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中班進行家長開放日。要開集體教學活動,室內活動和室外活動三個活動,有什麼好的建議
你好
一、活動目標:
1、向家長展示我園的辦園理念、課程特色和教學過程。
2、增進與家長的交流,向家長宣傳新的教育觀、兒童觀,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能主動配合,做到家園互動。
3、增進親子間的情感,激發幼兒和家長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4、培養幼兒在成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的能力與勇氣。
二、活動時間:2012年11月9日下午2:30---4:00
三、活動地點:中班活動室
四、開放內容: 半日班級活動
五、活動流程:
(一)2:00----2:30起床整理被褥、如廁、午檢、喝水、吃水果
(二)2:30----2:40家長簽到,幼兒進行午間活動
(三)2:40----3:10室內教學活動展示
(四)3:10----3:30室外「八個一」活動展示
(五)3:30----4:00親子游戲
(六)家長填寫開放日活動反饋意見表
(七)教師小結,家長帶幼兒離園
具體活動內容如下:、
歌表演:《小星星》、《小樹葉》、《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詩歌聯誦:分組對詩與點名、搶答相結合。
詩詞:《望廬山瀑布》、《山行》、《七步詩》、《憫農》、《絕句》、《出塞》、《贈汪倫》
童謠:幼兒園是我家、大公雞喔喔啼、跟我一起做、別說我小、我家有幾口人、貪吃的弟弟
數學知識展示:
復習5以內按數取物。
相鄰數1----5(點名與集體回答相結合)
復習5以內的序數
讓幼兒按高矮、長短、大小排序
復習3、4、5的形成
親子游戲:
一、我的寶寶在哪裡
准備:布帶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唱完歌曲立定,然後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
要求:幼兒不能發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二、小腳踩大腳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幼兒雙腳踩在家長的腳上,家長和幼兒手拉手,聽到口令後,家長帶著幼兒向前跑,幼兒雙腳不能離開家長的腳,看看誰先到終點。
三、我給爸爸(媽媽)穿鞋子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認識家長的鞋子,然後讓家長將鞋子脫下後放入圓圈內,老師將鞋子打亂,游戲開始,幼兒從圓圈內找出自己爸爸(媽媽)的鞋子,並幫家長穿好,先穿好的為勝利者
滿意請採納
㈡ 中班兒歌《媽媽你別說小》教案設計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心情。 2、發展幼兒在集體面前自然、大膽的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對比、展覽、講述,增強幼兒的「我長大了」得意識,知道要尊敬老師和父母的道理。 活動准備: 1、請家長配合,給幼兒講述幼兒小時候的故事,幫助幼兒准備小時候的用品、照片等。 2、活動前,布置主題為「我小時候」的展覽,展覽的內容為幼兒小時候的用品、照片、身高體重增長的圖表以及在小班的美術作品等。 3、兒歌《別說我小》的錄音帶,背景音樂,曲目自選。 活動過程: 1、參觀「我小時候」的展覽,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照片和物品。 2、結合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和物品,讓幼兒比一比、說一說自己現在與過去的不同之處,引導幼兒自己長大了,有許多變化。如:試一試小時候的衣服還能穿嗎?高了沒有?體重增長了沒有? 3、請幼兒互相交流:現在學會了什麼本領,取得了那些進步等內容。可讓幼兒通過唱歌、跳舞、朗誦、展示美術作品等方式,進一步體驗自己長大了。 4、肯定幼兒的進步,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誰的關心、照顧和培養? 5、向幼兒提出在中班的一些具體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要求和希望。 6、學習兒歌《別說我小》,激發幼兒在家裡和幼兒園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慾望。 附兒歌:別說我小 媽媽請別說我小, 我會穿衣和洗腳, 也會擦桌把地掃, 還會給花把水澆, 我是中班小朋友, 會做的事兒真不少。
㈢ 幼兒園操作材料語言上冊入學准備課程教案
