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學:1.2二次根式的性質(第1課時)教案(浙教版八年級下)
這個怎麼找啊?
『貳』 第八次課程改革給課堂,教師,學生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
新課程理念下的好教案標准 教案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產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設計的教學方案。它是教師上課的依據,也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好教案的劃分標准,對教師寫好教案可以起到一定的規范和指導作用。 對「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教案」的問題,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中已基本形成了一些共識。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尤其是課程改革以後,這些傳統的教案標准在實踐中愈來愈顯出其局限性。其問題表現為: 第一、備課過程照搬 為應付學校的檢查做低效或無效的備課,使教案成為「速成之作,應景之作」。有的單純抄襲參考教案,有的照搬特級教師和優秀教師的教案,缺乏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靈魂,教案成了《教學參考書》的翻版。 第二、備課內容存在「四重四輕」的現象 在教學目標上重知識,輕能力和德育;在教學設計上重教法輕學法,教師的每個教學策略,考慮得過多的是自己怎樣教,忽視了學生怎樣學;過多地以教師自己為中心去設計教學過程,忽視了學生為主體去組織教學進程。在教學內容,及作業、測試等方面,重統一、輕差異、輕分層。在教學安排上,重教學,輕訓練。 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教案呢? 一、教學目標 要體現「三維教學目標」,即「掌 握知識」、「發展能力」、「陶冶品德」,也就是要「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並重。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去設計課程目標。這就要求教師既要重視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又要牢固樹立「過程觀」,也就是樹立新的學習質量觀、新的教學質量觀,要精心准備能突出學生體驗性特點的學習活動,如探究式學習。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要求教師更應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作為「三維」之一,也就是在教育實踐的層面上確立了「人」的理念,它反映了我國基礎教育價值取向的重大轉型:從知識傳授到對人的重視,從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對人的精神、心理的關懷。這三個目標互成能動關系,從而促進學生的和諧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備課的時侯,必須認真備課程資源,不僅要備知識點,還要備知識背後蘊藏著的方法和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備「新課程標准」 新的課程標准與過去的教學大綱有諸多的不同。從理論到結構都給我們耳目一新之感。它不再包括教學重點、難點以及課時安排,只是指出原則性的教學和評價意見。它不僅為我們指出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素質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要求,還在學生學業評價、教師使用教材等方面提供了許多新穎、實用的建議。比如,高中語文新課標就提出了「關於必修課程的教學」「關於五個系列選修課的教學」的建議。 三、備學生 新課程強調了「教」服務於「學」,把學生置於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主線,以學生的眼界去設計教學思想,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並設計相應對策;要研究學生的需要,了解學生現有的水平和情感狀態,准確把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引導學生成功步入「最近發展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水平,確定分層教學目標:基礎目標力求面向全體
『叄』 教學設計需要掌握哪些要點
)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2.怎樣進行,復習哪些內容?
3.提問那些學生內,需用多容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2.怎樣提出問題,如何逐步啟發、誘導?
3.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樣進行,誰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時間。
(四)歸納小結
1.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
2.需用多少時間。
(五)作業安排
1.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