。
觀察這些車的車輪,有些車的車輪數也是不一樣的,有的車子有兩個,四個車輪或六個車輪等。
提示幼兒:中班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交通安全事故時 有發生。據此 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拿出安全知識圖片讓他們在看看、講講、議議中初步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了解哪些是危險動作,怎樣做才是安全行為,通 過一些生動有趣的講解,讓幼兒學習一些簡單地自我保護的方法, 逐步建立起新的安全文明的行為方式。
5.互動
老師在黑板上出示各種場景的圖片,幼兒手中哪著各種車的卡片,讓幼兒想一想,(如,有人受傷了需要什麼樣的車,發生火 災了,需要用到什麼樣的車)讓幼兒到前面來自己粘貼,這樣互動游戲可以提高自我參與學習的樂趣,並能鞏固加深幼兒對特 殊功能的車理解
五、活動流程
通過圖片,認知車的外形及名稱——通過謎語,了解特殊車的功能——通過交流,使幼兒可以用完整簡單的語言說出車的特殊 功能——通過觀察比較感知各種車的外型不同——通過互動游戲,鞏固加深了幼兒對各種車特殊功能的理解
六,活動延伸
1.聽各種車的聲音
讓幼兒仔細聽,辨別出幾種不同的汽車(有消防車、救護車、
警車和卡車等)
說明:經常聽一些聲音,會讓孩子們的注意力有所提高,激發孩子們愛探索的精神
2.緊急電話及紅路燈
教師用話語引入:有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他們是很有用的,你們知道嗎?
幼兒自由回答
出示110 120 119 的圖片讓幼兒說說,這些電話都是什麼電話?在什麼情況下撥打?老師在適當的時候加以糾正引導
出示紅綠燈圖片 讓幼兒說說在過馬路的時候遇到紅燈時怎麼辦,綠燈怎麼辦,黃燈怎麼辦?
學習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
說明:教給這些緊急電話和交通安全知識,是讓幼兒們可以學會一些簡單的自我保護常識
七,活動結束
聽音樂,小朋友們自由模仿開汽車的動作。
教師:小司機們,我們出發吧!
這是我的教案,按照上面的上,應該沒問題··但是你一定要用兒語說話·
3. 幼兒園大班個位數分解1 2 3 4 5 6 7 8 9 10
1+9=10
2+6=8
3+4=7
4. 幼兒園大班兩位家長授課,一個是做糖三角,一個是講了沉與浮 寫一篇聽了兩位家
設十位上的數字為X,則個位上的數字為7-X。【原兩位數為:10X+(7-X),所得的三位數是100X+10X+(7-X)】(根據三位數是原兩位數的9倍列出方程) 9【10X+(7-X)】=100X+10X+(7-X) 9(9X+7)=109X+7 81X+63=109X+7 ...28X=56 X=2 7-X=7-2=5 即原兩位數為:2×10+5=25
5. 急!!!請各位能人幫我設計一個以「菊花」為題的大班講述活動(生活經驗)
好神奇誒!我們復的考題跟制你們的一樣的誒。我們14號考,你呢?我們不會是一個學校的吧?我寫了個活動目標你要不要參考一下,不過如果咱倆真是一個學校的,你可千萬別照抄啊,怎麼也得改幾個字。活動目標:一、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菊花」進行講述二、引導幼兒熱愛大自然關心植物說實話,這題目真難寫,我也就這個水平了,你也就參考參考吧。
6. 怎樣教大班認識十位個位教學視屏
1. 認識1--10以內的數字,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掌握數與量的對應,知道數字逐漸增大;認識數字0;會規范寫數字0—10;完成練習P5(一),P6(二、三),P10。
2. 學習目測數群,學習不受物體空間排列形式和物體大小等外在因素的干擾,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感知和體驗10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的數差關系;認識「>」、「<」、「=」,學會運用(結合課本P7);完成練習P18(一),P19;1—100數字表。
3.能根據不同標准對物體進行分類,按兩種屬性(大小、顏色、形狀等)進行分類;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4.學習10以內序數,學著順著數和倒著數,學習單、雙數、相鄰數等知識;感受數的連續性,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單雙數排列的規律,並能發現規律知道接下去該排什麼,中間漏掉了什麼;能分辨10以內最大的單數、雙數和最小的單數、雙數。P37-41.
5. 學習5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初步體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包含關系,部分數與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和互換關系。
6.復習5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認識「+」和「-」,理解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7. 學習6和7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進一步體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包含關系,部分數與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和互換關系;理解6和7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完成練習P21-22.
8. 學習8和9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進一步體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包含關系,部分數與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和互換關系;理解8和9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完成練習P23-24,26.
9.學習10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能理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包含關系,部分數與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和互換關系;理解10以內的加減運算;完成練習P25.
7. 大班數學20個位是什麼意思 大班數學20個位是( ) 十位上是( )
0 2
8. 怎麼教大班孩子加減法
20以內的數的分成及加減法,是幼兒對數與量的基本認識。是幼兒園教材中的學習內容。如何教好「20以內的加法」呢?我在這里談幾點自己教女兒學習「20以內的加法」的心得。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
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候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2、個、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9. 急需大班語言故事《眼鏡哪去了》的教案 謝謝各位了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及角色粗心的性格特點。
學習獨立保管好自己的專學慣用品,屬不遺忘、不丟失。
活動准備:
故事錄音、幼兒用書《眼睛哪裡去了》。
活動過程:
聽故事錄音,了解故事主要內容:
——「故事的名稱叫什麼?」
「誰找不到眼鏡?他的眼鏡到哪兒去了呢?」
師生共同聽故事錄音前半段。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交流:
——「熊的眼鏡會在哪裡?」
「為什麼他會找不到自己的眼鏡?」
「他的眼鏡應該放在哪裡?」
聽看結合,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點:
閱讀故事,邊聽教師完整的朗讀故事。
幼兒自由結伴討論故事內容,教師巡迴聆聽:
——「我們幫助小熊想想辦法,怎樣改正自己的缺點呢?」
幼兒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討論,提升相關經驗:
引導幼兒積極討論:
——「我們的學慣用品增加了,那怎麼樣使這些學慣用品不丟失呢?」
師生共同歸納統計保管物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