活動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弓I導幼兒理解並學會說兒歌,體會兒歌朗朗』:口的韻味。 2.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升做中班小朋友的榮譽感。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圖1(中班 ●::卜)。 2.《幼兒用書》中班上1第5頁。 活動過程 1.談話導人。 師:小朋友們,我們現在—卜中班了,會自己做很多事情,你們都會做些什麼事情呢? (掃地、擦桌子、洗襪子„„) 2.欣賞兒歌。 (1)出示教學掛圖圖1,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總結,幫助幼兒了解兒歌內容。 師:有一個叫悠悠的小朋友,他跟我們一樣也』:中班了,可媽媽、爸爸、奶奶總是說他小 你們猜猜他會怎麼說?讓我們一起來看掛圖。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引導幼兒用兒歌里的語句表達: a.媽媽說你小的時候,你怎麼說? b.爸爸說你小的時候,你怎麼說? c.奶奶說你小的時候,你怎麼說? 3.學習兒歌。 教師幫助幼兒正確發准「穿、種、說、桌」等翹舌音。 4.鼓勵幼兒仿編兒歌。 師:你們還會做哪些事情?能不能把你們會做的事情編人兒歌中? 5.教師總結,活動結束。 教師小結:小朋友長大了,會自己做這么多的事情,真棒!以後你們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 皮,還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老師幫忙,學習做大人的小幫手。 虧動建議 1.幼兒在區角活動時,可以打開《幼兒用書》,一邊復習兒歌,一邊欣賞圖畫。 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 我會給花把水澆。 現在我呀長大了, 會做的事兒真不少。 6.快樂傳遞一 活動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並能講述圖片內容,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體會快樂情緒的相互感染作用。 活動准備 J, 1,音樂《快樂傳遞》。 2.課件(內容為人們張口打哈欠的錄像)。 3,教學掛圖圖2(中班·上)(內容同《幼兒用書》中班上1第6頁)。 4.毛絨玩具:小狗熊。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㈣ 幼兒發展指南媽媽您別說我小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能用普通話較清楚地朗誦詩歌,正確發出「穿、種、說、桌」等翹舌音。
2.會按節奏、有表情的朗誦。
3.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心情。
活動准備:
1.請家長幫助收集幼兒小時候的用品、照片等。
2.在發現區布置「我小時候」的展覽,展覽的內容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物品、身高體重增長的圖表及小班的美術作品等。
3.掛圖《別說我小》一幅。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組織幼兒音樂律動《我的好媽媽》,集中幼兒注意力,引入主題。
2、談話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媽媽這么辛苦,我們在家中應該怎麼做呢?」
幼:幫媽媽掃地、搬凳子。
幼:給媽媽錘錘背...
師:你們說的真好!真是媽媽的好寶寶。
(引導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懂得孝敬父母,)
二、說說自己的變化
(1)幼兒討論在家的情況
師:告訴你們個小秘密,小動物幼兒園里的小烏龜也升中班了,他覺得自己一下子就長大了很多,所以它決定,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呢!可是呢,爸爸媽媽還是什麼也不讓它做,還是說,小烏龜,你還太小,太小!我想知道你在家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說你小嗎?為什麼?他們說你小,你承認嗎?
幼:媽媽總說我小,其實我已經長大了。
幼:上學時我想自己走,可奶奶總說我還小,老背著我...
師:小朋友現在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那你現在和過去有什麼不同?
幼:小的時候我不會穿衣服,現在我會自己穿衣服了。
幼:我過去很矮,現在我長高了...
(2)觀看並講述圖片
師:圖片上的小朋友也長大了,看一看他們在干什麼?(逐一出示圖片,幼兒講述)
幼:小朋友在穿衣服。
幼:小朋友在洗腳...
師:你能夠做到嗎?
幼:能。
(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小了)
三、我長大了
1、請幼兒互相交流:現在學會了什麼本領,取得了那些進步等。
2、肯定幼兒的進步,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誰的關心、照顧和培養?
