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化學教學實錄

化學教學實錄

發布時間:2020-12-22 23:41:55

㈠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課堂實錄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評課稿
結合本次學習,談談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看法: 1、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在原有知識上讓學生熟練地書寫化學方程式,整節課張老師通過一系列題目的練習不斷鞏固該知識點。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重點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教師大概安排了30分鍾的時間來訓練學生掌握配平的技巧和方法,分別從四種配平方法來強化和突破這個難點。 2、課堂結構設計嚴謹有序
(1)本節課教學設計結構可謂有板有眼,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先是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再引出重點是要掌握配平方法,接著針對這個回顧原有配平方法①觀察法②最小公倍數法,然後再教授新方法③奇數化偶法④代數法。
(2)教學過渡自然:例如回顧完原有配平方法①②後,提出一個題目(乙醇燃燒的反應化學方程式),讓學生先嘗試著用方法①②練一下,等學生發現配平困難時自然而然地介紹第③簡便配平方法。 3、教學方法得當,主要以講練結合方法
採用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不僅符合本節課的教學特點,也符合我校初二學生學習不主動的特點。這樣操作可以讓大部分同學當場掌握某一種配平方法。 4、教學注重過程,詳細講解結果的獲取途徑
教師引導學生一步步地解決問題,這層層遞進的方法讓學生更加能夠感受到每一個過程的獲得途徑以及所表示的價值,每一次回答正確就可感受到一次微小的成功,從而加深了對配平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更好達到教學的目的。 5、學生有足夠的思考和練習活動量,部分學生還有自我展示的機會。
在這節課中有這么幾題是,教師讓全體學生台下思考,然後請個別學生上台演示,這樣的機會是難得可貴的,往往我們平時教學中個別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就忽略了這一環節,殊不知這樣的同伴教育比我們教師教學更來得直接明顯。而張老師恰恰是抓住了這個一個讓學生暴露問題和糾正錯誤的機會,來更好地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6、教師素質
本節課充分反映出該教師的基本功扎實,教學中教態自如,語言清晰,表達准確,尤其是那洪亮的富有激情的抑揚頓挫的聲音很容易感染了每位學生,也感染了我,這樣的表達就更能調動課堂氣氛。這也是張老師獨有的個人魅力,是我所不及的。
以上是本節課的優點。由於該教師是新參加工作的教師,在這節課中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課堂最初引入部分還需技巧:本節課剛開始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時,老師就平鋪直敘地展現出「書寫口訣」,這稍有不妥。設想一下,能不能教師不直接講,而是讓學生慢慢回憶起或在教師幫忙下學生共同回顧下書寫步驟,這樣是不是更好呢?即可以看上一節課的落實怎樣,又可以給學生一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很好的鋪墊。 2、教學設計中能不能再增加第一個書寫原則的教學,讓整個教學更完整:化學方程式書寫的第二個原則(遵守質量守恆原則)在本節課配平中很好的體現了,但是第一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卻隻字不提,我想,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忽略或遺忘,所以教學中再出幾道題強調下。 3、匆忙的總結
本堂課時間緊湊,導致教師最後結尾部分少了個綜合性的小結,使學生沒有個更好的思路來掌握配平的這四種方法。如果可以的話,再增加一題練習,讓學生嘗試綜合地利用方法去解決問題。
總之,本節課,讓我的收獲很大。他的優點我可以學習,缺點給我提醒,讓我提高課堂實效。

㈡ 東北師范大學有哪些知名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我是東師經濟學院的16級學生,現在大三了,是一名考研黨。所謂這個時代人人都要懂點經濟學,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首先推薦的是我們經院院長李秀敏教授的宏觀經濟學。

李秀敏教授

東師還有很多的很有風格的老師以及很有內涵的課程,總有適合自己的,希望大家能夠發掘到自己喜歡的老師喜歡的課。

㈢ 哪裡可以找到高中化學的優質課堂實錄,我是新教師,想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樂樂課堂,比較活潑
精華學校,特別牛X
同高中老師,剛開始教案筆記,一天一根筆😂😂

閱讀全文

與化學教學實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