幼:我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的關心。
幼:我的成長離不開奶奶、媽媽、老師...的培養。
(引導幼兒進一步體驗自己長大了)
四、學習兒歌《別說我小》
1、老師將圖片和兒歌結合在一起,把兒歌有感情的朗讀一遍。
2、講一講詩歌里說了些什麼?鼓勵幼兒用詩歌里的語言回答。
幼:我會穿衣和洗腳。
幼:我會擦桌把地掃...
3.採用集體、分組等形式,用普通話有節奏、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老師注意幫助幼兒發准「穿、種、說、桌」等翹舌音)
五、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回家把兒歌讀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告訴他們自己已經長大了,會幫他們做事情了,在家做他們的小助手好嗎?
(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家裡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可建立一個記錄表,請幼兒在做到的內容上作記錄,與同伴一起分享。
附:兒歌
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
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
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
我會給花把水澆
現在我都長大了
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活動反思:
「別說我小」是為了讓幼兒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心情。活動通過師幼間的談話交流,使幼兒感知了自己的成長變化,體驗了自己已經長大了,增強了幼兒「我長大了」的意識,從而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老師。
在活動中,通過學誦詩歌幼兒知道了長大了要養成的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並表示以後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依靠大人幫忙,這對於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
㈤ 幼兒園中班《家在哪裡》主題反思
主題名稱《我升中班了》主題環境的創設我們對主題的環境創設,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們將課程和環境創設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將自己家的全家福照片以及小時候的衣物帶來,通過比較知道自己長大了。為自己的好朋友畫一幅相,豐富主題牆。我和班裡的孩子用手撕了無數個小的心,然後在主題牆上粘貼了兩個大大的心,中間貼上我們中二班的全家福相片,代表了一家人其樂融融,讓新入園的孩子感覺有一種家的溫暖。主題進行的方式在此主題活動中我們主要安排了以下活動:社會《我升中班了》,音樂《好朋友》,綜合《漂亮的新家》, 語言《別說我小》,,綜合活動《給老師畫像》等等。根據每一節課的特點在活動之前我們搜集了不同的活動教具,如:在兒歌《別說我小》中我們利用孩子帶來的小時候的衣物進行比較讓孩子感知自己已經長大;在《漂亮的新家》我們和孩子一起動手製作(雖然孩子做的不太好)把我們的「家」裝扮得很漂亮。一日活動中主題內容的滲透主題中欣賞的兒歌《別說我小》歌曲《好朋友》,老師在飯前、點心後等等活動中滲透,一方面能減少孩子消極等待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讓幼兒獲得了知識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很多幼兒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活動《認識標記》就是我們在平時孩子喝水的時候通過讓孩子認識,然後完成的。主題目標的完成原來來園和離園時總是由大人抱著或背著的幼兒漸漸不見了,他們會對大人說「我長大了,我會自己走路了」,而且,大部分幼兒能自己走上二樓。每天午睡前後都學會了自己穿脫衣褲和鞋子,左右兩腳鞋子穿反的現象也是寥寥無幾了。在認識了新朋友後,還會把自己的朋友帶回家。但是主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有的活動在本班難以實施,因為孩子太多組織起來有困難,如「我會用筷子了」活動,可以在區域活動及寶寶在家裡時由父母的指導組織,專門的集體活動時間可以簡單化進行。家園合作進行活動之前,請家長幫助准備全家福照片和孩子小時候的衣物等。根據本班幼兒的清況,設立了「寶貝向前沖!」好孩子評比欄,寶寶們可以每天看到自己的進步。家長們每天都能看到孩子的優缺點在哪。主題內容的延伸通過活動《我是值日生》的開展孩子們在家在幼兒園都成了大人們的小幫手,同時也是體現感恩親情的一種方法,也是為下個主題做很好的鋪墊。主題活動的不足因為有新夥伴的加入,所以可適當的增添一些活動,如「談談新朋友」「畫朋友」等。同時也可結合教師節在此主題的開展過程中也可適當的滲透更多的節日內容